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Simple Red and Beige Vintage Illustration History Report Presentation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1054-6-sor, 2022-10-10 11:46:40

散文

Simple Red and Beige Vintage Illustration History Report Presentation

古今散文美学观念的BCNB 3193
演变

班姓讲名级师:::林苏X12祖业洲铭讲SO师R CHU MIN

什么是散文???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
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实录,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
记等文体。

也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
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美

1. 写真纪实,袒露个性
散文所提出的文章内容往往为真实案例,准确表达作者的心情、思想,忠于自
己的人品

2. 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
不拘泥于内容的戏剧性,忠实写出内心的思想为主

3. 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
文章的写法没有规定的结构方式,可以各种人事物为文章中心,并以优美的文
句来写出

先秦散文

诞生于中国文字的出现后,属于最古老的散文。
当时散文可分为2类

历史散文 哲理散文

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 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
件和历史的演化为主的散文著作 事,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诸子散文或者说
《尚书》- 最早的历史散文,可分 理散文
为三体(国别、编年、纪传) 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
《论语》 《墨子》《孟子》《 庄子 》
《 荀子 》《 韩非子 》。

历史散文 从尚书的古朴简奥 “ 洁倔牙 ” 到左传的丰润畅达, “ 奇正相
生 ”, 乃至国策的辞采绚澜 ,铺排扬厉,显示官史的色彩越来
越淡 , 文学的色彩越来越浓。

哲理散文 从《 老子》 , 《论语》式简束质朴的 “语录体 ”,到孟子
、 庄子式气势充沛 、浮想联翩的 “对话体”乃至《荀
子》、《韩非子》式说理绵密、锋利峭刻的“专论体 ”,显
示由短而长, 由简趋繁,越来越讲究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进行
论辩的流变轨迹。

两汉文学

大汉帝国的建立,国力的空前强大以及文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决定了两汉散
文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先秦的历史散文 --- 个人史传散文
先秦的哲理散文 --- 政用政论散文
汉赋则是作为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
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
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

汉赋

序言和乱辞多不押韵,正文部分则多押韵。汉赋多是长篇巨制。诗体
赋的句式以四言为主,骚体赋则多沿袭楚辞手法以及楚辞句式。
风格:汉赋铺陈夸饰,辞藻华丽,叙事状物,多用排偶。
汉赋题材内容驳杂庞大,多歌颂帝王功德、描述宫廷生活。
代表作:枚乘《七发》

史传散文 司马迁《史记》
第三人称的客观角度叙述了漫长的三千年历史,再现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场
景和人物个性和活动。
虽是实录,但内容充满了“好奇”,笔端也常带有浪漫情调,疏宕多变 、虎
虎有生气的艺术语言。

政论散文 政论散文主要继承了战国纵横家的文风发展,作者多为宫廷文人,发论更多
为针对实际而不是争论是非。他们下笔全为高层建树,大气磅礴,且言辞激
切,感情强烈,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语言富于形象性。
崇伟夸大言词也是他们具有的审美趣向之一。

魏晋南北朝散文

魏晋南北朝散文从汉代诗赋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启发 ,引起了论者对于散文
美学的思索。
曹丕首倡“诗赋欲丽”,陆机继谓赋体物以浏亮,“诗缘情而绮靡”,说明了
当时的文人们开始自觉地进行了对散文文体特点的探讨。
刘勰 ---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萧统 --- “事出沉于思,义出乎翰藻”
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候相较于先秦与两汉的叙事类散文更为注重了散文里的抒情
与情感,强调了文应该更有韵味与艺术,而不单是古板的文字。

魏晋南北朝散文

辞采华美、声调铿锵 、具有强烈抒情性
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
此外,这时候的散文也包含了慷慨陈情、音情顿挫、语言生动、骈散结合的
句式。
《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一时代的散文美学特征都是在字里间流露出内在的激情,句式完整,声势
洪亮,自由地抒写情感与文字当中。

唐宋散文

当魏晋南北朝讲究对偶、用典和声津的骈文侵进到奏议、公文、信札等实用
文领域时,讲求政治功利的皇帝、大臣和正统文人开始起来反对它来。
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且取得了成功
(古文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扭转写作骈文的风气,这是因为唐朝的骈文过度要
求排比、对偶、用典以及格律,缺乏实用价值。)
韩愈力求语言的创新和风格的个性化。他的作品都显得气势浑浩,感情充沛,
句式参差交错,语言奇崛新颖,表现出雄健的笔力和创新的精神。
柳宗元则配合创作了更加抒情的散文,他们二人共同推倒骈文统治文坛的局
面,恢复了散文的自由抒写。
雄深雅健则作为了他们笔下的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之一

宋代的“古文运动”则是由欧阳修带领发起,并且也取得了成功。
他借复韩柳古文之名,行开创宋代文风之实
欧阳修为了兼收骈文的长处并避开怪奇的风格,建立了平易而不失
文采、明畅而不落滑俗,句式骄散相杂而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
经过他和他的门生 -- 王安石、曾巩等的帮助,创造了与唐文不同的
散文风格。
宋代散文里的美学特质:平易明畅

元明清时期(元代)

元代散文多顺着唐宋的散文路子走,未有出现文人大家。
元代散文更注重文与道,且少说理,多抒情。
当时的散文家戴表元以及虞集所做的散文风格大多追随着欧阳修的
作品,笔 调清新流畅 ,文中常带感情 ,但都才情有限,成就不高。
但有少数散文作家在努力寻求文章的变化与多彩,隐现出了明代散
文复古观念的苗头 。

元明清时期(明代)

明代初期 随着散文发展,明代文学出现了流派纷争。
明初的儒者散文家,更加强调“道统”于文中。
三杨为首的“台阁体”风格的诞生体现了官僚们的精
神面貌和审美取向。

明代中期 明代中期出现”前七子“表面喊着复古守旧文学, 实
则挑战当代文学,追求文学独立。
强调散文应具备时代性、 个人性、 真实性并透过文字
的多变以抒发心理的想法。

元明清时期(明代)

明代末期 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对前后七子的拟古进行批判,倡导了
一种具有时代性、个人性、真实性能够表现内在生活情感与欲望的
文学。

到了晚明,“国变”当头,他们已经无暇去计较古人文法了。这造成了作
为隐士的明代遗民张岱脱颖而出,他的篇短境美的散文实承公安、竟陵而
来,风格清新流畅,在冷峭的刻画中时有诙谐之趣,从而使他成为明代最
后一位独具特色的散文大家。

元明清时期(清代)

清军入关后,散文延续晚明的文风,逐渐向清初文风转变。
清初散文大多向古文传统靠拢,难以顺应时代的变化,使得骈文有了重兴之
机。
桐城派的姚绷站了出来 ,发挥出一套讲究“义理、考证、文章”的有系统的古
文理论,一面选编《古文辞类纂》,以张扬桐城派的声势。
晚清诞生了两个派系 --- 湘乡派和新文体
湘乡派追求变化,讲求文采与文镜,将古文与骈文融合起来。
新文体将散文写得肆意飞扬,风格通俗流畅,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1919 - 1949)
现代散文多是以白话文为传达,内容上强调现代文化,表现方式独特个性
化,大题自由广泛,形散神聚,不拘一格。
可分为几个部分:
1.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
2. 第二个十年(文化大革命)
3. 第三个十年(抗战时期)

五四时期(五四运动)

杂文被推上了舞台,用以书写实事,讽刺社会,表明意见和观
点。
西方的文学理念带到了现代散文当中。
周作人 -- 追求自由而诚恳的闲谈艺术风格
她也为现代散文的诞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了各个作家独
特的风格和语气用词。
突出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开拓散文文体类型,大力推崇叙事抒
情散文的创作。

文化大革命

散文由于革命的原因并且牵扯到了政治方面的课题时刻得不到好的发展, 反之杂
文、 小品文和抒情散文在这一时刻兴盛了起来。
散文的大题与写作方式完全自由, 当时代作品写法丰富,更多的是幽默闲适的主
题,也有包含批判性的散文诞生。

抗战时期

抗战前期:抒情散文减少,叙事类散文逐渐增加,另外报告文学因为适合报告战
况而发展成为了文坛的老大哥。
抗战中期:揭露社会弊端的杂文以及讽刺社会和人心的文章相继出现。
抗战后期:现代散文的多姿多彩逐渐增加,不再被战况所影响,各行各业的散文
陆续诞生。

谢谢!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