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校。在安汶就有一所培德学堂 决定为了荷属东印度自身的利益,
(Poi Tik Hak Tong)是由欧洲人领导 不再插手这类教育问题。華文教育
的学校。它有94名学生,其中46名 仍可以开展,但没有权利获得政府
为女生。1) 的津贴,尽管这些学校也向学生讲
授荷兰文。
关于華人的各种要求,政府
的对策以及荷華学校的成立,R. “这样,政府就要自己开办
van Diffelen 博士在他的论文“華 一些学校,而且从一开始就确定,
人的教育”(Het Onderwijs voor 在这些学校里,荷兰文成为重要的
Chineezen)—发表在《殖民地研 教学内容。”
究》(Koloniale Studien)杂志,1936
年12月—就政府对華人教育问题发 当时,对各地中華會館的分
表了如下观点(p.46,47): 局来说,荷兰文教学已成为一个实
际问题。
“……華人的要求显然是各
不相同的。有些人要求政府对已有 中華會館印德拉马尤分局于
的中華會館学校提供帮助,不管是 1907年10月21日写信报告说,该分
提供津贴,还是委派教荷兰文的教 局的学校想要请一位荷兰妇女来教
师。另一些人则要求欧洲人学校招 手工课和荷兰文课程。为此,该分
收更多華人子女,这里是指一些专 局希望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理事会予
门学校和招收土著居民的学校。还 以认可。理事会表示同意。
有一些人希望政府成立专门招收華
人的学校。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此前 1909年1月11日,中華會館理
曾要求发行彩票,将收入用作一所 事会讨论了巴达维亚驻扎官助理
欧華学校(同时教華文和荷兰文的 1908年12月17日来信。他在信中请
学校)的经费。但是,政府拒绝提 求中華會館帮助了解并在1909年1
供津贴的要求,而是决定所有为華 月15日前向他报告,政府将要成立
人成立的学校经费自理,政府不想 的新学校大约能够招收到多少学
已有的中華會館学校提供津贴。 生。
“因此,他自然放弃这一想 经中華會館主席同意,秘书
法,因为这是专为華人居民服务的 向華人居民分发了4000份问卷,请
教育。他按照斯努克•赫尔格罗聂 那些想把孩子送到新学校即荷華学
(Snouck Hurgronje)教授的建议, 校读书的人,赶快报告中華會館。
这就是说,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还帮
助为政府成立的学校寻找学生。这
1) 参阅 H.Colijn, “Neerlands Indie”, Tweede Deel, 其中由 J. H.
Abendanon撰写的“Het Onderwijs in Ned.-Indie”, Amsterdam 1912,
p.281. 培德学堂图片见于第281页.
116
件事又一次说明,中華會館是一个 是发给哪些学校的。
公众团体,它是以这种方式为所有 四年以后,巴达维亚中華會
華人子女的教育—而不是仅仅为華
文教育—服务的。 館又面临荷兰文教育问题。那是因
为根据一些人的要求,在1913年12
中華會館三宝垄分局于1909 月29日的理事会上决定要成立一所
年6月10日写信说,苏梅当地区的 中学,而在这所中学里要讲授荷兰
驻扎官助理曾询问该分局是否同意 文。
在苏梅当成立一所荷華学校。如果
不同意,该分局是否愿意得到政府 1914年,巴达维亚中華會
每月提供的85荷盾津贴。为答复这 館收到住在西奥(Siaoe)的陈振瑞
个问题,苏梅当分局理事会想听 (Tan Tjin Soei)先生写于1914年4
取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理事会的建 月22日的信。陈先生请求巴达维亚
议。中華會館理事会于1909年7月 中華會館承认将在利隆(Liroeng)
18日答复说,关于成立荷華学校的 成立的荷兰中華学堂(Holan Tiong
问题,政府应该询问当地居民的意 Hoa Hak Tong)为其分支,学堂将
见,至于政府提供的津贴,分局是 招收華人及其他民族学生,并将同
可以接受的,但不要附带任何承 时讲授荷兰文。学堂有自己的规
诺。 章。根据利隆地区華人开会的记录
第一号记载,规章是1914年2月6日
一个月之前,中華會館庞卡 在陈振瑞先生家里起草的。
槟榔分局向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报
告,有传闻说政府想要给那里的学 因为这所学校与中華會館学
校提供补助,但尚未决定补助的金 校的宗旨不同,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额。该分局希望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理事会于1914年5月25日决定向陈
提出对此事的意见,即要不要接受 先生提出,如果这所学校的宗旨无
这一补助。中華會館理事会根据 法改变,最好是让它成为利隆地区
1909年6月6日会议的决定答复说, 中華會館自己管理的一所私立学
该分局应该首先问清楚,这一补助 校。
117
七
B部和F部
在中華會館成立第六年,B 察和评估周先生是否患病。
部的第一件事是讨论李在祥(Lie 理事们经过观察周先生的面
Tjee Siang)先生来信。当时,李
先生是中華會館在科克要塞地区的 容和声音以后,认为周先生确实已
代表。他要求中華會館给他寄一个 身患重病多时。
棺披,就像中華會館寄给在巴东地
区的代表那样。1905年1月8日,理 理事会决定,将请一位欧洲
事会同意这一请求,决定向李先生 人医生给周先生检查身体,费用由
寄去价值为85荷盾的棺披. 周先生承担。该医生必须用书面说
明,周先生已患病多久,如果医生
1905年,发生了有关那些想 认为周先生患病已超过八个月,就
要加入B部人们健康的一件事。 必须让周先生退出B部,而变成A部
的会员。他向中華會館缴纳的会费
向加入B部的人,其健康经过 和其他款项将留给会馆。如果医生
B部检查,尽管不是经过医生的检 认为周先生患病不足八个月,则周
查,只要有中華會館会员的证明, 先生可以留在B部。
并得到中華會館承认即可。
布鲁威斯(Sypkens Brouwers)
1905年5月21日接纳周光耀 医生检查后,无法确定周先生患病
(Tjioe Kong Yauw)先生为B部会员 时间是否已超过八个月,因此中華
一事,必须经过再次评议,才能决 會館理事会于1905年6月4日责成周
定是否有效,因为有些会员向理事 先生再请一位欧洲人医生检查身
会说周先生患病已久,依照中華會 体,费用由中華會館承担。第二次
館章程补充条款第3条第4款规定, 检查是由默特泽(Moltzer)医生进行
不能接纳他为B部会员。 的。这位医生也无法确定周先生生
病时间有多久,于是理事会于1905
于是,秘书以理事会名义请 年6月22日决定,只要周先生履行
周先生到会馆来,让理事们当面观
118
会员义务,就可以保持为B部会 B部规章的修改,经过1905年
员。 11月25日和1906年1月18日两次召
开的特别会员大会讨论后,已获得
有关申请加入B部者的健康问 通过。
题,看来1905年6月4日曾讨论主席
提出的建议。其中一项建议是,凡 新的规章并不要求申请加入B
要成为B部会员的人,必须由欧洲 部的人出示医生开具的证明,而是
人医生出具健康证明。其余两项建 将有关这一问题的第4条第1款修改
议是有关缴纳会费问题,以及不再 为“要求成为B部会员的人,必须
将申请加入B部者的姓名在華文和 提供身体健康证明,并必须由中華
马来文报纸上公布。因为中華會館 會館的三名会员或理事会认为其证
并没有公开要求公布这一情况。公 词可信的三个人签字,或由一位欧
布姓名将浪费很多时间和占用报纸 洲人医生开具证明。
很多篇幅。后来,理事会接纳这项
建议,也赞同其他两项建议。为 那时,B部的发展很快,每个
此,理事会推选前任理事李金福, 月都有几十个人加入。
以及陈沧浪、林祯祥、黄汉生和陈
锦茂先生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修 被接纳为B部会员的人,年龄
改B部的规则。 都在55岁以下。
人们一直想要了解理事会对 中華會館在斯年巴刹地区的
申请加入B部的怀孕妇女采取什么 20名会员致信理事会,要求召开
态度。 特别会员大会,讨论修改B部的规
章,让年龄超过55岁的人也可以成
1905年7月30日召开的理事会 为B部的会员。1906年5月13日,理
会议表达了理事会对这个问题的态 事会同意召开这一会议。
度。这一天的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孕
妇郑颜娘(Tee Gan Nio)加入B部 1906年6月21日举行的特别会
的申请,理事会认为,怀孕不是患 员大会没有接纳那20名会员的要
病。 求。
1905年10月25日,理事会提 1906年12月20日,又召开特
出修订B部规章内容及名称问题。 别会员大会,同意B部修改关于互
过去,这一规则称为“巴达维亚中 助金问题的规定。
華會館章程第一次补充条款”。理
事会计划将这一规则改称为“巴达 在这次会员大会上,关于接
维亚中華會館B部规章”。 纳55岁以上的人加入B部问题成为
一个热门话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1907年2月10日的理事会会议
上,有人建议成立一个新的部门,
119
即F部,以便为超过55岁的会员设 中華會館在各地一些分局也
立一项办理丧事的基金,同时接管 想成立与B部和F部相同的部门。
其他丧事团体的基金。
中華會館在普波林哥地区的
1907年2月10日,会员大会同 分局于1907年12月2日来信,请问
意这项建议,并推选陈沧浪、黄汉 该分局是否可以成立像B部或F部这
生、李金福和吴炳亮先生为起草F 样的部门。1908年1月5日,理事会
部规则的委员会成员。会员大会还 决定答复该分局说,分局不可以成
责成陈沧浪先生和黄汉生先生与華 立这样的部门,但是可以用别的名
人的丧事基金组织Tjoe Hoe Tee 称设立一项基金,并独立操作。如
Beng的理事会商谈,由中華會館F部 果分局的理事也想要成为基金的理
接收该基金。 事,也不成问题。
F部的规章由陈锦茂先生草 在中華會館F部成立大约一年
拟。 以后,1908年7月26日召开的特别
会员大会将F部规章第6条第1款修
1907年7月14日召开的特别会 改如下:“加入为F部会员的人,
员大会讨论并通过了这一规章。 应向该部门缴纳会费。遵循的规则
是:年龄在50-65岁者应缴纳10荷
于是,中華會館就成立了F 盾。
部。它将接纳超过55岁的人为会
员,因为到了这一年龄的人已不可 同时修改了B部规章中涉及会
能成为B部的会员。 员拖欠会费问题的第9条第2a款。
此后,中華會館在推动華人 中華會館B部不仅在爪哇很著
殡葬事务互相帮助方面就做得更完 名,而且在外岛很多地方也有中
善。这也是中華會館工作的一种进 華會館B部的代表。例如,理事会
步。 在1907年12月1日就讨论委任万鸦
老地区代表问题,1908年9月15日
F部的规章自孔子诞生2458年 又讨论委任普里阿曼(Priaman)地
7月1日(公元1907年8月9日)起执 区的代表问题,1909年1月11日讨
行,也就是意味着F部在这一天成 论委任马辰地区代表问题,1909
立。 年5月9日讨论委任西奥地区代表
问题,7月18日讨论委任西托利山
那次特别会员大会还修改了B (Goenoeng Sitoli)地区代表问题,9
部规章中第2条第2款的内容,即不 月12日讨论棉兰地区代表问题,12
再接纳超过50岁的人加入B部。这
一修改自孔子诞生2458年6月21日(
公元1907年7月30日)起生效。
120
月5日讨论特罗(Tello)岛地区代 有的权利则仍将保留,并由中華會
表问题,以及1911年6月18日讨论 館负责支付。
帕亚孔布(Pajacombo)地区代表问
题。 理事会赞同这项接管措施,
但须交由中華會館年度会员大会作
1910年3月1日和1911年2月18 决定。
日的会员大会又两次修改了B部的
规章。后一次会员大会还修改了F 然而,这项接管措施最终没
部的规章。 有实现。
1912年3月8日召开的会员大 Tjoe Hoe Tee Beng 的理事会
会规定了B部和F部的监护人权力。 于1912年12月23日通知中華會館
说,该团体于1912年12月15日召开
1907年2月10日在理事会上决 的会员大会不同意将其资产移交给
定与華人的丧事基金组织Tjoe Hoe 中華會館。
Tee Beng的理事会商讨接管其丧事
基金的问题,直到1912年10月5日 1910年5月1日,理事会根据
才又在理事会上再次讨论。 萧明全(Siauw Beng Tjoan)先生对B
部作出的贡献,依照B部规章第7条
那次理事会会议曾估计该丧 第4款a项规定,向他颁发了一枚银
事基金组织的资产约有6万荷盾。 质奖章。萧先生曾在巴东地区担任
中華會館代表达9年之久,该地有
当时,B部会员有209人。在 207名会员。1913年10月19日,理
他们去世的时候,会馆将向他们支 事会又决定向刚刚卸任的巨港地区
付大约29000荷盾殡葬费。 代表陈基祥(Tan Kee Siang)先生,
干冬圩地区代表刘乐瑞(Lauw Lok
此外,这些人被算作B部的老 Soey)先生和斯年地区代表冯亚三
会员,但是按照B部的规章,他们 (Phang A Sam)先生分别颁发了
缴纳会费和互助金的日期将从中華 银质奖章。
會館接管之日算起。如果在他们去
世的时候没有拖欠款项,他们可 在1914年2月15日召开的会员
以从上述華人丧事基金组织Tjoe 大会上,潘景赫主席报告向每一名
Hoe Tee Beng 获得应有的补助 去世的会员提供的补助金额,以及
金。同时,按照B部的规章,他们 总计支付的金额。主席还说,为了
还可以获得同等金额的补助金,而 中華学堂的进步,陈金山先生曾经
只需扣除5% 作为印制各种文件的 做了许多工作。对B部作出贡献的
费用。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履行 前任副主席翁秀章先生,是首先提
对B部的义务,就将失去相应的权 出设立殡葬基金的人。在设立这项
利。他们在 Tjoe Hoe Tee Beng 享
121
基金12年后,获得这项基金补助的会员,以及补助款总额,见下表:
年(孔子诞生后) 会员数 补助金总额(荷盾) 平均每个会员获得补助金(荷盾)
2453 2 89.48 44.74
2454 1 102.50 102.50
2455 6 1.677.29 279.55
2456 19 10.877.05 572.48
2457 43 20.315.50 472.45
2458 27 12.423.44 460.13
2459 52 24.159.36 464.60
2460 60 28.766.30 479.44
2461 52 26.162.22 503.12
2462 62 33.973.14 547.95
2463 42 23.186.77 552.07
2464 51 24.614.68 482.64
429 206.378.03
平均每个会员获得补助金为 业向巴达维亚工部商会(Kong Boe
206.378荷盾÷429﹦481.07荷盾 Siang Hwee)询问
1911年出版的会员名单共有 中華會館万隆分局向巴达维
102页,每页记载40多名会员的姓 亚中華會館报告说,该分局想要成
名,人们只要看看这份名单,就可 立一个丧事会(Song Soe Hwee)的
以想象到当时A部和B部的会员之 部门。1911年2月23日。理事会答
多。 复万隆分局说,成立丧事会一事与
分局没有关系,因为在关于成立分
有关殡葬车辆问题,在中華 局的规章中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會館理事会中没有得到太多关注。
范印森迪克(Van Ijnsendijk)车辆公 以上就是在中華會館成立第
司在1913年12月15日曾致信要求了 六年到第十五年间,中華會館对会
解有关殡葬车辆的问题。1913年12 员逝世而家属遇到经济困难时提供
月29日,理事会决定将告知该企 互助金的情况。
122
八
中華會館与中華文化
1905年3月25日召开的理事会 亚城区、新巴刹区、斯年地区、丹
会议曾讨论有关中華文化的两个问 那望地区和干冬圩地区的華商名
题。 单。
第一个问题是李兴濂先生请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还向其他
中華會館准备三间房子,为中華学 地方的中華會館或中華會館代表写
校的女学生以及其他華人妇女们制 信,请他们与当地華商商讨,让各
作的刺绣等优秀作品举办一次展销 商家或亚弄店也跟随这一建议,在
会。李先生建议在孔子诞辰当天在 清明节关门停业。
中華會館内举办这个展销会。
1905年8月28日,中華會館
理事会赞同这一建议,并允 理事会确定孔子诞辰为阴历8月27
许从A部支付500荷盾费用,如果展 日。理事会推选一个委员会负责要
销会出现亏损,又无法获得会员大 求華商在这一天关门停业。中華會
会认可,则亏损金额将由出席1905 館本身当然把会馆装饰一新,来庆
年3月5日会议的理事们承担。 祝这个日子,同时推选一个委员会
负责举办这项活动。
第二个问题是陈纪南先生和
陈照山(Tan Tjiauw San)先生曾致 在其后的1906年和1907年,
信中華會館,希望中華會館开列一 中華會館每年度要求華人商家在
份名单,要求華人商家在清明节关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Tay Seng Tji
门停业,以便人们过节。 Seng Sian Soe Khong Hoe Tjoe)诞辰
关门停业。
理事会赞同这一建议,并推
选出几个委员会,分别开列巴达维 理事会还要求各地中華會館
123
分局负责通知当地華人商家和小作 值。
坊都在这一天关门停业。 中華會館理事会赞同这一建
理事会于1908年9月29日召开 议,并责成第一秘书致信華人公馆
特别会议,决定将每年庆祝孔子诞 说明这个意见。
辰的费用由25荷盾增加到100荷盾(
孔子诞生2459年8月27日的庆祝活 1906年10月28日召开的理事
动费用为90.38荷盾),因为中華會 会特别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婚礼
館就是为了弘扬大圣人孔夫子的教 的规定,以及相关委员会的执行计
导而成立的。 划。这一计划是第一秘书陈锦茂先
生起草,并经过中華會館拥有Kee
我们庆祝孔子的诞辰,但没 Joe Seng Kong荣衔的李金福先生修
有纪念孔子的忌日,因为人们不知 改完善的。这一婚礼规则是为了简
道,按照现在的历法,孔子的忌日 化在中華會館内举办的婚礼程序。
究竟是哪一天。理事会于1909年1
月3日决定致电爪哇学务总会,请 在为自己的子女或亲人在中
他们向北京朝廷礼部询问,孔子诞 華會館举办婚礼的人当中,包括翁
辰是否确实为阴历8月27日。 秀章先生和陈福珍先生。
为了不影响我们的节日庆祝 1907年5月31日,理事会推选
活动,陈金山先生于1914年4月23 潘景赫、雷珍兰梁辉运、雷珍兰林
日提出一项建议,请中華會館致信 瑞生和雷珍兰黄文辉先生给雷珍兰
巴达维亚華人公馆,是否允许巴达 丘亚樊先生的小姐颁发结婚证书。
维 亚 城 区 以 及 Weltevreden 新 区 華
人在孔子忌日即阴历2月18日举办 中華民国成立后,中華會館
定亲宴会或举办婚事,因为这一天 又面临婚礼规则的问题。1911年1
是一个圣洁的日子。清明节也不可 月26日,巴达维亚華人玛腰许金安
以做上面两件事。 先生请中華會館就荷属东印度華
人应该如何安排婚礼一事提供意
提出这些要求的用意,是让 见。1912年2月4日召开的理事会决
華人明确了解,什么日子不可以举 定答复玛腰先生说,当时中華會館
办婚宴。这样也许可以使華人的节 还无法对改革婚礼以及继承遗产问
日在其他民族眼中具有更高的价 题提出意见,因为在中国成立新政
府以后,还不知道中国将实行什么
124
样的规矩。 《新报》报社和编辑部曾要
在这个十年间,当然也不会 求中華會館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评
定《新报》发表关于華人殡葬规则
忘记讨论有关丧服的问题。 的最佳文章,以便给作者颁发100
中華會館一位会员陈元杰 荷盾奖金。1911年1月22日,中華
會館为此推选由李金福、丘绍荣、
(Tan Goan Kiat)先生询问,一个已 黄宣友和丘安教先生组成的委员
留着头鬃、没有穿丧服的華人而穿 会。
着白色的鞋,是否违反華人的习
俗。1908年4月20日召开的理事会 这件事说明中華會館也被人
会议赞同丘绍荣先生的意见。丘先 们肯定为一个文化团体。
生认为,同样是服饰的一部分,如
果人们可以穿白色上衣和裤子,为 这个委员会将一份评议报告
什么不可以穿白色的鞋呢?如果 提交1912年4月7日的理事会会议。
在丧事中使用红色的物品或丝绸衣 会议决定将这一报告和评选出的文
服,那就违反了丧葬习俗而应禁 章交给公馆,请公馆讨论。
止。因此,理事会认为,華人可以
在任何时候穿白色的鞋而不会违反 综上所述,已足以表明当时
民族习俗。 中華會館的成立对文化工作具有重
大意义。
125
九
中華會館与公众利益
由于中華會館是一个公众的 务大臣,请他不要在美国政府草拟
社会团体,人们向它提出种种与公 的禁止中国人进入美国及其领地的
众利益有关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条约上签字
了。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理事会接
1905年4月2日,理事会讨论 受这个建议,并决定第二天发出这
了蒋妈祖先生提出的四项建议。这 一电报。
些建议是:
1905年8月20日召开的理事会
1, 成立一个协会。 会议接纳主席的建议,即中華會館
2, 向政府要求由中華會館 从巴达维亚華商印局接管中国红十
管理華人的医院。 字会的工作。
3, 根据1886年第78期经济
公报第2条第4款的规定,免除中華 由于在茂物发生火灾,中華
會館的税务。 會館募集了一笔捐款,分发给该地
4, 请政府准予華人开办荷兰 因房屋焚毁而无家可归的華人。为
药房,向華人发放医生处方药品。 分发这笔钱,理事会于1905年8月
理事会讨论的结果是,不同 28日推选一个委员会,由黄坤舆先
意第1,2,4项建议,同时为处理第3 生和林祯祥先生组成。他们必须亲
项建议,推选出前任理事李兴濂先 自到茂物找徐振怀先生了解如何发
生和理事简福辉先生组成一个委员 放这笔钱。
会。1905年6月22日,理事会讨论
三宝垄中華會館提出的问题,即巴 看来这件事使中華會館的“
达维亚中華會館是否同意按照三宝 焚毁房屋救助基金”(Fonds Ro-
垄中華會館发给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emah Angoes)出了名。在1906年5
电文的内容,一起致电北京政府外 月20日的理事会会议记录第130号
中载明,对位于中華會館右侧原为
126 中華會館的单间排屋,如遇火灾
焚毁,可以使用“焚毁房屋救助 作教室。
基金”,必要时也可以使用E部的 由于广东和广西两地发生
钱。
水灾,广东“子弟会”(Tjoe Tie
为使公众了解情况,理事会 Hwee)在1908年7月17日致信中華
于1907年5月31日决定,邀请前任 會館,请求中華會館募集捐款,用
副主席许温玉(Khouw Oen Giok)先 于赈济灾民。1908年8月16日,理
生在中華會館内举行讲座,介绍他 事会接纳这一请求。
去欧洲等地访问的情况。1907年12
月24日,又邀请副主席丘亚樊先生 为接待从中国来访的王光基
介绍中国之行的观感。 先生,理事会于1908年10月29日决
定拨款150荷盾,作为接待这位贵
有关中国战舰“海 宾在巴达维亚以及前往其他地区的
圻 ” ( haichi) 号 和 “ 海 费用。理事会还推选陈金山先生陪
容”(haiyong)号到访荷属东印度 同王大人去茂物会见总督。
的问题,理事会于1907年5月31日
推选丘亚樊、梁辉运、陈金山、张 当时,中華會館会所曾多次
硕龙和简福辉先生担任欢迎委员会 被其他社团或个人借用。1905年
的成员。同时,中華学校也可以放 10月25日,理事会同意农业协会
假两天。 (Landbouw Vereninging)借用中華
會館开会。1909年4月10日,又同
1907年12月23日,沃尔斯特 意白宾周(Phe Pin Tjioe)先生每
(A. Worster)医生写信请求中華 星期日下午借用中華會館会所发表
會館重新开办一家药房,向贫困病 演说(yanswat)。1910年5月28日,
人免费发放药品。他也将在那里负 同意英華文学社(Anglo-Chinese
责义诊,而中華會館只负担药品费 Literary Society)每星期五晚上借用
用。 中華會館会所举行讨论会。1910
年12月26日,同意阅书社(Jwe Soe
1908年1月5日召开的理事会 Sje)的图书管理员在晚上和星期日
会议决定,向这位热心帮助華人的 白天借用中華會館几间教室,供读
医生表示感谢,但遗憾的是中華會 者阅览图书。
館未能接纳他的建议。原因是(1)
中華會館不能开具处方。(2)中華 1911年4月23日,理事会决定
會館没有用作门诊的房子,因为过 印刷5000份关于如何预防鼠疫传染
去“慈善医疗基金”的房子已经用 的传单,这份传单是根据荷兰皇家
作办公室,而原来的办公室则已改 轮船公司(K.P.M.)提供的内容,由
127
当时拥有Kie Yoe Seng Kong荣衔的 国驻新加坡总领事,现在改任驻荷
理事李金福先生翻译成马来文的。 属东印度总领事。苏先生和他的秘
这份传单首先向中華會館会员散 书邓廷英(Teng Ting Ying)先生以
发。 及一名文书,一名译员和一名仆人
于1912年8月11日抵达巴达维亚,
为了救助在中国遭受水灾和 受到華侨的热烈欢迎。总督于8月
饥荒的难民,理事会于1912年4月7 16日会见苏先生。同一天还在荷印
日决定组织中華学校女生举办话剧 大旅社举行中国总领事就职典礼,
义演,并为此推选一个以丘亚樊先 那里是中国总领事馆临时办公的地
生为主席的委员会。 点。
中華會館学校的国语教师曾 1912年8月3日召开的理事会
展丽(Tjan Tjian Lie)小姐和苏羡玉 会议已推选陈福珍先生和黄坤舆先
(Soa Siam Yok)小姐要求从女学生 生为代表,到丹戎不碌码头参加欢
话剧义演中提取部分收入,来帮助 迎苏先生。巴达维亚书报社要求中
在上海的务本学堂(Boe Poen Hak 華會館支持将下列日子定为公众
Tong)。1912年9月7日召开的理事 假日:(1)孔子诞生2463年8月19
会会议同意从义演的纯收入中提取 日为Kek Beng运动纪念日;(2)民
20%交给她们,并将此事告知参加 国纪年2月5日,纪念中国南北统
义演的女学生们。原来打算将义演 一;(3)民国纪年3月1日,庆祝中
收入捐赠给中国的灾民,现在决定 華民国成立。1912年9月7日,中華
交给中華會館处理。1) 會館理事会会议同意接纳这些建
议。这些是中華民国成立后的新节
1912年8月3日,理事会讨论 日。
由華人玛腰转给中華會館的巴达维
亚驻扎官助理于1912年7月29日写 1913年2月1日,理事会作出
的信。该信说,中国总领事不久将 了一项重要决定。这一天召开的
抵达巴达维亚任职。会议还讨论了 理事会会议讨论来自拉布安(La-
巴达维亚中華商会要求中華會館派 boean)的许清安(Khouw Tjeng An)
代表到丹戎不碌码头欢迎这位总领 先生的建议,从在巴达维亚的椰干
事。 代理商的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
用,即在每一麻袋椰干交易中抽取
中国这位首任总领事是苏瑞 5仙给中華會館,用于设立“巴达
钊(Soo Rui Chao)先生。他原任中 维亚中華會館慈善基金”。这项基
1) 参阅中国驻巴达维亚总领事宋发祥著《中国驻巴达维亚总领事
馆简史(1931-1937)》,载《新报25周年纪念刊(1910-1935)》
128
金的使用办法,以后再讨论。理事 们当晚作出了以下决定:
会赞同这一建议,并决定从1913年
2月15日起实行。 第一, 此 前 , 每 一 麻 袋
2月23日,理事会再次开会, 交易由華侨体育会(Hoa Kiauw Tie
以确定这项基金的使用办法。
Yok Hwee)抽取1仙捐费的做法必须
关于这个问题,中華會館理
事会请椰干代理商们来决定,在理 停止。
事会看来,由中華會館来决定其用
途是不恰当的。 第二,每月向潘德格朗(Pan-
理事会已于1913年2月1日推 deglang)中華會館补助的30荷盾,
选出一个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
开会时,邀请了这些椰干代理商参 以及向募集捐款者按比例支付的酬
加讨论,然后让他们自己再开会决
定。出席会议的椰干代理商有: 金,过去均由華侨体育会承担,现
黄坤舆、陈天思(Tan Tian Soe)、
林赞祥(Lim Tjan Siong)、马瑞登 改由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慈善基金承
(Be Swie Teng)、陈炳丁、黄玉林
(Oey Giok Lim)、许勇基(Khouw 担。
Yong Kie)、陈纪南、林新宗(Lim
Sin Tjong)的代表黄盛锦(Oey Seng 第三,从收到的捐款中,每
Kim)、张瑞安(Thio Soey An)的
代表曾平丰(Tjan Peng Hong)、 月首先提取以下部分款项:
许子良(Kho Tjoe Liong)的代表蔡
英赞(Tjoa Eng Tjan)、李谦昌(Lie 向潘德格朗中華會館补助 30荷盾
Kiam Djiang)的代表胡荣发(Auw
Eng Hoat)、李庚乐(Lie Geng Lok) 慈善基金监管员酬金 40荷盾
的代表陈福珍、郑东旺(The Tong
Bong)的代表郑东茂(The Tong Bo) 印刷费及杂费 5荷盾
。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是:
黄坤舆、马瑞登、黄玉林和蔡英赞 行政管理费 15荷盾
先生,监管员是陈天思先生。
合计约 90荷盾
经过反复权衡之后,代理商
余款将按以下比例分配: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50%
巴达维亚華侨体育会 10%
慈善基金 40%
合计 100%
每月收到的捐款为1500荷
盾,首先减去90荷盾,其余的1410
荷盾才能按上述比例分配。
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慈善基金
本金,必须存放在一家欧洲人银
行。
1913年4月27日,椰干代理商
和万丹地区的椰干大生产商举行了
129
第二次会议,由中華會館副主席、 万丹输入巴达维亚的货物。
華人雷珍兰胡先清先生主持。 因此,在成立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慈
善基金方面,万丹的大商家居功厥
这次会议决定,按照中華會 伟。
館的规章,必须用一名秘书和一名 从倪藤片交易中收取的捐费
司库共同签署的支票,才能从存放 似乎不多,因而中華會館理事会于
6月29日再次讨论这项工作,试图
在银行里的基金支取现款。 加以改进。理事会希望拉布安的饶
贵渊(Djiauw Koei Yan)先生说服万
会议还决定关于向曾经申请 丹地区出售倪藤片的商家成为中華
會館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代表。
中華會館慈善基金的万丹地区的潘 这件事得到确认。
德格朗、梅尼斯(Menes)、拉布安 理事会还确定从大米、糠
和芝勒贡(Tjilegon)四地中華学堂 麸、稻壳以及爪哇烟草的交易中收
提供补助。会议决定在这项基金还 取捐费。为此,理事会推选了两个
可以承担的情况下,每月按照以下 委员会。
金额给予补助: 为了答谢椰干商家在他们出
售椰干等货物的收入中提取捐费给
潘德格朗中華学堂 40荷盾 慈善基金,理事会于1914年3月2日
梅尼斯中華学堂 60荷盾 决定,凡每月向慈善基金捐助30荷
盾以上的商家,其子弟就读于中華
拉布安中華学堂 60荷盾 学校者,可有一名学生免缴学费。
芝勒贡中華学堂 30荷盾 1914年4月23日,F部主席李
兴濂先生建议将E部与慈善基金部
合计 190荷盾 门合并,但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要
设法从煤油交易中收取更多捐费,
这笔钱将从收入的40%即存放在银 同时要求瑞兴(Soey Hin)号以外的
行的基金储备中支取,原来每月给 商家予以协助。理事会接纳了这项
潘德格朗中華會館的30荷盾补助将 建议。
取消。
但是,这项合并计划并未实
会议推选胡荣发先生为慈善 现,因为在1915年2月20日召开的
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 年度会员大会批准慈善基金正式成
为中華會館的一个部门,其成立日
会议还讨论了许清安先生另
一项建议,即从倪藤片(emping)和
槟榔果(pinang katjip)交易中收取
一定比例的捐费,会议接纳了这项
建议,并决定在推选出一个委员会
后即开始实施。收取的比例是:每
箱倪藤片收取10仙,每麻袋槟榔果
收取50仙。但这次规定只适用于从
130
期为1913年2月15日。 1914年8月起,慈善基金除了支付
1914年在欧洲爆发的世界大 职员的薪金和管理费之外,每月可
以支付500荷盾补助款。
战使椰干贸易陷于停顿。这当然对
慈善基金产生影响,因为基金的财 其中,50%的补助款提供给巴
力主要来自椰干贸易收取的捐费。 达维亚中華會館学堂。这些钱只等
于过去的补助金额的一半。其余的
这一情况促使中華會館理事 钱按照过去补助金额的50% 分给各
会在1914年8月10日召开特别会员 地的中華学堂。最后剩下的钱再分
大会。这次会议同时邀请巴达维亚 给那些过去没有固定补助金额的中
的椰干代理商参加。理事会也邀请 華学堂。
華侨体育会的理事们、斯年巴刹地
区中華学堂的董事们,以及倡议设 至于现在还能收到的一点捐
立这项慈善基金的拉布安地区许清 费,必须全部缴纳给慈善基金作为
安先生出席会议。许先生同意出席 储备金,使这项基金能够保持更长
这一会议。 的时间。
在潘景赫先生宣布会议开始 采取这个办法,慈善基金有
后,第一秘书陈锦茂先生向大会说 望至少维持八个月。在需要时,可
明,自欧洲爆发大战后,导致椰干 以将这笔钱用完。如果那时候从椰
贸易陷于停顿。因为发生战争,白 干交易中收取的捐费仍未达到正常
人贸易商无法将椰干运往西方国 水平,就不再向各地中華学堂提供
家,而依赖从椰干贸易收取捐费的 补助。反之,如果椰干交易已恢复
慈善基金的收入也就跟着停顿。这 昔日的繁荣,使慈善基金能够获得
样,就使各地一向得到这项慈善基 像以前那么多的收入,那么就按照
金补助的中華学堂的经费发生很大 原有的定额,继续向各学堂提供补
困难。然而,尽管不可能像过去提 助。
供那么多补助,也应该继续给予力
所能及的补助,让这些学校有时间 为建立一所戒除鸦片烟瘾的
采取其他办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医疗机构,也向中華會館申请补
助。但是,当时理事会正在忙于设
经过核查,当时慈善基金的 法弥补基金亏损的问题,因此没有
账目上还有4000多荷盾。 答应这一请求。
鉴于慈善基金还有这些钱可 在三宝垄的印苏粦德协会(In-
以向各学堂提供补助,中華會館与 sulinde,为荷属东印度土生荷兰人
椰干代理商们商议之后,决定从 的政治组织,原设在万隆,1919年
131
才迁到三宝垄——译者注)于1913 达维亚驻扎官,并请他转呈总督阁
年6月10日请求帮助在泗水兴建荷 下。
印技术学校的宿舍。理事会于1913
年7月20日决定授权中華會館主席 创建荷属东印度高等技术学
潘景赫先生根据实际情况办理。 校的财政委员会曾致信请求中華會
館协助散发一份25页的传单,内容
華人身份登记问题成为中華 是关于在本地创办一所高等技术学
民国2年10月31日(公元1913年10月 校的问题。
31日)召开的理事会特别会议讨论
的两大问题之一。華人玛腰许金安 1914年5月25日,中華會館理
先生也参加会议。 事会决定接纳这一请求,并责成秘
书在必要时还可以多要一些传单以
巴达维亚驻扎官曾于1913年9 供散发。
月29日颁布第19145/6号法令,内
容是華人身份登记条例。许金安先 这样,中華會館就成为创办
生作为巴达维亚華人公馆的代表之 万隆高等技术学院的协助者。
一,想就華人办理结婚证、离婚
证、出生证和死亡证等问题征询中 根据陈金山先生的建议,中
華會館的意见。 華會館于1914年8月10日向阿姆斯
特丹中華会赠送一幅用華文写的贺
中華會館理事会认为这个身 匾,因为这个团体对想要去荷兰升
份登记条例是好的,可以遵照执 学的華人子女有帮助。
行。日后如果需要修订,可以请華
人公馆处理。 1914年最后一件事是,中
華會館理事会同意飞行员范德庆
这次会议还决定参加政府将 (Fam Tek Keng)先生在1914年10月
在爪哇举办的荷兰独立庆典。为 9日信中提出的要求,即由中華會
此,中華會館在1913年11月17日( 館捐助大约1万荷盾,以帮助他在
星期一)为中華會館的学生举办了 巴达维亚举办一次航空展。1914年
宴会。華人公馆曾补助200荷盾, 10月14日,理事会决定向这位飞行
并赠予价值100荷盾的焰火。会议 员说明,由于当时欧洲正处在大战
还决定中華會館将用華文向政府 当中,各族裔的商家都存在资金困
表示对荷兰王国独立100周年的祝 难,因此很难实现他这个愿望。
贺。贺信将由中華會館主席呈交巴
132
十
其他族裔人士的关注
中華會館的工作当然引起公 鲁振斯(D.F.W.Boes Lutjens)先生在
众的关注,包括其他族裔人士的关 1907年8月22日致信要求加入为中
注。 華會館会员。
许多荷兰人作家在他们的著 中華會館理事会将此事提交
作中都提到中華會館,例如弗罗 1908年2月21日召开的年度会员大
姆伯格(P.H.Fromberg)先生。凡是 会讨论。大会决定接纳此项要求,
要讨论荷属东印度華人社会运动 承认他从1908年阴历正月1日起成
的人,都不能不提到中華會館的名 为中華會館的会员。
字。
1908年8月16日,中華會館决
在本节中,我们将着重叙述 定向政府要求将中華會館的公证员
在中華會館的活动记录中记载的 维尔路普先生提升为巴达维亚的公
其他族裔人士对本会馆的关注情 证员,并要求巴达维亚的華人商家
况,作为前面几节已经提到内容的 在这份申请书上一起签名。
必要补充,包括罗奇蒙特(de Ro-
chemont)医生(1904)和沃尔斯特 1908年9月15日,理事会讨论
(A.Worster)医生(1907)关于重新 了正在海牙休假的巴达维亚银行的
开设义务诊所的建议等。 监管人桑迪克先生的来信。他在信
中要求中華會館说明一些情况。
1906年1月18日召开的特别会
员大会讨论了主席提出的一项建 为了答复桑迪克先生提出的
议,就是将维尔路普(P.W.Verloop) 14个问题,理事会推选以下各位
先生列入中華會館的会员名单中。 先生组成一个委员会,由潘景赫先
大会接纳了这项建议。 生担任主席,简福辉、许金安(时
任華人甲必丹)、前任雷珍兰李兴
万由马士地区的公证员布斯• 濂、李金福、陈沧浪和翁秀章先
133
生任委员,陈锦茂先生任委员会秘 段。
书。 补充说明: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中華
该委员会把准备对桑迪克先
生1908年8月1日信中所提问题的答 會館章程第2条(见附件)。在过去
复提交给1908年10月25日召开的理 14-15年间,这里的華人只知道必
事会特别会议。会议对这封信的答 须学习荷兰文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
复内容表示赞同。 水平,要提高文明道德也必须先懂
得荷兰文,因为荷属东印度的華人
桑迪克先生提出的问题,以 是生活在荷兰国旗下。这里的華人
及理事会所作的答复,都十分重 都知道,荷兰人并不喜欢華人懂得
要。它涉及中華會館的宗旨和立 荷兰文。荷兰人与英国人有很大的
场。问答的主要内容如下: 区别,即英国人看来很喜欢所有的
人都懂得他们的语文。即使如此,
问题1:中華會館成立的宗旨 華人深知自己生活在荷兰国旗下,
是什么? 仍然希望能够学习荷兰文。華人知
道,他们懂得荷兰文,并不是为了
回答1:中華會館成立的宗旨 能够用这种语言同荷兰人说话,因
是提高当地華人的文化知识和文明 为他们也可以使用马来语,華人学
道德,使他们不致停留在愚昧或低 习荷兰文是出于商业的需要。因为
俗状态。 政府的一切规章制度以及一切商业
合同等等,都是用荷兰文书写的。
补充说明: 本地的土生華人几乎已经把華文華
这里的華人一直在希望提高 语都遗忘了。他们都讲马来语,写
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明道德。中華 马来文,原因是他们感到已经没有
民族在他们的圣人孔夫子诞生以前 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必要,同时
就已经有很高的文明道德,孔夫子 却感到需要懂得荷兰文。这是一条
则将各种有关文明道德和习俗礼节 很狭窄的道路,只有一些富人——
的典籍加以整理修订。因此,对我 实际上也很困难——能够将子女送
们華人来说,所需要的只是开发民 到政府成立的管理完善的学校。因
智,进而摆脱愚昧和低俗的状态。 此,華人不得不采取别的办法。另
这样就促使产生成立中華會館的社 外还要考虑到,即使華人懂得荷兰
会运动。
问题2:中華會館通过什么方
法或手段来实现这个宗旨?
回答2:通过教育的方法和手
134
文,在东印度也很少机会用到这一 尚未获准。有一个现象说明住在这
语言。由于实行華人居住区制度和 里的華人还是喜欢学习荷兰文的,
通行证制度,華人的活动空间是很 那就是当政府开办荷華学校的时
狭小的。许多荷兰人企业喜欢聘用 候,很多華人子女进入该校就读。
華人工作,但受到華人居住区制度
和通行证制度的限制。几年前,农 问题3:中華會館已兴办了多
业协会在苏加巫眉召开的一次会议 少所学校?
曾多次讨论这个问题,并请求总督
协助解决。但是,总督也无法干预 回答3:不是只有一所中華會
这件事,因为它属于驻扎官的职权 館。仅在爪哇岛内就有大约50所中
范围。由于在世界各地很少人使用 華會館,而在荷属东印度其他岛屿
荷兰文,而即使在将欧洲语文的书 还有一些中華會館,每一所中華會
籍翻译成華文之前,華人也能够通 館至少拥有一所学校。
过学习荷兰文以外的语文而获得各
种知识。因此,巴达维亚華人就想 补充说明:
到需要学好本民族的语文和英文。 我们感到有必要说明,在上
他们看到,只要懂得这两种语文, 述華人团体中,有些团体没有使用
就可以到爪哇岛以外,经过两三天 中華會館这一名称,但都拥有与中
航程到海峡殖民地去,在那里可以 華會館相同的宗旨和目标。
用到自己掌握的知识。然而,在中 问题4:这些学校一共有多少
華會館成立以后——再说一遍,由 名学生?有多少名教师?
于我们生活在荷兰国旗下——,理 回答4:就中華會館理事会所
事会就曾想到也要为華人成立一所 知,在爪哇岛的中華学校大约有
荷兰文学校。中華會館已尽其所 5500名男女学生,以及大约有140
能,并多次致信荷兰人联合会商讨 名教师。最早成立的是巴达维亚中
这个问题。遗憾的是,中華會館始 華會館学校。我们得到新加坡林文
终无法创办一所荷兰文学校,因为 庆先生帮助介绍教师,后来又得到
办校的费用远非中華會館所能承 康有为先生的帮助,给爪哇岛其他
担。从1903年2月28日起,中華會 地方的中華會館介绍教师。现在,
館就申请发行彩票。准备将其收入 所有的中華會館学校都可以从中国
用于创办一所荷兰文学校,但至今 政府的学务 部聘请教师。中華
會館学校讲授的科目包括中国语
文、算术、自然、唱歌、列队、体
操等,但最后一项科目还没有安排
135
好。在拥有足够资金中華會館学校 积存在会馆的账户内,要经过会员
里,还讲授英文,女生还有手工 大会同意才能动用。
课。
问题7:爪哇岛華人如何看待
补充说明: 来自中国的華人?
上述学生和教师的总数是根
据1908年4月底的统计。至于目前 回答7:迄今为止,本地華人
共有多少名学生和教师,我们还没 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有获得准确的数字,因为爪哇学务
总会最新的报告要到明年5月才公 补充说明:
布。 我们的想法是,关于新移民
问题5:学生要缴多少学费? 的问题,最好保持现在的情况,因
回答5:大多数学生的学费是 为从中国到荷属东印度来的華人,
每人每月1荷盾至2.5荷盾。学费超 一定在这里有人担保他们的生活,
过2.5荷盾的学生极少,还有很多 使政府不会遇到太多困难,何况他
学生是免费的。 们一旦有了工作,也会增加国家的
补充说明: 收入。而只要废除華人村的措施,
免缴学费的学生还可以免费获得课 爪哇岛还有接纳新移民的地方。关
本,因为这些学生的家长都是贫穷 于欧洲人如此喜欢说的“冻胶危
的。 险”(het gele gevaar),正如监
问题6:中華會館有多少会 管官员自己所说,在荷属东印度只
员?会馆的收入有多少? 是一种臆想。
回答6:仅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问题8:是否可以废除通行证
就有5000多名会员,每人每月缴 制度?
纳会费0.5荷盾。除了会费收入以 回答8:当然可以。
外,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会馆也 补充说明:
会得到一些人的赞助款或捐款。 我们认为“当然可以”,是
补充说明: 因为这个通行证制度是“没有用的
为了弥补会馆经费的不足, 制度”。它只能给華人带来困难,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还设立了一项丧 尤其是给好人带来困难,因为他们
葬基金,可以从会员办理殡葬事务 担心玷污自己的名声,也害怕同警
中收取一点钱。但是,这些钱必须 察打交道。那些不怕玷污名声的坏
人才常常违反这些制度。但是,他
136 们很少被发现,也很少被警察逮
捕。此外,通行证制度是根据国家 领导人不敢说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
领导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执行的。 受,是因为他们惧怕政府官员。
关于这个问题,一位署名“華人
(Hoa Djin)”的作者曾在商报发 在有華人居民的山区,各种
表过许多文章。我们已寄上这些文 被认为无用或几乎无用的山货,都
章。根据法律,華人的地位和土著 可以卖给那里的華人,而变成土著
居民是一样的。但是,土著居民若 居民手中的钱。那些華人不辞辛苦
要外出,只需要村长出具一份证 地将收购的货物卖到被人们认为有
明,而華人却要受通行证制度束 用的地方。将華人束缚在一个居住
缚。这个枷锁真是一副沉重的铁枷 区内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只能给華
锁,它使華人简直成为囚犯!这就 人经商造成许多困难,而他们却要
是说,華人只是在刑事犯罪或畏罪 缴纳沉重的税款。早在荷兰东印度
逃跑时受到与土著居民同等的对 公司时期,華人一直是有功于这个
待。除此之外,土著居民不承担的 国家的勤劳民族。如果解除对他们
义务要華人承担,而给予土著居民 不应有的为难,就会使许多僻静的
的权利和机会却不让華人拥有。 地方变成热闹的市场,使许多乡村
变成城市,以致现在贫瘠的地方日
问题9:强制華人居住在特定 后将变成丰收的地方。不仅如此,
区域内的规定是否可以废除? 还要考虑到目前政府正想为土著居
民兴建乡村学校以及农业银行(见
回答9:如果政府不担心由于 政府公报,1900年11月8日,第25
土著居民和華人生活在一起而变得 期),以利于土著居民从事农业生
更加聪明的话,废除这一规定当然 产及其他工作。華人只能在商业活
是最好的。 动中与土著居民交往,而且只限于
金钱上具有的优势,也就是说,華
补充说明: 人能够对土著居民生产的农作物出
为证明这一点,我们想举出 较高的价钱。華人不可能在宗教上
居住在市区或已经知道离开家乡的 对土著居民施加影响力,而土著居
土著居民为例。我们认为,如果问 民本来具有宗教狂热而很容易被人
问各位区长,就会有很多人承认, 愚弄。有鉴于此,以及以上第8点
居住在各区或小区的華人都是好 说明,足以说明限制華人居住在特
人,而且是土著居民所需要的,因 定区域内的规定不仅应该废除,而
为華人是经商的民族。如果有人说
不是这样,那是因为土著居民的
137
且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一规定。 回答11:不需要再制定另外
问题10:是否可以研究给華 的法律。最好是关于欧洲人的居住
区与经商权的规定,对華人同样适
人官员发薪金,同时让他们有治理 用,正如主管官员已经提到的那
权,就像在西婆罗洲那样? 样。
回答10:至于给華人官员发 补充说明:
薪金和给他们治理权的问题,是很 针对欧洲人的居住区和商业
有必要研究的。因为现在他们没有 权的一部分规定也适用于華人。根
薪金,所以政府只能从一些華人富 据法律公报1855年第79期,关于商
商中挑选官员。 业案件,可能针对欧洲人的规定也
补充说明: 完全适用于華人。但是,关于華人
的刑事案件,则按照土著居民的法
现在大多数担任那些官职的 律和法庭规则审理,包括国家元首
華人官员,并没有足够的学识来很 领导下的警察的作用,设立检察院
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如果给華人 及由土著居民辅助的地方法院,等
官员发薪金,同时赋予他们一定的 等。在爪哇岛还没有一名華人被任
权力,必然会有很多本来不想担任 命为地方法院的成员。由此可见,
公职的能人愿意谋求并担任国家公 对華人实行的是混合的法律。因
务员。我们还认为,如果给这些華 此,欧洲人的居住区和商业权只有
人官员发薪金,同时让他们有治理 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适用于華人。
权,还必须通过考试而择优录取, 我们认为,对上述问题没有
特别是他们需要了解華人的风俗习 合适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
惯。如果他们的知识不足,就不要 回答了主管官员提出的问题。
录取他们。这样才能使華人官员团 问题12:已经归化为荷兰民
队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有利于人 族的華人是否会丧失他们原有的民
民和国家。我们认为,这一点必然 族性?或者说,中国政府是否一直
与荷兰政府的想法相同。 视他们为中国人?
回答12:关于这个问题,我
问题11:能否尽快制定有关 们无法回答,因为我们不了解中国
華人的民事登记制度和華人经商的 的法律。
法律?如果将欧洲人的民事登记制 补充说明:
度和欧洲人经商的法律,特别是关
于家庭的权利,适用于華人,是否
有问题?
138
我们无法给予其他的说明。 苏卡拉查中華會館
我们只能说,已经归化为荷兰民族 万由马士中華會館
的華人是否丧失了他们原有的民族 苏梅当中華會館
性,这一点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想 芝拉扎中華會館
法。 普沃克多中華會館
婆罗洲马辰中華會館
问题13:有多少華人子女被 邦加勿里洋中華會館
送到中国培养为教师?中国政府是 邦加庞卡槟榔中華會館
否对他们提供补助?为什么要提供 这些分支机构在筹集资金、
补助? 创办学校和选举理事等方面都是独
立自主的,但要经巴达维亚中華會
(由于这个问题和我们的回 館认可。此外,这些分支要遵照巴
答已在上文第4节“选派学生去南 达维亚中華會館发给它们的书面指
京”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示和规章行事。在爪哇各地中華會
问题14:中華會館是否与荷属东印 館以及其他被认可具有改进教育的
度境内或境外各地的其他团体有联 相同宗旨团体,共同成立了一个称
系? 为爪哇学务总会的联合会,成立这
个联合会的用意是每年轮流在巴达
回答14: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维亚、三宝垄和泗水举行会员大
与荷属东印度以外地区的团体没有 会。爪哇学务总会的团体会员各派
联系。在荷属东印度境内,各地中 一名或一名以上代表出席大会,根
華會館之间在改进教育工作方面有 据总会视学员提出的报告讨论各校
联系。 实行的教育制度中的重要问题,,
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只有巴
补充说明: 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三地的中華
在荷属东印度境内,各地中 會館可以当选为总会的代表,其他
華會館之间有联系。目前,巴达维 各地的中華會館不能当选为总会的
亚中華會館有15个分支机构: 代表。总会的会员根据本校教师
丹那望中華會館 总数确定应缴纳的会费,每一名教
巴达维亚唐格朗中華會館 师每月应缴纳的会费为3荷盾。目
万丹西冷中華會館 前,爪哇学务总会正在考虑创办一
勃良安展玉中華會館
万隆中華會館
井里汶因德拉马尤中華會館
万由马士普波林哥中華會館
139
所师范学校,以尽快帮助需要教师 的具体日期。
的会员,因为从中国聘请教师既费 1911年10月15日,理事会讨
时又费钱。为了在爪哇岛创办一所
中学,北京政府学务部已承诺资助 论万由马士分局于孔子诞生2462年
2万银元。同时,在南京的端方亲 6月20日特别会员大会和苏卡拉查
王也同意每年资助6000银元作为办 分局于孔子诞生2462年6月26日特
学经费。 别会员大会的决定,这两个分局将
向万由马士分局前任监护人、已退
以上就是对14个问题所作的 休回到荷兰居住的原当地驻扎官助
回答内容。这些内容于1908年10月 理的秘书J.J.梅耶尔(J.J.Meijer)
25日获得理事会同意,由中華會館 先生颁发一枚奖章。这两个分局的
出资请人翻译为荷兰文,稿费是 决定均获得理事会认可。
100荷盾,是当时最高的。理事会
还告诉桑迪克先生说,中華會館不 巴达维亚阿拉伯人的甲必丹
反对将这封回信向更多人散发。 赛赫• 乌玛尔•宾•优素福•芒古斯
(Sech Oemar bin Joesoef Manggoes)
这封信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先生经玛腰许金安先生介绍,邀请
巴达维亚新区区长拉查•萨巴鲁丁 中華會館理事会派人出席1912年11
(Radja Sabaroedin))通过韩泉林 月3日为庆祝他荣获政府赏赐一枚
(Han Tjoan Lim)先生介绍,向中 金质奖章而举行的宴会。中華會館
華會館主席询问是否可用至善社 决定委派林新宗和陈锦茂两位先生
(Boedi Oetomo)主席的身份拜访中 为代表出席这一宴会。
華會館理事会。1910年12月26日,
中華會館理事会接受这一要求,并
请萨巴鲁丁先生在到来前告知访问
140
十一
其他
我们从回顾这十年内的财务 中介商那里获得的补助款中,每担
问题说起。 胡椒捐出1仙。理事会推选一个委
员会负责办理这件事。但是,到第
为拆除中華會館原有的单间 二个月便取消了这一计划,委员会
平房和兴建一所新校舍,根据刘士 认为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骥先生的建议,理事会于1906年5
月13日决定推选一个委员会,负责 后来,陈金狮先生和温敬贤
提出一份華人捐款者名单。一个星 先生建议,请求巴达维亚的土地所
期以后,又决定用焚毁房屋重建基 有者和承租者从出售当地生产的每
金来兴建新校舍,必要时也可以动 担稻米中捐助1仙,同时请求華人
用E部的资金。 米商从进口外国稻米中提供同样捐
助,或者请求巴达维亚的富裕華商
1908年7月26日召开的特别会 按月提供捐助。这些建议于1910年
员大会授权理事会将中華會館抵押 1月9日为理事会所接纳。
的房屋以1.9万荷盾从范•宝仁(Van
Bauren )公司赎回。这所房屋是 另一项有收获的活动是通过
以1.8万荷盾价格购买后,立即抵 话剧义演来筹集捐款。这项建议
押给公馆的,每月可获得50荷盾借 是由于甘柏山(Kam Pek San)、陈
款,利息是4% 。剩余的钱可以用 森炎(Tan Som Yam)和黄金海(Oey
于拆除会馆左侧的平房和重建校舍 Kim Hay)先生于1910年4月11日报
的费用。 告说,从该演出的净收入中扣除
10%作为义演的基金以外,余款将
1910年1月1日起,公馆提供 全部捐赠给中華會館。演出于孔子
的补助增加到400荷盾。 诞生2461年6月24日(公元1910年7
月30日)在泰丽亚(Thalia)剧院举
为了弥补学校经费不足,黄 行。这次演出似乎收入颇丰,因
炳麟先生于1909年12月5日建议,
请胡椒商人在收购胡椒时从欧洲人
141
为1911年2月18日的年度会员大会 建议,是由会馆副主席胡先清先
在孔子诞生2461年的募捐收入报 生在1914年4月23日的信中提出来
告中说,当年收到的捐款总额达 的。此项建议也在同日的会议上进
13908.96荷盾。 行讨论。
此后,中華會館自己曾多次 胡先清先生建议中華會館成
举办义演,以纾缓财政困难。 立一项总金额为10万荷盾的基金,
以供中華會館不时之需。为此,胡
1910年7月3日是中華會館历 先生带头捐赠5000荷盾,如果基金
史上的一个特殊日子。那一天,林 能筹足10万荷盾,胡先生将追加
良武先生的财产继承人林子伟(Lim 5000荷盾捐款。
Tjoe Wie)先生向我们出示林良武
先生的遗嘱。林良武先生决定向中 理事会当然很高兴地接纳这
華會館捐赠3000荷盾,在他去世一 一建议。胡先生的5000荷盾捐款
年后由林子伟先生交付。但是,林 和杨思琦(Yo Soe Kie)先生捐赠的
子伟先生考虑到中華會館一直需要 1000荷盾已放在一起。然而遗憾的
钱,于是决定当即将这笔钱交给中 是,筹集10万荷盾的理想未能实
華會館。这件事已记载在会馆的记 现。
事录中,还请林子伟先生提供他父
亲的相片。中華會館委派梁辉运先 中華會館的名称曾被人用作
生和陈福珍先生前往林府接受这笔 一个商标。理事会已得知这个情
捐款。 况。理事陈福珍先生曾提出一个疑
问说,中華會館是否可以作为一个
由于申请发行大额彩票一事 商标加印在一些商品上。这样的事
未获政府批准,理事会于1911年8 确实发生在一家欧洲人的商号中,
月13日决定申请发行1万荷盾的彩 它就是对荷属东印度贸易总公司
票。但是这项申请直到1914年初尚 (N.V. Generale Maatchapij voor den
未提交,因为1914年3月23日根据 Handel met Ned.-Indie)。该公司曾
潘景赫先生提议关于发行2.5万荷 向司法局注册这一商标名称,并见
盾彩票的申请不可能很快获得批 于《爪哇新闻》刊载的广告中。这
准,原因是此前的许多申请都未批 件事当然使理事会感到吃惊。于
准,因此,我们决定先撤回这项申 是,理事会在1907年3月24日推选
请,才又提交发行1万荷盾彩票的 李兴良和陈福珍两位理事在律师的
申请。彩票的利润将用于成立一项 帮助下,从司法局撤销中華會館的
服装基金,向中華會館学校的贫困 商标注册。
学生提供服装及其他用品。
关于这个问题,该公司于
另一项开展大型募捐活动的 1907年4月16日致信中華會館说,
142
在使用中華會館商标的装有7.2万 而被罚款2.5荷盾。
支雪茄烟的箱子运到收货商之后, 在12月13日的理事会会议
公司将不再使用中華會館商标。如
果订货商许南章先生同意,这些雪 上,又有人建议修改理事会规章第
茄烟可以出手给中華會館。一旦这 3条,即允许理事们在出席理事会
些货物全部运到以后,该商号承诺 会议时不穿黑色服装,但是这项建
立即撤销中華會館商标。中華會館 议遭到理事会拒绝。
于1907年4月21日表示同意。
反对穿黑色服装的一派并没
视学员汪凤翔先生要求将中 有绝望。他们在1910年3月13日的
華會館理事会成员的姓名及其功绩 理事会会议上又提出这个问题。这
报告给陆泰信(Liok Tay Sien)先 一次他们取得了胜利。理事会对规
生。理事会于1909年9月12日决定 章第3条做了修改,只规定理事在
责成潘景赫先生和梁辉运先生办理 出席理事会会议时应该穿着得当,
这件事。 但是在出席会员大会时仍必须穿黑
色服装。
1912年,林文庆博士曾来到
巴达维亚。 当时,中華會館的会所处于
不断拆除又不断购买的过程。
林文庆博士对中華會館的帮
助很大。1912年6月9日,理事会决 中華會館不会忘记那些有功
定推选李兴濂和陈福珍先生代表中 于会馆的人。李兴濂先生被推举为
華會館到丹戎不碌码头迎接林文庆 名誉理事(1906),李金福先生被授
博士。 予Kie Joe Seng Kong荣衔(1906),
林文庆博士也当选名誉理事(1906)
根据中華會館理事会内部规 ,李登辉博士也获得同样的荣衔
章第3条,理事们在出席理事会会 (1909),陈金山先生也是如此
议室必须穿黑色服装。 (1913)。
1907年2月10日,这项规定改 中華會館最初的监护人是玛
为:“理事们出席理事会会议时, 腰赵德和。1910年起,玛腰许金安
可以穿白色服装,但在出席会员大 先生接任第二任监护人。
会时必须穿黑色服装。”
中国总领事曾要求提供有功
但是,1907年4月21日又作出 于社会公益事业人士的名单,准备
规定,理事们在出席理事会会议时 由中国政府颁发荣誉勋章。理事会
必须穿黑色服装。 提出的名单是潘景赫、甲必丹梁辉
运和前任雷珍兰李兴濂三位先生。
据此,会馆副主席、雷珍兰
李兴良先生在出席1907年5月2日的
理事会会议时,因为穿着白色服装
143
144
第三部分
1915-1939年
145
146
一
中華會館的分支机构
如果我们可以将1905-1914年称 8日召开的会员大会上开除了四名会
为中華會館历史上建立分支机构的时 员,并报告巴达维亚中華會館。1917
期,那么,也可以将1915-1939年称 年3月23日获得理事会确认。分局开
为中華會館分支机构大发展的时期。 除会员需请求理事会确认,说明了巴
由于财政的原因,理事会鼓励那些 达维亚中華會館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
分局自己独立(1912年10月5日)。当 关系。
然,不仅是这一点导致中華會館的分
支机构走向衰落,还有一些分支根据 由于中華會館万隆分局已于
自己的意愿要求获得法人权利。 1914年12月11日获得法人权利,巴达
维亚中華會館理事会于1917年4月26
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来阐明这 日决定,在该分局将应缴纳给巴达维
个问题。 亚中華會館的会费结算清楚后,即撤
销万隆分局以及1904年9月28日发给
理事会在1915年2月20日向年度 该分局的规章文件。这样,万隆就不
会员大会提交的报告说,当时中華會 再有中華會館分局,而代之以万隆中
館共计拥有23个分局,其中展玉分局 華會館了。
和芝拉扎分局已拥有法人权利。
1917年内,塔西马来亚的问题
中華會館塔西马来亚分局在 曾多次列入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议事
1916年3月17日的信中说,它想与当 日程。当年5月,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地的万联会(Ban Lian Hwe)合并,改 理事会撤销关于选举该分局新理事的
名为塔西马来亚中華万联会馆(Tiong 决定,因为该分局于1917年1月18日
Hoa Ban Lian Hwe Koan),希望获得 召开的会员大会不符合关于分局的规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认可。但是,由于 章文件第15条内容。理事会责成该分
这项合并计划违反中華會館章程,在 局再召开一次会员大会,向全体会员
1916年3月23日遭到理事会拒绝。 公布账目及决算报告,并根据1917年
塔西马来亚分局在1917年1月
147
1月18日会员大会的意见选举新的理 (Tan Kim Ke),顾问陈金龙(Tan Kim
事会。该分局于1917年6月24日再次 Liong),理事黄才烈(Oey Tjay Liat)
召开会员大会。由于这次大会是违规 、黄吉利(Oey Kit Li)、许玉强(Ko
召开的,巴达维亚中華會館于1917年 Giok Kiang)、李金德(Lie Kim Tek)
7月30日再次拒绝确认,并要求该分 、郑建文(Thee Kian Boen)和曾隆义
局成为一个独立于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Tjan Liong Gie)。司仪黄金德(Oey
之外的团体。 Kim Tek),收费柯瑞安(Kwa Soey
An)。1918年1月23日,巴达维亚中
后来,塔西马来亚分局于1917 華會館承认该分局成立。
年10月10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决定
申请法人权利。因此,该分局于1917 在1918年1月23日召开的理事会
年10月26日被撤销。 会议上,讨论了有关中華會館苏梅当
分局获得法人权利的问题,并决定一
1917年6月22日,马辰布卡特 旦该分局应缴纳的会费结算清楚后,
查(Boekatedja)地区的19名華人召开 即撤销该分局。
会议,决定成立中華會館的分支机
构。其理事会成员为:主席沈良瑞 同日的理事会会议也确认了查
(Siem Liang Soey),副主席林长才 姆朗(Djamblang)分局的成立。该分
(Liem Tiang Tjay),第一秘书沈良安 局是当地30名華人于1917年12月7日
(Shen Liang Ngan),第二秘书黄振 开会成立的。分局理事会成员为:主
安(Oey Tjin An),司库郑登兴(The 席郭廉国(Kwe Liam Kok),副主席
Teng Hien),顾问陈良和(Tan Liang 陈宗祥(Tan Tjong Siang),秘书叶
Ho)和黄长明(Oey Tiang Beng),理 全祥(Yap Tjwan Siang),司库吴庆
事徐怀福(Tjhi Hoay Hok)、陈英朗 瑞(Gouw Kheng Soey),顾问叶怀
(Tan Eng Long)、郑春盛(The Tjoen 金(Yap Wai Kim),理事杨清江(Yo
Seng)、许克连(Kho Ke Lian)和黄振 Tjeng Kang)、郭金昌(Kwe Kim Tji-
心(Oey Tjin Sim),司仪郑长辉(The ang)、叶全宜(Yap Tjwan Ih)、吴庆
Tiang Hoey)。该分局于1917年7月30 谟(Gouw Kheng Mo)、陈启和(Tan
日获得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确认。 Kay Ho)和柯顺兴(Kwa Soen Hien)
。司仪严启良(Giam Kay Liang)收费
1917年12月25日,居住在尖美 胡荣宣(Auw Eng Swan)。
士(Tjiamis)的40名中華會館会员召
开大会,决定在当地成立中華會館分 1918年3月2日召开的年度会员
局。大会选出的理事会成员如下:主 大会批准了布卡特查、尖美士和查姆
席王益谦(Ong Ek Kiam),副主席陈 朗三地分局的成立,同时确认撤销万
金贵(Tan Kim Koey),第一秘书徐 隆、塔西马来亚和苏梅当分局。
振昌(Tjie Tjin Tjiang),第二秘书黄
兴昌(Oey Hin Tjiang),司库陈锦克 1919年和1920年,中華會館分
支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
148
1921年,中華會館又增加了一 开办。1923年3月16日,中華會館通
个分局。 知这两个分局说,如果它们确实无法
解决应缴纳的会费问题,中華會館将
1921年7月23日,唐格朗芝库 不得不撤销这两个分局。
帕(Tjikupa)地区的48名華人居民集
会,决定在当地成立中華會館分局, 当时,中華會館普沃格多分局
并请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认可。1921 也发生同样的问题。该分局报告说,
年7月30日,中華會館理事会确认该 它早已不是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
分局成立。分局理事会成员为:主席 支,而是福和公司(Hok Ho Kongsi)
杨清兴(Yo Tjeng Hin),副主席杨清 的分支,因此没有义务再向巴达维
开(Yo Tjeng Kay),秘书甘文杰(Kam 亚中華會館缴纳会费。1923年3月16
Boen Kiat),司库杨文昌(Yo Boen Tji- 日,中華會館理事会讨论了这个问
ang),顾问曾海生(Tjan Hay Seng) 题,决定致信询问该分局在几月几日
,理事廖广音(Liauw Kong Im)、杨 曾提出撤销作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分
文贵(Yo Boen Kwe)、胡宗贤(Ouw 支的要求。该分局回信说,它从1916
Tjong Hian)、吴登文(Gouw Teng 年起就不再是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
Boen)、李顺宗(Lie Soen Tjong)、杨 支。为此,中華會館于1923年12月7
清长(Yo Tjeng Tiang)、陈耀敦(Tan 日决定给该分局六个月时间来结算应
Yauw Toen)和温万瑞(Oen Ban Soei) 缴纳给中華會館的会费。同时,中華
,司仪杨贵海(Yo Koei Hay),收费杨 會館也写信向普沃克多的助理驻扎官
清文(Yo Tjeng Boen)。 报告,该地的中華會館已不再是巴达
维亚中華會館的分支机构。
中華會館托波阿利(Toboali)分
局于1921年12月告知巴达维亚中華會 苏卡拉查分局于1923年7月2日
館说,它无法满足中華會館关于该分 写信报告说,自1917年起,已经没有
局的规章,因为很多会员不缴纳会 人缴纳会费,因为会员们已经向学校
费,分局的经费多由理事们承担。面 捐赠实物和束脩(sioksioe),巴达维
对这一问题,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理事 亚中華會館不能接受这一解释,因
会于1922年1月24日作出决定,要求 为中華會館章程不承认这种做法(见
改分局认真依照会馆的规章办事,或 1923年7月3日决议)。
者自己申请法人权利。
1925年2月2日,苏卡拉查分局
1923年2月23日,中華會館芝 告知说,它想成为一个独立的团体,
拉马亚(Tjilamaya)分局报告说,由 并请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寄一份申请
于财政亏空而无法向中華會館缴纳会 书格式等文书的样本。这一要求于
费。芝库帕分局也在1923年2月23日 1925年3月11日获得中華會館同意,
告知,它的学堂已进行财务清算。但 但该分局需将其六分之五的会费收入
是,据理事会所知,当地的学堂仍在 缴纳给中華會館。
149
1923年12月7日,理事会还讨论 撤销了该分局。至于它等待获得法人
了尖美士分局提出的问题。该分局自 权利的问题,不能构成撤销分局的障
1923年5月已获得法人权利。为此, 碍。不过,普波林哥的问题并未得到
理事会决定向尖美士的助理驻扎官报 解决。
告,声明该地的中華會館已不再是巴
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支机构。 1928年3月3日,巴达维亚中華
會館再次讨论普波林哥分局要求独立
根据1925年7月31日召开的理事 的问题,以及授权它恢复其房屋所有
会决定,不承认苏卡特查分局在1925 权的问题。理事会决定首先要检查房
年7月23日召开的会员大会选举的新 屋的状况,然后才由巴达维亚中華會
理事会成员,因为它违反了中華會館 館帮助处理改变房屋所有权的问题。
关于分支机构的规章第8条和第11条
规定。 1930年11月12日,普波林哥分
局又致信请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召开
1926年,班查尔(Bandjar)地区 会员大会,确认该分局移交房屋问
的中華會館也希望成为巴达维亚中華 题,因为从1927年12月1日起,它已
會館的分支。当时,巴达维亚中華會 经获得法人权利,并以中華會館的名
館对成立分支问题已经有另外的看 称成为一个独立团体。巴达维亚中華
法。从过去的经验看来,成立分支并 會館于1931年4月12日召开的会员大
不是会馆扩大的途径。因此,1926年 会已经确认当初以普波林哥分局之名
8月2日应班查尔分局的要求,理事会 所建房屋的移交问题。从此,普波林
将就该会馆独立存在或成为巴达维亚 哥中華會館即与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脱
中華會館的分支一事作出答复。塔西 离关系。
马来亚也在最近提出这个问题。巴达
维亚中華會館本身并不希望拥有更多 为使各分局以后不再给中華會
的分支。 館理事会造成困难,许福才先生在
1927年4月12日的年度会员大会上建
1926年8月17日,据说普波林 议撤销那些不认真履行义务的分局。
哥分局一方面请求延长分局的地位, 会员大会原则上同意这一建议,并授
一方面又想与当地的国社会(Kok Sia 权理事会处理,但撤销分局不要影响
Hwee)合并。1927年7月8日,该分局 它兴办的学堂。据此,理事会于1927
告知,它正在起草章程仍以中華會館 年4月28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给
的名称申请自己的法人权利。它还请 各分局三个月时间来履行理事会发给
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继续承认有关它 它们的规章文件。超过这个期限仍未
的规章,直到它申请获得法人权利为 履行这一义务的分局将被撤销。
止。巴达维亚中華會館于1927南7月
20日决定,由于该分局已经成为一个 两个月以后,甲布棉分局告
独立的团体,因而在当年8月底之前 知,它已向政府申请法人权利。理事
会于1927年6月24日决定同意。
150
勿里洋分局在答复巴达维亚中 日致信巴达维亚中華會館,请求承认
華會館的信中说,它会遵照中華會館 当地的团体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
的相关规定。于是,中華會館于1927 支。理事会于当年4月24日拒绝了这
年7月20日撤销了该分局。 一请求,同时建议他们自己成立一个
独立的团体,巴达维亚可以向他们寄
哥伦打洛分局在1927年7月24 送有关章程的资料。巴达维亚中華會
日给中華會館的信中说明它当时的困 館拒绝这一请求的原因是不想承诺担
难,其中包括常常无法召开会员大 保的责任。
会,因此已有三个月没有支付学堂教
师的薪金。1927年8月19日,理事会 中華會館哥伦打洛分局在1923
决定撤销该分局,然而后来又取消这 年10月23日发来电报之后,到1930年
一决定,并于1927年12月19日确认该 10月24日又写信请求将原来中華学堂
分局选举的新理事会的成员。 的名称改为中華公学,原因是该分
局想要与当地的中山学校(Tjung San
1927年8月8日,克拉旺分局要 Hsio Siao)合并。1930年11月18日,
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不要太严格执行 理事会决定建议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团
关于分局的规章。同年8月19日,克 体,这样就可以自行决定改名的问
拉旺分局被撤销。 题。然而,哥伦打洛方面看来更喜欢
成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局。1933
崇戈尔(Djonggol)中華学校于 年7月20日,理事会讨论了该分局请
1928年7月23日写信请求巴达维亚中 求抵押会所来解决办学经费的问题
華會館承认它为中華會館分支。巴达
维亚中華會館根据1928年8月23日理 1931年,托波阿利地区中華會
事会的决议,要求该校提供其财务及 館请求在支付所有积欠的会费后,,
房屋状况、理事会成员、学生人数等 重新被接纳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
情况说明。1928年9月17日,崇戈尔 支。但是,理事会认为不可能就此作
分局告知,它的理事会由一名主席、 出决定。1931年9月4日,理事会决定
一名秘书和三名理事组成,会员有30 要求托波阿利中華會館将其理事会及
人。因为这份资料不够完整,巴达维 会员大会的记录副本和会员名单寄
亚中華會館于1928年10月19日决定要 来,以便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对已经长
求它提供更详细的说明,以及会员大 期没有联系的团体情况作出检讨和判
会记录的副本。在收到崇戈尔方面于 断。
1928南11月23日的答复后,巴达维亚
中華會館于1月25日决定向该地中華 各分局之间当然也有它们自己
會館说明,巴达维亚中華會館不能承 的纷争,一直要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
认它为中華會館的分支。 帮助解决,此处不能一一详述。但
是,有一件事特别突出,需要记上一
邦加伊(Banggaai)地区饶顺和 笔。
(Jauw Soen Ho)先生于1930年4月10
151
那是发生在中華會館庞卡槟榔 華會館唐格朗分局于1925年9月25日
分局的事。 请求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每三个月委派
一些国文教师和英文教师协助它的学
该分局在1917年4月7日和21日 校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巴达
的信中叙述了这件事。该校的英文教 维亚中華會館未能答应这一要求,因
师和国文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该校 为当时它已经没有教国文的校长,而
一些学生和董事也卷入了这一争执。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学校也还没有开始
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支持英文教师,另 改革。
一部分人则支持国文教师。为此,
该校的国文教师离开了学校,而支 关于各分局的财政状况,这里
持他的学生也随之离开。在一些支持 可以指出,中華會館庞卡槟榔分局在
国文教师的董事们支持下,又成立了 1932年曾获得地方政府基金提供的
一所新学校。巴达维亚中華會館收到 2000荷盾补助。
来自国文教师和英文教师的信,他们
相互指责对方。因此,该分局请中華 到1939年底,即在中華會館成
會館决定让分局重新推选学校董事 立40年之际,中華會館只有三个分
会,而将那些犯有过错的董事排除在 支,即唐格朗分局、庞卡槟榔分局和
外。1917年5月18日,中華會館作出 西奥分局。当时,在各地确实有一些
决定,认为要开除犯有过失的董事, 具有相同宗旨的团体和中華学校要求
最好事先经过董事会讨论,然后才提 成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的分支。但
交会员大会决定。 是,由于中華會館对成立分支问题已
改变了想法,也由于这些团体未能满
中華會館夏乌分局曾对教学采 足中華會館关于分支机构的规定,致
取重大的改革措施。该分局在1919年 使后来中華會館的分支并未增加。最
11月14日的信中告知,它属下的学校 后获得承认的分局是在1939年成立
已不再教国语,但学生照常交学费。 的。
当时学校教的是荷兰文,学生则只剩
下六个人。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已予以
确认。为了改进中華学堂的教学,中
152
二
中華會館学校
中華會館成立15年来,在教 位。1916年6月30日,黄坤舆先生
育领域获得大约14年的经验之后, 被推选担任此职。
中華會館学校看来已取得进展。
1918年任中華會館司仪的简
在1915年12月28日召开的理 登全(Kan Teng Tjoan)先生在1918
事会会议上,中華学校董事陈金山 年5月14日提出一项建议,请理事
先生报告说,他曾应邀到管理華人 会向政府申请补助,在中華會館学
商务的长官莫奥(H. Mouw)先生的 校内设立荷兰文班。理事会决定暂
官邸并获得告知说,如果中華會館 时搁置这个建议。
学校愿意取消现有的英文课程而代
之以荷兰文课程的话,政府将向中 为开展体育运动之需,中華
華會館提供补助。莫奥先生还说, 学校董事会于1918年5月14日向中
取消英文课程一事要立即实行,而 華會館理事会建议以3200荷盾价格
不是逐步实现,因此陈金山先生认 购买一块空地,作为体育场。理事
为很难接受这一方案。理事会赞同 会同意在学校附近购买一块地,但
陈金山先生的意见。 必须事先筹集到这笔款项。对中華
會館学校来说,开展体育运动问题
陈金山先生在1916年3月23日 日后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的理事会上报告说,曾任中華学校
教师及视学的董鸿祎先生已经离 根据1918年9月27日理事会的
世。理事会在致电北京的教育部并 决议,学校董事会设立了副主席
得知确认这一消息后,决定在1916 一职,并推选雷珍兰黎顺喜(Lay
年4月28日设立一项“董鸿祎基 Soen Hie)先生担任此职。但是,
金”, 以帮助他的子女在北京学 后来又取消了这一职务。
习的费用。
根据学校董事会于1918年10
为了协助中華学校总监的 月19日的建议,理事会决定为中華
工作,我们设立了副总监的职 学校的学生制作一枚标志物,以每
一枚0.5荷盾的价格出售给学生。
153
对于那些免除学费的学生,则每人 从美国聘请一位具有教师文凭的英
可以无偿获赠一枚标志物,但倘若 文教师。
遗失或遭损坏,则需再购买一枚。
由于此地的生活费用高。不
1919年2月29日召开的年度会 可能用低薪聘请到好的教师。因
员大会讨论给生病的教师提供医疗 此,中華学校董事会接受了卫理公
照顾问题。在这次会员大会上,有 会提出的条件:(1)聘请到的教师
人建议,如果有教国语的教师在中 月薪为500荷盾;(2)工作合约为
華学校任职期间患病,特别是患有 五年;(3)授予该教师以校长的权
传染性疾病,中華會館应承担向负 力,他可以在与董事会商议的前提
责治疗的欧洲人医生支付医药费。 下,修改学校的规章,但不得减
如该教师不治身亡,中華會館将为 少国语的教学时间;(4)工作时间
他提供200荷盾殡葬费。该教师患 仍按照当初克劳斯先生1919年12月
病期间,薪金照发。会员大会接纳 离职前定下的办法;(5)上述每月
了这一建议。第二年初,中華會館 500荷盾的薪金,将从1920年1月起
曾为在芝基尼(Tjikini)医院就医的 发放,在从美国聘请的教师到来之
教师李东生(Lee Tong Seng)先生支 前,可由卫理公会先请一位教师代
付了医疗费以及其后的殡葬费。 课,其薪金亦为每月500荷盾;(6)
梅耶尔女士仍可继续作为主任教师
1920年,我们遇到难以聘请 工作,月薪为200荷盾,但没有合
到英文教师的问题。 约。
中華會館是由卫理公会帮助 这项协议已由中華會館主席
物色英文教师的。1919年9月, 和第一秘书签署,并于1920年1月
茂物市的卫理公会监管人曼塞尔 经理事会确认。
(H.B. Mansell)先生告知,中華学
校的英文教师克劳斯(A.V. Klaus)先 1920年4月22日,中華学校
生和梅耶尔(Meyer)女士将于1919 董事会提出,将这项协议的内容
年底返回美国,而卫理公会将无法 修改如下:(a)国语班由国语教师
在1920年初找到接替的教师。1919 负责;(b)英文班由英文教师负
年9月25日,理事会决定请当时在 责;(c)这两位教师均须遵照理事
上海的李登辉博士帮助聘请男女两 会在征询学校董事会意见后制定的
位英文教师,月薪是200荷盾。 规章工作;(d)该两位教师之间的
意见发生分歧,将由学校董事会
但是,李登辉博士告知,他 决断,但中華會館理事会有权更
无法聘请到这两位英文教师。于 改;(e)英文班教科书及上课教师
是,中華学校董事会于1920年1月 由英文部主任决定,国语课的教学
22日请求此地卫理公会领导人帮助
154
由華文部主任决定,但两位主任的 文部主任教师不得干预華文部的教
决定均须经学校董事会同意。中華 学工作,反之亦然。但是,关于学
會館理事会赞同以上各项建议。 校董事会的问题,还要同英文部主
任教师协商。至于每月薪金500荷
然而,合约的修改建议未能 盾等承诺,则仍依照未修改前的合
获得在茂物市的卫理公会理事会同 约规定处理。
意。于是,中華會館于1920年3月
31日决定邀请茂物卫理公会派代 但是,由于要修改这项合
表,到雅加达同中華学校董事会磋 约,卫理公会要求,有关它与中華
商。 會館的关系以及关于中華會館重新
拟定的合约内容问题,请中華會館
1920年7月20日召开的理事会 直接与从美国聘请并已到来任职的
会议,讨论并决定合约中的以下内 斯塔基(E.S.Starkey)先生磋商。
容:中華学校英文部主任教师的薪
金分别为已婚者每月800荷盾,未 然后,主席提出要修改教学
婚者每月400荷盾。理事会还决定 规章。为了使学生们对某一科目获
将这一问题提交会员大会。1920年 得更多知识,规定在華文课程内
8月10日召开了会员大会。 只讲授国文(Kok Boen)、国语(Kok
Gie)、历史(Lek Soe)、唱歌(Tjhi-
在这次特别会员大会中,第 ang Ko),而算术、图画、体育及
一秘书报告了中華會館与卫理公会 其他科目都列入英文课程内。这
建立关系的由来。到当时为止,这 样,就不用向学生重复讲授同一科
一关系已历经15年。然后,第一秘 目内容,以免像过去的办法那样浪
书报告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他还说 费时间。
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李登辉博士
未能物色到中華會館所需要教师的 此外,想要安排每年只招收
问题,因为在上海也缺少教师,而 新生一次,而且不招收已经超过7
在那里的教师月薪要远多于200荷 岁而又未曾上过学的孩子。
盾。
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安排也与
在说明如何与卫理公会理事 过去的学生不同。这些新生一入学
会签订关于通过电报从美国聘请教 就同时学习英文。否则,到他们长
师合约的过程之后,第一秘书进一 大一些的时候,就不可能流畅地讲
步解释说,尽管在中華学校的華文 英语。
教学和英文教学日益退步,而外界
许多人对中華学校有一名美国人当 主席还提出从第十年开始学
领导仍感到不高兴。因此,与卫理 习英文和学习華文的课时问题,并
公会签署的协议又作了修改,即英 告诉学生说,这样,他们一毕业就
可以有足够的知识胜任他们的工
155
作,或自己经商。 学生们的健康—至少是眼睛
也有别的出路。学生在三年 的健康问题—是学校董事会提交
1923年5月22日的理事会会议讨论
级以前一直要学习華文和英文课 的一项议题。董事会请求卫生署的
程,到四年级以后,如果他们感到 医生检查学生们患传染性眼疾的问
这样做有困难,可以只选学英文或 题。邹东琳先生的两个孩子就患有
華文。 这一传染病。理事会决定通过華人
公馆请卫生署的医生免费为中華會
如果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学校 館学校的学生检查眼睛。
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那么,那些
想要把子女送到新加坡或其他国家 两个月之后,理事会讨论
读书的家长们就会改变主意,将他 了印度人医生穆罕默德•优素福
们的子女送到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学 (Mohamad Joesoef)先生提出义务
校来。 给中華會館学校的学生讲卫生课的
建议。他只要求提供教学用具。
会员大会对这些教学改革计 对这一建议,理事会当然感到很高
划表示赞同。 兴。但是,由于学校董事会无法安
排上课时间,理事会在1923年7月
因此,根据1920年8月10日特 30日决定谢绝这一建议。
别会员大会的决定,中華會館与卫
理公会之间的关系即告终止。同 中華會館学校的男女学生一
时,将对中華會館学校的教学进行 向是分开上课的。1923年7月14日
改革。 召开的理事会会议,只讨论学校董
事会关于增加一名能给六年级教英
关于英文教师的问题,还要 文的教师的要求。当时,学校已经
提交特别会员大会讨论,说明当时 增加了一个年级即七年级,它是一
要聘请到合格的英文教师是多么困 个为准备去香港大学学习的学生开
难。 办的特别班。学校董事会还提出男
女学生合班的问题,这样就不必再
由于慈善医疗部门的资金已 增加一名教师。理事会决定将这个
告罄,理事会于1921年1月27日撤 问题交给学校董事会去处理。男女
销了为華文教师承担医疗及殡葬费 生合班上课的只有一个班。
用的决定。
学校董事会于1924年9月16日
童子军组织问题也在中華會 向理事会提出关于男女生合班上课
館学校受到关注,这一组织早就在 的更全面的倡议,因为女生班的人
中華會館学校里开展活动。1923年 数太少,而男生班的人数又太多。
4月17日,理事会接纳学校董事会
的建议,从中国聘请童子军教师,
因为中華学校当时的教师不善于做
这项工作。
156
这样,将男女生合班上课也无需增 约200荷盾经费,供他们在当年8月
加上课的教师。提出这项教学改革 前往三宝垄参加華英中学举行的考
的建议,主要是为了引起公众的关 试。这项决定是根据英文课主任许
注。 俊友(Kho Tjoen Yoe)先生的建议作
出的。
1924年9月16日召开的理事会
会议作出了以下决议: 1923年10月16日,学校董事
会向特别会员大会报告了中華学校
学校董事会要将男生与将近 的情况,当时,中華学校的财务
成年女生合班上课的建议未被理事 状况良好。大会同意潘景赫先生
会采纳,因为这样做违背了華人 辞去主席一职,同时选举陈炳丁
的习俗,也担心可能出现问题。 (Tan Pia Teng)先生为中華會館第
后来,到1924年8月26日(原文如 二任主席。关于学校情况的报告是
此——译者注),理事会才同意在 由董事会秘书提供的。理事会司库
一、二、三年级中实行男女生合班 报告说,会馆每月收入1500荷盾,
上课。 其中大部分用于办学经费。董事会
秘书洪渊源先生说,办学经费如此
这项教育改革问题就这样暂 巨大,不仅是因为学生人数众多,
时告一段落。直到四年之后,理事 而教师人数也很多。教学条件也需
会才终于同意所有的年级都是男女 要改善,如英文课和国文课要分开
生合班上课。 教学,男女学生又要分开教学。此
外,还有一所男生中学。因此,我
1923年7月30日,理事会还接 们不是只有一所学校,而是等于有
纳了学校董事会以下建议: 四所学校。
(a) 学习年限共为10年(没 1923年下半年,刚从上海
有延长年限,因为当时中華学校内 来的两位女教师,即夏松梅(Hsia
已开设中学部即初级中学)。 Sung Mei)女士和陈昭荣(Chen
Chao Yong)女士被本地政府遣返中
(b) 英文教学从小学三年级 国。
开始,与目前的学制相同。英文课
时逐年增加。根据需要,国文和英 人们已经日益感到需要懂得
文的教学时间可以修改,但必须遵 荷兰文,因此希望在中華学校教荷
循(c)项和(d)项的规定。 兰文。为此,学校董事会于1924年
3月25日提出在英文课程中增加荷
(c) 每个学生到一定时候都 兰文课,从五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
要同时学习国文和英文。 每周大约学习两小时。理事会接纳
(d) 每个学生只有在国文和
英文考试都已及格才能升级。
1923年7月30日的理事会会议
还决定向特别班的四名男生提供大
157
了这项建议。 6日提交中華會館理事会。按照这
这样,荷兰文就开始列入中 一改革计划,除进行教学方法的
改革以外,还授权校长安排经费预
華学校的课程中。 算和解聘教师等。理事会赞同进行
1924年11月17日,学校董事 教学改革,其他问题则交给一个专
门委员会来研究处理。该委员会由
会建议设立一名学监来检查学生的 陈金山、邹东琳、洪渊源、张瑞生
学业,月薪为300荷盾。这位学监 (Thio Soei Sen)、李永成、许庆坤
同时负责监督其他地方的中華学校 和崔保育先生组成。
的教学工作,使各地学校的教学制
度达到一致。学监去各地视察的费 甲必丹黎顺喜任该委员会主
用由当地中華学校提供。但是,中 席。他在5月19日的理事会会议上
華會館推迟就这一建议作出决定, 提交了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黎先生
因为还需要听取各地中華学校的意 用很大篇幅说明改革计划取得的进
见。为此,中華會館向它们发出了 展,同时指出崔保育先生的态度发
一封公开信。 生了奇怪的转变。他原来赞同专
门委员会的决定,即赞同改革计
为了方便学生到中国的高等 划以及在得到董事会同意后,可
学校升学,11月17日的理事会会议 以决定教师的工作和薪酬等。然
接纳了以下建议,即与中国的东南 而,崔先生后来却请求辞职,并
大学建立直接联系,以便在巴达维 得到三名教师的支持,他们是郑
亚举行大学入学考试。在学生获得 廷贤(Cheng Ting Hsien)、李春民
合格证书后,,就可以到该校升 (Lie Chuen Min)先生和孙倩文(Sun
学。 Chien Wen)女士。此外,还有两位
已任职将近两年的女教师即江淑
当时,中華會館学校还没有 珠(Chiang Hsu Chu)和孙婵佩(Sun
明确的目标。因此,会馆第三秘书 Chan Pei)女士也要求辞职回国。
洪渊源先生于1925年4月2日提出, 邹东琳先生说,已经劝说那位校长
各地中華會館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目 及三位教师放弃他们的念头。专门
标。理事会决定,在学校董事会通 委员会也曾表示赞同该项改革计
过确定学校的规章之后,将由中華 划,因为它认为所有财务问题最终
會館理事会来评定。 必须得到理事会认可。但是他们还
是要辞职。于是,理事会决定拒绝
新校长崔保育(Chui Pao Yu) 校长和三位教师的辞职要求。至于
先生在1925年5月提出的教学改革 另外两位女教师提出的回国要求,
计划,引起了很大争议。
这项改革计划在中華学校華
文部主任丘心荣(Khoe Sim Yoeng)
先生支持下,由学校董事会于5月
158
因为她们的合约已经到期,所以理 同意学校增加荷兰文课程,并授权
事会表示同意。理事会决定撤消原 董事会聘请一位教荷兰文的教师,
来的专门委员会,而推选一个新的 并尽可能从荷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专门委员会,成员包括黎顺喜、林 中挑选。第一位荷兰文教师是胡信
渊源(Lim Jan Goan)、邹东琳、李 芳(Oh Sien Hong)先生,他是一位
永成和洪渊源先生,并从教师中任 学法律的学生,自1925年10月1日
命一位副校长。 起任职。
这个专门委员会的主席邹东 正如人们所知,当时中華會
琳先生向5月22日召开的理事会报 館可以说拥有四所学校,其中一所
告说,在聘请的新校长尚未到任之 是女子学校。尽管女生分开上课
前,由孔道时(Kung Tao Shi)先生 (低年级学生除外),但仍统一管
代理校长职务。此外,由于有几位 理。在1925年10月10日召开的理事
罢课的教师已回到中国,专门委员 会上 ,学校董事会曾建议设立女
会已经将教学工作安排好。 校校长一职,并建议从中国聘请一
位女教师来担任校长。这一建议获
在1925年5月22日的理事会会 得理事会认可。
议中,由于英文部主任和華文部主
任都已辞职,学校董事会建议,在 到这时候,中華学校已不只
理事会还没有考虑好适当的人选以 是一所小学。
前,不要先任命这些主任的接替
者,而可以先置于董事会监管之 虽然以前想要成立一所中学
下。理事会同意这一建议。专门委 的想法宣告失败。但是,人们慢慢
员会也随之解散。此后,主任的职 又认识到成立中学的必要性。只是
位自然取消了。 这一想法还没有明显的成果。中華
會館还没有成立一所中学,而是每
由于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 年增设一个中学课程的班级。与此
舍需要扩大,理事会于1925年7月 相关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中国
30日接纳学校董事会的建议,决定 受到更高程度的教育,中華学校自
为当时住在中華會館内的教师改在 1924年8月24日起与中国的东南大
外面住宿而增加补贴。一共10位教 学建立了联系,还设立了一个准备
师,每人补贴15荷盾。但是,新任 进入香港大学学习的特别班。同
的教师将不能获得在外租房及其他 时,自1925年起,成立了女校初中
补贴。因为感到补贴金额太少,理 部。
事会在1925年8月19日决定提高到
每人补贴25荷盾。 从此,中華学校的历史不只
是小学的内容,而是包括中学的内
1925年10月1日召开的理事会 容。
159
为了帮助那些想继续学习英 议,中学女生部在1926年12月1日
文的学生,中華学校准备举办香港 重新开办。
大学入学考试。理事会根据学校董
事会的建议,于1926年1月20日决 中学女生班的情况一直没有
定开办下午班。下午班同时教荷兰 好转。学校董事会在1927年2月25
文。 日报告说,女生班只有两名学生,
但她们仍希望继续学习。于是,理
1926年,女生部发生了一些 事会决定将这两名女生编入男生
值得在此叙述的问题。 班。
学校董事会曾建议将女生部 1927年,女生部主任陈冶萍
的英文课改为荷兰文课。原因之一 女士建议开设女生生活指导课。同
是很难聘请到女教师来给女生部教 时,体育教师郑昭丽(Cheng Chao
英文。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因此 Li)女士提出成立童子军问题。这
1926年6月4日召开的理事会会议决 两项建议都得到理事会赞同。理事
定对此先做评估。1926年7月2日, 会于1927年4月26日作出决议,向
理事会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当时, 董事会拨款500荷盾,作为男女生
理事会决定接纳这一建议。由于有 童子军的活动经费。
四名女生的英文课已经分别学到五
年级和三年级,因此可以让她们和 起初,童子军女生部在陈冶
男生一起上英文课,但要事先征得 萍女士领导下看来很有希望。但
她们家长的同意。在女生部教荷 是,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而撤销了陈
兰 文 的 第 一 位 教 师 是 陈 景 利 ( Tan 女士的职务,同时改组童子军,这
Keng Die)女士,她是荷華师范学 一活动就逐渐停止。童子军男生部
校的毕业生。 更可以说还没有开展任何活动。这
是中華會館建立童子军初期的经
女生的中学教育进行得并不 验。1935年,根据秘书陈文成先生
顺利。学生很少,而且很难聘请到 的建议,恢复了童子军组织,并顺
女教师。因此,理事会在1926年8 利开展活动。学校还为此配备了一
月2日召开会议,讨论是否继续开 名专职教师。
办中学女生班的问题。结果是大多
数人主张继续开办女生班,理事会 1928年,中華学校的领导和
也同意增加董事会的经费。 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务长汤
武杰先生提出了四项建议,其中第
1926年9月10日,任命陈冶萍 一、二项建议的内容,包括将男女
(Chen Yeh Ping)女士为女生部第一 学生合编上课的问题。
任主任。
他的第一项建议包括:将同
根据8月2日理事会作出的决 一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合编为一个
160
班。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三名教师。 即预备班(零年级),初级小学有四
他们每人的月薪为125荷盾。学校 个年级,高级小学有两个年级。中
每年可以节约经费4500荷盾。从经 学则只有初中部的三个年级。
济的角度看,这对学校是有利的。
而从教育质量来看,女生也可以得 这样,中華学校已有了明确
到同男生一样好的教学。这样的教 的目标。过去,中華會館曾举办香
学改革越来越多。 港大学入学考试,但这不能说是中
華学校的办学目标。香港大学入学
他的第四项建议是:在上体 考试是从1923年开始实行的,当年
育、武术、唱歌和舞蹈课时,将几 有两名学生通过考试。
个男生班和几个女生班各自合成一
个班。 中華学校第一次初中毕业考
试是在1929年6月举行的。当年有
1928年7月起,中華會館学校 八名学生毕业。同年开办高中。
就不断进行各种改革。
当年,中華會館中学还没有
上文已指出,实行这些改革 完全的班级。直到1933年才举行高
是为了节约财政开支。恰好当时在 中毕业考试,有七名学生高中毕
女生部教务长陈冶萍和一些女学生 业。
之间出现分歧,结果是由于陈女士
能力不足,理事会决定将她解雇。 1931年第一次有一名学生通
过燕京大学的入学考试。
通过这些措施,中華會館学
校的女生部被取消了。 从初等小学四年级开始开设
英文课,从初中一年级(相当于
由自己的教务长管理的中華 荷華中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荷兰文
学校英文部也慢慢地合并到華文 课。
部。学校董事会和以前的教务长早
已考虑合并问题,但只有到汤武杰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多
先生担任校长时期才终于实现。从 的地方。汤先生曾建议将中学迁到
此以后,中華會館就只有一所学 另外的校舍。他想到了南靖庙(Lam
校,它同时开设英文课。 Tjeng Bio)的房子(根据1928年7
月-1929年6月校长工作报告)。但
但是,说中華會館只有一所 是,租用南靖庙的想法未能实现。
学校也不完全正确。表面看来,中
華會館学校确实只有一个校舍,只 因为小学生增多,日益感到
有一位校长,而从教育性质来说, 地方拥挤。1931年(这一年的学生
它实际上包含一所小学和一所中 总数达810名),理事会请求中華商
学。 会从它租用的中華會館左侧的房子
搬走,然后将诊疗所和校长办公室
中華学校小学有七个年级, 搬到那里去。
161
这样,教室的安排更符合时 达维亚,并继续在巴达维亚中華會
代的要求。自从房屋的右翼在1933 館学校学习。1939年7月,在1939-
年改建之后,下一年又将左边的 1940学年开始时,学生总数为1185
教室更新。房屋的后部经过修缮 人。
之后,作为实验室和理科的教室 在1938年统计的平均每月1139名学
(1934年),最后又改用作女教师的 生中,404名是中学部学生,735名
宿舍。 是小学部学生。
1932年2月份开始,柯全寿医 1939年6月,在学年结束时,
生、陈锦芳(Tan Kim Hong)医生和 小学毕业的男生有64名,女生有36
德哈斯(J. H. De Haas)医生以及来 名。初中毕业的男生有37名,女生
自养生院的一名护士来检查学生的 有23名。高中毕业的男生有9名,
体重、身高、胸围、年龄、出生地 女生有6名。商科毕业生中有5名男
和住家情况,以便更有系统地研究 生和2名女生。
華人子女的成长过程。从当年3月
起,每星期四请陈锦芳医生给中学 1932年,学校经费预算为
的学生讲解保健知识。这样做必定 67784.51荷盾。1933年为74213.12
对学生有好处。 荷盾,1934年为71244.24荷盾(
当年,学校大部分行政费用都列
暨南大学在1934年4月13日来 入学校经费内)。从这里,人们
信说,该校准备接收我们的学生免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34年节约开
费到师范科学习。学生毕业后,还 支的情况。1935、1936、1937和
可以获得奖学金到高等学校升学。 1938年的经费分别为69972.34荷
盾,68811.89荷盾,68127.06荷盾
中華會館学校的学生越来越 和72298荷盾。因为1939年的全部
多。到1933年,在校学生已经超 收支账目要等到1940年中期召开年
过1000人。1933年7月,当1933- 度会员大会时才可能获得,因此不
1934学年开始时,在校学生达1045 可能在这里详述。
人。这决不是一个小数目!1935年
内,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每月为1047 1932-1938年间,中華會館平
人,1936年增加到平均每月1066 均每月为每个学生支付的费用,以
人,1937年又增至平均每月1095 及平均每月从每个学生收取的学费
人(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1165 情况如下:
人)。到1938年,平均每月为1139
人。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无疑 上面的数字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使中華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多,因为 呢? 它们说明:中華會館平均每
原在中国学习的華侨学生返回了巴 月为每一名学生支付的费用超过了
中華會館从每一名学生平均每月收
162
每月每名学生平均费用 每月每名学生缴纳学费 平均每月差额
4.35荷盾 1.53荷盾
1932 5.88荷盾 4.57荷盾 1.62荷盾
4.87荷盾 0.94荷盾
1933 6.19荷盾 4.55荷盾 1.02荷盾
4.65荷盾 0.73荷盾
1934 5.81荷盾 4.79荷盾 0.39荷盾
4.75荷盾 0.54荷盾
1935 5.57荷盾
1936 5.38荷盾
1937 5.18荷盾
1938 5.29荷盾
取的学费! 必要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分班上
1932年,中華會館平均每月 课。1934-1935学年,小学和初中
所有的年级都各有两个班。其后每
为每一名学生支付的费用为5.88荷 学年仍保持这样。
盾,而平均每月从每名学生收取的
学费为4.35荷盾,因此平均每月需 1935年7月,曾担任校长多
向每名学生补贴1.53荷盾。理事会 年而且很有建树的汤武杰先生离
当然希望将亏损额尽可能降低。从 任,由许庆坤、许振基、张国基
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華會館平均 和刘耀曾诸先生担任领导工作,
每月向每名学生的补贴已减少到 直到1935年底聘请到在法国蒙彼
0.54荷盾。显然,这就是为什么中 利埃(Montpellier)毕业的左承恩
華會館需要而且能够得到许多人的 (Tso Cheng En)—— 即左任侠(Tso
热心捐助的原因。 Ying-Hsia)——博士时为止。左先
生担任校长一年多之后,于1937年
1932年起,可以说教师人 12月辞职,由许庆坤先生担任代
数的变动很大。1932年时,我们 理校长。1938年下半年,曹毓宗
的学校共有32名教师。到1937年 (Tsao Yu Tsung,在苏州获学士学
底和1938年底时,教师人数为37 位,在密歇根获法学学士学位,在
名。1936、1937和1938年,教师 特拉華州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先
平均每月的薪酬分别为164.88荷 生成为我们学校的领导人。
盾,134.98荷盾和129.93荷盾。这
三年内,中華會館平均每月支付的 1934年,根据陈文生先生建
教师薪金总额分别为71.228.16荷 议,又恢复童子军活动,目的是加
盾,59.931.12荷盾和56.800.92荷 强教学纪律,学校聘请一位教师来
盾。 领导童子军的工作。
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有 巴达维亚中華會館学校(又称
163
八華学校)童子军在1935年10月10 出于教学需要,1937年成立
日正式成立,并注册为荷属东印度 了一个研究会(研究教学的团体),
童子军第22队。 希望能够深入研讨有关教育的各种
问题。
女生对童子军的热情并不亚
于男生。1938年5月,中華會館学 中華會館一向十分关注贫困
校的童子军成为荷属东印度童子军 華侨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1933年
团第15团。 已有人建议兴办一所免费招收贫困
華侨子女的学校。
我们的童子军取得了令人欣
喜的进步。1938年,中華會館童子 但是,直到1935年7月15日才
军有7名领导人,7个队共有50名童 得以实现这个愿望。在理事会、中
子军,3个队共有18名童子军,还 華学校教职员和八華学生自治会共
有3个小队共有20名小童。这样, 同努力下,终于成立了八華民众
共计有95名成员。 义务学校(Pa Hua Min Chung I Wu
Hsioh Hsiao)。
我们的一名队长蓝益昌(Lan
Ek Chang)同学曾被选为荷属东印 这所学校刚开学时,共有70
度童子军和女童子军的代表,前往 名学生。由于程度不同,将他们分
荷兰参加1937年7月31日—8月9日 为三个班,分别在四个教室里上
举行的世界童子军大会。 课。这所学校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上
课。教课的是中華学校初中二年级
我们学校的英文教师赖灿辉 以上的学生。他们当中有一名学生
先生在1935年12月20日写信建议中 担任领导工作。理事会中有专人负
華會館学校设立商科。他认为,这 责,并从中華学校教职员中指定三
对于那些不能去中国升学而又不喜 人参加领导工作。
欢读普通科的高中生是有利的。他
说,设立商科班并不困难。为此, 在后来几年中,八華民众义
他将普通科和商科的课程表做了比 务学校经历了一些改革。
较。
1938年,上课时间改为下午
学校董事会进一步研究了赖 三点半至五点。
灿辉先生的建议。1936年7月以
后,也就是在新学年开始之后,中 当时义务学校共有五个年
華會館学校终于开办了三年制的中 级,即零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经过
学商科班。1939年6月,第一次举 五年学习,必须在初级小学毕业,
行商科毕业考试,结果有七名学生 其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免费
毕业,其中有六名男生和一名女 在上午班学习。义务学校尽可能按
生。 照中華学校的课程教学。
义务学校的学生都不用缴纳
164
任何费用,连书本也是免费提供 琅、勿里达和梭罗市巡回比赛,共
的。 计筹集到1662.03荷盾。这些捐款
已经交给各地的筹赈会。在万隆也
1937年,义务学校在校学生 举办过同一目的的比赛活动,筹集
有183人。1938年,增加到231人, 到的461.09荷盾已交给当地的筹赈
教课者有28人。 会。
为改进教学工作,当然需要 因为我们没有合适的足球
增加经费。学校刚开办时,每月的 场,踢足球的学生不多。他们都参
经费大约是10荷盾,全部由八華学 加校外其他足球队的活动。
生自治会承担。中華會館负责提
供教室、桌椅、粉笔和饮水等。 田径运动会每年10月10日左
到1939年时,这些费用已增加到 右举行一次,目的是唤起人们关心
181.66荷盾。 体育运动。
自从成立八華民众义务学校 1928年11月,中学部的学生
以后,中華會館学校的校舍可以说 成立了八華学生自治会(Pa Hua
从早到晚一直在使用。1936年开 Hsioh Sing Chih Chih Hui)。学生们
始,教室的使用情况如下: 原来借《新报》華文版刊登通讯。
学生自治会成立后,即出版自己的
7:30—1:00 中華會館学校 華文月刊。1929年8月起又同时出
下午 3:00—5:00 民众义务学校 版英文月刊。现在,二者已经合
并。出版这些刊物当然对学生有好
5:00—7:00 華文夜校 处,因为可以向学生提供练习写作
7:00—9:00 英文教师为成 的园地。
人开办的学校 与中学部成立八華学生自治
我们的学校很关注学生的体 会同时,小学部也成立了小青年会
育运动。除了篮球以外,学生们也 (Hsiao Tsing Nien Hui)。这个团体
很喜爱羽毛球,当然也不会忘记足 由一些会员轮流负责,使其他会员
球。在其后几年中,学生的球队多 共同关心团体的运作妥善而廉洁。
次与其他球队举行比赛,并且获得
胜利。1938年内,我们拥有10支篮 1938年4月,发生了一件使中
球队,其中两支是女子篮球队。此 華會館感到伤心而未曾经历过的
外,在同一年内,经常有200多名 事:学生罢课!
学生参加这项运动。我们的低年级
男生在華人公馆举办的锦标赛中夺 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左承
得了冠军。1938年暑假期间,高年 恩博士于1937年12月辞去校长一
级的男女篮球队为筹赈中国难民, 职,由许庆坤工学士再次接任。许
曾远赴直葛、三宝垄、泗水、玛 先生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重新测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