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
5
5
20 周年校慶徵文比賽
高年級|冠軍作品 20年後的港大同學會小學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便是二十年。我投身社會工作,當上一名記 者,二十年來,智能科技日益發達,高科技產品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成了人 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只我茁壯成長,長大成人,城市瞬息萬變,而且落 於城市一隅的母校- 港大同學會小學,也悄然跟上大眾的腳步,漸漸變出屬 於她的光彩。
電視台邀請我回到母校採訪,使我興致勃勃,萬分期待。走在柴灣的街道 上,彷彿能看到老師、同學們臉上燦爛的笑容,彷彿聽見書聲琅琅,彷彿重投我 可敬可愛的母校的懷抱。我不以為意地加快腳步,恨不得馬上一睹母校的嶄新面 貌。
踏進校園門外的鐵閘,雖然校園的外貌沒有太大改變,但看得出一磚一瓦 都得到悉心的愛護,壁報板下加建了幾張以環保物料製成的長櫈,新舊融合得天 衣無縫。這時同學們還在上課,一片認真肅穆的氣氛籠罩着校園大樓。
往右邊走,是一條大理石鋪砌的小路,小路兩旁整齊排列着幾棵松樹,散 發出淡淡的清幽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沿着小路直走便通往蝴蝶園。蝴蝶園鋪着 一片翠綠的青草地,早上佈滿着晶瑩剔透的露水,像珍珠般閃閃發亮。草地上長 滿了很多嬌艷欲滴的七彩小花,蝴蝶翩翩起舞,真是賞心悅目呢!
走進寬敞的有蓋操場,只見牆壁上畫滿了五彩繽紛的壁畫,一張張笑逐顏 開的面龐,為校園增添了幾分的色彩。清幽的「英亭」建了一條雨天通道,大大 改善了惡劣天氣時放學的情況。
通過採訪,我得悉港大同學會小學是全港首間以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提供電 源的學校,讓我感到非常自豪。這種系統不但能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還能為學 校節省電費,更可以為環保出一分力,大有裨益。
接着,我帶着興高采烈的心情走上樓梯參觀。望進課室,我不禁讚嘆科技 為學習帶來的便利,電子屏幕取代了白板,老師不用花時間抄寫筆記,可以更有 效地教授知識,同學們都改用電子墨水顯示屏的電子書本,一方面無懼藍光的傷 害,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輕書包的重量,保護脊椎。
雖然課室的設備煥然一新,但學生們好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只見老師站 在講台上孜孜不倦地教書,同學們則專心致志地聽課和抄寫筆記,老師問問題 時,同學們便踴躍地舉手回答。看着他們認真地上課,我小時候上課的情景不由 自主地在腦海中浮現。
6D班.黃昕
4
4
6
6
「鈴鈴!」悅耳的小息鐘聲敲響了,剎那間,整座校園充滿了響亮的笑聲。同學們有的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天, 有的盡情地追逐嬉戲,有的悉心地照料花草,不亦樂乎!這時,一位紥着馬尾,帶着黑框眼鏡的老師朝我走來,雖然多 了幾分成熟,可是那張熟悉的臉孔,我的小學同學「小辮子」,我們聊起這些年的點滴。我們都長大成人,大家都追隨 自己的理想,在社會中各展所長。
採訪完畢後,我滿足地走在路上,感觸良多。二十年後的港大同學會小學,秉承着她孕育優秀下一代的使命,繼續 培養出活潑好學,正向又堅毅的學生,正如校徽上的星星一樣,在世界上閃閃發亮!
高年級|亞軍作品
6C班.陳卓毅
20年後的港大同學會小學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轉眼間,20年過去了,我已經31歲了,是一名飛機設計師。今天我心血來潮,決定探訪我 的母校- 港大同學會小學。我乘搭着無人駕駛的飛船飛到柴灣的上空去。那個引人注目,發出耀眼光芒,飄浮在半空 的圓形玻璃巨球就是我的母校。剛到門口,就聽見「陳卓毅同學,好久不見呀!歡迎回到母校參觀」原來這是智能門禁 系統,它會根據我的舊生記錄確認我的身份,準許我進入校園。接著,大門就自動打開了,一個機械人迎了上來親切地 說:「歡迎你,讓我陪你參觀學校吧!」
一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宛如熱帶雨林般的原始空間,這裏種植着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還有上百種的小動 物,學校開放這部份和社區人士共用,這是一個讓我們的學生和社區居民學習,接觸自然的休憩之地。這座教學大樓樓 高二十層,每層設有不同功能的教室,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應有盡有,設施完善的愉快學習環境。
機器人遞給我一塊智能飛毯,說「你站上去,說出你想要去的地方。」我跟隨他的指示說:「我們先到空中體育館 去看看吧」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空中體育館,空中體育館共分為兩層,有游泳池、保齡球館、溜冰場、足球場、羽毛球 場等。這裏還安裝了各種先進的健身器材,會根據每個人的需要,量身定做出有效而且有趣的健身運動。
我想去16樓教學樓層看看,飛毯「嗖」的一聲,就把我們送到了16樓。為了不打擾學生上課,我在走廊透過玻璃窗向 裏面看,教室明淨寬敞,智能設備一應俱全,黑板也被一塊巨大的觸碰式螢幕取代了,它能提供5D科技體驗,透過視覺、 聽覺、嗅覺、觸覺及移動感,讓同學有身歷其境的感覺,讓學習更真實,更有趣,更有效。即使有高科技教學器材幫助, 老師們一如既往認真地教導着,同學們也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看著同學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我想他們一定樂在其中。
我隱隱約約聽到了切割東西而發出的聲音。好奇的我隨著聲音的方向走去,原來二十年前的「Incube」,現在已經 改裝成「Makers Room」了。這裏有一些機械人助教,只要你告訴它們你的設計意念,它們會為你找來相關的資料給 你參考,再為你準備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果在製造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機械人都會為你提供協助,陪你解決難 題。「咦!」那個熟悉的身影不就是曹老師嗎?我走進教室坐下來聽他講課,他風采依舊,對學生諄諄教導,教學方法 一貫的生動活潑,輕鬆幽默又風趣,讓我重新體驗了一次小學的快樂時光。我帶著不捨之情離開校園,踏上了飛船,學 校離我越來越遠,景象亦漸變模糊了。
這次的參觀,我看見了科技的進步,學校校舍的巨大改變,但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們的專業,對同學們循循 善誘,耐心教導依然是二十年如一日。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年前,老師恪盡職守地教導我們的情景,他們所帶給我們的溫 暖、歡樂和關心,傳授給我們的知識和價值觀,無論經過多少年的變遷,我都銘記於心。在這裏,我也想對二十年前以 及現在的校長,老師們說一聲- 謝謝您們!
4
4
7
7
20周年校慶徵文比賽
高年級|季軍作品 20年後的港大同學會小學
6A班.鄺冬晴 時過境遷,不知不覺,我已離開昔日母校- 港大同學會小學20餘年了,而隨着科技的發
展,母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今年開放日,我懷着好奇的心前來參觀母校。
踏進校門,我首先注意到的便是那蜿蜓的小徑,順着小徑向前走,一個大花園映入眼簾。 我不敢相信這竟是20年前的蝴蝶園!它比以前足足大了一倍,園內充滿了奇花異草,有火紅火 紅的玫瑰,粉紫粉紫的牡丹,粉嫩粉嫩的杜鵑,還有一些我從未見過的花花草草,一簇簇地擠 在一起,競相開放,構成一片片大大小小的花海,散發出濃郁的花香,高大威猛的椰子樹,依 然挺拔在花海旁,彷彿一個個盡責的士兵,守護着這些花兒,不讓它們受到一絲傷害。我陶醉 在這滿園春色中,久久不能忘懷。
「嗨!小姐你好呀,我是你今天的嚮導小白,請問你想去哪裏參觀呢?」忽然耳邊傳來了 一把清脆的聲音,我轉頭一看,只見是一個銀白色的機械人在跟我說話。我思考了一下,最後 決定去我曾經待過的課室- 六樓的A班課室「好的,請跟我來!」小白聽罷,便帶着我走進 了教學樓內,坐上電梯,來到了那一個我昔日奮筆疾書的課室- 6年級A班中。
我在6A班課室內四處走着,回憶着小學的美好時光,同時我也在課室內發現了許多陌生 的東西,比如說顏色變來變去,一會兒紅,一會兒藍的牆壁,還有桌子上裝的小晶片兒,小小 的一塊,一閃一閃的,也不知道有什麼用。以前課室裏可沒有這些新奇的物件啊!我指了指牆 壁,又指了指桌子,疑惑地向小白問道:「這牆壁怎麼老變色啊?還有,這桌子上為什麼要裝 晶片?」小白笑道:「這牆壁是我們新裝的科技牆,能根據溫度隨意改變顏色,溫度高,顏色 就會變紅;溫度低,顏色便會變藍,同時它還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使教室的溫度始終保持一個 舒適的狀態,這樣學生們便不會因為過冷或過熱而耽誤學習。不過,這牆壁最厲害的一點,還 是它可以在學生過度使用眼睛時,把顏色轉成柔和的綠色,讓同學緩解眼睛疲勞,更好地保護 視力。」小白拍了拍桌子上的晶片說:「這塊晶片的用處可大了呢!它可以記錄你上課不明白 的問題,然後傳送到老師的電腦內,這樣老師就能針對性地解答問題,大大地提升了學習的效 率。」我不禁感嘆道:「這晶片跟科技牆真的是太棒了,如果我那一個年代也有這個晶片,說 不定我會考上更好的大學。」
離開了教室,我和小白來到了新翼的圖書館。圖書館門前寫上了我們的校訓- 「明德惟 志,格物惟勤」這八個大字,意思是要我們立定志向,努力培養出崇高的品格,勤奮不懈地探 求事物,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圖書館內有一個個小小的機械人,只要對他們說出想 看的書籍,他們便會拿給你,如此你就不必再自己一本一本地尋找圖書了!
走出圖書館,我和小白又去參觀了操場。小白告訴我,現在操場上都鋪上了軟膠地板,走 起來與真地板無異,可你若摸一摸地板,你卻會發現它非常的柔軟,所以即使摔了一跤,你也 只會感覺像是跌在海綿上般,絲毫沒有痛楚,也不會受傷。
「乾坤日月當依舊,昨夜今朝卻異同」我堅信,只要我們與校訓所說,努力奮鬥,將來就 不再是想像,它將成為現實,未來,指日可待。
4
4
8
8
中年級|冠軍作品 看着擺放在書櫃裏的二年級班集體相,那張張笑容洋溢的臉龐,令我不禁想起,去年學校舉辦
3D班.張欣陽 並由中文科老師組織的「我最喜歡的經典故事角色扮演」活動。那精彩好笑的一幕幕讓我回味無窮。
難忘的校園生活
當天早上,同學們都早早來到學校。在家長的幫助下,人人都使盡渾身解數,把自己裝扮成最
喜歡的故事裏的角色形象。有中國經典作品裏的角色,也有外國的文學名著裏的,有古代的,也有
現代的,更有未來的各種科幻人物角色......看到同學們的穿着打扮與平時截然不同,大家感到既興
奮又好笑。
接下來的中文課堂上,老師分別請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以及扮演書裏的角色,其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小傑同學介紹的《西遊記》。當他身穿一套色彩鮮艷,以金色為主,紅色 鑲邊的束身服裝,頭插着兩根長翎的金冠,手握一根金箍棒,來演講台前站定。他左手臂緊縮, 右手手掌彎起反手放在額前,同時不斷眨動兩眼,課室內頓時哄堂大笑。眼尖的陳小創同學脫口 而出:「這是《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張小傑激動地點頭肯定地回答:「你猜對啦!今天我要介 紹的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剛才我扮演的就是其中一個主要角色- 「齊天 大聖」孫悟空。然後,他就讓大家邊看他繼續動作扮演,猜裏面的角色,邊簡單介紹故事內容。當 他把左手放在鼓起的肚子上順時針摸幾下,右手食指放在鼻尖,往上一點,同時嘴裏發出「吭哧吭 哧」的聲音時,大家都捧腹大笑,同時很多同學又猜中是「豬八戒」。當他一本正經地將左手平放 在腹前,右手立掌於胸前,兩眼一閉,嘴上唸唸有詞時,「唐僧」的形象立刻出現......
就這樣,在此起彼伏的笑聲中,在一個個五花八門的故事介紹裏,一堂課的時間轉瞬即逝,歡 聲笑語久久迴盪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那令人難忘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為自己能在 這輕鬆、愉悅的校園氛圍裏學習而感到無比幸福。
中年級|亞軍作品 每當我看見在二年級時拍下的照片,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幕幕難忘的片段,彷彿聽到書聲琅
琅,彷彿聽到響亮的笑聲,多美好的時光啊!
那天是我第一次踏進港大同學會小學,我懷着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上學去。一踏進鴉雀無聲的
課室,一個個陌生的臉孔目不轉睛地盯着我,我害羞地擠了一個微笑,便找個位置坐下,但雙腳卻
不由自主地抖着。
不一會兒,班主任蔡老師和何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他們把我帶到黑板前介紹着:「今個 學年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 黃融,大家要互助互愛,讓她盡快適應新的校園生活。」本來寂靜 的課室頓時響起了連綿的掌聲,我頓時如釋重負。
4C班.黃融
難忘的校園生活
4
4
9
9
20周年校慶徵文比賽
最初兩天,我小息時都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座位上,幸好有兩位同學主動朝我伸出友 誼之手,從那天起,我們的友誼萌芽了。她們還帶我去認識其他同學。我們有時候會一起談 天說笑,有時候會到操場跳繩,有時候到圖書館閱讀。我也很快投入校園的生活,我們還一 起設計班名、班徽和班歌呢!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選班長的那一天,課室裏的同學都議論紛紛,揣測着誰人可以當上 班長。突然,鄰座的同學悄悄說道:「你也參選吧!我會投你一票。」因為他的這一句話, 當老師請想當班長的同學站起來時,平日膽小又沒有自信的我一下子充滿自信,鼓起勇氣站 了起來。一開始,我的心怦怦亂跳,牙齒咯咯作響,但當看到老師和同學鼓勵的目光,我 便故作鎮定地說出自己的參選宣言。不久,投票完畢,課室再次掌聲雷動,結果令我喜出望 外,我竟然高票當選呢!
「天波易謝,寸暑難留」不知不覺我已經四年級了,但這些美好的記憶永遠留在我心 中。
中年級|季軍作品 每當我看到和同學的合照,就令我想起老師和同學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讓我十分難
忘的一次- 港小造星。
知道有個聖誕表演的機會,我心裏七上八下。既要準備第一次考試,還要排練新舞 步,不知能否兼顧兩者。多得賴老師的鼓勵,我每天分秒必爭地溫習和練舞,終於也能趕 及參與遴選,更幸運地入選了現場表演。我高興極了!興奮得手舞足蹈地跳起舞來。
表演那天,我迫不及待地把零食塞進口裏,便如火車一樣飛快地跑到禮堂做準備。可 惜,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失去了最後一次綵排的機會。我既失望又擔憂,腦子一片空白。 直到主持老師叫我的名字時,我才趕緊戰戰兢兢地走上台上,結結巴巴地回答老師。看到 幾百隻亮晶晶的眼睛注視着我,我的心怦怦直跳,害羞得滿面通紅,像兩個大蘋果。善解 人意的主持老師馬上請同學們給我支持和鼓勵。然後,一陣如雷般的尖叫聲和歡呼聲此起 彼落地為我打氣。聽到大家窩心的鼓勵,讓我充滿信心,心想:我一定要做個精彩的表演 給大家看。此時音樂響起了,我賣力地跳出每一個動作,努力做好每一個表情,興奮地舞 動身體。同學們的歡笑聲,讓我感到自己像電視上的天王巨星般。表演完成後,同學對我 的表演讚不絕口,我高興得像兔子般蹦蹦跳。
雖然疫情讓我們失去很多在校園上課的寶貴時光,但老師們都很努力幫我們建立自信 和協助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我在這次表演中,深深體會到老師不辭勞苦地努力,才能讓 疫情下的我們也能像一個大家庭般互相支持及鼓勵。感謝學校給我的校園生活中增添了這 難忘的一次。
3A班.馮綝睿
難忘的校園生活
5
5
0
0
20 周年校慶標誌設計比賽
高年級
冠軍作品
6D班.黃昕
設計意念:
設計以校徽為基礎,絲帶捲成20表達周 年校慶,原本平面的橙色星星幻化成立 體校園生活,加上翅膀代表新翼讓學校 展翅上騰!
高年級
亞軍作品
5B班.李卓燁
設計意念:
設計主要帶出我校二十年來: .提供優質多元的教育 .學生愉快好學 .校園生活多姿多彩 .培養莘莘學子發光發熱
高年級
季軍作品
5A班.黃家蕎
設計意念:
我以校徽作為設計的雛形,並運用了 布瑞托風格來布局。在校徽中加入了 幾個校舍新翼的設施,是為了體現學 校為學生建造的良好學習環境。
5
5
1
1
20周年校慶標誌設計比賽
5
5
2
2
親子組.低年級
冠軍作品
3A班.馮綝睿
設計意念:
設計意念來自於今年學校外牆增 添的一道色彩繽紛的彩虹,並在 彩虹上加上師生同心協力一起邁 向20年。
親子組.低年級
亞軍作品
3B班.吳嘉珩
設計意念:
標誌代表20周年校慶。「20」 裏面包含同學的笑臉,熱愛學習 的心和不同的課室,表現出多元 教育及一班好學和思辨的學生。
親子組.低年級
季軍作品
1D班.薛偉霖
設計意念:
「活潑、好學、思辨、創新」 的港小小朋友開心快樂地攜手 慶祝學校20周年校慶。將校徽 及「20」合併在一起,看起來 更有動感及力量。橙紫色的車輪 背景設計,令人一見難忘。
其他優異作品
高年級
親子組.低年級
4B班.馮學玟 設計意念:
設計中有校長、校監、 老師、家長及同學代表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他 們牽着手代表團結。氣 球代表學校於未來能繼 續蒸蒸日上。
1B班.唐心悅
設計意念:
校慶標誌設計意念是帶 出”We Love, We Learn, We Shine!”心形是代表 師生、同學之間的愛, 同學們在學校快樂學 習,發光發亮。
2A班.莊富源
設計意念:
此設計是由本校的校徽 的星星而取靈感的。正 在跳舞的星星手上拿着 的絲帶扭成了「20」這 數字,意味着二十周年 校慶。
5C班.陳卓琳
設計意念:
學校徽章- 橙色星星 戴着生日帽子、拿着生 日蛋糕、有一些禮物和 氣球在旁邊,這是因為 港大同學會小學20周年 了!祝學校生日快樂。
1D班.余定因
設計意念:
藍色的2字從校徽的波 浪延伸與校徽的「星」 結合成20,標誌著20 周年校慶就像一本珍貴 的經典,培養出大放異 彩的學生。
2D班.李恩林
設計意念:
具立體感的星星與二十 代表港大同學會小學具 時代感的演進。在正向 教育下,同學們主動和 自律地持續學習,以翻 頁的書本作代表。四色 的彩虹跑道代表全校四 社一同成長,正面地迎 接新世紀挑戰!
5
5
3
3
5
5
4
4
圖片說明:(由上至下)
2015年10月 2016年1月 2017年6月 2017年11月18日 2018年1月28日 2018年2月12日 2018年2月
啟動擴建新翼計劃 成立擴建新翼督導委員會 籌款- 愉快星星計劃 HKUGA周年晚宴籌款 步行籌款
動土禮 工程開始
圖片說明:(由上至下) 2019年9月 平頂禮 2020年5月 落成交收 2020年11月7日 啟用禮
我們的新翼
港大同學會小學致力為學生提供廣闊而均衡的課 程和豐富的學習經歷,隨著學校的多元發展和教育的趨 勢,原有校舍的空間和設施不能滿足日常學習和活動需 要;因此校董會遂於2015年10月啟動擴建新翼計劃。
擴建新翼計劃並非教育局校舍的標準設施,因此所 有建築費用、傢俬校具及日後的維修保養費都由學校自 行負擔,教育局並沒有任何撥款支持。整個計劃的建築 及設備約共需五千多萬元,除了學校多年儲備,我們必 須籌措四、五千萬元,對於一所只有十多年校齡的小學 來說,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在此感謝香港大學畢 業同學會教育基金設計了「愉快星星計劃」,另配合校 舍命名,因而得到社會人士和會員的捐款。此外,學校 也得到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支持; 加上小學家教會組織步行籌款和嘉年華會等,推動了學 生、家長、校友和教職員一同踴躍捐款;截至2019年5 月,我們共籌得約五千三百多萬元,感激大家的支持和 信任!感恩!
擴建新翼督導委員會
主席:盧李愛蓮女士 成員:簡嘉翰先生、朱周肖馨女士、黃志光先生
建築及成本核算委員會
Building and Costing Group
主席:黃志光先生 成員:盧李愛蓮女士、朱周肖馨女士、羅鄧艷文博士、 鄧文彬教授、樂素芬女士、徐永華先生、 簡嘉翰先生、何沛龍先生、涂康年先生、 李澤敏先生、黃桂玲校長、何乃舜主任 顧問:MrRaymondTang、MrMakChaiKwong、 MrWongChiMing
學校籌款委員會
School Fund Raising Group 主席:盧李愛蓮女士 成員:朱周肖馨女士、羅鄧艷文博士、吳瀚博士、 黃展奭先生、吳嘉恩副校長、黃衛宗副校長、 何乃舜主任、黎嘉恩女士、葉嘉麗女士、 梁起鳳女士、盧芳琪女士、項慧敏女士
5
55
5
湯蕭樓 Tong Siu Building 新翼大樓命名
霍何綺華演藝廣場 Eliza Fok Performance Plaza
潘霍玉萍眾藝堂 Wendy Poon Performance Plaza
5
56
6
同心圃 Musketeers Place
昇悅階 Joyful Steps
黃慶苗伉儷圖書館
陳立人聚賢臺 Calvin Chan Smart Terrace
Mr and Mrs Edward Wong Library
博學篤行夢工場 STEM House
黃陳秀慧紀念舞蹈室
Wong Chan Sau Wai Memorial Dance Room
許榮茂創科動感天地 Hui Wing Mau IN CUBE
5
5
7
7
周韻琴紀念常識室
馮吳業承紀念音樂室
Mrs Fung Ng Yip Shing Memorial Music Room
Vivien Chow Memorial General Studies Room
新翼頌
初撰
黃志光先生(建築及成本核算委員會主席)
編修
陳美珠主任 祁 茵老師 湯荃荃老師 關健慧老師 陳昱鈺老師
新翼庚子展新姿,專業智才各有司。 匠心獨運藏深意,校務無斷顯心思。 巧智兩翼喜連枝,新舊相輝妙相依。 常識活動善用之,舞蹈音樂四時宜。 感謝慷慨善人施,八方解囊多支持。 育人長路志不移,家長校友齊參與。 演藝廣場旗幟揚,潛能盡展樂繞樑。 科研創新夢工場,開啟無窮新想象。 動感單車可發電,身心健康體魄強。 園中老樹多年伴,保育初心不變換。 婆娑護院樹遮蔭,朗朗書聲入人心。 星牆銘記有心人,一磚一瓦心感恩。 貴客移步昇悅階,人車分流設計佳。 春風化雨育英材,華堂彩燈聚賢台。 六藝盡展自信生,社區服務體驗增。 樂讀萬卷新館藏,思辨創新小書房。 築夢暢想志遠揚,學海無涯共翱翔。 腹有詩書氣自華,牆外綠蔭影伴花。 空間共融映落霞,借景入室藏風雅。
拾階而上登高台,日影光源電能開。 同心圃現綠意來,眺望花木傍雲栽。 借光妙法勝匡衡,永續發展意念萌。 教育環保好公民,探索知識天地人。 自主好學不懼辛,秉持正向樂一生。 精心設計合預算,金盡其值惜資源。 慎擇工時減繁喧,地盡其用建校園。 共渡時艱抗病疫,風雨同路創新翼。
58
58
59
年幼的小朋友大多都是自我中心的,而「愛」就是一個「去自 我中心化」的過程,在關愛別人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了解別人 的需要,並且開始主動考慮對方的利益,建立同理心。一旦出現 衝突,小朋友便會學習妥協自我的需求,從而在群體中漸漸成長起 來,與群體緊密連繫一起。
小朋友入讀小學後,上述提及的自我中心仍會經常出現,在學 習合作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與別人產生衝突,因此,我們會透過班級 經營、跨級活動、全校性的活動;透過老師的參與、家長的參與和 社區人士的參與,上下一心,讓小朋友在一個充滿關愛的校園裏成 長,並了解個人、社會和環境的需要。
60
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趣事,
加深互相認識。
除了學習,我們還一起進行遊戲活動。
61
一起遊戲,建立我們之間的默契。
教導學弟學妹整理書包
透過不同活動建立同學間的正向關係
6
62
2
師兄師姐的照顧
老師積極投入與學生一起活動,
建立正面和諧的關係。
6
63
3
齊做健腦操
探訪長者
6
6
4
4
家校合作,加深學校與家庭的結合。
與視障人士去Shopping
長幼共融,演出手語。
訪問街坊
6
6
5
5
新科技、新習慣把遙遠的人
距離拉得更近了。
在體驗日中,我們透過拼骨牌的過程學懂團隊合作的精神。
6
6
6
6
組長、大使、文書、時間管理員、
聲浪控制員各司其職。
你認得多少書中人物呢?
有些學習模式,風雨不改、恒久不變。
6
6
7
7
七巧板拼砌比賽,
你有參與過嗎?
Cooperative Learning
6
6
8
8
中文科的中華文化單元專題研習「中國園林」,把 步移法融入到中式園林設計及介紹中,學生除了認 識中國的園林文化外,更可體驗它的藝術與科學。
看我七十二變!
來一同認識我們的身體吧!
收集數據、發現問題、提出
編程使我們在英文科
學習寫大綱時做得更好。
保護好我們的蛋寶寶,
體驗親人身為照顧者的辛勞。
透過遊戲去認識SDG可持續發展目標
解決方案、改良及滙報給區議員,
原來我們也可以貢獻社區。
6
6
6
9
9
9
家校合作- 家長也來STEM
體驗可以使我們增加認識,消除恐懼。
合眾人之力,
能夠把玻璃杯
爆破嗎?
7
7
7
0
0
0
到台灣去體驗以前鹽農的辛勞,鹽原來也得來不易。
我們可要好好認識那世界級的自然遺產!
把一棵植物種好真不簡單
7
7
7
1
1
1
中文課的賀卡學習活動
趣味的語文學習活動
7
7
2
2
有趣的 中文辯論賽
2021年,港大同學會小學舉辦了一場專業的教師分 享會「LET’s PosEd Symposium」,重點是如何將正向 教育融入學校的各個方面。來自順德聯誼會李金小學及 聖公會基福小學的演講嘉
賓,以及港大同學會小學 及書院的多位同工,分享 了如何將性格強項和成長 思維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 及校園生活等多個議題。
來自52所學校的 153名教師參加了這場 分享會,這顯示出教師 們致力促進學生的福祉 和學習。90%的參與者 表示,他們發現分享的 內容實用,並能幫助他 們在自己的校本環境中實施正向教育。
正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所指出的,有效的專業 發展是持續的,包括培訓、實踐和反饋,並提供足夠 的時間和後續支持。LET’s PosEd Symposium希望啟 動一個教育工作者社群,讓我們可以在分享挑戰和成 功的過程中,努力發展每一位學生的福祉,並教導他 們在智力、情感、社交和身體方面健康發展。
校董黎國燦博士也為我們分享
我校同工為我們分享
生命教育及成長課課程
逾150位教師投入體驗活動
7
7
3
3
3
港大同學會書院的同工
也來分享全人學校發展
新翼學習大樓- 湯蕭樓
好消息!好消息!命名為 「湯蕭樓」的新翼學習大樓已經於 2020年正式落成了!
這個擴建計劃早已構思,並正 式於2017年動工,在學校原有的 溫室位置進行了擴建,總共增加了 10,000平方呎的空間,為學生提供 更多豐富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新翼學習大樓包括了圖書館、 多功能小禮堂、博 學篤行夢工場、天 台花園及農圃等設 施。學生們現在可以 在新圖書館享受閱 讀,也可以在多功能 小禮堂展現藝術才
新翼啟用禮
擴建新翼動土禮
擴建新翼步行籌款
7
7
4
4
霍何綺華演藝廣場
黄慶苗伉儷圖書館
許榮茂創科動感天地
同心圃天台花園
立人聚賢臺
潘霍玉萍眾藝堂
陳
博學篤行夢工場
華。博學篤行夢工場則提供了相關設施和器材,讓學生們可以進 行多元化的探索和實驗。天台花園和農圃則提供了一個綠色和可 持續發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了解和體驗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感謝每一位為這個擴建新翼計劃費盡心力的人,也感謝每一 位善長仁翁、校董、家長、師生出錢出力。正因為有你們的支持 和貢獻,我們才能夠實現這個擴建計劃,讓學生們擁有更好的學 習環境和更多的學習
機會。
現在,新翼學習 大樓已經落成,學生 們能夠在這個充滿生 命力的校園裡繼續愉 快學習,敢於做夢, 樂於承擔!
75
回到母校
教授師弟師妹的
周子雋老師
回到母校實習的
林添恩老師
「薪火相傳」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代表知識、智慧和精神 的傳承。在教育領域中,這一理念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舊生老師回 到母校教授師弟師妹、也有舊生回到母校實習學習當一位老師、有經驗的
同工向其他學校同工分享發展STEM課程、電子學習及資訊素 養等成功經驗及心得、有家長分享如何帶領小一活動,這都是 在港大同學會小學建立「薪火相傳」文化的例子。這種力量可 以幫助我們在教育領域中不斷成長和發展,並將我們的知識和 智慧傳承下去,為未來的教育事業培養更多的人才。
我校同工向
其他學校同工
分享成功經驗
家長分享如何帶領小一活動
76
77
在多元機會的薰陶 下,透過不斷鑽研及努 力,同學們、教師們以及 我校高質的家長義工們, 均在不同的領域及平台展 現才華,發光發亮!
一條龍DSE狀元
於「戲劇單元課」後,
同學有機會參演
公開舞台劇
「第六屆徐悲鴻盃
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比賽」
高小組一等獎
香港青少年
劍擊錦標賽
佩劍冠軍
Champion of International Outstanding E-Learning Awards 2017/2018
(Ms. Fiona Yung)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22/2023 常識科- 黄衞宗副校長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14/2015 德育及公民教育- 黄衞宗副校長、梁肇華主任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15/2016 數學科- 宋寶華主任、鍾劍峯老師
「小棟樑單元」- 一個由受訓後之家長義工 帶領的「單元課節」
78
79
Liu Yau Nam Justin:
Non-Fiction Group 2 Winner of
the Hong Kong Young Writers Award 2021
2019 「普」出非凡 才藝比賽亞軍 學校作品: 《小孩和大魚》
2023東區學校演講比賽 小學組全場總冠軍
第三屆《歷史文化學堂》
「學生文化成品展覽及比賽」
小學組亞軍
腹有詩書- 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 常識問答比賽
衞理中學四十五周年
校慶魔力橋小學邀請賽
團體亞軍
2022至2023年度 第十六屆全港小學 數學比賽(東區)
團體亞軍
Robomaster 機甲大師 灣仔區分區挑戰賽殿軍
兩名同學均獲得「2022全港 傑出視覺藝術獎」中的優異 獎,分別是陳卓琳和李卓燁 同學,他們透過挑選十件過 往創作的藝術作品參賽,與 全港的小學生一同競逐只有 20個名額的面試機會,最後 由致力培養藝術創作者的體 藝中學教師評審團,選出最 後十名獲獎學生。
80
81
田徑校隊郭君澄、蘇志穎於全港小學區際 田徑比賽分別獲得女丙及男丙100米銀牌。
乒乓球校隊於港島東區小學
校際乒乓球榮獲男子乙組冠軍
足球校隊於東區小學
足球挑戰盃榮獲冠軍
游泳校隊於港島東區小學
校際游泳比賽榮獲
女子甲組亞軍及男子甲組季軍
區 、袁子淇、葉美詩於 「四季」學界T3地壺球錦標賽榮獲冠軍
高級弦樂團於2022 香港青年音樂匯演 榮獲銅獎
手鐘校隊B於聯校音樂大賽2023的手鐘比賽榮獲金獎
梁以正於第74屆音樂節的 小提琴二級比賽榮獲冠軍
張欣陽於第74屆音樂節的 小提琴二級比賽榮獲冠軍
陳禧瑜於第74屆音樂節的 木琴獨奏比賽榮獲冠軍
黃昕於第74屆音樂節的 綱琴五級比賽榮獲冠軍
82
83
舞蹈種籽隊:
校園健康舞「舞得更美」
第五十九屆學校舞蹈節
舞蹈種籽隊及舞蹈校隊
獲得優等獎
香港學校戲劇節
評判推介演出獎
香港學校戲劇節
傑出演員獎:何 、潘朗言、吳雪
傑出導演獎:鄭致知老師
傑出影音效果獎
傑出合作獎
Celebrating Uniqueness and Empowering Unity
in HKUGAPS School Life
Positive Education is an approach to learning that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well-being.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our school back in 2016. It started small as a task force but grew in momentum with the support of our school managers and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ssociation Education Foundation. In our seventh year implementing Positive Education as the backbone of Student Development in our School, we are happy to say that we have successfully Learnt, Taught, Embedded and hopefully on our way to Living it.
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positive education is celebrating uniqueness. Every student has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terests and passions, and by acknowledging and celebrating these differences, we can help them develop a positive self-image and confidence.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couraging self-expression,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interests and talents, students achieve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positive engagement and how to better use their character strengths.
At the same time, positive education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ity.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and group projects encourage collaboration and empathy. By foster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students develop a strong moral compass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ve relationships.
Unity is strength, and positive education encourages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towards common goals. By teaching them to appreciate and value each other’s differences, students gain a sense of shared responsibility and a commitment to the greater good. By taking an active role in service projects and community outreach programmes,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positive purpose means and help to create a positive school culture.
Positive education is not just a curriculum or a set of lessons, it is a way of life that can be embedded in every aspect of school life. By celebrating uniqueness and empowering unity, we can create a school culture that fosters growth, resilience, and success for all. Let us embrace the power of positive education and work together towards a brighter future for our students.
Award Scheme
84
Self-regulation - Keeping our locker tidy
Self-management Skills - Packing our schoolbag
Setting goals to be self-regulated
Cross-year Level Activities
P5 teaching P2 how to do silk scarf throwing
P6 sharing with P3 about well-being
P6 sharing with P3
abou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P6 sharaing with P3 about Positive Emotions
85
Experiential Day
Overcoming Challenges as a Team
Experiential Day - Opening Ceremony
Using our growth mindset and resilience
86
We can build a tower together
Our School Collage
87
My top character strength
Celebrating our Uniqueness Treasuring our Unity
Our Classes’Collage
Your
Life Education Sharing During the Symposium
LETS PosEd Symposium
Freeing
Mind with
Zentangle
Love and Caring Day During Suspension
Well-wishes Card to our Community Partner
8
8
8
8
8
8
9
9
中小一條龍 HKUGA College
陳 馨 Corina Chen 港大同學會書院校長 (2014年至今)
作為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校長,自 創校以來能夠跟港大同學會小學攜手同 行,是一趟有意思又富價值的旅程。學 生能在一條龍的學校就讀十二個年頭、 能與熟悉的面孔一起升上中學、能免於 頻撲選校,又毋須由零開始適應校園生 活,於香港這個教育資源有限的環境 下,確實難能可貴。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AI的日新月 異、ChatGPT的驚人發展、社交媒體的 無遠弗屆,每年每月每分每秒,都令教 育和學習之途變得更具挑戰。我們的學 生、香港的年輕一代,他們究竟需要什 麼樣的知識?我們作為師者,該如何兼 容和結合新時代科技,做好傳道授業解 惑的角色,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每日 努力學習和實踐。
書院跟小學將於未來更多個二十年 裏,朝著四大基石的教育方向,繼續並 肩同行,讓學生能愉快並有效學習,成 為有目標有理想的新一代。
Annual Concert on 25th October 2010
and Primary School - HKUGA College 10th Anniversary Concert - “Jubilation” at the HKU Grand Hall on 13th October 2015
Inter-house relay competition at HKUGA College Annual Sports Day on 21st March 2023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forming at the HKUGA College
A joint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HKUGA College
Students of Primary School getting ready to run the first leg of the
9
9
0
0
陳 永 昌 Newman Chan 港大同學會書院副校長 (2009年至今)
港大同學會書院教師校董 (現任)
時光匆匆,我在港大同學會
書院已經服務到第十四個年頭。
回想起當初在2009年暑假,當我
還在等待九月正式上任書院副校
長之際,我接到了在書院工作的
第一個任務,就是協助接待港大
同學會小學的校長和老師們到書
院進行半天的專業發展活動
(湊巧當年黃校長也是剛上任成 為港小第三任校長)。我具體的工作除了和小學同工在南區一間酒樓共進午餐外,還有陪伴小學老師一同參觀書院 校舍,有趣的是當時還未正式上任的我,已經因而有機會第一次向「訪客」介紹書院的設施和一切。
從那時開始,作為書院的副校長,我和港小的同工合作無間,並肩而行。儘管中小學份屬兩間學校兩個不同的 管治個體,但我見證了兩校本著一條龍辦學的精神,一直以來互相扶持合作,共同實現辦學團體的目標,努力提供 十二年一貫的優質教育,為香港培育具備素質的未來精英。我相信一條龍辦學就像是跑步接力比賽,小學完成頭兩 棒的使命(初小及高小),然後書院接捧培育和陪伴同學走完中學的兩棒(初中及高中),最終衝線,完成中小學 教育的共同目標。
隨著香港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教育面臨更高的期望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兩間港同學校的團結和努力, 正好充分發揮一條龍辦學的優勢,為家長提供優質教育的選擇。相信未來,我們仍將有更多和更好的發展空間與機 遇,延續成為香港教育的希望。
A “Mini Olympic” held at the College with competition and games for College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n 21st May 2012
9
9
1
1
家校同行
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 (PTA, Parents)
港小情意教育 學校與家庭結合
孩子的福祉- 家校合作提升孩子的情意教育
黃桂玲校長
踏入二十一世紀,資訊急速增長,隨著網絡世界的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找到豐富的資料;因 此,傳授硬知識再不是學校教育的唯一功能。2019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表了「學習指南 2030」(OECDLearningCompass2030)當中勾劃了未來教育的方向,藉著培養所需的知識、技能、 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能處理因環境的轉變帶來的張力,以負責任的態度及能力去面對挑戰,創造新的 價值觀及方向,目標是建立個人及群體的福祉。「福祉」(Well-being)簡單來說是幸福感,所指的並不 是表面的或物質的快樂,而是人在自身,包括身心健康、良好社群關係、發展興趣、追求生活意義及參
與社會或環境各方面獲取的滿足感和正面情緒,這 福祉有助人們面對逆境和挑戰。
最近兩三年因疫情影響,全世界人們除了要努 力在生活上學習不同的防疫方法,更要隨時迎接疫 情帶來的轉變,包括生活模式、工作和學習模式 等,大家都要適應及跟上這個「新常態」,而大家 愈來愈發現,只有硬知識不足以讓我們有能力面對 轉變或在轉變中獲取安全感、滿足感和快樂。此 外,更多的研究發現,疫情下孩子的個人情意及社
交情意發展深受影響- 我們的孩子在過去兩年多經歷了一段又一段的停課復課,孩子們,特別是小學 生在網課時很多都不能專注,未能培養自律或自我管理的能力;而由於長期不能回校上課或有恆常的社 交群體活動,孩子的社群能力和情緒管理都有出現偏差,影響了身心發展及福祉。
港大同學會小學自創校以來著意提供優質教育,重視學生全人發展及福祉,努力培養學生成為愉快 負責任的學習者。學校藉著推行生命教育和班級經營等,多年來建立了愉快的校園生活。學校是一個包 含所有持分者的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y),而家長一直都是學校的重要夥伴和持分者。學校近 年採納了正向教育為其中的發展重點,透過家長教育和實踐,提升了家長與學校的合作層次;家長們明 白學校團隊不單重視知識傳授,更關心學生身心和社群情意的發展。經過多年家校的努力,家長是學校 的同行者和支持者,在組織上家長教師會發揮了組織和搭建支援的平台,幫助家長為孩子培養良好情意 教育;另一方面,家長也是孩子的觀察者和見證人,親身感受孩子全人的成長。以下我們四位家長分別 就家教會功能及個人的觀察,分享共同培養孩子福祉的點滴。
92
學習.服務.實踐- 孩子的楷模
黎嘉茵女士
2018-2020第八屆家教會主席 李泳廷 家長
2018年年底,學校和家教會開始構思在2019年5月4-5 日,一連兩天舉行的「陽光校園嘉年華」。嘉年華內容非常 豐富,有義賣、遊戲攤位、充氣彈床、爆谷車及雪糕車等 等。籌辦遊戲攤位最需要人力資源,而最大挑戰的是嘉年華 當天恰巧有三分之二的老師要參與正向教育課堂,遊戲攤位 的重任就交託在家教會身上;如此,也正讓家長展示學習、 服務、團際合作和實踐的好榜樣。
籌辦開始,家教會以班為單位,招募各班家長參與籌辦 遊戲攤位。最後,在全校24班當中,有13班家長報名參與, 反應之熱烈也令我們很驚訝。各班家長都以正向教育為主 題,構思他們的遊戲攤位。在家長們的遊戲攤位設計中,都充分展現了對正向教育的認識及理解,例如 以「性格強項」設計各種遊戲,反映家長們對正向教育的融會貫通。事實上,學校經常舉辦家長教育工 作坊,以至正向教育能夠在校內及校外相互配合,成效倍增。
除了遊戲攤位,家教會預先安排了髮飾製作及扭氣球工作坊,得到大量家長支持。家長們都發揮了 性格強項中的「創造力」及「好學」精神,製作大量髮飾及可愛氣球在嘉年華義賣,為嘉年華增添熱鬧 氣氛。適逢學校正在擴建新翼,義賣的收益全數捐
給學校。
在嘉年華當天,共有300位家長(接近全校半數 家長)負責不同的攤位。家長們非常落力,在遊戲中 為來賓帶來正向訊息和體驗。校內各處人頭湧湧, 非常熱鬧。雖然天氣不穩,仍然無損大家的熱誠。 嘉年華最後順利圓滿結束,在家教會感謝家長的同 時,家長們反過來表示「感恩」。感謝我們的信
任,讓他們有機會參與這盛事。家長們更表示在籌 備過程中獲益良多,提升了各班的團隊合作精神、 溝通及應變能力,連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密切。
「陽光校園嘉年華」的成功,是學校、家長 和同學上下一心的成果。感謝學校給予服務的機 會;感謝學校對家教會的信任和賦權。在充滿正 向教育的學習環境中,家長們除了無私地付出,
還常存「感恩」之心,實在是情意教育的成果, 「正向」極了。
陽光校園嘉年華
家長義工製作義賣禮品
家長帶領遊戲攤位
93
家校同行 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 (PTA, Parents)
幸福家長- 與孩子同成長
梁起鳳女士
現任家教會主席 孫樂然 家長
我想各位家長和我的感受一樣,同為港同小學的家長感覺特別幸福,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不但小朋友可以愉快地學習,家長也有多姿多彩的學習機會。
從小一開始,學校和家長教師會(PTA)便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講座和工作坊給家長持續學習和 聯誼的機會。正是學校播下了這一顆充滿正能量的種子,讓我們明白到學校的教育理念,深入認識正向 教育的重要性,讓家庭教育目標和學校保持一致。作為PTA主席,我和一群熱心的家長執委相信,家長 也需要有幸福感和支援,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因此我們努力帶動家長們舉行各種有意義的活 動,並且很自然把正向教育融入當中。例如,恆常的家長讀書會,我們會選擇一些有趣的育兒書籍,讓 家長一起閱讀,然後透過分享會,大家討論書籍內容,如何正面教導孩子,增進良好家庭關係及保持家 長精神健康。我們也會帶同書籍和家長一起爬山,進行戶外閱讀,從自身感受出發,向孩子傳遞閱讀和 運動的興趣。
疫情期間網上的家長學堂,更是大受歡迎。家教會邀請了不同界別及有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醫 生、正向教育導師等來跟家長分享心得,大家可以安在家中與不同的講者互動。在這壓力爆煲的疫情期 間,大家互相幫助和鼓勵,對家長來說,實在是一支強心針。除了讀書會和家長學堂,我們還有小棟樑
計劃、正向教育工作坊、家教會旅行、班父母活動、 親子lasertag、爹哋魔術、扭氣球活動、疫情感恩藝 術班、正向嘉年華等等。多元化的活動令家長關係密 切,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不分彼此,每當家教
會舉辦活動時,家長們都踴躍參加。這些活動不但令 家長們建立了寶貴的友誼,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對學 校正向教育的了解越來越深,甚至已經植入家庭生 活的一部份。
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應只注重孩 子的成績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我們當然希望我 們的孩子身心健康,學會思考,全面發展;而愉快 的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重要,
如果再加上學校和家長好的引導,我們的孩子成長 會更健康、更出色、更正面和有能力獲取幸福。
作為港同的家長,非常感恩可以在一所注重 家校合作的學校和孩子一同成長。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