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2021年高一华文_年终大考--试卷二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PLHS Library, 2023-05-03 01:27:48

2021年高一华文_年终大考--试卷二

2021年高一华文_年终大考--试卷二

1 霹雳怡保培南独立中学 SM POI LAM (SUWA) IPOH 2021 年年终大考 华文 试卷(二) 日期 : 17-11-2021 时间 : 1400-1545 (105 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级:高一忠、仁、信、义、平、智、爱、勤、和、礼 考生须知 (一)本科试卷包括: 试卷一:写作 (40%) 试卷二:语文测验 (60%) (二)试卷二共分四组: 甲组:语文基本知识 (10%) 乙组:文学与文化常识 (14%) 丙组:现代文阅读 (18%) 丁组:古诗文阅读 (18%) (三)直接作答在高中华文作答纸的特备空格内。答案的号码必须与题目号码相符。 (四)所有答案,均须加标点符号。 (五)只可用蓝色、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不得过于潦草。 (六)本试卷共印九面。 本试卷印有 9 页 出题老师: Liew ……………….. (刘美仪) 检阅者: ……………….. (江芷菁) 未经正式宣布 不得翻开内页


2 甲组 语文基本知识(10%) 7 题全做 1. 以下哪一项没有错别字? (1%) A. 恶耗 接洽 脉搏 优柔寡断 B. 剔除 对弈 寒暄 平心而论 C. 针贬 修葺 瑕疵 惊慌失措 D. 伛偻 殉职 对峙 沸反迎天 2. 以下哪一项没有语病? (1%) A. 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B. 6 月 14 日是 “世界献血日” ,当天有很多民众响应此活动。 C. 响应上级号召,某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 D. 这次篮球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的阶段。 3. 以下哪一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是恰当的? (1%) A. 炎炎夏日,各品牌的空调成了各大商场炙手可热 ....的畅销商品。 B. 放眼望去,满山的梨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C. 这篇文章不蔓不枝 ....,句句都是至理名言,难怪要得奖了。 D. 某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1%) ① 不管________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② 新上任的检察官衣着______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 什么。 ③ ________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 修理 俭朴 时势 B. 修缮 简朴 时势 C. 修理 简朴 时事 D. 修缮 俭朴 时势 5. 写出句子主干。(2%) (a)在小兰的记忆上,这大约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 (b) 他们在失望中顺着塞纳河走去。 6.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a)你走你的路,你不是我们的同路人。 (b)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闹得大家议论纷纷的。


3 7. 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2%) (a)她站在我面前,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温柔与怜悯,但绝对没有一丝嘲笑和鄙薄..。 (b)我吓得瘫倒在她面前,语无伦次地嗫嚅..起来。 乙组 文学与文化常识(14%) (Ⅰ)选择题(2%) 2 题全做 1. 以下哪一项对居伊·德·莫泊桑的叙述不正确? (1%) A. 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 战争的残酷,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C. 被尊称为“世界中篇小说之王”。 D. 作品有《羊脂球》《项链》等。 2. 以下哪一项对乐府诗的叙述不正确? (1%) A. 乐府诗的出现,标志中国抒情诗歌的成立。 B. 乐府民歌出自民间创作,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 乐府诗常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D. 《东门行》是一篇出色的汉乐府民歌。 (Ⅱ)填充与简答题(12%) 5 题全做 3. 《行行重行行》是《_______________》的第一首,推测是_______________晚期一些失 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 (2%) 4. 《祝福》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刻画______________的艺术形象,深刻地 反映了旧社会中劳动妇女在封建思想和礼教摧残下的悲惨命运。 (2%) 5. 《拉子妇》的原名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生于东马砂拉越 州。 (2%) 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美国著名作者。这篇文章被誉为 “美国_______________写作中的不朽名篇”。 (2%) 7. (a)《陌上桑》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诗中哪八句以众人的反应来描写罗敷的美 貌? (2%) (b)在《行行重行行》中,哪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夫君迟迟不归的猜疑和怨怼? (2%)


4 丙组 现代文阅读(18%) 细读下列两篇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章 1] 9% 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我们都屏气等着 那心惊肉跳的一喊,不料什么声响都未曾听到。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 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作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 忙。我摘青椒的时候,突然从蒂旁钻出一只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 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一样扔出老远。待柿子椒停止了滚动,我用杀虫剂将那 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个小虫,何必如此慌张。”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 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来破绽。” “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小时候是不怕虫子的。有一次妈妈听到我在外面哭,急 忙跑出去一看,我的手背又红又肿,旁边一条大花毛虫正在缓慢地爬走。我妈知道我叫虫子 蜇了,赶紧往我手上抹牙膏,以后,她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 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 “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 ‘妈妈……头上……有……’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 我看。” “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我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 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像以往一样的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 倒了,就会摔坏她。我不但不曾昏过去,神智也是从来没有的清醒。 “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大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 坏了我的孩子。”


5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了解了当年我的妈妈,让我一生对虫子这种幼小的物体骇之 入骨,一方面保护了我,一方面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把一种新的恐惧,注入到我的心里。 如果我大叫大喊,那么这根恐惧的链条,还会遗传下去……” “我颤颤巍巍伸出手,长大之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 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 “虫子的体温,比我的手指要高得多,它的皮肤有鳞片,鳞片中有湿润的滑液一丝丝渗 出,头顶的茸毛在向不同的方向摆动着,比针尖还小的眼珠机警怯懦……” 女友说着,我在一旁听得毛骨悚然。只有一个对虫子高度敏感的人,才能有如此令人震 惊的描述。 女友继续说:“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暇的目光笼罩着我,在她面前, 我是一个神。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 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 “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 啊。” 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选自毕淑敏《青虫之爱》) 题目 4 题全做 1. 文中“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我”为什么感到愕然? (2%) 2. 请写出下列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 (4%) (a)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b)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一样扔出老远。 (c)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d)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3. 请分析女友的人物形象。 (2%)


6 4. 以下哪一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是不合理的? (1%) A. 文中第二段写男生用飘落的杨花坠都能把女友吓得昏过去,是为了表现女友怕虫子的 程度。 B. 女友小的时候是不怕虫子的,在她被一条大花毛虫蜇过之后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看 到虫子就真魂出窍。 C. 女友的母亲只要看到女友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吓唬她,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她,只 是方式不巧当。 D. 文中体现出女友对虫子的极度害怕,但为了怀中的女儿还得强忍,从而体现母爱的伟 大,母亲的伟大。 [文章 2] 9%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 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 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 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 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 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 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 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 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 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 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 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 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 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 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 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 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 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 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 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 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7 《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 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零年五月十六日 (鲁迅《鲁迅自传》) 题目 4 题全做 1. 作者决意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鲁迅后来为什么放弃学医? (3%) 3. 为什么鲁迅的工作经常变动? (2%) 4. 鲁迅的笔名是从母姓。从本文来看,母亲在鲁迅一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丁组 古诗文阅读(18%) 细读下列三篇古诗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课内文言文](8%)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题目 4 题全做 1. 以下哪一项加点词语的意思是错误的? (2%)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B. 泉香而酒洌.(清澈) C. 觥.筹交错(酒杯) D.树林阴翳.(茂密) 2.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2%) (a)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 (b)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太守“醉的原因”。 (2%) 4. 请将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 (2%)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课外文言文](6%)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② 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 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 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茸 :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 ②雅量:宽宏大量 ③诡 :欺骗


9 题目 3 题全做 1. 白家庄的某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后,发生了什么事? (2%) 2.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 3. 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2%)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课外古典诗词](4%)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 2 题全做 1. 这首诗歌点出了什么季节和地点? (2%) 2. 诗人在诗中用一个“柳”委婉地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2%)


2021年高一华文_年终大考--试卷二

Enter your Authorization ID to access.

Enter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