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霹雳怡保培南独立中学 SM POI LAM (SUWA) IPOH 2022 年 第一次月考 华文 试卷二 日期:24. 02. 2022 时间:1350 -1535 (105 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班级:S3LI/ S3REN/ S3ZH 考生须知: (一)本科试卷共分两份: 试卷一:写作 (40%) 试卷二:语文测试 (60%) (二)试卷二共分三组: 甲组:语文基本知识与文学文化常识 乙组:现代文阅读 丙组:古诗文阅读 (三)试卷二须直接作答在高中华文作答纸的特备空格内。答案的编号必须与题目编号相符。 (四)所有答案,均须加标点符号。 (五)只可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作答。字迹不得过于潦草。 (六)试卷二语文测试共印面。 本试卷共印 10 页 出题老师: 检阅者: ……………… ……………… (薛锶萍师) (江芷菁师)
2 甲组 语文基础知识与文学文化常识(18%) 语文基础知识(8%) 4 题全做 1. 以下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 A 挑衅 娇揉造作 摩肩接踵 B 难堪 庸人自扰 瞻前顾后 C 蒙眬 暴殄天物 不能自已 D 斑驳 感人肺腑 运筹帷握 2. 细读下文, 依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a) 父母对孩子不会有(shē) ___望, 他们只想孩子快乐, 没有(āi) ___ 伤。 (b) 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 使焦___(zhuó)的灵魂___(huàn)觉 自己活在未来。 3. 以下文段两处出现语病, 试找出并修正之。 (2%) 我国教育部计划将派遣一支队伍,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上海的成功模式,以 汲取上海成功培训“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优秀学生的模式。 4. 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句。 (3%)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沒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书籍, 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学文化常识(10%) 选择题(2%) 2 题全做,每题 1% 1.《涉江》一诗,选自以下哪一部屈原的作品? (1%)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招魂》 2.《前赤壁赋》属于赋的哪一种类型? (1%) A. 大赋 B. 散文赋 C.律赋 D. 抒情小赋 填充与简答题(8%) 4 题全做,每题 2% 3.《生命的化妆》是一篇 _____________ 散文,文章选自 _____________ 的《星月菩提》。 (2%) 4. 宋代文学史上所谓的 “三苏” ,指的就是 _____________ 、苏轼及 _____________ 父子三人。 (2%) 5.请在于横线处填入正确的诗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以后由父亲取 _____________ ,周代开始,男女举 行冠礼和笄礼时取 _____________ 。 (2%)
4 乙组:现代文阅读(24%) 细读下列两篇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章 1】 若干年前,看过报道,西方某都市的报纸,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 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的答案。来稿很踊跃,各界人士纷纷应答。报社组织 了权威的评审团,在纷纭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了三个答案。 因为众口难调意见无法统一,还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按照投票者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发布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的名单。记得大致顺序是这样的: 一、给病人做完了一例成功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 二、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 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沙堡的顽童,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的作家。 消息入眼,我的第一个反应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涂了辣椒油,然而十分怀 疑它的真实性。这可能吗? 不是什么人闲来无事,编造出来博人一笑的恶作 剧吧?还有几分惶惑和恼怒,在心扉最深处,是震惊和不知所措。 也许有人说,我没看出这消息有什么不对头的啊?再说,这正是大多数 人对幸福的理解,不是别有用心或是哗众取宠啊!是的是的,我都明白,可 心中还是惶惶不安。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梳理思绪,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 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我是一个幸福盲。 为什么呢?说来惭愧,答案中的四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我都一定程 度地拥有了。我是一个母亲,给婴儿洗澡的事几乎是早年间每日的必修。我 曾是一名医生,手起刀落,给很多病人做过手术,目送着治愈了的病人走出 医院的大门的情形,也经历过无数次了。儿时调皮,虽然没在海滩上筑过繁 复的沙堡(这大概和那个国家四面环水有关),但在附近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挖 个洞穴藏个“宝贝”之类的工程,肯定是经手过了。另外,在看到上述消息
5 的时候,我已发表过几篇作品,因此那个在备选答案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作 家完成最后一字”之感,也有幸体验过了。 我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可我不曾感到幸福,这真是莫 名其妙而又痛彻的事情。我发觉自己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这 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所有的努力和奋斗,犹如沙上建塔。从最乐观的角度 来说,即使是对别人有所帮助,但我本人依然是不开心的。我哀伤地承认, 我是一个幸福盲。 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从那时起,我开始审视自 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我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我像一个自 幼被封闭在洞穴中的人,在七彩光线下学着辨析青草和艳花,朗月和白云。 体会到了那些被黑暗囚禁的盲人,手术后一旦打开了遮眼的纱布,那份诧异 和惊喜,那份东张西望的雀跃和喜极而泣的泪水,是多么自然而然。 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目光。让我们模仿一下 他的话: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光。幸福盲如同色盲, 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会看到被 潜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鱼一般从深海中升起,哺育着我 们。 (毕淑敏《幸福盲》) 题目 5 题全做 1.当发布了 “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的名单时,为什么 “我” 的第一 反应是“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涂了辣椒油”? (3%) 2.作者在文中第 6 自然段说: “我发觉自己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 题”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这个“问题”是指什么? (2%) 3.文中的 “我” 是怎样改变 “幸福盲” 这一状况的? (2%) 4.文末 “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会看到被潜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 福,就如美人鱼一般从深海中升起,哺育着我们。”一句,运用了哪几种 修辞手法?请把它写出来。 (3%)
6 5.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 “幸福” 的理解,并分享你在未来的人生 征途中想要追求怎么样的幸福人生? (2%) 【文章 2】 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 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 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 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 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 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 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 “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 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 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 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 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 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 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 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 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 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 了!” 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7 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 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 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 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 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 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 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 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 微的笑意。 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 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 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 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 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包利民《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有删改) 题目 5 题全做 1. 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2%) 片断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 变。 片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画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2%)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 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这 比喻句表达了作者 “那一刻” 怎样的心理感受? (2%)
8 4.文章第 9 段,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 去。”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2%)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 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 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丙组 古诗文阅读(18%) 细读下列三篇古诗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 【课内文言文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 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 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 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9 题目 4 题全做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A. 诚宜开张圣听 C. 引喻失义 B. 不宜妄自菲薄 D. 萨罚臧否, 不宜异同 2. 作者认为蜀国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 3. 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 4. 试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课内文言文 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与我所欲也》)
10 题目 4 题全做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2%) (a)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_______________ (b)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 2.文章首段所说的 “甚于生者” 指的是 “__________”; 而“甚于死 者”指的则是“_________”。 (2%) 3.你如何理解 “鱼” 与 “熊掌” “不可兼得” 时取 “熊掌” ?作者 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 【课外古典诗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题目 2 题目全做 1.词中哪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和伤今之情? (2%)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试说说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