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日语综合教程7-8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johntss124, 2021-06-25 19:31:59

日语综合教程7-8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日语综合教程7-8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だから、あえて比喩的に説明する、とする筆者の意識(=偏見)が含まれている
からである〇
〇解説

「比較的スープ状にもっていく」やり方を「普通」としている地域の人な
ら、説明が逆になったかもしれない。ただし、注意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
は、このように、自分の文化を無意識のうちに基準としてしまいがちな自己
を冷静に対象化できたなら、自分の文化を絶対視する「偏見」からは、すでに
離脱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そのことはまた、自分の文化(この場合す
きやきの味付け)をより豊かに味わうことを可能にするだろう。
4・それだけでは限界がある、と考えている。なぜなら、それによってとらえられ
るのは反省的・意識的にとらえられる限りでの異なる文化であり、その限りで
は努力に応じて理解は増すとしても、文化には、それを生きる人間だけが無意
識のうちに身につけるような、言葉では明確化しにくい部分があるからで
ある。
5.生きる過程で、無意識的に身につけた文化というものは 、その人にとって疑問
の余地のないほど自然なものになっているため、それを対象化(意識化)し、客
観的に見ることが困難だからである。
6・(お雑煮にはウサギの肉を入れる、それ以外ありえない、と思っているA子さん
のように)、生きる過程で無意識的に身につけた文化というものは、異なる文
化の人から見ればどうであれ、もうそれしかないと思えるようなものになって
いる、ということ。
〇解説

「私たちはだれでもある特定の文化の中で生まれて育つ」、そして、「異な
る文化に出会うまでは、自分の文化にも気がつかない」とあったことの理由
を、ここで考えさせ、確認したい。
7. 国境は囲い込みという機能をもっているが、文化の方はその外側では重なり合
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具体的には、国境を越えれば国としては突然別の国に
なる。しかし、文化の変化はその前から次第に始ま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
8. 単に知識の上の理解だけでは不十分で、「そういった文化の状況」を、具体的・日
常的に「生きる」ことで初めて、自他の差異を固定化し絶対視する発想から自
由になれる、筆者はそのように考えているのであろう。
9. 民族的偏見や差別に対して有効だからである。逆に文化に優劣を認めるとす
れば、「優」なる文化集団が「劣」なる文化集団を侵略したり支配したりするこ
とが正当化され、人間として対等な立場に立つことができないであろう。

150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10. 「自分たちの文化に対する誇りとか『自慢』する気持ち」を持つということは、
当然、自分たちの文化が良いものであるという価値判断を含むはずである。
この点が、そのままでは文化相対主義に「反する」。なぜなら、文化相対主義
は、いろいろな文化の間に価値の上下はない、とする立場であるからである。

◊解説
ただし注意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は、「反するように思える」のであって、

実際はむしろ「文化相対主義を保証し、成り立たせる」のだ、としている点で
ある。自分たちの文化を誇る気持ちが、「それぞれの文化の内側にある差異
のユニークさと自立性を認めるという立場」に通じ、そのことが、しばしば
外との差異を際立たせて内側の差異を認めないでしまう「文化相対主義」
を、健全なものにしていく、または真の「文化相対主義」足らしめる、という
ことだろう。また、一般的に言って、自分たちの文化を誇る気持ちがなけれ
ば、他の文化と出会ったときの深刻な違和感も感ずることもなく、したがっ
て、そこから異なる文化を理解しようという問題意識も、自分の文化の相対
化の契機も、持ちえないだろう。
11. ①他の文化を認めるという言い方の中に、互いの重なり合いを否定した上で差

異を際立たせ、同時に自分たちの中の文化の細かな差異は認めないという
考え方が含まれていることがある点(それぞれの文化を、内部的に均質なも
のとして囲い込み、つくりあげた差異を固定化してしまう傾向がある点)。
②我々には自分たちの文化を自慢したい気持ちがある以上 、ただものわかり
のいい態度をするだけでは、本当に自分たちの文化を生きることができる
のか疑問である点。
12. 自分が現に生きている文化を誇るという考え方や活動(言わばお国自慢)は、
それぞれの文化の内側にある差異のユニークさと自立性の主張である。そ
のことが「文化相対主義の悪い形」つまり文化をー'"のものとして囲い込み、
内側の差異をなくしてしまうという傾向を是正し、文化相対主義を真に文化
相対主義として機能させるからである。
13. 外と重なる部分を切り捨て、内部の差異を認めず、そうやって日本文化(自国
の文化)を一つの文化として想定することは、自分たちの考え方や生き方の
多様性を認めない•均質化するということに通ずるからである。具体的な個
人にとっては、多様性を持ち、且つ個性的な存在である自分から、その枠組に
あてはまらない部分(日本的でないと考えられる部分)を切り捨てるような
ものであろう。それは、「かなり無理」なことのはずである。
〇解説

例えば、「日本人は韓国人(アメリカ人)と比べて、〇〇的だ」とか「〇〇こ

第八册第8課文化と理解 151

そ日本文化だ」などと言われるとき、しばしば自分としては同意できない、
と思う経験は、誰にでもあるのではないか。日本文化といっても、内部に
さまざまな差異があり、かつ歴史的にさまざまな影響関係のもとに成立し
てきたものである以上、本来単純に一括りにはできないはずである〇また
逆に、括られた「文化」に自分自身を合わせようとすれば、それは「かなり無
理」をすることになる。
14.(略)-「学習の手引き」

二、 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なさい。

(略)f课文参考译文

三、 次の文章を読んで、後の問に答えなさい。

問1①の「こう」とはどんなことか。
B

問2②にふさわしい言い回しはどれか。
B

問3③は具体的にどんな間違いか。
D

問4 (④)にはどんなことばを入れればいいか。
C

問5 (⑤)にはどんなことばが入ると思われるか 。
A

問6 (⑥)にはどんなことばが入ると思われるか。
B

問7 (⑦)にはどんなことばが入ると思われるか。
C

問8⑧「かられて」の漢字は次のどれか。
A

問9本文の内容と合っていないものはどれか。
D

問1〇作者の言いたいことはどれか。
D

152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课文参考译文

文化与理解

I

最近经常看到要理解异文化之类的说法。本来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存在,是一件令
人愉快的事情,但是理解异文化这种说法,总好像给人带来这么ー种感觉,那就是必须
要去理解不同的东西,要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硬吞下去的感觉。“异”这个字,意味着
从ー开始就是不同的,就是异类的,总给人一点怪诞可怕的感觉,所以我一向认为,在这
里用这个“异”字好像是不大好的。

我们每ー个人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当我们遇到其他文化的时候,
确实会感觉它是不同的。那种时候的感觉,不仅仅是觉得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是好事,同
时也包含了某种不协调的感觉。这种不协调感甚至是带有一点不肯认同的情绪的,但
是事实上,我们在遇到不同的文化之前,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其实也是没有察觉的。

很早以前,有一家杂志的正月刊,是有关年糕汤的特刊,介绍了高知、京都、福岛等各
个地方的年糕汤。后来隔了几期之后,登出了下面这篇说是“看过上次的年糕特刊”的
“读者来信”。

文章的作者问自己的朋友,N县出身的A子,“你们老家的年糕汤是怎样的?” A子
回答说,“没啥,我们老家就是普通的年糕汤。”“那是怎样的呀?”“相当普通的。就是那种
放了兔子肉在里面的。”

像这样的情况,譬如说不同地方的人结婚之后也会遇到。比如,一方吃火锅时只用
酱油和砂糖调味,而另一方则用比较稀的浆汁做成一种汤样的东西。这么ー来,两个人
在ー个锅里各自要做出不同的火锅来,这样是吃不成火锅的。其实我本人就是用酱油
和砂糖的,我刚オ说“汤样的东西”,这个说法已经带有我的偏见在里面了。

那么,了解不同的文化,比如说学习法国文学,或者考察巴厘岛的民俗舞蹈,这种了
解型的文化理解,会随着我们的努力成正比地不断增长。说得简单ー些,这种“了解”就
像学习语言ー样,只要努力总是能够掌握的。这是ー种反省式的,也是ー种有意识地去
掌握的文化。

但是,我们现在不谈这种形式,我想应该还有一种生活式的对文化的理解方法吧。
比如,我们ー出生就从父母和身边的人们那里学会生活,我们就生活在这种日本文化
里。这与我们在学校里学习葡萄牙语啊、俄罗斯语等等的学习方法不同。不是那种学习
语法、记住单词然后按规则造句那样的学习方法,而是在与周围的人们进行的点点滴滴
的交往中,失败了再来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与其说是“在学习”,还不如说是

第八册第8課文化と理解 153

“在生活”更贴切ー些。
不是学习葡萄牙语式的文化理解,而是生活在文化中,也就是相信那种文化的价值

观,把那种文化所具有的框架体系无意识地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天
天去读六法全书,但是我们却知道只要不做什么事我们就可以不触犯法律而生活下去 。
这是因为通过文化中的某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我们学到了一些价值观,知道了一些特殊
的事例,我们把这些组合起来,大致就可以生活下去了。而且,一旦失败了,周围的人们
会给予我们细心的提醒,我们ー边修正,ー边去理解这种文化。这是ー种无意识的、很少
通过反省去重新体会的文化理解。而且,这种在生活中掌握的文化,往往会成为ー种让
我们觉得是唯一的文化。前面说的那个A子,她就认为年糕汤里是要放兔子肉的,除此
之外就没有了。这种事情在我们的身边是经常发生的。

人们组织某种集团,从事某些活动,当我们意识到这种集团或活动以ー个复合体的
事物存在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将它大致区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它的界线和外侧都很明
显的圈定型,还有一种就是它的中心很清楚,从中心往外扩展其影响カ的放射型,这当
然是我自己起的两个名称,我认为有这两种类型存在。而且,我试图把文化这种东西的
存在方式与社会这种东西的存在方式进行比较。社会这种东西,小到相对独立的“村落”
ー类的集团,大到我们所属的现在的国家,某某人是属于哪里哪里的,我是属于这里的,
这样的ー种所属关系是明确的。而且,作为ー种更为明了的形式,有国界呀,村界呀,这
样的地理界线也是明确的。

但是,文化不是这样的。我想我应该是生活在日本文化中的,但是这件事却不能以
所属关系这样ー种形式来证明。尽管如此,自己感觉还是“属于”日本文化的。在外国出
生拥有外国国籍的人,在日本待得时间长了,也会有人感觉自己是生活在日本文化之中
吧。也就是说,文化这种东西,谁都可以进入,或者说本来就不存在进入与不进入的问
题。文化,它有一个理念性的中心,从这个中心以影响的形式向外扩展。它的扩展,从理
论上来说是无限的,在美国也可以有人吃豆腐、养金鱼、泡浴缸,光凭这个当然不能说是
生活在日本文化之中,但可以说是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
展下去,以至于相信日本文化的理念性价值,并把日本文化的行为规范和体系都在自己
身上形成一种意识不到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日本文化就是他所生活的文化。

那么,当我们思考法国文化、日本文化等等文化的时候,它们的外侧是怎样的呢?在
欧洲一路上旅行,穿越国境,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突然从法国到了德国,但是如果坐火车
旅行的话,各种各样的变化早在穿越国境之前就能够从车窗里看到。从地中海那头横
穿法国,比如说穿越阿尔萨斯那个地区进入德国,人的感觉也好,服装的感觉也好,贝雷
帽少了,身上的饰品变了,还有房屋的屋顶变了,风景变了,庄稼地旁边种的树本的种类

154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以及剪枝的方法变了,等等等等,一切的东西都在不断地变化。然而这绝不仅仅是自然
的变化,那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文化在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穿越国境前就
已经发生了。

国境确实是用线来划定的,它具有圈定的机能。但是,文化呢,它的外侧是相互重叠
的。关于年糕汤,我也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关东的年糕是四方的,往西边去,不知从哪里
开始就渐渐变成了圆的吧。我想大概不会有哪个地方既做圆的年糕又做方的年糕,但
是它的界线从地理上来说肯定是摇摆不定的。不仅仅是年糕的形状,还有汤汁是清汤,
还是白浆汤之类的差异吧。即使我们能把圆年糕和方年糕划出一条界线,接下来清汤
和白浆汤的界限又会在另ー个地方。ー碗年糕汤,我们大致可以考虑五到十项以上的
要素,从总体上来说,真是有各种微妙的差异,即使把它归纳为几个主要的类型,它们的
影响圈也总是重叠的。年糕汤是正月饮食这种文化要素的一部分,从我们的日本文化
来说,它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即使是从这么ー个小小的事物上也可以
看到这些细微差异的相互重叠。

就是这样,文化或文化的某个要素,它的影响、分布的外缘总是与其他的文化或文
化要素相互重叠的。如果说文化就是这样的ー种存在,它们相互重叠的部分又相互影
响的话,那么要理解不同的文化,就是要在这种文化相互重叠的地方,生活在某个各种
文化之中并受到各种影响。我们或许正在受到来自于各个文化中心的影响,又或许正
生活在某个文化中心,我们在这样的文化状况中生活,这对理解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 。

H

有一个说法叫做文化相对主义,其观点就是说各种各样的文化之间没有谁好谁坏 、
上下优劣的差别,无论看上去是怎么奇怪的一种文化,它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是重要的
文化,从而文化是相对地存在的,不可能绝对地以某种方式成为普遍性的文化,也不可
能是ー种文化高于另ー种文化。按照这个观点,我们不能认为只有日本文化是优秀的,
到了国外不能认为只有日本企业的做法オ是唯一的,要学习所在国家的做法,把那儿的
长处吸收进来,这是我们最近经常听到的ー些说法。大家要相互理解不同的文化,各种
文化相互之间都是相对的,所以要摒弃那种认为某种文化优秀某种文化低劣的想法,要
相互去理解对方的差异,我也认为采取这种立场是很重要的。

但是,承认其他文化的说法,它其实包含了这么ー种思考方式,那就是否认文化的
重叠,并把文化的差异凸显出来的一种认可,同时又否认自己的文化内部存在的细微的
差异。而且,虽然ー边说要承认其他的文化,ー边又在心里面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
承认各种文化之间没有优劣,这种通情达理的态度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这样你就真的
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之中吗?既承认自己的文化是许许多多文化之中的一种,同时还
必须要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或“骄傲”。这似乎让人感觉到有点违背了文化相对主义,

第八册第8課文化と理解 15?

但是也正是这种想法和活动使文化相对主义得到了保障和成立。
两种文化,比如说日本和外国的某种文化,我们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文化,又都要承

认它们,这同时就意味着我们是把自己的文化即日本文化作为ー个文化来认定的。ー
旦认定了日本文化这样ー个文化,那么文化内部的差异就没有了。而且,这种想法本身
就是要抹消内部的差异。这样,反过来也就把与外部的差异扩大了。简单地把外面的文
化作为一种不同的文化来承认,看上去似乎是ー种相互共存的通情达理的态度,但实际
上这只能说是抹消了内部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与外部的差异,然后自己承认了自己创造
的这种差异。反过来,如果我们承认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那么就肯定会出现与外部
重叠的部分。在日本文化中,比如说与太平洋文化重叠的部分,或者是与朝鲜半岛重叠
的部分,你越是去抹消它,那么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就越大,相反你如果越是去保持它,
那么与外部的共通性就会保留下来。造成了内部的差异,毋宁说是增加了与外部的共
通性。文化相对主义的不好之处,就在于它实际上是尽量减少内部的差异去凸显与外
部的差异,并要承认这种创造出来的差异。文化这种东西如果要这样ー块块地切下来,
那我们真的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如果文化相对主义很起作用,那么最好应该与文化相
对主义同时存在着另外一种立场,称之为文化绝对主义虽然有点怪,那就是夸自己的家
乡好オ会有文化的活力,也就是承认各种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的独特性和自立性,这样
两种立场并存才能使文化具有活力和平衡性。这样就会产生出来重叠,从而也产生理
解别的文化的行为。这样两种立场保持平衡,或许文化就会很自然地变化下去。不是说
全世界一个文化,而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地产生出来又相互影响,并形成别的文化。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产生冲突引起对立,而是各自不同的要素形成融合,或是相
互渗透而共存,或是一方覆盖另一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始终保持着ー种变化的姿态。

那么,所谓异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说就是文化与文化在相互关联的状态中产
生一种共通性的行为,同时也是产生差异的行为,这两者始终是同时存在的 。这里面绝
不仅仅是“物件”和情报的移动,还有接受不同的文化流入的人与人的相互重叠。所谓文
化的理解,也就是指生活在这种不断融合的差异之中。从现在日本的状况来说,为理解
异文化而做的努力,就是要扩大与不同的文化的人的重叠的部分。当然这需要人与人
的重叠和接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打个比方说,说不定还会发生伤害对方导
致流血之类的严重问题。但是,即便是在日本,从北到南都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这种
种差异表现为夸自己家乡年糕汤好之类的行为。我们不要为现在的状况而盛气凌人,
我们要想想就是在日本文化内部我们也有很多的差异,对于那些我们认为完全不同的
文化,我们不要去把它们理解为这样的那样的,我们可以以生活在其中的形式一点一点
地与它们重叠融合下去。

(摘自《东京大学公开讲座46对于异文化的理解》1988)

156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古典

—・古典の文章に親しむ

掌胃。壬弘きと裸・胃……

1. 「浜辺の歌」の中の次の単語は、歴史的仮名遣いではどう書かれるか。古語辞典で

しらべてみよう。

1)もとおれば=もとほる 2)ゆうべ=ゆふべ 3)かえす=かへす

2. 「浜辺の歌」の中の、古典語としての次の単語は、どのような意味で用いられている

か。古語辞典で調べてみよう。

1)あした=朝 2)ゆうべ=ゆうがた 3)かげ=ひかり

3. 次の慣用的な言い方の中で、現代とは活用に違いのある単語はどれか。抜き出し

て、現代の活用と比較してみよう。

1) 忘る=忘れる 枯る=枯れる
2) 成り(て)=成つ(て)
3) 肥ゆる=肥える
4) 青し=青い

I参考译文

ー接触古典文章

清晨徜徉在海滨
想起往昔的事
风声啊,云彩啊
还有涌来的波浪,还有贝壳的鲜艳

第八册第9課古典 157

傍晚徘徊在海滨
想起往昔的人
涌来的波浪啊,退去的波浪啊
还有月色,还有星光

上面是一首名为《海滨之歌》的歌曲,至今仍为许多人所喜爱。是一位名叫林古溪的
诗人的作品,有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歌曲演唱。作词的时候(大正7
年),「さまよえば」是写作「さまよへば」,「かい」是写作「かひ」的。

在古代,平安时代中期的假名用法,大概是表示那时候的发音的。但是,随着时代的
推移,有些音发生了变化,与假名之间产生了差异。尽管如此,在实施现代假名书写法之
前,历史假名书写法是使用假名书写文章时的原则性书写法。

另外,古文与现代文相比,还有几个不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活用词的词形不
同。比如现代的「しのばれる」曾经是「しのばるる」,「寄せる」是「寄する」。从这一点来
看,《海滨之歌》采用的是古代文章的写法,也就是按照古文语法写的作品。

另ー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古文特有的语法里有一种叫做系结规则的现象。现代用
在句末的助词「ぞ」,在从前的文章里更多的是用在句中,出现这个助词的时候,句末的活
用词一定要用连体形结句。《海滨之歌》中的「昔のことぞしのばるる」,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没有「ぞ」这个助词,那就是「しのばる」,用「る」这个终止形结句,这里是用「るる」这
个连体形结句9《海滨之歌》在这一点上也是依照古文语法的。

幸好,这个歌曲中没有我们不熟悉的单词。但是打头的「あした」不是「明日」的意
思,而是「朝」的意思。就这样,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同一个单词也会发生意义上的变化
直至今日。

说到古文,我们常常会觉得有些难以接近,好像是很久以前的文章,但其实绝不是
这样的。相当于古文的文章,就像前面的歌曲ー样,很意外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不知
不觉就在接触它们。那么,我们既然已经发觉了这一点,就让我们以此作为亲近古文的
ー个契机吧。日本有很多的古典作品,涉及广泛的领域,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在阅读它们。
让我们能够随口吟诵几句和歌,在古典的随笔中加深我们的思索,在古典的物语中度过
ー些陶醉的时光。

(摘自《新国语I》旺文社)

二物语

竹取物语

古时,有一位人称采竹翁的老者。此翁每日进山伐竹,做成种种竹器。其名叫赞岐

158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造。某日见竹丛中有一株根部发光的竹子,甚觉奇异,走近一看,乃是竹节中有光 。细
看,ー约三寸长短的小人坐在其中,极为可爱。老翁日:“你住在我朝朝暮暮看着的竹子
中,因而我认识了你,你应该成为我的孩子。”乃捧于手中,带回家来。交与老妻抚养。孩
子美丽无比,因其幼小,遂将其养在竹笼之中。

源氏物语(桐壶)

从前某一代天皇之时,女御、更衣众多,其中一更衣虽非出身高贵,却深得天皇宠爱。
乃有许多初入宫时自视甚高者,视其为越礼占宠之人,心怀嫉恨。更有许多地位同等或
地位更低之更衣,自是妒火尤盛。

平家物语(祇园精舍)

祇园精舍之钟声,有诸行无常之音,娑罗双树之花色,现盛者必衰之理。骄奢之人亦
不长久,只好似春夜之梦。强梁霸道终至灭亡,恰同风前之尘土。远观异朝,秦之赵高,
汉之王莽,梁之朱异,唐之禄山,是等皆不遵旧主先皇之政,极尽享乐,不听劝谏,不觉天
下之将乱,不知民间之疾苦,不久乃为败亡之人。近察本朝……

三随笔

枕草子(春天是黎明)

春天是黎明。山际渐渐发白,有些许天光,紫色的云丝挂在天空。
夏天是夜晚。月夜且不必说,就是黑夜,许多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或仅有一 、二只忽
闪忽闪地飞去,也很有情趣。下雨也很有情趣。
秋天是黄昏。タ阳照射,即将落山之时,鸦儿要归巢,三只四只,两只三只,急急忙忙
地飞,引人心生感慨。更何况,大雁排成了行,渐飞渐小,真有无限情趣。太阳下了山,风
儿的声音,虫子的鸣叫,更不必说。
冬天是早上。下了雪不用说。就是白白的ー层厚霜,或者无霜但又寒冷的早晨,急
忙生起了火,搬着木炭,感觉也很有滋味。到了中午,炭火渐弱,火盆里积起一层白灰,感
觉没趣。

方丈记(奔流的河水)

奔流的河水永不止歇,且非先前之水。淤水中漂浮的泡沫,且消且结,未有久留之
例。世上之人与住所,亦皆如此。繁华的都城里,栉比斗薨的高低贵贱的人们的住宅,历
经世代而未见穷尽,若问是否果真如此,则古已有之的住宅实属稀罕 。或为去年烧毁今

第八册第9課古典 15£

年新造,或为大宅沦亡而为小家。居住之人亦是如此。地方未变,人也很多,但从前所见
之人,二三十人中仅见ー二人而已。朝死タ生之定规,恰似水中之泡沫。

徒然草(季节之变幻)

季节之变幻,时时事事均有无限情趣。
人们都说,“最令人感慨的季节以秋天为最胜。”此话虽然不错,但更令人兴奋的季节
似非春天之景色莫属。鸟儿的鸣声也格外地带着春意,和煦的阳光下嫩草在墙根萌芽,
渐次春深雾罩,樱花将要绽放之时,偏又风雨不断,匆匆凋落。直至满树葱绿之时,事事
尽引人心烦意乱。橘花虽负怀旧之名,然梅花之香更让往事涌上心头,令人倍感怀念 。
棣棠之清纯,紫藤之娇弱,无不令人眷恋不舍。

160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10

漢文訓読

ー关于训点

(一)返点

现在,我们把汉诗“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译成日语,就读作「春眠暁を覚えず、
処々啼鳥を聞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春眠」「処々」「啼鳥」这三个词就按照音读,没有语序的问题,
但是“不觉晓”则从后面开始一字一字反过来读。这种时候,作为返读的标志,使用记号
「レ」。另外,“闻啼鸟”则从后面先读两字再返读前一字,这种隔一字以上返读的时候,使
用记号「二〜一」。另外,我们把记号「レ」称为「レ(れ)点」,把记号「二〜ー」称为「一・二
点」,把返读记号统称为「返り点」。

(-)送假名

从“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可以看出,汉文里没有相当于日语的助词和活用词
尾之类的东西。

因此,要把汉文翻译成日语来读,就必须要添加一些东西,如 「啼いて」的「テ」,「京
に」的「二」,「風雨の声」的「ノ」,「暁を」的「ヲ」,「僧は」的「八」等等,添加了「テ・二・ノ ・ヲ
•ハ」等助词。另外,「啼いて」的「イ」,「感ず」的「ズ」,「覚え」的「エ」,「聞く」的「ク」,是添
加了用言的活用词尾「イ・ズ・エ•ク」等来读的。这些助词和用言的活用词尾统称为「送
り仮名」。送假名原则上是按照日语语法的规则,在(竖写汉文的)汉字右下角用片假名
书写。(顺便说ー下,「春眠」「覚エ」「聞ク」等的注音假名原则上要用平假名书写。)

另外,像下面的汉诗「黄鶴楼送三孟浩然之ニ広陵一」那样,以「三〜二〜一」的形式返
读,即按照「-f二f三」的顺序,读作「黄鶴楼にて孟浩然の広陵に之くを送る」。

还有,像汉文《矛盾》里那样,「楚人有下鬻二楣与ッ矛者上」一句用了「ニ〜V」和「下

〜上」之类的返读点。「下〜上」称为「上下点」,是包含「ニ〜ー」的返读点。即读作「楚人(そ
ひと)に楣と矛とを鬻ぐ者有り」。

此外,汉文《推敲》里的“未决”,读作「未だ決せざるに」,这里的“未”读作「いまだ〜
ざる」,前后要读两次,叫做「再読文字」。

还有,“敲字佳矣”(《推敲》)读作「敲の字佳し」,“以為畏狐也”(《借虎威》)读作「おも
へらく、狐を畏るると」,这里的“矣”、“也”叫做「置き字」,就是不读的字。

以上的返读点和送假名,再加上句读点(「、」「〇」),这三者统称为“训点”。

第八册 第10課 漢文訓読 161

新世纪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总主编谭最华 “ナ近”驚家緻纔划教材
新世纪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日语综合教程

--------- •第八册---------

皮细庚编著

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 陆静华编著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 陈小芬编著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 季林根编著
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 皮细庚编著

总窪编谭矗华 新世紀爾鶴部校日语卷业本毬生系夙敬・修 总主编谭晶华 新世纪离等学核日谴を业慕科生系列教材 总主编谭晶华 新世纪襪等学校日语賣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日语语法 日汉翻译教程

髙丈汉褊育 .句法与篇章法

燮大潮编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日语语法句法与篇章法 日汉翻译教程
高文汉编著 吴大纲编 高宁主编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