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zhiayue05, 2021-10-21 01:59:29

怪癖心理学

怪癖心理学

۞۞۞

说谎的快感

自我目的化的嗜癖之一便是撒谎癖。

如今,相比技术化智力的进步,人类智力的进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
智能的发展,而社会智能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伪装,也就是撒谎、表演的
能力。

人类通过伪装的方式让对方放松警惕,从而控制对方,以此欺骗敌人,
让敌人落入圈套,从而打败远远凶恶于自己的敌人。人类通过各种方式来伪
装自己,实现临场救急,获得有利形势。这些作用本身就是伪装所具有的一
种正常功能。在某种范围内,我们可以宽恕那些装病不来上班的人,因为过
于老实,一天都不偷懒而辛勤工作的话,身体也会累垮的吧;假装自己很认
真地工作,其实是在偷懒,这样的做法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借伪装来逃避某些麻烦事,并从中获得他人的亲切关照,这
样的做法一旦演变为自我目的化并逐步升级,便容易踏入异常心理的领域。
正要上学的时候,假装自己肚子痛,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如果反复哭诉自己
肚子痛得厉害,应该马上去医院做手术,恐怕就超出常理了。抛开开腹手术
带来的痛苦及术后残留在肚子上的可怜的伤痕等不利影响,对伪装的人来
说,同样可以获得极大的好处。他可以受到他人无微不至的照料,还能免于
做一些其他的日常琐事。

实际上,因原因不明的腹痛需要做好几次开腹手术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我的肩关节经常反复脱位,一边的肩关节脱
位后,用石膏固定,即便如此,活动也很不自由,不自觉就把另外一边的肩
关节也弄脱位了,最后只能到医院接受治疗,请求别人的照顾。

这样的行为叫作“做作性障碍”,又称“门森豪森综合征”。门森豪森
是一个喜欢吹牛皮的男爵,这位喜欢吹牛皮的男爵经常在人们面前展示他身
体的伤痕,并骄傲地吹牛说那是他在一场著名战役中留下的伤痕。

做出生病样子的做作性障碍患者,与被称为讲空话的病态性撒谎癖患者
一样,都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才说谎的。哪怕是付出受伤或者失去
信任这样的代价,他们也会反复故意地那样去做,这种行为便是自我目的化
的行为。它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快感,其背后隐藏的便是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的饥饿感。

门森豪森综合征中有一种叫“代理门森豪森综合征”的特殊病症,指的
是假装自己的孩子或是家人生病或受伤,以此获得他人的同情或支持。或者
通过给孩子买保险的方法来获得住院保险金或者死亡保险金,这种行为所带
来的利益更加巨大,有些人甚至一旦尝到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快乐滋味便会
上瘾。即便没有保险金这一金钱的利益,仅仅是孩子死亡这一点就可以获得
周围人的同情,而自己就能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能够体会到这种心情本身对
有些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有一种行为与做作性障碍很相似,叫诈病。所谓诈病,只是简单地假装
生病,它与做作性障碍不同的地方在于,做作性障碍不仅仅是假装生病,而
是本人身上真实地存在着某种伤痕或是生病的症状。

从前,据说为了免于被送到前线,士兵会喝大量的酱油,因为那样能让
自己的脸和手脚肿胀起来,让别人误以为自己真的病了。这种生病症状是实
际存在的情况,不能叫作诈病,而应叫作做作性障碍。

为了逃避战争,获取某些实际利益而假装生病,这一点还可以理解。有
些人为了某些并不能获得任何实际利益的事情而假装生病,伤害自己的身
体,更有甚者不惜自残,失去自己的手脚,这样的人想必是有一种相当强烈
的爱的饥渴,强烈地想得到他人的爱和关心。

۞۞۞

裸露是舒爽的

大家都知道,裸露癖是一种在公共交通或马路上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性器
官,从而得到快感的性倒错行为。裸奔也曾流行一时,指的是学生等年轻人
全身赤裸地在马路上奔跑,惊吓路人。裸奔也是裸露行为的一种。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裸露行为是一种炫耀自己的羽毛或是身体的一部
分或性器官的行为,是一种求爱信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裸露行为是生
物与生俱来的行为。

雄性猴子一到发情期,就会得意地炫耀自己勃起的阴茎。如果是在动物
园这种非自然的环境下,发情期的雄性猴子有时会对人类女性显露自己勃起
的阴茎。雄性猴子的这种本来是为了引诱雌性进行性行为的行为,并非想和
人类女性交配,而只是为了显露自己。这些猴子长期生活在动物园的笼子
里,它们同样明白前面走过的观赏自己的人类女性不会是自己性行为的对
象,但是,向她们显露一下自己的阴茎依然会给它们带来某种快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被关在动物园的笼子这种特殊环境里的猴子与我们人
类也有相似之处。我们被关在社会规章与理性这些看不见的笼子里,当旁边
有位极具魅力的异性走过时,我们连一根手指都碰不得,更遑论性行为了,
这种禁忌一直束缚着我们。

笼子里的猴子也是一样,它不会有直接采取行动的念头,只是通过显露
的方式来满足自己,而这种裸露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一种与其说是替代
行为,不如说是自我目的化的裸露癖。

裸露行为原本是为了引诱异性进行性行为,当性行为被禁止后,裸露行
为本身变成了行为的目的。而裸露行为之所以变成了行为的目的,是因为裸
露行为是伴随着快感的,让别人看、被别人看这样的裸露行为是刺激的,可
以让自己心情愉快。

将自恋症理论化的科胡特提出,在典型的裸露癖患者的案例中,他们都
是在孩童时期的自恋阶段,即夸大自体阶段产生固着,倾向于追求某种可以
映现出自己的镜像化存在。裸露行为不仅仅经常表现出性的意味,多数时候
也是为了达到惊吓对方的目的。具有裸露癖的人,人格上多数会有些像小孩
子的地方,他们会倾向于说谎话,会过分地表现自己,也会有其他一些性倒
错的倾向。这些人通常在小时候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却一直不被人关心。裸
露癖似的愿望,正是以小时候没有得到满足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为基础的。

演员在舞台上或是银幕上时之所以能借用“演技”这一假面在观众眼中
丢掉自己原本的一切,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另一番姿态,也是因为这种行为从
根本上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裸露癖似的快感。我曾经向演艺圈的人询问过他
们的体验,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被人注视的那种快感是难以形容的。对有裸露
癖似的愿望的人来说,演员这个职业一定是最幸福的职业,因为他们可以通
过自己的职业来满足自己的快感。

一般人即便有裸露癖似的愿望,也只能以某种更谨慎的方式来满足自
己。在西方,由来已久的化装舞会,就是一种将自己一半的真面目隐藏起
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集会,其作用便是将人类内心深处裸露癖似的欲望尽
情地发泄出来。

如今,动漫真人秀盛会也可以看成化装舞会的替代品。网络游戏也是一
样,将自己的真面目隐藏起来,让游戏里的角色作为自己的傀儡去表演大胆
的动作,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化装舞会的一种延伸。

۞۞۞

一个人的性爱

因感染艾滋病而逝世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本身是一位同性恋者,
他在他的系列演讲《不正常的人》中提到,“畸形人[1]”、“需要改造的
人”以及“自慰者”构成了十九世纪的异常性概念,并且,米歇尔·福柯认
为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交错重叠的。

也就是说,在当时,自慰行为不仅仅是身体及精神出现问题的原因,它
还被认为是一种道德的堕落。

十九世纪后半期,当音乐家瓦格纳与哲学家尼采感情破裂的时候,瓦格
纳对尼采最严重的中伤,便是说他沉溺于自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并不是
瓦格纳对尼采的中伤,而是出于对尼采的关心,是瓦格纳通过自己熟识的医
生给尼采提出的亲切忠告。然而,这样的“忠告”挫伤了尼采的自尊心,足
以让尼采从昔日的瓦格纳的崇拜者转变为敌对者。试想一下,在十九世
纪“自慰者”这个词意味着什么,结果便理所当然了。

在当时那个时代,时刻监视孩子的行为,防止他们染上自慰的恶习,是
在家庭和学校宿舍中广泛实施的行为。这种对自慰的看法即使到了二十世纪
依然残留着浓厚的色彩,直到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各种以新兴性科学为基础
的革新化启蒙书的出现,这类消极否定的看法才逐渐淡去。

当我还是医学系的学生的时候,同年级里有个男生,他每天必须自慰七
次,虽然这件事情在班里已经尽人皆知,也不是什么可隐藏的秘密了,但是
每当同年级的学生谈到这个话题时,语气里依然带有相当强烈的嘲讽。

自慰之所以会给别人带来一种不太正面的印象,主要还是因为它是真正
的性行为的一种替代,沉溺于这种行为便是以替代行为为目的,多少让人感
到不健康。

从这种意义上看,比单身者的自慰问题更严重的也许是明明已经结婚有
配偶了还继续自慰的人。从二十年前开始,我就时不时听到这样一些事情:

妻子一直与丈夫过着没有性爱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正沉
溺于“一个人的性爱”,从此深受打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也许并不少
见。

也许是受晚婚化的影响,有位男子坦白说自己二十年来都在自慰,到如
今根本停不下来,对他来说,比起真正的性爱,自慰更能让他获得快感。

如果一个人觉得和伴侣进行性行为必须很小心,而自慰行为却让他感到
没有顾虑很轻松的话,那么自慰行为便不是性行为的替代品,他已经陷入自
我目的化的阶段了。即便不能说自慰行为是一种异常行为,但如果把自慰行
为自我目的化,从人口不断减少这一点出发,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通过自我刺激获得快乐,因为不需要他人插手,很简单就能满足自己的
需要,所以很容易让人养成一种无休止的嗜癖。对酒精或者药物的依赖等诸
多依赖症,也都是通过自我刺激获得快乐,从而陷入这样的陷阱中。

[1] 它不是指生理上有缺陷的人,而是指对法律构成了障碍,使法律陷入困境的案例。——译者注

۞۞۞

他人的不幸是蜜味的

中世纪的英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叫考文垂市的地方,市民一
直苦于繁重的赋税。领主夫人戈黛娃不忍心看到市民的生活如此凄惨,多次
恳求自己的丈夫减免赋税。可是,顽固的领主从来都没有接受她的恳求。在
夫人不断恳求下,领主终于坚持不住说:“只要你裸体在大街上走一趟,我
就满足你的愿望。”当然,领主那么说是因为觉得夫人肯定会知难而退。

然而,夫人戈黛娃却接受了这个考验,只不过条件是在市里贴出告示,
命令任何人都不许出门。夫人戈黛娃骑着马,除了一头及腰的长发,赤身裸
体地绕着考文垂市走了一圈。市民们怜悯夫人戈黛娃,谁都没有想去窥视她
裸体的样子。可是一个裁缝店里叫汤姆的男子,透过门上的小孔偷窥了夫人
戈黛娃的身体。结果,汤姆遭到报应,眼睛失明了。据说自此人们便把“偷
窥狂”这个词写作“偷窥的汤姆”(Peeping Tom)。

人们之所以谴责偷窥的人,不仅是因为这些人单方面地侵犯了他人的隐
私,而且因为偷窥行为是一种幸灾乐祸的不道德行为。偷窥别人的时候,自
己可以看到对方,对方却看不到自己。但即便这种没有互动性的单方面的行
为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依然无法阻止偷窥者从中获得快感。

实际上,窥视别人的私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行
为,特别是在看到他人不幸或是羞耻的样子时。一些关于他人丑闻的事件之
所以总会被杂志或是电视铺天盖地地报道,恐怕也是因为不少人对窥视别人
的私生活很感兴趣。

从这一点来看,窥视这一爱好已经广泛渗透到整个社会当中了。我们每
天都能通过电视镜头窥视他人的不幸或者私生活。当然,看到那些陷于不幸
的人,多数人都会为其感到悲伤。但当你自己失去亲人或孩子,生活在不幸
中时,应该不会希望无关的人看到自己不幸的样子吧。

但是,电视镜头不会顾虑到这一点,它毫无顾忌地踏入你不想被曝光的
领域,因为这是观众的需求。不管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其隐藏在背后的
根源都是看到他人的不幸能让人愉快这一“偷窥的汤姆”似的快感。甚至可
以说,偷窥这一爱好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娱乐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健
全的娱乐形式了。

伊拉克战争中,我们通过巴格达上空的电视镜头看到房屋和车辆被导弹
攻击后一片狼藉。看到这一破坏性场面时,有多少人会想到那些失去的生命
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倒不如说大家就像在看游戏中的场面一般,更多的
是感叹场面有多壮观而已。

然而,即使只是看电视的普通现代人,窥视行为一旦自我目的化,就会
发展成异常行为。以窥视行为本身为目的的异常行为被称为“偷窥癖”。对
没有窥视爱好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愚蠢无聊,而具有偷窥癖
的人明知会因此被人谴责,依然沉浸在这种异常行为中。在水冲式厕所还没
有普及的时代,曾经有一个男子被抓,原因就是他穿着雨衣,撑着雨伞,偷
偷潜入便槽中,试图从便壶的小孔中仰头偷窥女性。

现如今,有偷窥癖的人也开始使用各种高科技装备,比如通过藏在包里
的高性能相机偷拍女高中生的裙底,可这仍然是一种极其笨拙无聊的行为。

教师或警察等一些公职人员因偷窥或偷拍行为被捕,这样的事件时有发
生,被捕的人当中甚至还有明星和学者。由此可见,偷窥行为对于有偷窥癖
的人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为偷窥女高中生裙底而做出“令人钦佩”的努力,以及在客厅里一边吃
饭一边看电视里播放的某些凄惨场景,如果追究这两种行为到底哪一种是异
常的,恐怕也会有人为这个问题而伤脑筋吧。前者是被禁止的“异常”行
为,后者则是任何人都会做出的“正常”行为。然而,就像在下一节中我们
将会谈到的,如巴塔耶所言,正是由于这些“禁忌”的存在,才会有色情社
会学的出现。

۞۞۞

罪恶哲学家巴塔耶的色情社会学

法国小说家、思想家乔治·巴塔耶创造出的独特的“罪恶的哲学”,直
到今天仍然受到很高的评价。

巴塔耶所提出的至尊性或色情社会学等价值观念,与基于人类的崇高品
质或纯粹的爱的人性、博爱等观念完全相反。当然,他也不认可道德的价值
以及就连尼采都肯定的生命的价值。他认为美和生命只有与丑恶和破坏性相
结合时,才会存在反论的价值。而色情社会学正是在矛盾存在的瞬间才能散
发它的光芒。

巴塔耶认为,色情在禁忌被侵犯时才会产生。而色情也正是人类的性快
乐和动物的性快乐的区别所在。人类社会把性与死亡作为禁忌排除在外,这
对于维持秩序与协作是必需的,而性与死亡同时也束缚、压制着人类。当人
类侵犯这些禁忌的时候,在意识到罪恶的同时也感觉到了色情的存在。

然而,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爱的喜悦,巴塔耶说,色情总是形单影
只的。色情与我们想象中的爱是完全不一样的。巴塔耶所说的色情里欠缺能
互相共鸣之物。

巴塔耶同时也论述:“色情在根本上带有死亡的意义。”他认为,“汝
莫杀人”这样的死亡禁忌是一种最强烈的压制,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他人
的,还是自己的,最强烈的色情总是隐藏在危及生命的行为背后。

实际上,巴塔耶对死亡的研究极其着迷。他一直沉迷于研究阿兹特克族
血腥的活人献祭仪式。研究这些死亡,从根本上会有一种让人联想到自身死
亡的诱惑,巴塔耶如是说。

“我自身的死,正因为它是下流的,所以它就像能勾起令人恶心的欲望
的脏东西一样,一刻都离不开我的脑海。”(《乔治·巴塔耶传》)

在巴塔耶的自传作品《我的母亲》中,他曾这样说道:“我宁可被处
罚……我想在自己的处罚中大声笑出来。”

如果从常识性的价值观角度看,巴塔耶的哲学是病态的、非日常的、罪
恶的。有人把从破坏性的事物里发现令人陶醉的事物这一人类思想,看成一
种带有危险性的思想,并对此深感厌恶。

然而,直至今日,巴塔耶的哲学和文学吸引了大批读者,他具有作为思
想家所不可动摇的稳定地位。巴塔耶的思想如此被接受和评价,其原因不必
说,皆因他挖出了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另一事实。犯下无差别杀人罪的罪
犯自愿获得死刑时说:“我本来就想要尝试死刑。”他们志在追求那一“至
高的瞬间”,试图在恣意的破坏及杀戮中寻找被贬低的人生在最后一刻所发
出的光芒。这些人的心理与巴塔耶的愿望竟然有如此惊人的重叠之处。巴塔
耶的“罪恶的哲学”对于理解那些不可能理解的,而且依常识而言犯下令人
作呕的凄惨事件的人的心理,具有重大的作用。

隐藏在其背后的到底是什么呢?创造出“罪恶的哲学”的巴塔耶到底是
一个怎样的人呢?

۞۞۞

颠倒错乱的孩童经历

巴塔耶中途退学,成为一名学习认真的神学院学生,后转到古文书学
校,并在国家图书馆谋得一席职位,成为一名在外人眼里正经的图书馆馆
员。他小心谨慎地从自己的表面面目中脱离出来,化名发表自己的著作。

在去国家图书馆就职以前,他的人生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二十四岁的
时候,他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古文书学校毕业后被派往马德里的西班牙高等研
究学院。那件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长期压抑在这个模范青年的内心及身体
里的东西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当他被舞女及吉卜赛歌手的“色情”吸引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
出现异常,而斗牛场上发生的事情则成为改变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

巴塔耶当时目睹了一场可怕的事故,一名年轻的斗牛士撞在了一头公牛
的角上,随之丧命。公牛的角两次穿透斗牛士的身体,最后“深深地挖出了
他的右眼”。在目睹这惨不忍睹的场面时,巴塔耶感到某种从未有过的快
感,他发现了为这一场面倾倒的另一个自己。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明白不快往往是最大的快感。”

可以说,以那时为转折点,巴塔耶从根本上颠覆了自己的人生观。他改
变了一直以来品行端正的生活姿态,开始不断进出各种淫荡场所及赌博场
所,不可自拔。

表面上,他仍然是国家图书馆馆员,亲切,有教养,是一位无可非议的
绅士,而同时他的私生活又极其放荡不羁,他开始化名发表一些颠覆性的作
品。

这种两面性的性格,与其说是为了掩盖真实面目,不如说这才是巴塔耶
的真实写照。就像之前讲述过的,巴塔耶所认为的“至高的瞬间”,正是指
在生与死、美与丑、秩序与破坏等一系列相互矛盾的两面性急促重叠下,破
坏将秩序吞噬的那一瞬间。

巴塔耶还是神学院的学生时就意识到了自己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及审美
观。只有颠覆性的东西才能表现出真实的矛盾世界,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绽放
出最强烈的魅力。

但是,为什么巴塔耶的价值观会发生如此大的逆转?其原因恐怕是巴塔
耶本身就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越是将邪恶的、丑恶的东西排除在
外,去追求正确的、神圣的东西,被排斥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强化,巴塔耶正
是陷进了这样一种反论中。

巴塔耶的父亲患有梅毒,他在巴塔耶出生时就已双目失明。之后梅毒侵
蚀到骨髓,不久便卧床不起,连大小便都伴有极大的痛苦。即便如此,幼小
的儿子依然爱着自己的父亲。少年时的巴塔耶甚至帮父亲排泄过。然而,因
为伴有极端的痛苦,父亲在排泄时不断发出猛兽般的惨叫声。那时,父亲睁
大的失明的双眼在幼小的巴塔耶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令人作呕的是他小便时的眼神。他什么也看不见,眼球却不停向上
瞪视,并来回转动……他有一双硕大的眼睛,始终睁开着,那双大眼睛在小
便时几乎变得完全煞白,脸上浮现出如无可救药的、精神错乱一样的表情,
让人无法忍受。”(《乔治·巴塔耶传》)

年轻的斗牛士被公牛牛角挖出的眼球之所以对巴塔耶有如此特殊的意
义,可能是因为这与他记忆中父亲那双煞白的翻过来的眼球很相似吧。在少
年巴塔耶心中,也许也隐藏着一种想去戳坏父亲那双令人毛骨悚然的白眼球
的冲动。

否则,巴塔耶不会对被公牛牛角挖出的眼球如此倾倒。他在之后创作的
自传小说《眼睛的故事》中如此写道:“父亲的梅毒再次扩散,侵蚀了他的
大脑,使他开始有了妄想症。有一回他听到母亲在和医生说话,便误以为他
们会做出其他什么事情来,于是忌妒得发狂,用下流的语言咆哮起来。”

青春期的巴塔耶逐渐开始憎恨曾经深爱的父亲。听着父亲痛苦的惨叫
声,他开始感到某种快感。

丈夫的妄想及对丈夫的看护使巴塔耶的母亲疲惫不堪,她也得了抑郁
症,曾企图上吊自杀一次,投河自尽一次。或许是想要远离如此混乱的家
庭,巴塔耶进入了寄宿学校。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巴塔耶开始有了自虐的冲动。十五岁的时候,巴塔
耶接受洗礼,想要从信仰中获得解救。然而在那之后,一件悲伤的事情发生
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逼近了巴塔耶家所在的里姆斯街。在纷纷而
来的炮弹的攻击下,巴塔耶一家丢下父亲,从里姆斯逃了出来。在得知父亲
病危的消息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躺在加了封印的棺材里了。“我们‘遗
弃’了父亲。”巴塔耶后来说。这件事情一定给巴塔耶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
的伤痛。

为了成为修道士,巴塔耶进入了神学院,而正如之前所讲述的,他不久
便转到了古文书学校。在那时的求学生涯中,又发生了一件令年轻的巴塔耶
极其痛恨的事情。

他与青梅竹马的女孩恋爱了,可当他向女孩求婚时,却遭到了女孩家人
的极力反对。反对的理由便是巴塔耶父亲的病。巴塔耶在给女孩的信中曾经
这样写道:“我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我明白,我的婚姻可能存在一些不便
的地方,我是说我极有可能生出比其他孩子更不健康的孩子。因此别人想远
离我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情愿你能早点从我身边离
开。”

巴塔耶的话语中充满高尚、纯洁,透露出被爱的渴望,可与此同时,也
弥漫着认为自己是邪恶的、丑陋的、不会得到任何爱的深深的自我否定。这
也形成了巴塔耶两面性的性格。

为了从阴暗的自我否定中逃离出来,最初巴塔耶选择成为修道士,而当
这条路行不通时,他又想在一个连自己出身的秘密都知晓的女人的爱情里寻
找依靠。可是,他再次遭到了拒绝。

如果没有这些伤心的经历,恐怕那次在西班牙的价值观的颠覆也不会发
生在巴塔耶身上。在事态演变成“高尚纯洁、被人所爱”的自己无法被他人
认可之前,巴塔耶宁可选择在高调肯定自己“邪恶丑陋,不会被任何人所
爱”当中拯救自己。

而那时正是巴塔耶两面性逆转的瞬间。

然而,巴塔耶并非置身于绝对的罪恶立场。他的两面性在价值逆转之后
应该依然存在。正如图书馆馆员巴塔耶的秘密是:自己是一个写颠覆性作品

的作家;而作家巴塔耶的秘密便是:自己是一个正经的图书馆馆员。

一方面,巴塔耶着迷于颠覆性的东西,并把其逆转的价值观作为一门新
的哲学构建起来;另一方面,他内心依然存有充满罪恶感的自我否定。不,
应该说他的自我否定甚至已经潜入他的新哲学中了。

最终,巴塔耶认为恶的由来在于不被爱以及自己的爱被拒绝。所谓的
恶,只能在不被爱的自己勉强维持自己不被爱的状态的情形下才能形成。

正如巴塔耶所言,色情是形单影只的,是不具备相互性的,仅此而已。
从中我们也能发现那条自我目的化的封闭快乐电路。

与此同时,来自外界的伤痛也不可避免。不被爱的人想要以一种不被爱
的姿态继续生存下去。正是因为自己身上没有被爱的价值,所以才企图追求
与爱相反的东西,通过努力做别人眼中厌恶的自己,谋求起死回生的逆转。

۞۞۞

因不被爱而生“恶”

《圣经》里最初的杀人事件是哥哥该隐将弟弟亚伯杀害。亚伯被上帝所
爱,而该隐没有得到上帝的爱,于是心生忌妒的该隐杀害了被上帝所爱的亚
伯。该隐应该明白,如果他把亚伯杀了,上帝会更加疏远他。然而,因为自
己本来就不被上帝所爱,所以该隐选择了保持不被爱的状态。

在得不到父母或社会的认可时,如果你总是为此而叹息,你就会陷入自
我否定的价值观中,并不断给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在这种时候,比起终日
叹息不被认可,不如下定决心做好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不被认可的事实。遵
从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没有必要终日叹息,把自我否定转变为一种自我肯
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逆转。

选择自我,以一种不被认可的方式生存下去,这样的生存方式被称
为“对抗同一性”。多数情况下,反社会、反权威的生存方式,便是内心具
备否定价值观的人在实现其自身价值逆转后的结果。

۞۞۞

蹂躏弱者的快感

以巴塔耶为先驱,通过以色情及嗜虐性为主题的作品而给后世带来极大
影响的另一个人物便是萨德侯爵。萨德亲身体验过人世的丑恶,曾长期困于
狱中,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释放后又再度被收监,最后死于精神病院中。

可以说,能充分展现出萨德写作才能的是其作品《新于丝汀或美德的不
幸以及姐姐于丽埃特的故事或恶行的走运》。故事中,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
于丽埃特与各种沉迷于色情的贵族或有钱男人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其中有
一个让于丽埃特极为受教的人物,叫卢瓦瑟。卢瓦瑟不仅冷血无情,还是一
个只会通过折磨他人来愉悦自己的男人。他虽然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妻子,却
在妻子面前与其他女人风流快活,还让其他男人折磨自己的妻子,只有这样
他才会兴奋。

事实上,卢瓦瑟是于丽埃特父亲的仇敌。于丽埃特的父亲之所以会破产
自杀,完全是因为卢瓦瑟的阴谋诡计。但在卢瓦瑟向于丽埃特坦白一切之
后,于丽埃特不仅没有对自己的杀父仇人感到一丝反感,反而被邪恶的卢瓦
瑟所吸引。卢瓦瑟也因于丽埃特想出的某些邪恶的主意而为她倾心。卢瓦瑟
在其他男人面前责骂并折磨自己的妻子,最终将妻子杀害,而这一主意正是
于丽埃特想出来的……在常人眼里,这种惨不忍睹的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故事里不存在人类之间应有的共鸣,有的只是憎恶、蔑视以及控制者的
骄横跋扈。萨德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这样说道:“是的,我就是上帝。因为
我和上帝一样,我所有的欲望自出生之日起便能立刻实现。”

如今,萨德的文学作品依然受到很高的评价,而他的文学作品中所展现
的有关恶的哲学,虽说在欠缺与他人的共鸣且描写的恶本身就是其目的这一
点上与巴塔耶的阐述有相似的地方,但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同。

其不同点在于,巴塔耶的哲学扎根于接近死亡时所存在的危险性上,而
萨德的哲学则扎根于一种令人不悦的力量及其对生命的赞歌这一点上。巴塔

耶所描述的死亡和丑恶是通过与生命和美相联结而产生出色情,而萨德的哲
学之所以追求牺牲者,是因为只有通过蹂躏弱者才能使自己体验到自身所具
有的一种力量,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萨德借用人物卢瓦瑟之口说道:

“我一旦听到充满强烈情欲的声音,其他声音便黯然失声了,色情是一
种绝对不可侵犯的权利。于是我们开始对他人的苦楚嗤之以鼻。然而归根结
底,他人的苦楚与我们自身之间到底有什么共通之处呢?我们之所以能理解
他人的苦楚,难道不只是因为如果我们也遭受同样的命运的话,我们也会感
到恐惧吗?如果同情是由恐惧而生的话,那么同情便是一种软弱,我们应该
想尽一切办法防止自己受到各种污秽的侵蚀,并尽早逃离。”(《新于丝汀
或美德的不幸以及姐姐于丽埃特的故事或恶行的走运》)

巴塔耶把因禁忌而生的罪恶感看成色情社会学不可欠缺的要素,而与此
相对,萨德将罪恶感当作仇视的对象,并把没有良心的“恶”当作一种追求
的志向。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自己父亲的仇敌视为赞美对象的于丽埃
特,她的生活姿态就是一种自我防卫式的生活体系,即通过维持自己的“邪
恶”来保护自己。就像受虐者将自己与施虐者同一化一样,于丽埃特并不是
将自己与被逼自杀的受虐者父亲同一化,而是将自己与逼迫父亲自杀的残忍
毒辣的施虐者同一化,从而使自己免于伤害,得以继续生存。

也就是说,这也是将自我否定转换为自我肯定,从而实现最终自我价值
的逆转。若非如此,对已沦落为娼妇的于丽埃特来说,她的命运只会更凄
惨。

۞۞۞

施虐症

从以上所述来看,于丽埃特的嗜虐性可以说是对自身命运的复仇,与巴
塔耶也有相通的地方。

然而,有身为伯爵的父亲,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萨德,为何会志向于
一种纯粹的“恶”呢?那种惨无人道的嗜虐性,究竟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呢?

虽然有关萨德孩童时代的记录并不多,可在萨德描述自身经历的小说当
中,在涩泽龙彦先生所选取的其具有自传要素的记述中,有一处这样写道:

“因为一直在一种极其自由、奢侈的环境中长大,从懂事时起,我就开
始相信一切自然与富裕都是为我而生的。这种可笑的特权意识也让我变成一
个残暴傲慢、爱发脾气的孩子。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于我,整个宇宙
都必须按照我的心情变化而为我服务。”(《萨德侯爵的一生》涩泽龙彦
著)

萨德曾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可是她们一出生便都夭折了,所以事实
上,萨德是家里的独生子,他会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长大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萨德真的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吗?不得不说答案是否定的。

萨德的父亲是一位伯爵,同时也是一名外交官,母亲是法国王室孔代亲
王的远亲,婚后成为孔代亲王家的高级女侍,工作是担任孔代亲王夫妇的独
生子路易·约瑟夫·德·波旁的教育主管。因此,幼年时的萨德便在孔代亲
王的宅邸作为王子路易·约瑟夫·德·波旁的玩伴长大。幼年时的萨德感觉
母亲的爱与关心被比自己大四岁的王子夺去,便理所当然地燃起了对王子的
抵触情绪。

“有一天,我们为了一些孩子的游戏争吵了起来,对方仗着自己的身
份,态度蛮横无理,我不禁恐吓起他来,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出了一口恶
气。”(《萨德侯爵的一生》涩泽龙彦著)

就这样,因为与王子的纠纷,萨德离开了孔代亲王家,成了被母亲抛弃
的那一方。五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寄住在远方亚维农的叔父家里,一直生活
到青年时期。

可以说,幼小的萨德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萨德与母亲在孔代亲
王的宅邸一起生活,因为父亲是外交官,他的童年时代没有多少父亲的影
子,父亲过着与萨德和母亲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据说萨德的母亲和父亲有时
也会一起出远门,而那时萨德就被托付给祖母照料。萨德曾说过:“祖母对
我的盲目关心也养成了我身上的各种缺点。”(《萨德侯爵的一生》涩泽龙
彦著)

母爱的缺乏以及他人的娇生惯养——萨德正是在这样恶劣的、不平衡的
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三岛由纪夫对萨德格外感兴趣,并写有戏剧《萨德侯爵夫人》,而在其
成名作《假面的告白》里也提到了同性恋及对性虐待的嗜好。

有意思的是,三岛和萨德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三岛也曾被祖母溺爱,
并以“在二楼看护孩子太危险”为由,强行把襁褓中的三岛从母亲那里抱到
自己的房间里抚养,三岛的母亲只有在给三岛喂奶的时候才能抱一抱自己的
孩子。在萨德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逐渐养成所谓的“特权
意识”的时候,他与亲生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也变得如外人一般冷漠。

萨德还存在着王子这一竞争对手,他与王子起了争执后,只有五岁的他
就被母亲抛弃到很远的地方,从此在没有温暖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结果,萨
德将自己对女性的憎恶、轻蔑通过施虐的形式表达出来,关于这一点,也是
毋庸置疑的。

萨德后来从军成为一名陆军士官,并参加了七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时
候,他开始领会到恶行的滋味。二十三岁时,战争结束,萨德从军队回来,
这时他已经染上了恶癖。

萨德虽然与一位女孩有了婚约,但因为他把淋病传染给了女孩,最终婚
约取消。虽说是自作自受,萨德仿佛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父亲的劝说下
与另外一个女孩结了婚,然而这次的婚姻生活并非他一直期待的安稳生活。
婚后还不到一年,萨德便因生活放荡被判入狱十五天。

之后,萨德不断制造各种丑闻。越是被责难,越是被社会排斥,萨德便
越执着于自己的嗜癖,并逐步升级,甚至开始将其正当化。他将乞丐女硬拉
到自己的别墅,对其进行鞭打;他在妓院举办群交会,进行在当时被严厉禁
止的肛门性交,因而招来世人的厌恶,并因使用催情剂而被以毒杀未遂的罪
名判处死刑。死刑判决虽然最终被废除,但萨德却无奈被长期幽禁。

为了给自己曾经受伤的心灵复仇,这可能是萨德施虐症的根源所在。萨
德身上的嗜虐性,巴塔耶身上混合的自虐性及嗜虐性,这些在那个时代来说
都是无法直视的惨不忍睹的残酷幻想,而这些残酷幻想的萌芽都可以说是从
幼儿时期开始的。

孩子被训斥后也会想回击一下父母,如果这个行为被禁止,孩子下次就
会把玩偶丢到地上,使劲踩踏。乍一看,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孩子的恶作
剧而已,但其背后却潜藏着幼小时候的嗜虐心理。另一方面,还有些孩子一
旦被训斥,便会敲打自己的脑袋,或是往床上、墙壁上撞击自己。这种自虐
行为在幼小的孩子当中也并不稀奇。

颇有意思的是,如果要问嗜虐性和自虐性哪一个会最先表现出来的话,
自虐性的案例倒不在少数。在一些仅明显表现为嗜虐性的案例中,患者在自
我任性的环境下成长的案例比较多;而真正在长期虐待的环境下成长的患者
当中,自虐性心理会越来越被强化。

两者的根源都可以说是爱的缺乏,就如萨德一样,他从小在其他人身边
被娇生惯养,助长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优越感,通过获得支配他人的快感
来掩饰自己对爱的饥渴。

如果我们把这些行为当作一种求救信号,给予对方更多的关心,那么这
些行为便可以在早期阶段得到遏制。如果进一步强加斥责,就会助长这些行
为,使其最终走向以这些行为本身为目的的异常行为。

۞۞۞

摆脱罪恶的反复循环

从孩子的恶作剧,到欺侮和家暴、虐待、偷窃以及因依赖症而起的自虐
性或嗜虐性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经常若隐若现地表现出一个共通的问题,那
就是,拥有这些行为的人都具有因得不到他人的爱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
自己所缺失的事物的饥饿感。而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本来可以弥补且治愈自己
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相互牵绊而造成的。结果他们只能把自己的饥饿感关闭
在自我目的化的快乐电路里,让自己一直沉迷于无论如何反复都无济于事的
行为里。

反过来说,为了能从这一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必须重新找回被周围人
所爱、所认可的感觉。而实际上,一旦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当事人会不
断将这种自我目的化的行为正当化,而周围人的置若罔闻又使两者的隔阂持
续扩大,朝着与改善相反的方向演变下去。当事人和周围人之间共有的并不
是共鸣或是互相关心,双方只是在一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幸运的是,这一过程有时候也会逆转,并趋向恢复。而要想引起事态
的逆转,有两个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因素是,当事人必须认识到,与通过自我目的化的行为获得的快乐
相比,自己从自我目的化的行为中获得的损失要多得多。

作家米切尔·恩德在孩童时代,有一次因为玩火使整片森林燃烧殆尽。
虽然森林的所有者宽容地处置了他,没有把他送往管教所,但是他常常会受
到旁人的冷眼对待,无法承受这一切的恩德一家无奈之下只好搬了家。这件
事让反叛期的少年恩德认识到,一些不慎重的行为日后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报
应。从那以后,虽不能说恩德变成了一个温顺听话的好学生,但他再也没有
鲁莽行事过。

无论是偷窃、依赖症,还是暴力或虐待,从心底开始忏悔,是脱离这一
切恶行的开端。

另外一个因素是,挽回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存有共鸣的人际关系,实际感
受到世上仍有爱自己、珍惜自己的人存在,从而决心做值得拥有这些爱的
人。

少年恩德之所以没有走入歧途,是因为他得到了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爱
护与支持。不管是偷窃、依赖症,还是暴力或虐待,被困于这些恶性循环中
的人可以试着去阻止自己的这些行为,找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支持自己,
去享受被爱围绕的感觉。这样一来,自己便能感觉到沉迷于自我目的化的行
为其实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从而开始从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中发现更大的满
足及喜悦。那样的话,那些自我目的化的行为便会作为过去无聊的恶习而化
为残骸,从而失去维持下去的意义。

۞۞۞

3

从内心走出来的敌人

妒恨招致不幸

俄罗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凭借处女作《穷人》一举成名,并获得评
论家别林斯基的极力赞赏,一跃成为文坛宠儿。然而,他的成功并没有长久
地延续下去。他狂妄自大的处世态度彻底破坏了他与文坛大家们的感情,就
连曾经给过他颇高评价的别林斯基,也逐渐疏远了他。

第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他的第二部作品《双重人格》。对于这
部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自信地认为它是超越上一部作品的又一杰作,但是
读者的反应并不强烈,还受到了别林斯基极为严厉的批评。尽管其中也有些
善意的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完全灰心丧气了。因为之前出版社已经付给
了他预付金,所以在得知他的第二部作品是如此粗制滥造后,出版社对陀思
妥耶夫斯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从此,深感怀才不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任
何人都怀抱挑衅心理,也逐渐被大家所抛弃。

面对已经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坛及上流社会,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发泄对
他们的怨恨,加入了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集会——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
组。然而,这又给他招来了更惨痛的悲剧。这个集会被揭发企图叛国,陀思
妥耶夫斯基当场被抓。在军事法庭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处枪决。当陀思
妥耶夫斯基被带到刑场,与其他两个人一同被绑在柱子上,并且士兵已经准
备好执行枪决时,终于传来了特赦的消息,行刑被中止了。

但是,据说因被绑在柱子上的其中一人突然发狂,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
得以减刑为四年有期徒刑及服兵役,却不得不开始长期流放于西伯利亚的艰
苦生活。

一旦自己不断遭受失败或挫折,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把失败的原因归结
在周围的人身上,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这种人还容易把不认可自己的人看
成自己的敌人,有时候也会陷入忌妒他人的妒恨心理当中。即使他人的行为
并没有其他意思,他们也会认为他人是在恶意贬低自己。如果受到他人的欺
负,也睚眦必报,非议他人,阻碍他人。

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自己也越来越被周围的人讨
厌。当其他人都离自己远去时,他们的工作开始变得更加不顺畅,逐渐失去
了运气和机会。这又会加深他们对他人的妒恨情绪,使自己陷入不幸之中。

妒恨心理虽然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正常心理,可是一旦行之过度,便
会立刻踏入异常心理的领域。

۞۞۞

夏目漱石的被害妄想症

夏目漱石小时候被寄养在别人家,即便后来回到了自己的家,亲生父亲
也一直对他很疏远,他的妒恨情绪日益严重。后来夏目漱石到松山中学赴
任,仍然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相处得并不融洽。后来他将这时候的
经历写成小说《哥儿》。在这部小说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并非当地教师与学
生的亲密之情,而是主人公那稀奇古怪、仇视现实的社会态度。小说背后隐
藏的正是漱石在那段时间亲身体验到的被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疏远的孤独感。

留学伦敦的时候,漱石才开始真正陷入比较明显的异常心理状态中。在
身材高大的英国人面前,矮小的漱石在体形方面感受到了强烈的自卑。此
外,漱石在经济上并不富裕,只能通过公费维持自己的留学生活,平时的社
交及外出活动必须极力控制自己的开支,所以他在公寓里过起了闭门不出的
生活。最后,漱石甚至整天蜷缩在阴暗的房间里,不吃饭,天天以泪洗面。

公寓的女房东曾经非常关心漱石,可是漱石深信女房东只是表面做做样
子而已,背地里肯定在说自己的坏话。他甚至推测“女房东就像侦探一样,
总是不断伺机监视他人的一举一动”。由此可见,那时的漱石已经患上了某
种被害妄想症或幻听症。

“要不要试试出去骑车兜个风,换换心情?”公寓的女房东曾试图如此
规劝漱石。一位日本留学生室友也曾教他骑自行车的方法,然而,漱石就连
这样的亲切对待都理解为“不怀好意的敌人”对自己的折磨。

那时,虽然漱石也很想早点回国,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调整一下心态,但
是他将国内寄来的作为回国费用的钱用来到处搜购书籍。可见那时的漱石仅
仅怀揣一个使命——做学问、出成绩。

最后漱石总算回国了,妻子镜子去神户接他的时候,看到他的样子并没
有什么特殊的变化,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是在回到家的第四天,妻子就发现
了丈夫不可思议的举动。漱石与女儿一起在火盆前烤火,当他看到火盆边放

着一枚铜钱时,便突然冲女儿大声叫骂,还动手打了女儿。父亲这不可理喻
的举动吓得女儿大声哭叫,妻子镜子对他的做法也一头雾水。妻子细细询问
之后,终于明白漱石是出于下面的想法才做出这种事来。以下便是通过漱石
妻子镜子口述完成的作品《漱石的回忆》中的一段话。

“漱石在伦敦的时候,有一天,他正在街上散步,有一个可怜的乞丐向
他讨钱,于是漱石亲手递给了他一枚铜钱。他回到家进到卫生间时,突然发
现一枚和刚才一样的铜钱正得意扬扬地躺在卫生间的窗户边上。漱石认为这
种仿效自己的做法真是令人恼火,堂堂公寓的女房东竟然像侦探一样尾随自
己。果不其然,就像之前推测的那样,女房东正不遗巨细地监视着他的一举
一动。而且,她竟然为了炫耀自己的成果,得意地把战利品放在他的眼前,
着实让人厌恶。漱石曾非常气恼地说那个女房东那么做真是不像话。在家和
女儿烤火的时候,有一枚相同的铜钱放在火盆边上,于是他便认为女儿也把
他当成傻瓜,是个不像话的孩子,所以才忍不住做出那么奇怪的事情。”

一看到铜钱就殴打孩子,虽然漱石有他自己的理由,但是这种理由完全
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他把身边的一切与毫无关系的往事混同在一起,这种认
识完全是在歪曲事实。即使是漱石这样优秀的、有才华的人,也不能发现自
己身上存在的明显的矛盾与错误,只是一味地深信自己的臆测。

为什么即使是头脑极其清晰的人,也会陷入明显错误的推论中呢?在研
究了大量这样的案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人都是事先把自己遭到轻视这一
结论装进脑子里,然后用这个结论去解释身边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说,自己
事先下好结论,认为“所有人都把我当傻瓜看”,然后再用眼前的一切作为
根据来解释这一结论。

自那以后,漱石还是经常被精神妄想症所困扰,经常谩骂妻子与孩子,
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然而,漱石的精神并没有完全崩溃。他后来又不断
发表作品,终于成为一代文豪,而他的这些成就都发生在被害妄想症开始之
后。

۞۞۞

不存在无意义的偶然

还有另外一个人,他与漱石一样,虽然也困扰于幻听症与神经衰弱,却
依然能跨过这些障碍发挥自身的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他就是精神科医生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荣格的直觉特别敏锐。这一性格特点从他小时候便开始显现。直觉或灵
感强烈的人一般都有极强的意志力,荣格也是如此。一旦有了某种直觉,他
就会被某种不可动摇的力量所束缚,直到最终将自己的直觉判断变为事实。

荣格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带他去博登湖湖畔拜访朋友,荣格被那
一望无际的清澈湖水深深吸引。孩子都是喜欢水的,荣格或许也是如此,但
是他却从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一种自信的直觉:“我一定要住在这湖畔
边。”到了晚年,荣格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荣格在与他后来的妻子第一次见面时,也有过这样自信的直觉。二十一
岁的荣格有一次去看望一位老朋友,母亲嘱咐他到时候也顺便去老朋友家里
拜访一下。当荣格走进朋友家时,一位大约十四岁的编着两个马尾辫的少女
正从楼梯上走下来。在见到少女的一瞬间,荣格就自信地说这个人将来会成
为他的妻子。当他和朋友说起自己的想法时,朋友只是一笑而过。这也是理
所当然的,毕竟荣格连一句话都没有和这位少女说过。

然而,六年后,当少女二十岁的时候,荣格与她订了婚,第二年他们就
结婚了。

这仅仅是偶然吗,还是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事情?其实这是由人如
何看待事物的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对像荣格这样直觉很强的人来说,他也会
认为一次偶然的相遇是一次命运的安排。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意义的偶
然,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从无意识当中获得的信息,荣格从自身的体验
当中不断发展了这一思想。

人们一直感兴趣的心灵术和梦境解析,以及占星术和曼荼罗等,也是通
过一种超越语言的象征形式将集体无意识,也就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来源于无
意识的信息表现出来。荣格认为,通过了解这些信息所包含的意义,人们可
以更好地意识到自己适合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实现属于自己的人
生。

۞۞۞

过度敏感造成幻觉

然而,从偶然当中也能感觉出特殊意义的敏感心理,已经很接近异常心
理了。像抛物型天线一样过度地接收信息,有可能把没有任何意义的噪声当
成有意义的信息并接收。仅仅是一次偶然事件,也会误以为是某种具有特殊
意义的事情,就像是灵敏度过高的雷达会产生幻影一样。

对过度敏感的人来说,细微的咳嗽声或是身边人起身时发出的声音对他
们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而在并不那么敏感的正常人看来,那样的痛苦简直
难以想象。对于咳嗽声或者周围人所发出的声音,抑或擦肩而过的中学生的
欢笑声,如果只是偶尔感觉那是他人在指责自己或嘲笑自己,那么这种心理
很正常。但是,如果你终日都被这些声音所折磨,甚至觉得自己从这些声音
中清楚地听到了别人责骂自己的话语,那你的心理可能已经踏入异常心理的
领域了。

去洗手间的时候,偶尔会听到隔壁啪的一下关上玻璃窗。如果你觉得那
只是偶然,那说明你的心理很健康。有些人会把那种声音理解为有人讽刺自
己上厕所的行为。这种人没有把偶然的事情看成偶然,而是认为这是一种具
有特殊意图或特殊关系的行为。这种心理也可以被叫作关系焦虑或被害焦
虑。一旦这种症状加剧,有些人就会做某种妄想性的解释,认为是自己上厕
所的声音会吵到邻居,所以自己上厕所的时候邻居才会把玻璃窗关上,更有
甚者会认为邻居一直在监视自己。

有时在路上与偶然碰到的熟人打招呼,熟人没有理会自己,冷冷地从自
己身边走了过去。正常人一般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次没有意义的偶然情况,
对方一定是想着其他的事情没有注意到自己。但是,也有不少人会思前想
后,觉得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这种心理一旦加剧,他们甚至连偶尔碰到朋友时都会感到紧张,一直犹
豫自己是应该先打招呼呢,还是觉得反正朋友也不会理会自己,自己干脆先
不打招呼。就这样一直在心里纠结,到最后,甚至因为不想被当成傻瓜而只

是眼睁睁地盯着朋友。实际上,这样的举动会让他人误以为是挑衅,反而会
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人会慢慢变得害怕出门。

哲学家尼采也是从小时候开始就对任何事情都过度敏感,常常苦于自己
的幻听及噩梦。年仅二十四岁就成为巴塞尔大学教授的他在大学里渐渐将自
己孤立起来,经常挣扎于头痛及不良的身体状况中。最后他患上了抑郁症和
被害妄想症,变得越来越害怕出门。别说在大学里教书了,就连在巴塞尔城
里散散步也变得极其困难。年仅三十四岁,尼采便辞去了教授的职位。从此
以后,尼采再也没有从事过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这种过度敏感的性格也必然与灵感或创造性有互通的一面。因为
尼采留给后世的成就,正是从他辞去大学教授的职位时开始的。

۞۞۞

被同伴排斥后

被害妄想症或幻听症,多数时候会因为患者与周围人的交流不足及自我
孤立的环境而恶化。因此可以说,夏目漱石留学伦敦时所经历过的孤立感导
致了他这些症状的恶化。

图像

归国后,漱石同样在大学及报社里品尝到了孤立的滋味。这种状况也导
致了漱石的被害妄想症一再恶化。

荣格的情况也是如此。他在与弗洛伊德决裂,被精神分析学派排斥在外
后,在孤立的状况下度过了痛苦的幻听症时期。荣格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得了
精神分裂症。

而尼采之所以不得不辞去大学教授的职位,也与他和瓦格纳的关系破裂
以及被其他教授孤立有关。

人是社会性生物,因此才会有想要被他人接受的强烈愿望。当这种愿望
被破坏时,人便会感受到被社会伤害的痛苦。自己成了被他人排斥的人,人
类对于这一点极度敏感。一旦成为被他人排斥的人,人类大脑中的痛觉中枢
便开始活跃,而这种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肉体的痛苦。

有这样一项实验,实验人员要求三个参与实验的人一起在电脑上玩传球
游戏。开始三人一起玩传球游戏,过了一会儿,其中两个人开始抛弃第三个
人,两个人一起玩。这个时候,电脑上显示,被排除在外的那个人的大脑的
痛觉中枢的背侧前部带状部分呈活跃状态。而实际上,其他两个人做出这种
行为不过是受电脑指挥而已。为了充分验证这一实验结果,实验人员又做了
一次同样的实验,结果被排斥在外的人的大脑还是会发生同样的反应。也就
是说,当一个人受到他人的排斥后,他的大脑活动就会变得活跃。

比起暴力最一般的形态,即直接肉体上的暴力,无视他人或排挤他人这
种做法,更能将其特性转化为优势来攻击对方。因为排挤他人的这种做法,

无须将自己变成明显的加害者就可以让人尝到无比痛苦的滋味。这种被排斥
在外的体验,不仅是让人承担一时的苦痛,而且会长期改变人的心理构造及
大脑的运作。

被他人排斥在外的人,即使明白这是他人对自己的一种不正当的做法,
也依然容易贬低自己。他们很容易衍生出一种信念,认为大家都讨厌自己,
自己无法融入大家的氛围当中,而这种信念最终将支配这个人以后的人生。

受到他人欺负的人,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也会对人际关系感到强
烈的不安,从而导致自己渐渐脱离他人的视线,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然而,从漱石的例子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之所以会陷入被害妄想这
种心理状态中,并不能绝对地说是周围人的原因,有时候也因为自己把本来
没有恶意的事情固执地理解为他人的恶意对待,从而使自己身心崩溃。比起
被周围的人孤立,自己将自己孤立起来的情况也很多。因为过度敏感或自尊
心太强,使得自己极度容易受到伤害,对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这样的情
况也经常发生。

۞۞۞

“大家都在离我远去”

一名男子来和我谈论他的烦恼,他说他身边的所有亲人一个个地离他远
去,他越来越感到自己被孤立。他说他的一些很亲近的朋友以及工作上的老
客户也逐渐疏远了他,不像以前那样和他联系了。他与母亲很早以前就开始
经常闹矛盾,最近他又与兄弟因某些琐事起了冲突,到了绝交的地步。而就
在最近这几天,他与自己最后的依靠——儿子和儿媳也闹了别扭。他自己也
感觉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让他讲述一下最近这几天他和儿子及儿媳之间的矛盾。这位男子说:
有一位相当于他儿子的堂弟的亲戚结婚,所以他要求儿子和儿媳给这个堂弟
送上贺礼,他甚至连送多少钱合适都告诉了他们。然而一段时间后,这位男
子一打听才知道儿子和儿媳并没有去参加婚礼。于是他便向儿子和儿媳抱怨
此事,然后他又抱怨他们连盂兰盆节[1]的时候都没有回老家探亲。他甚至将
盂兰盆节和年末回老家探亲时他人写有祝福问候的本子的一页拍下来作为证
据,用手机给儿媳发过去,并再次质问他们有关婚礼的事情。

于是,儿媳回复他说:“虽然您让我们去参加婚礼,可是因为我们和那
个堂弟并不经常来往,所以这次我们不打算特意去婚礼上祝贺。”后来儿子
和儿媳回老家的时候,这名男子一直等着他们再谈一下有关上次婚礼祝贺的
事情,可是儿子和儿媳完全没有这个打算,只字未提。看到儿子和儿媳的这
般态度,这名男子顿时心生怒气,心里嘀咕着“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
的”,并深深觉得自己有种被蔑视的感觉。

这名男子不满的原因,是儿子和儿媳没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去行
动。他所看重的是合乎常理的社会常规,并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也能遵从
这一点。可是,儿子和儿媳,特别是儿媳有着自己的看法,并没有遵从父亲
强加给自己的做事方法。另外,这名男子仅仅因为觉得自己所说的合乎常
理,便将本子上写有祝贺词的那一页作为证据拍下来发给儿媳,而他的这种
行为反而使得儿媳的态度更加强硬。

这名男子在人际关系中极为失败的原因,便是他无法接受对方的做法与
自己的期待相悖,不管对方是怎么考虑的,对方都必须时刻按照他的想法去
行动。结果便是他只是一味地主张别人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积极寻
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完全疏忽了对方的想法。

[1] 在日本是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因与日本的暑假重合,许多人都在这个时候返回乡下老家。
——译者注

۞۞۞

绝对自我的陷阱

这名男子太过注重按照社会常规做事,比起他人的想法,他更看重自己
的行为基准,从而使自己陷入了绝对自我主义的陷阱。只不过他本人还没有
意识到这一点。这名男子一直认为,不按社会常规做事是错误的。

回过头来看之前这名男子与其他亲人朋友之间的各种纠纷,我们就能发
现反复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纠纷的模式是完全一样的。他为母亲做了很多,
却没有听到母亲表达他所期待的感谢话语,为此他经常感到情绪焦躁。与兄
弟之间的不和睦,也是因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对方没有表现出自己期待
的反应,于是他便突然激动地责骂兄弟。被责骂的兄弟觉得他不可理喻,也
开始对他动怒,就这样,最后俩人断绝了交情。朋友和老客户也是如此,因
为他无法忍受对方做出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才引起了纠纷。

陷入绝对自我主义陷阱中的人,一直都坚信错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
这样的人会认为是他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然而他们却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
在自己身上,因为他们太过于期待与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行事作风相一致
的行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为了让对方让步,他们甚至会找出
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时如果对方仍然不能理解自己,他们便会责骂
对方。这样一来,哪里谈得上解决问题?只会进一步破坏双方关系。

这名男子最后终于领悟到,因为自己一直将自身的期待强加于周围人的
身上,所以才导致大家离他远去。他后来说:“我一直觉得问题出在周围人
的身上,所以一直想要去改变他们,可一直事与愿违。比起改变他人,改变
自己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吧。”

۞۞۞

偏执分裂和抑郁

开创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在对婴儿的观察中
发现了婴儿客体关系发展中的两种基本状态。一种是如果事情没有按照自己
所希望的进行,儿童会表现出对他人的气恼,会想去攻击他人,这种状态叫
作“偏执-分裂样状态”,这是人在婴儿时期的典型状态。之后就会慢慢发展
为另外一种状态——当事情无法按照自己所期待的进行下去时,儿童宁可责
备自己,宁可闷闷不乐,克莱因将这种状态叫作“抑郁状态”。

在偏执-分裂样状态中,婴儿会把所有违背自己意愿的人看成敌人,把他
们当作自己发怒与攻击的对象,即使对方是一直照顾自己的人。也就是说,
婴儿看重的是那一瞬间的瞬间性满足,自己的快与不快占据优先位置。克莱
因把与受瞬间的快与不快所支配的客体的关系称为“部分客体关系”。在部
分客体关系中,一分钟之前还是“爱的对象”,一分钟之后就可能变成“恨
的对象”。

而在抑郁状态中,当不快发生时,儿童会怀疑不快的原因是否在自己身
上。另外,不仅仅是自己的不快,在这一状态中,儿童也会渐渐了解他人的
不快。也就是说,发展到抑郁状态阶段,必须培养儿童反省自己及体察他人
心意的心智,不仅是某一瞬间或某一部分,而且是从整体的视角去反思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克莱因把这种客体之间的关系称为“完整客体关系”。如果
想发展儿童的完整客体关系,就必须使儿童在充分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共鸣的
基础上,去培养自己敢于面对自身错误的能力。反过来说,也就是儿童时期
对儿童的爱不足或是过分娇生惯养都会妨碍儿童完整客体关系的养成。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的客体关系在发展为完整客体关系时,也容
易陷入部分客体关系或偏执-分裂样状态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些儿童甚
至在长大成人的时候,其自身的偏执-分裂样状态依然处于优势。这种情况多
发生在这样的儿童身上:他们无法得到安全感或是无法与他人产生共鸣,在

他人不断的责骂声中长大,并且一直生活在充满暴力与被周围的人疏远的孤
独感中。

“偏执-分裂样状态”及“部分客体关系”这两种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异常心理。绝对自我主义也可以说是一种偏执-分裂样状
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只把自己的行事作风作为正确行为的基准,所有破
坏这一基准的人都是使自己不快的敌人,都是自己攻击指责的对象。这种人
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受他人的攻击,自己只不过是加以还击而已。

在上一节所谈到的案例中,那位男子最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过去
他一直以为问题都出在周围人身上,而实际上他自己的行为及理解方式才是
问题所在。也就是说,这名男子终于能将视点从部分客体关系转移到完整客
体关系上了。

实际上,心理疗法的作用之一便是帮助人们脱离部分客体关系的视点,
从而获得完整客体关系的视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必须直面自己的错误,
这样才能起到修复心理的作用。然而,与其说在受到他人的指责后才能直面
自身的错误,倒不如说他人所给予的能引起共鸣的充分支持才是帮助自己直
面错误的必要条件。

۞۞۞

自恋性防御

克莱因还提出了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异常心理的重要概念,在这里我
们也顺便探讨一下。

无论是谁,能够做到直面自己的错误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坦率
地说出“是我的错”的人,一定是相当有气度且值得尊敬的人。就连颇具社
会地位的人在被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时,也会感到愤怒,并不断支吾搪塞,
甚而将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了。

用克莱因的话来说就是,因为陷入抑郁状态会伴随极大的痛苦,所以人
们为了避免痛苦会进行自我防卫。与直面自己的错误,从内心谴责自己而使
自身不愉快这一做法相比,盛气凌人地攻击他人显然更为轻松。克莱因把这
种为了避免自身陷入抑郁状态而产生的防御方式叫作“躁狂性防御”。

躁狂性防御的三种感情特征是支配感、征服感和轻蔑。这三种特征都具
有借助自己优越于他人这一点来保护自己的心理作用。这样的人有时也会通
过展示自己优越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赞赏,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这种
行为被称为“自恋性防御”。

也就是说,当人们充分发挥躁狂性防御或自恋性防御时,即使困难就在
眼前,他们也不会感到心情低落或孤立无援,而是表现为自信满满。夏目漱
石作为作家在文学界名声大噪时决定离开大学,只用自己手中的一支笔不断
奋斗下去,这个时候漱石的精神状态是最稳定的。然而,当他成为一名专业
作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写作,而且在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
的赞赏,他身边的支持者开始逐渐远离他,他也开始在报社中孤立无援时,
他又重新回到了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中,胃溃疡也开始反复恶化。

漱石对自己的妻子及孩子的残暴举动也一定出于躁狂性防御心理,试图
通过支配他人来保护自己。人们在倍感压力的时候,会通过支配弱者来保护

自己,从而维持自身内心的平衡。这种心理也是人们迈向身边随处可见的异
常心理的入口。

۞۞۞

是性欲还是支配欲?

在弗洛伊德所重视的支配人类的根本冲动中,有一种便是性冲动。弗洛
伊德认为,性冲动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存在。幼儿时期遇到怎样的性冲动对
象,以及体验到怎样的满足感或不满足感,决定了将来伴随这个人一生的嗜
好及性格。

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不少人反对弗洛伊德这种一切都用性冲动来解释
的做法。其中一人便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最初也曾是弗洛伊德学说的
信奉者。

阿德勒强调,与性冲动相比,支配欲才是激发人类的根本冲动。阿德勒
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确立了自己自成一派的心理学。

阿德勒认为,只有支配欲才是人类的根本冲动,他的这一思想继承了哲
学家尼采所强调的“权力意志”才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冲动的思想。这一思想
也通过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加以证实,并进一步推进。

马斯洛曾经在布朗克斯动物园观察过猿猴的举动。他发现,虽然大多数
时候猿猴都骑在其他猿猴的屁股上,但并不一定是雄性猿猴骑在雌性猿猴上
面,同性猿猴之间也会相互骑在对方上面。从这一现象中,马斯洛总结出,
猿猴之所以会骑在其他猿猴的屁股上,并不是出于性冲动,而是受支配欲控
制。

马斯洛在把研究对象由猿猴转为人类的面试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果:根
据支配倾向(想要支配他人的强度)的不同,可以将女性分为强、中、弱三
种类型,并且这三种类型的女性的行为模式表现有明显的不同。

有趣的是,男女在相互吸引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其支配倾向也比较接
近,特别是比较投缘的男女双方,男性的支配倾向只比女性稍微强烈一点。
只不过马斯洛的这一研究结果只适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其他年代并不
一定是事实的。

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支配倾向强的男性与支配倾向
弱的女性并不般配。马斯洛认为,如果双方的支配倾向差别太大,俩人便很
难产生一段认真的恋情。这一点恐怕即使时代变迁也会通用。

如果双方的支配倾向差别极大,但仍然很投缘的话,那么这对关系甚好
的情侣之间似乎应该是SM[1]的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只有极少数人能在SM
的关系当中获得满足感。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双方对等或是接近对等的关
系。马斯洛认为,当支配欲强的人与支配欲中等或支配欲弱的人存在着肉体
关系时,与其说双方之间是认真的恋爱关系,倒不如说支配欲强的人追求的
是对自身欲望的满足。

支配欲强的人之所以会特意选择支配欲中等或支配欲弱的人作为自己的
伴侣,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其自身无法建立与他人对等的人际关系。因此,他
才会选择处于绝对劣势的人做自己的伴侣。这样,支配欲强的人就能按照自
己的意愿来控制比自己支配欲弱的人。

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支配欲强的人不必担心自己会被他人抛弃,这便
能满足他的支配欲望。这个时候,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支配-隶属的关系
或是庇护-忠诚的关系。在前一种关系中,支配欲强的人会将自己的伴侣当成
用人一样趾高气扬地对待,稍有不满便对其发泄愤怒。相反,在后一种关系
中,支配欲强的人会变成伴侣的保护者,会把伴侣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
顾,并为伴侣安排好一切。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关系,支配欲弱的人都不会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支配
欲强的一方享有一切决定权,支配欲弱的一方只不过是言听计从而已。

[1] Sado-Masochism的缩写,意思是性虐待,是一种将性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特殊性活动。
——编者注

۞۞۞

只爱朋友妻的罗素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同时也是一位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并且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是在这样华丽的公众外表背后,罗素的私生活极其放
荡不羁,曾长期处于丑闻事件的风口浪尖。他一生中有过四次婚姻,第四次
结婚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可见其性欲有多么旺盛。实际上,他也经常骄傲
地在旁人面前谈论此事,他的这种完全不符合诺贝尔奖得主身份的言论经常
引得周围的人很不快。

罗素沉溺于对男性生殖器的迷恋,因为那是性欲与支配欲的结合体。对
这样的人来说,有魅力的异性都是他们的猎物,而且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被
征服的对象本人,而是将猎物据为己有的过程。也可以说,他们的征服是一
种自我目的化的行为。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将异性一个一个地据为己
有,一旦得手,对猎物的兴致便会骤然冷淡下来。他们与恋人或者配偶之间
的关系必然不会保持稳定。

罗素尤为感兴趣的是朋友或熟人的妻子。就像人们常说的,在色情世界
里,对男人而言,最可口美味的女性便是他人的妻子。罗素也似乎被通奸的
魔力所迷惑,不断染指朋友的妻子。哲学家怀特海的妻子以及诗人托马斯·
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的妻子等都成了罗素的牺牲品。很多人因此家庭破裂,
或者精神失常。

罗素之所以无法只与一位女性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应该与他小时候的
经历有关。罗素的母亲在他两岁的时候便生病去世了,在母亲去世之前,父
母之间的爱情也稍有奇怪之处。夫妇俩对大儿子的家庭教师因为患有结核病
所以一直单身很是同情,为了满足这位年轻男子的欲望,妻子自愿献出自己
的身体。我们也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认真讨论有关“性爱志愿者”的问
题,却不知道这一现象原来在一百四十年前就已存在。无论是思想多么进步
的理性主义者,在道德体制复杂的维多利亚王朝时代,贵族夫人主动将自己

的身体贡献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这都是异想天开。因此,妻子与儿子的家庭
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是在丈夫允许的前提条件下发生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种异常关系竟然是在罗素出生后不久发生
的。正值幼年的罗素与母亲培养依恋关系的时候,母亲却与丈夫以外的另一
个男子开始了一段亲密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多少都显得有点漫不经心吧。当然,依照当时贵族的生活习惯,夫人很早就
对自己的孩子断奶了,孩子是由乳母喂养的。

此外,罗素之所以会如此执着于性爱,可以说与幼年时期所受到的一次
伤害有关。有一次,幼年的罗素从马车上摔了下来,造成局部身体受损,可
能是后遗症的原因,年轻时候的罗素患上了阳痿,从此陷入了极度的自卑
中。

当然,后来罗素变得性欲旺盛大概也有精神方面的原因,而青年时期的
罗素却是一位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没有信心的年轻人。

罗素的第一任妻子比他大五岁,是一位极其性冷淡的女人。那时的罗素
心里所想的可能就是找一位适合自己的女子。然而,随着自身阳痿问题的改
善,在享受到性爱的喜悦之后,他便开始毫不避讳地寻找起猎物来。我们可
以认为这是罗素想要过度补偿曾经对性爱深感自卑的自己。到了中年,作为
哲学家及和平主义活动家的罗素,随着自身的名望越来越高,很多与他一起
做活动的女性追捧者便组成了他的“深宫后院”。

罗素对于女性的那种不知厌倦的征服欲望,其根源在于他无法与任何人
构筑一份稳定的爱情关系。由于无法达成本来想要追求的目标,从而陷入了
与之前我们谈过的自我目的化的行为一样的境地,罗素只能被困在没有出口
的反复强迫的循环路线中不能自拔。

罗素这种类型的人,在世人眼里有一个华丽的外表,能力出众,自信满
满,然而与他们接触下来,你会发现无法与他们产生共鸣,而且他们对于他
人的痛楚漠不关心。

表面上是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即使其私生活与其表面光环完全相反,
却仍然被看成世界和平活动家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恐怕也是我们经常遇到
的一种讽刺性的现实。

۞۞۞

缺爱和自卑感导致病态的自恋

比罗素早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也是一位极其自恋的人物,他
的生活比罗素更为混乱,并在其波澜起伏的人生当中耗费了自己的才能与生
命。

拜伦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比罗素更为怪异。拜伦无法拥有与女性之间对等
的爱情关系,喜欢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他所选择的爱人或伴侣,要么是卖淫
窟的娼妇或者他的崇拜者,要么是幼稚的小女孩或者农夫的妻子,抑或是还
俗修女等,她们一般都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女性。

那么在这种性取向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其实,拜伦的幼年时代比罗
素更为凄惨,他的自卑感也极为强烈,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也充满深深的
伤痛。

拜伦的父亲约翰是个史无前例的极品人物,被人称为“疯杰克”,日夜
沉溺于赌博及女色之中。如果说他作为一名父亲还做过什么的话,也就是他
在挥霍掉拜伦母亲的所有财产后没有跟别的女人私奔,以及他留给拜伦一个
与前妻所生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而已。也有人说拜伦的父亲最后是自杀的。

面对抛弃自己的男人的孩子,虽说孩子也是自己的,女人的心情一般都
会很复杂。特别是如果是儿子的话,女人更会从儿子身上找到抛弃自己的男
人的影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对前夫的消极思想投射到孩子身上。拜伦的
情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让拜伦的情况更为恶化的是拜伦的右脚畸形,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他的母亲常常像对待累赘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周围的孩子也经常拿拜伦寻
开心,欺负拜伦,拜伦的少年时代可以说极为不幸。

拜伦那异常自大的个性及过强的自尊心等扭曲的自恋情结,恐怕就是由
在幼年时代被百般奉承之后掉入极为凄惨的生活中所导致的。拜伦对其身体
的自卑,也使他无法相信自己能与女性建立对等的爱情关系。

如果拜伦一直陷在如此凄惨的境地之中,我们也就无法知晓拜伦的才华
究竟能施展到怎样的地步了。

命运为拜伦安排了成就拜伦的一系列事件。他的堂兄弟战死了,四年以
后身为男爵的祖父也去世了,因此,拜伦成为拜伦家族巨大财产及爵位的继
承者。那时拜伦十岁。从此,拜伦搬到乡下宏伟壮观的府邸居住,在名门学
校哈罗公学毕业以后,进入剑桥大学就读。表面上,拜伦是位贵族公子哥
儿,可是他内心里不稳定的那部分并没有痊愈。

用现在的话来说,拜伦内心不稳定的根源可以说是一种丧失自我的心理
危机。究其原因,与父亲的离开,母亲的冷淡,以及与身体上的自卑感所紧
密结合的丑形恐惧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简单来说,拜伦有一种无法爱上
女性的自卑感。

在性取向上,拜伦是双性恋,他并不是只对男性感兴趣,不属于纯粹的
同性恋。拜伦对于男性的性欲,是作为对女性的性欲的替代品发展而来的。
不对等的性关系的对象可以是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甚至可以是儿童或婴
儿。拜伦也是如此,有时他会选择远远小于自己,仅仅只有十几岁的男孩作
为自己的性爱对象。

拜伦甘愿选择并不符合自身条件的女性作为自己的伴侣,也是由他的自
卑感所致。自我爱恋的人经常会选择与自己并不般配的对象作为伴侣或爱
人,在极度自我爱恋的背后其实是自卑感在作祟。

۞۞۞

为什么无法阻止伴侣虐待孩子

对于拜伦或罗素这样的人而言,比起对等的爱情关系,他们更倾向于从
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人中获得满足感。虽然并不是多数人都如此,但这类人绝
不是少数。相反,也有不少人喜欢从被比自己优越的人的支配中寻找快乐。

有些人很容易被拜伦或罗素这种在某一方面具备卓越才能的魅力人物所
吸引,他们把这些人当神一样来崇拜,对这些人言听计从。这样的行为并不
值得大惊小怪。然而,现实当中有些人会做出比这些行为更不可理喻的事情
来,而且,他们的行为对象并不一定仅仅是有魅力、有才华的人。

在萨德屡屡因放荡的行为被以无耻之罪逮捕入狱时,他的妻子不仅帮助
他逃出监狱,还把他暂时藏在了自己的房屋中。萨德的妻子竟会原谅他如此
倒错的放荡行为,可见对萨德的妻子来说,比起遵从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
时刻忠于自己的丈夫更为重要。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现实中也时有发生。我曾经遇到过几位女性,她们
在伴侣的教唆下为伴侣做犯罪的帮凶,甚至替伴侣承担罪责。另外,一位年
龄大于伴侣的女性对爱人言听计从,不但没有阻止爱人虐待自己的孩子,有
时甚至还会帮助他,袒护他,以致孩子最终被虐待而死。

实际上,支配欲中等或支配欲弱的女性帮助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支配欲强
的男性犯罪的事件数不胜数。

隐藏在这些事件最深处的原因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不想失去对方的
爱,所以甘愿受对方支配,对对方言听计从,甚至为了对方牺牲自己。对这
样的人来说,只有受到他人的支配,他们才会有安全感。而这样的人大多在
幼年时期受到过父母的虐待,或是缺少可以真正保护自己的父母的爱。

۞۞۞

忌妒是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心理

但是,支配欲弱的人并非只满足于被支配的状态而不去追求满足自我的
支配欲望。支配欲弱的人也是有支配欲的。支配欲弱的人要满足自己的支配
欲望,一种方法就是去支配比自己的支配欲更弱的对象。

支配欲不强的人在整个大集体中看似完全不起眼,可是他们一旦与比自
己支配欲还弱的人组成伴侣,便开始随心所欲地支配对方。于是经常出现这
样的情况,一些人在外面的行为与在家里的行为完全不同,他们通过控制自
己的配偶或者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望。

第二种方法是把自己与支配自己的人同一化。也就是说,即使伴侣如暴
君一般支配着自己,自己依然可以通过将自己与暴君伴侣同一化来获得自身
的满足感。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支配欲。一个支配欲弱的人
可以通过加入优势群体来使自己在少数派中赢得优势。通过加入由支配欲强
的人统率的群体,使自己与他们同一化,即使面对一对一无法战胜的对手,
自己仍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望。从倚强凌弱的欺侮,到为
霸权而起的战争,归根到底都是支配欲与优越感在作祟。

而其背后应该是人的忌妒心及充满怨恨的情感在起作用吧。罗素曾经说
过,忌妒心是人类情感当中最强烈的心理。罗素认为,使得几个世纪的政治
处于动荡之中的就是大众的忌妒心理。因为大众的忌妒心理,法国大革命中
很多人被送上断头台;因为忌妒心理,在纳粹战争中犹太人一个一个被当成
替罪羊。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当中,所有人都是其他人的竞争对手,随着相互之间
的差距不断加大,人们的忌妒心理也会不断增长。本来是集体共同活跃的社
会,所有人都为了集体的幸福去竞争,如今则逐渐变成了人们为了独占个人
胜利的利益而竞争。

忌妒心理也许具备某种社会生物学的意义,它会对那些想要独占利益的
胜利者敲响警钟,因为忌妒心理的产生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独占可以牵制胜利
者进一步损害集体共同的利益。

即使竞争对手的成功是对组织或集体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忌妒心过
度的人仍然会把竞争对手的成功看作对自己个人幸福的威胁。因此人们对于
同事或是竞争对手的成功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忌妒心理。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对手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现实中职场暴力不断
增加,受到排斥的不仅仅是竞争力低下的软弱职员,不少人也会毫不避讳地
对竞争力强的职员表现出自己的厌恶。在这种职场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支
配欲弱的人内心深处扭曲的支配欲望吧。

۞۞۞

支配欲“中毒”

大概十年前,一部德国电影《死亡实验》成为当时热议的话题。电影讲
述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斯坦福大学举办的一项集体心理实验,电影是以
斯坦福监狱实验为材料改编而来的。心理学家将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改成监
狱,然后在报纸上登出广告,以高额报酬征集二十名男性实验对象。心理学
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实验时间计划是两个星
期。

电影里,随着实验的进行,犯人和狱警之间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他们
忘记了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个实验,彼此之间产生了相当激烈的感情对峙。一
方面,狱警为了忠于自己的职务,开始对犯人进行镇压;而另一方面,犯人
在受尽屈辱、极度愤怒之下,也开始不断进行无用的反击,最后终于失去了
控制。

在实验中,狱警同样为了让犯人服从自己而不断惩罚他们,把他们关进
仓库里禁闭,让他们在水桶中大便,等等。因此,犯人和狱警之间产生了不
信任感及被害妄想症,狱警对犯人的惩罚方式也不断升级恶化。他们强迫犯
人用手清洗马桶,如果犯人不服从,便对犯人施以暴力。实验导致一名犯人
精神错乱,另一名犯人也变得歇斯底里而退出了实验。最后由于律师的介
入,实验仅仅进行了六天就被迫中止,据说当时狱警的扮演者反对中止实
验。

人们大多会把这个实验看成证明社会角色是能超越个人性格和感情,能
支配个人行为这一事实的典型例子。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作“非个人
化”。不仅仅是扮演狱警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严格执行狱警的职务,扮演
犯人的人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犯人的举动。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把这两个角色看成社会角色之前,也可以
把这种关系看成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狱警渐渐沉迷于支
配犯人的快感之中;而另一方面,与其说犯人是受到自身社会角色的支配而

做出犯人的举动的,倒不如说他们是被狱警要求那么做的,在被迫服从的过
程中做出了犯人应该做出的举动。

最后,从狱警的扮演者反对中止实验可以推测出,对扮演狱警的人来
说,继续实验不仅会使他们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还会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快
感。

斯坦福监狱实验也说明了人类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支配他人的冲
动,如果是在密闭空间里,人类很容易失去控制。家庭暴力、虐待或暴力也
证实了这一情况。支配的一方坚信自己的行为出于正当的“职务”,要求对
方服从自己,若有抵抗则暴力相向。这种支配欲之所以会不断持续下去,是
因为通过暴力支配他人能够使支配者获得快感,只要不被公之于众,支配者
的所作所为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或痛苦等惩罚。

坐在权力宝座上的人都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也可以说他们是被权力所
产生的如吸食毒品般的快感所深深吸引了。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