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
第四組: 特三甲 S10240027 黃耀德
特三甲 S10240033 陳詩儀
影片中的主角是莊馥華小姐,她在十歲那年因為家裡發生火災,
相關影片 吸入過多的一氧化碳,導致腦部受傷,從此失去視覺、說話與行
動能力,成為多重障礙者。而影片中她所使用的輔具溝通系統是
雙鍵開關的輔具。
問題釐清
1. (P.130右半第一行) 對重度障礙兒童而言,溝通能力的缺乏除
了造成其生活適應及學習的困難外,同時也是引發各種異常行為
的主要因素。請問是指什麼異常行為?
2.(P.142右半第一行)U3軟體是什麼?
報告簡介
報告名稱 : 阿銘的電腦夢-重度障礙學生輔助溝通介入之行動研究
作者: 國立嘉義啟智學校黃志雄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陳明聰
摘要
本期刊旨在經由行動研究的歷程,解決重度障礙學生阿明在溝通
學習上的問題,研究之個案為一名就讀於特殊教育學校國小五年
級,伴隨有腦性麻痺之重度障礙學生,由於缺乏口語表達的能力,
再加上動作能力的限制,使得個案在課堂參與和溝通互動方面遭
遇許多的困難。因此,本研究透過參與的行動研究歷程, 採取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輔助科技服務模式,整合學校和社區的資源,
以解決阿明在溝通方面的問題,並探討輔助溝通介入的歷程和成
效。
文獻探討
(1) Beukelman 和 Mirenda (2005) 便指出,重度障礙學生可能
伴隨有聽力、視力和肢體動作能力等方面的障礙,尤其是兼伴腦
性麻痺的兒童,除了缺乏口語表達能力外,手勢、動作表達及行
動的能力亦可能產生問題,因此在教學與溝通互動方面,需加強
溝通輔具的應用,以及輔助溝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簡稱AAC)的訓練。
文獻探討
(2) 輔助溝通是由符號、輔具、策略和技術等四個成份所組成,能讓個體提高
溝通能力之系統。
「符號」是指利用聽覺、視覺、觸覺等方法來表達概念者,如動作、 照片、
手語、文字、實物、布列斯符號等。
「輔具」係指應用裝置或設計以傳送或接收溝通訊息,例如溝通簿、溝通
板、電子溝通儀器、電腦等。
「策略」是指透過個體自我學習或被教導而學到的方法,如角色扮演、
刺激塑造(stimulus shaping)、刺激褪除(stimulus fading)等。
「技術」則是指傳送訊息的方法,例如直線掃描、行列掃描等
(莊妙芬,民 87;Durand, 2001; Miller, 1993; Reichle, York, & Sigafoos, 1991)
文獻探討
(3)AAC介入原則:
所使用的評估工具應能正確地評量使用者各項知覺、動作及語言
溝通問題。
所有評估結果僅供參考不應過度相信,而忽略使用者實際能力的
表現。
應該幫助使用者建立其能力,而不應過度強調他的缺陷。
阿明簡介
阿明是一名 11 歲的男生,醫學診斷為極重度多重障礙(四肢徐
動型腦性麻痺,合併語言障礙、智能障礙),就讀國小五年級。
阿明的頭部和四肢的動作控制能力不佳,以輪椅代步,由於肌肉
張力高,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差。此外,僅能發出不明確的單音,
缺乏口語表達能力。不過阿明的記憶力和溝通理解能力不錯,對
於新奇和感興趣事物的學習動機強烈。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參與的行動研究(partici- patory action research,
簡稱 PAR)為研究設計的主軸。參與的行動研究是以研究為基礎,
並透過行動來解決問題,主張讓研究對象參與整個研究的過程,
強調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透過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
(Graves, 1991; Ho, 2002; Kemmis & McTaggart, 2005; Turnbull, Friesen, & Ramirez, 1998; Whitney-Thomas, 1997)。
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 Ho(2002)綜合學者們對參與的行動研究所提出的過
程及要素後,認為實施參與的行動研究有六個主要的步驟:
(1)建立及產生合作關係 (2)界定行動研究的問題
(3)資料的蒐集和分析 (4)資料的整理和產生建議
(5)設計依據數據處理的行動介入方案 (6)評估行動介入結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
1. 形成行動團隊 2. 瞭解團隊的現況與問題
3. 蒐集和整理文獻資料 4. 發展行動方案
5.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之輔助溝通介入 6. 團隊討論與觀察
7. 行動省思與調整 8. 行動檢討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一)需求評估 : 生態評量被認為是最適合重度障礙學生的評量方式。
學習優勢 學習弱勢
1.喜歡與人互動,能瞭解人際之間的關係 1.張力影響手部操作,使認知學習較受限。
與變化。 2.缺乏適當的溝通與學習輔具。
2.自我選擇能力佳。 3.情緒自我調適有困難,而影響學習。
3.對新奇事物的學習動機強。
4.外勞能做一對一的操作教學。
學習需求分析
1.提供適當的輔具以協助溝通與學習。
2.配合復健、手部操作訓練與重複練習,以促進日常生活活動獨立。
3.透過圖卡加強認字。
4.建立適當的學習和工作態度,如持續工作 一段時間、增加挫折忍受度、和負責任的態度
等。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二)能力評估與設備選用
團隊進一步進行肢體與感覺功能的評估,瞭解阿明操作輔具的能力和感官功能,
以調整輔具的使用。評估的項目包括:
(1) 瞭解阿明過去使用輔具的情況和相關能力的表現
過去的輔具皆無法符合阿明的溝通需求是因為阿明的手指控制能力不佳及
無法控制滑鼠和鍵盤,因此要找到符合阿明的輔具需要先評估阿明的手部
動作控制能力。
(2) 評估阿明的可用控制部位
因無法直接用手指向目標,但經評估仍可以做按壓的動作及水平的移動,
唯雙手無法過中線。因此,可以利用左右手分別按壓或撥動開關來操作。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3) 評估可能可用的設備
(4) 共同討論評估結果和輔具介入計畫。
AAC方面,在符號上,以圖片配合文字方式呈現;在選擇方式部
分則以間接選擇的手動掃瞄方式為主;在設備部分則以能搭配使
用者操作方式的電腦軟體為主;在訓練策略部分,結合班級教學
內容和阿明的IEP 目標, 以PowerPoint 軟體呈現教材內容,讓
阿明可以按壓單鍵開關,自行翻頁閱讀與學習。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三)融入準備
1. 製作單鍵開關轉接器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2. 輔具操作個別訓練
(1)單鍵開關按壓訓練:選擇阿明較感興趣的故事書,運用 PowerPoint製作成可播放
的 故事繪本檔案。一方面可以滿足個別化課程中的認知學習,另一方面可以藉由
感興趣的繪本,增加阿明操作練習的動機,以及達到能夠準確操作單鍵開關的目標。
(2)單鍵開關功能訓練:在單鍵開關使用逐漸穩定後,開始訓練雙手使用輔具的訓練。
利用科技輔具基金會的U3軟體,結合U3語音、動畫回饋及測驗系統進行訓練,配合
課程內容發展故事繪本、顏色選擇和配對等教材,訓練阿明能夠使用右手操作選擇功
能的單鍵開關掃瞄目標物件,同時再使用左手操作確認功能的單鍵開關,完成輸入的
動作,等待輔具系統輸出語音回饋。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3. 簡易溝通系統的開發
雖然發現U3可用,但設計較繁瑣,考量版面設計工作之後需轉移
給家長和班級老師,加上其合成語音並不自然。經由團隊討論後決
定,開發「簡易圖片語音系統」的溝通軟體。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4. 簡易溝通系統的操作訓練
使用簡易圖片語音系統的訓練,主要是配合班級活動課程主題來設計版面內容,
例如:班級教學活動主題為「便利商店購物」,教學目標在教導學生選擇自己
喜愛的飲料和前往商店購物,因此在軟體的版面設計上,便以事先拍攝的飲料
照片,配合預先錄製的語音和文字來呈現。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輔助溝通的行動歷程
(四)行動中遭遇的困難與調整
阿明在輔具訓練的過程中產生學習倦怠,除了教導個別訓練小老師應用教學提
示和增強策略來因應外,並在個別教學中穿插休息時間和提供電腦遊戲作為獎
勵,增加學習過程的新鮮感和活潑性。
此外,團隊以阿明期待能擁有自己的電腦為學習目標,和阿明簽訂學習契約書,
要求 他以良好學習態度和表現來換取獎勵金,做為購買筆記型電腦之用。
研究結果與討論 二、行動的成效
為了探討行動的成效,以及參與者對行動歷程與結果的看法,分別地與團隊成員及其
他相關人員,進行社會效度焦點訪談。
(一)對阿明的影響
社會效度訪談的結果均肯定輔助溝通介入的成效,從 IEP 的評量結果亦得知阿明
IEP的達成率高達 92.3%,較上學期的表現進步。 整體而言,輔助溝通介入行動對阿明
的學習影響包括:
1. 增加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行為
2. 提升使用輔具溝通的能力
3. 增進與家人的溝通互動
4. 增加自我控制的能力
5. 養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態度
研究結果與討論 二、行動的成效
(二)對家長的影響
1. 增加家長對孩子學習潛能和需求的瞭解
2. 增加家長參與的程度
研究結果與討論 二、行動的成效
(三)對教師的影響
1. 促進教師的教學省思與成長
研究發現行動的歷程產生一定程度的團體動力,促使教師從其他團隊成員的作
法和觀念中省思自己的教學。
2.提供教師教學支持
系統化行動策略的執行和團體討論,提供教師因應教學問題的策略與心理支持。
3.增進教師整合資源的能力
行動的歷程增加教師整合資源的能力,包括尋求輔具、人力和教材方面的資源、
運用資源,以及和其他專業人員共同行動的的團隊合作能力。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三、行動省思
(一)資源整合的省思
在輔具資源的應用上,經常是各自獨立、互不支援。以特殊教育學校系統
中的輔具服務為例,學校在獲得經費後購買了通用性輔具,以便提供給有
需要的學生使用,但缺乏介入整體評估以及輔具的調整和維修能力,使得
輔具的功能無法有效地發揮。
雖然學校系統中的 物理治療師(PT)、職能治療師(OT)和語言治療師(ST)等
專業人員已漸普及,但是在提供輔具服務上,並未能有效地整合人力資源,
使得經常可見 PT 只負責擺位,OT只管手部的精細動作,ST只提供溝通輔
具等情況。對重度障礙學生而言,單一的服務難以滿足需求,極待有系統
的資源整合策略。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三、行動省思
(二)團隊運作的省思
1. 有系統的行動步驟
2. 團隊的討論與支持
3. 行動過程的記錄與調整
4. 有效地整合外在的資源
結論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輔助科技服務模式,能有效地整合資源,克服之前學校內部團
隊所遇困難與瓶頸,班級教師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
從介入歷程中發現,對阿明而言,評估並找出身體控制部分與有效控制方式是整
個介入流程前的關鍵。
輔助溝通介入行動對重度障礙學生的影響包括:
(1)增加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行為 (2)提升使用輔具溝通的能力
(3)增進與家人的溝通互動 (4)增加自我控制的能力
(5)促進個案養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態度。
建議
(一)對實務上的建議
採用輔助溝通系統和策略,介入重度障礙學生的學習與溝通,以提升其學
習動機和意願,滿足在課堂學習與人際互動方面的需求。
有系統地運用介入模式,包括需求評估、能力評估、融入準備、實施與管
理等歷程,以便能有效地執行輔助科技服務。
整合大學相關系所的人力和物力,提供學校系統外部的支援和資源。
重新整合校內外之力與資源,建立特殊教育學校內的輔助科技服務團隊。
建議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是以單一個案為對象,利用行動研究進行介入歷程以及成效的探討,
雖然發現介入歷程的可行性以及其成效,但在未來的研究中,仍可以在此
研究的基礎上,以實驗研究設備或單一受試實驗設計,增加研究對象,以
進一步驗證輔助溝通介入的成效,並建立更具體可行的介入流程。
心得分享
S10240024黃耀德
在以前的觀念裡,那一些多重障礙者或是重度障礙者總被視為沒辦法醫治的人,
甚至遭到社會的遺棄,但是經過特殊教育的觀念日益被重視,漸漸地,大家對
於他們不在陌生恐懼,而是轉變成樂觀勇敢面對的。我們是否真心去體會過他
們的感受,他們的內心一定也渴望著與我們交談、一起玩耍、談一場戀愛與我
們享受平等的權利。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原本是普通肉色的義肢有了各種造
型,讓肢體障礙者不再覺得自卑;原本全身癱瘓的漸凍人也能用眼神來操控儀
器,用語音合成器來與其他人通話。透過課堂的教導與老師指派的作業,讓我
對於多重障礙者與重度障礙者不在覺得陌生,也有更深入的認識,希望接下來
我能更加努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