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五乘共法〉 43
(一)三惡趣:
1、 地獄(p.83~p.86)
2、 畜生(p.86~p.88)
3、 餓鬼(p.88~p.89)
(二)二善趣:
1、 人(p.90~p.93)
2、 天(p.93~p.95)
九、(p.83~p.86) 地獄:
【大地獄極熱,近邊遍遊歷,八寒及孤獨,是諸苦中極。】
地獄分四類(共為十八地獄):
(一)八大地獄: 1、 等活, 2、 黑繩, 3、 眾合, 4、 號叫, 5、 大號叫,
6、 炎熱, 7、 極熱, 8、 無間地獄。
1、 都受著猛火的焚燒,及為烈火燒熱了銅鐵所迫害。
2、 身體大,壽命長,在業力沒有盡以前,怎麼也死不了,燒成灰也要活轉
來。
(二)近邊地獄:又叫遊增地獄。這在八大地獄的附近邊緣,是熱地獄的流類。
八大地獄的眾生,受苦完了,從每一門出來,就又必然的周遍遊歷四地
獄,從一處到一處,增受苦迫,所以也叫做遊增。
四地獄是:1、 煻煨,這是火熱的灰坑。 2、 屍糞,這是糞泥坑。 3、 鋒
刃。 4、 無極河,這是沸熱的灰水,落在裏面,如油鑊中煎豆一樣。
(三)八寒地獄: 1、 皰, 2、 皰裂; 3、 歇哳吒, 4、 郝郝凡, 5、 虎虎
凡(3、4、5這三處,依寒冷的呼號聲得名); 6、 青蓮, 7、 紅蓮,
8、 大紅蓮 (6、7、8這三處,依膚色及破裂情形得名)。
(四)孤獨地獄:這可說是人間地獄,或在深山,或在海島,或在曠野,或在深
林,到處都有。這不是眾多和集一處,而是少數,或一或二的眾生,由於
個別的業力,感到這地獄一般的苦報,所以叫孤獨。
十、(p.86~p.88) 旁生: 【旁生種種異,吞噉驅使苦。】
旁生(畜生)趣的苦迫主要有二:
1、 互相殘殺,互相吞噉。
checksum
44 成佛之道講義
2、 為人類所繫縛,鞭策,驅使奴役,絲毫不得自在。
十一、(p.88~p.89) 餓鬼: 【餓鬼常饑渴,不淨以為食。】
餓鬼有三大類:
(一)無財鬼:又分三類:
1、 炬口(就是燄口),飲食入口,就化為火燄。
2、 針口,咽喉細小如針,飲食無法嚥下去。
3、 臭口,滿口腐爛發臭,不能飲食。
(二)少財鬼:也有三類: 1、 針毛, 2、 臭毛, 3、 癭, 都因身體的特徵得
名。有的遇到飲食,就化為膿血不淨;或專食痰唾尿屎等不淨。依這一類
說,所以是吞噉不淨以為食物的。
(三)多財鬼:也有三類:
1、 棄者,專受人類祭祀而生活的;與中國傳說的神道相近。
2、 失者,是以人間遺失的物品為生的。
3、 大勢,那是夜叉、羅剎等大力鬼王,享受與天福相近。
雖有這種種,而多數的無財、少財鬼,都是患著極度饑餓的,因此總名為
餓鬼。
十二、(p.89~p.90)墮三惡道之原因 【悉由三不善,惡行之所感。】
(一)三惡趣,都是由於煩惱的三不善根(貪欲、瞋恚、邪見),造作殺、盜、
邪淫等重大惡行之所感得的。
(二)欲界的貪欲,瞋恚,邪見(癡)──三者,為不善法的根源;由此煩惱的
發動,就會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惡行成為惡業,這才感到這惡趣的苦
報。
(三)由貪欲,瞋恚,邪見而引發殺生:
1、 從貪欲而引發的殺生:如為了謀財而害命。
2、 因瞋恚而引發的殺生:如報怨復仇,或一時的怒火上沖,就把對方殺害
了。
3、 從邪見而引發的殺生:如外道為了祭天而殺牛羊。
• 七不善業道由貪、瞋、癡生,參見: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45
– 《十住毘婆沙論》卷13,〈分別二地業道品〉,大正26,97b8~c14。
– 《俱舍論》卷16,〈分別業品第四之四〉,大正29,85b9~c26。
(四)三不善根引發的惡業:
1、 上品:感地獄報。
2、 中品:受旁生報。
3、 下品:墮餓鬼報。
十三、(p.90~p.93)「人」:
【人中苦樂雜,升沈之樞紐;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一)人身苦樂參雜,有苦有樂,忽苦忽樂的,這對於修學佛法,卻是良好的環
境。
惡趣苦多,沒有修學的閒暇。
天上太安樂,一味享受,智慧就會減損,也與佛法不相應。
(二)五道之升沈,多半是由於人身的行善或作惡。
1、 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禪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
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
2、 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如從天而墮惡趣,這不是由於天身作
惡,因為諸天是沒有嚴重惡行的(色界天以上,僅有有覆無記10煩惱),
這是天福享盡了,過去未了的惡業成熟受報。
如從地獄而生旁生或鬼趣,也決不是地獄的眾生造了惡業;地獄眾生,一
味受苦都來不及,還會作惡嗎?
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造的惡業。
3、 鬼與旁生,除少數的高級而外,大部分是不會造作惡業的。人間的無知小
兒,失心的狂者,殺了人,還不負殺人的重罪,何況多數旁生,比小兒更
無知,僅憑生得的知能而行動。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是眾生界可悲
的現象,是不清淨,可以有輕業輕報,但決不會因此而成引業,使眾生墮
落三惡道的。
10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58:「有覆無記:不能記別是善,是惡,所以是無記。但
它又有煩惱的覆障,故又名為有覆。」
checksum
46 成佛之道講義
4、 由業力而升沈(除少數鬼畜),主要為人類善惡業力所招感。墮地獄,是
人類的惡業。斷善根──極惡到連少許的善根,都暫時沒有了,也唯有人
類才有可能。反之,修禪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業。能出家,持戒,修
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類才有可能。
因此,人身作惡,可以惡極;行善,也可以善到徹底。約五趣升沈來說,
人身的行善作惡,是一總樞紐,一切都由此出發,上升或下墜。
(三)一般人對生死輪迴的誤解「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1、 印度教:以為人死了,不問聖人,凡人,善人,惡人,一切都進入閻摩王
的都城。惡人們,經過閻摩王的裁判,被送入各種地獄去受刑。
2、 中國一般人:大抵以為:一切死人,都成了鬼。有功德的成為神;有罪
的,要經歷應得的報應,在不同的地獄中,受十殿閻羅王的懲處。等到受
罪完畢,這才按照生前的業行,到各處──人間,畜生去受生。
同時,鬼與地獄不分,所以認為在地獄受苦的鬼,受罪完畢,再往人間,
或旁生去受生。這真是錯誤極了!
• 佛教正確的輪迴觀:佛說的生死流轉,是「人本」的,是說由人造作善惡
業,人死了,就依業力而受天、人、餓鬼、旁生、地獄的果報。
十四、(p.93~p.95) 「天」:
【天趣初欲界,色及無色界。身勝壽亦勝,樂勝定亦勝。】
(一)天之類別:
1、 欲界天:由布施、持戒所感。有心有色,而且有五欲與男女欲。
(1) 地居天: a、 四大王眾天, b、 忉利天。
(2) 空居天: a、 夜摩天, b、 兜率天, c、 化樂天, d、 他化自在天。
2、 色界天:由禪定所感。有心識,有物質(色),可是沒有欲樂。
(1) 初禪天: a、 梵眾天, b、 梵輔天, c、 大梵天。 這雖沒有男女的差
別,但還有君臣人民的國家形態。
(2) 二禪天: a、 少光天, b、 無量光天, c、 光音天。 二禪以上,都是
離群獨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宮殿,不像人間有一共同的器世界。11
11 《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修禪定,當然是殊勝的,但在修行時,厭離五欲,或者
隱遁山林,專重自己的定樂,走向獨善的途徑。等到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的。
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的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47
(3) 三禪天: a、 少淨天, b、 無量淨天, c、 遍淨天。
(4) 四禪天: a、 無雲天, b、 福生天, c、 廣果天, d、 無想天, e、 無
煩天, f、 無熱天, g、 善現天, h、 善見天, i、 色究竟天。
3、 無色界天:由禪定所感。連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都沒有,僅有心識。
由於沒有物質,不佔空間,所以不能說在那裏。
(1) 空無邊處天, (2) 識無邊處天, (3) 無所有處天, (4) 非想非非想處
天。
(二)天有四種殊勝:
1、 身勝:身體非常高大。
2、 壽勝:壽命極長。一生天上,就長在報得12的定中;定力盡了,他的壽命
也盡了。
3、 樂勝。
4、 定勝。
十五、(p.95)苦樂由業
【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苦樂隨業盡,修善宜積極。】
(一)惑(煩惱)→業→苦
1、 諸苦(三惡道的苦、人間的苦、欲天也有憂苦),都是由往昔的惡業而
來。
2、 種種樂報,無不由善業的積集中來。
3、 樂報與苦報,決定依於善惡的行業,所以唯有止惡行善,才能離苦而得
樂。
(二)依善惡業而招感的苦樂報,不是永久的,是隨著業力的限量而終盡的。
1、 惡業的力量有限,苦果終於要過去的,何必為苦痛而擾亂自己。
2、 善業力也是有限量的,福樂也是不久要過去的,怎麼可因喜樂而放逸。
十六、(p.97)勸修善行
【若時能行善,而未作善業,一旦苦果臨,爾時復何為?】
十七、(p.98)確立目標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願生佛陀前。】
12 「定」:修得定,報得定。
checksum
48 成佛之道講義
(一)在人乘天乘中,修學那一乘更好呢?−→人乘。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1、 依福報來說:天報比人報要勝妙得多。
2、 從修學佛法來說:人乘好。人有三事勝諸天;佛出人間;諸天命終,也以
人間為樂土,人間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貴!
(1) 求人而得人:依人身入佛道。
(2) 修天不生天: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為了生天,並且不願
生天。不依深定而生長壽天。(p.98;p.129)
高深的天法(禪定),還是不修為妙。恐怕願力不敵業力,為業力所牽
而上生天國,這就落於八難之中,成為學佛的大障礙了。
(二)什麼才是報生人天的善業呢?−→「勤修三福行」
生人生天的正業,是三福業(布施、持戒、修定),唯有勤修三福業行,
才能得人天樂報。
(三)怎樣才能不為人天福報所拘,或因作惡而墮落呢?
−→「願生佛陀前」 發願求生人間、見佛聞法:
1、 如能生逢佛世,見佛聞法,就與佛有緣,與法有緣,與無量學佛法的師長
道友有緣。不但熏集佛法善根,而且能廣結法緣。這樣,來生生在人間,
當然會蒙師友的引導啟發,歸向三寶,見佛聞法修行,又與佛法及無量學
佛法的法侶有緣。這樣的展轉增上,功德增長,不會因作惡而失卻人身。
2、 勵行人乘正法,日日發願:『惟願三寶慈悲攝受!願得生生世世,見佛聞
法』。
3、 發此見佛聞法的正願,修人乘的正行,保證會不失人身,由此而進入佛
道。
十八、(p.100~p.105)布施福業
(一)(p.100~p.102)三福業中,佛為何先說布施?
【依資具得樂,依施得資具;故佛為眾生,先讚布施福。】
1、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說施,說戒,說生天(修定)法』。如對此五乘
共功德(人天善業),能信受奉行,又能透發出世善根,這才進說出世法
門。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49
2、 布施—->得資具—->得樂(參見:月稱《入中論》卷一):
「頌曰: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
說布施論。其除飢渴疾病寒熱等苦,引生三有安樂之因,倒執為樂,非
真實樂,世人於彼增上貪著。然彼所著除苦之樂,若無能對治眾苦顛倒
體性之欲塵受用具,亦不得生。其除苦因之欲塵境,未修布施福業者亦
不得有。解一切眾生意樂根性之佛薄伽梵,由見此故,於說持戒等之前
先說布施。」
(漢藏教理院刊本,p.12下~p.13上;《佛教大藏經》第48冊,p.6)
3、 人類,要依衣食住行醫藥等必須的資生具,才能得到福樂。· · · · · ·我們的
福樂(樂是由生理所引發的樂受),不能離物質的資生具而存在;精神上
的種種喜樂,一般也是要依此為基礎。
4、 佛說:依於物質的布施善業,所以得今生種種物質的資具。· · · · · ·
自然界的一切物資,是眾生共業所感的;又依往昔的業力,各攝取部分為
自己的而加工享用。業力所感的物資福報,雖需要現生的功力去採集,開
發,製造;但如沒有施業,沒有物資,如貧乏地區,或缺乏某些物資,那
一切現緣的功力,也就無法可施了。所以物質的福樂,實在是依於往昔的
布施善業而來。
5、 如來先讚布施,是看清了物資的受用,是建立人間和樂,出世聖法的
根本。如貧乏到無以為生,那人間的和樂,出世法的修學,都無從說起
了。(p.102)
(二)(p.102~p.103)布施的要件: 【施以捨以利】
1、 要有捨心。
2、 利濟眾生。(要使眾生得到利益)
(三)(p.103)布施的動機與對象: 【由悲由敬別】
1、 悲:以悲愍心布施貧窮疾病眾生等。
2、 敬:以恭敬心供養父母、三寶等。
(四)(p.103~p.104)布施功德的勝劣: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1、 心不同:布施者如何發心。(視悲愍心與尊敬心之有無、深淺而有差異)
2、 田不同:接受布施者,布施種福的地方。
checksum
50 成佛之道講義
(1) 敬田中,供養父母,勝於供養尊長。三寶中,如供養初果聖者,不如
二果;二果不如三果;· · · · · ·菩薩不如佛。一切布施功德,不及施佛功
德,這是福田尊勝的緣故。
(2) 悲田中,以可悲憫的程度來分別:如少壯不務正業,弄得衣食無著,這
雖然可悲憫,當然不及殘廢老弱的可悲。
3、 事不同:所布施的物品。(質之優劣、量之多寡)
• 這三項中,佛法還是以心為重。
(五)(p.104~p.105)如法布施:
【施應如法施,勿隨至怖報,求報及習先,希天要名等。】
1、 有些不純的,不高尚的布施,應該避免:
(1) 隨至施:不能主動發心布施,而是由於乞化而來才勉強布施。
(2) 怖施:怖畏失去生命財產等,希望藉著布施消災延壽,逢凶化吉。
(3) 報恩施:受人恩惠,以酬謝心去布施。
(4) 求報施:希望別人回報的布施。
(5) 習先施:自己並無布施的意願,只是世代沿習下來,照例行施。
(6) 希天施:為求得天神喜悅,護佑,或希望上天國而布施。
(7) 要名施:沽名釣譽的布施。13
2、 《大智度論》卷11,大正25,140c28~141a12:
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
不淨施者:直施無所分別14。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
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誑)人令
13 《俱舍論》卷18〈分別世間品第4〉:「論曰:薄伽梵說:若離染者於離染者施諸資
財,於財施 中此為最勝。若諸菩薩所行惠施,是普利樂諸有情因,雖不名為脫施於脫,
而於施福亦為最勝。除此更有八種施中,第八施福亦為最勝。八施者何?一隨至施,二
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先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為莊嚴心、為資助
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惠施。
隨至施者,宿舊師言: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者,謂見此財,壞相現前,
寧 施 不 失 。 習 先 施 者 , 謂 習 先 人 父 祖 家 法 而 行 惠 施 。 餘 施 易 了 , 故 不 別 釋 。 」(大
正29,96b25~c)
14 大正藏原作「直施無所為」,依【宋】【元】【明】本改為「直施無所分別」。 為=分
別【宋】【元】【明】(大正25,140d,n.30)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51
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
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
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淨施。
淨施者:與上相違名為淨施。
復次為道故施,清淨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
為淨施。淨施是趣涅槃道之資糧,是故言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時施,
是人天報樂之因。
十九、(p.105~p.117)持戒福業
(一)(p.105)持戒的要義: 【克己以利他,堅忍持淨戒。】
1、 止惡行善,達到自心的清淨,為佛法的宗要,所以比施捨身外物更殊勝
的,是戒了。
2、 戒是從克制自己的私欲中,達到世間能和樂善生的德行,就是從克己以利
他的。
3、 如持不盜戒,是從此以後,不盜取一切人,一切眾生的資具。所以持不盜
戒,是對一切人,一切眾生的資財,給予安全不侵害的保障。所以,佛讚
五戒為『五大施』15,這種利他功德,實在比一般布施為大,更有高上的
價值。
(二)(p.107~p.117)總說五乘共法的戒:五戒、八戒、十善戒。
(三)(p.107~p.112)「五戒」:
1、 為什麼要持戒: 【以己度他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本於慈悲而自願
持戒。
• 參見《雜阿含》卷37(1044)大正2,273b~c: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
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
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
殺生,如上說。
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
盜,如上說。
15 《佛說五大施經》〈經集部〉大正16,813b~c:「五戒是為五種大施。· · · · · ·不殺故,
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故。」
checksum
52 成佛之道講義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
戒,如上說。
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
說。
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
舌,(如上說)。
我尚不喜人加麤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
口,如上說。
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
飾,如上說。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
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
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
苦邊。」
(參見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下)》p.756~p.757)
• 持戒→心不悔→得喜樂→得一心→得實智→得厭心→得離欲→得解脫
→得涅槃。
參見:
– 《中阿含》卷10(42)〈何義經〉,大正1,485b。
–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60c。
– 《大智度論》卷22,大正25,221b~c。
2、 (p.108~p.112)五戒(近事16戒)之內容:
【莫殺莫行杖,勿盜勿邪淫,勿作虛誑語,
飲酒敗眾德,佛子應受持。】
(1) 盡形壽不殺生。
(2) 盡形壽不偷盜。
(3) 盡形壽不邪婬。
16 《一切經音義》卷48:「近事(梵言烏波索迦,此云近事,謂親近三寶而奉事也。)」(大
正54,625b8)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53
(4) 盡形壽不妄語。
(5) 盡形壽不飲酒。
• 性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稱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
惡;無論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
遮戒:如飲酒等,(1) 酒能亂性,敗眾德; (2) 障礙正念正知。
(「酒有三十五失」,參見《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8b8~c2)
3、 (p.111~p.112) 【五戒盡形壽,眾福之所歸。】
(1) 信願:歸依是志向三寶的信願。
實行:受五戒是歸向三寶的實行。
(2) 歸依而不受持五戒,只可說假名優婆塞,假名優婆夷,實只是假名歸依
而已。真誠的歸依三寶,是不會不受持五戒的。有信仰而無行為的改
善,便是缺乏真實信仰的明證,算不得圓滿的優婆塞。
(3) 持守五戒之功德:
a、 受到社會的尊重,真是人天歡喜,天龍護持。
b、 邪神遠離,事事吉祥。
c、 不作一切罪惡,心地清淨,報生人間天上。
d、 可為定慧所依,引發出世功德。
(四)(p.112~p.114)「八戒」(八支齋戒,近住戒17):
【加行日夜戒,隨順出離者。】
1、 八支齋戒的內容: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非梵行(不婬):在受戒的期限內,即使是夫婦的正淫,也絕對禁
止,與出家人相同。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6) 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
17 近住戒:佛制八戒,為在家弟子的加行,一日一夜持戒。這是隨順出離行者──阿羅漢
等,學習謹嚴淡泊的出家生活。受此戒的,近於僧伽或阿羅漢而住,所以叫近住戒。
checksum
54 成佛之道講義
(7) 不坐臥高廣大床。
(8) 不非時身(過午不食)。
2、 六齋日:每月(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是
印度習俗布施修善的日子。
3、 五戒與八戒功德之比較18:隨持戒的受持情況而定,很難說誰優誰劣。
(1) 八支齋戒比五戒,要精嚴得多。
(2) 五戒終身受持,也自有勝過八支齋戒的地方。
(五)(p.114~p.117)十善戒(十善業道):
【不殺盜邪淫,不妄語兩舌,不惡口綺語,離貪瞋邪見。
諸善之根本,佛說十善業,人天善所依,三乘聖法立。】
1、 十善戒(十善業道)的內容:
(1) 身: a、 不殺生。 b、 不偷盜。 c、 不邪婬。
(2) 口: a、 不妄語。 b、 不兩舌。 c、 不惡口。 d、 不綺語。
(3) 意: a、 離貪欲。 b、 離瞋恚。 c、 離邪見。
2、 十善戒(十善業道)的特色:
(1) 十善總攝一切戒法。
(2) 依發心不同,通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3) 十善道是性戒,屬於「道德規範」,持之則清淨,犯之則染污受惡果。
(4) 通於有佛、無佛時代。不論如來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5) 通於在家、出家。通於男眾、女眾。
(6) 十善道是不惱眾生的根本。
(7) 十善道特重意業。
參見:
18 參見《大智度論》卷13:「問曰:五戒、一日戒,何者為勝?答曰:有因緣故,二戒俱
等。但,五戒終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
復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軟夫為將,雖復將兵
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名;若如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功蓋天下。是二種
戒,名居家優婆塞法。」(大正25,160b23~c1)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55
•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大乘戒學〉
p.1189~p.1210。
• 釋厚觀:〈《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護僧》第 6 期,民國 86 年
1 月 15 日, p.30~p.43 。
二十、(p.117~p.124)修定福業
(一)(p.117)修定的動機: 【欲樂不可著,散亂多眾苦】
這個罪惡的現實人間,有欲樂與散亂兩大癥結,非修定不能對治。
1、 對治欲樂:欲樂如刀頭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苦惱接著而來。
2、 對治散亂:散亂為引起顛倒煩惱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於多憂多苦的欲
海,不能自拔。
• 欲界特有的煩惱:欲貪、散亂、瞋恚;可分別以不淨觀、數息觀、慈悲觀
來對治。
(二)(p.117)修定的前提: 【依慈住淨戒,修定最為樂】
1、 依於慈心:存著慈念,以利樂眾生的意念來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
容易修習成就。成就了,也不會利用定力通力來嬈亂眾生。
2、 依於淨戒:必須受持淨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業不端,
修定就會招魔著邪。即使成就定力,也是邪定。
(三)(p.119)修習禪定的基本方法: 【調攝於三事】
「調」:「調」是調伏,調柔。「調」又是調和,身體、呼吸、心念,都
要調和到恰好,勿使動亂,才能漸入安定。
「攝」:「攝」是收攝,使心念集中,勿讓他散亂。
1、 調身:身體要平穩正直,舒適安和。
2、 調息:呼吸要使之漸細漸長,不可有聲;似有又似無。
3、 調心:心繫於所緣,不散亂,不惛沈,不掉舉。
• 三者有相互關係,以心為主,在身體正常的安靜中,心息相依,而達定
境。
(四)修定之前方便:(《成佛之道》(增注本)p.192~p.202)
checksum
56 成佛之道講義
1、 《成佛之道》p.192~p.199:
「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此能淨尸羅,亦是定方便。」
(1) 密護於根門(守護六根)。
(2) 飲食知節量。
(3) 勤修寤瑜伽。
(4) 依正知而住。
(5) 知足。
(6) 心遠離。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23~24,大正30,406b~417a)
2、 《成佛之道》p.199~p.202:「進修於定學,離五欲五蓋。」
(1) 離五欲:色、聲、香、味、觸。
(2) 棄五蓋:
a、 欲貪蓋—————修不淨想。
b、 瞋恚蓋—————修慈悲想。
c、 惛沈睡眠蓋———修光明想。(以毘缽舍那為對治)
d、 掉舉惡作蓋———修止息想。(以奢摩他為對治)
e、 疑蓋——————修緣起想。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48,大正27,250b27~c10)
(五)(p.120~p.121)定成就: 【心一境名定】
「定」(三摩地):意思是「等持」。
「等」:是平正,不高揚掉舉,不低沈惛昧。
「持」:是攝持一心,不使散亂。
1、 平等持心(不惛沈、不掉舉),心一境性。
2、 身心輕安。
(六)(p.121)禪定階位(四禪八定)(參考第57頁的表格3.2)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204~p.205]
(七)四禪之禪支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57
Table 3.2: 禪定階位
四禪 四無色定
} }
非
} 想}
空 識 無非
第 第 第 無 無 所非
初 二 三 四 邊 邊 有想
禪 禪 禪 禪 處 處 處處
} }
} }
未根中近根近根近根近根近根近根近根
至本間分本分本分本分本分本分本分本
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
}
有無 無
尋尋 尋
有唯 無
伺伺 伺
地地 地
1、 初禪五支: (1) 尋(覺)、 (2) 伺(觀)、 (3) 喜、 (4) 樂、 (5) 一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生喜樂地
2、 二禪四支:(1) 內淨19、 (2) 喜、 (3) 樂、 (4) 一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生喜樂地
3、 三禪五支: (1) 行捨20、 (2) 正念、 (3) 正慧(方便)、 (4) 身樂、 (5) 一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喜妙樂地
19 《大毘婆沙論》卷80(大正27,416a11~20):內等淨者,內謂心,等淨謂信,由信平
等令內心淨故名內等淨。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
如波浪息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復作是說:染喜騰躍渾濁定心,信能除彼令心
等淨,如離泥濁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大德法救作如是說:行者將入第二靜慮,心於定境信向樂住,不流馳散,久住一境,得
第二定斯有是處。此由信力,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checksum
58 成佛之道講義
4、 四禪四支: (1) 行捨、 (2) 念清淨、 (3) 不苦不樂、 (4) 一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捨念清淨地
• 參見:
《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c1~186b23
《大毘婆沙論》卷80~81,大正27.412a~417c
《俱舍論》卷28,大正29.146c
(八)(p.121)定之階段 【漸離於分別,苦樂次第盡。】
1、 約「分別」來說:
「漸離於分別」:有尋有伺(初禪)→無尋有伺(中間定)→無尋無伺
(二禪以上)。
(1) 有尋有伺(初禪):深入初禪,還是心有分別(不易緣,不易解21);
還有粗分別的尋(考慮),細分別的伺,所以叫有尋有伺三摩地。
(2) 無尋有伺(中間禪):初禪到二禪中間,得中間禪,這才不起粗分別,
名為無尋有伺三摩地。
(3) 無尋無伺(二禪以上):到二禪,連細分別也沒有了,名無尋無伺三摩
地。到此境界,也就不會引發語言了(語言是內心尋伺的聲音化22)。
20 《大毘婆沙論》卷80:「第三靜慮棄捨極喜,第四靜慮棄捨極樂,故此唯立行捨為
支。」(大正27,413 a29~b2)
21 (1)天親菩薩造,窺基註解《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下,大正44,50a8~9:
「或曰:散亂、掉舉何別?曰:散亂令心易緣,掉舉令心易解。」
(2)曇曠撰《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大正85,1084a24~25:
「彼令易解,此令易緣者:解謂行解,行解轉易。緣謂所緣,所緣改變。」
22 (1)有尋有伺才能發語言:參見《雜阿含經》卷21(568經),大正2,150a18~b2:
「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 · · · ·出息.入息
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
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
是意行。」
(2)《清淨道論》:第二禪:語言止息。第四禪:呼吸止息。滅盡定:受、想止息。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59
2、 約「情緒」來說:
「苦樂次第盡」:欲界(苦受、憂受)→初禪(離生喜樂地:喜、樂)
→二禪(定生喜樂地: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地:樂)→四禪(捨
念清淨地:不苦不樂)。
(九)(p.122)禪定之類別
【四禪四空處,慈等四無量,佛說諸定法,次第而修習。】
1、 四禪:又譯為「四靜慮」,定慧均等23,為佛法所特別重視。
2、 四空處:四無色定。
3、 四無量心:
(1) 慈:願人得樂。
(2) 悲:拔眾生苦。
(3) 喜:同情他人的喜樂。
(4) 捨:心住平等,怨親無別。
「無量」: 修習時,或慈或悲等,先觀親人,後觀怨敵,從一人,少數
人,多數人,一國,一天下,一方世界,到十方世界的欲界眾生,充滿
慈悲喜捨心,而願眾生得樂離苦等。緣十方無量眾生,能得無量福報,
所以名為無量。
二一、(p.124) 抉擇三福業
【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
(一)布施:世人的修集布施福業,多不能如法,多雜有煩惱染污。不論施福怎
樣廣大,如不修戒行,那連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旁生、餓鬼、阿修羅中
享癡福,前途萬分危險。
23 禪:止觀均等。前五神通依「四種根本禪」而得,不依「近分定」、不依「四無色
定」。
《大毘婆沙論》卷141,大正27,727b22~c3:
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隨念
智通。此五皆以慧為自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何故名通。答:於自所緣無倒
了達,妙用無礙故名為通。界者,四唯色界繫;他心智通色界繫及不繫。地者,在四靜
慮根本地,非近分、非無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勝三摩地,彼地有五通。近
分、無色無五通所依殊勝三摩地,是故於彼無此諸通。有說:若地奢摩他、毘缽舍那平
等攝受,彼地有五通。近分、無色隨一闕故無有五通。(另參閱:《俱舍論》卷27,大
正29,142c~143a)
checksum
60 成佛之道講義
(二)禪定:修禪定,當然是殊勝的,但在修行時,厭離五欲,或者隱遁山林,
專重自己的定樂,走向獨善的途徑。等到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
的。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的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
(三)持戒:希望來生不失人身,並能「依人」身而漸「向佛道」,不能不以五
戒、十善等「戒行為宗要」。初學菩薩的,名十善菩薩,也是著重十善行
的。
1、 有戒無施:有戒行,就能生在人間;即使貧窮,也不一定障礙學佛。
2、 有戒有施:如有戒而能修布施,能得人中廣大福業,那更好了。
3、 有戒無定:有戒而沒有定,不失人身。
4、 有戒有定:有戒而深修定法,反而會上生長壽天,成為學佛的大障礙。
所以依人身而引入佛道,應以戒行為主,就是重視人間的道德,健全人
格。在這戒行的基礎上,應隨分隨力來布施。如想修定法,應修四無量
定,因為這與利益眾生的出世大乘法,有著密接相通的地方。
二二、(p.125)六念法門
【心性怯畏者,佛說應修念。繫念佛法僧,戒施天功德。
如入光明聚,陰暗一時失。】
「念」:是「繫念」,憶念,使心在所念的境上轉。念是習定的方便,所以
深的能得一心不亂,淺的也能念念相續。
(一)念佛:念佛的相好莊嚴;智德、恩德、斷德24等功德。
(二)念法:念佛的正法,是清涼能得解脫的。如能受持奉行,什麼時候都能通
達證知。
(三)念僧:念聲聞僧的四雙八輩25,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功德,
是世間福田。又念菩薩僧,大悲大智,自利利他。
24 (1)智德、恩德、斷德,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17~p.18:
a、智德:具一切種智,覺了一切法的共相、自相,不但具般若慧,自己得解脫,也
能以方便慧讓眾生得解脫。
b、恩德:悲願深切,普度一切眾生。
c、斷德:斷盡一切煩惱及習氣。
(2)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85:「出現於印度的釋迦牟尼,· · · · · ·他有大覺的智德,離煩
惱的斷德,慈悲的恩德。」
25 四雙八輩: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
果。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61
(四)念戒:念自己能持不破不缺的清淨戒。
(五)念施:自己憶念到,曾在福田中,修習如法清淨的布施。
(六)念天:自念曾修施戒功德,所以能得七寶莊嚴,勝妙福樂的欲界天報。
繫念三寶功德,從歸信三寶而來。如極樂世界,也還是『念佛、念法、念
僧』。如真能圓滿的歸依三寶,也就會正念三寶。無論是繫念三寶功德,
憶念施、戒、天功德,都是由「念」而引發堅定的信解。
二三、(p.127)彌勒法門
【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一)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菩薩,為釋迦佛法會中,親蒙授記的此土未來佛。現在生於兜率天;
兜率天有一特別區,稱為兜率內院。凡是當來下生成佛的,都先生在那
裏。26過了一個時期,會來這南閻浮提成佛27;那時我們這個世界,早已
26 參見《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1c16~29:
問曰:一生菩薩(大正藏原作「三生菩薩」,今依明本改作「一生菩薩」)何以但生兜
率天上,不生餘處?
答曰:若在他方世界來者,諸長壽天、龍、鬼神,求其來處不能知,則生疑心,謂為幻
化。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後作佛者,人起輕慢,天則不信。法應天來化人,不應人
化天也!是故,天上來生,則是從天為人,人則敬信。
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不在中生。
色界中雖有色身可為說法,而深著禪味,不能大利益眾生故,是故不在中生。
下三欲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深厚結使,麤心錯亂;上二天(樂變化天、他化
自在天)結使既厚,心軟不利;兜率天上結使薄,心軟利,常是菩薩住處。譬如太子將
登王位,先於靜室七日齋潔,然後登正殿受王位。補處菩薩亦如是。
(另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78,大正27,892c15~893a10)
27 為何一生補處菩薩不在兜率天成佛而必來人間成正覺?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78,大
正27,893a18~b3:
問:何不即於睹史多天成正等覺,而必來人間耶?
答:隨諸佛法故,謂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皆於人中而取正覺故。
復次,天趣身,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
復次,唯人智見猛利,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復次,諸天耽著妙欲,於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等事,非增上故。
復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來正法,天趣不爾。
checksum
62 成佛之道講義
轉為淨土了。在這彌勒的人間淨土中,三會龍華28,化度無量眾生。所以
如能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就能見彌勒菩薩;將來又隨佛下生人間,見佛聞
法。
(二)彌勒法門之特勝: 「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1、 近:
(1) 論地點,與我們人間同一世界,同一欲界,是很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
淨土,總是要過多少佛土。
(2) 論時間,來生生兜率內院,不太長久,就回到人間來。不像往生其他淨
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來娑婆。
2、 容易:兜率淨土與將來的人間淨土,都是欲界散地,所以只要能歸依三
寶,清淨持戒,如法布施,再加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就
能往生兜率淨土。不像往生其他淨土,非要『一心不亂』不可。
3、 普及:往生彌勒淨土,不一定要發菩提心、出離心,就是發增上生心的人
天善根,也能隨願往生。在兜率淨土及當來的人間淨土,彌勒尊是普應眾
機,說人天法,說二乘法,說菩薩法,人人能稱機得益。在見佛聞法的過
程中,向上增進,漸化人天根性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為大乘根性,同
歸佛道。
(三)釋疑
問: 有人說:現在往生彌勒淨土,將來彌勒佛涅槃後,如還沒有了脫生死,那
我 們要怎麼辦呢(又怕不能見佛聞法而退墮了)!
答: 釋迦佛慈悲,將我們交與當來下生的彌勒佛。佛佛道同,難道彌勒佛不會
開示我們,親近當來佛嗎?
問: 有人說:上面說『修天不生天』,怎麼又說求生兜率天呢?
答: 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長壽天。欲界天,尤其是彌勒菩薩的兜率內
院,經常見(未來)佛,聞法,修行,當然不妨往生。
復次,最後有菩薩必受胎生,天趣唯化生故。
復次,有二事處佛出世間,一、有厭心;二、有猛利智,當知此二唯人趣有。
復次,人天並是法器,為欲俱攝,故來人間,若在天上,則人無由往,又不可令天上成
佛,來人間化,人當疑佛,是幻所作不受法故,是以菩薩人間成佛。
28 印順法師《淨土與禪》p.16:「彌勒在龍華樹下成佛,三會說法,教化眾生。」
編者:釋厚觀
第三章〈五乘共法〉 63
問: 有人說:為什麼不提倡往生彌陀淨土呢?
答: 要知道,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大乘的不共淨土,一般的聲聞佛教,就
不信不知。這要到大乘法29中去說,現在是說貫徹始終的五乘共法。
問: 有人說:從前修學彌勒法門的師子覺,發願求生兜率內院,結果生在外
院, 享受欲樂;往生兜率淨土,怕不大可靠。
答: 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傳彌勒法門的,真諦、玄奘三藏,以及無
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
已。
(四)彌勒淨土(印順法師《淨土與禪》p.16~p.20)
1、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成佛,這是佛法中所共認的。彌勒( Maitreya ),
華言慈。修因時,以慈心利他為出發點,所以以慈為姓。( p.16 )
2、 一般學佛人,都知道彌勒菩薩住兜率天,有兜率淨土;而不知彌勒的淨
土,實在人間。彌勒,在未成佛前,居兜率天內院,這是天國的淨化。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就是說明這個的。(p.16)
3、 求生兜率淨土,目的在親近彌勒,將來好隨同彌勒一同來淨化的人間,
以達到善根的成熟與解脫;不是因為兜率天如何快活。彌勒的淨土思
想,起初是著重於實現人間淨土,而不是天上的。這如《彌勒下生經》所
說。(p.16)
4、 彌勒在龍華樹下成佛,三會說法,教化眾生。人間淨土的實現,身心淨化
的實現;這真俗、依正的雙重淨化,同時完成。佛弟子都祝願彌勒菩薩,
早來人間,就因為這是人間淨土實現的時代。(p.16~p.17)
5、 彌勒人間淨土的思想,本於《阿含經》,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後來的
佛弟子,似乎特別重視上生兜率天淨土,而忽略了實現彌勒下生的人間淨
土。佛教原始的淨土特質,被忽略了,這才偏重於發展為天國的淨土,他
方的淨土。所以《佛法概論》說:淨土在他方、天國,還不如說在此人間
的好。(p.17)
29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308~p.310。
checksum
64 成佛之道講義
6、 總之,彌勒淨土的第一義,為祈求彌勒早生人間,即要求人間淨土的早日
實現。至於發願上生兜率,也還是為了與彌勒同來人間,重心仍在人間的
淨土。 (p.17)
7、 說彌勒淨土,必須理解這人間淨土的特性。有的把這人間淨土忘卻了,剩
下求生兜率淨土的思想;以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淨土要來得容易,這
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教說。(p.20)
編者:釋厚觀
Chapter 4
第四章〈三乘共法〉
(釋厚觀,2005.2.28)
4.1 甲、發出離心修出世法的根性(p.133~p.142)
一、(p.133) 【一切行無常,說諸受皆苦;緣此生厭離,向於解脫道。】
(一)出世間的三乘法(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根本在「出離心」,要先
學習發起。緣「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而生厭離生死的決心,成為堅定的
志願,而向於解脫道。
(二)下士、中士、上士之發心:
下士:五乘共法,增上生心──以人天福樂為目標。
中士:三乘共法,出離心───出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得涅
槃解脫樂。
上士:大乘不共法,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
覺。
(三)(p.133)一切行無常
世間的一切,不論是身心、器界;個人、家庭、國家,這都是遷流的,造
作的。
65
66 成佛之道講義
1、 遷流:都在生滅,生死,成壞的過程中,所以說遷流。
2、 造作:都是因緣和合所作的,所以說造作。
遷流造作的名為行(事象)。這一切行,都是無常的,不永久的。
(四)(p.134)從一切行是無常的,不永久的,不徹底的,不可保信的觀察來
看,諸受皆是苦的。(參考第66頁的表格4.1)
1、 苦受 Table 4.1: 諸受皆苦
2、 樂受 苦苦
3、 不苦不樂受
壞苦 一切行無常故,說「諸受皆苦」1。
行苦
(五)(p.135)厭離心生起來,成為堅定的志願,就會向於解脫生死的大道,
走上了脫生死的境地。
1、 沒有這種出離心,一切修行,一切功德,都只是世間法。
2、 有了出離心,那一切功德,就被出離心所攝導,成為解脫生死的因素,稱
為『順解脫分善』。
二、(p.135~p.143)發出離心而修出世法的根性:(參考第66頁的表格4.2)
Table 4.2:發出離心而修出世法的根性
((二一))聲出聞家、乘在、家緣覺乘、菩薩乘
發出離心者 ((三四))樂信獨行人住、比法丘行、樂人人間住比丘
(一)(p.135)總標: 【隨機立三乘,正化於聲聞。】
1 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7:「什麼叫諸苦?在對境而起領受時,分苦受、樂受、
捨受──三受。但深一層觀察,老病死等苦受,不消說是苦的──苦苦。樂受,如一旦
失壞了,就會憂苦不了,叫壞苦。就使是不苦不樂的捨受,在諸行流變中,到底不能究
竟,所以叫行苦。這些,都離不了苦,而凡夫著為快樂,所以經說如貪刀頭上的蜜一
樣。」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67
1、 從此土的釋迦佛法來說:正化聲聞乘;旁化緣覺乘、菩薩乘。
(1) 釋迦佛出世說法時,主要是以聲聞乘的弟子為主。
(2) 釋迦佛弟子中如大迦葉那樣的緣覺根性者不多。
(3) 在三乘共法的《阿含經》中,主要的僅有二位菩薩:
a、 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
b、 彌勒菩薩。(未來佛)
2、 從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來說:修學出世法的,確有聲聞,緣覺,菩薩的
三乘教法。
• (p.136)出世法之內容
– 從特殊的意義說2:
∗ 佛為聲聞說四諦。
∗ 佛為緣覺說十二緣起。
∗ 佛為菩薩說六波羅蜜。
– 從真實義說: 出世法都是觀甚深義(四諦與十二緣起)的,不過,在
菩薩道中,著重廣大行的六波羅蜜多而已。
(二)(p.137~p.139)「在家」與「出家」:
【解脫道遠離,苦樂之二邊:順攝樂行者,在家修法行;
順攝苦行者,出家作沙門。】
1、 在家弟子:順樂行者,有出離心,過著不過份縱欲的中道生活。
2、 出家弟子:順苦行者,有出離心,過著不過份苦行的中道生活。
樂 行: 如唯物論的順世外道,性欲崇拜的遍入外道。
苦 行: 如耆那教徒,禁欲的克己主義者。
中道行: 釋尊遠離苦樂二邊,保持以智化情的生活。
2 《妙法蓮華經》卷1〈序品第1〉大正9,3c22~26: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
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checksum
68 成佛之道講義
(三)(p.139~p.140)「樂獨住比丘」與「樂人間住比丘」:
【此或樂獨住;或樂人間住。】
1、 獨住:阿蘭若比丘,自利心重,急於修習禪觀。
2、 共住:人間比丘,大眾和合共住,不離僧團;經常遊行人間,隨緣在人間
教化。
• 釋尊:
– 獨住:佛曾獨處三月,修習安那般那,便是獨住的榜樣。
– 共住:佛常與弟子共住,遊行各國,教化眾生,是人間比丘的榜樣。
依佛法的真意義來說,獨住,是要內心離煩惱而住;否則怎麼安靜的環
境,也還是妄想散亂。反之,如心地安靜解脫,獨住也得,大眾住而人間
遊化也得。
(四)(p.141~p.142)「隨信行」與「隨法行」:
【或是隨信行;或是隨法行。】
「隨信行」與「隨法行」通於在家、出家。這二類根性,都是信智不離
的,但不免偏重。不但初學的如此,就是證了果,也還是個性不同的。
1、 隨信行(鈍根):個性慣習於信順,一切隨信心而轉。
2、 隨法行(利根):一向慣習於理性的思考,除聽師長教導外,還加上自己的
觀察、推求、參證經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深信不疑,精進修學。
• 「見道位中聖者有二: 1、 隨信行, 2、 隨法行。」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54,大正27,278a~280b;《俱舍論》卷23,大
正29,122b~c。
三、(p.142)根性雖然不同,但同修出離行 【雖復種種性,同修出離行。】
有些人因為根性、風格不同,而互相批評:
(一)「重信者」與「重慧者」互諍:
1、 重信的:把專究法義的法行人,看作不修行,而自己才是利根。
2、 重視慧解的:把重信者的信行,看作盲修瞎鍊(這可能是盲修,要看師長
的教導怎樣)。
(二)「獨住比丘」與「人間比丘」互諍:
1、 有的偏重山林,讚美精苦的生活,甚至說:『行必頭陀,住必蘭若』,輕
視人間比丘。
2、 遊化人間的,又每每輕視獨住比丘,說是自私自利。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69
(三)「在家」與「出家」互諍:在家與出家的,也常因觀點的不同而互相輕
毀。
其實,學佛是有不同根性,不同風格的,所以應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
己。
4.2 乙、四諦與緣起(p.143~p.177)
一、(p.143)出世三乘共法(解脫道)的總綱:四諦與緣起。
【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一)四諦:「諦」,是不顛倒,所以也有確實的意思。佛的出世法,主要是以
四諦來說明:
1、 苦:人生世間的苦惱逼迫。
2、 集:世間苦惱迫切的原因。
3、 滅:超越世間,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
4、 道:達到滅除苦惱的方法。
(二)緣起: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痛的根源,發見了苦因
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
1、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
死。
2、 典型的十二緣起說,實在就是苦與集的系列說明。
3、 緣起,是說這些(苦,集等),都是依緣(關係,條件,原因)而才能存
在的,發生的。所以可從因緣的改變中,使他消解而達到解脫,這就是滅
道二諦。並非與四諦各別。
(三)(p.145)緣起與四諦通大乘、小乘。
1、 約偏重義說:
(1) 小乘法著重於苦與集(流轉門)的說明。
checksum
70 成佛之道講義
(2) 大乘法著重於滅與道(還滅門)的說明。特別是「滅」的說明。
中觀者對於空性,瑜伽者對於緣起,都不曾離開四諦與緣起一步。
2、 如實說:
(1) 佛法不出四諦與緣起法門,只是證悟的偏圓,教說的淺深而已。
(2) 《勝鬘經》3:小乘是有量的四諦,有作四諦;大乘是無量的四諦,無
作的四諦。
(3) 《涅槃經》4:下智觀緣起,得聲聞菩提;· · · · · ·上上智觀緣起,得佛菩
提。
二、(p.145)總標四聖諦:(參考第71頁的表格4.3)
【苦集與滅道,是謂四聖諦。】
3 (1)《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法身章第八〉,大正12,221b17~c6:
「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於說如來藏
如來法身,不思議佛境界,及方便說心得決定者,此則信解說二聖諦。如是難知難解
者,謂說二聖諦義。何等為說二聖諦義?謂說作聖諦義,說無作聖諦義。
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
滅、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
說無作聖諦義者,說無量四聖諦義。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
一切受滅、修一切受滅道。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聖諦。如是無作四聖諦義,唯如來
應等正覺事究竟,非阿羅漢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何以故如來
應等正覺,於無作四聖諦義事究竟?以一切如來應等正覺知一切未來苦,斷一切煩惱
上煩惱所攝受一切集,滅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滅作證。」
(2)《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12,221b21~26):「說作聖諦義者,是說
有量四聖諦。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是故世
尊,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之對應文句,《大寶積
經》卷119〈勝鬘夫人會第48〉(大正11, 677a2~5)為:「作聖諦者,是不圓滿四
聖諦義。何以故?由他護故,而不能得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
是故不知有為無為及於涅槃。」
(3)參見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p.210~p.220)。
4 《大般涅槃經》卷27,大正12,524a28~b9:
「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
此為性。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
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
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以是義
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
者名為涅槃。」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71
Table 4.3: 總標四聖諦
(一)苦:人生世間的苦迫現實。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惱性。
(二)集:煩惱與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招集性。
(三)滅:滅除煩惱,不再生起苦果。 · · · · · · · · · · · · · · · · 滅離性。
(四)道:戒定慧,是對治煩惱,通達涅槃的修法。· · ·對治性,能通涅槃性。
• 《涅槃經》說:凡夫有苦而無苦諦,聖者有苦有苦諦5。
又如《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
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
道。」6
這些,唯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到『決定無疑』,所以叫做四聖諦。
三、(p.146)四諦之內容:
(一)苦諦:八苦
(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生、老、病、死,五取蘊苦。)
(二)集諦: 1、 業, 2、 惑(煩惱) —— 發業,潤生。
(三)滅諦: 1、 滅除煩惱。 2、 寂滅涅槃。
(四)道諦:
1、 三增上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2、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四、(p.146~p.154)別說「苦諦」:
(一)(p.146)八苦
【苦者求不得,怨會愛別離,生老與病死,總由五蘊聚。】
• 其中的「五取蘊苦」為一切苦痛的癥結(參考第72頁的表格4.4)
(二)(p.148)五蘊
【所謂五蘊者,色受想行識,取識處處住,染著不能離。】
5 參見《大般涅槃經》卷7,大正12,406b12~27。
6 參見《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12,1112a25~28。
checksum
72 成佛之道講義
Table 4.4: 五取蘊苦
對外物所引起的· · ··[· · 所求不得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 · · 怨憎聚會苦
五取蘊苦 恩愛別離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 · ·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1、 「蘊」:「積聚」義。《經》7中曾說:五蘊像五個拔刀的賊,這正是使
眾生苦迫,而無法逃脫魔區的東西。
2、 五蘊的內容:
(1) 色:變礙、質礙。
a、 物質:有體積,佔有空間,可分析、可破壞。
b、 從物質生起的能力,善惡行為的潛能。(無表色)
(2) 受:領納(情緒作用)。在內心觸對境界時,領受在心,引起內心的情
感,感到或苦或樂的,叫做受。(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
(3) 想:取像(認識作用)。在認識境界時,內心就攝取境相,現起表象作
用;再加構想,聯想等,成為概念;依此而安立種種的語言或文字。
(4) 行:造作(意志作用)。在對境而引起內心時,心就採取行動來對付,
如經過心思的審慮,決斷,發動為身體的,語言的行動。行,本是思心
所,是推動內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因此,凡以思(意
志)為中心的活動,所有一切複雜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
都總括在行蘊裏。
(5) 識:了別──明了、識別(統覺作用)。我們的內心,原是非常複雜
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來,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那內
心的統覺作用,叫做心。此心,從認識境界的明了識別來說,叫做識;
所以識是能識的統覺。
7 參見《雜阿含經》卷43(1172經),大正2,313b14~314a1。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73
• 參見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58~p.60
3、 (p.150)五取蘊
(1) 眾生的五蘊,叫五取蘊,因為是從過去的取──煩惱而招感來的。
(2)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258~p.259:
五蘊,不一定要流轉在生死中,不過由煩惱,尤其是愛取繫縛住了
他,才在生死中流轉的。五蘊從取而生,為取所取,又生起愛取,所
以叫五取蘊。愛是染著,取是執取;由愛取力,執我我所,於是那外
在的器界,與內在的身心,發生密切的不相捨離的關係,觸處成礙,
成為繫縛的現象了。· · · · · ·
眾生是假名的,本無自體;不過由五取蘊的和合統一,似有個體的有
情。此依蘊施設的假我,在前陰後陰的相續生死中,永遠在活動,往
來諸趣,受生死的繫縛。
4、 (p.150)四識住8
(1) 取識的境界,不外乎四事:
a、 色(物質)。
b、 受(情緒)。
c、 想(認識)。
d、 行(造作)。
(2) 識是能住著的,色受想行是所住著的;總合為五蘊,就是一切苦痛的總
匯。
(三)(p.151)六處 【此復由六處,取境而生識。】
1、 「處」:「生長」義。
(1) 六處(六根):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9。
(2) 六塵(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8 參見《雜阿含經》卷3(64經),大正2,16c~17a;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59~p.60。
9 《成佛之道》p.151~p.152:
「眼,耳,鼻,舌,身,是物質的,是能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的生理官能。
佛說是極微妙的色法,所以應該是神經。意是能知一切法的心理官能,心識的源泉。」
checksum
74 成佛之道講義
(3)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眾生的認識,是不能離開六處(六根)而成立的。六處(六根)是認識活
動必經的門戶,通過這六根門,攝取境界,才能發生認識。
2、 十二處:六根、六境。
根與境,對了別的識來說,都有生長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總合六根、六
境,名為十二處。
(1) 六根是增上緣10(六識是依六根而發生)
(2) 六境是所緣緣11(六識是緣六境而發生)
• 參見《佛法概論》p.60~p.62
3、 依「六根門」攝取「六境」而發生「六識」:凡夫的六識一起,不但是了
別境界,而且是煩惱相應,取著境界。取著境界,這個自心身體,就陷在
苦痛的深淵了!
(四)(p.152)六界 【或六界和合】
1、 「界」:有「種類」、「因素」、「特性」等義。
2、 六界:(參見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62~p.64)
(1) 地—堅性,作用為任持。(身體的骨肉等堅硬性,是地界)
(2) 水—濕性,作用為攝聚。(血汗等潤濕性,是水界)
(3) 火—暖性,作用為熟變。(溫熱性,是火界)
(4) 風—動性,作用為輕動。(呼吸運動等輕動性,是風界)
(5) 空—無礙性。(空界,是空間。如臟腑中空隙,眼耳鼻口等空隙,都是
空界)
(6) 識—覺了性。(識界就是了別,取著的六識)
(五)(p.153)世間的苦,只是蘊、處、界而已,更沒有別的神我等。
【世間苦唯爾】
10 增上緣:不論那一法,凡是有生起他法的勝用,或者不礙其他法的生起,都叫增上緣。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66)
11 所緣緣:心心所的生起,必有他的所緣境,這所緣境,能為心心所生起之緣,所以叫所
緣緣。(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66)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75
1、 在外道的思想中,除了這身心現象而外,還有永恒不變的『靈』,或者叫
『我』,才是流轉於地獄,人間,天國的主體。
其實,這是眾生愚癡的幻想產物。世間眾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苦因苦果
的無限延續,更沒有別的,唯是這蘊,界,處而已。
2、 在佛說苦聚的開示中:
(1) 指出了這是徹底的苦迫性:『真實是苦,不可令樂』。如不給以徹底的
修治,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2) 指出了苦聚的事實,眾生才能從『靈性』,『真我』的神教迷妄中解脫
出來,才有解脫自在的可能。
五、(p.154~p.164)別說「集諦」:
(一)惑、業、苦之關係
【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
1、 (p.154)「集」:集是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
2、 (p.154)惑→業→苦(「集」(苦因)之主要內容:「惑」與「業」。)
眾生世間的「苦」果,「由」於「業」集。「業」集是由於「惑」。
3、 煩惱對於業有二種力量:
(1) 發業:無論善業或惡業,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於煩惱,直接或
間接的引發而起的。所以如斷了煩惱,一切行為,就都不成為招感生死
的業力。
(2) 潤生:雖然業已經造了,但必須再經煩惱的引發,才會招感苦果。
4、 由於煩惱的發業與潤生,在因緣會合時,才有業種的招感苦果。
(二)(p.155)業的種類 【業有身語意,善惡及不動。】
1、 身業、語業、意業(從業的所依而分類)
checksum
76 成佛之道講義
(1) 身業
a、 身表業———身體的動作。
b、 身無表業——由身體的動作而引起潛在的動能,有招感果報的作用。
(2) 語業
a、 語表業———語言的表達。
b、 語無表業——由語言的表達,而引起潛在的動能。
(3) 意業——與思心所相應的心心所法。
• (p.156)身業、語業是色法還是心所法?
有人說: 業的體性 是思心所。由內心的發動而表現於身語,這種動
身、發語的思心所,就名為身業、語業。(這種解說傾向於唯心論的
說明)
導師認為: 佛說善與惡的身業、語業,是天眼所見的色法。故說無表
業是物質引起的特種動能,應該更妥當些。
2、 (p.156)善業、惡業、不動業(從業的道德性而分類)
(1) 善 業:專指能感欲界生死的業力。
(2) 惡 業:專指能感欲界生死的業力。
(3) 不動業:與禪定相應的業,能感招色界及無色界的生死。
(三)(p.156)業的特性:
1、 【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
業(表業、無表業)雖剎那生滅,但還能招感後果。諸業在沒有受報之
前,如不是修證解脫,即使百千劫,業力亦不失,只要因緣和合,還是會
招感果報的。
•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74:「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
• 業果理論:
– 種子說(通俗譬喻)
– 習氣說(通俗譬喻)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77
– 質能轉換說(深義)
2、 【隨業感生死,不出於三界。】
無論業是如何的高尚,終究跳不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的繫縛。
(四)(p.158~p.162)煩惱的類別:
1、 粗相 :貪 、瞋 、癡 (三 不 善 根, 專約 欲界 ,尤 其是 人類 而說 )( p.
158~p. 161 )
【煩惱貪瞋癡,不善之根本,癡如醉如迷,瞋重貪過深。】
(1) 貪:貪戀自我、他人、事物。如愛、染、求、著、慳、諂、憍、掉舉
等,是貪類。
(2) 瞋:不滿於境界而引起的惡意。如忿、恨、惱、嫉等,是瞋類。
a、 發作出來:忿、諍、害、惱怒。
b、 藏在心裡:怨、恨、嫉妒。
(3) 癡:如見、疑、不信、惛沈、忘念、不正知等,是癡類。
a、 從不知來說:不知善惡、因果、業報、凡聖、事理。
b、 從所知所見來說: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
• 眾生的煩惱各有偏重:
– 貪行人、瞋行人,癡行人、等分行人(貪、瞋、癡三類沒有特別偏
重)。
– 人情凡十九輩。12
• 有愛就有瞋,愛與瞋是難得分離的。有了愛染,染著了一切,一切的變
動,就會牽動自心而引起苦痛。所以佛說:『愛生則苦生』。( p.161 )
12 人情凡十九輩:《修行道地經》卷2,大正15,192b:
「法師說經,觀察人情凡十九輩,以何了知?分別塵勞爾乃知之。何謂十九?一曰貪
婬。二曰瞋恚。三曰愚癡。四曰婬怒。五曰婬癡。六曰癡恚。七曰婬怒愚癡。八曰口清
意婬。九曰言柔心剛。十曰口慧心癡。十一者,言美而懷三毒。十二者,言粗心和。十
三者,惡口心剛。十四者,言粗心癡。十五者,口粗而懷三毒。十六者,口癡心婬。十
七者,口癡懷怒。十八者,心口俱癡。十九者,口癡心懷三毒。於是頌曰:其有婬怒
癡,合此為三毒;兩兩而雜錯,計便復有四;口柔復有四,口癡言癡四;世尊之所說,
人情十九種。」
checksum
78 成佛之道講義
2、 細 相 : 見 、 愛 、 慢 、 無 明 ( 四 無 記 根 , 通 色 界 、 無 色 界 眾 生 而 說 )
(p.161~p.162) 【佛攝諸煩惱,見愛慢無明。】
「見、愛、慢、無明」──四煩惱,可從種種意義,作不同的解說。
(1) 唯識學之解說:此四煩惱是被看作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煩惱,有覆無
記13。
a、 我見:由於自我的錯覺,因而執為確有的。
b、 我愛:愛戀自我。
c、 我慢:由於執有自我,而對自我有妄自尊大感。
d、 我癡:本來沒有常住不變自在的我,卻看作有我。
(2) 聲聞經論的解釋:
a、見 —認識上的錯誤。
b、愛 —行動上的錯誤。
c、慢 —微細的自我感,及因此而引起的自我中心活動。
d、 無明—如阿羅漢的習氣,不染污無知。14
13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57~p.58:
「一切法的性類,總分為四:一、善性,二、惡性,三、有覆無記,四、無覆無記。染
污意是屬於那一性類所攝的呢?此意染污故,唯屬有覆無記性攝。它與四煩惱常共相
應,為什麼不是惡性呢?因所依末那的行相,非常微細,不能說它是惡。· · · · · ·染污末那
在三界中也是這樣,雖然於一切時中四煩惱都隨逐著它,但因它的行相微細,所以能依
的煩惱也隨逐它而微細了。因它非常微細,不能記別是善,是惡,所以是無記。但它又
有煩惱的覆障,故又名為有覆。」
14 (1)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p.155:「《阿含》及毘尼說:阿羅漢斷煩惱,但有不
斷的,名為習氣。此習氣,即本經(《勝鬘經》)的住地。羅漢不斷習氣,辟支
佛稍侵習氣,唯有佛,煩惱習氣一切斷盡。二乘不斷的習氣,在聲聞學派中,稱
為不染污無知。無知即無明的別名;習氣,是極微細的無明,這與大乘的無明住
地一致。龍樹說:『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大智度論》卷42,大
正25,368a5~6)。聲聞學者,以為習氣是不染污的,無礙於生死的;而在大乘學者
看來,習氣是微細的染污,還是要招感變易生死的。二乘不斷,而唯佛斷盡的無明,
大乘學者說,菩薩在修行中,已分分漸除;佛究竟斷盡無明。」
(2)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96:「煩惱的根本,名無始無明住地。依《瓔珞》及
《仁王經》意,眾生最初的一念心,即是無始無明住地,依此而有生死流轉。地,發
生義。住地,玄奘譯為習地,即是習氣。眾生無始來的妄熏根本習地,名無始無明。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79
(3) 以總、別來說:(參考第79頁的表格4.5)
Table 4.5: 細相煩惱的總、別
見:屬於知的謬誤。
無明(痴,一切煩惱的總相) 愛:屬於情的謬誤。
慢:屬於意志的謬誤。
(五)(p.163)【我我所攝故,死生永相續。】
1、 最根本的煩惱是什麼?
(1) 在四諦的說明中,以「愛」為主,因為「愛」是染著而起苦的根本。
(2) 其他經論說:「無明」為本;「我、我所見」為本。
(3) 經中也說:「無明」及「愛」,為生死的父母(因)。
• 比喻:如人眼目被蒙蔽了,陷身於棘藤遍佈的深草叢中,出不來。
– 無明:眼目被蒙蔽。
– 愛 :棘藤草叢的障礙。
想要出離棘藤叢草,以解脫眼目的蒙蔽為首要。所以理解到:「無
明」為生死的根本,而解脫生死,主要是「智慧」的力量。
2、 (p.163)我、我所見攝取故,死生永相續
(1) 無明,不是說什麼都不知,反而是充滿迷謬的知。其中最主要的,是
不知 無我、無我所。所以無明就是「愚於無我」。從執見來說,就是
「我、我所見」。
(2) 由於我、我所見攝取的緣故,就會造成向心力,而凝聚成一個個的自
體。
(3) 一期壽命之結束: a、 業盡而死; b、 福盡而死; c、 橫死。
考羅漢所不能斷的習氣,有部解說為不染污無知。然不染污無知(無知即無明),於
大乘卻是染污的。」
checksum
80 成佛之道講義
(4) 雖然眾生一期壽命結束了,但我我所見為本的煩惱,還在發揮他的統攝
凝聚力,這才又引發另一業系,展開一新的生命。眾生就是這樣的死
生,生死,永遠的相續下去,成為流轉生死,茫無了期的現象。
六、(p.164~p.172)豎說「緣起」:
【苦集相鉤纏,死生從緣起;佛說十二支,如城如果樹。】
(一)(p.164)緣起是「苦、集相生」豎的說明。
苦與集輾轉互為因果:眾生依煩惱、業感得「生」的苦報後,依此身心苦
果,又有煩惱與業的活動。所以,苦與集互相鉤纏,是輾轉互為因果的。
苦從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輾轉相續。
(二)(p.165)佛說緣起,因隨機不同,而有不同的開示:
1、 三 支 說:煩惱、業、苦。
2、 五 支 說:愛、取、有、生、老病死。
3、 十支 說: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4、 十二支說: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
死。
(三)(p.167)十二緣起(《雜阿含經》卷12(298經),大正2,85a11~c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
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
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
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
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
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
若勝,染汙、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
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
身識身,意識身。
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81
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
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
身,身觸身,意觸身。
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
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
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斑駮,闇鈍垂熟,
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
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
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是名緣起義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佛說十二支緣起,有種種譬喻。
– 如 城:眾生在十二緣起的因果系中,像在四周圍繞的城中,不得其門
而出。
– 如果樹:如從種子發芽,生枝葉,開花,結果;果實又成為種子,又會
發芽生葉。雖然在前的不就是後來的,卻有因果的密切關係。種果相
生,一直延續下來。
(四)(p.166)四種緣起說: 1、 剎那緣起, 2、 連縛緣起, 3、 分位緣起,
4、 遠續緣起。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90~p.192:
緣起是「佛法」的中道說,經說的支數不一,以十二支緣起為準。十
二支緣起,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系列,是生命的緣起,而緣起法
則是可通於非情的。有部論師對緣起的解釋,各有所重,所以「緣起有
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大毘婆沙論》
卷23,大正27,117c)。 一、剎那緣起:與迦旃延尼子同時的寂授─
─設摩達多所說。一剎那中,有無明、行· · · · · ·老死等十二支。一剎那
中,與一念中相近。《華嚴經》「十地品」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
checksum
82 成佛之道講義
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知十二因緣,在於一心中」(《華嚴經》
卷25,大正9,558c、560a)。一心緣起,可說受到剎那緣起的影響。
二、連縛緣起:世友《品類足論》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通於有漏、無漏;有先後或同時的因果關係,所以名為連
縛。
三、分位緣起:《發智論》說:無明、行,是前生的因;識、名色、六
處、觸、受,是現生的果。愛、取、有,是現生的因;生、老死,是未
來生的果。十二支通於三世,有兩重因果。所以名為分位,是階段的意
思。以人來說,如識入母胎,新生命開始,名為「識」。胎中肉團,還
沒有成(人)形階段,名為「名色」。胎中人形成就,眼、耳等形成,
名為「六處」。十二支,是三世因果的十二階段。每一階段,在欲、色
界的,都具足五蘊,以五蘊為體。名為「無明」、「識」等,是約這一
階段的特性而說,並非只是「無明」或「識」等。
四、遠續緣起:是《界身足論》說的。生死業報,是不限於前後二生
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到今生才受報;今生的惑業因緣,要
多少生以後才受報。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是通於久遠的,名為「遠
續」。
這四說,毘婆沙師認為都是合理的;特別是世友的「連縛緣起」,通於
一切有為法,受到《大毘婆沙論》編集者的稱讚:「是了義」說,「是
勝義」說。然佛說十二緣起重於惑業苦的三世因果;聲聞乘法重於生
死的解脫,所以毘婆沙師還是以「分位緣起」為主。(《大毘婆沙論》
卷23,大正27,117a~119b)
• 另參見《俱舍論》卷9,大正29,48c。
(五)(p.172)三世兩重因果(水野弘元:《佛教要語基礎知識》 p.168~p.169)(參
考第83頁的表格4.6)
(六)(p.167~p.172)十二緣起各支的內容:
無明:知的謬誤錯亂,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之總名。(p.169)
行 :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行業)(p.168)
識 :入胎識(結生識)。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83
Table 4.6: 三世兩重因果
十二緣起
()
無 行識名六觸受愛 取有 生 老
明 色處 死
惑業 苦 惑業 苦
緣因 果 緣因 果
() ()
() ()
()
過之 現之 現之 未之
去二 在五 在三 來二
世因 世果 世因 世果
一因 一因
重果 重果
三之
世因
兩果
重
名色:精血和合之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六處:母胎中生起眼、耳、鼻、舌、身、意,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觸 :出胎後,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無明相應觸、明相應
觸)[認識]
受 :可意觸起喜受、樂受;不可意觸起苦受、憂受;俱非觸起捨
受。[情感]
checksum
84 成佛之道講義
愛 :愛著自我,愛著境界。[意志]
取 :我語取(執取自我)、欲取(一般的追求五欲)、見取(執取錯
誤的見解)、戒禁取(執取無意義的戒條)。
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界的生命自體,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
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
生。
老死。
(七)十二緣起各支的關係(參見:《唯識學探源》p.10~p.27)(參考第84頁的
表格4.7)
Table 4.7: 十二緣起各支的關係
1.生死本源 識←行←無明 5¨ ¡ 5¨¡ ¡¡ 十二支說
十支說
2.生命依持 333名愛色←←受→←識觸←六入←名色
3.觸境繫心
4.逐物流轉 老病死←生←有←取←愛 ¡ 五支說
• 生死本源: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 生命依持:
【緣識有名色(亦緣名色有識)】
• 觸境繫心:
【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
• 逐物流轉:
【愛增則名取,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1、 (p.167)生死本源: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85
(1)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
彼』15。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
(2) 《阿含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此中無明、
愛、識,與十二支中的無明,行,識,是可以相通的。(p.168)
(3) 經上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16。
(4) 從煩惱來說:無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
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
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
眾生的意思。
(5) 得有識身,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為一新生命的開始。
(6) 由於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與
行業,才有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
現在的生死歷程。
2、 (p.169~p.170)生命依持:「緣識有名色(亦緣名色有識)」
(1) 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
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17)的攝取而
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
15 《雜阿含經》卷12(287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
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
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 · · · · ·。取· · · · · ·。愛· · · · · ·。受· · · · · ·。
觸· · · · · ·。六入處· · · · · ·。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
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
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大正2,80b25~c6)
16 參見《攝大乘論本》卷1 (大正31,134a1~2);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55:不共無
明的意義:「真義」就是真理,「心」就是悟解真理的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對於諸法
的真理,原可「生」起悟解,但有一種法常「常能為障礙」,使它不能生起。這真義心
生的障礙者,在三性位的「一切分」中恆共「俱行」。這是什麼法呢?就是恆行「不共
無明」啊!
17 (1)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45~p.46:
阿陀那,應簡單的譯作「取」,像十二緣起中的取,五取蘊的取,煩惱通名為取的
checksum
86 成佛之道講義
(2) 《雜阿含經》卷12(288經),曾用束蘆的比喻,說明它的相互依存
性: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
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
相依而得生長」。(大正2,81b4~8)
(3) 「緣識而有名色」:名色是有情身心組織的總名,當然要追問它從何而
來?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漸漸發達到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說
是識。識是初入母胎的識,因識的入胎,名色才能漸漸的增長、廣大起
來。不但胎兒是這樣,就是出胎以後少年到成人,假使識一旦離身,我
們的身心組織立刻要崩潰腐壞。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所以說名色以識為
緣。(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p.18)
(4) 「依名色而有識」:這入胎識,倘使沒有名色作它的依託,識也不能相
續存在(沒有離開物質的精神),也不能從生命的潛流(生前死後的生
命),攔入現實的生命界。這不但初入胎是如此,就是少年、成人,也
每每因身體的損害,使生命無法維持而中夭,所以又說「名色緣識」。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 p.18~p19)
(5) 《大緣方便經》:《長阿含經》卷10(13經)(大正1,61b)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
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
取,梵語都是阿波陀那(近取,即極取義)。取是攝取其它屬於自己,所以有攝它為
自體,與執取不失(持)的意思。因作用的不同,後人建立起執持、執取、執受等不
同的名字。這阿陀那,在經論裡看起來,它與執受有特別的關係。它在攝取未來與攝
持現在的生命,使有情成為靈活的有機體中,表現了阿陀那特殊的功能,它與生命論
有關。
(2)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44:
「有色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色根。色根就是色根,為什麼叫有色根呢?因為
根有二類:一有色的五根,二無色的意根;為了簡別無色的意根,所以說有色。欲色
界有情的生命活動,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招感,特別在這五根上表現出來(但生命的存
在,不單是色根)。這生理機構的五根,所以能活潑潑地生存著,在一期壽命中繼續
存在著,並且能引起覺受,都是由此阿陀那識在執受(執持)它,使之無有失壞;它
才能盡壽隨本識的存在而轉起。如阿陀那不執受有色諸根,有情的生命立刻就要崩
壞,成為無生機的死屍。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87
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
者,義在於此。
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
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
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
所說者,義在於此。」
3、 (p.170~p.172)觸境繫心:
「從是有六觸,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
(1) 「觸」: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
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
a、 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
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
b、 「無明相應觸」:根境相觸而不離無明。
「明相應觸」: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有智慧觀照。
(2) 「受」:
a、 可意觸,起喜受、樂受;不可意觸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觸,
起捨受。
b、 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
(3) 「愛」: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愛
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
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
(4) 「觸」是認識的,「受」是情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5) 「依胎生學為基礎的觸境繫心觀」與「依認識論為基礎的觸境繫心
觀」。(參考第88頁的表格4.8)
入胎識是不通於六識的;說六識,一定是指認識六塵境界的了別識。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p.15~p.21)
checksum
88 成佛之道講義
Table 4.8: 觸境繫心
胎生學:識(入【胎互識相)依←存→】名色→六入→【觸觸→境繫受心→】(愛)
觸境 認識論
繫心
識 (六識了別)
六名入色((根客)觀的境) →觸→受→(愛)
4、 (p.171~p.172)逐物流轉:
「愛增則名取,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1)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
有的業種。
(2) 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但這裏所說
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
未來生命的潛在。
(3) 有了這,那麼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
死。
七、(p.172~p.174)別說「滅諦」: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一)滅有兩個意義:1、 是滅除; 2、 是寂滅。
1、 滅除:滅除苦痛。
(1) 有人著重於外界的改善。
(2) 有人著重於色身的保養。
(3) 佛法重在煩惱的滅除。
雖然苦報是業力所感的,但問題卻是煩惱。有了煩惱,就會發業,潤生;
如斷了煩惱,即使有無量業種,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所以佛肯定地指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89
出:要「滅」除生死大苦,「應」該「滅於惑」──煩惱。如「惑滅」
了,那就不再造業了,過去所有的業也就乾枯無用了。這樣,生死「苦」
果,就會徹底的「滅」除。
2、 寂滅:寂滅涅槃。(寂、靜、妙、離)
(二)(p.173)煩惱的滅除從何下手?
煩惱的滅除,要從根本的煩惱(愚癡無明)去著手。
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還有染著於境界的貪愛。
1、迷於無我的無明:障於智(知見)─→離無明者,慧解脫。
2、染著於境界的貪愛:障於行(行為)→離貪欲者,心解脫。18
從修學佛法來說,應該先通達無我,得到無我真智的契證。然後從日常行
中,不斷的銷除染愛。但到圓滿時,這都是解除了的。
(三)(p.174)現證到涅槃的「寂滅樂」。
涅槃寂滅,是現實所證驗的,並非推託到死了以後,這是佛法的特色。
八、(p.174~p.177)略說「道諦」:
(一)【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
眾生是同樣的生死;生死的根源,是同樣的迷執。苦與集的體性是一樣
的,那出離生死苦的法門,那裏會有不同呢?所以佛在《阿含經》中,曾
明確地宣說一乘法,也就是『一道出生死』,『同登解脫床』。
出離生死的一乘法──不二法:
1、 從證悟真理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同入一法性』)。
2、 從修行的方法來說,是同樣的。
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種種方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
以外,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出於「三學」(學
是學習,不是學問)。
(二)【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種種方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以外,論
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出於「三學」、「八正道」。
18 《雜阿含經》卷26(710經):「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
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大正2,190b17~19)
checksum
90 成佛之道講義
(三)(p.176)『三增上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定)學、增上慧學。
• 「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
1、 增上戒學:為了修定而持戒,叫做增上戒學。(p.199)
2、 增上心學:為了修發真慧而修習禪定的,叫增上心(定)學。(p.202)
3、 增上慧學:為了作為解脫的依止而修慧,叫增上慧學。(p.205)
• 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能
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
(四)(p.177)八正道與戒、定、慧之關係:
戒學:正語、正業、正命。
定學:正念、正定。
慧學:正見、正思惟。
(正精進遍通三學)
• 南北傳經論之比較:
– 《中阿含經》卷58〈法樂比丘尼經〉大正1,788c10~12:
非八支聖道攝三聚,(是)三聚攝八支聖道。正語、正業、正命此三道
支聖戒聚所攝。正念、正定此二道支聖定聚所攝。正見、正志、正方
便此三道支聖慧聚所攝。
– 《 中 部 》 〈 有 明 小 經 〉 : 漢 譯 南 傳10(《 中 部 》2) p. 21;DN, II,
p.23、p.36:
正語、正業及正命,此等諸法為戒聚所攝;正精進、正念及正定,此
等諸法為定聚所攝;正見及正思惟,此等諸法為慧聚所攝。
– 《大毘婆沙論》卷59,大正27,306b27~28:
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攝;正念、正定,定蘊攝。
– 《大智度論》卷19,大正25,203a23~24:
是八正道有三分:三種為戒分,三種為定分,二種為慧分· · · · · ·
– 《大智度論》卷87,大正25,669a8~10:
編者:釋厚觀
第四章〈三乘共法〉 91
行名持戒,學名禪定,道名智慧。
復次!行名正語、正業、正命;
學名正精進、正念、正定;
道名正見、正思惟。
此八事雖名為道,然分別有三分。
– 《瑜伽師地論》卷29,大正30,445a10~12:
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
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
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南北傳經論四種說法之比較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經論名 見思語業命精念定
惟進
《中含》法樂比丘尼經 慧 慧 戒 戒 戒 慧 定 定
《中部》有明小經 慧慧戒戒戒定定定
《大毘婆沙論》 慧慧戒戒戒慧定定
《大智度論》 慧慧戒戒戒定定定
《瑜伽師地論》 慧慧戒戒戒慧定定
4.3 丙、三增上學(p.177~p.206)
4.3.1 壹、增上戒學(p.177~p.199)
一、(p.178)道諦之主要內容:
(一)三增上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p.177~p.206)
(二)八 正 道 : 正 見 、 正 思 惟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 正 精 進 、 正 念 、 正 定 。
(p.207~p.232)
(三)三十七道品: 1、 四念處;2、 四正勤;3、 四神足;4、 五根;5、 五
力;6、 七覺支;7、 八正道。(p.232~p.235)
checksum
92 成佛之道講義
二、三增上學的意義
(一)(p.199)增上戒學:為了修定而持戒,叫做增上戒學。
(二)(p.202)增上定學:為了修發真慧而修習禪定的,叫增上心(定)學。
(三)(p.205)增上慧學:為了作為解脫的依止而修慧,叫增上慧。這當然不是俗
知俗見,而是究竟的真實慧了。
三、「戒」之異名
(一)尸羅(s´¯ıla; s¯ıla):原來是「習慣」的意思。如反覆不斷地作,就會「習
以成性」。習慣通善、惡,若約「善」而言,不斷地行善,成為善的習
性,而產生一種止惡向善的潛在力量,稱為「尸羅」。
(二)律儀(sam. vara):為「防護」之意,或譯為「禁戒」,亦即防護身口意
之過非,以及防護根門使不放逸,如「戒律儀」,「根律儀」等。
(三)波羅提木叉(pra¯ timoks. a; pa¯ timokkha):波羅提木叉意譯為「別解脫」,
即藉著持戒,防護身口過錯,別別於諸煩惱中而得解脫。
(四)學 處 (s´¯ıks. a¯ pada; sikkha¯ pada) : 即 在 家 眾 、 出 家 眾 所 應 當 學 的 處 所
(pada, 對 象 ) 。 也 就 是 所 應 學 的 五 戒 、 十 戒 、 二 百 五 十 戒 等 一 一 戒
條項目。換言之:由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等「五個學
處」組合而成「五戒」。
(五)律(vinaya):音譯為「毘奈耶」或「毘尼」,有調伏、滅、斷、調練、
訓練等義。
四、(p.178)總說增上戒學
【初增上尸羅,心地淨增上,護心令不犯,別別得解脫。】
(一)「尸羅」之意義:尸羅是梵語,意譯為戒,有平治,清涼19等意思。
1、 戒的力用,是惡止善行。依佛的本意,決非專從法制規章去約束,而要從
內心的淨治得來。煩動惱亂的內心,為非作惡,那就是熱惱憂悔。如心淨
持戒,就能不悔,不悔就能得安樂,所以戒是清涼義。
2、 又煩惱如滿地荊棘,一定嘉穀不生。心地清淨的戒,如治地去草一樣,這
就可以生長功德苗了。
19 《大毘婆沙論》卷44,大正27,229c~230a:「言尸羅者,是清涼義,謂惡能令身心熱
惱,戒能安適,故曰清涼。又惡能招惡趣熱惱,戒招善趣,故曰清涼。· · · · · ·尸羅者是數
習義,常習善法,故曰尸羅。」
編者:釋厚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