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全思14, 2020-12-21 08:31:22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文献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文献

Keywords: 全思14,文献

第十四届全国大专佛青思想研讨会暨工作坊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文献

主催: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
主办: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慈音小轩佛学组(甘孟和北根校园)

协办: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佛学会

目录

前言 ........................................................................................................................................... 1
1.0 主题演讲 ........................................................................................................................ 4

1.1 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与渊源..................................................................................... 4
2.0 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 .................................................................................................... 8

2.1 以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陀本怀」谈人间佛教的蓝图 ........................................ 8
2.2 法鼓山人间净土的理论与实践............................................................................... 12
2.3 人间佛教还是现代佛教?....................................................................................... 23
3.0 人间佛教思想和当代大专佛青与未来展望 .............................................................. 31
3.1 人间佛教思想和当代大专佛青发展与未来展望................................................... 31
3.2 人间佛教思想与当代大专佛青发展与未来展望................................................... 42
4.0 人间佛教之信愿行 ...................................................................................................... 51

【信】:建立对三宝的信心 .......................................................................................... 52
【愿】:面对生活中不同的挑战仍然可以发愿继续学佛.......................................... 52
【行】:毕业后可以继续服务及学习 .......................................................................... 52
5.0 如何让思想变行动 ...................................................................................................... 53
5.1 如何让思想变行动................................................................................................... 53
第十四届全国大专佛青思想研讨会暨工作坊 (全思 14)活动报告 ............................... 56
鸣谢 ......................................................................................................................................... 58

前言

大专佛青运动发展论全思

50 年代:不少知识学僧越洋来到马来半岛,接引年轻人学佛,并带动本土的佛教发展。
其中,起着至关重要影响力的有达摩难陀长老和苏曼迦罗法师。1952 年,达摩难陀长
老定居吉隆坡十五碑佛寺担任主持,是当时以英语推动南传佛教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成功接引了许多年轻知识份子学佛。苏曼迦罗法师于 1957 年来马,并于槟城佛学院创
办了马来西亚第一间周日义校。在法师的倡导下,马来亚佛教界开始发起佛教青年运
动,法师积极在新马两地成立多个地方性佛青团,后来被誉为“大马佛教青年运动之
父”。

60 年代:马来亚大专佛青运动雏形开展。第一间成立佛学会的大专校院位于吉隆坡
Jalan Semarak 的工艺技术学院(工艺大学的前身 ——Technical College);该佛学会成
立于 1960 年,全名为工艺科技学院佛学会 (Technical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紧
接着,马来亚大学(马大)佛学会和农业学院佛学会(博特拉大学的前身)、工艺师
训学院佛学会、新山天猛公师训学院佛学会也陆续宣告成立。时至今日,包括私立大
专校院,全国已有超过 35 间的大专佛学会。

70 年代:配合世界佛教友谊会(世佛会)在曼谷召开的世界佛教青年大会,大专佛青
毅然担起了在 1970 年 7 月 25 日至 29 日在马来亚大学第一宿舍举办第一届全国佛教青
年大会,当时国内 17 个佛青团体都派员出席,共 84 人参与盛会。马佛青总会在会议后
应运而成立,第一任总会长与总秘书皆来自马大的大专佛青。这是马来西亚佛教大专
佛青运动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80 年代:大专佛青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大专佛青活动,如全国大专佛青生活营(全
营)、全国大专佛青社区服务计划等。此类全国性活动成功接引大专青年一起体验佛
教的群体生活与修持活动之外,还促成了各大专佛学会相互交流的平台。尤其是社区
服务计划的成立,提供了大专佛学会理事更多的合作与沟通机会。

1

90 年代:大专佛青开始意识到建立全国大专佛学会联系平台的重要性,以协调活动与
步伐,进而凝聚力量,共同推广佛教活动。1991 年,在马佛青的推动下,全国大专佛
青协调委员会(IYBCC / Intervasity Young Buddhist Coordinating Council)正式成立。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大专佛青需进一步研讨大专佛青运动的历史与定位。
1992 年,马大佛学会承办了大专佛青运动研讨会 (ie 第一届“全思”),主题为“扎稳脚
步,迈向未来”。目的是引领各个大专佛学会齐心协力彰显大专佛青运动的发展与筹划
未来方向。

经过三天的研讨会,大专佛青决定努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管理之缺、把稳思想之舵、
强化护法之心。打个比喻:大专佛青运动就犹如心脏,“IYBCC” 好比血管,“全思”如
同血液,而大专佛学会可比作细胞,四者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大专佛青运动需持续性的发展,它必须像一颗不停跳动的心脏,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推动包含着氧气和营养的血液,经由 “ IYBCC” 搭建的血管网,为机体的各个细胞提供
赖以生存的元素。

如上所述,“全思”肩负着如血液般的作用,承载着激活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元素。故
此,每一届全思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研讨和剖析大专佛青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针对所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与措施。

届期 年份 大专 形式 主题
1 1992 马大 研讨会 扎稳步伐,迈向未来
2 1995 北大 研讨会 思想激荡,马佛总佛青角色
3 1997 国大 工作营 领航者的使命之大专佛青的角色探讨
4 1999 理大 交流营 领航者的使命之大专佛青的角色探讨
5 2001 北大 工作营 寻找慧灯,引导自我
6 2003 博大 工作营 回归原点,净化自我;扎稳脚步,利济人群
7 2006 马大 工作营 净化身心,自利利他
8 2008 国大 工作营 大专佛青与大马佛教
9 2011 理大 工作营
10 2013 博大 工作营 扎根延续
11 2017 博大+马大 工作坊 思想的升华 - 重塑大专佛青的精神
12 2018 理大 工作营 利他利己,真存在?万法千机,理何在?
13 2019 北大 工作营
14 2020 彭大 研讨会+工作坊 世间觉,觉世间
谈素质,心思潮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2

这一代的大专佛青盛况,是前几代人数十年耕耘的成果。大专佛青运动的前景,则需
要站在最前线的我们一任接一任地好好规划发展,一代接一代地继续开拓与发展,让
马来西亚的佛教如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3

1.0 主题演讲

1.1 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与渊源

释长慈

一、人间佛教之内涵
(一)人间佛教实践依据与风格方向:
「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传中期佛教之行解(天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
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

(二)依四悉檀以掌握佛法的「如实」与「方便」:
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
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说法的宗旨虽多,但总括起来,不出此四。
一、世间悉檀,以引起乐欲为宗。如对初学而缺乏兴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欢喜心。随
顺众生的不同愿欲,给他说不同的法。如遇到农人,可先谈些田园的事,然后即巧便
地引入佛法,那听众一定是乐意接受的。
佛说:天神等不可归依,如随顺世俗,也不妨供养他等。大乘的「先以欲钩牵,后令
入佛智」,也只是这样的巧方便。
二、为人悉檀,以生善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将布施的功德说给他听。为说持戒,
为说忍辱等功德,总之,应机说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为目的。这与世间悉檀不同的:
这不是为了随顺众生愿欲,逗发兴趣而说法,是为了增长善根。这不一定是世间所熟
识的,但必是佛法所认为合于道德的。
三、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的,教他修不净观;瞋恚重的,
教他修慈悲观;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散乱多的,教他修数息观;我执重的,教
他修界分别观。
有的能行许多慈善事业,却不能遏止自己的恶行;也有人能消极的止恶,却不能起而
积极的为善。所以生善与息恶,在应机施教中成为二大宗旨。

4

止恶,不但是制止身体与语言的恶行,还要净化内心的烦恼。如有人只肯布施,不能
持戒。毁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为说布施功德是有限的,只感得身外的福报。学
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天报。这就是以持戒对治毁犯的恶行。如有人但能
制止身语的恶行,而烦恼多起,即为说学佛不能但限于身口,应清净内心,修习禅观。
生善与止恶的目的不同,而众生又因时因地而异,所以说法是有多种巧方便的。
有的称扬赞叹,有的又呵斥痛责;或赞此斥彼,或赞彼斥此。总之,众生的根机,应
该怎样,就要怎样说法。
四、第一义悉檀,这以显了真义为宗,这是佛陀自证的诸法实相。不信解这甚深的真
义,而修行趣证,是决不能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义悉檀说,是究竟
的了义说,这才是佛法的心髓。

(三)依十善为本以自利化他:
利他的菩萨行,可归纳为于慧行与福行。
慧行:使人从理解佛法,得到内心的净化;
福行:使人从事行中得到利益(两者也互相关涉)。
以慧行来说,说法以外,如日报、杂志的编法,佛书的流通,广播、电视的弘法;佛
学院与佛学研究所,佛教大学的创办;利用寒暑假,而作不同层次(儿童,青年)的
集体进修活动;佛教学术界的联系。重点在介绍佛法,祛除一般对佛法的误解,使人
正确理解,而有利于佛法的深入人心。
以福行来说,如贫穷、疾病、伤残、孤老、急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行;家庭、工作
不和协而苦痛,社会不同阶层的冲突而混乱,佛弟子应以超然关切的立场,使大家在
和谐欢乐中进步。
凡不违反佛法的,一切都是好事。但从事于或慧或福的利他菩萨行,先应要求自身在
佛法中的充实,以三心而行十善为基础。否则,弘化也好、慈济也好,上也者只是世
间的善行,佛法的真义(与世学混淆)越来越稀薄了!下也者是「泥菩萨过河」(不
见了),引起佛教的不良副作用。总之,菩萨发心利他,要站稳自己的脚跟才得!

5

二、人间佛教的渊源
(一)教理、修行之根源
人间佛教的思想,根源于佛陀的自证,由自证而显发为教化世间、净世间的三业大用,
具体表现于僧团中,影响于社会,而成为觉化人间的佛教。换言之,佛陀化世四十五
年(或说四十九年)中所开展的佛教具体活动,就是一切佛法的根源。佛法,是从此
而适应,开展,扩大,延续下来的。佛法在人间,是一种延续、扩展中的真实存在。

(二)「人间佛教」之主张的提出意义
1、对治鬼化而提倡依人乘正行为基以向于佛道的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在民国十四五年,提出了「人生佛教」。在抗战期间,还编成一部专书——
《人生佛教》。大师以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义好。
他的倡导「人生佛教」,有两个意思:
一、对治的:因为中国的佛教末流,一向重视于——一死,二鬼,引出无边流弊。大
师为了纠正他,所以主张不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对治死鬼的佛教,所
以以人生为名。
二、显正的:大师从佛教的根本去了解,时代的适应去了解,认为应重视现实的人生。
「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方是时代所需,尤为我国的
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
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

2、对治鬼化与天化而提倡人菩萨行以向于佛道的人间佛教:
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着重于鬼
与死亡的,近于鬼教。
如着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着重于神与永生(长寿、
长生)的,近于神教。

6

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
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
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
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
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
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
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我们首先应记著:在无边佛法
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切勿误解为人乘
法!
(上述之内容,摘录、编辑自印顺法师述及人间佛教之相关篇章)

7

2.0 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

2.1 以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陀本怀」谈人间佛教的蓝图

释觉诚

1.前言

九十岁的星云大师,提倡推动「人间佛教」,因为佛教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

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以人间为主。因此,教主本身就是人间佛陀,他所传

的就是人间佛教。大师疾呼还原佛陀本怀,回归佛陀教育。

有以下对话作为引言:

甲问乙曰:「你信什么宗教?」

乙回答说:「我信仰人间佛教。」

甲:「你信仰佛教就信仰佛教了,为什么还要说信仰人间佛教呢?」

乙:「因为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他是「人」,不是神。佛教和一般宗教不一样,是由

人创设的佛教,当然叫作人间佛教。」

甲:「那你何必特别说信仰人间佛教呢?」

乙:「这是因为二千多年来,世间上的人误解,如:附佛外道、假传佛意者,披上了神

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迷信的言论,像看时辰、看风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等,

几乎成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为主的「佛教」。

甲:「佛教还有北传的佛教,南传的佛教,藏传的佛教,日式的佛教,部派的佛教,原

始的佛教等,甚至还有好多名称的佛教,为什么现在要增加一个「人间佛教」呢?」

乙:「就是因为过去佛教派系分歧太多,名相复杂,失去了佛教的本来面目。现在,我

们本诸佛陀出生、成道、说法、弘化甚至涅盘在人间的史实,所以要回归佛陀本怀,

要信仰人间佛教。」

乙:「今日,法久则生弊,世间多少人误会佛教,不就是因为佛教传播太久,掺杂了许

多背离佛陀本怀的内容。被一些人扭曲了的佛教,失去了佛陀本有的人间性格,可怜

的佛陀,就这样给大家所糟蹋。实在说,没有人间佛教,如何降伏那许多附佛外道

呢?」

「所以,现在我们依著历代的祖师们,如六祖惠能大师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又如太虚大师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都要佛弟子

齐心助力回归到佛陀的本怀。」

8

2.人间佛教之定义

「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在人间,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以「戒定慧」为本体、以「缘起中道」的真理为根本,三皈依,四圣谛,
五戒,八正道,十善道,因果业报等,以现代语言诠释佛法要义,让大众学习安身立
命的方法为依归。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世人间,主要就是对人说法,为人间示教利喜。佛陀不是专
对畜生说道,不能叫畜生的佛教;佛陀不是专对神鬼说教,不能叫神鬼的佛教;佛陀
也不是对邪见、迷信之士说教,不能叫做邪见迷信的佛教。人间佛教是立足人间,对
人的教化,所以叫做「人间佛教」。

所谓「人间佛教」,自利利人,自觉觉人。以佛陀为老师,以四大菩萨为学习榜样。追
本溯源,是佛陀专为人所说的法。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化,一个人或一个团
体,要能够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对社会有所贡献,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样的,佛教
也一定要与时代配合,要能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佛教要对社
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所贡献,如此才有永存的价值,否则一定会遭到社会淘汰。过去
的佛教由于一些人士的误导,较注重山林,仪式,与出世的形式,而导致佛教的衰败。

现在的佛教则要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做,唯法所依。僧伽丛林培训及正统受
戒。在家众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灵中、人际间都很和谐。

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
愿心」,即是说明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谊。可以说以人为本、以家为基点,平等性、普遍
性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就是人间佛教。

佛陀的教示本来就充满了人间性,人间佛教其实就是佛陀的本怀,这是不容置疑的事
实。所以,人间佛教的蓝图,可以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经为众生规划完备。
只是,如何弘扬,如何透过各种弘法活动,举凡:著书立说、设校办学、兴建道场、
素斋谈禅、讲经说法、扫街环保、参与活动、教育文化、施诊医疗、养老育幼、共修
传戒、佛学讲座、朝山活动、念佛共修、佛学会考、梵呗演唱、军中弘法、电视台、
网路、云端弘法、教育、文学、艺术、音乐,都可以成为度众布教的因缘。

这是佛弟子所应该用心、努力的方向。

9

3.佛光山推动人间佛教之努力

3.1 以教育培养人才

佛光山开山前后弘法也已六十余年,弘法的徒众弟子一千多人,包括二百多名博士以
及一、二百个三十岁左右继起的人才,他们都是人间佛教的弘扬者。全球有 200 多各
道场,五大洲 65 个国家,千个佛光协分会。各自在岗位上承担弘法重要职务。继续为
佛法的传扬努力,把佛教带进人间佛教的时代。例如在教育方面,为了培养人才,除
了先后创办了十六间佛学院、五所大学、近三十间图书馆、十余所美术馆之外,在全
世界同步举办的世界佛学会考,更带动全球各地的学佛风气;以及各别分院道场举办
的佛学生活营、佛学讲座、都市佛学院、星期儿童班、青年团、读书会等,更将菩提
种子撒满世界各个角落。

3.2 以文化弘扬佛法

在文化方面,除了至今仍在持续进行的大藏经编辑工作外,历经数年完成的《佛光大
辞典》《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经予以白话化、通俗化,有助于大家更深入理解经义。
甚至为让有心学佛者通识了解佛教,佛光山编译了《佛光大藏经》、《佛教丛书》及
《佛光教科书》,《星云大师全集》把佛教做了一番有系统而完整的介绍。

佛光山又创办了一份《人间福报》,以及编辑《普门学报》、《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
国佛教文化论丛》、《世界佛教美术图典》等带动佛教的学术研究风气。此外,「人间卫
视电视台」为佛教广开言路,也为传播佛法尽力;「香海文化」、「佛光文化」、「如是我
闻」等事业机构更发行雅俗共赏的佛教刊物,近日更以云端网络弘法,以现代化的视
听影音技术弘法利生。

3.3 以慈善福利社会

在慈善弘法方面,大慈育幼院、施诊医疗队、老人之家、万寿园等的设立,使生老病
死皆有所安。举凡国际或当地灾难,佛光救护队结合社会公益团体之力量,共同救济
之。

3.4 以共修净化人心

在布教修持方面,佛光山在世界各地的信徒于每周六同一时间念佛共修,其他应当地
情况的定期共修法会,读书会,儿童班及青年会。因疫情关系,共主办了一百场以上
之线上共修会及讲座课程。

10

另外禅堂、念佛堂、抄经堂、礼忏堂,都对净化人心发挥了预期的效果。在推广「人
间佛教」,在讲述佛法时,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要让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
时,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动时,要让大家能参与;开办法会时,要让大家能法喜;
海外弘法时,也总是会提供语文翻译,随时随地顾及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
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教。
近年来佛光山努力将寺庙演进为讲堂教室,将课诵演变成佛教的法音宣流,将个人的
修行扩展至集体的共修,将诵经转化成讲经;甚至为了扩大在家信众参与弘讲的空间,
创办了国际佛光会,建立了檀讲师的制度,希望让人间佛教的蓝图,僧信二众的共同
努力、共识理念下,一一实现。
4. 结语总说

‧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
‧人间佛教是普及人人的佛教
‧人间佛教是平等和谐的佛教
‧人间佛教是生活指南的佛教
‧人间佛教可以安定人心的佛教
‧人间佛教可以补政经之不足
‧人间佛教可以提升社会道德风气
‧人间佛教会是促进五和:自心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佛教。
以上是佛光山对人间佛教一点的心香供养,企盼能与佛陀在世时,佛陀为人间牺牲奉
献的精神,古今相应,能可以让人间佛教的历史长流,传灯不断,法幢高树,法轮常
转;也期健全的佛教组织佛教会和正派领导人,带领大家,让佛教的传承不断,希望
有志一同的佛教同道们,大家一起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祈愿「法
幢不可倾斜,慧灯不可熄灭。」
光大佛教,复兴佛教,实为您我共肩责任。

11

2.2 法鼓山人间净土的理论与实践

释常藻

1. 前言
人间佛教是近代汉传佛教的重要脉动,始于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继由印顺法
师提倡「人间佛教」,东初老人倡导「人生佛教」等。时至今日,人间佛教理念已经成
为当今汉传佛教主流 1,尤以台湾佛教为典型例子。经由以上几位大师的努力,让当代
佛教更贴近佛陀本怀,此议题已由「为何要倡导人间佛教」,渐而进入「如何倡导、带
动与实践人间佛教」。

台湾星云大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以及马来西亚多位长老,接续著太虚大师「人成
即佛成」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于当代实践上开展出多元的风格与弘法方式,各成一
家,百花齐放。
圣严法师于 1989 年创建法鼓山,同时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做为法鼓
山的理念 2。人间净土是法鼓山弘化的精神指标,也是圣严法师受太虚大师人生佛教和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所启发。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这三位大师的理念之同异,有其时代背景及因缘。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用「生」来区分「死」,用「人」来区分「鬼神」,也就是区
分度亡佛教。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则是在人生佛教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用「人间」
来区分净土宗的重视他方、禅宗的重视山林。3

1周柔含,〈圣严法师的人间净土建设──以三大教育为中心〉,《圣严研究》第六辑,台北:法鼓文化,
2015 年 6 月,页 225。
2 圣严法师,《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8 辑第 6 册, 页 26, 行 2)
3 林其贤,〈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思想的实践与弘扬〉,《圣严研究》第一辑,台北:法鼓文化,2010 年 3 月,
页 160。

12

2. 人间净土的思想
圣严法师在 28 岁(1957 年)时首次提出学佛者应该要在人间努力,使人间成为净土的
呼吁。法师说:
我们能把地球净化以后,地球也未尝不能称为极乐世界,笔者以为,为了免除「十万
亿佛土」的长途跋涉,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在人间努力,使人间成为净土,成为佛国。
佛说「心净国土净」,能使人人做到「心净」,此土岂不就是净土?如果专求往生西
方去享乐,而不顾人间罪恶的消除,实在与基督教的上生天国说同样的属于厌世与逃
世,佛教徒怎会如此地自私?4
法师在 29 岁时,透过〈论佛教人生的创造与建设〉指出时代虽然艰钜,佛教不但要面
对,更要领导时代,化民导俗。方法即在于健全自己,并以所处世界,做为创造净土
之中心,进而影响他人。5
《维摩经》上说「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也就是以所在的世界来著手,透过人心
的净化,进一步影响他人,而在目前所在的世界显现出净土。圣严法师也以《维摩经》
「心净则则国土净」的思想,在带领法鼓山教团的弘化上,著重于人心的净化,从个
人的自心净土促成此土的净化。
圣严法师自 1989 年创建法鼓山时,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
1990 年这两句衍为二十句的〈四众佛子共勉语〉,1991 年再归纳为〈法鼓山的共识〉,
同年提出「心灵环保」,做为建设人间净土总方案的主轴。6

4 圣严法师,〈人生何处来?又往哪里去?〉,《人生》(旧)第九卷合订本,7 期,法鼓文化,2007 年 12
月初版,页 15-16
5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年谱》,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11 辑第 2 册, 页 113)
6 林其贤,〈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思想的实践与弘扬〉,《圣严研究》第一辑,台北:法鼓文化,2010 年 3 月,
页 175-176。

13

「建设人间净土」是庄严国土;「提升人的品质」是成熟众生。此正回应佛教历来佛菩
萨的大愿。圣严法师曾在两处归纳出人间净土的经典依据:

人间净土的主要根据,乃是 1.《仁王般若经》的「唯佛一人居净土」,2.《华严经》的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3.《法华经》的「我此土安隐」,4.《维摩经》的「直心是净
土」,5.《般若经》的「成熟有情,严净佛土」,6.《观无量寿经》及《无量寿经》的净
土生因说。 7

《华严经》的「华藏世界」;《梵网经》的「菩萨心地法门」;《法华经》的「灵山净土」;
《维摩经》的「真心」「深心」是「菩萨净土」,又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等,都是
指的自心净土。8

法鼓山在人间净土的实践,又以三大教育(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四种环保、心
五四、心六伦为具体方案 9,在在皆指向个人身心和社会环境的净化、统一,而重点又
放在心灵环保上。10

心灵环保则是因应现代社会,以汉传佛教的禅佛教为背景所作出来的现代诠释。圣严
法师说:
法鼓山的核心价值「心灵环保」,就是现代化的汉传禅法,落实方法即在禅修。11

我们法鼓山,是在救人首要安心的原则下,依据《维摩经》所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的教示,提倡心灵环保,用禅修的观念和方法来提升人的品质,以期普遍推广而来完
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12

7 圣严法师,《学术论考》,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3 辑第 1 册, 页 472, 行 9)
8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5 辑第 8 册, 页 32, 行 10)
9 请参本文第四页列表
10 越建东,〈圣严法师与印顺导师之思想比较──以人间净土和人间佛教为例〉,《圣严研究》第八辑,台
北:法鼓文化,2016 年 6 月,页 213。
11 圣严法师,《美好的晚年》,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10 辑第 15 册, 页 281, 行 11)
12 圣严法师,《学术论考 II》,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3 辑第 9 册, 页 77, 行 2)

14

3. 人间净土思想的特色与实践
3.1 人人普及可用

「心灵环保」虽然是新创的词,其实就是佛法的内涵,透过观念的导正,来净化人心
提升人品。圣严法师说明心灵环保的推广分成两个层面:一是有兴趣学佛禅修的对象,
透过佛法观念及禅修方法的层次化学习,最后放下自我;二是一般大众为对象,不用
佛学名词,淡化宗教色彩,提出以心灵环保为主轴的「四种环保」及「心五四运动」。

13

默照禅已失传八百年,传统的顿法门槛太高,无法普及推广。于第一个层面的推广,
圣严法师立足于中国禅宗的观念与方法,融通中印大小乘禅法及自身体验,以自创的
调心四层次: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无心来指导禅修,以符合现代人身心和环境
的需求。14 法师在顿法中开出次第化渐修法门的禅修教学,是任何根器的人都适合用
来起信实修的好方法 15,因此开创了禅法普及化的契机。

法鼓山马来西亚自 1999 年成立以来,即以推动汉传禅法普及化、推广正信和实用的佛
法为使命。在各个活动中加入八式动禅、托水钵等禅修初体验,也举办以生活禅为内
容的 Fun 松一日禅,当然也不缺禅修系统化学习:初级禅训班、中级禅训班、禅一、
禅二、禅三、禅五、禅七。对象群包含:小学生、中学生、大专生、教师、企业/专业
人士以及普罗大众。在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每一堂课更以禅修体验的静心圆来做为开
始,课程中的儿童八式动禅也广受欢迎。

第二层面为推广正信和实用的佛法,以心灵环保及其开展的四环、心五四、心六伦等
关系架构为内容,所举办的心灵环保工作坊,让学员不只是学到新的观念,更进一步
在活动中反观觉照,以身心的体验来学习如何落实。多场的青年生活营或工作坊,结
合和禅修及心灵环保的观念,学习如何觉察与面对情绪,也学习从利己转为利他。

13 参考:圣严法师,《学术论考 II》,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3 辑第 9 册, 页 58-59)
14 圣严法师,《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
15 圣严法师,《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

15

另外,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课程主轴是在于以生命影响生命,也就是圣严法师说的
「感化自己,感动别人」。课程着重于品格教育,期能培养孩子的自觉与自省能力。透
过吃饭禅、出坡禅、体验妈妈怀胎的历程、赤脚走进森林、随手做环保以及担任茶点
供养人等环节,培养正向的生活习惯及开阔的生命态度。其中还有回馈社会的课程单
元,让孩子懂得关怀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并以送手作品、书籍绘本、卡片来表达关怀
(希望之谷,缅甸等)。此课程也安排了系列家长工作坊,以让家长能同步成长,在家
里跟孩子一起实践心灵环保。

以上课程与活动着重内证及品格教育,人人都能参加,也都能够学习实践,是法鼓山
参与社会建设的努力方向。

心灵环保及其开展列表如下供参考 16:

四环 心五四 范围/对象 相应 对治 心六伦
心灵环保 四安 安心 与定学相应 提升人品
安身
四要 安家 与戒学相应 家庭伦理
安业 职场伦理
安心于物 对 治 贪 毒 / 校园伦理
安定人心
四它 安心于事 与慧学相应 对 治 痴 毒 / 族群伦理
解決困境
四感 安心于人 与菩提心相应 对治恚毒/
与人相處
四福 安心于境 与修福相应 庄严人建
增进福祉

礼仪环保 社会环境 生活伦理
生活环保 自然环境 自然伦理
自然环保

16 林其贤,〈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思想的实践与弘扬〉,《圣严研究》第一辑,台北:法鼓文化,2010 年 3
月,页 182-183。

16

3.2 从日常生活做起
修行是从日常生活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及完成,而不是把学佛修行及日常生活分
开。圣严法师说明:
禅的修行者时时刻刻都在生活之中,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修行,他必须留心,把
注意力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点上,这是基本的要求。当你的日常生活有条不紊,很清
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瞎飞乱撞,你才能进入禅的修行工夫
之中。
当身心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就能处理日常中的一切问题,安然通过一切顺逆境遇的
考验,使生活充满著智慧和愉快,不仅自利又能利他。17

心灵环保的落实,是从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处做起 18。法鼓山创办人圣严
法师于 2003 年开始从内部推广自我提升日课表 19,鼓励大家于生活中时时落实心灵环
保,从自己开始实践提升人品、建设净土的愿景,并期能普及到广大的人间。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则于今年防疫行动管理令期间,在脸书推出「生活的日常,步步
皆是禅」专案,以推广禅修的生活实践。每日推出四至五个行动方针,让大众能将学
习到的观念和方法,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行动方针以如下几个单元来
设计:
1. 禅修的五调: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2. 禅修要领:清楚、放松
3. 动禅:工作禅、吃饭禅
4. 心灵环保的观念:感恩心、奉献心

17 圣严法师,《禅的生活》,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4 辑第 4 册, 页 130-132)
18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7 辑第 3 册, 页 125)
19 https://www.ddm.org.tw/ddmevent/improve/main.htm

17

每日行动方针举例:
1. 练习打坐 15 分钟
2. 不管坐着、站着、或在做事,体验肩膀和腹部的松或紧
3. 清楚食物的形状、顔色、香气
4. 静下心和一个你重视的人聊聊天,过程中只专注的倾听,不急着说自己想说的
话。

法鼓山举办的课程,不只是上课期间聆听老师授课,也会加上回家作业的单元。在学
佛五讲、福田班、快乐学佛人等课程结束后,请大家在下次上课前的这段时间,回到
日常生活持续实践或思维佛法。回家作业举例如下:
1. 练习在生活当中遇到任何人事物,第一个念头以「感恩」来回应。
2. 以一个你经历过的苦的事件,试着以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分析这事件中苦
的生起及苦的止息。

3.3 以教育入手
圣严法师在前人的基础下,将理念具体化,实践前辈大师「办教育」、「建僧团」之
愿景。
法鼓山一大使命是推动全面教育,以三大教育,即大学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关怀
教育来完成 20。因此不管做任何事,都回归到教育的使命。圣严法师更表示,法鼓山
硬体设施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教育与整体关怀之功能,这才是法鼓山建设的本怀。

21

20 圣严法师,《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8 辑第 6 册, 页 144, 行 12)
21 圣严法师,《法鼓山故事》,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10 辑第 8 册, 页 165, 行 3)

18

圣严法师希望从教育着手,以期带动社会风气,因为法鼓山存在的价值或意义,是在
于它提出的理念获得世人的重视与肯定,并且愿意加入,一同努力 22。1993 年法鼓山
推动清洁日运动时,圣严法师说:
我们不是清洁队,而是提倡「清洁日」的观念,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带动风气,期待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能像法鼓山的信众这样,照顾自己的家,照顾自己所处的
环境,乃至到任何地方,也能照顾所居住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的环境就是净土,
法鼓山的「四环」运动就算成功了。23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秉持著「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推广教育理念」的方向,2016 年出
版【和心在一起】心灵环保概念佛曲专辑后,不只是积极分享佛曲,更在大专院校佛
教会等地,举办了系列讲座。以佛曲为接引,更重要的是分享佛法的内涵,以净化人
心、净化社会。筹备过程中,众多青年共同合作词曲创作,大家都从佛法的洗涤中成
长。

2019 年新道场启用大典的文宣,以【感恩二十 报恩行愿】为题,持续推动五个月之久。
被赋予此任务的是文宣教育组,顾名思义,除了文宣,也要达成教育宣导之效。首先,
透过各组培训的报导,表达各组义工的付出,都在点点滴滴成就这个道场,众缘所成,
缺一不可。接著,20 位不同时期的义工专访影片,带出佛法对生命的受用与净化。同
时也透过 37 篇活动的历史回顾,看到弘化一路走来,众多因缘的护持。启用大典当天
的活动,也以缘起法之殊胜难得为主轴,让与回大众体会每一个现象都是如此难得,
因此生起感恩的心,再进一步以发愿行愿来报恩。

22 胡健财,〈圣严法师创建法鼓山之时代意义──以四个环保思想为对象之研究〉,《圣严研究》第五辑,
台北:法鼓文化,2014 年 6 月,页 305。
23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8 辑第 5 册, 页 40, 行 12)

19

3.4 回应当代关怀之需
佛法本来就是为了净化人心、关怀社会,因此圣严法师经常叮咛弟子,无论办什么活
动,均须赋予教育和关怀的两大功能 24。教育与关怀两者息息相关,圣严法师指示:
「以教育达成关怀的目的,以关怀完成教育的任务 25」。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所举办的活动,除了重视教育,也不忘回馈及关怀当地社会,例
如在法青生活营中规划到海边净滩的活动。也曾在偏乡办生活营时,请营员各带一本
绘本送给当地小学。并在生活营结束后,再次集合营员回到此偏乡学校带活动。
随著时代的需求与关注议题,法鼓山举办的法会,也积极落实环保精神,并结合现代
艺术并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于法会中推动云端牌位及网路共修。同时注入更多修行方
法的实践与观念的之道,强化法会期间坛内外与会大众的行住坐卧、举手投足、起心
动念之修持,结合修行与教学,宣扬汉传佛教的正信与正行 26。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每年举办的慈悲三昧水忏法会,除了推动环保意识的云端牌位,
也在两天的法会中纳入法师说法及体验禅修的环节,期能回归法会「与法相会」的精
神,让参与法会的大众,不只是唱诵跪拜,也藉由解行并重的修持,回归佛法的本怀。

24 圣严法师,《法鼓山的方向Ⅱ》,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8 辑第 13 册, 页 85,行 1)
25 圣严法师,《法鼓山的方向Ⅱ》,法鼓全集 2005 网路版 (第 8 辑第 13 册, 页 84,行 16)
26 周柔含,〈圣严法师的人间净土建设──以三大教育为中心〉,《圣严研究》第六辑,台北:法鼓文化,
2015 年 6 月,页 252。

20

4. 推动过程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4.1 易落流俗化
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为「广纳接引」或使「入门方便」,而落入流俗,与一
般世间教义无异。但人间佛教或人间净土的本意,不是随波逐浪,也不能为迎合流俗
而丧失佛法内涵。在接引方便中,必须不离佛法的深度与智慧。
要避免流俗化,需要更多佛弟子以佛法正知见、实证体验、信心以及悲智双运的菩萨
精神,使佛法之流传,达导俗而不流俗的目的。以此基本原则与条件为基础,再配合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及身心需要,予以实用、简便、实益、实际的修行方法,相信将会
让更多人亲炙佛法之清凉,使人间净土应运而生。
4.2 过度资讯化
学佛的路上,正见为导,其基础为正信且扎实的教理。掌握了佛学理论后,更重要的
是在生活中实践及体会,才能让生命提升与净化,否则就只是说食数宝,对自己毫无
用处。如果个人的生活的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没有提升净化,就算能滔滔不绝的解说佛
法知识与架构,也无法有说服力。
目前我们身处的时代,资讯广泛随处可得,甚至氾滥,很多人忙于追逐知识层面的比
较与辩论。学佛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佛,方法就是要行佛所教,因此,我们更需要做的
是如何实践及体证这些佛学知识。佛法的实践,需要靠长时间的点滴用功,把佛法用
在自己的生命上,正法方能久住世间。

21

5. 结语
这几年关心佛教发展的讨论,已从「如何推动人间佛教」,进一步延伸到「过多包装的
多元面向弘法方式,是否会让佛法流俗化?」佛法的弘传,透过办活动来宣扬,是否
能达到效果?举办联谊活动,以其亲和氛围来达到佛教与人间的融合,是否符合弘传
佛法的真义?
笔者认为,这无关「做些什么,而是「做这些事时,带著什麽态度来推动」?佛法的
弘传,必须靠个人的实践,其身教与分享,才能让大众生信而起行。我们虽是凡夫,
若能老老实实学佛闻法并实践佛法,所做的每一件事,皆可续佛慧命。
人间净土的建设,须从你我的身心净化做起,因此邀请诸位一起努力,回到自己的身
心用功,从日常生活起心动念的觉照,时时刻刻净化与提升,这禅修的力量融合于生
活中,将为社会带来安定的力量。人品提升了,人间净土即在眼前。

22

2.3 人间佛教还是现代佛教?
Humanistic Buddhism or Buddhist Modernism

拿督洪祖丰居士

前言
佛教界和学界有一种共同及普遍的认知,即过去百年来汉传佛教在台海两岸,乃至在
东南亚的发展,是受到太虚/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这方面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
不计其数。

把马来西亚佛教发展牵连人间佛教思想的论述,顺手拈来就有继程法师的《印顺导师
与马来西亚佛教》1,王书优的《从大马佛教谈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2,陈秋
平的《人间佛教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以太虚大师及其学生在马来(西)亚的活
动为研究脉络》。3

然而,本人并不苟同近代汉传佛教的蓬勃发展,或显现出来的“人间”特质,是受到太
虚/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启发,而是另有渊源。本文仅此对此看法略述一二。

汉传人间佛教
佛教,本来就属于人间的教化。佛陀教化 45 年,对象是人。教理的应用、实践,也是
由人来做。那为何在汉传佛教会浮现人间佛教这字眼呢?

那是因为,汉传佛教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渐渐远离人本的特质,向一般宗教的神鬼

崇拜靠拢。神鬼崇拜的信仰,重视死和鬼的事,仰慕天神,幻想他力,而不是现实生

活的事。故,有识之士,整臂高呼,要学佛之人,回归人本的佛教。

1928 年 4 月,太虚法师(1890-1947)首先在《革命僧的训词》里提出了“人生佛教”这字
眼。他认为,当时中国佛教,已沦落为死人赶经拜忏的佛教,因此主张以“人乘”对治。
他在《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4 里说,“现在正值佛灭后三千年的末法时期,如果依着
声闻行果,是要被世人诟为消极逃世的;如果依着天乘行果是要被世人谤为迷信神权

的,不惟不是方便反而成为障碍了。所以在现在的这个形势下,修行者所趋向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继程,印顺导师与马来西亚佛教,马佛青总会 25 周年银禧纪念特刊,第 105-116 页
2 王书优,从大马佛教谈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印顺导师的思想与当代世界-2010 年马来西
亚国际佛教论坛”论文
3 陈秋平,人间佛教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以太虚大师及其学生在马来(西)亚的活动为研究脉
络, http://foz.xuefo.net/。
4 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在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练班讲

23

是应在进趣人乘行,而所依靠的既不是声闻行果,也不是天乘行果,而确定是在人乘
行果,以实行人生佛教的原理,依着人乘的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
果,方是时代之所需,尤为我国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即
菩萨行大弘佛教……”
后来,太虚法师的学生印顺法师认为,佛教不仅是重死迷鬼,也在后期佛教里严重梵
化,神巫泛滥。因此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来对治。
印顺 (1906-2005) 法师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
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着重于鬼
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着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
着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
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
流于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
(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
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
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
可见,印顺法师服膺太虛法师的「人生佛教」,不过他认为印度之大乘佛教已「梵化」
了;中国的大乘佛教已变成为死人赶经忏的佛教。所以他从佛教思想史,而追溯到佛
陀本怀之人文精神,而回到“人间佛教”。
但诚如学者马德伟 Marcus Bingenheime5 所说,“人间”这字眼并非印顺法师首创,这字
眼在太虚法师以前也有人用过。 太虚法师本身也用人间佛教这字眼,如他写了《建设
人间净土论》和《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马德伟进一步说明,“人生”与“人间”两者
分别没有大到需要归功印顺有了重要的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arcus Bingenheimer, Some Remarks on the Usage of Renjian Fojiao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Venerable Yin
Shun to Chinese Buddhist Modernism.

24

不管是人生佛教还是人间佛教,两者基本上强调如何把佛教应用在当前的个人与社会,
也就是奉行契理契机的佛教。
印顺法师指出:“佛法所最注重的,是应机与契理。契机,即所说的法,要契合当时听
众的根机,使他们能于佛法,起信解,得利益。契理,即所说的法,能契合彻底而究
竟了义的。佛法要着重这二方面,才能适应时机,又契于佛法的真义。如专着重于契
理,或不免要曲高和寡了!如专注重于应机,像一分学佛者,只讲适应时代,而忽略
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义,这样的适应,与佛法有什么关系!”。“契理”保证所发展的是
“佛教”,而“契机”则确定佛教“在发展”。只有契理契机,才能够使佛教摄受更多的真实
信众。

描述性和规范性 (Descriptive and Normative)
人间佛教,可以从它的描述性和规范性来分析。 描述性的人间佛教,主要是描述人间
佛教是什么 (What Buddhism is);规范性的人间佛教,是指定 (prescribe) 佛教应该是什
么 (What Buddhism should be)。描述性的人间佛教,把人间佛教定位在人间。有了这定
位,信奉者就会依此定位行事,肯定佛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证悟在人间,而那梵天,
神鬼等信仰就会退化,一些新的作为,尤其与现实生活细细相关的,就会渐渐浮现出
来。但此描述只把人间佛教定位在人间,却没有明确指定要做什么。也因此,出现了
各种不同规范。
“入世佛教”可说是人间佛教的一种规范。一行禅师把人间佛教翻译为越南语 Nhap Gian
Phat Giao(和汉语一样)。他认为 Nhap Gian Phat Giao 必须介入公共事务,用了法语
“Le Buddhisme engage”。从法语翻译为英语变成“Engaged Buddhism”,再从英语翻译为
中文的“入世佛教”。“入世佛教”是一股社会力量,它坚持介入社会与政治事务,要改
造结构来熄灭人间的苦。它认为贪嗔痴是已社会结构化 (institutionalised),因此熄灭个
人的贪嗔痴也必须从社会及政治结构下手。入世佛教是激进、非暴力的群众运动。此
一规范与我们习惯上对人间佛教的认知有很大的落差。有些学者也把它从人间佛教隔
离出来,独成一家。

25

现在我们比较习惯的人间佛教规范是台湾的那一套。在台湾,人间佛教被规范为佛教
组织积极参与或模仿现代世俗的社会建设,如办医院、学校、大学,电台、报纸,救
灾、济贫、 解难等。人间佛教被用来号召人们扩展佛教组织或寺庙。它显然是一种有
效的口号。和“传统”佛教比较,它是正面、崭新、进步的象征。它被规范性地应用,
用来为大型的社会建设积聚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舆论、知
识、资讯、媒体等等,当然少不了为这些大型工程或活动提供理论辩护。

有论者认为,因为有了人间佛教的描述,才出现了这种偏向人间;趋向世俗的工程或
活动的人间佛教规范。但我们必须反问,这些规范,一定是受了“人间佛教”思想的影
响?还是仅仅应用了人间佛教这比较时髦、崭新和有吸引力的口号?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是很难衡量的。按照佛家缘起法则,一果多因,哪一些是
主因哪一些是次缘确是难于确定的。但我们多少可以从一些事相揣摩一二。

从直接的思想继承上来说,台湾的四大山头,可说均非直接继承或实践太虚印顺的思
想,而是另有渊源 6。众所皆知,台湾的星云法师提倡人间佛教。但他自己说,“我对
人间佛教的思想,并不是受哪个人的影响,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 7。”可见他并不认
为他的人间佛教思想是来自太虚或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也提倡人间佛教。法师是东初老人的弟子,东初是太虚的弟子,法
脉上来说多少受了太虚人间佛教的影响。 但影响有多大,很难说清楚。只能说,在办
佛教事业上,他是受了多家的影响,否则怎会有中华禅法鼓宗?

再看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虽名堂上是印顺门徒,但她的慈善事业到底受了多少印顺
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还是存疑的 8。

中台山更不用说,它恰好是个反面教材。它,像其他另外山头一样,也兴办僧教育、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仅如此,它的“入世”情怀,如在选举时为政党站台,更叫人
刮目相看。从表外来看,它也是“人间佛教”的一个规范,但实际上它倒没有高举“人间
佛教”的旗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宣方,人间正道是沧桑 – 后印顺时代的台湾佛教,2015 崇圣(国际)论坛论文集, 第 283 页。
7 满义,星云模型的人间佛教,天下远见,台北,2015,封面。
8 宣方,人间正道是沧桑 –后印顺时代的台湾佛教,2015 崇圣(国际)论坛论文集, 第 283 页。

26

再说,当像太虚这样的激进僧人在鼓吹人间佛教时,被形容为保守派的僧人,在没有
扬起人间佛教的旗帜下,也做出了人间佛教事业,如圆瑛法师办佛学院、孤儿院,抗
日救国,赈灾,讲经说法, 著书立说等。

在锡兰,太虚还未出世时,已兴办现代化的佛学院,培育僧才。佛教僧人与居士也积
极推动佛教教育,兴办中小学,甚至介入公众政策,成功于 1885 年争取卫塞节为公假。
当时,整个锡兰佛教运动没有提到人间佛教这字眼。

接下来,1958 年锡兰出现了 Sarvodaya Shramadana Movement- 一个社群建设的民间组
织,延续至今(相比之下,台湾的慈济 1963 年才成立)。泰国的 Suan Mokh,建于
1932 年。这些组织都有浓厚的入世关怀,但他们不是受到汉传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
泰国的 Suan Mokh,思想泉源来自佛使比丘的“正法社会”(Dhammic Socialism ),而
Sarvodaya,是建设在长老派所常提到的“檀那”(布施)思想。

在马来西亚,1940 年办有菩提孤儿院和菩提小学 9。1951 年有香林小学 10,1953 年有
菩提中学,1961 年有香林幼儿园,1973 年有菩提幼儿园。僧教育方面,1969 年设立了
马佛学院。组织方面,全国性组织如马来亚佛教青年联谊会 (Federation of Malaya
Buddhist Youth Fellowship) 成立于 1958 年,(后于 1970 年重组为马佛青总会)。 马佛
教总会成立于 1959 年。公共事务介入方面,佛教团体及个人,于战后努力争取卫塞节
为公假,1949 年取得突破性的成果。1950 年,几个佛教团体已参与成立世界佛教徒联
谊会,迈向国际化。由此观之,马佛教在上世纪下半叶,在教育、慈善、组织、青年、
国际化等各方面都符合了人间佛教的描述。但它也不是因汉传人间佛教的思想主使。
这点,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已分析过 11,不再重覆。

纵观以上所述,不论是台湾或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各有某种形式的人间佛教规范,但
并不一定受到汉传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有者在太虚提出前已形成,有者跟太虚印顺
的人间佛教毫无关系。那到底是什么共同力量或因素促成这些区域佛教的革新与重新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芬莲尼师创办
10 金明法师创办,在马六甲
11 详见洪祖丰,吾说八道: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了大马佛教的发展?pp-293-295, 2011.

27

现代佛教 (Buddhist Modernism)
我们若细心观察,将会发现,促成这些区域佛教的革新与重新,有一共同因素,那就
是为了应付当时当地激烈及迅速的社会变迁而做出的适应与变化。

在亚洲,20 世纪最大的社会变迁,就是传统社会如何面对来势汹汹的所谓西化或现代
化。故,这场应对可称为佛教现代化,而其成果是现代佛教 (Buddhist modernism)。

今天我们看到的最具代表性的人间佛教规范——兴办世俗学校,设立佛学院,慈济社
会,是受到基督教进入亚洲的影响而来的。那是一种向基督教学习并与基督教竞争的
社会反应。这不需要人间佛教思想来引导。在锡兰,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 Protestant
Buddhism12, 不是称为人间佛教。在马来西亚,周日儿童佛学班及延续下来的佛教青

年运动,是一位美籍比丘苏曼迦罗把教会里那一套移植过来。在台湾,慈济功德会的

证严就曾表明,她创立功德会,就是因为有修女刺激了她,说佛教没有社会服务。

再说,即便没有基督教带来的刺激,社会需求和人性也会促使佛教组织朝这方面发展。
槟城佛教界在 1940 年已办了孤儿院,因为有这需求。

另一人间佛教特质是重视理性。印顺法师的理性,来自梁漱溟的“此时此地此人”的刺
激。但我们若详细观察,当会发现带动现代佛教者,多受到来自西方理性思维的洗礼。
杨仁山到过欧洲诸国,太虚到过欧美,这些国际接触,不仅开拓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也在思想上倾向科学理性思维。也因此,在教理宣扬上,会重视今生今世,在讲解教
理时,会引用现代科学知识、哲学、理性思维来辅助。锡兰早期带动现代佛教运动者,
如 美 籍 佛 教 徒 Colonel Steel Olcott , Anagarika Dhammapala ( 达 摩 泊 拉 ) ,
Dr.Malalasekera(马拉拉斯克拉),Rev Rahula(罗候罗法师),都是受英文教育,深
受西方科学理性思维影响者。他们都到过欧美弘法,广受欢迎,因为他们能把佛法理
性的呈现出来。

另一现象是在家人扮演了更活跃的角色。现代佛教里,不仅涌现许多杰出的在家佛教
领袖,许多由在家人主导的组织也纷纷成立。例如,杨仁山成立了金陵刻经处,
Anagarika Dhammapala 成立了 Maha Bodhi Society。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它是传统僧团
的扩大。其导因也是社会变迁。19 世纪后期,教育更普及化及现代化,受过良好教育
(有者直接受了西方教育),视野广阔的在家人也普遍增加。这些有素质的在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Gananath Obeyesekere and Richard Gombrich, Buddhism Transformed: Religious Change in Sri Lanka, 1988.

28

不忍圣教衰,不忍僧团颓,而组织佛教机构来振兴佛教。而另一方面,二战过后,民
间各行各业的团体、利益集团、政党纷纷成立,以迎接新的政治体制。佛教组织也在
这种风潮中兴起。这其实也无关人间佛教思想,它是社会面对现代化的自然反应。

人间佛教的另一特质是佛教个人及组织对世俗事务的关注,抛弃以往不问世事,只问
来世的出世心态。“人间佛教”固然要人们回到人间,关注此时此地此人的事务,但各
区域佛教关注世俗事务,原动力不是来自人间佛教思想,而是社会现代化的催促。在
中国,国民党推翻了帝制,迈入共和,新的政治体制,允许民间组织参与决策,当时
太虚就到北京会见孙中山,谈佛教改革事务,包括设立全国性的佛教组织(这全国性
组织其实就是一种新时代的组织,取代传统的僧迦或寺庙组织),处理庙产事宜。这
些都需要得到当时的政治支持。

在锡兰,在英国人统治,基督教积极传教下,佛教不得不为生存而自我组织,反抗、
奋斗而不时介入各种公众事务,尤其政治。19 世纪的佛耶大辩论,是佛教的一种反抗,
结果带动了佛教振兴运动,也掀起了僧迦罗人的国族主义,为后来争取独立种下了种
子。当时其中一项标志性的介入,是于 1885 年成功争取卫塞节为公共假期。 二战前后,
锡兰佛教介入公务更为积极,包括成立政党,争取国家独立。

在马来西亚,二战过后,佛教个人及组织积极争取卫塞节为公共假期,于 1949 年取得
4 个州宣布卫塞节为公假。 过后,对各公众课题,尤其危害佛教利益者,皆介入抗议。
此一作风可说延续至今。

总而言之,上世纪是个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现代思潮淹没亚洲的时代。当社会面临巨
变,佛教个人与组织,除了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情怀,也有救亡图存的危机感,
因而做出适当的回应。例如,从顺民变成公民后,就感觉公民结社的重要性,从而组
织现代化的佛团,或把寺庙变得更有组织性。马佛总成立的缘起里,就讲述了国家独
立后,有必要把寺庙住组织起来 13,应对未来。现代公民社会的崛起,也带动了佛教
运动对社会群体的重视、关怀与参与。当各种不公平的公众政策为佛教徒带来压力时,
佛教运动就变得更社会性,更入世、更介入。当社会脱离文盲而进入教育普及的时代,
各种教育性的活动,包括儿童与成人佛学班、讲座等,就被推广,(但仪式活动并没
因此而减少)。这是对时代的回应,不是什么思想的启发。因此,纵使上述区域展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寂晃法师:缅怀过去,展望未来,马佛总银禧纪念特刊第 35 页提到,金明与金星法师从马华参议员
处得知英政府有鉴于寺庙发展迅速,地方寺庙神庙太多而凝登记寺庙财产加以管制,觉得非组织马佛教
总会来反对补课。

29

了“人间佛教”的规范,但细致来说,其原动力非来自“人间佛教”思想,而是应付现代
化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因此,更贴切来说,它是现代佛教的一幕 (A chapter in Buddhist
Modernism)。

30

3.0 人间佛教思想和当代大专佛青与未来展望

3.1 人间佛教思想和当代大专佛青发展与未来展望

释传闻

(一)前言:

佛教的特色之一—教主佛陀是由人而成的。相较与其他宗教,教主是人而非神。
佛陀并无创造任何事物,而是依着古仙人道而发现了世间的真理,即佛法。当初佛陀
是为了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苦,而出家探寻真理,最终于菩提树下见性开悟。然后走遍
恒河两岸,把悟到的佛法,传给受苦的众生,希望大家能离苦得乐。
既然是在人间成佛,也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痛苦。那么,佛教理所当然是属于人间、
契合人间。「『佛出人间』,所以佛法是『人间佛教』。不过在佛法的长期流传中,
由于『佛涅盘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不免渐渐的理想化、神化。」1
导师提到「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
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2「『人间佛教要略』的含义:
一、『论题核心』,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修菩萨行,由学菩萨行圆满而
成佛』
二、『理论原则』是:『法 3 与律 4 合一』。『导之以法,齐之以律』,是『佛法』化
世的根本原则
三、『时代倾向』:现在是『青年时代』,少壮的青年,渐演化为社会中心,所以要
重视青年的佛教。
四、『修持心要』:应以信、智、悲 5 为心要,依此而修有利于他的,一切都是菩萨
行。」6

1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33 至 34 页
2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99 页
3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05 页:「法,是开示宇宙人生的真实事理,教人如何发心修学,成就智慧,圆
成道果。法是重于显正,重于学者的修证。」
4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05 页:「律又有二类: (一)、止持,是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二)、作持,是僧团
中种种事项的作法,把这类事分类编集起来,称为犍度(聚)。出家的声闻比丘,特别是人间比丘,过
着集团的生活。修行、居住、饮食、衣着,以及有关教团的事务,大家都是在一起,依律制而行的。佛
世的出家弟子,有团体的组织,于集团中自利利他。但当时的在家弟子,佛只开示他们应怎样的信解修
行(也有戒律),却没有组织的团体。」
5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49 页:「三要是信愿(大乘是「愿菩提心」),
慈悲, (依缘起而胜解空性的)智慧。」
6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48 页

31

(二)人间佛教思想如何提升大专佛青担当的菩萨精神

一、 确立学佛之方向与目标

从导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要略』之含义,第一,说明「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因此,在学佛
的过程,必须省思「为什么要学佛?」把成佛当成终极目标,依人身修学菩萨行。放
下自我,帮助一切众生。很多佛教徒不敢讲:“我要成佛。”这一句话,怕讲了做不到
或者是太高傲了。其实我们又不是这一世就可以成佛,而是学佛的终极目标矣!

当初,身为太子的佛陀,离开王宫,探寻世间的真理。因为没有履行太子、儿子、
丈夫以及父亲的责任,此举动被一般人视为消极厌离。难道继续当太子,过着荣华富
贵、衣食无忧,看似幸福快乐的日子,就是走入人间吗?

「释尊是迦毘罗的王子,陷在五欲享受的重围中,这不是尊荣幸福。在释尊悲智
的意境上,这是人生的大不幸,是悲哀。他离开王宫,完成最高的牺牲──弃世,才真
正的走入人间。在自我私有的占领形态下,能有圆满的真理与自由吗?」7

「『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为身不是为一人,
忘世也不是隐遁山林,为自我的解脱与真理的掘发,有割断自我与世间爱索的必要。
这样的为身才能为大众,忘世才真正的走入人间。」8

时时探讨、思维、省思自己的生存价值,一个肉眼都看不到的病毒,却能大大的
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人生的意义为何?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为何学佛?这个
答案不是由别人告诉自己,必须自己打从内心去探索。

崇山禅师时常问大家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每天都要吃饭,因为肚子饿了,因为要生
存。假如是为了这些原因,那么你跟动物有什么不一样呢?”所以崇山禅师说做人的方
向一定要清楚,那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你每天吃、喝、都很有意义了。

7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1 页
8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2 页

32

二、掌握法律兼重,契合佛法的正宗
佛陀创建的根本佛教涵盖法与律,两者协调,才是佛教的整体。为何法与律必须

并重?一般中下根性者,虽要自己发心向上,但若有良好的团体,教育他、劝勉他,
在团体里相互增上。如佛世的声闻出家行者,虽有动机不纯正的,烦恼极重的,一旦
出家了,以经法开示他,以戒律调伏他,在大众的摄导与折伏下,利根的当然迅速的
了生脱死,钝根的也可以渐趋涅盘。无论是弘扬佛法,或修学佛法,只要是在人间,
尤其是现代,组织团体是非常重要的。人间佛教,要把握这法律并重,恢复佛教固有
的精神。用团体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恼,是根本佛教的特色。我鼓
励大专佛青先从皈依三宝开始,进而受持五戒,这是所谓“大专佛教青年”最基本的条
件,不然就称为大专青年好了。

三、 发挥爱教护法的精神
佛教应重视青年,才能将佛法弘扬得更广。《佛藏经》说:耆老们,但知保守琐碎

的教条,偏于自利,不能住持佛法。亏了少数青年,才将大法传弘下来。过去如此,
未来也一定如此,青年来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如大乘法中的文殊、
善财、常啼等,都是现青年身,发广大心,勇猛精进,学不厌,教不倦。他们现青年
相,也欢喜接引青年学佛;由此可见,青年具足适宜修学菩萨行的条件。人间佛教的
动向,主要是培养青年的信心,发心修菩萨行。因此,青年是推动人间佛教的最佳年
龄层。如何接引青年学佛?
「了生死,当然还是佛法的一大事,青年不大能警觉到生死这回事。反而,着重于六
度、四摄、四无量心,发心普利一切众生,就与青年的心境相近。大乘道也不是不重
视身心的调治(自利),只是着重利他,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
利他的统一。自利利他,不一定是艰难广大的,随分随力的小事,也一样是二利的实
践。「适应广大的青年群,入菩萨为本的大乘法,是唯一的契机!」9

佛青所办的活动都是在接引青年学佛,可以通过卫塞节的庆典。现在年轻人喜欢当网
红,那么就来一个佛青网红比赛,以 3 分钟介绍自己“为什么我是佛青?”在办弘法讲
座的时候,主题一定要非常吸引年轻人。我们曾经办过一个禅修工作坊,取名为“入百
宝袋,出任意门。”

9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15 页

33

我曾经看到一个讲座会主题叫做:“如何把禅应用在生活中。”这个主题正确,绝对没
有错。但如何把它写得更吸引人呢?大家要知道现在“禅”这一个字,已经是时尚的代
名词了。我们可以从乡村到市区看到 zen garden, zen cafe, zen spa 等等字眼,所以我会
把“如何把禅应用在生活中”改成“你的生活有禅味吗?”

四、 修学内容

「行菩萨道是从起信心,生正智,长大悲的三德中来。把握这三者为修持心要,并且
平衡的发展。修学人间佛教─人菩萨行,以三心为基本,三心是大乘信愿──菩提心,
大悲心,空性见。一、发(愿)菩提心:扼要的说,是以佛为理想,为目标,立下自
己要成佛的大志愿。发大菩提心,先要信解佛陀的崇高伟大:智慧的深彻(智德),
悲心的广大(悲德),心地的究竟清净(断德),超胜一切人天,阿罗汉也不及佛的
圆满。」10
「深信佛法有彻底解脱的正道,所以志愿修菩萨行成佛,以净化世间,解脱众生的苦
恼。依此而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菩提心,但初学者不免『犹如轻毛,随风东
西』,所以要修习菩提心,志愿坚定,以达到不退菩提心。二、大悲心,是菩萨行的
根本。慈能予人安乐,悲能除人苦恼,为什么只说大悲心为本?佛法到底是以解脱众
生生死苦迫为最高理想的,其次才是相对的救苦。悲心,要从人类,众生的相互依存,
到自他平等、自他体空去理解修习的。如什么都以自己为主,为自己利益着想,那即
使做些慈善事业,也不能说是菩萨行的。」11 我们要感受大专生有哪些苦?(苦苦、
坏苦、行苦)才能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三、空性见,空性是缘起的空性。初学,应于缘起得世间正见:知有善恶,有因果,
有业报,有凡圣。进一步,知道世间一切是缘起的,缘起是有相对性的,所以是无[非]
常--不可能常住的。缘起无常,所以是苦--不安稳而永不彻底的。这样的无常故苦,所
以没有我[自在、自性],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无我我所就是空。」12 在大专生的学习
方面,我们还是先着重世间正见:有善恶,有因果,有业报,有凡圣。才不会好不容
易把新人接引进来,但是又因为用“空性”把人家给吓跑了。如何培养大专佛青的素质?

10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57 页
11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59 页
12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59 页

34

大专佛青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对外的时候,他就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的印
象。同时在办活动的时候,又可以入世、生活化而不俗化。比如:“Sunday 你在做什
么?”的活动,这个活动非常吸引人,但是内容素质要提升。否则跟外面一般青年团所
办的活动并没有两样。

(三)大专佛学会在推动人间佛教发展的角色
一、发挥佛教团体的精神

佛教重视团体生活。照佛说毘奈耶所指示,生活在团体中,才能真实的自利利他。
自利的断烦恼,依团体的力量,更为容易。进入佛教团体,依循宗旨和使命作为方向
而办活动,一切都不能违反大众共守的制度。这个观念是需要共识的培养。在佛学会,
大家有了宗旨之后,可以订公约来完成宗旨和使命。

在大专佛学会里,大家能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必能自利利他,
引导大众走上正常而向上的境地。没有个人的完美,只有组织的完美。一个活动的成
功不是个人的,而页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比如今天的这个活动,我们能够在视频前跟
大家分享,其实是几个月前和现在多少人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和努力。当然一个人做事
很容易,但是多人一起做事就会起烦恼了,也因为在办活动遇到困难,容易退失道心。
这个时候可以请教佛学会宗教老师负起引导修学的义务。如有意见不合,或有不合佛
法的见解,由宗教导师带领大众集会来议定,将错误的见解纠正过来。然后继续向前
走。

35

二、 发挥各自所长,摄化相关众生,同愿同行。
修菩萨行的人间佛教,维摩诘长者 13 和善财童子 14 是良好的典范。「在家菩萨是普入
各阶层的都是以自己所知所行来教人,所以形成了「同愿同行」的一群;也就是从不
同事业,摄化有关的人,同向于成佛的大道,这是弘扬佛法的善巧方便!」15(马佛青
就是一个凝聚佛青的全国组织,组织里有很多不同的委员会来组合,大家一起朝向“塑
造一个充满慈悲、智慧与感恩的社会,”这就是同愿同行。)
「现代的人间佛教,利他的菩萨行,不出于慧与福。慧行,是使人从理解佛法,得到
内心的净化;福行,是使人从事行中得到利益(两者也互相关涉)。以慧行来说,说
法以外,如日报、杂志的编法,佛书的流通,广播、电视的弘法;佛学院与佛学研究
所,佛教大学的创办;利用寒暑假,而作不同层次(儿童,青年)的集体进修活动;
佛教学术界的联系。重点在介绍佛法,袪除一般对佛法的误解,使人正确理解,而有
利于佛法的深入人心。以福行来说,如贫穷、疾病、伤残、孤老、急难等社会福利事
业的推行;家庭、工作不和谐而苦痛,社会不同阶层的冲突而混乱,佛弟子应以超然
关切的立场,使大家在和谐欢乐中进步。」16

13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62页:『维摩诘长者,六度利益众生外,从
事「治生」,是从事实业;「入治政法」,是从事政治;在「讲论处」宣讲正法;在「学堂(学校)
诱开童蒙」,那是从事教育了。「淫坊」,「酒肆」也去,那是「示欲之过」,「能立其志(不
乱)」。普入社会,使别人向善、向上,引发菩提心,这是一位在家大菩萨的形象。』

14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62页:『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初三位是出
家的比丘;开示的法门,是(系)念佛,观法,处众[僧],正确的信解三宝,是修学佛法的前提。其
他的善知识,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语言学者,艺术工作者,建筑的数学家,医师,国王,鬻香师,
航海者,法官;总之,出家菩萨以外,在家菩萨是普入各阶层的。』

15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62 页
16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64 页

36

大专生修读不同的科系,如:医药、法律、工商、电子科技等,各有所长。大
专佛学会可以联系相应之道场,凝聚大专生,无论是慧行或福行,是大专佛学会可以
扮演的角色。若大专佛学会的每一份子,能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实践佛法在生活中,
定能在周遭的人事物产生良善的影响力。
例(一):国大医学院分校每一年在塞节都会来鹤鸣禅寺主办,健康醒觉运动。他们
的活动包括检查眼睛,检验血糖,营养知识,检查脊椎和语言治疗等等。他们来办这
一个健康醒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感恩鹤鸣禅寺带动了他们学佛的机会。
例(二):大专佛青也可以去佛教会有带动小学、中学生活营或者是戏剧表演。

「但从事于或慧或福的利他菩萨行,先应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实,以三心而行
十善为基础。否则,弘化也好,慈济也好,上也者只是世间的善行,佛法(与世学混
淆)的真义越来越稀薄了!下也者是「泥菩萨过河」(不见了),引起佛教的不良副
作用。」17

(四)以鹤鸣禅寺接引青年学佛为例:
鹤鸣禅寺主要以《行者培训营》接引青年学佛。(行者的定义是充满修行动力的

佛弟子。有些佛青,为了修行得自利就不参与活动。那是极端的。行者的特色也就是
在办活动当中也可以修行。)《行者培训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增上影响
力》,针对一般人在生活上所面对的问题:我知道……但我做不到,个人力量不足。
此活动的课程内容没有深奥的佛法名相,确以佛法――戒定慧、信愿行,来架构。除
了上课,还以游戏让学员体验课程所要传达的佛法。第二阶段《和合的修炼》,探讨
跟人在一起的问题。改善与身边的人之关系。《行者培训营》以此课程设计,在三天
两夜里开启了学员对修行的热忱。行者的动力从哪里来?

17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64 页

37

一、 透过自利利他的统一,延续青年对修行的热忱
透过《行者培训营》接引了一群青年开始学佛。三天两夜的营队《行者培训营》的落
幕象征着学佛的开始。因此,我们鼓励《行者培训营》的学员继续参加《行愿茶会》
以及承担《行者培训营》的筹委(称为助教),以便他们的修行热忱得以延续,达到
自利利他的统一,并且很清楚地知道菩萨是被众生成全的。

《行愿茶会》是每两周一次的共修会。活动进行方式类似读书会,研读一本书,
上课前提交心得报告。书写心得的方式是把研读的佛法实践在生活中。此方式是帮助
学员能真正体验到佛法的受用,而非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这是自利的部分。学员的
心得报告显示:他们将所学的佛法实践在工作、家庭中,逐渐改善与同事、家人的关
系,因而离苦得乐。六十位学员就影响了六十个家庭和工作环境。(MCO 的时候提醒
大家要回到呼吸,呼吸方法可以消除紧张和担心。让你回到当下,做什么事情就 100%
只是去做。

「试想:修学佛法(如十善)的佛弟子,在家庭中能尽到对家庭应尽的义务,使
家庭更和谐更美好,能得到家庭成员的好感,一定能诱导而成为纯正的佛化家庭。在
社会上,不论是田间、商店、工厂中,都有同一事务的人;如学佛者能成为同事中的
优良工作者,知识与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德性,不只为自己,更能关怀他人。有布
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表现,那一定能引化有缘的同事,归向佛道的。又如做医师
的,为病人服务,治疗身病,心病,更为病人说到身心苦恼根源的烦恼病,根治烦恼
病的佛道,从自己所知所行而引人学菩萨行,正是善财参访各善知识利他的最理想的
方法!」18

18 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 62 页

38

至于承担《行者培训营》的助教,在不同的组别发挥各自所长。如:翻译、宣传、
行政等。分别透过“利他”接引更多青年学佛,在利他中完成自利。一些助教也渐渐承
担鹤鸣禅寺之寺务,如:活动宣传、网站管理、例常活动之场地、青少年、儿童佛学
班之师资等。大家愿意付出更多时间在自利利他的道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助教将
所修学的佛法,运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使到相关人士受益。

鹤鸣禅寺也有开办每周一次的禅修班和一年一度的八日禅。最近几年,禅修班和
八日禅的参加人数渐渐增加,大部分来自《行者》系列活动的学员。由此可见,鹤鸣
禅寺藉由《行者》系列活动,接引青年禅修或学佛。

二、 发挥佛教组织的精神,发展爱教护法的力量

《行者培训营》的助教团在办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犯错的时候,
依着组织教学的内容,大家相互提醒、劝谏、鼓励。犯错者自省所作有误,或是经由
他人提醒所作有误,在众中忏悔。个人在团体里不怕犯错,从错误中学习,渐渐放下
自我。个人在此过程中达到清净,进而发挥佛教团体的精神。如同印顺导师在「人间
佛教要略」提到:「教授,教诫,慰勉,警策,是佛教集团的真精神。这样的相互教
育,可实现在团体中的自由;而每人的真自由,即佛法所说的解脱。依律说:在僧团
中,一切是公开的,真能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做错了,有大众检举,自己也就
非忏悔不可。这样的集团生活,做到「知过必改,人人向上,和乐共处,养成光风霁
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净化自己,健全佛教,发扬正法,一切都从此中实现出
来。如外面由于时代的需要,内部尊重佛教的精神,复兴佛教的集团生活,相信不但
能健全佛教,佛教也必迅速的发皇起来。」19

19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20 至 121 页

39

或许有人很怕纷争和矛盾,而拒绝加入团体。透过团体的共识,能够化解纷争
和矛盾,学习放下,而不是放弃。达到团体的和谐,进而发展团体的力量——弘扬
人间佛教。就如印顺导师写道:「因为,大众和乐,僧品清净,在有组织的集团中,
不会因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对消自己的力量。在和谐一致的情形下,信心与热忱增强,
大家能分工合作,充分发展为教的力量。过去,由于隐遁的,个人的思想泛滥,佛
教的集团精神受到了漠视,这才使佛教散漫得沙砾一样。现在社会已进入集团组织
的时代,为了发扬人间佛教,要赶快将集团的精神恢复起来!」20 其实这就是慈悲和
智慧的修炼,自利利他。

(五)结论:
依据印顺导师提出「人间佛教要略」的含义,分别是:「论题核心」、「理论原则」、
「时代倾向」、「修持心要」,及崇山禅师的禅修目的。
探讨:一、人间佛教思想如何提升大专佛青担当的菩萨精神

1. 确立学佛之方向与目标:把成佛当成终极目标,依人身修学菩萨行,帮助众
生。

2. 掌握法、律并重,透过团体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恼。

3. 肯定自己具足适宜修学菩萨行的条件,并推动人间佛教,目的是为了帮助众
生离苦得乐。

4. 行菩萨道是从起信心,生正智,长大悲的三德中来。把握这三者为修持心要,
并且平衡的发展。

20 释印顺《佛在人间》第 121 页

40

二、 大专佛学会在推动人间佛教发展的角色
1. 在大专佛学会里,大家能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必能自利利
他,发挥佛教团体的精神。
2. 凝聚大专生,无论是慧行或福行,发挥各自所长,摄化相应的人,形成「同
愿同行」的一群;同向于成佛的大道。

最后,以鹤鸣禅寺为例,说明如何接引青年学佛。鹤鸣禅寺以《行者》系列活动接引
青年学佛,延续青年对修行的热忱。过程中,凝聚一群青年一起学习佛法,一同护持
佛教活动。透过团体的共识,化解纷争和矛盾,达到团体的和谐,进而发展团体的力
量——弘扬人间佛教。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利他的统一。说到
“成佛”,还真让人即向往又却步。悲智双运的佛陀指引我们一条成佛之道。佛陀当初
成立僧团,目的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藉由团队的力量,相互教授、教诫,迈向成佛
之道。
三、大专佛青发展与未来展望
大专佛学会,朝着人间佛教思想,透过团体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恼,
发挥各自所长。修学菩萨行,接引众生学佛,已经是发挥爱教护法的精神了。这些基
本的功夫做得好,大马佛教未来展望一定是光明的。

41

3.2 人间佛教思想与当代大专佛青发展与未来展望

沈耀胜居士

前言
【人间佛教】乃由太虚法师(1890-1947)首倡 1 或者形容太虚法师为【人间佛教】之
思想创立者也不为过!再经印顺导师(1906-2005)深化,在台湾佛教盛行。笔者认为,
在台湾把【人间佛教】开展且广泛为人所知的分别还有佛光山的星云法师(1927- )、
法鼓山的圣严法师(1930-2009)与及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1937- )。

星云法师在著作中 2 明白说到:我之所以提倡人间佛教,乃遵照太虚大师「人成即佛
成」的理想,这足以见得【人间佛教】乃是佛光山星云法师开山的指导理念。

圣严法师在著作中 3 曾说:我们法鼓山推行「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
已有五年。。。

证严法师是印顺法师少数剃度弟子之一,虽说证严法师并没清楚表示她是【人间佛教】
的追随者,但证严法师在著作中 4 也说:「学佛者切莫以为脱离人间才有佛法,其实
离开人间就无佛法可闻可修。无始以来一切的佛菩萨都是在人间成就道业。」

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在人间,这些都是说明佛教
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简单来说,就是将佛法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注重现世净土
的实现。只有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的佛教!
以笔者本身毕业于马来西亚国立大专(2005-2009)并积极参与关心大专佛学会之观察,
近 15 年来(或者更加久远),马来西亚有举办中级佛学班之大专佛学会多数以印顺法
师《成佛之道》作为基本教材,这说明了马来西亚大专佛青(接下来统称:大专佛青)
与【人间佛教】的密切关系。大专佛青应更加深入了解【人间佛教】的内涵与特性以
期许为当代和未来大专佛青发展垫下良好的基石。

论文撰写方式:
大专佛青运动虽然已有 60 年历史,但据笔者所知,目前并无人把整体大专佛青运动作
为正式的研究题材。因此缺乏可靠的数据从发展历史中来谈现今的大专佛青发展。也
因此下面的讨论,仅是笔者 15 年来,亲身投入与时时关心大专佛青运动的个人观察所

42

得,它并不是一个数据性的概述,也并无权威性,只是属于个人依据经验与印象所提
出的观念。

人间佛教的特性如何给大专佛青启发从而发展当代与未来大专佛青

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六个特性 5
(笔者在此论文中,把‘利他性’和‘喜乐性’两者融合成一个特性,形成以下论中的五个
特性)

1. 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他与我们同样有父母,家庭及人间的生活,
但是在生活中,无不流露出慈悲、戒行、般若的行持,他是具有人间性的佛陀。太虚
法师也曾有一句名言:「人成佛即成」。
人间性的人间佛教,启发大专佛青勇猛且坚毅的精神面貌

佛陀由人而成佛一步一脚印的亲身教导,可以启示现今大专佛青勇猛且坚毅的一种精
神面貌!纵观这近十年的大专佛青领袖,发现多数大专佛青领导层在面对无法接引新
生进入佛学会时都抱有认命的特征,认为时代不一样、认为大专华裔入取生较少、认
为佛学会活动不比其他学会更具吸引力等等。我也在思考,如果当时佛陀认为他无法
成为觉行圆满的人,他也不会成佛,我们这一生或许也无法接触佛法;我也在思考,
当初佛学会的创办学长们,如果他们认为佛学会无法接引新人学佛,他们也不会去创
办大专佛学会,也没有现在各大专的大专佛青!

人间性的人间佛教,因为佛陀的亲身示范,带给我们自信,只要相信佛法,只要学习
佛陀成佛知道的勇猛与坚毅的心,必能改变大专佛青的精神面貌与思想模式。大专佛
青不应还未做,就觉得困难重重,反之应询问彼此,这件事情重要吗?重要就去做,
接下来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去处理与解决!就好像佛陀去寻找真理的路途,一路从解
决问题中,朝向成佛之道。

以下分享笔者个人历程,只要改变大专佛青自身的精神面貌,必能成功接引更多大专
生学佛!

43

历程(一):2005 年笔者报到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立马通过就读博大的姐姐
联系国大佛学联谊会的学长,希望参与佛学会的迎新会。迎新会当天,新生加上佛学
会学长应该不及 10 位,这就是当时国大佛学联谊会的状况!很多人会因为佛学会如此
而选择不参与,还倒不如去参与其他学会来的更有价值。但笔者认为国大佛学联谊会
必能改变,吸引更多国大生接触与学习佛法,因为笔者深信有佛法必有办法!基于对
佛法的信心而产生的勇猛与坚毅,自然而然的吸引一群法侣共同参与推动。隔年的迎
新会,成功吸引大约 60 名新生参与,再隔年的迎新会甚至还需借用校方的巴士载送接
近 150 新生参与佛学会迎新会。当时,国大佛学联谊会更是时隔多年后重新在校内举
办菩提之夜舞台表演,并成功吸引校内校外约 500 人参与。

这份勇猛与坚毅的心,改变了当时佛学会的状况,就只因为相信佛法!人间性的人间
佛教,对于笔者带来的就是如此珍贵的启发!当时笔者与佛学会理事们给彼此且简单
不能缺席的任务即是:每周必须共同参与佛学班!因为彼此在共同空间被佛法熏陶,
必能产生默契,必能升起这份勇猛与坚毅的心,带领大专佛学会发挥其角色!

2. 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
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也都有明确
的指示。
生活性的人间佛教,教导大专佛青用生命影响生命
大专佛青要良好的发展除了笔者在人间性所提到的相信佛法而产生的勇猛与坚毅之心
以外,更重要的是把所相信的佛法落实在生活中,而这就是生活性的人间佛教给予当
代大专佛青非常重要的教育。持五戒是大专佛青必须努力坚守的部分,让佛法融入生
活从而散发出佛教徒真善美的气息,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生命乃至整个社会。

身为大专佛青领袖,相信各位对五戒内容非常熟悉,但真正能在生活中持守的占了多
数巴仙,笔者也不曾做过调察,这需由当代在籍大专佛青领袖们扪心自问。把这是否
能持五戒的疑问衍生至大专佛青毕业后,进入社会,同行善友不在身边,接触不同生
活背景、信仰文化的同事与友人们,请问有多少毕业大专佛青还能坚定的持五戒?持
五戒是大专佛青最基本的根,我们必须发愿受持,惟有把根扎的深,大树才能茂盛!

44

以下为笔者依据个人观察而点出大专佛青必须在生活上改变的缺点(不代表多数大专
佛青如此):

i. 为了参与大专佛学会活动而旷课
ii. 为了参与大专佛学会而荒废了功课
iii. 上课总是迟到早退,无精打采
iv. 为了参与大专佛学会活动而与家人闹的不愉快
v. 时常在社交媒体散播负面能量/信息
vi. 在大专佛学会的行为表现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落差
vii. 与朋友去喝酒

试想想,如果大专佛青平时表现的精神面貌如以上种种例子,又如何有说服力接引更
多大专生参与佛学会?

「最基本的佛教徒,必须通过四阶段的功课:皈依三宝、受持五戒、认同八正道和行
六度行」。6

期许当代大专佛青,这个当下,就发愿持五戒,以期许用自己的身教,直接影响身旁
的朋友,接引更多参与大专佛学会学习佛法。

3. 利他与喜乐性:佛陀降生于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
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利他与喜乐性的人间佛教,启示大专佛青需用心与创意,鼓吹大专佛青培养利他服务
的精神
「为要令众生入佛之知见,让众生欢喜,离苦得乐,以一句话形容就是【示教利
喜】。」7

「示:开示众生分辨善与恶,生死与涅盘,三乘与六度等真义。
教:教导众生舍恶行善。
利:勉励众生勤修善法,于未来际,可得大利益。
喜:随喜众生所行,使其心生欢喜」8

简单来说,示教利喜就是给众生欢喜,皆大欢喜!众生有了欢喜心,就能发菩提心。

45

佛陀成道后说法 49 年,善用种种不同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来「示教」度化众生,那
试问在领导大专佛学会的你们,善用多少种方式来接引更多大专生学佛?就只是延续
学长留下的那套方式?或是更加用心更加有创意的创造示教的机会?
依据笔者的观察,普遍上多数的老大专佛学会的人数都有下滑的趋势(老大专佛学会
如下:)

「In the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Buddhist youth movement has been in action since 1960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Technical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 (presently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It was followed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Buddhist Society in 1961, Agricultural
College (presently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Buddhist Society in 1966 and USM formed its
Buddhist Society in 1971.Tunku Abdul Rahman College established its Buddhist Society in
1977, UKM in 1981, UUM in 1987 and UTM (Skudai) in 1987. 」 9
除了是老大专纷纷转型为研究型大学,新生入学人数减少以外,其中主要因素之一笔
者认为是大专佛学会的活动一成不变,缺乏新鲜感,难以吸引更多新生的参与。
用心创造机会,来接引更多大专生学习佛法,这是利他与喜乐特性的人间佛教给予大
专佛青的重要信息。以下举出笔者在大专佛学会时期的经验与观察之例子:
经验(一):在人间性的人间佛教例子中提及,国大佛学联谊会新生人数不断增加的
例子,这里实际分享当年笔者与佛学会理事如何用心创造机会,让新生至少有兴趣参
与迎新会。当年佛学会理事们每在年中开学时,定会早几日回校集训,亲手制作大专
新生的懒人包、宣传策略等等。开学的第一周,佛学会理事每晚就编排好行程,进入
每个宿舍一间一间房间的敲门,看见华裔生,就厚着脸皮的进入他们房间,聊天,了
解状况,亲手交给他们大专新人的懒人包,当然最后不忘介绍他们参与佛学会的迎新
会。记得有一年的敲门活动,佛学会理事发挥创意,为了确保见面聊天后的新生会前
来迎新会,特制作了一副拼图,分成小块与懒人包放在一起,希望他们出席,一起拼
上这副拼图,少了一块都无法完成。这创意非常奏效,笔者记得,当时一些新生因为
刚好碰上晚上有课程无法前来,特别交待友人一定要把拼图带上前来迎新会,完成这
拼图。

46

经验(二):这是当年学长分享给笔者另一例子。当年马大佛学会接引新生的方式更
加有创意!笔者的学长分享,当年为了接引新生,马大佛学会的理事们,在新生报到
日(大学正式开学前一至二个星期)“混”进新生群中,协助新生处理报到细节,帮忙
搬行李,带上打扫用具,协助新生打扫房间!笔者认为,这样的用心,这样的创意,
就是当年马大佛学会为什么是各大专佛学会学习的典范缘故之一!

这些当年的用心,当年的创造,笔者依然历历在目,除了为了提醒笔者自己勿忘当年
的初心,更是希望当代大专佛青能从经验的分享中,提醒自己需更加用心,提醒团队
需更加的创意,就如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般来接引大专生!

而「利喜」笔者认为更是现今大专佛青必须努力发展的部分!

「虽然大专佛青运动是那么的蓬勃,佛教界内实际上存在着一向令人烦恼的问题。一
直以来,佛教团体都在期待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广博的大专佛教青年出来参与、
领导与推动佛教事业,以期达致更高、更好的成长。但是反应是令人沮丧的。关心佛
教发展的人士都在问:‘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无可否认的,在过去三十年来,我们也
有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佛青领袖,但是人数与每年从大专学府毕业出来的佛教徒相比,
是多么的微不足道。」10

以上论述,虽说是 1992 年提出,但如今依然如此!以简单的方程式计算,现今大专佛
学会约有 35 间,每间大专佛学会约有 10 名理事,意思说每年至少有 35 x 10 = 350 大专
佛青领袖毕业(这还未包括其他活跃会员),请问这群大专佛青毕业生,有多少巴仙
会继续在佛教领域服务?目前还没人做个实际数据调察,依据笔者观察,少之又少!
在笔者领导马佛青大专协调委员会 BUCC(2012-2016 期间)曾经深入探讨这问题的根
源与解决方案,发现大专佛青毕业生主要因为两大原因而没继续在佛教领域服务,第
一:被工作打败;第二:缺少同行善知识,所以当年 BUCC 成立毕业生小组,推动
【正命就职网】11(佛教徒 jobstreet)以及清凉茶叙,虽然以上两个概念性活动如今没
继续运作,但希望未来有人能延续,这里就不细说。然而,以上两个概念性活动是治
标不治本,只能扮演辅助的角色,而真正当代大专佛青需努力推动的部分就是灌输利
他服务社区的精神!

笔者发现,普遍活跃于大专佛学会的成员多是好乐佛法,希望佛法能解决自身的问题,
这毋庸置疑。但提到实际利他服务社区的部分,笔者认为大专佛学会做的较少。早期
的全国社区服务计划、后期的善培计划、马大的妙喜、博大的社服、北大带领的儿童
佛学班、彭大与佛教发展基金会的 GIFT Project 都是值得各大专佛学会学习的服务社区

47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