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NEUC_25th_Anniversary_Commemorative_Publication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LAM YAN CI, 2024-04-25 01:36:50

NEUC_25th_Anniversary_Commemorative_Publication

NEUC_25th_Anniversary_Commemorative_Publication

Towards the Pinnacle (2019-2023) (1998-2023) Remembering My Initial Goals, Leaping to New Heights: NEUC 25 念吾初衷,躍升新峰:新紀元大學學院建校25周年紀念特刊 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1998-2023)


新紀元大學學院校長 莫順宗教授 念吾初衷,躍升新峰: 新紀元大學學院建校 25周年紀念特刊 (1998-2023) Remembering My Initial Goals, Leaping to New Heights: NEUC 25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1998-2023) 始 終相信,我們會一直有所開拓,有所 收獲。新紀元的華文高教之路,走到 這一個階段,恰好遇上了新的時代契機。多年 的守候和堅持,我們的時代來了,屬於新紀元 的時代來了。 Professor Dr. Mok Soon Chong, the Vice-Chancellor of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W e maintain a steadfast belief that growth and success will always be part of our journey. NEUC’s path in Chinese language tertiary education has reached this stage, aligning perfectly with the opportunities of a new era. After years of waiting and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our moment has arrived, marking the time that belongs to NEUC.


Towards the Pinnacle (2019-2023) 念吾初衷,躍升新峰: 新紀元大學學院建校 25周年紀念特刊 (1998-2023) Remembering My Initial Goals, Leaping to New Heights: NEUC 25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1998-2023)


念吾初衷,躍升新峰: 新紀元大學學院建校25周年紀念特刊(1998-2023) ——望岳(​2019-2023) Remembering My Initial Goals, Leaping to New Heights: NEUC 25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1998-2023) “Towards the Pinnacle” (2019-2023) 鄭詩儐 Tey Shi Bin 洪芯儀 Ang Sin Yee 林欣慈、吳鑫霖、彭會婷、廖筱紋、楊隸亞 Lam Yan Ci, Ng Sin Lim, Phang Hui Ting, Lew Siew Boon, Yang Li-ya 楊景文、張倩伶 Yong Jin Voon, Chong Sin Ling 林淑可 Lim Shuk Kher 黃詩傑 Ng Sze Chieh 洪芯儀 Ang Sin Yee 吳鑫霖、洪芯儀 Ng Sin Lim, Ang Sin Yee 張葆汶 Chong Poh Wen 新紀元大學學院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Blok B & C,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03-8740 6392 [email protected] 益新印務有限公司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45169-K) 21,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L. RM200 2023 年 11 月初版第一刷 First Edition, November 2023 主編 Chief Editor 副主編 Deputy Chief Editor 執行編輯 Executive Editor 翻譯 Translator 中文校對 Chinese Proofreader 英文校對 English Proofreader 封面設計 Cover Design 內頁設計 Layout Design 繪圖 Illustrator 出版 Publisher 印刷 Printer 定價 Price 版次 Edition 編委會 Editorial Board


序​/​1 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 董事會代主席 林裕 / 2 新紀元大學學院 理事會主席 葉觀生 / 3 新紀元大學學院 校長 莫順宗 / 4 新紀元大學學院 建校 25 周年紀念特刊主編 鄭詩儐 / 5 第一章 念吾初衷​/​7 第一節 新紀元大學學院:我們的故事 / 8 第二節 2018-2023 年大事紀:走過的每一步 / 10     附錄:疫情下及后疫情的新紀元 第三節 教職員合影:新紀元寶藏圖 / 30 第四節 數字新紀元:突破與豐收 / 32 第二章 寄給理想​/​37​ 第一節 專訪 ·廿載堅守,風雨同行:莫順宗校長的二十年 / 38 第二節 專訪 ·跨越語言的愛與奉獻:阿茲贊副校長的新紀元情懷 / 46 第三節 我們理想中的新紀元 / 51 第四節 寄語新紀元 / 68 第三章 躍升新峰​/​87 第一節 過去現在,蛻變賦新 / 88 第二節 多元開放,創新機遇 / 90 第三節 營營碌碌,砌成無數 / 93 第四章 活力大學​/​94 第一節 唯獨吾有,塑一新光 / 95 第二節 知行合一,學在院系 / 130 第三節 系列活動,共迎二五 / 163


Content 182 Preface 183 | Mr. Lim Joo, Acting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Dong Jiao Zong Higher Learning Centre Bhd 184 | Fellow, Dr.Yap Kon Sang,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NEUC 185 | Dr. Mok Soon Chong, Vice-Chancellor of NEUC 186 | Dr. Tey Shi Bin, Editor-in-Chief 188 Chapter 1 Remembering My Initial Goals 189 | Section I |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Our Story 192 | Section II | Chronicles of 2018-2023: Every Step Taken Appendix: NEUC during the Pandemic and Post-Pandemic 215 | Section III | Group Photo of Faculty and Staff: NEUC Treasure Map 217 | Section IV | NEUC in Numbers: Breakthrough and Harvest 222 Chapter 2 Forwarding Ideals 223 | Section I | [ Exclusive Interview ] A Two-Decade Journey of Adversity and Challenge: The Twenty-Year Story of the Vice-Chancellor, Dr. Mok Soon Chong 231 | Section II | [ Exclusive Interview ] Love and Devotion Beyond Language: Deputy Vice-Chancellor, Mr. Azizan’s NEUC Passion 236 | Section III | Our Ideal NEUC 254 | Section IV | A Message to NEUC 272 Chapter 3 Leaping to New Heights 273 | Section I | Past and Present, Transformation and Empowerment 275 | Section II | Diversity and Openness, Innov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093 | Section III | Bustles and Diligent, Building Up Countless 278 Chapter 4 A Vibrant Campus 279 | Section I | Uniquely Here, Only at NEUC 130 | Section II | Combin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Learning at NEUC 313 | Section III | 25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2 序 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 董事會代主席 新紀元建校25年來,歷盡艱辛,方有今日規模。華教需要從小學、中 學至大學完整教育體系,新紀元繼承南大、獨大之志而生,草創初 期,由貨櫃箱改裝的課室起步,一步一腳印,至今又來到關鍵的發展階段。   我校目前學生人數已逾4000名,由專科、本科到碩博的本地生,有3700 人之多,尚有超過500位的國際生,在鐵樹開花的華文大學之路上,新紀元 步履漸行漸穩固,方向漸行漸清晰,我們需要更大的發展格局,擴大與提 升目前的校園條件和設備,勢在必行。   25年了,新紀元來到歷史的分水嶺。為了實現華教的理想,我們需要更 大的勇氣,更寬廣的胸懷。我們踏踏實實地工作,展望華教更遠大的新紀元。   慶幸的是,我們一直擁有專業和認真的團隊,不怕艱辛,無懼風雨。此 時此刻,我們感謝所有一直與新紀元風雨同路的同道,謝謝你們為新紀元 付出的點點滴滴,我們始終相信,不斷建設才是華教之出路。下一個新的 紀元即將開始,我們已然準備就緒,期待沿途一直有你。 林裕先生


序 3 新紀元大學學院 理事會主席​ 華文大學在新馬,從來就是一條鐵樹開花之路,逆流而上,奮戰不 息。由南洋大學到獨立大學,我們經歷無盡磨難,挫敗之後堅持挺 進,25年前新紀元於焉而生。   華文大學是華教和華社眾人心之所盼。我們期望新紀元繼承和完成南大 和獨大未竟之志。2013年,新紀元圖書館,以陳六使先生名之,圖書館乃 大學精神所在,陳六使圖書館的命名,展現新紀元矢志於華文大學傳統的 繼承和發揚。   十年後的今天,新紀元邁向創校25年關鍵時刻,此際我們更進一步, 擬議建設“南大樓”,加強和提升新紀元教學、科研、活動所需空間與設 備。無論何時何刻,我們永遠銘記華教的理想和情懷。   作為南大校友,我個人以此為榮。這是我們的志向,那些年實實在在度 過的南大時光,數十年來化作無盡記憶,一直飄蕩在我們內心深處。新紀 元的“南大樓”是我們南大精神的延伸,乃至具體展現,這是一條前仆後 繼的道路,我們無怨無悔。   新紀元25歲了,瞻前顧後的此刻,我們回望來時路,有一些人和事和 情,必須謹記於心。同時,我們展望未來,有一些工作和責任和使命,絕 對不能松懈。為了我們的先賢,為了我們的子孫,為了我們的最初和最終。 葉觀生院士


4 序 新紀元大學學院 校長​ 我們的這一條路,艱苦與快樂並存,風雨和彩虹交替,從來都沒有最 好的時代,也沒有最壞的時代。由始至終,不變的是我們的初心, 我們的理想,我們樂此不疲,我們甘苦與共,這是我們新紀元之路。   25年來,從學院到大學學院,從專科、雙聯到本科、碩博,說時容易做 時難,那些年的無窮努力無盡期盼,回首宛如漫漫長夜,如今盼來了光和 亮,白晝終於來了。2023年,新紀元25歲,今年我們第一屆博士生走在畢 業典禮的紅毯上,新紀元閃閃發光。   感謝促成這一切的所有人。感謝大家相信新紀元。我們終於完成這一個 階段的目標和工作。   下一站我們期待又一個新的紀元。秉持著我們的使命、理想和傳統,繼 續攀越另一個高峰。始終相信,我們會一直有所開拓,有所收獲。新紀元 的華文高教之路,走到這一個階段,恰好遇上了新的時代契機,多年的守 候和堅持,我們的時代來了,屬於新紀元的時代來了。   時不我待,機不可失,在舊與新交替的此刻,我們放眼下一個25年。這 一次,我們更有自信更有經驗,壯志滿懷,步履穩健。期待下一站沿途仍 然有你,目光炯炯,志氣高昂,再度攜手開創新紀元。 莫順宗教授


序 5 25年,不比百年,壯闊不了。但25年來的不懼風雨,在各種艱辛與挑 戰下乘風破浪的種種,也教人動容。   我們想記錄的是這25歲的青年學校,在這五年來的成長故事。請看著我 們長大。   還記得25歲的自己嗎?   25歲的我們,還有些稚嫩,偶爾卻顯得早熟,我們會夢想著那些可能實 現的理想,也會懷抱著一些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我們都想好好長大,也 很努力地要好好長大。   25歲的大學也一樣。青春有淚有不堪有陣痛,青春也是激情、歡樂與正 向。我們希望每一個走出去的青年,每一個在這校園里的青年,和我們一 起成長,一起好好地長大。   我們一起用愛與建設,消解一切不善的惡意,努力地長成了一個具有魅 力可堪期待的青年。 新紀元大學學院 建校25周年紀念特刊​主編​ 鄭詩儐副教授


6 序   我們給這本書取了個主題——《望岳》,取自杜甫名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在馬來西亞的大專院校里,我們不算是大規模的學校,但我們有的是理想,我們有 的是遠大的志向與展翅高飛的雄心。希冀新紀元再創下下一個輝煌的25年,再攀上另 一座更高大更翠綠的山峰。   25歲,祝年輕的你,不管再過多少個25年,依然正值青年,充滿活力。


蛻變:堅守傳統與改革發展 新紀元大學學院這五年來,在學術與行政發展上,積澱 了豐厚經驗,前進再前進,各院系入讀人數節節攀升, 校務蒸蒸日上。2023 年,我們迎來了首屆博士畢業生。 秉承南大、獨大精神,圓滿大馬華人興辦高等教育學府 的期許與夢想,不忘初衷,我們以此信念,在革新與創 造上,乘風破浪,不斷改革和突破。不論是疫情前的常 態或疫後新常態,新紀元在通往產學研的大道上,積極 拓展國際合作、親近本土,進步與發展的堅定步伐,一 路推動我們邁向新的紀元。 念初吾衷第一 章


8 第一章:念吾初衷 第一節 新紀元大學學院:我們的故事 新紀元大學學院(以下簡稱新紀 元),是繼新加坡南洋大學於 1980年關閉後,馬來西亞華人於1997年 傾註全國華人心血,籌募基金而成立的 一所綜合類大學。   新紀元是馬來西亞全國為數不多的 非營利大學。2016年12月30日,新紀元 獲得高等教育部批準由學院升格為新紀 元大學學院,可設專科、本科、碩士及 博士點。新紀元開設的課程皆獲馬來西 亞高等教育學術鑒定機構MQA的批準。 新紀元下設9個學院,即國際教育學院、 研究生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美術與 設計學院、媒體傳播與影視演藝學院、 會計、管理與經濟學院、電腦科學與資 訊科技學院、樂齡服務與管理學院,以 及衛生、安保與環境管理學院。此外, 新紀元技職與推廣教育學院為我國人力 資源部(PSMD,HRDF)其中一個授權 中心,獲準開設“馬來西亞技術證書 (Sijil Kemahiran Malaysia, SKM)”以 及開辦技職專業課程。   新紀元的研究生教育含研究型及 授課型,都是國內極具特色的課程, 如為了響應一帶一路政策的倡議及促 進中國-東盟交流與發展而開辦的東盟 研究(現為東南亞研究)哲學碩士與博 士學位課程,以及面向大中華區域開辦 的中華研究哲學碩士與博士學位課程, 旨在培養更多的中馬兩國的中國通及東 南亞通,做好中馬兩國各領域合作的最 佳帶路人。與此同時,新紀元會計、管 理與經濟學院於2018年與英國雷克瑟 姆大學(舊稱“英國格林多大學”) 合作聯辦雙學士學位,教育系開辦了全 馬唯一一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而中文 系課程則涵蓋中國傳統漢學、近現代文 學、語言學、及本土乃至於東南亞華人 華文研究,面向極廣,師資卓越,備受 肯定。可以說,新紀元是中國海外凝聚 最多中國學研究學者及擁有最多中國通 的華文大學,這當中,有以英語進行研 究的,也有以中文發表論著的學者。   近年來,新紀元獲得國內外莘莘學 子的青睞。2018年,本地生新生人數增 幅達51%。2022年,增幅更是高達1.18 倍,表現卓越,並取得當地具權威的 《星洲教育獎》。國際招生方面,也有 不俗表現,自2020年5月成功獲得中國教 育涉外監管網及中國留學網的認證後, 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與努力,迎來了500


第一章:念吾初衷 9 余位來自中國、美國、印尼、印度、老 撾、越南及泰國的留學生。同時,積極 地和160余所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學簽署合 作備忘錄開展合作。可以這麼說,目前 的新紀元,在崛起、起飛中,這是華人 辦學的最大榮耀。   新紀元現任校長莫順宗教授秉持辦 好華文大學,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同 時不忘接軌中西,紮根東南亞,做一個 多元化的有特色的華人大學。又因大學 的建設本就是仰賴華人社會,故新紀元 與華人企業家關系源遠流長,深受華人 社會、華人企業慈善家、華文媒體的看 重與關懷,積極地和國內外至少500家華 人企業都有或深或淺的交流與合作。目 前,新紀元著重與國內外企業共建產學 合作中心,積極努力邁向新世紀裏的產 學研大學,為學生提供實用教育。   新紀元課程以英文教學,除了漢語國 際教育專業與中文專業課程等,活動、 社團則以中文為主。同時,新紀元又設 多元族群互動與交流中心,矢誌成為族 群和平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可以說,新 紀元重視本土文化交融的同時,亦擁抱 中華文化色彩,擁有優質、安全與多元 的學習環境。其中,陳六使圖書館中文 藏書量首冠東南亞。館內設有五家專家 學者私人藏書庫,即方修文庫、李業霖 書庫、楊進發書庫、李錦宗馬華文學史 料館、鄭良樹書庫,以及新紀元聯合南 大教育與研究基金會設立的南洋大學史 料中心。由此,陳六使圖書館成為了東 南亞華人華文研究重鎮。這些獨有的藏 書,可供專家學者與研究生研究中國與 東盟特別是大中華區域的相關課題。   新紀元為了鼓勵學生的創意思維, 長期努力打造活力校園。2019年,新紀 元全力出資推出名為《起飛》的學生原 創歌曲集,辦畢業典禮暨畢業趴,廣邀 合作商家共建優惠平臺,推出新紀元會員 應用程序(New Era UC Member APP)。   簡而言之,新紀元既能擁抱歷史, 又能積極開創新局面、新機遇,紮根本 土,又能和世界接軌,是一所具有創意 與人文藝術氣息的大學,致力於打造全 新的“新世紀裏的產學研大學”。


10 第一章:念吾初衷 第二節 2018-2023年大事紀:走過的每一步 06.05 / 14.07 戲劇與影像系畢業生林秀霓、邱蘊能 及顏渼潓主演的《三個小孩》劇組獲 邀參加高雄及北京的“不貧窮藝術節”。 “完美教學樓”開幕禮。“十大義演” 成功籌獲 400 萬令吉,其中丹斯裏古 潤金捐獻 200 萬令吉。 08.05 20 周年校慶典禮暨《雙十年華:新 紀元大學學院建校 20 周年紀念特刊 (1998-2018)》建推介禮。YB 許來賢 撥款 1 萬令吉作第二校園第一階段建 設經費。 26.05 28.07 莫順宗主編《馬新慈善家》出版,於 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舉辦新書推介禮, 馬新慈善家如黃迓茱女士、黃馬家蘭 女士、丹斯裏吳德芳伉儷、丹斯裏鄺 漢光伉儷、丹斯裏林寬城伉儷、丹斯 裏黃榮盛、謝松坤博士伉儷、陳凱希 先生等人隨行。 資訊科技系承辦由澳大利亞數學聯合 會(Australian Mathematics Trust) 主 辦澳洲數學比賽馬來西亞場,共 358 所學校參賽,參賽學生人數達 6404 人。 13.08 戲劇與影像系兒童劇《綠野仙蹤》中 國南寧、吉隆坡、加影新紀元、士毛 月場,累積逾 1500 名觀眾。 (2018) 08.09 / 21-23.09 (2019) 17-19.05 / 31.10 2018


第一章:念吾初衷 11 08.10 雙學士學位課程 商業行政榮譽學士課程 金融與會計榮譽學士課程 15 家肉骨茶義賣,籌獲 6 萬 6 千令吉。 08.11 舉辦“雙十年華 ·新的紀元”20 周 年校慶晚宴,筵開 80 席,籌獲 400 萬 令吉。 11.11 李錦宗馬華文學史料館揭幕,藏書共 8161 本。 08.12 2018 年是新紀元招生喜結碩果的一 年,新生人數漲幅為 50.84%。 國際教育學院成立,下設國際學術交 流處、國際學生招生辦公室、國際專 業發展與培訓處、語言與跨文化中心 及留學生服務中心。 01.04 “萬眾一心,發展華教”千人宴,籌 獲近 43 萬令吉。 31.05 新紀元獲“卓越教育機構獎” “楊進發書庫”揭幕禮,藏書約 4200 本。 26.01 31.03 11.01 前財政部長 YB 林冠英與前副教育部長 YB 張念群移交 200 萬令吉予新紀元。 2019


12 第一章:念吾初衷 輔導與咨商心理學系輔導咨商(榮譽) 學士課程成功取得課程認證,成為國 內獲準開辦四年製咨商榮譽學士課程 的第一所私立大學,畢業學生具有申 請成為馬來西亞輔導局註冊輔導師的 資格,本校自此成為培訓國內華社專 業輔導咨商人員的重鎮。 國際教育學院與中國遼寧建築職業學 院合作打造“魯班工坊”。 13.11 20.11 2020 年,技職與推廣教育學院改組, 成立“創新科技發展系”“創意媒體 與美妝系”“精明產業與餐旅系”及 “企業發展與專業培訓系”四大科系, 提供課程涵蓋技職專業、推廣教育專 業與企業轉型培訓專業。 獲中國教育部批準,成為中國教育部 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監管網)認證 的國外優質學府。 14.05 01.06 樂齡服務與管理學院成立。 國際教育學院迎來首批就讀本校碩博 課程的研究生,共 65 位留學生。 30.07 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成立。 27.07 教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迎來首批研究 生,共 15 位本地生。 03.10 2019 年新紀元藝心藝意嘉年華舉行, 以籌募“新紀元大學學院清寒工讀暨 學生活動基金”,出席人數約 2500 人。 13.10 “濃情厚意獻華教”總統葡萄酒晚宴, 為董總、新紀元、南方大學學院及關 丹中華中學籌獲 500 萬令吉。 31.10 “何靈慧導演音樂劇二十周年慈善演 唱晚宴”,筵開 116 席,籌給新紀元 23 萬令吉。 07.11 《第 20 屆海南歡樂節之第二屆中國 - 東盟大學生文化周》 表演者:《起飛》代表廖學哲、謝惠 媛、陳宇衡 觀眾:1000+ 人 20-28.11 陳凱希捐 10 萬令吉設“陳凱希與陳 秀英研究生獎”。 19.12 08.10 新紀元莫順宗校長出品,國際知名音 樂人彭學斌老師製作,學生全創作(詞 曲、歌唱、MV 導演、故事人、演員、 專輯設計、舞蹈編排等),成就馬來 西亞音樂史上第一張由校方全力出資 的校園原創歌曲集《起飛》。 中國天津濱海浪花藝術團蒞馬舉辦五 場義演,籌獲近 140 萬令吉,作為第 二校園建設與發展基金。 研究生院舉辦首屆研究生開課典禮, 迎來首批中華研究及東盟研究(現為 東南亞研究)碩博生,共 31 位本地生。 21.09 2020 14-22.06


第一章:念吾初衷 13 07.05 推介“新紀元會員卡”,與各行業的 商家共創產學合作的新紀元會員卡優 惠平臺,為校友、在籍生及教職員提 供優惠與福利。 陳六使研究所與國際教育學院聯辦 “陳六使弘毅國際講壇”系列講座, 截至目前已辦 23 場,平均每場出席 人數多達 150 人。 新加坡著名學者卓南生教授與蔡史君 教授捐贈 10 萬令吉成立“南賢研究 基金”。 06.10 中國駐馬大使館捐獻 6 萬 5 千令吉的 “中國大使助學金”予本校清貧學子, 共 28 位同學受惠。 17.11 舉辦“鄭良樹書庫”開幕儀式暨 鄭良樹逝世五周年紀念活動。 19.11 24.11 19.02 戲劇與影像系與馬來西亞教育福利基金 會聯合製作的反毒公益短片《毒道》在“全 國反毒日”當天於雙威偉樂城 TGV 影院 舉辦首映禮。 20.05 文化推廣中心主任楊靖耀老師逝世,同 年 6 月 19 日舉辦楊靖耀老師追思會。 31.05 雪州行政議員暨加影州議員 YB 許來賢 贊助一臺價值近3萬令吉的三寶機器人。 06.10 技職與推廣教育學院榮獲全球權威 英 國 皇 家 特 許 信 息 科 技 協 會(BCS -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for IT UK Accreditation)技術鑒定認可以及鑒定培 訓中心地位,是全馬首家獲此項榮耀認 證與國際認可的技職學院。 26-27.11 “紀念陳六使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國際學 術研討會”。 03.12 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正式推介鄭良樹漢 學研究基金,獲縱橫集團總裁鄭莉蓁女 士捐贈 130 萬令吉及丹斯裏陳廣才捐贈 30 萬令吉。 04.12 第一屆 “中華傳統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 課程”結業典禮,共 338 位畢業生。 2021 2022


14 第一章:念吾初衷 新紀元及澳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學會聯辦 2023 年澳洲馬新學會研討會“馬來西亞,何 去何從?馬來西亞建國 60 年的過去、現在和 未來表征”。 07-08.07 新紀元与馬來西亞盛和塾携手成立 “哲商幸福商學院”。 20.07 品牌與創意部成立。 01.08 07 08 09 03.01 “25 周年校慶序幕儀式”, 推介全年校慶系列活動。 19.02 《全國 SPM 樂學華文班》, 逾 4000 人報名參與。 01.04 新春團拜暨“華教新格局”報告會。 25 周年校慶儀式暨午宴、 新紀元卡應用程序正式啟用、 新紀元廣匯豐茶學院推介禮。 20.05 01 02 03 04 05 06 池田大作榮譽博士頒授儀式,鄭詩儐主編《走 向人本主義與和平之道——池田大作世界巡回 大學演講集》出版,三天內共售出 1000 本。 10 26.08 2023 01 02 06 07


第一章:念吾初衷 15 2022 年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機構級別評估 (SETARA)出爐,新紀元在逾 400 所高等院 校中與另 89 所國內大學齊名,被評為“具競 爭力”(Berdaya Saing)高等學府。 01.09 “伊斯蘭、馬來與中華文明在東南亞的交融” 研討會,多元族群互動與交流中心成立。 16-17.09 2018 年以前更詳盡的大事紀、籌款活動及各部門成果,請參閱歷年工作報告書及《雙十年華:新紀元大學學院建校 20 周年紀念特刊(1998-2018) 》。 11 14 12 13 “吉隆坡世界華文教育論壇”。 17-18.11 19.11 “新紀元大學學院原創歌曲發表會暨起飛慈善售票演唱 會”,《起飛 2.0——青春大作》正式發布,現場開放 800 聽眾座位;“25 周年校慶晚宴”, 筵開 90 席,席數售罄。 15 18-22.12 “中文系人的一周課”。 03 04 05 08 10 12 03 04


16 第一章:念吾初衷 附錄:疫情下及後疫情的新紀元​ 一、防疫與教學 (一) 疫情下的雲端學堂 率先啟動在線學習模式   為阻斷病毒傳播鏈條,政府在2020年 3月18日全面實施行動管製令(MCO), 教育機構以居家在線學習的方式取代實 體課。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校方早 在管製令頒布前處於“備戰”狀態。校 長莫順宗教授召開緊急會議,決議在眾 多大學中率先采取線上教學策略,以減 少師生間的群聚接觸。在一天內,電腦 中心以遠程會議軟件ZOOM為線上教學 平臺,製定相關標準作業流程及實施指 南,並策劃培訓,為線上教學做足準備。   線上教學實施首日,電腦中心在本 校官網建設“教務及防疫資訊網”,為 師生提供一站式的資訊、指南和操作方 式。註冊處與電腦中心、電腦科學與資 訊科技學院通力合作,共進行14場教師 線上教學培訓及學生線上學習平臺操作 培訓。電腦科學與資訊科技學院的師生 亦自發成立科技支援小組,隨時幫助遇 到學習難題的同學。   為確保線上學習的質量,註冊處除 安排線上教學,還製作了“居家學習實施 情形調查表”,以了解師生的教學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自2020年爆發以來,本校 高度警覺,采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自1月31日起,各部 門快速製定措施,包括停止所有國際交流計劃、協助返鄉留學生 入境後的自主隔離、為學生及教職員購入口罩與消毒液、增加每 日消毒與清潔頻次、對所有入校的師生與訪客進行體溫檢測與消 毒,並開展防疫宣導工作。行管令期間,我們為消毒清潔工作及 社交安全距離的維護做好充分準備,積極采購口罩、紅外線體溫 測量計和消毒用品。盡管病毒肆虐,我們在教學及學術建設方面 也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第一章:念吾初衷 17   除了新紀元紓困計劃,校方也考慮到 學生上網課時可能面臨行動數據(Mobile Data)有限的情況。為此,註冊處主 動與楊忠禮基金會(YTL Foundation) 聯系,並獲該基金贊助,為本校學生提 供免費40 GB行動數據SIM卡——“YTL 基金免費網絡數據(Free 40 GB mobile data SIM card from YTL Foundation)”。 自紓困計劃落實以來,許多學生受益匪 淺,懷揣升學夢想的學子們並沒有因疫 情而放棄學業。盡管環境異常惡劣,新 紀元大學學院堅守“教育路上一個都不 能少”的辦學理念,與眾人攜手抗疫, 共渡時艱。 (三) 防疫安頓身心 關註教職員與學生身心狀態   疫情期間,人人被迫居家工作與學 習,負面情緒難以避免。作為教育工作 者,我們對學生關懷備至,推動系列活 動安頓學生身心,鼓勵他們快樂學習, 安撫他們的情緒。 協助解決教學難題。此外,本校更鼓勵 教師預錄教學影片上傳雲端平臺,方便 網速欠佳的學生復習。 (二) 新冠病無情,新紀元有情 “助你學習教育紓困計劃”   疫情沖擊教學堡壘,更使全國經 濟陷入困境。莫順宗校長堅守以人為 本——“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教 育信仰,製定了“新冠病無情,新紀元 有情——助你學習教育紓困計劃”,以 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   這項計劃讓凡於2020年5月及9月份 入學的新生(學術與技職課程)將自動 享有免息分期付款繳費優惠。受惠者在 首兩個學期,即5月份學期及9月份學期 的學雜費用,將於每學期分3期(20%、 45%、35%)繳付,直至2020年年底。 此外,本校亦減免管製令期間離校學生 的住宿費。


18 第一章:念吾初衷   因此,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鄭詩儐副 教授發起“起飛在雲端,居家聽我唱” 在線音樂節目,由李素雯主持及統籌節 目。該節目每周末邀請師生及公眾一同 欣賞音樂、暢聊生活,以緩解居家防疫 期間緊繃的心情。《新光》雜誌亦推出 特別版《防疫專號》,報道師生在行動 限製令與居家教學的點滴生活,其中內 容包含《安頓身心資訊包》及輕松有趣 的“防疫文案”。此外,起飛團隊也錄 製了激勵短片,在學校社交媒體平臺廣 泛傳播,讓全體教職員生知道,新紀元 一直都是大家最堅強的後盾。   為了解學生疫情間的心理健康狀 況,輔導中心通過線上問卷開展心理 健康調查。通過這項調查,輔導中心 得以掌握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態,並為 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服務。輔 導中心更定期舉辦《疫情下的天空, 聽你細訴》線上交流會,為學生搭建 情感傾訴的空間。會中,咨商師與學 生互動,提供心理支持。一些學生通 過這個活動對心理咨詢的價值有更多 認知,決定參與個別咨商,以進行更 深入的自我探索。此外,更有講座如 《學習與焦慮共處,重尋安定的力量》 《如何協助學生維護心理健康》《正向 的力量——談內心的復原力》等,協助 師生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與變化,同時 提供師生情緒表達與互相支持的空間。 (四) 追回校園時光 營養補給時光機計劃、學習力起飛計劃   “在失去與追回的時光之間,新紀 元還能創造更多。”這句話源於一個初 衷,我們知道學生在疫情間有許多挫折 和遺憾。當時,校長為解決學生的學習 掃碼回顧《起飛在雲端,居家聽我唱》節目


第一章:念吾初衷 19 挫折,減少大學時光里的遺憾,替學生 追回更多的回憶,特指示學校各部門執 行“營養補給時光機”計劃,如國際教 育學院、注冊處、陳六使圖書館及各院 系老師等。校方成功實行以下措施: 1. 延長陳六使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周六 日無休; 2. 允許特藏書庫藏書外借; 3. 增加學生可借閱圖書數量,從 10 本 調整至 20 本; 4. 提高圖書購買預算,允許學生自行或 透過系辦薦購圖書; 5. 延長器材使用時間,周六日無休; 6. 推出“學生一卡通影印優惠措施”, 學生憑學生證享有學校提供的一次性 30 令吉的優惠儲值,用於使用學校 影印機影印、輸出及掃描; 7. 向在疫情期間(2020-2022)畢業的 學生發放新學生證,並延長學籍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讓學生能繼續享 有校園福利。 另外,為提升教學質量、鼓勵學生 跨領域學習、營造活力校園氛圍,本校 特邀科系主管及企商界專業人士共同推 動“學習力起飛”計劃,為學生提供免 費參與實體工作坊的機會,希冀學生能 快速找回學習的熱情和動力。返校後, 我們啟動了“學習力起飛”計劃,目前 成功舉辦六場工作坊。


20 第一章:念吾初衷   因此,校長提議為畢業生們準備一場 畢業趴,“我們應該要為孩子們做些什 麼,不能讓他們有這個遺憾。大學是青 春期最重要的一段記憶,而畢業典禮很 大可能是一個學生最美好的時刻。”校 方於疫情後首辦畢業趴,白天準備打卡 遊戲區、手作工作坊、《起飛》團隊快 閃演出等,營造嘉年華的歡樂氛圍;夜 晚集結一群出色的表演者,在黃迓茱活 動中心舉辦歌舞會。從那以後,畢業趴 成為校方常年活動,陪伴每一屆學生致 敬青蔥的大學時光,為畢業,轉大人。 (五) 為畢業·轉大人 畢業典禮暨畢業趴   在疫情期間,應屆畢業生最大的遺 憾之一就是無法參加實體的畢業典禮 : 我就这样悄悄毕业了。 我就这样结束了最后一课。 我就这样,好像还没好好感受校园,就毕业了。 我的毕业典礼,到底什么时候来? 我们不想,连毕业典礼,都是线上的。


第一章:念吾初衷 21 (六) 雪中送炭 照顧滯留校區的宿舍生   我國政府自宣布全國進入行動管制 期後,部分未及離校回家的學生滯留學 生宿舍。在政府宣布“學生返鄉計劃” 後,學生事務處積極與每位滯留宿舍的 學生交流,用實際行動詮釋對學生的關 心與照顧,共協助6名學生返回家鄉。 國際教育學院亦購買烹飪器具及日用物 品予未能回國的留學生。   2020年,疫情曾一度好轉,政府宣 布可優先讓需要上實體課的學生回校。 學生事務處於當年8月向首批回校上課 的學生及宿舍生派發口罩。然而,政府 再次宣布雪州、布城及吉隆坡於10月14 日起進入為期14天的有條件行動管制 (CMCO)。學生事務處隨即向宿舍生 派發防疫物資。在有條件行動管制開始 一星期後,雪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持續 增加,為了宿舍生安全,校方經會議討 論議決讓住在宿舍且未打算退宿或回家 的114位學生自10月22日起留在學校宿 舍,並且不得離開校園,由學生事務處 負責提供膳食。直到10月下旬,雪州確 診人數逐漸下降,校方才決定自11月2日 起批準宿舍生外出購買食物及日常用品。   在這段艱難時期,校方不僅提供必 要的生活物資,更是溫暖的大家庭。所 有的精心照顧與關懷備至使滯留校內的 學生在困難時刻感受到了校方的溫情和 支持。 (七) 集眾人之力,解一方天地 疫情下的賑災行動   2021年末,盡管疫情稍緩,但在年 關將近之際,半島地區持續遭受豪雨侵 襲,多個地區在12月17與18日發生大水 災,其中雪蘭莪與彭亨更是重災區,無 數災黎面臨災後重建的巨大困難。雖天 意如刀,盼人心至善。在災情背後,我 們看到不少民間組織不分彼此,扶助災 黎度過難關。新紀元教職員志工團亦來 到一處罕有人問津的3000戶災區——烏 魯冷岳縣(Hulu Langat)的斯里南丁花 園(Taman Sri Nanding),協助居民重 建家園。志工團的成形,源於鄭詩儐院 長發現與新紀元同在烏魯冷岳縣區的一 個住宅區急需物資,進而按圖索驥,聯 系到當地物資收集負責人Sheng與志工 Azam。   12月23日,志工團從新紀元出發, 逾一小時的車程九拐十八彎,直到抵達 災區邊緣,天地間仿佛只剩下一種泥 色。在Azam的領路下,志工團到達斯 里南丁花園其中一條災情最嚴重的街 道——鄰近Jalan Cempaka 3的巷子。巷 子兩旁共有80家住戶,均為單層房屋, 屋身不高,幾乎沒頂。污水退去後,家


22 第一章:念吾初衷 家戶戶都仿佛被洗劫一空,一片狼籍。 志工團從當地馬來同胞口中得知,他們 獲得許多善心人士捐獻幹糧和飲用水, 大路旁也能看到不少志工在用餐時段供 應飯菜,大批災黎正在排隊領餐。盡管 如此,大米、嬰兒奶粉以及災後修覆、 重建工作所需的物資遠遠不夠。此外, 災後的房屋維修、住家墻體除黴、消毒 和粉刷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資源資 金,才能在短時間內重建家園。   12月27日,志工團獲校董事陳翠 萍女士捐贈六支便攜式高壓水槍,她 的部分員工也加入了志工團的隊伍。 八人帶著六支高壓水槍,再次進入 斯里南丁花園進行二次支援。Jalan Mutiara 3 的 Kedai Sup被設為臨時物 資分配點,簡陋的棚子下,有來自蕉賴 (Cheras)、安邦(Ampang)等地的 志願者日夜幫忙準備飯菜和飲料,經常 可以看到居民派小孩過來領取餐食及物 資。此外,Malaysian Relief Agency更設 立移動診所,提供免費的診斷服務和藥 物,發揮人間大愛。   在分配物資之余,志工團二人 一組,從 Jalan Mutiara 4/1 到 Jalan Mutiara 4/6,挨家挨戶進行走訪。其中, 百分之九十六的災黎是馬來居民,有 的還在屋里,靠著有限的清潔用品反覆 清洗里外;有的大門緊閉,門外依然堆 滿垃圾和淤泥。這場水看似已退去, 但眼前仍是滿目瘡痍。12月30日與隔年 1月17日,志工團再次前往斯里南丁花園 支援,捐贈物資。   在天災面前,災民過於渺小,只 能默默承受苦難;在成千上萬的災民面 前,我們同樣渺小,只能力所能及地予 以救助。感恩各地志工加入災區重建工 程,解災民顛沛,人間有愛,新紀元亦 有愛。 新紀元教職員志工与斯里南丁花园居民。


第一章:念吾初衷 23 (八) 美哉新紀元 美化、翻新、整修校園設施   盡管疫情肆虐,新紀元依然不懈地 進行校園整修、翻新和美化工作,期待 同學們在疫情好轉之時,能回到的是更 好的校園。   庶務處每日在學校各處安排消毒、 清潔與整修工作,並與各部門合作執行 美化計劃。“We Love NEW ERA”打卡 點點亮了整個校園的角落,不僅是一處 美景,更是大家的共鳴,記錄下每一位 新紀元人的青春記憶。彩虹舞台、文案 階梯、充滿新紀元活力的電梯裝置、食 堂的留言墻、 電腦中心嶄新的墻面,這 些小細節,無不彰顯著我們的創意和活 力。它們是學生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 的新方式,也是校園生活的點滴滋養。 立地八尺高的“理想教育”藝術裝置, 呼應著新紀元的使命,鼓勵學生們追求 卓越,實現理想。 校園內的不少“老地 方”如空空、彩虹走廊、新光走廊、籃 球場旁及陳六使圖書館外等等,都新添 購了休閒桌椅,供學生相約暢談。學校 也在教學樓及辦公樓添購食物及飲料自 動販賣機,裝置照明燈,為教職員與學 生提供便利。  


24 第一章:念吾初衷


第一章:念吾初衷 25


26 第一章:念吾初衷    此外, 陳六使圖書館購入圖書臭氧 消毒櫃。除了在疫情期間成為重要的消 毒工具,這一設備還在日常發揮重要作 用。臭氧消毒櫃能有效消除書籍上的細 菌、病毒以及陳舊藏書內的書蟲,為藏 書提供更完善的維護,進一步保障讀者 的安全。另外,隨著學校接待處接收包 裹量日益增加,學生事務處與人事處聯 合於2021年2月起在B棟LG樓層設置PopBox置物櫃,方便大家隨時領取包裹。 疫情後,校內宿舍也升級設備,添購安 裝熱水器、風扇和蚊網,為宿舍生提供 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保持低廉可負擔 的宿舍費。   在電腦及網絡設備方面,電腦中 心實行美華校區“金鐘罩計劃”,擴大 無線網絡覆蓋範圍、提升校內的無線網 絡速度。校園逾90%室內及戶外區域, 如足球場、籃球場等地成為無線網絡 覆蓋地,網速也從原本的7Mbps提升至 30Mbps。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校


第一章:念吾初衷 27 方將B104B普通課室改為網絡安全實驗 室。該實驗室配備26台高配置電腦,同 時設有一台用於授課及實驗目的的獨立 服務器,其網絡線路以島嶼概念進行設 置,使課室客戶端電腦能夠分出多個獨 立的局域網進行網絡實驗。為配合遼寧 建築學院在我國設立魯班培訓工坊,電 腦中心也將B105B電腦實驗室設為培訓 地點,並為該實驗室配備36台高性能電 腦,並裝置Autodesk Revit軟件作為培訓 工具。同時,技職與推廣教育學院新設 AI人工智能、機械人和物聯網實訓研究 室,提供15台高配置電腦,為課程研發 與實訓提供必要支持。   新紀元大學學院是知識的殿堂,更 是夢想的搖籃。這些美化、翻新及整修 校園的改變,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 更傳遞了我們對未來的信心和熱愛。願 每一位新紀元人,都能在這里綻放光 芒,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28 第一章:念吾初衷 二、學術新格局 (一) 國際教育學院   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 創院兩年的國際教育學院迎來發展新 格局。在學院同仁努力下,本校於 2020年5月14日正式獲得中國教育部 批準,成為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 信息網(監管網)認證的國外優質學 府,為中馬兩地的教育與文化交流開 啟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本校 是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官網 “中國留學網”認證的優秀院校之一。 自2020年7月起,學院推出一系列課 程,招收留學生,注冊率連續創下新 高,通過面試錄取超過500位留學生, 涵蓋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本校還 首次在國外設立境外高階領導研修課程 以及國際短期暑期課程,吸引近480名 留學生報名參加。同時,學院積極推動 學術活動,與國內外高校及機構合作共 建學院或學術基地,並展開產學研合 作。例如,2020年11月6日成功舉辦線上 “新格局下的區域合作與繁榮共享國際 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泰國、菲律 賓、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地的13位 學者參與其中,吸引200多位專家和教學 工作者參與在線討論。此外,學院還與 中國遼寧建築職業學院合作,在疫情不 利的情況下共同策劃並成功開辦首家院 校魯班工坊,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術證書 課程;以及與中國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 院共同開設“電子商務特色實驗班”,當 中囊括新媒體運營、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運營及創新創業自學課程,以增強學生 的就業競爭力。 (二) 樂齡服務與管理學院   隨著國家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我 國尚未完善應對樂齡社會挑戰的政策體 系,樂齡認知照護的議題也缺乏深入探 討。本校秉持“源自社會,回饋社會” 的辦學理念,於2020年6月1日成立樂齡 服務與管理學院,成為我國首個針對老 齡化社會需求的民辦高等教育學府。該 院計劃推出與樂齡課題相關的碩博課程 和研究,致力開發照護專業文憑課程內 容和教材,預計將推出全國首個照護專 業文憑課程。同時,該院與各企業和華 人團體合作,推出短期公眾課程,比如 為富貴集團提供年度長者照護培訓課 程,每年培訓100名代理人,還為巴生


第一章:念吾初衷 29 中華總商會提供半年一次的銀發經濟分 析和商機策劃培訓,每次培訓50名學 員。2023年4月,學院與富貴集團、星 洲日報資源整合,正式推介“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關愛長者運動計劃,開辦 “KAIGO長者介護專業課程”,喚起大 眾對照顧長者的醒覺與關注。 (三) 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   鄭良樹教授於2016年11月19日逝世, 為漢學領域的巨大損失。漢學研究中心 的成立可追溯至鄭良樹夫人李玉女士與 學生陳徽治參訪新紀元陳六使圖書館。 館內設立的南洋大學史料中心與私人藏 書庫,都讓李女士切身感悟到這座圖書 館的志向與努力,因此決意將鄭良樹部 分藏書捐贈陳六使圖書館。校長莫順宗 教授認為,以鄭良樹在本地漢學界的地 位,絕不能讓他的藏書零散而置,於是 決定設立鄭良樹書庫專門收存其藏書。 為了繼承和發揚鄭教授為漢學研究所做 的卓越貢獻,本校亦決定於2020年7月創 設“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旨在為國 內外漢學研究者搭建深入交流的平台。 該中心已推介鄭良樹漢學研究基金,獲 縱橫集團總裁鄭莉蓁女士捐贈130萬令吉 及丹斯里陳廣才捐贈30萬令吉。此外, 中心出版收錄鄭良樹散見的文藝作品之 《鄭良樹文藝創作全集(四冊)》, 以及集結鄭良樹與其老師、學生之間的 書法作品之《鄭良樹師友書法集》,未 來將籌辦漢學論壇,重啟馬來西亞漢學研討 會,為本地漢學研究者構建對話平台。 (四) 衛生、安保與環境管理學院   社會安全、公共衛生和個人健康比什 麼都重要,是疫情給我們上了最重要的 一門課。後疫情時代,我們對於抗疫、 防疫工作,應有充分與完善的準備。校 長認為,不僅抗和防,追根究底,今後 大眾還要更加關注公共衛生、環保管 理,以及為了達到此等目的之安保措施 與機制。大專院校亦須重視相關人才之 培養。在阿茲讚副校長積極的推動下, 本校於2021年成立衛生、安保與環境管 理學院,在舊巴生路設立教學點,開設 執法學(榮譽)學士課程和醫療保健管 理學士課程。目前已有百余名巫裔、印 裔及土著學生就讀。


30 第一章:念吾初衷 校長室 研究生院 國際教育學院 樂齡服務與管理學院 衛生、安保與環境管理學院 技職與推廣教育學院 文學與社會科學院 會計、管理與經濟學院 電腦科學與資訊科技學院 媒體傳播與影視演藝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陳六使圖書館 陳六使研究所 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 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 政府事務與課程認證處 注冊處 財務處 人事處 學生事務處 庶務處 電腦中心 輔導中心 市場與行銷部 品牌與創意部 第三節 教職員合影:新紀元寶藏圖​​ 新紀元團隊相互合作,共同打造新紀元活力校園。


第一章:念吾初衷 31


32 第一章:念吾初衷 第四節 數字新紀元:突破與豐收​​​ 國內兼具學術與技職教育 1 st 卓越教育機構獎 認證學術課程 100%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學術鑒定機構 院 學術科系 技職科系 10 11 6 3 15 12 大學基礎課程 專業文憑課程 本科專業 4 4 35 碩士專業 博士專業 技職課程 15,000+ 500+ 學歷課程留學生 7 國家 (2020-2023) 中國 ·印尼 ·泰國 ·印度 ·老撾 ·美國 ·越南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機構級別評估 具競爭力 Berdaya Saing Top 90 (400+ 所馬來西亞高等院校)


第一章:念吾初衷 33 畢業生就業率 99% 160+ 外國交流大學 50,000,000令吉 累積獲得慈善捐款 簽署 ≤200 (2018-2023) 合作備忘錄與協議 500+ 華人中小型企業 合作與交流 15+ 獎助學金 獎學金 助學金 全額免息貸學金 9 5 1 本地招生成長率 增幅 1.18倍 (2021-2022) 份 (2020-2023) 專業證書課程 800+ 4 國際暑期學術強化線上課程 境外高階領導研修課程 中華傳統智慧與企業管理課程 外國留學生來馬研修課程 馬來西亞 ·中國 ·加拿大 ·日本 ·韓國


34 第一章:念吾初衷 讚 追蹤 最高視頻瀏覽量 觸及人數 觸及人數增長率 最受歡迎貼文讚數 36,000 40,000 ≤400,000 ≤3,000,000 131.1% 10,700 追蹤 最高視頻瀏覽量 觸及人數 觸及人數增長率 2000+ 3000+ ≤3,000,000 301.1% (2020-2023) (2022-2023) 追蹤 收藏與讚數 最高視頻瀏覽量 1500+ 30,000+ 80,000+ (2022-2023) 300+ 紙媒新聞報道 (2018-2023) 70 商家 150+ 分店 終生 福利优惠 新紀元會員應用程序


第一章:念吾初衷 35 (2018-2023) 學術講座/活動 升學與職涯規劃講座 免費出國遊學項目 馬來西亞魯班工坊 《起飛在雲端,居家聽我唱》線上直播節目 《起飛》團隊校園快閃表演、校內外演唱及分享會 1400+ 200+ 5 1 st 25 60+ 1 st 校園原創歌曲集 校方全資 學生原創作品 詞曲創作|演唱 音樂影片[制作 ·導演 ·演員 ·燈光 ·攝影 ·剪輯 ·道具 ·故事人] 主持|排版與設計|編舞|宣傳與行銷 國際著名音樂制作人彭學斌老師及口袋音樂陳韋汐團隊制作 《追風》 3屆 《我們的排行榜》冠軍 100% 活力校園


36 第一章:念吾初衷 藝術成果展覽/發表 編 /專書 學術論壇發表 期刊學術文章/論文 陳六使 圖書館 東南亞 中文藏書量 1 st 最多 華人專家學者藏書庫 250,000+ 專設 南洋大學史料中心 藏書 6 電子資源庫 300+ 教職員與學生榮譽與獎項記錄 (2018-2023) 1800+ 學術成果 1 10+ 60+ 95 紀錄片 顧問報告 研究報告 《觀察家》 著 (全馬唯一擁有出版準證的中文學生實習報章) 170+ 240+ 520+ 750+


第二章:寄給理想 37 新光:守護是堅定的溫柔 當你初入新紀元時,我們相知相惜,一路陪你奔跑,陪 你累積高如大山,深如大海的知識與智慧,陪你一同開 闊視野,規劃生涯。如今,不論你在何方,我始終在這裏, 依然在你身後默默守候,用這堅定的溫柔,不相忘於江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肩攀登高峰,共創新紀元的鵬 程萬裏。 第二章


38 第二章:寄給理想 第一節​ ​ 廿載堅守,風雨同行: 莫順宗校長的二十年 一、初行教育長路 2003年2月17日,一名叫莫順宗的老 師懷抱著教書育人的夢想,投身新紀元 學院中文系的教學崗位。當時的他,並 未心懷壯麗抱負,僅僅是一個剛剛踏入 教育領域的青年教師。彼時,他的內心 萌動著對教書育人的深切熱情和學術研 究的堅持追求。這位年輕教師,滿懷著 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將教育視為人生道 路的開始。 2004年7月1日,他升任註冊處主 任。這一次,他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的 浪潮中,這是他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初期,這一切都令他感到頗為艱難,註 冊處的工作範圍涉及學校制度、畢業 典禮、開課典禮等,對他而言,全然陌 生。但他並未氣餒,反而勇敢面對,不 斷虛心請教、積極學習,以堅定的毅力 逐漸摸索出新的方向。 即便成為註冊處主任,他仍然不 忘初心,堅守中文系的教學工作,兼職 授課。然而,隨著行政工作不斷增加, 為了學校的發展,他不得不放下教學工 作,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校事務 的管理與規劃中。他開始深入研究課程 設置,為學校申請開辦雙聯課程,為新 紀元學院的發展開辟更廣闊的前程。 专访


第二章:寄給理想 39 2013 年 4 月 5 日,何國忠(中)頒發新院升格批準信予莫順宗(左三)。左起:鄒壽漢及王超群;右起: 羅斯裏、羅茲雅及葉新田。 2013 年,各界媒體爭先欲從莫順宗校長(當時為院長)口中得知新紀元邁向大學學院之後的宏圖大計。


40 第二章:寄給理想 時光荏苒,他於2008年5月1日晉升 為副院長,邁出了職業生涯的又一步。 在此之前,為了將學院升格為大學, 他努力不懈,不遺余力。直至2011年12 月14日,他受董事會與理事會委任, 於2012年1月1日正式成為新紀元學院的 第四任院長。這一時刻,標志著他職業 生涯中的新篇章,也代表新紀元學院將 邁向新的征程。在這期間,校長與當時 任註冊處主任的阿茲讚副校長致力於把 新紀元的所有課程學術化、專業化, 矢志獲得馬來西亞學術資格鑒定機構 (MQA)的認證。 2016年12月30日,新紀元學院終於 升格為大學學院,而他也在此刻,被任 命為新紀元大學學院的校長。這段職業 歷程,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記錄 著他在教育事業中的不懈追求,見證了 新紀元學院的蛻變與成長。這個教育領 域的旅程,是對初心的忠誠,對夢想的 追逐,以及對未來的信心的完美註解。 二、堅舟破浪前行 新紀元自1998年創立至今已經走 過了25個年頭。在這漫長的歲月裏,我 們共同見證了學校的不斷壯大與發展。 從創校初期師生們在集裝箱裏上課,到 如今擁有現代化教學樓,這一路的堅持 與努力,離不開莫順宗校長的引領與付 出。他是新紀元學院發展歷程的見證 者,也是推動者。 在教學硬體建設方面,校長始終 堅持自己的理念。當時,學校的資源有 限,部分學生不得不在簡陋的貨櫃箱內 上課。然而,在廣大熱愛華教人士的積 極籌款與共同努力下,新紀元終於建成 了現代化的教學大樓,解決了教學空間 不足的問題。 新紀元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硬體建 設上,還體現在學科與課程設置上。校 長循著前幾任領導的努力,繼續擴大發 展,從最初僅有的商學系、資訊工藝系 和中國語言文學系3門科系,到如今的10 大學院與17門科系,包括專業文憑、學 士、碩士、博士,以及技職教育課程。 新紀元大學學院的多元文化與全人教育辦 學特色全面開花,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在課程認證方面,我們從零開始。 至今,新紀元的所有課程全面受MQA認 證。這一系列的認證工作奠定了新紀元 升格為大學學院的堅實基礎,也展現了 學校重視學科建設和具有一定辦學歷史 的特點。這一條路,有賴於校長的辛勤 付出,他為學校樹立遠大的理想,加速 校園建設,活躍學術氛圍,開拓教學與 研究領域,像一名睿智果斷的舵手般引 領學校朝著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 方向航行。 然而,在取得這些成就的背後,校 長也面臨著重重挑戰。回顧擔任註冊處 主任的時光,他曾面對申請雙聯課程的


第二章:寄給理想 41 覆雜程序和繁瑣流程。盡管如此,他仍 不畏困難,積極進行研究,親自與相關官 員溝通,為學校爭取最佳的發展機會。 從副院長到校長,他一直為學校升 格為大學學院而努力奮鬥。升格是一條 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對於曾經擔任註冊 處主任的校長來說,升格是一項艱巨的 任務。部分大眾認為,升格不切實際。 然而,也有一群人,他們堅信升格是可 能的,是必然的,他們全心全意為了學 校的未來而努力,一直守望著新紀元的 春天。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如果沒有義 無反顧、一往無前的精神,升格可能無 法實現,新紀元也無法邁向更長遠的發 展征程。 回顧新紀元大學學院的升格之路, 校長表示,他們曾經歷多次失敗。2007 年,學校首次提出升格申請,然而,當 時高教部並沒有明確列出升格的條件, 直到同年年末才開始發布相關指南。首 先,學校需要滿足一系列項目與標準, 高教部才會邀請學校申請升格。收到邀 請函後,學校必須完成所有註冊程序, 達到MQA規定的所有指標。在那期間, 學校積極準備資料,並前往MQA進行匯 報。然而,第一次匯報並沒有達到預期 的結果,只有一個課程獲註冊認證。那 次的挫折讓許多人感到沮喪,但校長和 他的團隊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努力, 堅定地追求升格的目標。 校長回憶道,當2008年學校經歷升 格失敗時,一時充滿了質疑和嘲笑,但 他們選擇保持沈默,專心做好份內事。 他們相信,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正確 的行動,最終才能實現升格的目標。不 莫順宗(左三起)、葉新田及林忠強率領一眾嘉賓和講師們,在升格典禮暨學士課程推介儀式上,一同 高唱新紀元校歌。


42 第二章:寄給理想 久後,學校再次收到升格邀請函,他們 充滿信心地前往MQA進行匯報。這次 的匯報評價極好,許多課程成功獲準註 冊,且大部分獲得合格鑒定。此次成 功,是他們堅持信念換來的勝利,也是 他們為升格夢想不懈奮鬥的見證。 問及在申請升格的過程裏,校長 如何面對遭遇的種種難堪,校長雲淡風 輕地回答道:“所有的困難,當走過以 後,再回頭看,都仿佛變得可愛多了, 盡管走的時候多麼辛苦。至少我們是幸 運的,我們看到了結果,看到了努力的 成果。”他尤其感激所有與他一同努力 的人,特別是與他並肩作戰的阿茲讚副 校長。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4月 4日,高教部終於捎來佳音,正式宣布新 紀元獲準升格,並請校方隔日去領取升 格邀請函。2016年12月底,新紀元正式 升格為大學學院。它是一段充滿信念、 堅持和挑戰的故事,也是一段值得銘記 的歷程,因為它代表著學校的堅韌與毅 力,代表著升格夢想的實現。校長在談 及這段歷程時表現得沉著從容,仿佛在 他看來,所有曾經的艱辛在成功之後都 變得微不足道。 三、升格開啟新局 新紀元大學學院目前的最大挑戰, 是必須與其他高校同台競技,接受更嚴 格的審視和評估。在升格為大學學院 位於新紀元大學學院陳六使圖書館內的南洋大學史料中心於 2014 年 9 月 5 日開幕。


第二章:寄給理想 43 後,校長馬不停蹄地為新紀元作出一系 列的改革和創新。 眾所周知,一所大學的品質首要 取決於學術水平,而學術水平的提升需 要堅定的決心和嚴格的管控。校長強 調:“學術成就是評估一所大學的重要 標志。為了提升學術水平,我們積極鼓 勵教師們參與學術研究,同時聘請了傑 出的資深講師,為學校的學術團隊增色 不少。當然,行政管理人員也在其中發 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協助新紀元提高了 教學與學術水平。” “然而,要成為一所優質大學,必 須打造強大的學術隊伍。政府規定,一 所大學至少需有20%的博士教師占比, 但我們的目標更加宏偉。我期望未來, 學校的大部分講師能擁有博士學位,把 占比提高至70%以上。這不僅是任務, 更是我們的責任。” 此外,在教職員方面的投入也是必 要的。優秀的教職員是創造現代化教學 與研究環境的重要條件。校長深刻認識 到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背景下,留住人才 至關重要。他說:“我們不僅要培養卓 越的教職員,還要提供一流的學術設施 和舒適的學習環境。這有助於我們在激 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升格以來,學校開始執行學術人員 升等評估,校長自豪地表示學校實施嚴 格的晉升制度,確保每一位學術人員的 本校於 2019 年榮獲了星洲教育獎所頒發的“卓越教育機構獎(私立大學、學院)”。


44 第二章:寄給理想 升等都經過校內外專家的仔細審查及認 可。他強調:“目前,我們有129名全職 學術人員,但只有7位教授,占比約5%, 再加上7位副教授的比例也只有11%。另 有16位助理教授,總和占比不到總人數 的25%,這在國內大學中的比例,相對 是低的。這一嚴格的管控政策,確保了 學校的卓越水平。我們也鼓勵學術人員厚 積多發,多發表學術論文及出版專書。” 另外,校長也特別重視學校的國際 化發展:“我們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 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目前, 我們有400多位在籍留學生和超過150位 已畢業的留學生。我們也積極與世界各 地的大學合作,制定與執行學術往來 與交流計劃,建立起強大的學術顧問團 隊。我們還是全馬來西亞首家獲得中國 大學全面資助建設魯班工坊的大學,這 為在職學生提供了免費研修和技術證書 的機會,提高了就業競爭力。” 詢及這幾年招生表現強勁,校長也 引以為傲地表示,對接下來的招生成績 同樣具有信心。 四、南大的孩子 新紀元作為南洋大學的孩子,無疑 是南洋大理想與生命的延續。 南洋大學雖已不覆存在,但它在新 馬華人心中是是一段永不磨滅的傳奇。 它是兩地共同華教史上的壯舉,必須由 每一個新紀元人繼續傳承。新紀元在南 大的基礎上,積極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 學府,並致力於在未來的幾年內升格為 大學,這符合華人社會的長期夙願。 “我們不僅要繼承南大的‘大學’ 理想,還要傳承南大的‘南洋’視域。 在全球化時代,一所學府如何在世界和 本土之間找到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重要 的。這將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我們要保留並發揚‘南洋’特色,這是 我們的競爭優勢之一”,校長信誓旦旦 地表達。 校長最為人所樂道的還在於2018年 的一次重要舉措,即調整薪金制度。校 長坦言:“2018年的調整給我們帶來了 不少挑戰,我不敢說我們比其他學校更 好,也不敢說我們比一些學校更好,但 至少我們不會比大多數學校差。”這一 系列改革雖然為學校的財務造成一定壓 力,但卻為學校帶來了更高的動力和競 爭力,也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滿足教育的 永續發展與學生需求。 目前學校擬擴大辦學空間,建設南 大樓,以應對不斷增加的新課程和學生 人數。他指出:“目前校園已經趨於飽 和,課室和辦公室已不敷使用。未來, 我們將推出更多新課程,師生人數將相 應增加。因此,規劃未來的發展是必要 的。”為此,校長特別感謝眾多華人企 業家、慈善家的慷慨解囊與支持。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