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HER/PH/0048
Buku Peringatan 115 Tahun 1901-2016 Sekolah Terpadu Pahoa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heritage.pahoa, 2022-11-27 23:17:53

Buku Peringatan 115 Tahun 1901-2016 Sekolah Terpadu Pahoa

HER/PH/0048
Buku Peringatan 115 Tahun 1901-2016 Sekolah Terpadu Pahoa

Keywords: Heritage,Buku Peringatan 115 Tahun,1901-2016,Sekolah Terpadu Pahoa

RUPS PT Pahoa, pada tanggal 12 November 2008
2008年11月12日 八華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Siang Hadi Widjaja M. Amid

Tjhang Irma Tjahyadi Suryono Limputera

Soeseno Boenarso Hengky Tanudjadja

Hendra Adidarma Mardjoeki Atmadiredja

Hoesein Zainal Surianata Suhada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91


RUPS Perubahan Akte

Soetjipto Nagaria Hadi Prabowo Buntara

Koko A. Tanumihardja Tjahyadi Gunawan Widjaja

Piter Jasman Rachmat Mulia Suryahusada

92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Upacara peresmian tahap II

Gedung sekolah terpadu Pahoa tanggal 12 Juli 2009
2009年7月12日八華学校第二期建校工程竣工典礼隆重举行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93


Upacara peresmian dimulainya pembangunan tahap III
Gedung sekolah terpadu Pahoa tanggal 28 Oktober 2009

2009年10月28日八華学校第三期工程打柱仪式

Pembangunan Tahap III Sekolah Terpadu Pahoa
Lantai satu ada ruangan haritage

八華学校第三期工程一楼有八華校史館

94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Pemancangan tiang pertama, pembangunan tahap IV
gedung taman kanak-kanak, sekolah terpadu Pahoa

tanggal 1 Juli 2011
2011年7月1日八華学校幼儿園第四期工程打柱仪式

Pembangunan tahap IV gedung taman kanak-kanak Sekolah Pahoa 95
八華学校第四期工程幼儿园大厦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RUPS PT Pahoa, pada tanggal 15 Februari 2011
2011年2月15日 八華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96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Penghormatan terakhir kepada pak Tjiong Thiam Siong
钟添祥老师哀悼会在天堂殡仪馆和八華学校举行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97


Perjamuan alumni luar negeri di hotel Harris
Tanggal 6 Juni 2012

2012年6月6日在Harris大酒店为国外八華校友举行欢迎仪式
98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Peresmian gedung TK tanggal 9 Juni 2012
2012年6月9日八華第四期幼儿园大厦落成开幕典礼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99


HUT Pahoa 111 tanggal 10 Juni 2012
2012年6月10日庆祝八華111周年大联欢.

100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Upacara wisuda lulusan TK B, SMP, SMA Pahoa tahun 2012
2012年6月幼儿园,初中与高中毕业典礼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01


RUPS PT Pahoa tanggal 23 Februari 2013
2013年2月23日 八華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102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Pemancangan tiang pertama, pembangunan
tahap V gedung F 9 lantai

sekolah terpadu Pahoa tanggal 19 Mei 2013
2013年5月19日八華学校第五期9層樓F棟工程打柱仪式

Gedung 9 Lantai pembangunan tahap V Sekolah Pahoa 103
八華学校第五期工程有一层地下室和九层大楼。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Upacara wisuda lulusan TK B, SMP, SMA Pahoa tahun 2013
2013年6月幼儿园,初中与高中毕业典礼

104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HUT Pahoa 113 tanggal 16 Maret 2014
2014年3月16日庆祝八華113周年跨代大联欢.

八華四代同堂毕业生:二战前毕业生, 黄金强, 陳大江, 丘福泓 封校前毕业生: 徐勝文, 陳忠良, 梁友康,

封校后国立第19中学毕业生: 賴國雄,黄雨淮, 及八華复校后 2012年 苐一届高中毕业生周慧風. 初中毕业生
林金香, 八華小学和幼儿園学生, 黄偉 (黄雨淮皃子),徐櫻方 (徐勝文孫女), 摄于 2014年3月16日庆祝八華

113周年跨代大联欢.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05


Upacara wisuda lulusan TK B, SD, Pahoa tahun 2014
2014年6月幼儿园与小学毕业典礼

106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Upacara wisuda lulusan SMP, SMA Pahoa tahun 2014
2014年6月初中与高中毕业典礼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07


Soft opening gedung F Tanggal 3 September 2014
2014年9月3日八華学校第五期工程上半期开幕仪式

108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RUPS PT Pahoa tanggal 7 Maret 2015
2015年3月7日 八華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09


Upacara wisuda lulusan TK B, SD, SMP dan SMA, Pahoa tahun 2015
八華学校2015年度幼儿园,小学,初中与高中毕业典礼

110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2. 校友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做出突出贡献

一位著名作家说:"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 3) 徐 胜 文 , 蝉 联 三 届 八 華 校 友 会 总 主
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对 席,1945年出生,1965年在八華
准一个目标,毫不动摇,豁出命来全力以赴。 学校毕业,成为被关校前最后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扩大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一批优秀華校生。他是印尼著
甚至实现一番意想不到的事业。" 名先进数码印刷企业的创办人
和总裁,勇于创新、创意和创
实现八華旭日重辉,重建壮观雄伟的八 优。2005年当选八華校友会总主
華新大楼,收容5千多中小学生接受新时代教
育,这是万千八華校友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席,即把重建八華列为四大目标最大任务,终
今天,靠着大家群策群力,为共同的事业,积 于在2007年下旬实现复校大业,并孜孜不倦工
极进行共同的斗争,终于取得突出的成绩,我 作,全力以赴筹资出力,终于在八年时间(比
们为此应感谢海内外几万校友在精神和捐款的 原计划快二年)内完成5阶段建校工程,建设好
大力支持,更要感谢42名懂事会成员的慷慨解 68000平方米雄伟壮观校舍,校园尽善尽美,
囊,无偿出资,让百年母校重新播放灿烂辉煌 翠树绿茵,芬芳满学院。徐主席奉献突出,新
的光芒,高声再唱"泱泱大风,南邦学府,谁 校大型图书馆题名"徐欣霖吴雪梅图书馆",
与比同?" 以纪念其先父母的养育之恩。

孔丘的学生荀况说:"岁不寒,无以知 4) 杨元利,八華监委会主席;1934年出生
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八華重展光辉 苏拉威西,1949年入学八華初
有不少松柏和时代君子,我们这里特举出其中 中,1954年以优秀成绩毕业,考
的7位领导,作为当代八華复校的楷模: 进万隆工艺学院电力科技系深
造,毕业后先后在共和大学、雅
1) 梁 世 桢 , 八 華 基 金 会 主 席 , 1 9 4 0 年 出 加达师范大学和达鲁玛尼卡拉大
生,1946年至1958年就读八華中 学任教,晋升院长和校长,考获
小学12年,1964年万隆工艺学院
毕业,成为印尼最成功、品质最 教育博士学位,曾荣获印尼总统20年高教服务
出色的房产企业家,继承曾祖 奖,编写十多本专著和数百篇学术论文。积极
父、也是中華会馆与八華学校创 参与创建八華校友会和全心全力协助复校大
办人梁辉运"继承勿替、道德是 业,年超八十高龄,仍孜孜不倦为培育优秀人
才和三语高教奉献力量。
崇"的训导传统,拨出钜资和全付精力,领导
完成八華全部建校工程,成为全印尼最大的以 5) 黄志祥,八華学校董事。1950年在雅加
華文为主导的三语学府,向师范高教机构迈 达出生,父亲黄源昌是中華会馆
进。 最后一任会长,自1957年至1966
年出任八華学校董事长。黄志祥
2) 林 金 将 , 八 華 董 事 会 主 席 , 1 9 4 0 年 出 从小在八華学校受教育,1966年
生,在八華学习12年于1958年毕 学校被关,他被迫到新加坡义安
业,获政府奖品学金赴中国天津 理工学院深造,毕业后回来协助
大学深造,研读机电于1964年回
印尼,先后创立5家电器企业,不 父亲,随后接管家族企业,包括银行、布赂、
忘母校儒家教导,2000年当选八 纸业和木材业,后设立化工和矿业。为继承父
華校友会总主席、在第五次八華 亲遗训,复兴中華文化,他全力支持八華浴火
重生,捐献巨款支持建校工程。为此,八華学
校友大联欢聚会上提出"重建母校"的最大任 校可容纳二千人的大礼堂由他认捐,取名为"
务,在2007年7月23日与梁世桢、徐胜文做出 黄源昌李碧玉大礼堂",每次学校重要活动都
历史性决定,在万豪新城 (Gading Serpong) 重建 座无虚席。黄志祥兄弟姐妹都积极参与支持八
八華,继承当年八華的"文化"、"精神"、 華复兴工程,希望八華与时俱进,宏扬中華会
"灵魂"和"办校理念",落实儒家道德教育 馆伟大精神,不断发展。
和新时代科技教育,培育优秀人才参与建设新
印尼。林金将目前集中精神管理八華决策性校
务。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11


6) 钟奇楼,八華学校董事。1960年在八 7) 陈友国,2008年八華理事会主席,他曾在
華高中毕业,进入共和大学电科 著名中小学 Penabur 参与管理,
深造,未毕业即在社会工作创 具有丰富办学经验,因此,八華
业,坚强奋斗,先后创建Miyako, 复校初期,邀请他出任学校领
Rinnai 和 Shimizu 等名牌电器,并 导,负责聘请教师和召生工作,
在新加坡和上海拓展业务。他事 使复校第一阶段工程完成后立即
业有成,热心支持公益和八華发 招收近300新生开学,2009年第

展,从2007年就出钱出力捐献八華复校工程, 二阶段工程完成立即拥有学生1300多人,使八
先后认捐图书室、董桂英纪念厅等学校设施, 華幼中小学很快走上壮健发展规模,2016年向
并再三强调,"对教育事业,愿积极捐献。" 5000学生庞大学府迈进。陈友国与梁世桢主席
永远把爱心和友谊放在首位. 同班同学,为八華初中毕业生,后来赴日本深
造,自创企业,与夫人蔡瑶珠美育三位孩子。
他热心参与教育服务,年超75岁,还孜孜不倦
为发展八華尽心尽力,劳苦功高。

还有许许多多校友和热心朋友,都全力支持八華旭日重辉,再上一层高峰,我们无法在此全部
列举。我们永远感谢和感恩来自四方八面的捐献与热烈支助,希望"大家努力,共赴大同",为建
设印尼、东盟、中国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断奋斗,达到小康与大同的最高理想。八華精神永
垂不朽!八華学府不断创造辉煌

112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八承 第
華德 四
学楼 章
校家
作族
出对
光中
辉華
贡會
献 館,

一. 梁辉运参与创办中華會館和学校

二. 梁世桢四代支持八華学校发展壮大

三. 梁世桢伉俪是八華重建的中流砥柱

四. 承德楼弘扬中華文化与道德教育

五. 附记 :承德楼祖孙两项重要历史渊源
1 : 梁辉运,梁世楨与万隆理工学院的
渊源
2 : 梁辉运与长孙梁锡佑在印尼中華商
会的渊源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13


IV. 承德楼家族对中華會館,八華学校作出光辉贡献

承德楼大門照

Nio Hoey Oen Liong Mi Am
曾祖父 梁輝運(映堂) 祖父 梁密庵(玉樞)

Kakek buyut Kakek

Liong Sit Joe Liong Sie Tjin Liliawati Rahardjo
父親 梁锡佑 (Soetjipto Nagaria) 李麗英

Ayah 梁世楨

114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一 梁辉运参与创办中華會館和学校

梁辉运先贤是承德楼的创建者,是中華 辉运先贤以60岁高龄,亲自领导于1908年10月
会馆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中華学校(八華学 动身,他为向全体家长负责和认真培育華裔优
校)道德教育的奠基人,他终身倡导"道德是 秀子弟,亲莅南京学府,视察学生生活起居和
崇",在家乡松口扩建"敬斋学堂"宏扬客家 学习进展,为華族接班人尽心尽力。此后10年
文化德行,在八華落实儒家仁爱学说,大力推 内,他持续联系各地華社,为团结发展中華教
行"道德是崇"教育,成为全印尼三语学校基 育积极工作,可说是为中華文化鞠躬尽瘁。
础教育的楷模。
第二、群岛开展文化支持正义。
辉运先贤于1848年生于巴达维亚,先父 1847年,巴城客家乡亲在石桥头发设立
采臣公是梅州松口市松岗公的第19世孙。松岗
公是中華始祖黄帝121世孙,1307年生于福建宁 百家祠和联络处,19世纪末,在梁辉运先贤等
化石壁乡,任梅州巡检时迁入梅县松源,成为 的积极出钱出力支持下,兴办一所义学,教导
松口梁家仙口祖屋的开鼻祖,传到第19世孙采 以客家乡亲为主的華人子弟。中華学堂成立
臣公,于1830年乘"大鸡眼"帆船到达荷印巴 后,辉运先贤支持在巴城和爪哇各地开展现代
达维亚经商,在大南门创建"南茂商栈",业 化教育,石桥头义学在1908年建立華侨书报
务兴旺发展。采臣公年老回家乡兴学敬祖时, 社,并设立華侨义校,此后,華侨书报社在荷
把巴城事业交给长子辉运先贤发扬光大。 印各市镇建立地方书报社,也配合中華会馆开
展文化和教育活动,为支持孙中山推翻满清王
辉运先贤在5-6岁时就被父亲带回家乡< 朝、建立民主国家作出了贡献。
敬斋学堂>学书识礼,受到完整的儒学道德教
育和客家文化熏陶,对先祖长期来重学崇文、 第三,支持国家建立高教学府。
仁义为怀有深诚的体会,也深感海外華裔子弟 1914年,爪哇各地荷華中学与荷欧中学
没有能接受儒学教育的不幸,因此,他在1880
年继承先父掌管的"南茂商栈"后,再创立" 毕业生众多,荷印当局为建立高等工艺科技学
德瑞商行",经营国内生意和进出口贸易、成 府,成立"财务理事会"筹备建校基金50万荷
为巴城大南门一带著名的華商,1900年,他被 元,委任潘景赫会长、梁辉运甲必丹和简福辉
潘景赫邀请参与创办巴城華人首个社团”中華 议员三位華社领袖协助筹款,也发给中華会馆
会馆"时,辉运先贤立即满口响应,积极出钱 50份捐献表格要求華人董事成员支持。辉运先
出力全面支持,并在当年6月中全力赞助创办中 贤身居華人公堂甲必丹与中華会馆副会长,热
華学堂,成为印尼,也是南洋第一间现代化華 心捐资、积极奔波,在1915年完成了筹资使
文教育学府。 命,使万隆工艺学院(ITB)得以在1920年开始
開學,成为印尼最负盛名的高教学府。
从1901年3月中華学堂创办起到1916年,
除了短期回家乡外、梁辉运整整参与管理和发 第四,倡道儒家学说道德教育。
展中華会馆和中華学堂约15年的领导工作,他 辉运先贤从小知书识礼,继承先祖祟文
还直接负责華人公馆处理民生、中華商会团结
華商的各种活动,可以说为巴城華人社会公 重教传统,他积极在家乡扩展先父创办的"敬
益、商业发展和教育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斋学堂",义务培育乡亲子弟认真求学,学习
献。 孔孟道德学说,也在巴城中華学校大力宏扬儒
家思想,教导忠孝仁悌、礼义廉耻。因此,他
总结辉运先贤在中華会馆和中華学校的 呕心沥血建立的"承德楼",特在正大门门匾
积极贡献可列为下列四项: 题词:"道德是崇,继承勿替",而前门门联
题"德进业修,承先启后",再三强调为人处
第一,全力以赴培育華裔子弟。 世,必须时时刻刻祟尚道德,事业才能兴旺发
1904年起,辉运先贤就成为中華会馆 展,还要继承先贤优良传统,持续传教后代,
才能确保中華文化与孔圣道德永续发展,走向
教育基金会负责人,处理扶贫济困教育工 世界大同。
作,1907年,中国政府宣布在南京开办"暨南
学堂",召收中華会馆选派学生前往深造,辉 辉运先贤的光辉贡献在其曾孙世桢一家
运先贤负起主要任务,甄选优秀学生出国培 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宏扬光大。八華学校旭日
育,经过日夜选拔,在短期内派出第一批21人 重辉取得杰出成绩是其中一项具体表现,因
于1907年2月2日前往南京,接着再接再励甄选 此、宏伟的学校大厦取名"梁辉运纪念大楼"
51全爪哇学生于1908年5月出发,第三批38人, 和"辉运殿"确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15


辉耀道德赤道传文教
运旺八方群岛育人才

“承德亭” 于2009年建设在八華校园内运动场旁边,翠树绿茵,河畔水暢,
亭內树立承德楼三代先贤铜像,标誌祖训 “ 道德是崇,继承勿替 “。

116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二 梁世桢四代支持八華学校发展壮大

六代联辉公孙两会长 抗日运动,因此,1933年,松口人民在当地兴
一门同庆夫妇双齐眉。 建了中山公园,一进大门就建立一座孙中山石
力致国家于磐石之安 雕像,园内建有"密庵亭",亭内保存有孙中
促进社会于太平之盛。 山在民国初年签发给梁密庵的总统<旌义状>
全文,1941年以后又增加安置抗战国民政府六
梁世祯令尊锡佑夫妇于1975年1月4日举 大要员给密庵公逝世的唁文题词,以为后人学
行双寿庆典(71和65寿庆),在国内外广获政 习榜样。
军经教学术界代表题词书画祝福,在住家行中
華传统跪拜古礼,充分展现复兴中華文教的崇 三)抗日入狱三年 扩展文化教育。
高风范。 密庵先贤把印尼事业交给长子锡佑发扬
光大。锡佑从1931年到1941年,全面支持抗日
从先祖梁采臣在1820年到雅加达开基创 战争,包括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成立救国组
业后,梁家已在印尼参与发展建设近200年, 正 织、发动募捐抗战、开展救亡工作,尽心尽力
向7代联辉迈进。从梁辉运先贤参与创办中華 推动華侨广泛进行爱国教育。日军于1942年3月
会馆和中華学堂(八華学校),历经梁密庵、 侵占印尼后,锡佑先贤当年4月在巴城家中被日
梁锡佑到梁世祯全家,115年来四代人在致力 本宪兵逮捕,与全印尼華社领袖542人一同被关
发展事业的同时,时刻不忘祖训,大力捐助公 进集中营、一起被扣押的包括中華会馆创办人
益,兴学办教,从各方面支持八華学校的壮大 许金安玛腰、会馆秘书梁友兰、董事洪渊源、
发展,使八華中小学一直成为全印尼三语教育 柯全寿、李千俊、梁炳农、李裕崇和著名教育
的最大学府和楷模。这里仅举四项突出业绩如 家如司徒赞、吴慎机、郭美丞等。许金安不幸
下: 在集中营逝世,蒙受惨痛人生悲剧。抗战胜利
后,锡佑先贤成为中華商会和社团领袖,领导
一)发展華侨书报社,支持辛亥革命。 发展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对发展八華学校和
梁辉运长子密庵先贤在20多岁后就积极 全国華侨教育做出了有力的奉献。
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07年,在
巴达维亚成立南洋同盟会分会"寄南社",后 四)沟通印中友好,勉励公益善行。
于1909年改名"華侨书报社",密庵先贤是首 二战后,印尼華社不幸分为红蓝两大阵
任会长,书报社会所设在吧城石桥头49号(今 营,梁锡佑、丘元荣、郭美丞、徐琚清等创立
改名"百家祠"),以此向荷印各地发展设立 中華总会、中華商联会、華侨公会等机构,开
52个分会和214个联络单位,全面团结群岛各地 办華侨公学、印華高商学校等華商華教学府,
華人大事宏扬中華文化和支持伟人孙中山的民 并领导印尼7百多所華侨学校,学生多达30万
主革命,为民族复兴和建立中華民主做出了历 人。1954年和1956年,在郭美丞、梁锡佑等倡
史贡献。梁密庵先贤担任书报社领导,与八華 导下,中華总会在雅加达召开了两次華侨教育
学校和各地中華学校的校董与教师紧密合作, 会议,第一次于1954年7月1日至4日,出席各地
携手并肩为全印尼拓展文化教育发挥了积极作 校长和代表127人。第二次于1956年12月20日至
用。 24日,91位華校校长出席,印尼文教部外侨教
二)支持中国统一,开展抗日教育。 育局长和高官参加并发表讲话,梁锡佑也发表
梁密庵先贤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指导性讲话。锡佑先贤也出任<天声日报><
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活动。1925年3月12日 中華商报>和<自由报>领导,对文化教育做
孙中山先生以"国父"的崇高地位在北京逝 出积极奉献。因此,1975年举行71寿庆时,锡
世,密庵先贤立即致信華侨书报社,联合中華 佑先贤立下勉励子孙的座右铭如下:"深望儿
会馆和八華学校,在首都和群岛各地开展为期 辈临深履薄,勿怠勿骄,遵孝悌之古训,勉公
数个月的哀悼纪念活动,让華侨年青一代更广 益之善行,助当地经济之繁荣,沟印中邦交之
泛理解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和三民主 亲睦,是余所悬悬于心者也。"他鼓励"青年
义。1928年,中国南北统一、中華会馆和八華 才俊,及时奋起,致国家于磐石之安,进社会
学校在雄牛广场举行了连续一周的庆祝统一大 于太平之盛。愿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国家必
会和义卖展览会,推动民族复兴崛起。1931 将富强康乐。"
年"9•18"事变,密庵先贤在松口和海外出钱 承德楼家族一代比一代强,从梁辉运、
出力,鼓励海外華人热心参与支援抗日,支持
在全荷印群岛掀起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账助祖国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17


梁密庵到梁锡佑,对兴学办教与支持八華壮大 让"泱泱大风,南邦学府"旭日重辉,从2008
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不幸学校在1966年4月 年到2015年底,以八年时间,在万豪新城4.8公
6日被苏哈托政权封闭接管,期间在1970年曾支 顷土地上完成兴建6万8千方米的庞大现代化学
助创办一所"崇德学校",但1975年再被下令 府,重新实现5千学生的三语完整教育校园的"
停办。到民主改革时代,进入21世纪,梁世祯 八華梦",高举"实以致用"与"道德是崇"
贤达领导全宝集团房产业发展如日中天,2007 的八華旗帜,为国家民族培育新世纪的优秀人
年决心全心全力支持八華校友会复校大业, 才。

118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三 梁世桢伉俪是八華重建的中流砥柱

传承家风 道德是崇; 儿教育开始,热爱生态环保和勤劳生
朴实治家 勤奋立业; 活,也应从小立下根基,梁李丽英深刻
兴学办教 爱国爱群; 认识学前教育是人生成功的起点,因此
仁义为怀 大爱无疆。 她倡议和领导学设计的媳妇,积极筹划
创办印尼和东南亚最具生态环保和道德
梁世桢是承德楼家族在印尼的第五代继 教育的八華幼儿园,独树一帜,取得突
承人,夫人梁李丽英是李裕崇家族在印尼传承 出成绩,成为印尼全国、及亚太(得到世
同盟会理念和儒学教育的接班人,两人在1971 界FIABCI房地産協会頒给几項獎狀)最杰
年9月成婚,传育二子和六孙,为传承家风"道 出公共服务的优秀学前教育学府。这是
德是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百多年中華会馆幼儿园复兴后创新创
意的新里程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兴学办教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成功企业
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世桢夫妇历来不忘祖 3、 发展道德教育文化。十载植林首育苗,
训"继承勿替,道德是崇",他们在领导全宝 百年树人启蒙先;伦理道德弟子规,尧
集团事业壮大发展后,心中耿耿于怀的就是如 舜孔孟在今天。115年前,创办中華会
何实现先祖遗训兴学办教,道德是崇,把中華 馆学堂(八華学校),首先宣扬孔孟学
文化优良传统和儒家道德教育发扬光大,为国 说,倡导"学以致用",但百年来历经
家社会培育大批品学兼优的年轻俊杰。 变革挫折,在印尼国内外,"不亲仁,
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发展道德
2007年,八華校友会决定重建历史悠久 教育文化十分迫切,梁世桢伉俪大力重
的八華学府,正是世桢夫妇实现崇高理想和社 建八華新校后,全面落实"学而不厌、
会责任的良好机遇。因此,世桢夫妇利用全宝 诲人不倦"的仁爱道德教育,对老师进
集团优秀建设团队的优势,领导设计组和施工 行了大爱教育的培训工作,对学生实
队日夜赶工,终于以鼓足干劲的腾飞速度,在 施"忠孝仁义、礼仪廉耻"道德教导,
万豪新城兴建了雄伟壮观的现代化八華学府,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并在八年内完成5期建校工程,在4.8公顷大地
上完美建好6万8千平方公尺的精美校室楼,可 4、 仁义为怀,大爱无疆。世桢和丽英伉俪
容纳学生5千多人,成为印尼全国大规模和最有 投身慈济大爱队伍,也在全宝集团内创
质量的三语学府,为群岛華人兴学办教树立了 建了一套以人为本、重视德行的企业文
光辉典范。 化,内容包括勤劳奋斗、诚实为人、信
心工作、热爱国家、相互关怀、团队精
从2008年八華旭日重辉办学后,世桢夫 神、家庭和谐,正是这企业文化推动了
妇就倾注心血重视学校的品质教学和道德教 全宝集团的管理层和工程团队积极参
育,几乎每周都花一整天在学校与其他校董参 与,使八華学校五期工程以高质量和高
与管理会议,认真研讨师资、课程和德育各种 效率完成了尽善尽美的校园,还兴建了
问题,以加强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真 一座供国外区外老师安适住宿的"崇德
正达到提高華文和儒家思想的德育要求。 楼"公寓,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专心教
学工作。为落实家训"仁义为怀,大爱
梁世桢李丽英伉俪领导的全宝集团房产 无疆",世桢丽英伉俪也积极捐资协助
业,是当代最具信誉和金字招牌形象的大企 家乡松口中学和南口镇安仁学校兴学办
业,夫妇也是旭日重辉中華会馆学校复兴后, 教,并正大力协助在印尼的八華学校,
最有质量和全面发展道德教育的三语幼中小学 培育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参与建
府的砥柱中流,这里仅举四项突出贡献列后: 设印尼和东盟共同体。
1、 梁世桢家族在"八華有限公司"拥有最
群山苍苍,梅水泱泱,承德楼家族在松
大股份,八華学校庞大工程能快速顺利 口和海外都兴旺发展,在印尼成为八華学府旭
提前二年完成,正是梁世桢伉俪全力以 日重辉的中流砥柱,为兴学办教和慈善公益事
赴,出钱出力,不计个人得失而真诚奉 业立下不朽丰碑,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
献的具体表现,实践了世桢勉励子孙后 辉煌的贡献。
代的家训:"兴学办教、爱国爱群"。

2、 梁李丽英全力创办生态环保的最好幼儿
教育园。学习语文和敬老尊贤,应从幼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19


四 承德楼弘扬中華文化与道德教育

旭日重辉的八華学校师生,应当缅怀和 得八華师生代代相传、认真学习,让八華走向
继承承德楼家族道德文化的优良传统。因此, 更光辉的发展阶段。
在校园内兴建了"承德亭",树立梁辉运、梁
密庵和梁锡佑三代先贤铜像,标志"兴学办 2015年,八華完成5阶段全部建校工程,
教,道德是崇""祖德煌煌,八華永隆",是 建立了高九层大厦的"梁辉运纪念大楼",南
以梁世桢为首的八華建校委员会为缅怀和继承 大门正厅设立雄伟壮观的"辉运殿",内容充
先贤优秀文化传统而树立的丰碑,具重要历史 实丰富,浩然正气让人震撼,是为缅 怀和纪念
价值。 中華会馆和八華学校创办人之一梁辉运先贤对
会馆和学校发展的丰功伟绩,有十分积极的历
2010年,八華新校第三期五层楼校舍建 史价值和教育作用,希望八華师生和家长认真
成后,学校西大门正厅设立了"梁锡佑纪念大 学习百年前先贤先辈的伟大德行与无私奉献,
厅",门联左边写"道德是崇",右边书"砥 把中華优秀文化持续传承,代代相传,永垂不
柱中流",前一句是传承梁世桢祖传家训"继 朽。
承勿替,道德是崇",后一句是中国儒学大师
康有为于1903年来访八華学校时亲笔题词对 群山苍苍,梅水泱泱;
联"冠冕南极,砥柱中流",这一幅新对联也 中華傳统,山高水长。
具有独树一帜的教育意义和宝贵历史价值,值 兴学助教,扶贫济困,
大爱精神,代代宏扬。
中華文化发扬光大,八華精神永垂不巧。

120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五 附记: 承德楼祖孙两项历史渊源

1 梁辉运,梁世桢与万隆理工学院ITB的渊源

梁辉运先贤在1914年被荷印政府选为筹 被荷印政府在万隆的市长听到,而以免费提供
建万隆理工学院13人筹委会的3名華侨之一,可 28万平米地吸引这理工学院在万隆兴建,结果
能因为他是中華会馆的副总理及華人公馆内的 大学同意在万隆建立。於1920年开学,印尼开
甲必丹,另2位是中華会馆总理潘景赫及中華 国总统苏加諾即为当时土木工程系的第一届学
会馆董事简福辉,另有3位马来族,其他7人都 生。
是荷兰人内有大银行家及各大企业家等负责筹 命运也很巧妙,梁辉运的曾孙梁世楨於1958
款50万荷兰大洋。地点本是计划在吧城,但因 年考入此学院而於1964年初在ITB毕业。

Technische Hogeschool Bandung 1920

(Sekarang menjadi Institut Teknologi Bandung - ITB)
万隆 ITB 理工学院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21


2. 梁辉运与长孙梁锡佑在印尼中華商会的渊源

梁辉运与长孙梁锡佑在印尼中華商会的 响深远。1907年,梁辉运担任第二届会长,而
渊源梁辉运与李兴濂等先贤于1906年一起创办 长孙梁锡佑于1950年及1952年两度蝉联会长,
印尼中華商会,团结广大華商,促进国内外经 一时传为隹话,写下光辉历史。
贸,扶贫济困,在全印尼设立数十个分会,影

印荷中華商会联合会於1934年8月28,29两日,在吧
城召集第一次代表大会, 到代表四十馀人, 代表商
会二十馀处, 诚为荷印華商空前的大联合.

图为 此次第一次代表大会留影.

荷印中華商會联合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開幕典禮攝影民國廿三年八月廿八日

Foto lama dari tampak muka Tiong Hoa Siang Hwe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di
Jl. Gajah Mada pada tahun 1950-an
1950年,中華商会在雅加达设立"印尼華侨高商学校",

校址在卡渣马达街中華商会内,培养大批商业人才。

1956年中華商會与印尼華僑公立高级商業學校

122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八第
華五
幼章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23


V. 八華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楷模

一. 八華幼儿园的建设特色领先亚太
二. 八華幼儿园道德教育广受赞扬
三. 绿色教育与生态环保荣获国际奖章

124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八華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楷模

人类正面对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的严 设计,48%土地用于学校教室和设备,52%
重危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我们共同 用于植树、种草、鲜花、果树和绿地,校园
居住的地球村,是全世界人民的最重大使 旁依清澈碧水湖边,处处翠树绿茵、红花绿
命。而要有效推行环保,关键应从学前教育 叶,芬芳满教室,令老师、幼童和职员心旷
开始,让我们的接班人,从年幼就深刻认 神怡,活力笑声片片。因此,八華幼儿园在
识到环保绿化的重要性,热爱地球、关怀 2012年6月9日落成使用后,受到全体家长和
生态,在翠绿芬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作 广大社群的热烈赞赏,其学园的设计建筑特
一个爱人类和谐、爱绿化大地的好公民。 色,其教学目标"要从小就向学童灌输关怀地
球、热爱环境的教育,让人类在绿化生态中
全力推行环保绿化学前教育的理念来自 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林金将主席辞语)
梁世桢夫人李丽英女士,她特别选择一块碧 ,以及其教学的各项突出表现,使八華幼儿
树绿水约一万三千多平方米的土地兴建八華 园成为全印尼和东南亚各国学前教育的楷模。
幼儿园,采用环保绿化理念( Ecogreen) 进行

Berkebun Berkebun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25


一 八華幼儿园的建筑特色领先亚太

八華幼儿园的设计和建筑特色具时代创 2. 幼 儿 园 进 门 处 有 一 座 设 计 独 特 的 喷 水
新创优风格,在2014年荣获印尼全国和亚太最 池,正中是董桂英纪念厅,是企业家钟
佳公共服务金奖,2015年又荣获世界最佳生态 奇楼为纪念其先母所捐献,书香水气,
与公共服务冠军奖,可说明其学园设计和建筑 书艺精美,突显朝气蓬勃、光辉灿烂的
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可简介如下: 新一代孩童前途无可限量。

首 先 , 幼 儿 园 全 部 32个 教 室 都 设 3. 后 花 园 有 一 座 " 徐 欣 霖 吴 雪 梅 纪 念 门
在 一 楼 , 可 容 纳 850位 学 童 , 学 生 上 课 不 楼",是八華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所认
用空调冷气,因为冷气对年幼儿童不健 捐, 用以纪念其双亲对文教的奉献
康,有一人感冒容易传染其他学童。课室
设计让空气流通顺畅,楼上和周围大规
模 种 草 植 树 , 使 室 内 温 度 维 持 下 降 3摄 氏
度、适合学童精神奕奕地愉快上课。,

其次,楼上屋顶6o%绿化,种植各种
水果树、蔬菜、鲜花和绿草。并准备泥土等
设备,让各班幼童学习如何种菜,从种子
育苗、浇水、施肥到长成收割,体验菜农
生活,热爱绿化生态,学习关怀环境,保
护地球、保护森林,保护河流和大自然不
被人为破坏。把生态环境教育列为21世纪
人人应关注学习的课程,并从幼童开始。

八華幼儿园还有一系列的创新创优设
施,由華社贤达捐献如下表:

1. 崇远大会堂:一座容纳约900人座位的
堂皇室内聚会礼堂,可供学童操练、表
演、讲座和展览。大会堂由梁李丽英夫
人捐献,以纪念和报恩她的双亲李裕崇
和丘运梅夫妇,他们生前默默无闻为印
華文化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126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4. 潘万鑫图书馆:一座多姿多彩、充满读 可容纳百多位学童在休闲中阅读学习,
书魅力的儿童图书馆,面积250平方米, 传递书香气息。图书馆由慈善企业家潘
万鑫认捐。

5. 著名企业家游继志胡素丹夫妇捐献。面 "八華银行"、警察局、市场、邮政局
等,还有一座小型剧院,每天分几次演
积250平方米,训练儿童学习都市生活的 出儿童卡通卡,须买票进入观赏。
游艺园,内有小型车站、医院、餐馆、

6. 湖边露天剧场。一座露天湖边剧场,设 服务,午后老师回家幼童由家长带回。
在翠绿的河畔与优美蓄水池边,湖光绿 幼儿园楼上是校长、老师办公、备课、
树,风景如画,幼童们可进行歌舞、
戏 剧表演,或来自外界的特殊演出、教 开会、资讯和餐厅,还有没备齐全的电脑室
导,让学童坐在梯层座位上共同观赏, 和科技资讯设施,专门培训电脑科技智识,
可容纳学童或家长二三百人,是非常理
想的培育幼童发挥才艺的最隹舞台。 在幼儿园后部,有一个小型游泳池,用
以教导孩童游泳技艺。
同时,八華幼儿园还设有专设临时"托儿
所",有专业培训的护士,可协助一些 八華幼儿园可收容850位幼童进行完善
父母照顾幼儿,内有睡床和休闲设施, 的品德、智慧、体能、文艺、生态和科技教
最 多 收 容 10位 幼 童 , 只 提 供 当 天 数 小 时 育,是印尼和东南亚规模最大、设备最完整和
最先进的学前教育学府,获得亚太和世界最
隹公共服务金奖确实名符其实,当之无愧。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27


二 八華幼儿园道德教育广受赞扬

八華旭日重辉,新八華在万豪新城雄 对长辈、父母和师长鞠躬敬礼,尊老敬
伟壮观矗立,光芒四射。最突出的特色是高 贤,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无限温馨和欣慰。
举"道德是崇"旗帜,推行儒家思想,持续重
视道德教育、敬老尊贤、仁义为怀,爱心传 美德是人立身之本。八華幼儿从小
承,培育一批批品德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 学习和落实敬爱父母长辈、在母亲节和父
八華幼儿园的百多位老师,来自国内外的专业 亲节向父母献花致敬、洗脚感恩,还学会
师范,就职前必须接受一个月的"大爱"与" 亲自种花种菜向父母长辈献艺。学童也定
道德"培训,深刻掌握"弟子规"和儒家"仁 期访问老人院、孤儿院或贫困村,让幼童
爱"原则,才能以身示范,有效教育幼童。 学会扶贫济困,仁爱助人,终身行善博
爱,真正实现"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八華三岁到五岁幼童,一进学就
学习"弟子规",熟背"弟子规"和歌 八華的道德教育广受家长和社会的赞
唱"弟子规",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扬,成为全国各地三语学校的学习榜样,

由左至右 : 全宝万豪新城主管 Magda, 全宝公司董事 Benjamin, 八華董事李奎翰,董事杜俊汉,董事黄志
祥. Lucky Tanubrata 八華前小学校長, 八華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幼儿园院长李蓄斌,董事游宏良,资深校

友赖玉梅,吴梅華,董事杨清龙,八華监委会主席杨元利, 摄於幼儿园奠基开工仪式日。

128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三 绿色教育与生态环保荣获国际奖章

八 華 学 校 在 11 5 年 前 以 传 播 孔 孟 仁 义 学 参与演出,师生都全力勤奋练习、认真演
说为主导 ,学生进入校门,须向孔圣先师鞠 出,获得广大家长和观众的热烈赞赏和
躬行礼。21世纪重建复校的新八華,仍然继承 肯定,确实应获得文教部的优秀奖章。
传统,学习孔孟修身致学、为人处世的教导,
特别是八華幼儿园,在学前教育更为下一代的 根 据 记 录 , 八 華 幼 儿 园 这 5年
成长、做人、齐家、创业和治国奠定了基础。 演出的突出歌舞戏剧有下列项目:
首先,语文以发扬中華文化为主流,幼儿须学
会讲華语,写華文,学习三语,華文占60%以 2011年:八華的春节、春节的世界、花
上,然后是英文和印尼文。其次,学习"弟子 木兰。
规"孝道和为人基本道德。第三,仁义为怀, 2012年:龙的传人、丑小鸭。
拥有大爱理念,爱国家爱人群。笫四,学会种 2013年:欢乐长安街、勇敢的传说。
菜育花,热爱劳动和生活。第五,爱绿化世 2014年:"孝"看中国、"礼"庆隹节、冰雪
界,保护生态环境,拯救地球。 奇缘。
2015年:奇妙的亚洲、音乐之声。
从2010年到2015年,八華幼儿园已有
1328位幼童学生毕业,以杰出的表现昂首阔 从社会各领域发展来分析,八華幼儿园
步走向小学和中学校门。他们不但学到了基 确实是与时俱进,时时刻刻走在时代前端,在
础语文、智识和伦理孝道,也学到多姿多彩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绿色教育方面也是当代最
的文艺表演技术,成为多才多艺的小明星。 有创造性和革新性的勇敢举措,荣获印尼全
国、亚太国家和全世界公共服务奖确是实至名
八華幼儿园长期组织各班学童操练 归、名不虚传,我们祝福八華幼儿园领导、院
各种文娱表演,唱歌、舞蹈、音乐、武艺 长、全体志师和学生再接再励,迈步前进,取
和戏剧应有尽有,在華人重要节日,幼儿 得更杰出的成绩,为我国学前教育、民族建设
园院长李蓄斌领导老师们精心策划排练了 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一系列著名的历史名剧,全部由各级学童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29


Penghargaan Internasional kepada TK Pahoa
八華幼儿园获国际奖章

130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Berkebun (Nursery 1) Tarian-tarian TK
HUT RI Wisuda TK

Perayaan Tahun Baru Imlek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31


132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華第
人六
公章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33


VI. 華人公馆的历史贡献

1. 華人公馆支持中華会馆发展
華人教育。

2. 吧城華人公馆五位玛腰简介

134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華人公馆支持中華会馆发展華文教育

荷兰殖民当局从1619年统治吧城和群岛,各地 会",支持会馆和学校近20多年的公益
都先后设立"華人公馆"(也称華人公堂).委 事业。
任玛腰、甲必丹和雷珍兰掌管征税和各种民生
事务。巴城中華会馆创办和设立中華学堂,得 2、 丘阿桓,连续任中華会馆8届第一副会
到了当时華人公馆第四任玛腰赵德和、数位甲 长,协助潘景赫会长处理公益慈善,并
必丹与雷珍兰的积极支持,1902年,赵德和玛 与另一会长梁辉运联手处理中華学校教
腰还下令把華人公馆主办的义学关闭,全部学 育工作,对巴城華社和国内外教育做出
生转到中華学堂(八華学校)就读,華人公馆 重要贡献。
每月拨款225荷元援助中華学校,此后还再增
加捐助。在1904年中華会馆内张卦的最高理事 3、 陈福珍,甲必丹,中華会馆1903年到
会名单29人中,有10人是華人公馆的领导成员 1921年董事,多年出任财务主任,捐献
(从玛腰赵德和到雷珍兰许金安)。在爪哇各 钜款支助中華学校和其他公益事业。
市,中華会馆成立分局和创办中華学校,主要
领导人也都是当地的甲必丹或雷珍兰,这说 4、 廖阿荣,雷珍兰,1911至1915年担任会
明,尽管受到荷兰殖民当局的限制,華人公馆 馆副会长,与梁辉运联手,捐款支助中
领导人都深具民族意识,大力支持发展中華 華学堂创办中学和发展小学,发展中華
文化和華文教育,为促进儒家道德教育和民族 文化和推动民族觉醒。
觉醒而奉献力量,今天我们铭记历史,不应忘
记历届華人公馆领导人在发展教育(包括早 5、 李千俊,甲必丹,担任中華会馆副会长
期设立义学或<明诚书院>)的历史功绩。 和董事20多年,与夫人欧翠兰创办"保
吧城華人公馆是荷兰殖民政府设立的机构,由 良局",拯救无数孤儿和不幸女童妇
总督委任華人甲必丹与雷珍兰官员,专门负责 女,50年无怨无悔奉献爱心,至今其家
管理華人的各项事务,包括征收税务、居民进 族乃继承这项大爱活动,对社会做出无
出登记、生死、结婚、离婚、殡葬、产业出 私奉献,永志印華史册。
租,买卖与社会救济等,1837年,随着人口增
加,荷兰当局委任一位玛腰,下设3位甲必丹 为铭记历史,我们特此简介 5 位 華人 玛
和5或6位雷珍兰组成華人公馆,管理全个吧达 腰 的 社会 贡献:
维亚華人社群。1900年,中華華馆成立时,20
位创办人有多位是当时的甲必丹和雷珍兰,当 五位 華人 玛 腰 对 社会 贡献 荷属 吧 达维亚
时吧城第四任玛腰赵德和也是中華会馆的名誉 设立 管理 全市 華人 事务 的 華人 公馆 (Dewan
顾问,而第五位玛腰许金安是创办人之一,他 Cina ,或称華人公堂),从1837年起到印尼
是潘景赫会长的女婿,一生有40多年为中華会 独立止,共有5位玛腰(Mayor),他们对華人社
馆做出积极而突出的贡献,最后不幸被日军扣 会福利和文教都有一定的贡献,简介如下:
押在集中营内迫死。另五位中華会馆创办人梁 一, 首 任陈永 元 (1837 - 1865) Tan Guan Eng
辉运、李兴廉、黄玉昆、黄坤舆、丘阿桓也是 二, 次 任陈睿 哲 (1865 - 1879) Tan Tjoen Tiat
華人公馆的甲必丹和雷珍兰,他们对中華学校 三, 三 任 李子凤 (1879 - 1896) Lie Tjoe Hong
都全力参与服务,贡献重大,因此,華人公馆 四, 四 任 赵德 和 (1896 - 1908) Tio Tek Ho
的玛腰、甲必丹和雷珍兰等对中華会馆与中華 五, 五任许金安 (1910-1942 1918,1927)
学校的积极支持和援助,应留下不朽篇章。 Khouw Kim An 首任玛腰陈永元在1865年9月训
有必要在这里纪录多位華人公馆领导人对 示,華人公馆要设幼儿养育堂,收养贫寒遗稚
中華会馆与中華学校做出突出的贡献: 男女无亲可依者,收容其内养育教督,年龄自
许金安、梁辉运我们已另文介绍,尚有 三四岁起至15岁止,计划收容150人,公馆负
下列数位应在八華史上留下不朽芳名: 责全部生活费用、医疗卫生和教育,包括买书
1、 李兴濂、李兴良陈贵娘夫妇。两位 籍、文房四宝和聘请2位教师全年教导。全年开
支2379盾。
兄弟从中華会馆创办起,全力捐钱出力
援助中華学堂,无怨无悔。1919年,在 次任玛腰陈睿哲上任后,采取6项重大
李兴良夫妇不辛逝世后,还捐献全部存 举措,其中特别将1775年成立的"明诚书
款、珠宝和土地房产设立"李陈基金 院"大力振兴,1868年1月,公堂特制定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35


了明诚书院常规五款,对提高义学教学和 (现为独立广场)举办义卖展销会,为学校
春秋祭拜朱熹以尊师重教做出明确规定。 筹款,确实为发展印華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三任李子凤也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教育子 五任许金安玛腰是中華会馆和学校创办人,一
女应扶贫济困,协助社会弱势阶层。他的 生为会馆和中華学校壮大发展贡献力量,特别
儿子李千俊与媳妇欧翠兰积极支持中華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華会馆学校扩建经费
会馆慈善活动与创办"保良局",是20 不够,许金安领导華人公馆拨款给予积极支
世纪華族对社会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 援;1927年第二度他被委任为玛腰,在30年代
四任赵德和是中華会馆的荣誉顾问,他于 热心支持各地華侨捐助中国抗日救国运动,因
1902年决定关闭明诚书院,把全部义学学生 此他在日军侵占爪哇时,与其他華侨领袖被逮
转入中華学堂求学、并每月拨款225荷元支 捕扣押于芝玛墟集中营,不幸于1945年初死于
持中華学堂办学活动,这是具有远见的决 集中营内,留下華人公堂的珍贵文化遗产,和
定,后来,中華学堂为收留更多贫困華裔子 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住宅,至今仍受到政府文
弟进入求学,曾请赵德和玛腰每月给予增加 物局的保护,当前成为雅加达一处古色古香的
援助金,他也立刻批准支助。1904年,赵德 旅游景点。许金安家族曾是吧城侨生的富贵豪
和支持其堂兄弟赵德顺、赵德风等创办新巴 门,为中華会馆做出积极奉献,但日军的残酷
刹中華学校(新華学校),并将華人公馆 侵略和迫害,使他们家破人亡,诚为海外華裔
在老子街的土地拨给新華学校建筑校舍使 的惨痛教训。许金安遗体后来迁移安葬在柏淡
用,多年来他也协助八華学校在甘密尔广场 布兰公墓,受到華社人士给予致敬。

ADA FOTO

Ruang Rapat Majoor Khouw Kim An

(yang duduk di tengah majoor Khouw Kim An)
華人公館領導许金安瑪腰 (中间就坐者) 之會议庁

136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LIMA MAJOOR TIONGHOA BATAVIA
2. 吧城華人公馆五位玛腰简介

華人瑪腰 陳永元 先生 首任玛腰陈永元, 字赖卿,号一誉. 父亲陈炳
華人瑪腰 陳濬哲 先生 郎,曾任甲必丹。1802年生于巴城,1819年4月与当
时甲必丹李宙观侄女李便娘结婚。1827年3月任雷珍
兰,1829年升为甲必丹,1837年10月受封"玛腰"衔
头,成为巴城華人公馆第一任玛腰,到1865年退任,任
职華人公堂38年,处理了许多華人民生、纠纷、遗产、
税务等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向荷印殖民当局
争取允许每年有约600位来自中国的教读老师、理财文
书和医生进入巴城工作。原来,荷印殖民政府只允许劳
工或技工进入巴城,严禁中国的学者、教师、财务员和
医生进入,造成華人子女文盲愚昧,老幼严重死亡,
因此,陈永元玛腰于1846年6月通过華人公堂致信要求
荷印总督,应取消禁令,允许每年约600位"教读、财
副、医生三等人"来巴城,如"青头船可配300名,红
头船配200名,甲板船配100名,由是,则巴岛兴焉。"
陈永元理政事绩,華人公馆留下丰富档案,纪录案件有
超过数十本公案簿。陈永元于1872年9月17日在西爪哇
逝世,享年71岁。

Lima Majoor telah memberikan kesejahteraan
kepada masyarakat Tionghoa, seperti yang ditunjukkan
oleh Majoor pertama Tan Eng Guan pada bulan September
tahun 1865. Kongkoan orang Tionghoa mau mendiri-
kan panti asuhan anak yang memelihara anak lelaki dan
perempuan yang miskin dari umur tiga empat tahun sampai
15 tahun serta direncanakan untuk menampung 150 anak.
Seluruh biaya ditanggung oleh Kongkoan termasuk biaya
kesehatan, pendidikan, dan buku. Dua orang guru diundang
untuk mengajar sepanjang tahun. Biaya tiap tahun adalah

sebesar 2379 gulden.

第二任玛腰陈睿哲,也作陈俊哲、陈俊德,字文
明。1817年生,1846年11月获名誉雷珍兰,1861年升任
甲必丹,1865年加玛腰衔头,成为巴城第二任玛腰,陈
俊哲原来住在金德院附近,是商人与食糖业主,1934年
与名誉雷珍兰林东汉之女林弁娘结婚,1845年11月又与
甲必丹黄永禄之女黄淡娘成婚,如此才走上士途、晋升
雷珍兰、甲必丹和玛腰。1879年12月9日逝世,享年64
岁。

根据公馆档案,陈睿哲担任玛腰14年进行了几项
工作业绩:(1)简化華人购买风水葬地的手续;(2)
首任玛腰陈永元于1861年以公堂蓄款8000余盾买下中港
仔公馆产业,被视为一大功绩,陈睿哲上任后,有嫌公
堂狭隘,立即全面扩建,支款1500盾,1865年5月修峻
完工。(3)对明诚书院义学制定常规5条,严格管理教
师和学生。还规定几项关于公堂储金生息、公堂职工权
限等条规。

Majoor kedua Tan Tjoen Tiat menyelenggara-kan enam
kegiatan, di antaranya, mengem-bangkan Mingcheng
Shuyuan yang telah didirikan sejak tahun 1775. Pada tahun
1868, Kongkoan menerapkan lima aturan, di antaranya
meningkatkan pendidikan gratis (Gie Oh) dan upacara
sembahyang.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37


華人瑪腰 李子風 先生 第三任玛腰李子风 1847年生于巴城,祖父
李长哥和父亲李伯泰曾任雷珍兰,1864年与黄金娘
華人瑪腰 趙德和 先生 成婚,1866年5月任甘格朗雷珍兰,1872年11月升任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巴城公堂雷珍兰,1876年升为甲必丹,1879年出任
巴城第三任玛腰,一直担任到1896年逝世。

李子凤任玛腰17年,公正地采取了
一些重要举措:(1)订立明诚书院十条学规,请
老师一位每年付1200盾为酬劳与生活费,包括举行
春秋二季,学童最多30人,超30人至50人, 加一副
手,每年酬劳500盾。严格纪律,包括考试奖罚等。
(2)增设广肇人士义学师,教导广属贫家子弟在义
塾读书,公堂每年支付600盾,贫寒子弟免费,(3
)1884年2月,公堂首次甄选嘉应州客家僧人担任金
德院住持,这是历史性决定,影响广泛。(4)公堂
缺雷珍兰人选,李子凤反对选用自己的亲友,由公
馆官员推荐有才能者担任。

Majoor ketiga Lie Tjoe Hong juga sekuat tenaga
meningkatkan kegiatan sosial serta membantu kaum
lemah di dalam masyarakat. Anak lelakinya Lie Tjian
Tjoen serta mantunya Ouw Tjoei Lan membantu dengan
kegiatan kemanusiaan di Tiong Hoa Hwe Koan serta
mendirikan panti asuhan Atie Soetji yang merupakan
salah satu sumbangsih besar orang Tionghoa pada abad
kedua puluh.

第四任玛腰赵德和是中華会馆的荣誉顾问,
他于1902年决定关闭明诚书院,把全部义学学生转
入中華学堂求学、并每月拨款225荷元支持中華学堂
办学活动, 这是具有远见的决定

赵德和的祖父赵欣与祖母钟英娘于1765年在新巴刹
一带居住,拥有大片土地与商店.他们生了四位儿
子,长子赵清贤传下一女三男,男孙赵德山后曾担
任雷珍纳;次子赵清水传两男两女,长孙即赵德
和;三子赵清秀传下赵德风,赵德顺等四男四女.
赵家在新巴刹是有财有势家族,赵德和从1880年后
就担任雷珍纳,再提升为甲必丹,1896年取代李子
风而被委任为玛腰,1908年因病辞世,他传下六位
儿子,其中赵维林生下庆字辈孙子五人,最小的孙
子庆顺再传曾孙赵時建 (TIO SIE KIAN) 改印尼名为
Jahja Setiaatmadja 即现任印尼最大私营银行中亚银
行(BCA)总裁.换句话说赵德和辞世后,百年后他
的子孙仍是印 華的杰出英才.
赵德和担任新巴刹地区的甲必丹和巴城玛腰后,最
大的贡献是大力支持他的堂弟赵德风,赵德顺和赵
德山等筹备创建新巴刹中 華学校(即新 華学校)
,1904年,新 華学校创立,1906年获得荷印当局批
准注册后开学,后来发展为雅加达著名的 華文中小
学,造就大批杰出人才,至今仍在印尼和中国积极
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也是在赵家兄弟的支持
下,新 華学校的校园土地获得当时 華人公馆的赠
送在上世纪50年代得以壮大发展为巴城著名 華文学
府.这也是赵德和一生最大的社会奉献.

138


Majoor keempat Tio Tek Ho adalah penasihat orang cucu dengan nama tengah Keng. Cucu bungsu

kehormatan Tiong Hoa Hwe Koan. Ia memutuskan Keng Soen melahirkan buyut Tio Sie Kian yang kemudian
mengganti nama menjadi Jahja Setiaatmadja. Tio Sie
penutupan Mingcheng Shuyuan pada tahun 1902 serta Kian kini mejabat sebagai pucuk pimpinan bank swasta
menyalurkan semua siswanya ke sekolah Pa Hoa. Setiap
bulan Kongkoan menyumbang 225 gulden kepada besar Bank Central Asia (BCA). Dapat disimpulkan bahwa

sekolah Tiong Hoa Hwe Koan. setelah Tio Tek Ho meninggal, seratus tahun kemudian,

Kakek dan nenek Tio Tek Ho adalah Tio Him dan Tjiong anak cucunya menjadi orang terkemuka di Indonesia.
Eng Nio. Pada tahun 1765, mereka memiliki tanah yang
luas dan rumah yang besar di kawasan Pasar Baru. Tio Tek Ho menjabat kapitein kawasan Pasar Baru

Mereka melahirkan empat orang anak. Anak sulung dan menjabat majoor Batavia. Sumbangan terbesarnya

bernama Tio Tjeng Siang yang menurunkan satu anak adalah menyokong adik sepupunya Tio Tek Hong, Tio
perempuan dan tiga anak lelaki. Cucu lelaki Tio Tek
San kemudian menjabat luitenant. Anak kedua Tio Tek Soen, dan Tio Tek San mendirikan Tiong Hoa Hwe

Tjeng Soey menurunkan dua anak lelaki dan dua anak Koan Pasar Baru (yakni sekolah Sin Hoa). Sekolah Sin
perempuan. Cucu sulung adalah Tio Tek Ho. Anak ketiga Hoa didirikan pada tahun 1904 dan pada tahun 1906
Tio Tjeng Sioe menurunkan empat anak, di antaranya, memperoleh izin pemerintah Hindia Belanda serta

Tio Tek Hong dan Tio Tek Soen. kemudian menjadi sekolah dasar dan sekolah menengah
Tionghoa yang terkenal yang menghasilkan orang-orang
Keluarga Tio memiliki rumah yang megah di Pasar terkemuka. Sampai sekarang mereka aktif membangun
perekonomian Indonesia dan Tiongkok. Di bawah
Baru. Sejak tahun 1880, Tio Tek Ho menjabat luitenant
dan kemudian naik menjadi kapitein. Pada tahun 1896, dukungan Tio bersaudara, gedung dan tanah sekolah
ia menggantikan Lie Tjoe Hong sebagai majoor. Pada
tahun 1908, ia meninggal karena sakit. Ia memiliki enam Sin Hoa dihadiahkan oleh Kongkoan orang Tionghoa
serta pada tahun 1950-an berkembang menjadi sekolah
orang anak. Di antaranya, Tio Wie Lim melahirkan lima Tionghoa yang tenar. Ini adalah sumbangan terbesar

dari Tio Tek Ho.

華人瑪腰 许金安 先生 第五任玛腰许金安是中華会馆和学校创办
人,一生为会馆和中華学校壮大发展贡献力量,特
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華会馆学校扩建经费不
够,许金安领导華人公馆拨款给予积极支援;1927
年第二度他被委任为玛腰,在30年代热心支持各地
華侨捐助中国抗日救国运动,因此他在日军侵占爪
哇时,与其他華侨领袖被逮捕扣押于芝玛墟集中
营,不幸于1945年初死于集中营内,留下華人公堂
的珍贵文化遗产,和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住宅,至
今仍受到政府文物局的保护.,当前成为雅加达一处
古色古香的旅游景点。许金安家族曾是吧城侨生的
富贵豪门,为中華会馆做出积极奉献,但日军的残
酷侵略和迫害,使他们家破人亡,诚为海外華裔的
惨痛教训。

Majoor kelima Khouw Kim An adalah pendiri Tiong

Hoa Hwe Koan dan sekolah. Di dalam seluruh hidupnya,
ia berjasa besar kepada Tiong Hoa Hwe Koan dan se-
kolah, khususnya setelah Perang Dunia Pertama.

Ketika pendapatan sekolah Tiong Hoa Hwe Koan
tidak mencukupi, sebagai pimpinan Kongkoan orang
Tionghoa, Khouw Kim An memberi sumbangan. Pada

tahun 1927, ia bertugas kembali sebagai majoor untuk

masa jabatan kedua.
Pada tahun 1930-an dengan bersemangat ia men-

gajak perantau Tionghoa mengadakan gerakan sum-
bangan kepada Tiongkok dalam peperangan melawan
Jepang. Karena itu ketika tentara Jepang masuk ke pulau
Jawa, bersama dengan para pemimpin perantau Tiong-
hoa lainnya, ia dimasukkan ke dalam kamp konsentrasi
di Cimahi. Pada tahun baru tahun 1945, ia meninggal di
kamp konsentrasi. Rumah dan isinya kini menjadi cagar

budaya yang dilindungi oleh pemerintah.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139


140 Peringatan 115 tahun PAHOA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