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
左丘明介绍 2
社会背景 3-4
原文 5
译文 6-7
注释 8-9
人物介绍 10 - 11
内容结构 12 - 13
意旨 14 - 16
表现手法 17 - 27
作品评价 28
总结 29
资料来源 30
《战马上的智者》- 介绍
作者:左丘明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散文体例:编年体
概述:
-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战争的一番评论
- 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的原理来击退强大的齐军
- 主要说明在战争中如何正确地利用战略
部署防御来打败敌人。
1
《战马上的智者》- 左丘明介绍
- 出生于: 公元前 556 年
- 逝世于: 公元前 452 年
- 时代: 春秋时期
- 名: 明/丘明
- 氏: 左丘/左/丘
- 著作:《春秋左氏传》、《国语》
- 鲁国人
- 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
- 与孔子生活在同个年代,曾有交集
2
《战马上的智者》- 社会背景
《曹刿论战》记载了在春秋初期(公元前684年),在
长勺发生了一场战争,史称为长勺之战,即是文章里曹
刿指挥鲁军并获得胜利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
和弱小的鲁国。
在文章中,鲁庄公身为国军出任统帅,而作战方式是
以车战进行。从鲁庄公出任统帅这点可以分析出当时的
军队并没有常备军,所以一旦发生战争,就会由国军担
任统帅;由贵族担任各级的军官;而士兵则是临时从奴
隶中征集的。当时的作战方式也是以车战进行的。
长勺在鲁国境内,对于鲁国来说,地形熟悉,还可得到
人力支援和物资供给。
从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刿是个冷
静睿智、有远见的人。
3
《战马上的智者》- 社会背景
齐国和鲁国是邻国,齐国是比鲁国强的诸侯国。长勺
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内乱。
齐囊公荒淫暴虐。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
去莒国和鲁国避难。齐囊公被杀后,齐国的君位空置了
起来。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准备回国当国君。公子小白抢
先抵达齐国夺得王位,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恒公。
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可惜被齐恒公打
败,齐恒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不肯。
鲁庄公十年,齐恒公又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
君位,举兵攻鲁。
长勺之战是齐恒公争霸期间少有的一次失败,也是鲁
国罕见的一次胜利。对于齐恒公调整自己争霸的策略有
着重要的影响。
4
《战马上的智者》-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
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
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
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战马上的智者》-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
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
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
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
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
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
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
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
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
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
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
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
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
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
去。”
6
《战马上的智者》- 译文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
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
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
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
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
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
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
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
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
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
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
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
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
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7
《战马上的智者》- 注释
伐:攻打。
我:指鲁国。
公:指鲁庄公。
肉食者: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
敢独自享用。
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加:虚报夸大。
以:按照。
小信未孚(fú):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狱:诉讼案件。
察:明察。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8
《战马上的智者》- 注释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败绩:军队溃败。
驰:驱车追赶。
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遂:于是,就。
逐:指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
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
伏:埋伏。
靡(mǐ):倒下。
9
《战马上的智者》- 人物介绍
- 春秋时期的鲁国
人
- 周文王第六子曹
叔振铎的后人
- 著名军事理论家
- 主要成就是长勺
之战
可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他之
所以可以取胜不是靠猛打猛冲,而
是靠谋以及智慧。
在战争中,一位优秀的谋略家可以
抵上成千上万的将士。
曹刿虽然没有将士勇猛,没有在战
争上当先锋,但他却能凭借着自己
的智慧,以弱胜强,为鲁国获得一
场胜利。
10
《战马上的智者》- 人物介绍
- 出生于前706年10月
7日
- 逝世于前662年8月
11日
- 鲁恒公之子
-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
六任国君,在鲁恒
公逝世后即位
- 在位32年 (前693
年—前662年)
从长勺之战中,可见他目光短浅的一面,
又可见他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在战争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
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是要盲
目出击,将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
无遗。
“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
而曹刿能够参战,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
愿意听取下层人士的意见有着紧密的关
系。
11
《战马上的智者》- 内容结构思维图
战前 - 鲁庄公将战
- 曹刿请见
- 二人对话
(作战关键在于
取信于民)
曹 - 曹刿分析战况,
给予指示
刿 战时
论 将鼓——未可——
可矣——齐师败绩
战
将驰——未可——
可矣——驱逐齐师
战后 曹刿分析取胜原
因 (会选战机)
- 彼竭我盈之时
- 辙乱旗靡之时
12
《战马上的智者》- 内容结构思维图
段一讲述的是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曹刿要鲁庄
公做好战前的政治准备。在二人对话中,曹刿问鲁
庄公凭什么作战。鲁庄公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
神保佑、察狱以情三个观点。曹刿否定前三个观点,
肯定后一个观点。他认为贵族的知识和鬼神的保护
无法决定战争的胜负,反而取信于民才可以有机会
获胜。
段二讲述的是战时,曹刿指挥鲁军获得胜利的过
程。重点在于“击鼓”和“逐师”两件事。写出曹
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后才可以反攻和曹刿观
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后才决定继续追击。曹刿的两
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胸有成竹,善
于捕抓攻击和追击的时机。
段三讲述曹刿分析获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即克”
二字就意味着战争已经过去,鲁庄公在这个时候问
获胜的原因。曹刿先论述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
时),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化劣势为优势。
之后,曹刿论述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
军虽然获得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没有轻敌。他仔细
察看敌情,确认齐军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
13
《战马上的智者》- 意旨
远谋
曹刿
想参与齐鲁 把握进攻 观察敌队
之战 的战机
不敢轻视
施展才华 敌疲我打 齐军
进见鲁庄 在鲁军擂鼓 齐军战败后
公 三次后才进 没有马上追
攻 击
进行三问 齐军早已失 - 查看轮碾过
三答 去士气 的痕迹
- 远望齐军的
队形
14
《战马上的智者》- 意旨
《曹刿论战》发生在春秋时代,在当时相比更有活力
的齐国,鲁国一直在战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文章通过
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
现出曹刿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此外,还说
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
时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时,带出了远谋是整篇
文章的主旨,紧绕着“论战”来凸显远谋这个主旨。远
谋二字是指远大的谋略,深远的计划,是出自这篇文章
的。
在公元前685年(长勺之战这件事发生的前一年),
齐恒公刚刚即位,曾讨伐鲁国,当时齐国获胜了。在公
元前684年,鲁国又借口要发起战争。在那个时候,非
常需要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从旁指挥。当时,身为普通
百姓的曹刿以“肉食者鄙”表达出他认为当官的见识浅
薄,不能考虑周全,唯独他这位民间奇才有“远谋”,
他想 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以便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他
以这点为理由,要进宫进见鲁庄公。曹刿其实心里很清
楚,鲁庄公因为在前一年败给齐国,所以很需要一位谋
士。他见到鲁庄公后,并没有按照“君问臣对”的正常
套路来为鲁庄公分析战情,反而一开口劈头就问鲁庄公
凭什么与强大的齐军作战,在这里曹刿已经占了上风。
从三问三答中,鲁庄公已经完全信任了曹刿,认为曹刿
是他的救命稻草,使他有信心出战。从这点可以看出,
曹刿是个有谋的人,他原本就想要参与在这场战争中了,
所以他为了参战才去进见鲁庄公。
15
《战马上的智者》- 意旨
在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军, 曹刿没有贸然行动。自古以
来,中国战法都是进攻擂鼓的。交战双方会提前到战场,
各自布阵。等双方布阵完毕,一方开始擂鼓,示意可以开
战,另一方会随即擂鼓,于是双方才开始冲锋。我们可以
看到在长勺之战中,齐军已经擂鼓,表示可以交战了。齐
军击鼓2次,可鲁军始终不擂鼓。齐军认为鲁军还没准备
好,就放松戒备了。第三次击鼓时,经过前两次的擂鼓齐
军的精神已经难以集中,注意力也开始分散了,还以为鲁
军这次又不擂鼓,就没做冲锋的准备,可没想到这次鲁军
擂鼓了。精神饱满的鲁军冲向齐军,而齐军仓促应战,自
然败下阵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曹刿是个远谋的人,
可以分析出敌队的心理活动,并且想出“敌疲我打”的应
对策略。
根据《左传》的记载,到了春秋时期,不论大小战
役都是用“车战”来进行的。可以说,春秋是中国古
代“车战”最鼎盛的时期。在齐军已经被击败后,曹
刿并没有马上下令追击,反而是先下车查看地上被齐
军的轮碾过的痕迹以及先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是因为
曹刿考虑到齐国毕竟是个强大的国家、实力很强,不
能轻视,担心齐军假装战败途中设伏。他看到地上被
齐军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队形也很混乱、旗子也倒
下了,由此确认齐军早已溃不成军,才下令继续追击,
将齐军一举赶出鲁国境内。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曹
刿远谋的特性。
16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17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曹刿 鲁庄公
- 冷静睿智 - 性格急躁
- 做事谨慎 - 遇事慌张鲁莽
- 不急于击鼓进军 - 急于击鼓进军
- 仔细查看齐军车轮 - 即刻下令追击齐军
碾过的痕迹后才继续
追击
18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段一中所提出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
食者代表的是鲁庄公,讲述鲁庄公目光短浅,未
能远谋,对比出曹刿是个有远见的人。
在曹刿进见鲁庄公时,所发生的三问三答中,
对比出鲁庄公并没有曹刿善谋。
在战争中,鲁庄公急于求战和追击齐军,可以
对比出鲁庄公轻率鲁莽、缺乏军事和指挥才能;
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懂得把握时机也
善于观察,即谨慎又果断。曹刿善于捕抓战机,
而鲁庄公缺乏这种认识,谋略不足。
战后,“公问其故”这句更显现出鲁庄公无谋,
他糊里糊涂地打赢了一场战争,却不知为何赢。
反观,曹刿分析地很精透中肯。曹刿的有谋和鲁
庄公的无谋,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曹刿对战争的认识超越了鲁庄公,他的雄才大
略是众人难以到达的。
19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曹刿 “乡人”
关心国事 认为百姓无法参
与于国家大事策
划中
主动请求鲁庄公 泼曹刿冷水,认为
接见自己,想与 打仗的事当权者自
鲁庄公一同作战 有谋划,百姓无需
20 参与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从“其乡人曰”这句中,可以推知出曹刿的
身份是位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并没有官位。
从“刿曰”这句中,显示出他“位卑未敢忘忧
国”。他关心国家大事、深谋远虑,担心当权
者的目光短浅,无法做出对国家有益的正确判
断。
反观,曹刿的同乡同样身为普通老百姓,却
认为没有必要去参与当权者的谋划。他认为战
争是王侯将相之事,小人不得而谋之。这点就
可以明显表现出曹刿与乡人的对比,曹刿对国
家大事很上心,而乡人的目光显得比较狭隘,
认为百姓无法改变当权者的谋略,只有听从的
份。曹刿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体现出他的爱国精
神。这样的思想拿出来与乡人做对比,就显得
曹刿犹如一座大山,令人仰视。
21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将战争的开始、
发展、高潮、结
局记述得很清楚
结构严谨 段落之间的过渡
自然,没突兀
文章前后的照应
紧密
22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曹刿论战》全文仅用222字,就将战争的开始、
发展和结尾记述得清清楚楚。第一段写的是战前
讨论,曹刿去进见鲁庄公,描写了三问三答的情
节。第二段写的是战时经过,曹刿与鲁庄公一同
到长勺与齐军作战。第三段写的是战后总结,曹
刿向鲁庄公总结胜利的原因。整篇文章下来事态
发展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没有让读者觉得有突
兀。第一段的结尾“战则请从”与第二段的“公
与之乘”衔接,第二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
三段的“既克”衔接。这样的衔接让文章看起来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文章的前后照应紧密。以第二和第三段为例,
“齐人三鼓”“三而竭”相照应。齐军三次击鼓
为三次击鼓后齐军的士气就被耗尽作为铺垫,前
后照应。此外,第二和第三段的“下视其撤”和
“吾视其辙乱”相照应。第二段所讲述的是曹刿
下车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与第三段曹刿看到
车轮的痕迹混乱,这两句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3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擅于塑造人物形象
曹刿
请见 问战 参战
“肉食者 三问三答 - 两次未可
鄙,未能 - 两次可矣
远谋” 有卓越的军
事才能 有过人的
有政治远见 谋略
24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在《曹刿论战》中,不难看出曹刿是故事的主角。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这里就可以看
出曹刿是个关心国事并且有政治远见的人。他想进见
鲁庄公是因为他对这场战争有自己的见解,他也想确
保鲁庄公有足够的政治准备去迎战并表达自己想参与
在这场战争之中。
通过他请求进见鲁庄公并进行三问三答中可以看出
曹刿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三问三答中,可以分析出
他认为作战最主要就是取得民众的信任,必须先取得
大众百姓的拥护,这样才能确保战争有取得胜利的预
算。他认为只有具备了“民意”“民从”的条件才能
上战场,如果连这个条件都没有,毋庸置疑肯定会战
败。
在战争时,文章中以他从容不迫地指挥鲁军时的两
次未可和两次可矣来表现出他有过人的军事谋略。曹
刿在指挥鲁军时考虑周到,能够运用正确的战术来取
得胜利。在战争的过程中,他深知军队的士气在战争
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并且懂得善用有利的作战时机进
行反攻。身为较为弱势的一方,曹刿也不惧强敌,每
一次下令都小心谨慎。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军事才
能战胜了较为强大的齐军。
25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擅于塑造人物形象
鲁庄公
将战争的希望 急于求战, 急 - 备战时见刿
寄托于施行"小 于攻击 - 作战时用刿,
惠"和祈求神灵 亲自参与打仗
保护上
说明他政治上 说明他军事上 表示他知人
无能 无知 善用,虚心
纳谏
26
《战马上的智者》- 表现手法
当曹刿问到鲁庄公在战前所进行的政治准备时,他
首先想到的是食物、衣服这类的东西,自己没有独自
享用,而是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都没有夸
大数目,然而这些准备和战争取胜没有关系。从这点
就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无能,要等到曹刿提点后才意
识到作战最关键的是要取信于民。
在战争时,从“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这两句
就可以看出曹刿对于军事上的知识不足。他急于求战,
急于攻击,没有考虑是否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或者敌方
可能会设下埋伏等因素。他不懂得“一鼓作气”的道
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想要盲目出击,这
点将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
当时的社会施行君主专制,国家大事都是君主一个
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
了。可在这个时候,曹刿却执意要进见。其实这个时
候鲁庄公可以不接见曹刿的,可鲁庄公并没有因为他
是君主而高高在上,也没有因为曹刿是平民百姓而不
接见。在作战时,鲁庄公的指令一直被惨遭制止,但
他能从谏入流,这点不得不佩服他是个虚心听取别人
建议的人。鲁庄公也是个知人善用的人,他放手让曹
刿施展才能。如果没有鲁庄公,曹刿再有才也没地方
施展,可以说鲁庄公是曹刿的伯乐。
27
《战马上的智者》- 作品评价
1. 唐代刘知几《史通》: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
博。信圣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
2. 毛泽东: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
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
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
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
战例。
3. 清代刘熙载:若论字句之精严,则左公允推独
步。
28
《战马上的智者》- 总结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以齐鲁的长勺
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
战术并且掌握战机才能获得胜利的道理。文章的语言
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展现了《左传》的艺术成
就。这是中国历史上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主要
是表现出曹刿的远谋,他抓准的作战的时机,帮助鲁
庄公战胜强大的齐国。
如果以现代的角度来看,抓准时机确实很重要,尤
其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曹刿是通过齐军的三次击鼓和
马车撤退逃亡的痕迹来抓住进攻的时机。在现实生活
中,时机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的。在工作中,我们
要努力地向把握每次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此外,除
了在抓准时机,我们也要努力地去提升自身的能力,
毕竟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曹刿之所以可以表现自
己的卓越军事才能是因为得到了鲁庄公的赏识。他之
所以可以得到赏识也是因为他熟悉各种兵法,并且还
能熟练地去应用。我们需要向曹刿学习,在机会到来
之前,必须要先武装好自己,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
的人际关系等,才能在职场上立足。这样机会来临的
时刻,我们才能很好地抓住它。
此外,我们也要像曹刿一样有远见,他的远见是在
政治与战场上的。在现代,我们在做事时,要有战略
的眼光,也要有长远的计划,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而是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
29
《战马上的智者》- 资料来源
- 王殿梅。(2018)。“鄙者“还是“智
者”——《曹刿论战》人物形象辩论。教
育与社会科学综合,4,80。
- 古诗文网。(n.d.)。曹刿论战。
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0c4d9d86a8
50.aspx
- 陈兴芜与傅德岷。(2013)。《中国古代
散文流变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 陈宇航。(2020年11月4日)。曹刿论战
写作特点。初三网。
http://m.chusan.com/zhongkao/116415.html
- 黄翀(2019)。曹刿论战。教育与社会科
学综合,11,37-4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