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第一学期 - 第五章第六章 - 布施&五戒十善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marblechoo, 2019-10-02 09:31:18

第一学期 - 第五章第六章 - 布施&五戒十善

第一学期 - 第五章第六章 - 布施&五戒十善

单元五 布施

目标

1. 让学员知道什么是布施。
2. 让学员知道行布施的目标及好处。
3. 让学员了解如何实践布施及应有的心态。

一、什么是布施

· 布施(dana)可以很单纯。想给予一些东西的念头及动机(思),即是布施。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
此念头是依着对因果业报的肯定而升起的。

·布施精神中,蕴藏着的一种特别的素质(特相),就是放下、舍弃。当我们将让我们产生贪
着,执取的事物舍弃,送给有需要的人、动物时,我们就是在布施。

在一个冰淇淋圣代花很少的钱就可买到的日子里,一个十岁的男孩走进一间咖啡店,
坐在一张桌子旁边,一个女侍者把一杯水放在他面前。

“一只冰淇淋圣代多少钱?”
“50 分。”女侍者回答。
小男孩把他的手放在口袋里,仔细数着硬币的数量。“一盘普通的冰淇淋多少钱?”
他询问着。
一些人此刻在另一张桌子上等着,女侍者有点不耐烦了。“35 分!”她粗鲁地说。
小男孩又数了一遍硬币。“我想来一份普通的冰淇淋。”他说。
女侍者拿来一份冰淇淋,把账单放在桌子上,然后离开了。男孩吃完冰淇淋后,把
钱付给收款员后走了。当女侍者回来后,她开始擦桌子,当她看到桌子上的东西时,感到
非常难为情。在那儿,在空盘子旁边,整齐地放着两枚 5 分镍币和 5 枚便士--她的小费。

(摘自《隽永小品》)

~布施中蕴藏了舍弃的素质

有时候,我们将自己没有用,不喜欢了的东西“布施”给别人。这么做,我们是在布施吗?
“己所不欲,布施于人”??

布施的作用,除了帮助别人解除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自己,减少对事物的执取,贪着。

“一般的慷慨和布施有所不同。 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当一个人行布施时,目的是在于培养德行及减少自私和贪求。”

当我们看到许多的苦恼来自自己对许多事物的执取,贪染时,行布施成为了很好的训练,让我
们逐步减少对所布施之物的染着,慢慢地减少对事物的贪着。所以,当我们行学习布施的时候,
我们是朝着心中对布施之物没有执取与贪着的目标学习的。

“布施,是在灭掉鄙吝;战争,是在灭掉敌人。所以布施就有如战争一样。”

· 布施也需要因缘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布施的意念、布施的物品以及受施者。布施的物
品必须以正当的方法获得。

二、布施的目标与好处

布施的好处,是非常大的。佛陀曾说,若我们能真正了解布施所带来的好处,我们一定会不惜
一切地不断行布施。而这些好处,从世间的利益到出世间的功德,大略有以下几种。

I. 人际关系的提升
常行布施者,人缘会很好。时常帮助人,敌人自然少。
布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心了解及关心他人,以他人的需求为要。时常为他人着想的当儿,心
里的嗔心与不满自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柔软及慈爱的心。这样一来,我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
也就会提升。关系不再是建立在彼此对彼此的需求,而是建立在彼此对彼此的付出。

II. 心生欢喜
助人为快乐之本。布施能让我们因行善而欢喜。这样无求的布施不会让我们觉得失去些什么,
反而可以让我们肯定我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活得更踏实。

III. 好的业报
从因果业报的角度来看,布施肯定是可以带来好的果报。

“悭贪不生天, 愚不赞布施,智者随喜施,后世得安乐。”
《法句经·世间品》第一七七偈

IV. 修行、闻法的福报
“布施有令人柔软的素质。令心柔软,更容易持戒,修定。”

时常布施的人,尤其时常布施清净,帮助他人修行的人,在自己的修行方面也会时常遇到善缘。
时常布施的人,在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很有机会遇到善知识、适合修行的道场及学佛的机缘。

V. 灭苦
布施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去除内心的自私、贪爱及执取。我们在实践布施的时候,也同时学习放
下自己执取的身外物,进而学习放下对自我的执着。行布施的过程中,我们更容易体会无我的
智慧,达至灭苦的目标。

“‘我拥有儿子,我拥有财富’愚人由此而焦虑。自己亦非自己所拥有,何况儿子与财富?”
《法句经·愚人品》第六十二偈

总而言之,行布施可以为我们带来福报,也为我们带来智慧。这两者都是我们灭苦(灭除贪
嗔痴,灭除烦恼)道上的资粮。

三、布施的种类

I. 布施之物
根据所布施的东西来归类,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

· 财施:
又可以分为外财施与内财施。
外财施包括了外在物质上的布施,如布施金钱、食物等。
内财施则包括自己身体的部分,譬如捐血、捐献器官等。

· 法施:
法布施,是属于精神上的布施,这包括了一切知识的传授。其中佛法的传达,给人指引导向快
乐的方法以及分享灭除烦恼的方法,因此法布施可说是最无上的布施。

“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无上;一切滋味中,法的滋味最无上;
一切喜悦中,法的喜悦最无上;贪爱灭尽,众苦止息。 ”
《法句经·渴爱品》第三五四偈

· 无畏施:
无畏施也属于精神上的布施。其中包括给人安全,给人欢喜,为他人去除恐惧,倾听他人的苦
恼,原谅别人等。

我们可以布施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必须有智慧地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做布施。有一次,佛陀在说
法时来了个极想听法,却又饥饿难耐的牧童人,佛陀当下请侍者带牧牛童去用餐后才开始讲法。
虽然说法布施为最上,但也需视对象的需求而行。我们可以布施的选择也很多,所以我们不一
定要等到自己很富裕才布施,即使我们很贫穷,假如能放下内心的执着,我们亦能快乐地行布
施,在能力范围内舍下任何我们拥有的东西。

“在自己安好之时帮助别人是容易的事;在自己亦处于困境中时帮助别人,方是难能可贵的。”

II. 布施的对象
布施要以智慧引导。在给人财物时不应奢滥,应选择布施的对象。欺人、谎骗、强索的人,即
使乞求也不应乱给。佛陀在《布施分别经》中曾谈到,布施给越有德行的人,其福报功德越大。
因此对朝向清净之道的僧团的布施,比对个人布施有更大的福报及功德。

· 供僧
僧伽为佛法的实践者,也肩负使正法久住于世间的使命。由于已舍弃了世俗的事务,僧团成员
并无赚取任何金钱,因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就要由在家人来供养了。供养僧伽就是要护持清净
修学佛法,努力朝向灭苦的人。佛陀说僧伽是世间无上的福田,是值得供养的。通过我们的供
养,僧众就能不必为生活的必需品而挂心,而能专心地修行了。另一方面,在供养僧伽的当而,
我们也有更多机会听闻佛法。

如何供养僧伽呢?假和尚到处托钵讨钱的事件日益猖獗,因此身为在家佛徒的我们,应对一些
基本的比丘戒有所认识,如法地在适当的时候以四种资具(衣物、食物、住所、药物)供养出
家人。

III. 布施的果报
依果报来说,有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也有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
布施者如已完全没有了贪爱,愚痴,就会带来没有任何果报的布施。他们不会再有生老病死,
不会再有痛苦。这是最高尚的布施。

IV. 智相应与智不相应布施
布施的时候可以是纯粹跟随别人做而没有清明的心。布施也可以是在思维观察佛法的情况下进
行,这样的布施可以帮助行者培养内观智慧。

四、可以带来善报的布施

在布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使一些因缘条件具足,以加强我们布施的福报。

I. 布施前中后都欢喜
行布施前,我们欢喜地准备布施。行布施时,我们念念分明,清清楚楚并且欢喜地做布施。行
布施后,我们也欢喜地离去,不期待任何回应或回报,同时也不感后悔。

佛陀时代,一名富翁,虽然富有但却过着一如穷人的生活。原来,过去此富翁曾供养一名辟支
佛。但后来,他又后悔不已,私下说:如果把这些饭菜给我的家佣吃,不是更好吗?过后,富
翁因以饭食供养辟支佛,往生天界,过后几世更成为富翁,却因为后悔的果报,他不晓得穿好
衣服,不知享受五欲之乐。

II. 布施者要有德行
除了行布施,我们也要培育,在平时持戒,谦卑正直。

III. 布施之物要以正当方法获取
布施之物必须以不伤害他人及自己的方法获得。

IV. 布施者要有清净心
“无论对象为何人,有多少人,其布施者必须以清净心行布施。清净心即是不期望受施者任何
回报或帮助而布施,但却对业果有充分的信心。”

学习不期望受者的任何回报或帮助而做的布施。布施时没有‘我’在布施、‘我’的东西的念
头。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欢喜,是因为种种‘我’的念头生起,在污染着清净心:

“我在帮助你...”
“我帮得不够好...”
“我已经付出很多了,为什么你还...”

“如果内心不执取‘我’、‘我所有’,
而能清清楚楚(保持觉醒),那么所有的工作,
甚至包括繁重、污秽的工作都将充满乐趣。”

佛史比丘著《生命之囚》pg 50

V. 布施者需深信因果业报
我们在行布施的时候虽然不求回报,却清楚在因果业报的定律下,任何通过身口意展现的行为
都会产生果报。善业亦会产生善的果报,除非一个人已经完全脱离了贪嗔痴及我执。

“施所喜得喜,施上物得上,施妙物得妙,最胜得最胜。”

五、布施的心态

我们布施时的态度很多时候都反映我们的心态及动机。我们应当学习清净的布施,依以下几种
心态来布施:

· 以平常心来行布施,不因受施者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对待
· 以恭敬心,谦卑的来行布施,不因自己是施者而让受施者感到自卑
· 细心地行布施,细心地准备布施之物,不随便将多余或不要了的东西,“丢”给别人。

总是准备最足够,最好的东西给他人
· 主动地留意他人的需要,并主动地施予他人
· 亲自将布施物交到受施者手里

行布施时应避免的心态,则有以下几种:

· 渴望回报的心会让我们在布施后耿耿于怀,助长贪欲及嗔心
· 分别心会让我们因自己的贪欲而选择特定的布施对象,这也是增长烦恼的行为
· 我慢心会让我们在行布施后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产生更强的我执

对于这些负面的心态,我们需要小心留意。 为了避免这些习性的增长,布施时念念分明是很
重要的。

六、省察布施的动机

小查德是一个害羞的、文静的小伙子。一天,他回家对母亲说他很想为他们班里的
每个人做一张贺卡。她的心一沉,想道:“我想他不会那么做。”因为她已经观察到孩子
们从学校走着回家的情景,她的查德总是跟在其他人的后边。他们谈笑风生,彼此亲密无
间,畅谈不休。但是,这其间从不包括查德。尽管如此,她决定支持他的儿子。为此,她
买了纸、胶水和彩笔,在三周时间里,一夜连着一夜,查得煞费苦心地制作了三十五张贺
卡。

情人节的早晨,查德欣喜若狂。他小心地把贺卡排列起来,放到书包里,关上门走
了。他的妈妈决定给他煎烤他最爱吃的小甜饼,当他从学校回来的时候,能吃到热烘煤的
小甜饼,加上一杯热牛奶。她知道他可能要失望,这也可能会减轻一点痛苦,一想到他不
能得到许多贺卡或者根本一张也没得到,她就很难过。

那天下午,她把小甜饼和牛奶摆在桌子上。当她听到外面孩子们放学的声音时,她
向窗外望去确实是他们回来了,一路欢快地走着。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同样,查德跟
在他们的后面,他比平时走得快些。她注意到他空空如也的双手,禁不住眼睛湿润了。这
个时候,门开了,她抑制住了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给你做了一些小甜饼和牛奶。”她说。
但是,他几乎没听到她的话,而是径直跑过来,他的脸上容光焕发,嘴里嚷道:
“没有一张,没有一张。”
她的心沉了下来。
他接着说:“没剩下一张,没有一张剩下。”

~完全不求回报的布施

生活里,我们或许时常在种种动机下行布施。有时侯会因为行布施而心生欢喜,有时侯则反而
带来种种忧心及懊恼。甚至有时侯在行布施时,不知不觉地助长了种种的恶念及恶习。在学习
正确的布施心态前,我们可以先省察我们每次行布施的动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布施
的动机会时常变化,我们可以是:

· 不自动发心布施,由于乞化上门,不好意思拒绝而勉强布施
· 由于害怕受到指责或投生恶道畏怖而布施
· 想报答受者曾经给予的帮助而布施
· 由于希望受者将来的回报而布施
· 由于心想布施是善业而布施
· 因为我有,你没有的优越感而布施
· 希望布施会带来善名远播而布施
· 认为此布施可以帮助成就心的修行
· 因为世代或父母传下来而照例行布施
· 为了求得天神的喜悦、获得天神的庇佑、或希望上生天国而布施

无论是以上的那一个动机,都还是善行,都会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带来善报。但是,不清净的动
机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希望可以助人成就定慧的动机是最好与圣洁的推动。

基本上,布施可以依动机分成三种:
· 下等的布施:当布施是为个人名与利
· 中等的布施:当布施是为投生快乐的人生或天界
· 上等的布施:当布施是为了学习圣者,除去贪嗔痴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布施来净化我们,我们必须时常省察我们布施的动机,然后尝试提
醒自己不与贪欲爱染相应。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可以慢慢提升自己。

或许你已是一个常行布施的人,那么就尝试将布施的层次提升。又或许你刚升起要学习做更多
布施的心,那就赶紧把它化为行动吧!布施未必要找一个特定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
够细心的话,你会发觉,处处皆有布施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集》第六章:省察波罗蜜,第七章:杂集
2.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集》第一章:布施波罗蜜
3. 洒甘露比丘著《说吉话祥》常行于布施
4. 达摩难陀长老著《佛教徒的信仰》第八章 之 布施
5. 达摩难陀长老著《Treasure of the Dhamma》10.2 Reflections of Generosity
6. 帕奥禅师著《无上的布施》
7. 帕奥禅师著《布施之道》
8. 帕奥禅师著《菩提资粮》
9. 净行比丘著《布施》
10. 中村元著《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第十四章:经济伦理 之 布施的道德
11.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章,增注版,正闻出版社,1994 年 6 月初
版。

单元六 五戒十善

目标

1. 让学员了解什么是戒及(善?)的精神。
2. 让学员了解持戒的目的及意义,进而受持它。
3. 让学员了解如何实践五戒和十善。

前言

法律是因为社会动荡不安而制定,虽然有许多规条法令来维持社会秩序,但是法律方案都是治
标不治本,因为许多人遵守法治是因为害怕受惩罚,而非发自内心地维护善法。佛教戒律的精
神,在于止恶行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持,从个人身心开始著手,进而建立和乐的家庭,而
扩至整个社会以及国家。

一、制戒的起源

佛陀初期的弟子,都有过人的深切警觉与痛悔,动机皆属纯正与真切,故不需要戒条也能自律。
等到佛法盛行,僧伽人数激增,素质良莠不齐,佛陀为令正法久住,及调伏佛弟子的身心和维
护僧团的和乐清净、庄严才定了戒律。佛陀并不是一次就把所有的戒律制定,而是在各种因缘
和合下制定某条戒律。依佛陀的本意,最佳的戒律是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而非一种束缚。
除此之外,佛陀制戒也是为了使佛法久住以及佛弟子在佛入灭后,可以以戒为师。

二、戒的意义

戒是不能如此(诸恶莫作),律是应当如此(众善奉行);戒是个人的持守,有克己、警觉、
防禁的意思;律是团结的活动,有行善、摄众的用意。戒,梵语称为 sila;律,梵语称为
vinaya。戒是修行的方法中,特别对情欲性、习惯性的恶行,加以矫正而趋向善德的方法。故
持戒可谓是身心调整之初步功夫。戒的根本思想是止恶行善,以护生为主,不侵犯他人的自由
与利益,积极方面则是给予别人快乐,以慈悲心对待众生为原则。

三、善恶

看过《无间道》这部电影吗?戏中的人物善恶难分,刘德华在忠与奸之间挣扎徘徊,最后搞到
精神分裂;梁朝伟表面看似好人,但他在江湖里难免也要干下不少的坏事。到底善恶是谁定的?
界限又在哪里?

佛教对于善恶有很简单又清楚的定位。所谓善既是利人顺理,具有施舍、慈悲与智慧的精神。
恶是基于自私心而生起的,具有贪、嗔、痴。简单来说,恶是损人违理的。

在世间生存,“基本的贪嗔痴”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婴儿一出世就懂得如何吸取母奶,这是与
生俱来的求生技能,也可以说是‘贪生’的本能。为什么婴儿总是爱哭?哭是嗔心的表现,也
是求生技能之一,通过哭他们可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婴儿的任务只是吃、睡、排泄然后成长,
他们无法学习太多东西,因为痴性很重,所以婴儿是有贪嗔痴的。可爱只是他们的外表,而非
内涵。(有谁会欣赏婴儿的内在美?)

要说的是,人一出世就带着贪嗔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贪嗔痴导致出生。只要还是凡夫,一
定有恶性,这是肯定的。

不过,与生俱来的不止只有贪嗔痴,还有善的一面,通称为道德。是道德使人趋向完美,也使
人高尚,流芳百世。人们还能记得甘地、德兰修女、孔子、孟子等伟人,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令
人难忘,这也显现出人们对于道德的认同与重视。

简单来说,我们凡夫都有善与恶,而佛教的存在就是要教人止恶行善,然后再进一步解脱烦恼。

四、恶的根源

要去除恶,就得先找出其根源:

· 身体会犯的错:杀生、偷盗、邪淫
· 嘴巴会犯的错: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 意念会犯的错:贪、嗔、痴

我们要如何对治自己恶的一面呢?佛陀说用戒(sila)!所以佛教里,有五戒、八戒、十戒(沙
弥戒)、比丘尼戒(三百十一条)及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条)。其中,五戒是在家信徒最基本
的修行。

五、五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杀生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偷盗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邪淫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妄语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饮酒戒。(任何能导致神志迷乱之物皆属酒类之范围)

要注意的,是“学习受持” (sikkhapadam 译为‘学处’)并不等同于“不准”或“不可”。
前者是充满慈悲的,含有教育精神的;后者则是教条式的。佛陀从来不强逼信徒奉行其教导,
佛陀说:

“ 只有自己才能造恶,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自己才能清净自己。
净与不净只看自己,无人能够清净他人。 ” 《法句经·自品》第一六五偈

在教导持戒上,佛陀是要我们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明白持戒的重要性。譬如,佛陀教说一切众
生都和我们一样畏惧被杀与死亡,因此我们应戒杀,也不应唆使别人杀生。此外,佛教戒的范
围不只停留在远离恶的身体行为,而更进一步要让我们根除恶的念头。

I. 不杀生

要促成杀生必须符合五个因缘条件:
一、对方是生命
二、知道对方是生命
三、有行杀的意图(Intention)
四、付出行动
五、死亡结果

其中,意念(Intention)是促成杀生的重要因素,因为业力是由意念(思)产生的。

有一位果园的老板请教禅师:“Bhante(尊者),如果我不杀掉那些小鸟,我的收成会减少一
半,怎么办?”禅师答得妙:“这就要看你比较注重短暂的利益还是长远的利益。你杀了小鸟,
可以在今世发财。但如果你戒杀,则可以拥有持戒的功德,获益无穷。”

·佛教与素食

吃肉等于杀生吗?如果你有杀念及身体力行,那么这是很明显的。如果你只把肉当成你的食物
及符合“三净肉”(没有看到,听到或怀疑此动物是直接因你而死),那么吃肉也就不算杀生。
可是,动物是为你而死,这是肯定的,这是间接地害死。

吃素等于不杀生吗?在澳州,每天有超过一千只的袋鼠和白兔死于农夫的陷阱,每天也有不计
其数的昆虫死于农夫的农药。这些动物是为你而死,这是肯定的,但它们也是间接地被害死。

要再次强调的是,业力是由意念(Intention)产生的,有杀念才会促成杀业。人生存于这世间必
定会牺牲其他的生命,比如我们的汽车一天辗死多少小生命,我们开发城市又害死多少生命。
这世间是弱肉强食的,所以佛陀说:“世间是苦(Dukkha)的。”

把注意力放在“吃什么”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倒不如探讨“为什么要吃”。吃对佛陀来说只有
一个目的,那就是作为梵行生活的必需品。佛陀说:

“比丘们,吃喝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沉迷于身体的健壮,不是为了让相貌美观,不是为了
吸引力;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与活力,为了去除饥饿之苦,为了帮助你修行清净梵行。”

一个人的德行或清净,不是取决于他吃的是什么,而是由个人的言行思想而决定。佛陀时代,
僧侣过着乞食生活,由于施食者不一定素食,所以并未规定不可食肉。素食的课题,在佛陀时
代曾被提婆达多挑起,但佛陀从不肯定地说要只吃肉或只吃素食,也未肯定地说不要吃肉或不
吃素食。

我们天天都为吃而烦,尤其是刚离乡背井的新生,总是爱抱怨宿舍的食物不好吃。但如果抱着
佛陀教导的心态去吃,则不会为食物烦恼。不管是素是肉,好吃或不好吃,多或少,都能很轻
安地去面对。这就叫做“有正见地吃”。与其说吃素是一种美德,倒不如说“有正见地吃”最
为殊胜。

问题: 1.打蚊子或苍蝇这些害虫可以吗?
2.自卫杀人或动物有罪吗?
3.实验室里的白老鼠
4.堕胎
5.避孕

II. 不偷盗

五种条件促成偷盗:
一、他人之物
二、知道其为他人之物
三、有行盗的意念
四、做行盗的努力
五、移动其物

问题: 1.活动过后发觉自己的鞋子不见了,随便穿别人的鞋子回家。
2.朋友不在房间,借用他的文具或书本,然后放回原位。
3.复印正版的书。
4.支持翻版 VCD 或书。
5.小孩被逼偷东西给大人。

III. 不邪淫

佛陀描述说性欲是人最强烈的冲动。

“ 诸比丘,我知无任何其他色如女人之色吸引男人之心。诸比丘,女人之色注满男人之心。
诸比丘,我知无任何其他声……我知无任何其他香……我知无任何其他味……我知无任何其他
触……如女人之声、香、味、触吸引男人之心,女人之声、香、味、触注满男人之心。
诸比丘,我知无任何其他色、声、香、味、触如男人之色、声、香、味、触能吸引女人之心。
诸比丘,女人之心注满此诸物。”

《增支部》

佛陀知道人的欲望和迫切需求,所以佛陀不禁止在家信徒的性生活(淫),但要戒除错误和有
害的性行为(邪淫)。邪淫包括了与他人之妻或未婚妻、妓女及受父母亲保护者进行性行为等。

要注意的是佛陀并非禁止或批准性欲,这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佛陀只是指出什么是有益的(减
少贪、嗔、痴),和什么是无益的(增长贪、嗔、痴)以及其后果。

问题 1.婚前性行为可以吗?
2.看黄色电影或书刊可以吗?
3.自慰。
4.佛教徒是否被鼓励结婚?还是出家?

IV.不妄语

佛陀说语言中有四非法: 一、妄语(谎话)
二、两舌(诽谤语)
三、恶口(粗恶语)
四、绮语(无益语)

当我们说谎或骂人的那一刻,内心是欢喜的还是充满着嗔心的?(嗔包括害怕、担心及愤怒。)
一个喜欢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会是善的还是恶的?我们的嘴巴一天里说了很多话,有
益的话比较多还是废话比较多?假如一个人终日尽说些毫无意义的话,可以肯定他的内心是空
虚的。所以,避免这四种不如法的语言是应该的。

尽管如此,说话是人生的一种艺术,所谓“遇人讲人话,遇鬼讲鬼话”,在待人处事方面是要
善于巧变的。佛陀说法时也会因环境、对象、时事及根机而做教诫。佛陀教导讲话的技巧如下:

一、不真实之言,对人无益且令听者不欣悦的,切莫说;
二、真实之言,但对人无益且令听者不欣悦的,切莫说;
三、真实之言,对人有益但令听者不欣悦的,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说;
四、不真实之言,对人无益但令听者起欣悦的,切莫说;
五、真实之言,对人无益但令听者起欣悦的,切莫说;
六、真实之言,对人有益且令听者起欣悦的,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说。

问题: 1.善意的谎话可以说吗?
2.刻意隐瞒算说谎吗?
3.帮朋友签名报到可以吗?

V.不饮酒(不取用会麻醉身心的物品)

酒之所以会受欢迎是因为它能让人醉,使人感觉轻飘飘、爽快,从而达到壮胆之效,甚至可以
挣脱道德的束缚,做出一些平时清醒时不敢做的事情。其它麻醉品如摇头丸,毒品等亦是如此。

试问谁会在醉昏昏的情况下行善?由服用麻醉品,我们很有可能失去理智而做出违反以上四条
戒的行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时刻保持念(神志清醒)。念是清醒,是一种精神因素,念
使我们知道外境及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正念则可以避免我们作恶,是八正道里的其中一支。

“啊,诸比丘,我说念,于一切处一切法中均重要。” 《相应部》

问题: 1.喝一点点,不醉就行了吗?
2.医学不是证明喝些酒对心脏有益吗?
3.养命酒。
4.喝酒取暖。

六、为什么要持戒?

“没有任何花朵、檀香之芬芳能逆风而传播,但是一个人的德行之芬芳却能逆风而传播,圣
人的芬芳则传遍一切方向。” 《增支部》

许多人会主观地认为持戒是碍手碍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的。其实,戒有守护的功能,而由持
戒,我们甚至能获得更大的自由!翻开报纸,可以说大部分的罪案是因为没有持好五戒而犯下
的。譬如最近的法律系大学生被人群欧至死一案,双方就是没有持好第四条戒才会造成悲剧。
由此可见,戒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其他人。试问你喜欢与一个喜欢杀生、偷盗、邪淫、
妄语和饮酒的人成为室友吗?

持戒也可以带来快乐,因为它帮助我们舍恶修善。佛陀说:

“诸比丘,汝等舍恶。”恶能被舍弃。若彼恶不能舍弃,我将不作如是说。因舍恶能做到,故
我对汝等说“诸比丘,汝等舍恶。”
若此恶之舍弃导致损失与痛苦,我将不说“舍恶”。

“诸比丘,汝等修善。”善能修持。若善不能修持,我将不作如是说。但因修善能做到,故我
对汝等说:“诸比丘,汝等修善。”
若修善导致损失与痛苦,我将不说“汝等修善。”但因修善导致幸福与快乐,故我说“诸比丘,
汝等修善。”

战争是痛苦及悲哀的,和平则带来快乐与进步;同样的,内心的和平与平静也会带来快乐,这

就是戒的功能。佛陀说持戒有五功德:

一、往生善趣 :来世可生为人或天人。

二、富有 :除了世间的财富,还有出世间的圣财。

三、无畏 :由于端正行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

四、名声远播 :行为端正,自然有好的声誉。

五、离苦得乐 :得大解脱(涅盘)。

为什么说持戒能得大解脱?其实,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因为戒可以帮助修习禅定,
进而导向涅盘。

“ 戒是为了自制;

自制是为了无悔;

无悔是为了喜悦;

喜悦是为了轻安;

轻安是为了乐;

乐是为了定。 ” 《增支部》

七、八戒

每月的月圆日(初十五)或新月日(初一),为佛教的布萨日(Uposatha)。虔诚的佛教徒会在
这时到寺里去持守八戒,并修习禅定。所谓八戒,是之前的五戒(其中不邪淫戒改为不淫)再
加上以下三戒:

一、不非时进食(过午不食)
二、不跳舞、唱歌、看戏、不穿华丽的衣服、不化妆
三、不坐卧高广大床

通过对这些欲乐的戒离,目的是要协助感官的冷静,从而帮助修习禅定。

八、舍恶 = 行善

持戒并非消极,什么都不做。相反的,在不做什么的同时,也在实践崇高的德行。比如,当你
决定不杀蚊子,当下的心是充满慈悲的,所以持五戒的同时,也在修慈悲(不杀生)、自制
(不偷盗)、满足(不邪淫)、诚实(不妄语)和正念(不饮酒)。

九、戒的精神与殊胜

1. 积极而非消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佛教的戒律,禁止作恶,也禁止不做善。应当做的应去奉行,这称为作持,如果应
当奉行而不去做便是犯戒;反之,不应做的则应禁止,这称为止持,否则便是犯戒。

❖ 戒律不仅仅制止身口意的恶行,更有积极为善的作用;这也含有无量的悲心。故此,
持戒并非消极而是具积极意义的。

2. 护福法而非束缚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持戒能使我们的身口意逐渐清净,使我们远离恶与一切恶的
过患,故称为护福法。这不单是利益他人,也是利益自己的。

❖ 在修学佛法中,戒是一切菩提本,也就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清净受持戒方能在修学
定上有所成就,进而引发慧趣向菩提。

3. 克己以利他

❖ 从自我醒觉中克制自己的欲念和极力行善,而达到自性的净化及世间的和乐。

4. 以己度他情

❖ 以自己的感受,推度别人(一切众生)的感受。我们自己厌苦求乐,别人也一样,
应同理地了解别人的感受。以克制自己的情欲而持戒,是“予乐拔苦”的慈悲愿行。

5. 坚忍持净戒

❖ 守持戒行,要克制自己的私欲,所以要有坚毅的决心,忍受种种的考验,应该要有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的决心。

6. 止灭恶行,成就善业的因

❖ 戒是诸惑违犯的对治。
❖ 戒是阐明恶行杂染的净化。
❖ 戒是阐明超越恶趣的方便。
❖ 戒是阐明为须陀洹果及斯陀含果的原因。故此证得须陀洹果的人称戒圆满者。
❖ 戒能得无后悔之德。
❖ 戒是阐明回避沉溺娱乐的极端。

十、十善戒/十善业

十善是十条善业。佛陀教训,无非劝人戒恶修善;而一切善恶诸事,归纳起来,不外此十条,
这包括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犯之则为恶,守之则为善。五戒的扩大即是十善,请看图表:

五戒 不杀生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身
不偷盗 口
不邪淫 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意

不妄语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不饮酒 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不贪欲而慈心舍施
不嗔恚而慈忍积福
不邪见而多闻增慧

图表 6.1 五戒十善

十一、持戒的功德

1. 无后悔的目的

❖ 经云:“阿难,一切善戒具有无后悔的目的和功德。”
❖ 如五戒中的饮酒,是佛陀制来为弟子们遮止防范性罪于未然的。

五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性戒 *遮戒

图表 6.2 性戒与遮戒

*性戒: 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
就是罪恶。

*遮戒: 遮戒是佛陀制来为弟子们防范性罪于未然的。酒本身,并无罪恶,但因为饮了
之后可能促成罪恶,所以佛所不许。

2.得无怖畏羞惭

❖ 无怖畏:
发心受戒与学戒的佛弟子,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凶险,至少不再有因为主动
杀、盗、邪淫、妄语、酗酒引致的祸害。

❖ 施无畏:
持戒清净能广施无畏予一切众生,众人喜亲近。

❖ 无羞惭:
持戒与学戒的佛弟子,易得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为人光明磊落,身心安稳,问
心无愧,故有无羞惭之德。

3.得扬善名,为众人所敬爱

❖ 经云:“诸比丘!若有比丘,愿为诸同梵行者所喜爱、欢悦、尊重、礼敬,彼当圆
满一切戒。”

❖ 持戒清净者,能为人天导师,为世人所赞叹,广受众人的敬仰与爱戴。

4.得不昏昧

❖ 佛经有云:“持戒清净者,人与非人不能扰乱。”
❖ 受戒者容易入正定,远离颠倒梦想,在面对任何事情时,正念容易生起,不为所乱。
❖ 临命终时,得不昏昧。

5.得生善趣天界

❖ 感招善因善缘,得遇善知识,不堕恶趣,终成佛道。
❖ 能持守戒律清净者,因缘殊胜,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6.得大财聚(福德)

❖ 因不放逸,故有聚财之德,具足无缺。
❖ 寿命长久。

十二、破戒的原因

我们常常以“忍不住”的理由而破戒。要持好五戒就要沉得住气,要忍辱。佛陀赞叹:“忍辱
为最高的苦行”。请记住:“忍耐的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却是甜蜜的。”

在结束语中,简单地以佛陀给小沙弥罗睺罗的训诫,与你分享。

佛陀说:“罗睺罗,汝作何想?镜之用途为何?”
“作反照之用,世尊。”
“即是如此,罗睺罗,身应一再反思而后作。语业与意业也因一再反思而后作。”

十三、戒与忏悔

戒是学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持戒能使我们身口意三业逐渐清净。然而,初持戒,
难免会有所触犯。故此,在修学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忏悔来调整自己。忏悔的时候,我们必
须坦诚自己的过失,不覆藏,并决心不再重犯,使身心朝向清净。

总结

持戒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表现。五戒十善的受持是为了身心
的净化,以达致健全的人格;其亦是社会、国家的和乐、安宁的根本,它并不像法律的制定是
治标不治本的,而是身口意并重的行持、净化。

许多人不敢受持五戒,因为害怕受其束缚与担心破戒。实际上,即使不受持五戒十善,“善行
感善报,恶行感恶报”,业力因果的关系还是必然的,并不因为不受持五戒而行恶却不感召其
果报。也有人害怕自己无法持戒清净而处处担心犯戒、破戒。要知道戒的受持也有其次第,应
渐次递进的持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若能发露忏悔,并坚定恒长的受持下
去,最终将能达致身口意清净。

五戒十善是每个人都应持守的道德指南。持戒是为了自身的清净,推而广之而能净化社会、国
家,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
1. 那烂陀长老著《佛陀与佛法》 第十八章:业
第十九章:什么叫做业
第二十章:业的运作
2. 毗那达西法师著《佛陀的古道》 第九章:正语
第十章:正业
3. 达摩难陀长老著《佛教徒的信仰》 第八章: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第十章 之 素食
4. 洒甘露比丘著《说吉话祥》善学于戒律
5. 某位比丘著《现代佛法》
6.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集》第二章:持戒波罗蜜
7. 达摩难陀长老著《Treasure of the Dhamma》Part III: Morality
8.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版,正闻出版社, 1994 年 6 月初版。
9. 印顺法师著《佛法概论》, 正闻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 新版一刷。
10.净慧法师著《佛法在世间》。
11.觉音尊者著,叶均译,《清净道论》。
12.《佛学入门手册》。
13.《全国大专第一级佛学课程》,1992 年。
14.《北大第二期佛学课程》。
15.《理大佛学课程》。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