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chiahguatkeow99, 2021-07-27 04:34:57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错误》

Keywords: 中三华文·单元二·诗韵之美

中三华文·第二单元·诗韵之美

《错误》 作者:郑愁予

chiahguatkeow@smktar2021

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
祖籍河北宁河,出生于山东济南,
16岁随父亲移居台湾。

 当代诗人。台湾中与法商学院
(现台北大学)统计系毕业,东
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暨驻校诗人。

 现任国立金门技术学院讲座教授、
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作者简介:  郑愁予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豪
放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
味。

 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
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
美,自成一格。他的重要诗集包
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
女奴》《郑愁予诗集》等。

题解  《错误》是郑愁予于1954年创作的
现代诗。

 全诗以江南小城的风情作为中心意
象,写出战争时期闺中思妇盼望归
人的情怀。

 诗人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
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
整的艺术境界。

创作背景  诗的创作源起于中国对日抗战期间。

 郑愁予的军人父亲转战大江南北,
当时还是小男孩的郑愁予陪着母亲
住在家里,母亲天天都在盼望父亲
平安归来。

 20岁那年,他把当年的感知化作诗
歌《错误》。

 诗的主角就是以诗人母亲为原型。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关于《错误》……

请先听一听,
诗人自己怎么说?



注释: 我打江南①走过
①打江南:打,自、从。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江南,长江下游南岸的浙 东风②不来,三月的柳絮③不飞
江全境、上海等地区。是 你底④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中华汉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⑤
有南京、杭州等古都。 跫音⑥不响,三月的春帷⑦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⑧紧掩
②东风:指春风。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③柳絮: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④底:通“的”。
⑤向晚:傍晚。向,接近。
⑥跫音:脚步声。
⑦帷:女子室内的帷幕。
⑧窗扉:窗门。扉,门窗。

第1节:赏析

我打江南走过  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简单的“江南”二字,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充满诗情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画意的境地——那蒙蒙的烟雨,那翠绿的河岸和灵秀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的山水。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 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女性。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间限度;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 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比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
不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而是将喻体转化
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

第1节:小结

我打江南走过  这两句诗的内容涉及了三个层面: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她的归人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容颜、等待);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她等了一年复一年,时间在等待中悄然逝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去(季节里);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她也曾欣喜期待,以为她的归人即将到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莲花开),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因为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她的归人终究没有归来(莲花落)。

第2节:赏析

我打江南走过  这一节全用比喻,不同的喻体都指向于相同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的本体——“你的心”,在喻体的暗示中企图将
闺中等待女子的心理形象化。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 情景化的比喻:“东风不来”暗示静寂,“柳絮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不飞”正是一幅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情状,“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更是凸显等待者内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心的封闭(小城)和寂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第2节:赏析

我打江南走过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有冷暖色彩的对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比,天边的夕阳虽然酡红,但却给人只是近
黄昏之感;脚下的石板路悠长冰冷,却是所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在者无法逃避的路。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联系上下文,温暖的夕阳却远在天边且即将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西坠,这间或暗示等待者心中渺茫的期待仅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是一抹遥远的暖色;而冷清的、踏在脚下的
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寂寥的等待。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第2节:赏析

我打江南走过  “跫音不响”,“春帷不揭”隐喻妇人的心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扉几乎到达自我封闭的程度,彰显等待的漫
长。同时,紧紧地关着一颗寂寞的心,含着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深深的愁怨。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此节四五句同样暗示死寂,“东风不来”是客观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的视角,“跫音不响”则已经悄悄转为等待者的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听觉”,不经意地铺垫了下面的“马蹄声”。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第2节:小结

我打江南走过 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 四个“不”字关闭了所有的视觉和听觉,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为诗营造出沉闷而寂寥的气氛,不只反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映了客观的外部环境,还衬托等待中的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女子的心理环境。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第3节:赏析

我打江南走过  诗歌第三节,镜头重新聚焦在“我”身上。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这里引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马蹄是美丽的,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却又是错误?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显然,是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因为马蹄声引起了等待者的期盼,让她错以
为来者是归人。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 这一节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照应的运用。

 “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跫音”的照应、“美
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

第3节:小结

我打江南走过  “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错误”是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美丽”的,因为这瞬间的误会传达出一
种悲哀的美。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 这“美丽的错误”生动新颖地写出了思妇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的怀人心情,写出了那心中的寂寞和盼望。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然而,这“美丽的错误”也使妇人陷入了
更深的寂寞中。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整体印象

我打江南走过  这首诗的情感脉络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设想这样的场景:闺中女子枯寂的等待中突然传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来一阵马蹄声,这声音像曾经有过的无数次一样,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引起了她的满心期盼,她听着这声音越来越近、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越来越近却又越来越远,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个归人,只是一个过客。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这仿佛让人看见这个女子期盼时迅速地从椅子上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站了起来,凝神侧耳倾听,多么像一朵莲花的绽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开;又仿佛看见她在马蹄声远去之后失望地、颓
然地重新坐到椅子上,像一朵莲花的花瓣在风中
凋零。

总结

我打江南走过

《错误》篇幅短小,诗人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写起来却一波三折,让诗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绵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之情也不绝如缕。

理解与赏析

理解与赏析

1. 背诵本诗,体会诗歌的优美。[2.1.1]

理解与赏析

2.诗人在诗的第二节用了四个“不”字描写环境,对
这首诗起了什么作用?[2.1.1]

这四个“不”,关闭了所有的
视觉和听觉,为诗营造出沉闷
而寂寥的气氛,衬托等待中的
女子的心理环境。

理解与赏析

3. 为什么“达达的马蹄”是一个错误?[2.1.1]
因为“达达的马蹄”让女子误以为来者是归人。

理解与赏析

4. 诗中思妇的情感有何变化?[2.1.1]

期待 惊喜 失望

理解与赏析

5. 写出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5.5.1]

a.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b.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c.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d.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e.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谢谢用心!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