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SPM华文K3模组(学生版修订) (1)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Tan Xing, 2020-11-23 13:45:29

SPM华文K3模组(学生版修订) (1)

SPM华文K3模组(学生版修订) (1)

[学生版]

JABATAN PELAJARAN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MODUL BAHASA CINA SPM
( PUISI KLASIK )
SPM 华文模组
(古韵文理解)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0

[学生版] [3 分]
[4 分]
古韵文理解 [3 分]
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主题:战乱

《羌村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①,倾榼②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③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注释:
①携:礼物
②榼(kē):酒器
③黍:黍子
1. 词中“群鸡正乱叫”暗喻什么?
2. 以上哪一句诗体现出战乱的危害?
3. 最后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主题:思乡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塞之地的什么情景 [2 分]

2 这句诗中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4 分]

3 上述宋词的哪一句让人联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分]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1

[学生版]
练习三

主题:送别

《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 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加以描述。 [4 分]

2 这两首送别诗,如何表达离别的愁绪? [4 分]

练习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主题:思乡

《岸帻①》
(宋)陈与义②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释: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1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5 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2 分]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2

[学生版]
练习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 分)

主题:哲理、忧国忧民

《苦寒行》
(唐代:齐己)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1 “冰峰撑空寒矗矗”的“冰”是象征什么? [2 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 分]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3

[学生版]

古韵文参考答案

练习一答案

1 词中“群鸡正乱叫”暗喻什么? [3 分]

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 [3 分]

【解析】

文章表面是写鸡群,但实际上以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对政治的腐朽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借以诗词来讥讽政治黑暗和反映人民疾苦。文中的“鸡群”正是讽刺当时腐败的当权

者。“乱叫”则是当权者无法无天,滥用权力,胡作非为,无所顾忌。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

2 以上哪一句诗体现出战乱的危害? [4 分]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4 分]

【解析】

兵戈喻义战争,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

3 最后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 分]

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 [3 分]

【解析】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

老 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

“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

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

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

【注释】

 正,一作“忽”。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

说“始闻”。
 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

所以说“问我”。
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

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
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 童,一作“郎”。

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
成了“哭”。“艰难”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
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

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4

[学生版]

【赏析】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
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
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
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
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
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
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父老致词时情绪高涨,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
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
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
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
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
型意义。

练习二答案

1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塞之地的什么情景? [2 分]

与中原不同孤寂荒凉 [2 分]

【解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秋来”,点明了季节。“风

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词人是苏州人,对这个地方的季节

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故用一个“异”字概括,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

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

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反过来

说,这个地区秋天的荒凉景象,尽括在雁“无留意”三字之中,显得笔力遒劲。

2 这句诗中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4 分]
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2]和思乡忧国[2]之情。

【解析】
“人不寐”,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或者说词人

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
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 有进展,
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
又矛盾的情绪。

3 上述宋词的哪一句让人联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长烟落日孤城闭 [2 分]

【解析】

“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

阔风光。而“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

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两者皆

以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

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

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

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5

[学生版]

【赏析】

全词格调苍凉,慷慨悲壮。词的上片主要写边塞秋景的萧索。在作者笔下,既有所见之景——千嶂、
孤城、长烟、落日又有所闻之景——角声、边声。这些所闻的边塞景物被作者连缀在一起,便组成一副充满萧
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触目无比萧索荒凉。那么,在如此凄凉的环境中生活的是些什么人呢?自然是守边将
士。下片便从人物的行为和心情写起,“浊酒一杯”写行为,“万家里”自然是思乡,但一杯浊酒如何消得了
乡愁。接着作者再“悠悠”的羌笛声,思乡之情悄悄地传染给每一个人。但思乡却不能归,因为“燕然未
勒”。将军壮志难酬,壮士归乡无计,词的情调自是无比的凄凉悲壮。

练习三答案
1 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加以描述。 [4 分]

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唐人有以折柳送行(1)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
(1)。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1)。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
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1)。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本题问“作用怎 样”,则
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接着答 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
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在手法方 面,一般要考虑到衬托等, 而在结构
上的作用,一般要考虑到铺垫等。

2. 这两首送别诗,如何表达离别的愁绪? [4 分]

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2)写离情。王维的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

依恋惜别之情(1),且 从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白的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

无穷无尽的 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1)。

【解析】

要分析分别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首先要注意分析诗歌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另

外,一般常用的诗歌的表达手法,用了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额外思考题练习:
两位诗人如何表达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王维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李白把朋友送上
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表达其不舍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本题问“作用怎样”,则必
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
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在手法方面,一般要考虑到衬托等,而在结构上的作
用,一般要考虑到铺垫等。

这两首送别诗,如何表达离别的愁绪? [4 分]

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2)写离情。王维的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

限依恋惜别之情(1),且 从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白的诗则以眼前这浩 浩

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1)。

【解析】

要分析分别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首先要注意分析诗歌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另外,一般常用的诗歌的表达手法,用了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6

[学生版]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赏析】

王维是一个渲染环境制造气氛却能够不露痕迹的高手!首句平平,似无深意:渡口旁,杨柳下,行客稀
少。只要深味一下,妙处竟自现。“柳”,“留”也,一语双关;“行客”已“稀”,只一“稀”字,境地之
凄清已毕现。友人去了,是乘着一条小船走的,走的悄然,走的寂寞。望着那悠悠荡荡的船儿渐行渐远,多少
祈祷,多少祝愿,诗人只一句“惟有情思似春色”,就如山洪般喷涌而出:春色啊,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中啊,
融入了我无尽的情思,从江南到江北,就让它随着你归去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
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
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
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
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
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
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

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
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
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
嚼。

练习四答案

1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5 分]

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山头薄阴笼罩,细雨淋湿青林,透出阴冷寂 寞

的气氛。(5 分,景象概括 3 分,其中“春天”“清晨”“阴冷”各 1 分,描 述

2 分)

【解析】

回答本题,要从诗的前两联诗句中筛选写景的词语进行归纳。在前两联诗句中, 描

写的景物意象有:清晓(早晨的清凉晓风)、山头、薄阴、乱云、翠壁(苍翠 的树林如

同墙壁)、细雨、湿青林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春天清 晨波阴笼罩 山头、细雨淋湿

树林的阴冷空寂图画。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2 分]

思乡之情(2)(诗人眼中的深春景象提醒他时令变换,离家日久,引发了他的思乡之

情)/闲居的寂寞(2)(或:不得任用的哀愁)/百事不理(2)(诗人被朝廷放 逐,闲居

穷乡,貌似时时得闲,吟咏诗词,实则表现了自己失意寂寞的情怀。)(最高 4 分,每个情

感内容 2 分)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7

[学生版]

【解析】
回答此题,须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诗中词语传达出来的。在本诗中,前两联写

景,写的是阴冷孤寂之景。后两联转入抒情。“时改”即时令改换;“客心动”即诗人产生
了某种感情;“穷乡”即诗人居住的偏僻乡村;“百不理”实际“百事不理”之意;“时得
一闻吟”意即“(好像)时时可以听见吟诗的声音”。于是,由“客心”可知诗人的思乡之
情;由“百不理”可看出诗人闲居的寂寞;由“时得一闻吟”可知诗人失意寂寞的情怀。

【注释】
诗联,广义上可指代古典格律诗与楹联,狭义上指格律诗中必须形成对仗的两句诗,诗中

的上下两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问题中的前两联指的是前四句诗。
【赏析】

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山头薄阴笼罩,翠壁乱云缭绕,细雨打湿青林,透出阴冷寂寞的气
氛。后两联转入抒情,意指诗人被朝廷放逐,闲居穷乡,百事不理,貌似时时得闲,吟咏诗词,实则表现了自
己失意寂寞的情怀。

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山头薄阴笼罩,细雨淋湿青林,透出阴冷寂寞的气氛。(5 分,景象
概括 3 分,其中“春天”“清晨”“阴冷”各 1 分,简析 2 分)

2.①思乡之情。诗人眼中的深春景象提醒他时令变换,离家日久,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②闲居的寂
寞(或:不得任用的哀愁)。③诗人被朝廷放逐,闲居穷乡,百事不理,貌似时时得闲,吟咏诗词,实则表现
了自己失意寂寞的情怀。(6 分,每点 3 分,其中情感内容 2 分,分析 1 分)

练习五答案

1 “冰峰撑空寒矗矗”的“冰”是象征什么? [2 分]

恶势力 [2 分]

【解析】

冰雪的构成是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坚硬不易破除。被冰雪覆盖着的处境凄冷难耐,

寒风刺骨的情景让人寸步难移,借此形容受恶势力的逼害,让人民生活困苦。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 分]

忧国忧民。 [3 分]

【解析】

作者感慨不能斩除恶势力,也无法为平民百姓带来安乐的生活。只能期盼老百姓能够

盼到善荣之日。由此可见作者心系国事,关心时局。

【译文】

峻峭的山和大地,都被冰雪(恶势力)所覆盖。(恶势力)杀物、伤人的恶性兴起,(我)既不能将

他们连根拔起,也无法为百姓带来祥瑞。

如此一来,百姓便无安乐。可天下自然有法则,善恶兼存。善枯则恶荣,恶枯则善荣,待到善荣之

日,万户必定能够愉快地生活。

【赏析】

《苦寒行》乐府相和歌名,为清调六曲之一,古辞多备言军旅冰雪之苦。此诗题为“苦寒”,实有寓
意。其以蒺藜荆棘比谗贼邪佞之辈,以凤皇麒麟比忠贞廉洁之士,愤言苦寒不能锄邪助正,则不如为和煦膏
雨,使天下融融,荣枯自然。

6351 © Hak Milik JPWP KL [Lihat halaman sebelah

58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