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Feichian Chong, 2020-09-09 09:40:03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293

2、 觀察義禪──觀外境非實有性。
3、 攀緣如禪──於二無我而不生妄想。
4、 如來禪—──般若現前,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

• 《楞伽經》卷2,大正16,492a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
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
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
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
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
禪。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
事,是名如來禪。

三、(p.393~p.394)大乘三系與攝化眾生的根機:
(一)性空唯名系 ── 五事具足的眾生。
(二)虛妄唯識系 ── 五事不具足的小乘等。
(三)真常唯心系 ── 一般凡夫外道、怖畏空無我者。
四、(p.394)《大乘密嚴經》卷下(大正16,747a15~20)

如來清淨藏 亦名無垢智 常住無始終 離四句言說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 《成佛之道》p.394:
原來阿賴耶,還是如來藏。依如來藏而有無始虛妄熏習,名阿賴耶識,
為雜染(清淨)法所依。不知其實是依法空性──如來藏;可惜有些學
者,不能自覺吧了!如約有漏的阿賴耶識,這只能說是生死雜染法的中
心。阿賴耶識也還是依轉識,要依轉識的熏習,與轉識有互為因果的關
係。所以,阿賴耶識只是相對的依止。

checksum

294 成佛之道講義

5.2.8 捌、四攝法(p.396~p.398)

釋厚觀(2003.9.10)

【成熟眾生道,佛說以四攝: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

一、(p.396)四攝法(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
1、 布施:以財施、法施、無畏施攝化眾生。
2、 愛語:以和樂的容貌,誠懇的態度與他人談話。
3、 利行:對眾生說的,要眾生做的,都能適合實情,使他得到利益。
4、 同事:與眾生同其所行,同甘共苦。教化眾生行善,能化其惡令同己善。

二、(p.396)六波羅蜜與四攝
(一)六波羅蜜—自成熟佛道。
(二)四攝法——成熟眾生的利他道。

[四攝法本為共世間法,大乘菩薩以利他為先,更需要四攝。]

• 《大智度論》卷76(大正25,598c5~9):
是六波羅蜜等是自利法;行者欲以六波羅蜜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應以
四攝法攝取眾生。四攝法義,如先說。如是自利利他故,佛說六波羅蜜
等、三十七品等諸法是世尊、是道等。

• 《瑜伽師地論》卷43(大正30,532b10~11):
所有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

三、《大智度論》卷66(大正25,526c27~527a11)
利益事者,所謂四攝法。以財施、法施二種攝取眾生。
愛語有二種:一者隨意愛語;二者隨其所愛法為說。是菩薩未得道,憐愍
眾生,自破憍慢,隨意說法。若得道,隨所應度法為說。高心富人為讚布
施,是人能得他物利名聲福德故。若為讚持戒、毀呰破戒,則心不喜樂。
如是等,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利益亦有二種:一者今世利、後世利為說法,以法治生,勤修利事。二者
未信教令信,破戒令持戒、寡識令多聞、不好施者令布施、癡者教智慧,
如是等以善法利益眾生。
同事者,菩薩教化眾生令行善法,同其所行,菩薩善心,眾生惡心,能化
其惡令同己善。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295

四、其他有關四攝法之文獻:(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二), 1856 上~1857
下)

1、 《中阿含經》卷9(40經)〈手長者經〉(大正1,482c14~17)
2、 《中阿含經》卷33(135經)〈善生經〉(大正1,641c14~15)
3、 《大集法門經》(大正1,229b28~29)
4、 《集異門足論》卷9(大正26,402c~403b)
5、 《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4a8~396b20)
6、 《瑜伽師地論》卷43(大正30,529c~533a)· · · · · ·等。

checksum

296 成佛之道講義

5.3 丙、大乘行位(p.398~p.418)

釋厚觀(2003.9.10)

一、(p .398)大乘之修行階位(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 p. 400 , p.
403~p. 404 )(參考第297頁的表格5.13)

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05~p.1108)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菩薩行位,或十住以前立十信,在中國佛教
中,是眾所週知的。這主要是受了《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影響。· · · · · ·

論到菩薩行位,
1、《梵網經》立四十位: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十地(即佛

地)。(卷上,大正24,997c~998a)
2、《仁王經》立四十一位:習種性(十信心)、性種性(十止心)、道種

性(十堅心)、十地、薩婆若。(卷上,大正8,826b~828a)
3、《瓔珞本業經》立四十二位:習種性(十住)、性種性(十行)、道種

性(十迴向)、聖種性(十地)、等覺、妙覺(一切智地)。(卷上,大
正24,1012c~1013a)
依 《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 ( 卷 上 , 大 正24,1011c) 說 : 十 住 以 前 的 名 字
菩薩,修十信心,如十信成就了,進入初住。《仁王經》(卷下,大
正8,831b)也有「習忍」以前的十善菩薩。十住以前立十信位,所以中國
有五十一位,或五十二位說。
三、(p .398)十信位
【初修菩提心,習行十善業;成就心不退,入於大乘道。】
(一)菩薩修學的法門,以菩提心為本,三心相應38,修六度,四攝。
(二)菩提心:(參考第298頁的表格5.14)

•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271,p.276

38 三 心 相 應 : 菩 提 心 相 應 , 大 悲 為 上 首 , 無 所 得 為 方 便 。(《 成 佛 之 道 》 ( 增 注
本)p.272;p.282)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297

Table 5.13: 大乘十地

1. 十信 修習大乘信心 入於大乘道
(十善菩薩) (菩提心)不退

2.(勝資解糧行位地) 十住 重於空性勝解的修習 初阿僧祇劫
十行 成就,安住勝義
十迴向 重於觀即空的假名
有,以大悲心利眾生
重於空假平等的觀慧

3.十地 初地極喜地 布施勝,以大乘心 二阿僧祇劫
行,修共五乘的布施 三阿僧祇劫
二地離垢地 持戒勝,以大乘心
行,修共五乘的十善
三地發光地 忍辱勝,以大乘心
行,修共五乘的禪定
四地燄慧地 精進勝,以大乘心
行,修共三乘的道品
五地難勝地 禪定勝,以大乘心
行,修共三乘的四諦
六地現前地 般若勝,以大乘心
行,修共三乘的緣起
七地遠行地 方便勝
八地不動地 願勝
九地善慧地 力勝
十地法雲地 智勝

4.妙覺地 佛地

• 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8~p.99:
發菩提心,首先對於成佛度眾生,要有信心,要有大願。由於見

到世間的惡劣,見到眾生的苦惱,而深信有究竟圓滿的佛果可證;也唯

checksum

298 成佛之道講義

Table 5.14: 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 願菩提心 信願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勝義菩提心
行菩提心 慈悲 受菩薩戒,修十善行。

證菩提心 智慧 菩提心與法性相應,離言絕相。
(智菩提心)

有修證成佛,才能淨化世間,拯救一切眾生。於是發廣大願,願盡未來
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由此信願而發心,稱願菩提心,或信願菩提
心。

有了信願,還要能夠實行。所以其次便是行菩提心,這主要是指受
持菩薩戒法,菩薩戒一名菩薩學處,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薩即
以此無邊戒行,實行菩薩道。

此願行二種菩提心,還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間,故統名世俗菩提
心。由此而更進一層的,名勝義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無生法忍,
證到真如實相。這真實智境,沒有時空相,沒有青黃赤白相,沒有心識
相,經中常說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可念等。

世俗菩提心著重悲願,勝義菩提心,能不離悲願而得智慧的現證。
也可以說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勝義菩提心
重於般若證理。這樣,菩提心統攝著信願,大悲、般若,確乎攝持了大
乘的心要。

(三)(p.398)十信菩薩(十善菩薩)修習十心:1、 信心, 2、 精進心,
3、 念心, 4、 定心, 5、 慧心, 6、 施心, 7、 戒心, 8、 護心,
9、 願心, 10、 迴向心。
這是以修習大乘信心(菩提心)為主的。但起初,『經十千劫行十善行,
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如一直進修不退,那麼經十千劫,就
能「成就」菩提「心不退」,不再退轉而「入於大乘道」的初階──發心
住。修習信心,要以十善,六度等來使他成就。

(四)(p.399)大乘常道:以人乘行直入大乘(參考第299頁的表格5.15)

四、(p.399)勝解行位:十住、十行、十迴向
【以諸勝解行,廣集二資糧;經一無數劫,證入於聖位。】

(一)(p.399)發心住菩薩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299

Table 5.15: 大乘常道

信增上 依天乘行 淨土行者,往生淨土。
迴入大乘 秘密行者,修天色身。

智增上 依聲聞行 先修二乘行,再迴心向佛道。
迴入大乘

悲增上 依人乘行 發菩提心,修十善、六度。
直入大乘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261~p.262)

1、 成就菩提心不退,不再退轉而入於大乘道的初階──發心住。

2、 修習信心成就,進入十住的第一住(發心住),從此一定進修大乘道。依
一般的根性說,到這,菩薩道已有了一定的時限,已進入三大無數劫的開
端。

(二)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階三十位,總稱「勝解行地」、「資糧位」)

1、 十 住:(1) 發心住; (2) 治地住; (3) 修行住; (4) 生貴住; (5) 方便具
足住; (6) 正心住; (7) 不退住; (8) 童真住; (9) 法王子住; (10) 灌頂
住。
重於空性勝解的修習成就,安住勝義。

2、 十 行:(1) 歡喜行; (2) 饒益行; (3) 無恚恨行; (4) 無盡行; (5) 離癡亂
行; (6) 善現行; (7) 無著行; (8) 尊重行; (9) 善法行; (10) 真實行。
重於觀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益眾生。

3、 十迴向:(1)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2) 不壞迴向; (3) 等一切佛
迴向; (4) 至一切迴向; (5) 無盡功德藏迴向; (6) 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7)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8) 如相迴向; (9) 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10) 法界無量迴向。 (《成佛之道(增註本)》p.399~400)
重於空假平等的觀慧。

• (p.400)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階三十位,總稱為「勝解行地」。因
為這還沒有現證法性,而是以諸勝解來修行。

checksum

300 成佛之道講義

• (p.400)在這三十位中,廣修六度、四攝,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都是廣大無邊,所以也叫「資糧位」。

• 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內容→參見《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正 24 ,
1017a~c 。

(三)(p.400)這三十位的進修,一共要經歷一大無數劫-的漫長時間,才能圓
滿,而進到能證入於無漏現行的聖位──歡喜地。

(四)(p.400)在十迴向終了時,隨順有部、瑜伽的學者,安立『暖、頂、
忍、世第一法』的現觀次第,名為四加行,所以又別開為『加行位』。

• 瑜伽行派安立五種行位:
參見:《成唯識論》卷9,大正31,48 b5~20: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
漸次悟入。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
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
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煖、頂、忍、世第一法)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
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
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
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參見《唯識三十論頌》,大正31,61b)

(五)(p.401)初學大乘菩薩道的,多在人間。

1、 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位(十信位也如此)菩薩,多在人間為政治領
袖,施行仁政來普利人群。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01

2、 以功德的大小,而有國王大小的分別。

(1) 十善菩薩,多為小國王,及以武力統一來施行仁政的鐵輪王。

(2) 十住菩薩,多做統一二洲的銅輪王。

(3) 十行菩薩,多做統一三洲的銀輪王。

(4) 十迴向菩薩,多做統一四洲,不依武力的金輪王。

3、 修習十信而失敗了的,名為敗壞菩薩39,也多數感報為國王,施行利人的
善政。所以初學大乘菩薩道的,多在人間,不廢人間的正法。等到證入聖
位,這才遍處人天,隨感而應化呢!

五、(p.401)華嚴初地菩薩:極喜地(歡喜地)
【初住極喜地,生諸如來家,斷除三種結,施德最增勝。】

(一)初地,是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性。菩提心與法性相應,名勝義菩提
心。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也可稱為(分證)成佛了。

(二)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
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
(p.402)

(三)由於通達法空性,也不再有五畏:「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
大眾威德畏」40。

39 有關「敗壞菩薩」,參見:
(1)《成佛之道》(增注本)p.271。
(2)《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1a~b;卷36,大正25,323c。
(3)《十住毘婆沙論》卷4,大正26,38a~b;卷9,大正26,66b。
(4)八 力 廣 喜 : 「 ––     淨 土 思 想 」 ( 《 印 度 哲 學 佛 教 學 》2號 , 昭
和62年10月‧p.88~p.97)
(5)八力廣喜:「《十住毘婆沙論菩薩思想成立背景—敗壞菩薩考—》」
( 藤 田 宏 達 博 士 還 曆 記 念 論 集 ) , 『    哲 學  佛 教 』 ,1989年 , 平 樂 寺 書
店,p.415~p.432。
(6)杉本卓洲:「敗壞菩薩」(東北大學印度學講座65周年記念論集)『思想
人間觀』,1991年,平樂寺書店,p.409~p.430。

checksum

302 成佛之道講義

(四)進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分證了
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來
家。

(五)初地菩薩斷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扼要的說,斷除三種結:身見,戒禁
取,疑。

• 中觀者說:我執法執,都是煩惱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斷的。差別是:

– 聲聞:直觀無我無我所,斷惑證真,不一定深觀法空,所以不能斷除習
氣──所知障。

– 菩薩:初學就勝解法空性,深細抉擇;後觀無我無我所而證入法空性。
所以也斷三結,而且能漸斷習氣。

(六)菩薩行廣修六度、四攝、無邊法門。但經中約特勝的意思說,初地菩薩的
「布施」功德最為增勝,也稱為布施波羅蜜多圓滿41。

六、(p.403)第二地菩薩:離垢地 【戒德滿清淨,名為離垢地。】
(一)「戒波羅蜜多」偏勝42,持戒功德,圓滿清淨。「戒」就是十善行。
(二)以大乘心行來廣行十善,達到身口意業的圓滿清淨,不再如初地那樣,還

有微細誤犯的戒垢,所以名為「離垢地」。
七、(p.403)第三地菩薩:發光地 【發光地忍勝,慧火除諸冥。】
(一)「忍波羅蜜多」偏勝。43(p.404)

40 「五怖畏」,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十地品〉,大正10,181b13~23:
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
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何以故?
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
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
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
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2〈地相品第3〉,大正26,27a~28b)

4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十地品第26之1〉,大正10,183a17~21:「此菩薩因供養
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
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
分。」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十地品第26之2〉,大正10,186 c9~15:「此菩薩四攝法
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
摩訶薩第二離垢地。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為大法主,具足七寶,有自在力,能
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03

(二)得「聞持陀羅尼」44,能受持一切佛法。

(三)勤修定學──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定。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5 〈十地品第 26 之 2 〉,大正 10 ,
188a14~c3 )

(四)由於「聞法」及「修定」,慧力增勝,火一樣的光芒煥發,能除諸冥暗。
(p.405)

1、 「聞法」:受持佛法,去除佛法的不明,故名「發光地」。

43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十地品第26之2〉,大正10,188 c20~23:「此菩薩
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
名菩薩第三發光地。」

44 有關「陀羅尼」,參見:《大智度論》卷5,大正25,95c9~96a16:
何以故名陀羅尼?云何陀羅尼?
答曰: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
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
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是陀羅尼,或心相應,
或心不相應;或有漏,或無漏;無色不可見無對;一持、一入、一陰攝;九智知一識
識;阿毘曇法陀羅尼義如是。
復次,得陀羅尼菩薩,一切所聞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
復次,是陀羅尼法,常逐菩薩,譬如間日瘧病;是陀羅尼不離菩薩,譬如鬼著;是陀
羅尼常隨菩薩,如善不善律儀。
復次,是陀羅尼,持菩薩不令墮二地坑。譬如慈父愛子,子欲墮坑,持令不墮。
復次,菩薩得陀羅尼力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無能動,無能破,無能勝。譬如須
彌山,凡人口吹不能令動。
問曰:是陀羅尼有幾種?
答曰:是陀羅尼多種:一名聞持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
皆不忘失,是名聞持陀羅尼。
復有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諸眾生、諸法,大小好醜,分別悉知。如偈說:

諸象馬金,木石諸衣,男女及水,種種不同。
諸物名一,貴賤理殊,得此總持,悉能分別。
復有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若一切眾生如恆
河沙等劫,惡言罵詈,心不憎恨。
•有關「大乘佛教中之陀羅尼」→(參見《平川彰著作集》第3卷,《初期大乘佛教
研究》Ⅰ,p.337~p.356)

checksum

304 成佛之道講義

2、 「修定」:入了深定,那邪貪、邪瞋、邪癡等闇蔽,也不會再起,心光更
明淨了。

八、(p.405)第四地菩薩:焰慧地 【進滿修覺分,燄慧見無餘。】
(一)「精進波羅蜜多」偏勝。45(約修十波羅蜜多說)
(二)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法的三十七道品。(約修共三乘聖法說)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6 〈十地品第 26 之 3 〉,大正 10 ,
189c17~190a20 )
(三)因為精勤的修習覺分(道品,菩提分法),火焰似的慧光,熾盛起來,依
我見而來的著我、著法,種種愛著,都如火燒薪一樣,無餘永滅,所以叫
「焰慧地」。
九、(p.405)第五地菩薩:難勝地 【難勝靜慮勝,善達諸諦理。】
(一)「靜慮波羅蜜多」偏勝。46(約修十波羅蜜多說)
(二)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法的四諦等。(約修共三乘聖法說)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6 〈十地品第 26 之 3 〉,大正 10 ,
191b26~c12 )
(三)因為此地是經過最極艱難才能夠到達的,故名「難勝地」。(p.405)
又此地真俗無礙、空有不二,這是經無限的修習而到達的,所以叫「難
勝」。(p.406)
(四)「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p.
405~p. 406 )
1、 初地現證法空性時,盡滅一切戲論相,所以說:『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
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大智度論》卷71,大正25,556b)。

等到從證真定而起時,有相又來了。或是無分別後得智,或是善分別慧,
所以說:『方便將出畢竟空』(《大智度論》卷 71 ,大正 25 , 556b
);淨佛世界成就眾生。

那時,雖說能了知諸行如幻,其實是依勝解力,而不是如實現見的。因為
在所知境上,似有實性──戲論相,還是一樣的現前,不過經過般若的現
證空性,依性空慧的餘力,能了解是無性如幻而已。(p.406)

45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90b28~c1:「此菩
薩,於四攝中,同事偏多。十波羅蜜中,精進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
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四焰慧地。」

46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92c9~11:「此菩薩,
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
難勝地。」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05

2、 五地以前的菩薩:見性空時,離一切相,不見一切法。等到了達法相時,
又離去空性的證知了。一直是這樣的空有不並,互相出沒。(p.406)

3、 五地菩薩:由於性空慧的不斷修證,般若力更強,這才能在現見一切有法
時,離去那戲論的實有相,真的能雙照極無自性的幻有,與幻有的無自性
空。這才真是真俗無礙,空有不二。這是經無限的修習而到達的,所以叫
「難勝」。(p.406)

(五)以前初地的現證空性,是「凡聖關」;現在(第五地)又通過第二關,
可說是「大小關」。因為現證空有不二,才不會於生死起厭離想,於
涅槃起欣樂想;真的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超出了小乘聖者的心境。
(p.406)

十、(p.407)第六地菩薩:現前地
【第六現前地,慧勝住滅定,佛法皆現見,緣起真實性。
常寂常悲念,勝出於二乘。】

(一)「般若波羅蜜多」偏勝。47(約修十波羅蜜多說)
(二)在 般 若 慧 、 大 悲 願 的 資 持 下 , 能 入 滅 盡 定 , 而 且 於 定 中 現 證 法 性 。 那

時,佛法皆現前,了了明見,所以叫「現前地」。在這甚深的空慧中,
緣起真實性,也就是幻有即空,空即幻有的不二平等,也能深徹照見。
(p.407)

1、 《楞伽經》說小乘的醉三昧酒,也就是入滅盡定。(p.407) 參見:《大
乘入楞伽經》卷4,大正16,607b:
譬如海中木,常隨波浪轉,聲聞心亦然,相風所漂激。
雖滅起煩惱,猶被習氣縛,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轉,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

(另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大正16,497c)

2、 《般若經》中,佛勸菩薩們,如悲願力不充,不要入滅盡定,免墮小乘。
(p.407)
參見: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152~p.153:

47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十地品第26之4〉,大正10,195a23~25:「此菩
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
薩第六現前地。」

checksum

306 成佛之道講義

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
定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
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
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

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
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小品般若波
羅蜜經》卷7,大正 8,568c);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
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雖復出家,
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大正14, 418c)。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師法救
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
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大毘婆沙論》卷153,
大正27,780a)。
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
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
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
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三)到第六地,只要『多修無相作意』,就能現證空有無礙的緣起中道。所以
六地菩薩,能常寂,又能常常悲念眾生。常寂是般若的現證,所以這是
大悲、般若不二,為大乘的不共勝法,而勝過了、超出了二乘的智證。
(p.407~p.408)
(第五地雖能達到真俗並觀,但這是極難得的。)

(四)六地多修緣起觀。緣起與空相應,所以也到了佛法皆現前──中道的證
境。(p.408)

(五)(p.408)說一切有部主張的四種緣起:

1、 剎那緣起
2、 連縛緣起
3、 分位緣起
4、 遠續緣起

• 《大毘婆沙論》卷23,大正27,117c。
• 《俱舍論》卷9,大正29,48c~49a。
• 四種緣起(參見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90~192)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07

有部論師對緣起的解釋,各有所重,所以「緣起有四種,一、剎那,
二 、 連 縛 , 三 、 分 位 , 四 、 遠 續 」(《 大 毘 婆 沙 論 》 卷23, 大 正27,
117c )。

一、剎那緣起:與迦旃延尼子同時的寂授──設摩達多所說。一剎那
中,有無明、行· · · · · ·老死等十二支。一剎那中,與一念中相近。『華
嚴經』「十地品」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
心 」 ; 「 知 十 二 因 緣 , 在 於 一 心 中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卷25, 大
正9,558c、560a)。一心緣起,可說受到剎那緣起的影響。

二、連縛緣起:世友『品類足論』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通於有漏、無漏;有先後或同時的因果關係,所以名為連
縛。

三、分位緣起:『發智論』說:無明、行,是前生的因;識、名色、六
處、觸、受,是現生的果。愛、取、有,是現生的因;生、老死,是未
來生的果。十二支通於三世,有兩重因果。所以名為分位,是階段的意
思。以人來說,如識入母胎,新生命開始,名為「識」。胎中肉團,還
沒有成(人)形階段,名為「名色」。胎中人形成就,眼、耳等形成,
名為「六處」。十二支,是三世因果的十二階段。每一階段,在欲、色
界的,都具足五蘊,以五蘊為體。名為「無明」、「識」等,是約這一
階段的特性而說,並非只是「無明」或「識」等。

四、遠續緣起:是『界身足論』說的。生死業報,是不限於前後二生
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到今生才受報;今生的惑業因緣,要
多少生以後才受報。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是通於久遠的,名為「遠
續」。

這四說,毘婆沙師認為都是合理的;特別是世友的「連縛緣起」,通於
一切有為法,受到『大毘婆沙論』編集者的稱讚:「是了義」說,「是
勝義」說。然佛說十二緣起重於惑業苦的三世因果;聲聞乘法重於生死
的解脫,所以毘婆沙師還是以「分位緣起」為主(《大毘婆沙論》卷23,
大正27,117a~119b)。

(六)(p.408)《華嚴經》之「一心緣起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大
正10,194a)

•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90~p.1091

checksum

308 成佛之道講義

〈十地品〉有濃厚的阿毘達磨氣息。如二地中說「十善業道」,詳說
十不善業道的果報。五地中說「諦」,其中「覺法自相共相故,知相
諦;了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與
阿毘達磨者的分別有關。六地中說「十二緣起」,每支有二種業,約三
道、三世、三苦來分別。並說著名的一心緣起,如《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37(大正10,194a)說:
「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
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
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
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
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為後代唯心(識)論者所重視的教證。這一
思想,與古代設摩達多──寂授論師的「剎那緣起」相近。寂授是說一
切有部中,與『發智論』主同時的論師。在古傳四種緣起說中,寂授立
「剎那緣起」,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三(大二七‧一一八
下)說:
「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此相應
癡是無明;此相應思是行;此相應心是識;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
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此相應觸是觸;此相應受是受;貪
即是愛;即此相應諸纏是取;所起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起即是生;
熟變是老,滅壞是死」。

「剎那緣起」與『十地品』的「一心緣起」,雖不完全一致,但非常近
似的。一剎那,是極短的時間;約心說,就是一念。一念中有十二支緣
起,對於一心中安立十二緣起,歸結到「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應該是
有啟發性的。

十一、(p.408)第七地菩薩:遠行地
【遠行於滅定,念念能起入;方便度熾然,二僧祇劫滿。】

(一)「方便波羅蜜多」偏勝。48

48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十地品第26之4〉,大正10,197c29~198a2:「此菩
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
薩第七遠行地。」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09

(二)能於滅盡定中,念念能起定,也念念能入定。一般的入定出定,就是到
了超作意位49,也得有方便。而現在竟然念念能出能入。這不但是要入就
入,要出就出,而且是入定就是出定,出定就是入定。這如《維摩經》
說:『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卷上,大正14‧539c)。

(三)約修行的時間說,到第七地終了,就是「第二僧祇劫滿」。七地滿,到了
純清淨無相行的邊緣,所以是第二阿僧祇大劫滿,以後進入第三阿僧祇大
劫了。因此經上說:七地如二國中間的甌脫地帶,以前是有相行,有相與
無相的間雜行,無相而有功用行,以後純是無相無功用了。第七地到了這
一邊緣,所以叫「遠行地」。(p.409)

(四)「有相行」與「無相行」(p.409)
1、 有相行
2、 有相與無相的間雜行
3、 無相而有功用行──七地
4、 純無相無功用行──八地

1、 五地以前的菩薩─ 空有不並,互相出沒。(p.406)
(1) 見性空時,離一切相,不見一切法。
(2) 了達法相時,又離去空性的證知。
初地以來,智證空性是無相的,但出了深觀,就是後得智,也還是有相
現前(不要誤解,以為有相就是執著)。(p.409)

2、 第五地(難勝地)菩薩─空有不二、真俗並觀,能雙照極無自性的幻
有,與幻有的無自性空。但必須歷經艱難乃得。(空有不二的無相行)
(p.409)

3、 第六地(現前地)菩薩─只要多修無相作意,就能無相現行,但總還是
間斷的時間多,是「有間斷的無相現行」。能現證空有無礙的緣起中道
(p.409)

49 觀法之過程: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

checksum

310 成佛之道講義

4、 第七地(遠行地)菩薩─「無間斷無相現行」。(無相而有功用行)
(p.409)
由於定的深妙,依定的般若,也到了『無相有功用行』的境地,能無間斷
的,無相現行了。

5、 第 八 地 ( 不 動 地 ) 菩 薩 ─ 「 純 清 淨 無 相 行 」 。 ( 純 無 相 無 功 用 行 )
(p.410)
純無相無功用行:

(1) 八地:自證不待功用。(p.410)
(2) 九地:為他說法亦不待功用。(p.411)

• 參見:

– 《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31,146a~b)
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
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及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
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即此無功用行補特伽羅,從此已上至第十地,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
滿。
此中有頌:
清淨增上力 堅固心昇進 名菩薩初修 無數三大劫。

–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c24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 · · · · ·。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
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
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阿僧祇劫。

釋曰:何等為五?一有一人,謂願樂行人。二有三人,謂清淨意行
人、有相行人、無相行人。三有一人,謂無功用行人,是名五人。

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為菩薩聖道有四
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地,
於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圓滿。此地若已圓滿,此觀行人未得清淨意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11

行,以未證真如,未得無分別智,故無分別智即是清淨意行。又猶同
二乘心故,非清淨意行。又未至菩薩不退位,故非清淨意行,如世第
一人未得無流心,說為不清淨,無流心所緣法相無有忘失故。得無流
心說為正定位,有流心有忘失故,不得受正定名。菩薩亦爾,未入初
地不得正定名,此不清淨意行人,若見真如即入清淨意行地,從初地
至十地同得此名。

清淨意行人自有四種:初一從通立名,謂清淨意行。後三從別立名,
謂有相行、無相行、無功用行。

此清淨意行人,從第六地以還說名有相行。· · · · · ·

第七地是無相行有功用,如來所說十二部法門相,乃至十二緣生相,
熟思量故不緣法門相,直通達真如味,此通達離功用則不成故,說此
地為無相行有功用。

清淨意行、有相行、無相行三人,第二阿僧祇劫修行得圓滿。

若人入八地,有無相行無功用未成就。若八地圓滿,於八地無相行無
功用已成,於九地、十地無相行無功用未成滿。第三阿僧祇劫,此無
相無功用乃成。

–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410(參考第311頁的表格5.16)

五 Table 5.16: 《攝大乘論講記》有相行與無相行
補 勝解行 · · ·· 十住、十行、十迴向 } 初無數大劫
有相行 · · · · 初地至六地
特 清淨增上 無無相功行用行· ······八· · ·地· ·至· 十七地地 二無數大劫
伽 意樂行 三無數大劫


十二、(p.410)第八地菩薩:不動地
【進入不動地,無相無功用,盡斷三界惑,大願極清淨。
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現身。】

(一)「願波羅蜜多」偏勝。50(約十度說,八地的大願,最極清淨)

checksum

312 成佛之道講義

(二)「不動地」:八地菩薩是無相而又無功用的。到了這,智慧,功德,都任
運地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
「不動」。

(三)(p.410)盡斷三界惑:

1、 八地以前沒有斷盡三界修所斷的煩惱,但不致引生危險。因為菩薩並不急
急的要斷煩惱,只要能控制就得了。有時,還可利用煩惱,作自利利他的
方便。

2、 進入第八地,煩惱障已不斷而自然斷盡;所以在菩薩階位中,八地得無生
法忍,才「盡斷三界惑」,如阿羅漢一樣。

(四)(p.411)「得無生法忍」: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
法忍,都可說與阿羅漢的證入涅槃一致。而斷盡三界煩惱,也與阿羅漢一
樣。所以《十地經》說:菩薩進入第八地,要入涅槃。51以佛的加持力,
菩薩的本願力,當然不會像小乘那樣入涅槃的。從此進入真正不共二乘的
菩薩道。

• 《大智度論》云:七地得無生法忍。
參見:

– 《大智度論》卷10,大正25.132a18~b13
–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2a
– 《大智度論》卷48,大正25.405c~406a
– 《大智度論》卷50,大正25.418a

50 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十地品第26之5〉,大正10,201a12~14:「此菩
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
第八不動地。」

51 《 十 地 經 》 說 : 「 菩 薩 進 入 第 八 地 , 欲 入 涅 槃 。 」 參 見 (1)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卷38〈 十 地 品 第26之5〉 , 大 正10,199a1~c11; (2)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 六 十 華 嚴 ) 卷26〈 十 地 品 地22之4〉 , 大 正9,564b7~565a11; (3) 《 十 住 經 》
卷3,大正10,520c10~521b9; (4) 《大智度論》(卷10,大正25,132a18~b13);
(卷29,272a);(卷48,405c~406a);(卷50,418a)。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13

(五)(p.411)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現身:於無相無功用行中,起「如幻三
昧」,於三有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
無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顯現如幻(無戲論相),與空性平等
不二;八地菩薩純無相行,所以說八地菩薩起如幻三昧了。

• 《大品般若經》卷6〈發趣品第20〉敘述「無名字的菩薩十地」時,說到
第八地菩薩具足五法,其中之一就是「如幻三昧」:
「云何菩薩如幻三昧?住是三昧能成辦一切事,亦不生心相。」

( 《 大 品 般 若 經 》 卷6, 大 正8,259b11~13; 《 大 智 度 論 》 卷50, 大
正25,416c21~23)52

十三、(p.411)第九地菩薩:善慧地 【善慧無礙解,圓淨一切力。】
(一)「力波羅蜜多」偏勝。53
(二)(p.411)無相無功用行,更為增勝:到了第九地,不僅是「自證」的,
連「為他說法」,也能不待功用。
(三)(p.411)「四無礙解」:能得法、義、辭、辯無礙解智,菩薩能一音說
一切法,為無量差別根性,一時說一切應機的法門,自然而然地不加功
用。
1、 法無礙解: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言章句,並能決斷無礙。
2、 義無礙解:精通於名句所詮表之義理、內容,並能決斷無礙。
3、 詞無礙解:又作辭無礙解,精通各種語言、方言,以言辭分別莊嚴,能令
人解通達無礙。
4、 辯無礙解: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作樂說無礙,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
樂於為之巧說無礙。

• 四無礙解,參閱
《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6a22~b13;246b25~247a12。

52 如幻三昧:《大智度論》卷50(大正25,418b17~24):「入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處
住所作幻事遍滿世界,所謂四種兵眾、宮殿、城郭、飲食、歌舞、殺活、憂苦等。菩薩
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於十方世界變化遍滿其中,先行布施等充滿眾生,次說法教化
破壞三惡道,然後安立眾生於三乘,一切所可利益之事無不成就,是菩薩心不動,亦不
取心相。」

5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十地品第26之5〉,大正10,204a2~4:「此菩薩,十波羅
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
地。」

checksum

314 成佛之道講義

十四、(p.412)第十地菩薩:法雲地
【第十法雲地,諸佛光灌頂,智增澍法雨,長善如大雲。】

(一)「智波羅蜜多」偏勝。54

(二)十地菩薩,是法王子,『位居補處』,快要圓滿成佛了。

(三)不但能自在說法,而且能遍法界而現神通,現身說法。降澍大法雨,如大
雨滂沛,無處不滿;能長養一切眾生善根,如大雲的時雨滂沛一樣,故名
為「法雲」。

十五、(p.413)隨機頓漸
【菩薩所修道,三祇歷十地。頓入與漸入,隨機有差別。】

(一)菩薩所修的內容: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六度,四攝。
菩薩經歷的行位:約證入法界性來說,是經歷菩薩十地。

(二)菩薩修行是否一定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

1、 聲聞佛教:菩薩修行一定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
2、 《大乘起信論》:抉擇說:經說不定,是方便說;從信心成就到成佛,其

實是一定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

• 《大乘起信論》,大正32,581a29~b9:
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
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
於無量阿僧祗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
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
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3、 龍樹論的見地不同:成佛或快或慢;慢的,要無量無數阿僧祇劫!
《大智度論》卷4,大正25,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
量有限。

(三)(p.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
54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9〈十地品第26之6〉,大正10,204a2~4:「此菩薩,十波羅

蜜中,智波羅蜜最為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十法雲
地。」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15

1、 時間劫
2、 德行劫:以功德來計算。

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而
約「時間」說,就大不相同了。
(四)(p.414)依龍樹論意,一般(如釋迦佛)是經三大阿僧祗劫的,有的時
間更長,但特殊的利根,是不要這樣久的。
參見:《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b~343a:
【經】

1、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毘跋
致地。

2、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
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
若住一劫,若減一劫。

3、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
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為淨佛世界故。(大正25,342b20~27)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

1、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所
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
「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

(1)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
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
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2)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
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checksum

316 成佛之道講義

(3)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

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淨福
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
方諸佛,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鞞跋致地。阿鞞跋致地菩薩
義,如先說。

2、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
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
佛度眾生,佛有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
上說。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

3、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
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
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
以自莊嚴其國。
(大正25,342b28~343a4)

• 五種菩薩:(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15,699c)

– 乘羊行:鈍根,心不堅: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成佛或不成佛。
– 乘馬(象)行:發心漸行六度,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成佛。
– 乘神通行:又分三類:

∗ 日月神通行: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
諸佛,通達菩薩道故入菩薩位,即是阿毘跋致地。

∗ 聲聞神通行:此菩薩大厭世間,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
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
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

∗ 如來神通行: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
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

• (p.415)印順導師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17

– 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說,是頂
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經》的行位說,是發
心住)。

– 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
界,現身八相成道:1、 由兜率天下生人間, 2、 入胎, 3、 出胎,
4、 出家, 5、 降魔, 6、 成道, 7、 轉法輪, 8、 入滅 )。

– 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五)菩薩位 = 菩薩正性離生(參見《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2a17~b17)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心無所著,住諸
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

復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薩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
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心不動搖,是名菩薩位。

復次,菩薩位者,具足六波羅蜜,生方便智,於諸法實相亦不住;自知
自證,不隨他語,若魔作佛形來,心亦不惑。

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不復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一切世間
事欲壞其心,不能令動;閉三惡趣門,墮諸菩薩數中,初生菩薩家,智
慧清淨成就。

復次,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如〈學品〉中說。上位菩薩不墮惡
趣,不生下賤家,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從頂墮。

問曰:云何為頂墮?
答曰:如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心行六波羅蜜,入
空、無相、無作中,不能上菩薩位,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愛著諸功
德法,於五眾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言是道非道,是應行是

checksum

318 成佛之道講義

不應行;如是等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何等是住頂?如上所說諸法愛
斷,於愛法亦復不取,如住頂義中說。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不空中不見內外空,內外空中不見
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亦如是。

復次,上位菩薩得無等等心,亦不自高,知心相真空,諸有無等戲論
滅。
(六)(p.416)為什麼根機有漸有頓,成佛有遲有速?問題在發心以前的準備
不同。
1、 乘羊行:『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難怪發心以來,久
久都不能達到目的。如從來不曾修學,就發心去應考一樣。
2、 乘馬行:『前世少有福德利根』。這如學歷差些,但在長期的服務中,經
驗豐富,只要不斷學習,每年應考,就有錄取的機會。
3、 乘神通行:『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
無量福德智慧』。這才初發菩提心,就能直登高位。
十六、(p.417)妙覺地=佛地 【三僧祇劫滿,登於妙覺地。】
(一)佛的大菩提,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佛果是「等覺」又「妙覺」。
(二)滅盡一切煩惱習氣。
1、 從初地以來,到第八地,菩薩斷盡了三界的煩惱障。而習氣──所知障,
從初地以上,一分分的除去。

2、 約心境說,習氣是由於戲論相的顯現,於法不能得無礙知見,有愚昧的意
義。也因為無始來的煩惱慣習,煩惱障雖斷了,而還有煩惱的氣息。這些
習氣,聲聞稱之為「不染污無知」,大乘認為是「染污的無明住地」。
(p.418)

3、 (p.418)這些習氣,由於無相智的進修,達到不現,愈來愈薄,法空性
也愈來愈明淨。等到盡淨銷融,智慧也能更悠久,更廣大,更深細的了達
一切。到終了時,淨治了『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及『極微細
礙愚癡及彼麤重』55,這才究竟圓滿成佛:『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
清淨真實顯現』56;也就是『最清淨法界』顯現。

4、 (p.418)《般若經》說:『一念相應妙慧』,斷一切煩惱習氣而成佛。
發心修學到此,才真正是功德圓滿了。

55 「 菩 薩 十 地 及 如 來 地 所 對 治 的 愚 癡 與 麤 重 」 , 參 見 《 解 深 密 經 》 卷4, 大
正16,704b~c。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19

56 參見《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31,148c:「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
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故。」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473~p.475:
「果圓滿轉」:成佛時,「永無」煩惱所知二「障」,「一切」義「相不顯現」,而
「最清淨真實」的法界徹底「顯現」。這最清淨的真實,圓融無礙,能「於一切相得大
自在」,無所不能。果圓滿即是三德具足:永無有障,諸相不現,是斷德;最清淨法界
真實性顯現,是智德;於法自在廣利眾生是恩德。

checksum

320 成佛之道講義

5.4 丁、佛果功德(p.418~p.430)

釋厚觀(2003.9.10)

一、(p.418)佛之三身

(一) 法身 約圓滿覺證說,是出離了煩惱障所
(佛自性身) 顯的最清淨法空性。

 又稱法性所生身。因契證法性而有
 的功德身。
報身
(二) (法性所流身)  約大菩薩所見的,顯現無邊功德的
莊嚴相而別出報身。

(三) 化身 為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而現起的
佛身。

5.4.1 壹、法身(p.418)

【佛身最寂滅,平等無分別。如彼摩尼珠,妙用利群生。】

「佛自性身」,也叫「法身」,是與一切佛法相應的,一切佛法所依止
的。
一、法身約「圓滿覺證」說,是出離了煩惱藏所顯的最清淨法空性。永離諸障,
一切相不現行,所以最為寂滅。
二、約「佛與佛」說,平等平等。從佛而觀一切──依、正,生、佛,人、法,
智、如,一切一切,都是平等的。法空性無分別,菩提也無分別,所以說:
『如如、如如智,名為法身』。57
三、約「利他功德」說:如摩尼寶珠一樣,有微妙的神用,不起加行、功用,能
適應眾生的需求,利益一切眾生。
57 「如如如如智,名為法身」,參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2,大正16,408b~c:
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
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 · · · ·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21

5.4.2 貳、報身(p.419)(法性所流身、法性所生身)

一、(p.419)一多無礙
【法性所流身,念念現一切。佛事菩薩事,二乘眾生事;
三世盡十方,依正悉無礙。於一現一切,一切入於一。】

(一)(p.419) 佛 的 「 法 性 所 流 身 」 , 或 稱 法 性 所 生 身 , 就 是 平 常 所 說 的 報
身。在很多大乘經裏,法身與法性所流身,並沒有嚴格的分別(二身
說)。只是約大菩薩所見的,顯現無邊功德的莊嚴相,所以又從法身中別
出這報身,這是因契證法性而有的功德身。流是流類,等流,無邊的功德
莊嚴,都是法性的等流,如光與熱為太陽的等流一樣。

(二)(p.420)法性所流身,是念念顯現一切的。一切是什麼呢?
1、 佛 事:如佛身的功德相好,佛土的清淨莊嚴,佛的法會圓滿,佛的音聲
遍布,佛的壽命無量,佛的智慧,神通,利益眾生,八相成道等。
2、 菩薩事:如初發心,受菩薩戒,行六度、四攝,遍遊十方世界,親近供養
十方諸佛,聞持十方佛說法,度一切眾生,種種難行苦行,種種本生等。
3、 二乘事:如聲聞與緣覺的初心,修行,住阿蘭若,行頭陀行,遊化人間,
入涅槃等。
4、 眾生事:六道眾生,有種種住處,種種名字,種種形態,各式各樣的生
活,各式各樣的苦難等。

• 以上是十法界(四聖、六凡)的事。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
智,是名法身。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
故?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
盡,得清淨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復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竟。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
如如智。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無邊用故,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
量無邊種種差別。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說種種煩惱,說種種業用,說種種果報。
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說種種佛法,說種種獨覺法,說種種聲聞法。依法如如,依
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為第一不可思議。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如是
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思議。
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得自在,事業成就?
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種種事業皆得成就,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
成,亦復如是。

checksum

322 成佛之道講義

5、 三世事(時間):前生,今生,後生;一念,無量劫等。
6、 盡十方事(空間):十方的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或大或小,或

正或側,或苦或樂;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等。

(三)(p.421)「依 正 悉 無 礙 」:這一切,不外乎「依」報──器世界;
「正」報──眾生與佛。無限時空中的無限依事、正事,在念念中顯
現,都是「無礙」的。因為,法性所流身,遍一切處,無處不在;也就無
一法而不在法性所流身中。

(四)(p.421)「於一現一切,一切入於一」:法性所流身是無差別的,盡虛
空,遍法界,等真如的,所以不離法性所流身的一切,也展轉無礙而無二
無別。隨舉「一」點,都是顯「現一切」,那「一切」也就是「入於一」
了。古代天臺與賢首宗師,都曾擬出了重重無盡的境界。這如《華嚴經》
廣說。

二、(p.421)具諸功德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不護,妙智佛功德。】

(一)清淨圓滿的法身,與一切功德相應。但約證法性而成就佛功德來說,為法
性所流身所攝。

(二)佛的果德,難以思量,或說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等。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49~卷50「菩薩地」,大正30,566c~574b)

• 一百四十不共功德:

– 三十二相58
– 八十種好59
– 四一切種清淨60

58 三十二相: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b28~c27;《大智
度論》卷4,大正25,90a26~91a19。

59 八十種好: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c27~396b10;
《大智度論》卷89,大正25,684b-c。

60 四一切種清淨:參見《瑜伽師地論》卷49,大正30,568c19~a3:
云何如來四一切種清淨?一者一切種所依清淨。二者一切種所緣清淨。三者一切種心清
淨。四者一切種智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依清淨?謂一切煩惱品麤重并諸習氣,於自所依無餘永滅,又於自體如自
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是名一切種所依清淨。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23

– 十力61
– 四無所畏62
– 三念住:

∗ 諸弟子眾一向恭敬、正行,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知。
∗ 諸弟子眾一向不恭敬、邪行,如來緣之不生憂戚。
∗ 諸弟子眾一類恭敬、正行,一類不恭敬、邪行,如來緣之不生歡戚。

– 三不護:如來的身、口、意三業,清淨現行,決無過失,不用怕人知而
藏護自己。

– 大悲
– 無忘失法(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574a11~17)
– 永害習氣(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574a18~22)
– 一切種妙智:如來一切種智。(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

574a23~b3 )

(三)(p.421)佛之「十力」功德:以降伏魔外的勝能而安立。
1、 處非處智力, 2、 業異熟智力, 3、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4、 根
勝劣智力, 5、 種種勝解智力, 6、 種種界智力, 7、 遍趣行智力,
8、 宿住隨念智力, 9、 死生智力, 10、 漏盡智力。

(四)(p.422)佛之「四無所畏」:表示自利他利的絕對自信。
1、 說一切智無所畏, 2、 說漏盡無所畏, 3、 說盡苦道無所畏, 4、 說
障道無所畏。

云何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所緣
清淨。
云何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說一切心麤重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是
名一切種心清淨。
云何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說一切無明品麤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無障礙
智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智清淨。
61 十力: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
論》卷24,大正25,235c22~241b;卷25,大正25,245c6~246a13)
62 四無所畏: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
度論》卷25,大正25,241b~c20;246a13~22。

checksum

324 成佛之道講義

(五)(p.422)佛之「十八不共法」:約不共凡夫、小乘而立。
1、 身無失, 2、 語無失, 3、 念無失。 4、 無異想, 5、 無不定心,
6、 無不知已捨。 7、 欲無減, 8、 精進無減, 9、 念無減, 10、 慧無
減, 11、 解脫無減, 12、 解脫知見無減。 13、 智知過去無著無礙,
14、 智知未來無著無礙, 15、 智知現在無著無礙。 16、 身業隨智慧
行, 17、 語業隨智慧行, 18、 意業隨智慧行。

(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47b~255b25)

• 說一切有部主張之十八不共法 = 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住。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7,大正27,85a;《俱舍論》卷27,大正29,
140a~141a )

• 另有聲聞論議師之十八不共法:參見《大智度論》卷 26 ,大正 25 ,
255c24~256a22 。

• 五種十八不共法: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三)2361c~2366a。

(六)大悲
(七)三不護:如來的身、口、意三業,清淨現行,決無過失,不用怕人知而藏

護自己。
(八)妙智:就是如來的無師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種智。
三、(p.422)淨土圓滿

【佛住於淨土,十八事圓滿。與諸菩薩眾,受用於法樂。】
(一)法性所流身佛(報身佛),是一定住於淨土的。但這是遍法界土,以十八

事圓滿來表顯的;不可說東方,西方,多大多小的。
(二)《解深密經》〈序〉說到十八事圓滿:

1、 顯色圓滿: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2、 形色圓滿: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3、 分量圓滿: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4、 方所圓滿: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5、 因圓滿: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25

6、 果圓滿:最極自在淨識為相。63
7、 主圓滿:如來所都。
8、 輔翼圓滿:諸大菩薩眾所雲集。
9、 眷屬圓滿: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10、 任持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11、 事業圓滿:作諸眾生一切義利。
12、 攝益圓滿:滅諸煩惱災橫纏垢。
13、 無畏圓滿:遠離眾魔。
14、 住處圓滿: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15、 路圓滿:大念慧行以為遊路。
16、 乘圓滿:大止、妙觀以為所乘。
17、 門圓滿: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
18、 依持圓滿: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眾中所建立大宮殿中。

(十八事圓滿:參見《佛地經論》卷1,大正26,292b~296a)

(三)(p.423)「與諸菩薩眾,受用於法樂」
十八圓滿淨土的佛,是法性所流身。又可分為二:

1、 約佛說─────又名自受用身。
2、 約大菩薩所見說─又名他受用身。

為什麼叫受用呢?如前第10項「任持圓滿」說:『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佛住在淨土中,自受用法樂,而為大菩薩說法,菩薩們也就受用法樂。在
這圓滿的淨土中,法喜充滿,所以說:佛與諸菩薩眾,都在淨土裏,受用
大乘微妙的法樂。

63 果圓滿,參見《佛地經論》卷1,大正26,294 a27~b10:「果相云何?最極自在淨識為
相。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即佛淨心
如是變現似眾寶等,如前已說,境界相故。如入青等遍處定者,識所現相此即如來大圓
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於一切時,遍一切處,不待作
意,任運變現,眾寶莊嚴受用佛土與自受用身作所依止處。利他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
故,隨他地上菩薩所宜變現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與他受用身作所依止處,謂隨初
地菩薩所宜,現小現劣,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大最勝。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
如是。」

checksum

326 成佛之道講義

四、(p.424)唯是一佛乘
【諸法真實義,及證真實慧,無變異差別,是故無別乘。】

(一)住於圓滿淨土的法性所流身(報身佛),為大菩薩說一大乘法。
佛出世說法的大事因緣,就是要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菩提。

(二)覺證,分別來說,有:「所證」的「諸法真實義」,與「能證」真實意之
智慧。

1、 「所證」的「諸法真實義」:是離妄想的法空性。眾生以為真實的,都是
自性見,戲論相;法無性空,才是一切法的真相。所以經上說:『諸法無
所有性,是諸法自性』。在這真實義中,沒有差別可說。就是我空性與法
空性,也是如草火與炭火一樣,雖所燒不同,而火性並沒有差別。

2、 「能證」「真實義的智慧」:一得永得,得到了就不會失去。

(三)無變異:「所證的真如」與「能證的正智」都是「無變異」。
無為般若,依無漏習氣而顯發,不是剎那生滅法。所以,這能證的正智,
都是「無變異」的。

1、 所證的真如:真如雖在纏而還是這樣,離垢清淨也還是這樣,沒有變異。
(p.424)

2、 能證的正智:是法性相應的無為功德,也沒有變異。(p.425)

(四)無差別:如與智,也只是依世俗而安立,而在現覺中,沒有如與智的對
立。(p.425)

(五)無別乘:佛為大菩薩開示大法,無有別乘,唯是一道一清淨的一佛乘。
佛法的真實是這樣,沒有變異,沒有分別,這那裏還有五乘、三乘呢?雖
然菩薩要知權知實,所以於一乘說無量乘,但在菩薩法中,一切都歸於
一。(p.425)

5.4.3 參、化身(p.425)

一、(p.425)示現身土
【佛得不動身,悲願化三有,示淨或示穢,咸令入涅槃。】

(一)示現佛身:(化身,化導眾生示現的佛身,有高大身──千丈,百丈,或
者丈六身。)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27

1、 法身佛:是常住的,沒有來去,也沒有出沒,故說為「不動身」。

2、 報身佛:依法身而起法性所流身,但不能離於法身。
(如依太陽而有光與熱;光與熱遍一切處,但不能離於太陽。)

3、 化身佛:為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而現起的佛身。
由悲願所熏發,為了化度三有眾生,能無功用地現起化身,有來有去,
有生有沒,如長者入火宅那樣。
(如水中的月影一樣,只是經水的反映而現起月的影子。)

(二)示現壽命:示現的壽命,或千劫,百劫,或八十歲。
(三)示現國土:示現的國土,或是淨土,或示現穢土。(p.425~p.426)

1、 圓滿報土:圓滿報土,遍一切處,只要眾生的智慧增進,什麼地方,當下
就是圓滿的淨土。如娑婆世界是穢土,但在螺髻梵王看來,是寶莊嚴淨
土。64如極樂世界,也是化土,但依《淨土論》說,如圓修五門成就65─
─智慧,慈悲,方便迴向功德成就,也就能入圓滿報土。

64 《維摩詰所說經》卷1,大正14,538c4~20: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
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
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
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65 五門成就: (1) 禮拜門, (2) 讚歎門, (3) 作願門, (4) 觀察門, (5) 迴向門。
參見:婆藪槃豆菩薩造《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26,231b8~24):
論曰:此願偈明何義?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云何觀?云何生信
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
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
故。

checksum

328 成佛之道講義

2、 化 土:約適應部分眾生的善根成熟而現起來說,凡國土而可說東方,西
方,南方,北方的;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

(四)(p.426)化身佛以「折伏」、「攝受」二門來成就眾生
1、 折伏門: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2、 攝受門:有的眾生應以愛語來攝受:佛土是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
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如釋迦佛出穢土,彌勒佛出淨土,佛法並沒有什麼差別。
(五)(p.426)穢土修行一晝夜,勝於淨土中為善百歲。
1、 《大阿彌陀經》卷下〈八端檢束分第 51 〉,大正 12 , 338b16~c1 :

佛言:汝等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耳目鼻口手足,皆當自端束檢中外,
無隨嗜欲益作諸善。當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
慧,展轉復相教化,使彼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夜,
勝於阿彌陀佛剎中為善百歲。所以者何?以彼剎中無修營為,物皆自
有,人悉為善無毛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晝夜,勝於他方佛剎為善千歲。
所以者何?他方佛剎悉皆為善,無造惡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
其次有世界,為善者多,為惡者少,亦有自然之物,不待修營。若此
世界中,為惡極多,為善極少,不自修治物無自有,或轉相欺詒勞心苦
形,如是匆務未嘗寧息,吾哀世人教誨切至,令超彼岸,永脫苦趣。

2、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香積佛品第10〉,大正14,553a19~28: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
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
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1)以布施攝貧窮,(2)以淨戒攝毀
禁,(3)以忍辱攝瞋恚,(4)以精進攝懈怠,(5)以禪定攝亂意,(6)以智慧
攝愚癡,(7)說除難法度八難者,(8)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9)以諸善根
濟無德者,(10)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
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
嚴。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29

3、 印順法師:「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
《淨土與禪》p.70~p.74:
禮佛、念佛、讚佛、隨喜、迴向、勸請,特別是口頭稱名,這比
起捨身捨心去為人為法,忍苦忍難的菩薩行,當然是容易得多,這是
易行道的本義。通常以為由於彌陀的慈悲願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橫
出三界,名易行道,這並非經論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淨土中,容
易修行,沒有障礙,這確是經論所說的。但易行道卻是難於成佛,難
行道反而容易成佛。這如《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中說:釋迦
過去所行的是難行苦行道,彌勒所行的是易行樂行道。彌勒發心,比釋
迦早四十劫;「久已證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結果、釋迦比彌勒
先成佛,彌勒還待當來下生成佛。(《大寶積經》卷111,大正11,629
c14~23)不是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的鐵證嗎?

彌勒修易行道,所以遲成佛。釋迦修難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據
傳 說 : 釋 迦 七 日 七 夜 說 偈 讚 佛 , 超 九 劫 成 佛 ( 《 大 智 度 論 》 卷4, 大
正25,87b27~ c14)。說偈讚佛,是易行道,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嗎?
這是一般所容易懷疑的,應略為解說。易行道與難行道,本不過從初下
手說。初學者有此二類分別;到成佛,攝取眾生與攝取佛土的功德,都
是要圓滿的。但這不能證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難行道易成的事證。

據傳說,當時「釋迦菩薩· · · · · ·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
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這因為:「釋迦菩薩,饒益眾生
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大智度論》
卷4,大正25,87c14~23)。這顯然是說:釋迦行難行道,多化眾生。
弟子心已純淑,即釋迦的利他功德圓滿;但自利功德還不足。彌勒菩
薩多修淨土行,久證無生忍,自心已純淑了。而一向少為眾生,少修難
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純淑,即彌勒的利他功德沒有圓滿。所以、釋迦的
精進讚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難行道易成佛的證明。這如畫龍與點睛,
都是不可缺的;如攝取眾生與莊嚴淨土,是成佛所一定要圓滿的。釋
迦修難行道,如先畫龍身。等到龍身畫成,精進讚佛如點睛,一點即成
龍了。彌勒從易行道入手;如先點龍睛。睛雖一點就成,而龍身卻不能
倉卒畫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這樣、釋迦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實
由於久修難行道,「饒益眾生心多」。其實、這都為初學者作方便說,
學菩薩法而成佛,一切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易行道難成,難行道易
成,這確是古聖經論的正說。

checksum

330 成佛之道講義

眾生在穢土修行,雖容易退失;生淨土中,環境好,不再退轉。
但 論 修 行 的 速 率, 穢 土 修 行, 比 在 淨 土 修 行 快 得 多 。 如 《 大 阿 彌 陀
經 》 ( 卷 下 ) 說 : 「 世 尊 !· · · · · · ( 在 此 娑 婆 濁 世 ) , 為 德 立 善 ,
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一夜,勝於阿彌陀佛剎百歲」(大
正12,338b17~22)。《維摩經》也說:「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
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百千劫行。所以
者何?此娑婆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大正14,553a19~23)。
十事,即六波羅蜜等。淨土是七寶所成的,衣食等一切無問題,即無布
施功德。穢土人惡,要修忍辱,淨土都是諸上善人,即不需修忍辱行。
此土有殺盜淫妄諸事,所以要持戒,淨土女人都沒有,或男女不相佔
有,即沒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圓滿,即沒有偷盜可戒。這種
種功德,生到淨土中,都難於進修。這等於太平盛世,「英雄無用武
之地」,無從表顯他的才能、與救國救人的大功績。穢土是難行的,
然因為難行,所以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穢土修行成佛,為十方諸佛
之所稱讚。如《阿彌陀經》中說:「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
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
世· · · ·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二)、及
《寶雲經》、《寶雨經》、《勝天王般若經》等,都說到穢土修行,比
淨土高超得多。

龍樹《大智度論》(卷十)說得最為明切:「娑婆世界中,樂因
緣少,有三惡道老病死,· · · · · ·心生大厭,以是故智慧根利。彼(淨
土)間菩薩,七寶世界,種種寶樹,心念飲食,應意即得。如是生厭心
(不滿現實)難,是故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著好飲食中,刀便生
垢。· · · · · ·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薩亦如是,生雜(穢)世界中,
利根難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大正25,130a3~13)穢土
是苦痛的,然發心行菩薩道,卻是最殊勝的,這無怪釋尊發心遲而成佛
早。易行道容易得不退轉,但一生淨土,即進度遲緩。穢土修行難得不
退,如打破難關,就可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與難行,穢土與淨土,
實各有長處。

4、 《大寶積經》卷111〈彌勒菩薩所問會〉,大正11,629 c14~23: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彌勒菩薩,久已證得無生法忍,何故不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耶?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31

佛告阿難:菩薩有二種莊嚴、二種攝取,所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
攝取佛國、莊嚴佛國。彌勒菩薩,於過去世修菩薩行,常樂攝取佛國,
莊嚴佛國。我於往昔修菩薩行,常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然彼彌勒,
修菩薩行經四十劫,我時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進力
故,便超九劫,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p.427)淨土之佛告誡大眾,不要對穢土眾生起輕慢心。
參見:《維摩詰所說經》卷下,〈香積佛品第 10 〉,大正 14 , 552b10~26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
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
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并讚此土,令彼菩
薩增益功德。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
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
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
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二、(p.427)方便說法,終歸一乘
【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終示真實相,故唯一佛乘。】

(一)化身佛的說法,是不盡一致的:
1、 有的佛,雜說五乘法、三乘法,有出家眾與在家眾。
2、 有的佛但說一乘法,沒有出家眾。(有的佛也不現出家相的,傳說天王
佛66如此)
3、 有的佛說三乘,而終歸於一乘法的。 (如《法華經》之開權顯實。67以釋
迦佛應化娑婆世界而說法來說,起初說三乘法,末後才會歸一乘)

66 (1)《自在王菩薩經》卷2,大正13,934c24~25:「是天王佛及諸菩薩,不著袈裟,皆
著自生淨妙天衣,亦無結惑。」

(2)吉藏《金剛般若疏》卷2,大正33,98a22~24:「問曰:頗有佛不著袈裟不用鉢不
耶?答:有。大論云:天王佛作白衣威儀也。」

67 「開權顯實」,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77~p.1178:
大概的說,「開權顯實」說乘權、乘實,「開跡顯本」說身權、身實,為《法華經》

checksum

332 成佛之道講義

4、 有的佛說三乘法,因為聽眾的根機不成熟,沒有說一乘而佛就入了涅槃。
(傳說多寶佛如此)

(二)(p.427~p.428)方便說法「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
如商隊遠行,經不起長途跋涉的疲勞,有的不願前進。商主為了解除大眾
的疲乏,免得大眾退回,所以方便化作可愛的城市。向大眾宣告:經商的
目的地到了,就在前面。大家這才鼓起勇氣前進,在都市中,衣食起居,
一切都得了滿足。等到大眾休息一番,疲勞恢復了,商主這才對大眾說:
這是化城,真正的目的地──寶城,還在前面。大眾精神飽滿,再向目的
地前進。

(三)(p.428)終歸一乘「終示真實相,故唯一佛乘。」

1、 有人認為佛道高深偉大,不敢修學。所以佛設方便,說有聲聞乘與緣覺
乘,容易修行,容易了生死。

2、 有弟子依法修行,證了阿羅漢果之後,佛又說二乘是方便的,一佛乘才是
真實究竟的。

3、 故佛雖說三乘,其實唯一佛乘;唯有佛是大涅槃,二乘的涅槃,也不是真
實的。

二、(p.429)同歸佛道
【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

(一)從一佛乘的立場來說,一切諸善法,都是同歸於佛道的。不但是出世的三
乘善法,歸於佛道,就是人乘、天乘善法,世間的一切──一念善心,一
毫善行,都是會歸於佛道的。

的兩大宗要。說乘權乘實,如《妙法蓮華經》卷1(大正9‧7a~b)說: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 · · · ·是諸眾生,從諸佛聞
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大乘佛法興起時代,佛教界已有了聲聞、辟支佛、菩薩求成佛道的三乘。聲聞與辟
支佛,稱為「二乘」或「小乘」,以入究竟涅槃為目的;菩薩是大乘,以求成佛道為
理想。《法華經》起來說:聲聞與辟支佛的果證,都是方便說,二乘也是要成佛的。
「無二無三」,名為一佛乘。

編者:釋厚觀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333

(二)「佛法」是「善法」的別名。到底什麼是「善法」?向於法的,順於法
的,與法相應的,就是善,就是佛法。所以凡隨順或契合緣起法性空的,
無論是心念,對人應事,沒有不是善的。

(三)有些論師,於法起自性見,這才說:這是有漏善法,這是無漏善法;這是
二乘善法,這是佛善法。隨眾生的情執來分別,善法就被分割為不同的性
類。雖然現實眾生界,確是這樣的,但約契理來說,就不是這樣。善法就
是善法;善法所以有有漏的,無漏的,那是與漏相應或不相應而已。

(四)「有漏善」是「善」與「煩惱」的雜糅,如離煩惱,就是無漏善了。所以
古代有『善不受報』68的名論;眾生的流轉生死,是由於煩惱及業。生人
及天,並不由於善法,而是與善法相雜的煩惱。

(五)一切眾生,『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69,生來都是有善的,
所以都有向上,向樂,向光明的趣向。不過沒有以佛道為宗時,就演成種
種歧途,種種外道,生人,生天。如一旦發見究竟目標,歸心於佛乘時,
這一切都是成佛的方便。

(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70
(七)修學佛法的,應不廢一切善法,攝一切善法,同歸於佛道,才是佛法的真

實意趣!

68 竺道生:「善不受報,頓悟成佛」。參見:《高僧傳》卷7,大正50,366c18。
69 參見《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正8,828b29~c。
70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第2〉:「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

佛,皆已成佛道。」(大正9,9a24~25);《大智度論》卷93:「《法華經》中說:於佛
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大正25,713b25~27)

checksum

334 成佛之道講義
編者:釋厚觀

附錄

335



Appendix A

念佛觀

釋厚觀(2002.12.11)

A.1 壹、般舟三昧

(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843~p.847)
「般舟三昧」,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現在佛」,是十方
現在的一切佛。三昧修習成就了,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所以名「般舟三
昧」。見十方現在一切佛,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修成了,能見現在一
切佛,但不能依十方一切佛起修,必須依一佛而修;修成了,才能漸漸增多,見現
在的一切佛。所以,「般舟三昧」是能見現在一切佛的,修習時也是不限於念阿彌
陀佛的。如《大方等大集賢護經》1說:
1、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

閑,如是思惟。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
是人爾時如所聞已,· · · · · ·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
彌陀如來」。
1 (1)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卷1(大正13,875b~c)。 (2) 卷2(大正13,876c)。

337

338 成佛之道講義

2、 「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有諸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
禮,心中渴仰,欲見彼佛,· · · · · ·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淨琉璃」。

經文明顯的說:「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隨何方
所,即向彼方」,可見西方阿彌陀佛,只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而已。《般舟三昧
經》也說:「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2。學習「般舟三
味」,是可以隨所聽聞而念各方佛的。

依〈四事品〉說:「般舟三昧」的修習,在三月中,不坐、不臥、經行不休
息,除了飯食及大小便3,這是三月專修的「常行」三昧。〈行品〉說:「念西方
阿彌陀佛,· · · · · ·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
之」4。

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的念阿彌陀佛,與小本《阿彌陀經》相合5,與〈四事
品〉的三月專修不同。《阿彌陀經》只說「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6,與「般舟
三昧」的定中見佛不同。三卷本補充為:「過七日已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7,才含攝了夢中見佛。所以「般舟三昧」的三月專修,定中見佛,本
來是與《阿彌陀經》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當然是由於當時念阿彌陀佛的人多,舉一般人熟悉的為
例而已。「阿彌陀」的意義是「無量」,阿彌陀佛是無量佛。「無量佛」等於一切
佛,這一名稱,對修習而能見一切佛來說,可說是最適合不過的。所以開示「般舟
三昧」的修習,就依念阿彌陀佛來說明。

「般舟三昧」是重於定的專修;念阿彌陀佛,是重於齋戒信願。不同的法門,
在流傳中結合起來。如以為「般舟三昧」,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昧,那就不免誤
解了!

「般舟三昧」,是念佛見佛的三昧,從十方現在佛的信仰中流傳起來。在集成
的《般舟三昧經》中,有值得重視的──唯心說與念佛三昧:修「般舟三昧」的,
一心專念,成就時佛立在前。見到了佛,就進一步的作唯心觀,如《般舟三昧經》
(大正13,899b~c)說:
2 《般舟三昧經》(大正13,899b)。《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13,905c)。
3 《般舟三昧經》(大正13,899c)。
4 《般舟三昧經》(大正13,899a)。
5 《阿彌陀經》(大正12,347b)。
6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12,310a)。
7 《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13,905a)。

編者:釋厚觀

念佛觀 339

「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
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三界)意所作耳。(隨)我所念即見,
心作佛,心自見(心),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
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
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 · · · · ·偈言:心者不自
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槃。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
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

這段經文,試參照三卷本,略為解說。在見佛以後,應這樣的念[觀]:佛從那
裏來,自己又到了那裏?知道佛沒有從他方淨土來,自己也沒有到淨土去,只是從
定心中見佛。因此,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或者說是心所現的。隨自己所
念的,那一方那一佛,就在定心中見到了,所以只是以心見心,並沒有見到心外的
佛。這樣,心就是佛,就是如來,(心也就是自身,自身也是心所作的)。自心見
到了佛,但並不能知見是自心。

從這「唯心所見」的道理,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癡、生死,沒有想才是涅槃。
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無可樂著的,只是「念」所作的。那個「念」,也是空
的,無所有的。前說境不可得,這才說心不可得。如能夠解見(三界、自身、佛、
心)空的,就能於一切無想(無相)、無願,依三解脫門而入於涅槃了。這一唯心
觀的次第,是以「唯心所作」為理由,知道所現的一切,都是沒有真實的。

進一步,觀能念的心也是空的。

這一觀心的過程,與後來的瑜伽論師相近。經中為了說明「唯心所作」,舉了
種種譬喻:夢喻──如夢中所見而沒有障礙相,夢見女人而成就淫事,夢還故鄉與
父母等談論;觀尸骨喻──見白色、赤色、黑色等;鏡、水、油、水精喻──見到
自己的身形。無著成立唯識無境的理由,也就是這樣,如《攝大乘論本》卷中(大
正31,138a~b)說:

「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
味、觸,舍、林、地、山,似義顯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
心」。

唯識宗所依的本經──《解深密經》,成立「唯心所現」,也是以淨鏡等能見
影像,來比喻「三摩地所行影像」的8。依念佛三昧,念佛見佛,觀定境唯心無實,
而悟入不生不滅(得無生忍),成為念佛三昧,引歸勝義的方便。

8 《解深密經》卷3(大正16,698b)。

checksum

340 成佛之道講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所參訪的解脫長者,成就了「如
來無礙莊嚴法門」。在三昧中,見十方諸佛:「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
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
夢」9。《華嚴經》所說,與《般舟三昧經》相近。

《觀無量壽佛經》,是以十六觀,念阿彌陀佛土依正莊嚴的。第八觀「觀佛」
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
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10。「是心
作佛,是心是佛」,雖與《般舟三昧經》相同,但已經是「如來藏」說了。

「般舟三昧」在思想上,啟發了唯心所現的唯識學。在觀行上,從初期的是心
作佛,發展到佛入我心,我心是佛的「如來藏」說。

A.2 貳、稱名念佛、觀相念佛、唯心念佛、實相念佛

(參 見 : 印 順 法 師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 念 佛 法 門 的 發 展 」
p.854~p.872)

念佛,是「六念」之一。《雜阿含經》的「如來記說」,從念佛而組合為「三
念」、「四念」、「六念」;《增壹阿含經》更增列為「十念」。然適應「信行
人」,及「佛涅槃後,佛弟子心中的永恆懷念」而特別發展的,是念佛法門。漢譯
《長阿含經》,是法藏部的誦本,卷5《闍尼沙經》(大正1,35a)說:

「我昔為人王,為世尊弟子,以篤信心為優婆塞。一心念佛,然後命終,為
毘沙門天王作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乃盡苦際」。

頻婆沙羅王,是為王子阿闍世所弒的。臨終時,一心念佛而死,所以不墮三惡
道,生在天上,七返生死就可以得涅槃,與「四不壞信」的「佛不壞信」(或譯作
「佛證淨」)相合。異譯《人仙經》,南傳《長部》(18)《闍尼沙經》,都沒有
「一心念佛」一句。但支謙譯的《未生冤經》,也說瓶沙王「念佛不忘」,死後生
天11。不墮三惡道,生天,決定向三菩提,是「念佛」法門的主要意義。

《那先比丘經》卷下(32,701c)說:
9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6(大正9,695a)。
10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12,343a)。
11 《未生冤經》(大正14,775b)。

編者:釋厚觀

念佛觀 341

「王又問那先: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
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 · · · · ·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
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

從《那先比丘經》12所說,可見北方的部派佛教,對惡人臨終念佛,死後生天
的信仰,是相當流行的。

念佛能離怖畏,《雜阿含經》已一再說到。離怖畏,不但離死後的惡道怖畏,
還有現生的種種困厄。念佛也有拔濟苦厄的作用,如《大智度論》說:商人們在大
海中航行,遇到了摩伽羅魚王,有沒入魚腹的危難。大眾一齊稱念佛名,魚王就合
了口,船上人都免脫了災難。依《智論》說:魚王前世是佛的弟子,所以聽見佛
名,就悔悟了13。

《修行道地經》讚頌佛的功德說:「本(木?)船在巨海,向魚摩竭口,其船
(將)入魚腹,發慈以濟之」14。商人們得免摩竭大難,這是佛的慈悲濟拔了。

人的種種困厄,不如意,由於過去及現生所作的惡業,所以要免除苦厄,懺除
惡業,漸重於念佛──禮佛及稱佛的名字。

念佛,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但特別發達起來的,是大乘佛教。念佛法門的發
達,與十方佛現在的信仰,及造作佛像有關。

佛在世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的佛、比丘僧,及佛與比丘
所開示的法,作為繫念內容的。「念」是憶念不忘,由於一心繫念,就能得正定,
如《雜阿含經》卷33(大正2,237c)說:

「聖弟子念如來事· · · · · ·。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
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
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
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依念得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六念」法門都是這樣的,這樣的正念,
本沒有他力的意義。佛涅槃了,對佛的懷念加深。初期結集的念佛,限於念佛的

12 《那先比丘經》為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的問答,南傳作《彌蘭陀問》。
13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
14 《修行道地經》卷2(大正15,189b)。

checksum

342 成佛之道講義

(三號又)十號:「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
夫、天人師、佛──世尊」15,也就是念佛的功德。

上座部系的說一切有部,歸依佛是歸依佛所得的無學功德法──法身,不歸依
佛的有漏色身16;念佛也只是念佛的功德。

錫蘭傳來的《解脫道論》,也是念佛的十號;念佛的本生功德,自拔身功德,
得勝法功德,作饒益世間功德17。

《成實論》以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號、三不護、三念處、大悲等功
德來禮敬佛18。

上座系的念佛,是不念色身相好的。

大眾部系以為佛的色身是無漏的,色身也是所歸敬的。
如《增壹阿含經》說:念佛的「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方具長(足?),四
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及佛戒、定、慧、解脫、解
脫知見功德19。
《分別功德論》也說:念「佛身金剛,無有諸漏。若行時,足離地四寸,千輻
相文,跡現於地。· · · · · ·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有睹者,隨行得度」20。佛的色
身,也是念佛的內容,代表了大眾部系的見解。

傳統的念佛,雖也有念佛色身的,但釋尊已經涅槃,沒有佛的相好可見。印度
佛教初期,是沒有(不准有)佛像的,僅有菩提樹、法輪、足跡,象徵佛的成佛,
說法,遊行。念是憶念,是憶念曾經經歷的境界,重現於心中。

釋尊過去很久了,又沒有佛像可見,所以念佛身相,是不容易的,而多數念佛
的戒、定等功德了。

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在敘述造塔因緣後,又說:「白佛言:世尊!如佛
身像不應作,願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善!佛言:聽作」21。

古代是不許造佛像的;在造佛像以前,先造在家的菩薩像。與《十誦律》文

15 《 雜 阿 含 經 》 卷33( 大 正2,237c) 。 《 相 應 部 》 (11) 「 預 流 相 應 」 ( 南
傳16c,261)。

16 《雜阿毘曇心論》卷10(大正28,953a)。
17 《解脫道論》卷6(大正32,426b~428a)。
18 《成實論》卷1(大正32,239b~243b)。
19 《增壹阿含經》卷2(大正2,554a~b)。
20 《分別功德論》卷2(大正25,35c)。
21 《十誦律》卷48(大正23,352a)。

編者:釋厚觀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