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戏剧模拟题
SPM 中国文学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Fong Bao Yi, 2021-03-22 08:15:52

中国文学

戏剧模拟题
SPM 中国文学

Keywords: SPM,中国文学,戏剧,模拟题

第一幕
时间:一九四〇年,初秋,上午。地点:憩园的客厅。
内容大意/概要:(SPM2013:卖憩园)
对话:
1. 我求求你,你不要再说下去好不好?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你”说了些什么?
(c) “你”为什么要说出这些话?

2. “你只会说不卖不卖!可是,你有没有想到我们母子以后的生活!”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在争论什么事?
(b) “你”为什么说“不卖”?这事和“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
(c) 这场争执的结果如何?
(d) 针对“你”在(b)的立场,评价其为人。

3. “你,你,你这是干什么?我已经知道错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来迫我,来折磨我……”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你”到底干了什么?
(c) “我”自认做错了什么?

4. “以后你要好好读书,孝敬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是早已死啦!”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什么说自己已死?
(c) “你”听了这些话后有何反应?结果如何?
(d) 针对说话人上面的一番话,评价其为人。

5. 你对我们杨家忠心,我们杨家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可是,这座公馆已经卖给这位姚老爷了!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说话人为何认为“你”对杨家是忠心的?
(c) 卖了公馆后,“你”和杨家的关系如何?

6. 我说得对吧,哼,要不是我在后门截住了他,早给他溜走啦!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又是谁?
(b) 他为何要“溜走”?“我”为何要“截住他”?
(c) 简述“截住他”后,事情的发展和结果。

7. 二哥,我没有脸签那个字,我们太对不起我们死去的父亲……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何说“我们”对不起亡父?
(c) 针对“我”的反应,其他人有何看法?他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d) 针对“我”这一番话,评价其为人。

8. 二哥,老四,我已经没有家了,我也不再要家,我马上就要搬到外边去住。你们来杀死我吧,
说什么我也不能签字!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
(c) “我”为何“不再要家”?
(d) 针对“我”这一番话,评价其为人。

9. 字是我签的,房子是我赞成卖的。三房的事情该由我来作主,我不怕哪个反对!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什么说三房的事情该由他作主?
(c) 这件事的结果如何?
(d) 你赞成“我”这么做吗?说明你的理由。

10. 四十年来,我真像做了一场大梦。你爷爷临死前对我说的话,现在我才明白过来!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杨梦痴对杨寒儿说的。

(b). “你爷爷”临死前说了什么话?
“爷爷”说:不留德行,单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

(c). 为什么说话人四十年来的生活像做了一场大梦?梦醒的他决定怎么做?
杨梦痴四十年来都没有领会父亲所说的话。他不事生产,生活荒唐糜烂,花光父亲留给他的家产,
使家人经济陷入困境。最后连遗嘱写明不能卖的憩园也保不住。家人都看不起他,在决定卖掉憩园
时,认为他不配反对卖憩园。当他失去了一切的时候,他反省过去,他才醒悟(明白了父亲的话),
知道过去的生活是错误的,觉得当时的生活像做梦。
梦醒的他决定离开家,让家人当他已经死了,为自己的过错赎罪,承受自己种的苦果。(至于具体的
去向,他一点也没有头绪。)

11. 你爷爷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我今天才懂得了他的意思。可是,已经太迟了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杨梦痴对杨寒儿说的。

b) “你爷爷”说过什么话?
● 他说:不留德行,单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

c) “我”是怎么懂得“你爷爷”的意思的?为什么又会太迟呢?
● 杨梦痴不事生产,生活荒唐糜烂,花光父亲留给他的家产,使家人经济陷入困境。
● 最后连遗嘱写明不能卖的憩园也保不住。
● 家人都看不起他,在决定卖掉憩园时,认为他不配反对卖憩园。
● 当他失去了一切的时候,他明白了父亲这句话的意义:父亲没有让他(他们)学会对生活和社会

负责任,只留给他(他们)财产,最后自己(子孙)还是一无所有(这些东西都靠不住)。
● 如今杨梦痴醒悟过去的生活是错误的,但是一切已无法挽回(失去憩园、财产、家人的爱与尊

重/家人不愿原谅他)。

12. 她走了好!走了好!我有什么权利还要连累她!这些苦果,都是我自己种的!我现在只有
去吃我种下的苦果,才能减轻一点我的罪过!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她”是谁,和“我”是什么关系?
c) “我”种了什么苦果?他打算怎样减轻罪过?

第二幕
时间:第一幕的半年以后。上午。地点:憩园的客厅。
内容大意/概要:
对话:
1. 我还是要来的!你们把我赶出去,我还是要来的!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这句话是杨寒儿对赵青云和老文说的。

(b) “我”来这里有何目的?他为何坚持来这里?
杨寒儿要折一枝茶花送给他的父亲,让父亲开心。
因为憩园中的茶花,是他父亲种下的,也是他父亲最喜爱的东西。
此外,憩园虽然卖给了姚家,但是在他的想法中,他没有同意卖掉憩园,因此没有理由不让他到憩
园去。
他也自认到憩园并没有弄坏园里的东西,再说这些花他们也不看,自己折两枝算不了什么。

(c) “他们”为何要驱赶“我”?这场纠纷的结果如何?
姚国栋不让寒儿进人憩园,怕他带坏姚家少爷小虎,于是赵青云和李文看到他便要把他撵出去。
这一回正巧姚国栋带着黎先生回家。在黎先生面前,姚国栋为了夸耀自己的财富和有涵养,一反
常态没赶走寒儿,还微笑着跟他说话,将他介绍给黎先生。于是寒儿转而向黎先生要求,折了一枝
茶花后离开了。

2. 怎么今天你不赶我走?你在玩什么把戏?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杨寒儿对姚国栋说

(b) 说话者为什么说出这句话?
杨寒儿经常溜进憩园折茶花送给父亲,园主姚国栋总是叫仆人把他撵出去(不让进人憩园),怕他
带坏儿子小虎,因此杨寒儿向来仇视姚国栋。这一天,仆人们正要把闯进憩园折花的杨寒儿赶走
,正巧姚国栋带着老同学黎先生回家。在黎先生面前,姚国栋一反常态没赶走寒儿,还微笑着跟他
说话,很有兴致地将他介绍给黎先生作为“写作的好材料”。姚国栋反常的态度,使到杨寒儿非常疑
惑,继而说出这句话来,想要知道姚国栋的真正目的。

(c) 为什么“你”的行为异于往日?
主要原因是,他要在老同学面前伪装自己是一个有涵养,厚道的人。此外,他也想向老同学夸耀
他的财富——他想让黎先生知道,自己就是从这杨寒儿的家族手中买下憩园的。至于要介绍写作
材料给黎先生,不过是个顺水人情。

(c) 根据“你”在这里的表现,评价其为人。

3. 好,好!等一会你在你妈那儿拿两百块钱去。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这是姚国栋对儿子姚小虎说的话。

(b). 说话人在什么场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时姚国栋和万昭华、黎先生正在客厅谈话,小虎刚从外婆的家回来。他在外婆家和表哥打扑克
输了150块钱,便向姚国栋撒娇要求他“还”钱,姚国栋欣然答应他,说了这句话。

(c). 根据“你”在这个场合中的行为,说明说话者对待“你”的态度。
姚国栋放纵/没有管教/溺爱小虎。小虎对待后妈、黎先生的态度傲慢无理,还学会赌博,这些错
误的行为,姚国栋都没有纠正他(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妥),当小虎要他“还”150块钱时,他不觉得小
虎的要求无理,反而给他更多钱。
(c). 你赞成说话者在(b)中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4. 唉,我生来是劳苦的命,不知道的人都羡慕我的福气,其实呢,我一天到晚,忙得马不停蹄
……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姚国栋对黎先生说的。

(b) “我”所谓的“劳碌命”、“福气”是指什么事?
“劳碌命”是指“我”每天都有事情要出门,如出席宴会、庆祝会等。此外,他也时常被邀请到赵家去打
牌。

“福气”是指“我”的房子富丽堂皇,有一个美丽和温柔体贴的妻子及父亲留给他的千亩田地。他留洋
回国后,做了三年的教授、两年的官,便买下了憩园过着安逸的日子,一点烦恼也没有。他的生活悠
闲、养尊处优,是每个人所向往的。

(c) 你赞成“我”是劳碌命,并羡慕他的“福气”吗?说明你的理由。
我不认为“我”是劳碌命,我认为他只是无事忙。他终日过着悠闲的日子,无所事事,只是看戏、打牌
;偶尔帮忙朋友或别人来打发一下时间,当作无聊生活中的插曲。
我羡慕/不羡慕他的“福气”,因为……(针对“福气”的正确内容,写出其好处或坏处)

针对“我”自言是劳碌命和有“福气”,评价其为人。

5. 唉,他一回到家,就弄得鸡犬不宁!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是谁?
(b) 举两个例子说明说话人的话。
(c) 根据仆人们的说法,“他”为什么会这样?

6. 我听周嫂说,太太为他的事还哭过好几回哩;可是我们老爷一点也不晓得!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老文对黎先生说的。

(b) “他”是谁?“太太”是谁,为何哭?
他是姚小虎,太太是万昭华,她是小虎的后娘。
万昭华一心为小虎着想,费尽心思教育他,可是小虎被外婆和父亲宠坏了,对他失于管教;他的脾
气坏,在赵家人教唆下故意为难万昭华,不听她的管教,姚国栋也不管这事,她因无助、受委屈而
哭了。

(c) “我”对“他”有什么批评?
虎小虎不长进,上学不是请假就是迟到,十四岁了还在读小学四年级。
他很势利,看不起下人,只跟财势雄厚的赵家表兄弟玩。
赵家过度宠爱他,父亲放任他,他因此缺乏教养,脾气大,而且染上赌博玩钱等恶习。

7. 我们侍候这样的老爷太太,是我们底下人的福气。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们”指哪些人?“老爷太太”是谁?
(c) “我们”眼中的“老爷太太”是怎样的?
(d) 你认为“我们”对“老爷太太”的评价是否公允?

8. 昨天那个杨家少爷也不过这个年纪……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他们在谈论谁?“杨家少爷”是谁?
(c) 听话人如何评价“杨家少爷”和被谈论者?

9. 我们虽是没有读过书的底下人,我们也晓得好歹,明白是非,我们心里头也很难过。我们也
是人啊!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老文对黎先生说的。

(b) 所谓的“明白是非”是指什么事?

● 指在教养姚小虎这件事情上,万昭华做得对;错的是小虎顽劣不听管教,以及他的父亲外
婆宠坏他。

● 他们知道万昭华心地好,她虽是后娘,却一心为小虎着想,为了教育他费尽心思,还因此
偷偷哭泣。

● 他们也明白小虎不长进(不爱学习),只会放纵玩乐,还染上赌博恶习;他脾气大,势利
眼,欺善怕恶,仗着赵外太太和父亲的宠爱而不听万昭华管教,反而故意为难她、欺负
她。

(c) “我们”为什么难过?

● 万昭华为小虎费尽心思,小虎却不听教,还欺负她。此外,赵外太太和两个舅太太在外头
讲她的闲话,还叫唆小虎为难她。姚国栋则对她的处境一点也不管或不晓得。老文认为
万昭华的处境太苦了,为她难过和愤愤不平。

(c) 试评价说话人的为人。

10.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发挥我的满腹经纶!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姚国栋对黎先生说的。

b). “我”有何“满腹经纶”要发挥?

● 他虽然读过大学,做过教授,但没什么学问。
● 他自命不凡,说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常说要写惊天动地的巨著,却两年了也没写成。

也曾想翻译法国作品,只译了两章就认清自己的无能。
● 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天到晚都是应酬,终日打牌看戏,悠闲度日,却又无事忙;他

爱发高论,却不曾认真做过一件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事。
● 他对人间悲苦无动于衷,偶然帮朋友或起同情心,也只是无聊生活中的插曲。

c). 为什么“我”一直无法发挥才能?

● 他没什么学问。
● 他父亲留下近千亩田地给他,使他可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 这使他成为典型的二世祖,终日打牌看戏,悠闲度日,却又无事忙。
● 这也使他既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他的二世祖经历也使他十分迷信金钱的力量。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此没有正确

地履行身为知识分子、父亲、丈夫的责任,只能虚度人生。

c). “我”无法发挥才能,你认为是谁的责任?

11. 从今天起,我要决心为社会上贡献一分力量,为地方上谋一些福利,我要——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何说出这一番话?
(c) “我”要为社会做什么贡献?

12. 赵家又要找我去商量什么要紧的事,我刚才说我分身乏术,你们现在看是不是?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和赵家是何关系?他们要商量什么事?
(c) “我”真的“分身乏术”吗?
(d) 针对上面一句话,分析“我”的性格。

13. 你这一句话,真是不知给了我多么大的力量!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b) “你”说了什么话?
(c) “我”得到了什么力量?

14. 从今以后,我要重新改变我的看法,我要好好的利用我的时间去多写一些东西。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黎先生对万昭华说的。
黎先生是万昭华的丈夫的老同学老朋友。

(b). 说话人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他有时会认为自己的著作、计划是一种浪费。因为他的作品只是反复对人述说悲惨的故事,让善
良的人读了受苦,让热诚的人读了失去热忱,给不幸的人增添不幸。
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他要发散一点点热力减少人世的饥寒,他要用作品去揩干每一只流泪的眼
睛,给人们带来欢笑。

(c). 说话人的想法为什么会改变?
万昭华认为作家都怀是悲天悯人的,看事情比平常人深,能够发掘人心,此外,万昭华认为作家可
以给人间添温暖、添欢笑。万昭华的话让黎先生十分惭愧,给了他激励和改变的力量。
(c). 试评价“我”这个人。

15. 就是那一个人,脸色青青的,头发乱乱的,好像是生了病的人呀!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b) “那一个人”是谁?他当时的处境如何?
(c) 谈论者为何提及此人?谈话的结果如何?

(c) 你认为“那一个人”的处境值得同情吗?说明你的理由。

16. 你不知道三老爷的为人!太太!我害了他!我害了他!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三老爷”是谁?“我”和“太太”为何谈论此人?
(c) “我”为何认为自己害了“他”?
(c) 你认为“我”害了“他”吗?说明你的理由。

第三幕
时间:第二幕的当天傍晚。地点:大仙祠。
内容大意/概要:
对话:

1. 混账东西,死叫化子!你想在老子跟前撒野,偷东西,混账!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地点在哪里?
(b). “你”偷了什么东西?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c). 事情的结果如何?
(d). “你”的处境值得同情吗?说明你的理由。

2. 这是我自作自受,我是心甘情愿!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当时的处境如何?
(c). “我”为何认为自己是自作自受?
(d). “你”的处境值得同情吗?说明你的理由。

3. 你不要难过,我这点苦算不了什么,我觉得太轻了。我应该受更重的惩罚!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你”为什么事而难过?他和“我”的关系如何?
(c). “我”为何要惩罚自己?
(d). 你赞成“我”自我惩罚的方式吗?说明你的理由。

4. 去医院也没有用,医院就是医好了我的病,也医不好我的心!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杨梦痴对杨寒儿、黎先生说的。前者是他的小儿子,他和后者则是初识。

(b). 为什么说话人需要去医院?
他被面包店的学徒用棍子殴打,导致头上流血。

(c). 说话人的心出了什么问题?
他的心充满自责、愧疚。他认为自己过去的荒唐行为,给家人带来太多伤害:他没有尽到做父亲和
丈夫的责任,愧对妻子儿子,保不住憩园,愧对先父。因此,他认为自己应该受更重的惩罚,当作赎
罪,减轻心里的愧疚感。

5. 唉!就是因为他太好,所以,我才下定决心不再回家!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是谁?
(b). “我”为何不回家?
(c). 何以见得“他”对“我”好?
(d). 针对“我”的上述说法和做法,提出你的看法。

6. 过去的都已过去,你并没有对不起我!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这两人的“过去”是怎样的?
(c). “对不起”是针对什么事情而言?

7. 我以前花你的钱太多了,这笔钱你拿去做个小生意也好,总比——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b). “我”为何给“你”钱?“你”的近况如何?
(c). “你”有收下这笔钱吗?为什么?

8. 王太太,我没有疯,我不能接受任何人的钱,我以前造的孽太重了,我要自己来承担我的罪
过!

(a). 说话的是谁,他和王太太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对她说出这番话?
杨梦痴/杨老三。王太太(即老五)原是杨老三的姨太太,后来卷款逃走,成了王家的二姨太太。王太
太到大仙祠来送钱给老三,既是为了赔偿,也是要帮他重新振作,可是老三拒绝了。

(b). 为什么说话者说自己“造的孽太重了”?
他不事生产,生活糜烂(吃喝嫖赌),在外面养姨太太,卖光了父亲留给他的家产,最后连遗嘱写明
不能卖的憩园也保不住。他不但没有尽过身为父亲、丈夫的责任,还花光太太的私房钱,使家人经
济陷入困境。

(c). 说话者打算如何承担自己的罪过?
他离开家里,隐姓埋名, 在省城中到处流浪,不接受任何人的援助,以过苦难的生活(靠乞食和偷
窃度日,挨饿、受冻、生病、被打)来赎罪。

9. 你不懂我的心!我什么都看穿了!我种的是苦果,我就得去吃我的苦果!(2013 SPM)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所谓的苦果是什么?
(c) “我”如何体现“我就得去吃我的苦果”这句话?

第四幕
时间:一九四一年的夏天,上午。地点:憩园的客厅。
内容大意/概要:
对话:
1. 你以为我们人就吃的是钱,睡的是钱,把钱当作爸爸,一辈子抱着钱啃吗?你……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说话人因何事说出这一句话?
c) 说话人说这一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d) 你赞成说话人的看法吗?

2.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从来没有想到钱上面。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姚国栋对黎先生说的。

b) “你”和“我”产生了什么分歧?
● 姚国栋认为让小虎多玩乐没错,那叫自由教育,自由发展。
● 他认为小虎和表兄弟赌钱只是玩玩,没染上恶习。[1]再说赌钱的输赢不多,自己给得起就行。
● 他认为赵家外老太太很爱小虎,不会害了他(自己不必担心小虎会学坏)。
● 黎先生则持相反看法。他认为姚国栋太纵容小虎,让他到赵家受错误的教育——只玩乐不学习

,赌钱,看戏,摆阔,逃学;这样会毁了小虎。
● 他认为有钱不能保障孩子永远幸福(无法取代教育),因为赵家现在有钱,不表示永远有钱,届

时小虎会成为二世祖/走上杨老三的老路。

c) “我”真的从来没有想到钱上面吗?
● 不是。他十分迷信金钱的力量,认为只要自己有钱就不怕小虎爱玩不读书,所以他才会放纵小

虎玩乐。
● 他也因为赵家财雄势大而对他们惟命是从,让小虎在哪里玩乐[1];就算知道赵家使妻子痛苦,

他也不管。

3. 你看看你,我刚才劝了你一大场,算是白劝了!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黎先生对姚国栋说的。

(b). 说话人为什么要劝“你”?
黎先生认为姚国栋不应该太纵容小虎,让他到赵家和表兄弟们一起染上恶习:赌钱,看戏,摆阔,逃
学。黎先生认为这样会毁了小虎/使他成为二世祖/走上杨老三的老路。
黎先生也劝姚国栋不能只听赵家的话,这样不但会毁了小虎,也让万昭华难以做好后母的角色,间
接毁了太太的幸福。

(c). 为什么说话人认为自己“白劝”了?
黎先生的话刚把姚国栋说得痛苦地蒙着双眼,转眼间赵外老太太又派人来接小虎马上过去玩,姚
国栋虽然感到为难,但是还是答应了赵家的要求,无法做出改变。

4. 天底下只有你一个人好!妈要我温习功课,功课,功课!真讨厌死人了!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什么会赞“你”好?
c) “我”和母亲的关系如何?
d) 你同意“我”在上面的评价吗?说明你的理由。

5. 我不由得叫了一声,“杨先生!”他看见了我,嘴角动了动,似乎想和我说话,却又没有讲出来
,只把右手稍微举了一下。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他”发生了什么事?

c) 谈话人针对“他”的境遇做了什么决定?结果如何?

6. 不是这样说法,你也许不知道,前些时,你对我说的几句话,对我有多么大的力量,使我明白
了多少事情!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说话者说这句话有何目的?
b) “你”对“我”说过什么话?
c) “你”的话对“我”有何影响?
d) 针对“你”所说过的话,评价他的性格。

7. 我虽然有那样的心,可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女人,能够做什么呢?我对什么事都是空有一番心
肠。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万昭华对黎先生说的

b) “那样的心”指什么事?

• 指“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揩干每一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一个人欢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给
身边的人同情、互助和爱心。)

c) 举例说明说话人“空有一番心肠”。

• 万昭华一心要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她为小虎着想,费尽心思管教他;她愿意把小虎当做
自己的儿子,把赵老太太当做自己的母亲。

• 可是赵家的人却不给她机会。他们恨她,在外面说他的闲话,教唆小虎为难她;小虎则不听
管教,欺负她。至于姚国栋也不能帮忙,让她的心愿落空,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了信心。

d) 你赞成“我”真的是“空有一番心肠”吗?

8. 要说你是个废人,我不也是废人吗?我对一切事不也是空有一番心肠?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我”为何说自己是废人?
c) “你”如何激励“我”?
d) 你赞成“我”真的是“空有一番心肠”吗?

9. 我看了不少的小说,译的,著的,别人的,你的,我都看过。这些书给我打开了一个世界。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 万昭华对黎先生说的。

b) 根据“我”的说法,阅读如何给她打开一个世界?

● 阅读让她知道四周有一个大人间。她从书中接触到真正的人心,认识了许多的不幸与痛
苦,也看见更多的爱和听到感激的、满足的笑声。这使她的心常常暖和得像在春天一样,
发现活着是一件美丽的事。

● 阅读使她的心跟别人的心挨在一起(对别人产生了认识与了解),她因此懂得了同情,爱
心和互助,领悟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道理,领悟到为着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一件美丽的
事。

c) 阅读使说话人产生了什么理想?

● 帮助人,把自己的东西拿给人家,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
● 就是做一个护士也好,可以帮助不幸的病人。搀扶他们,给他们拿东西,减轻他们的痛苦

,安慰他们的寂寞。
● 生活在大人间里,在旁人的笑里、哭里,看见自己。让旁人的幸福、日常生活、思想和记

忆里也有她。(生活在大众之间,一起分享欢笑分担苦难。)

10. 要活得畅快点,活得有意义点,谁能没有理想呢?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说话人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句感叹?
c) 说话人的理想是什么?
d) 你赞成上面这句话吗?说明你的看法。

11. 他要是还在这里,一定会有人看见他。他一定到别处做事去了,说不定有一天他还会回家
来!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他”是谁?说话人为何找他?

c) 他发生了什么事?

12. 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的好!有希望才有勇气,你说是不是?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有希望”指的是什么事?

c) 说话人因何事对“你”说出这番话?

13. 我没有信教,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真神,可是,为什么天上的神灵,老给我们人世间添造这么
多的痛苦!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b) 说话人所谓的“痛苦”指什么事?
c) 这个“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14. 天老爷看得明白,做事公道。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说话人是什么身份?

● 老文对黎先生说的。老文是姚国栋的仆人。

b) 说话人所谓的“公道”是指何事?

● 指小虎被急流冲走这件事,是小虎罪有应得。
● 还指赵家天天想害万昭华,结果倒害了自家外孙,是上天在惩罚他们。
● 也指姚国栋不肯听太太的话,好好管教小虎,结果自食其果。
● 同时指万昭华受了多年的委屈痛苦,终于让她“出头”了!

c) “天老爷看得明白”的是什么事?

● 善良的万昭华为了管教小虎而费尽心思,也想孝顺赵老太太。可是他们让她受尽委屈。
● 小虎不长进,只会放纵玩乐,不但不听万昭华的管教,还欺负她,为难她。
● 赵家人因为恨万昭华而在外面毁谤她;唆使小虎为难她,还故意放纵小虎玩乐、让他染

上恶习。
● 姚国栋碍于赵家的财势不敢管教小虎,导致小虎变坏。

15. 可惜我是一只失去了翅膀的鸟!要想飞也飞不出我的笼子。

a)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 万昭华对黎先生说。
● 黎先生要离开姚家到外地去开出版社,实现理想;万昭华羡慕他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说出了这句话。

b) “我”想飞出笼子做什么?

● 帮助人,把自己的东西拿给人家,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
● 就是做一个护士也好,可以帮助不幸的病人。搀扶他们,给他们拿东西,减轻他们的痛苦

,安慰他们的寂寞。
● 扩大自己的生活,在旁人的笑里、哭里,看见自己。让旁人的幸福、日常生活、思想和记

忆里也有她。(生活在大众之间,一起分享欢笑分担苦难。)

c) “我”为什么飞不出笼子?

● 她是富贵人家的太太,这样的环境限制了她的生活是要在家相夫教子。
● 姚国栋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无法因理解而支持她到外面去追逐理想。
● 再说,现在他怀孕了,更离不开这个家。

16. 我没有做过坏事呀,我没有害过人呀!老黎,你说!你说!为什么小虎会有这样的下场!

a) 说话人是谁?
b) “我”为何自艾自怨?他和小虎的关系如何?
c) 小虎发生了什么事?
d) 你认为“我”需要为小虎的下场负责吗?

论述题

《憩园》的主题思想
1. 《憩园》的主题思想之一是:宣扬同情、爱心和互助的精神。试以万昭华和黎先生在剧中的言

行说明之。

• 万昭华说过“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揩干每一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一个人欢笑”和“我的心常常暖和
得像在春天一样,活着究竟是一件美丽的事”,可见她是个悲天悯人的人。

• 她对下人特别宽厚,是个有爱心的人。
• 她听了寒儿的故事,热泪盈眶,恳求丈夫姚国栋寻找杨老三的下落,这就是同情与互助。
• 身为后母,她虽然不受小虎尊敬,可是仍然爱他,希望他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这也是爱的表

现。
• 她信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道理,一心想助人,希望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她的愿

望是做一个护士,帮助不幸的人,这就是爱心的显现。

• 黎先生和杨寒儿虽然无亲无故,但他愿意帮助他,为他折花,为他寻找父亲,这是同情与互助;
• 他主动到大仙祠找杨梦痴,对他伸出援手;和万昭华一起筹钱要送他进院,求姚国栋从监狱里

救他出来,要医好他的病,给他找工作,把他由毁灭的道路上救回来,让他与家人团聚,也是人
类之间的爱。
• 黎先生眷慕万昭华,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

2. 试以杨梦痴或姚国栋为例,说明《憩园》一剧着重批判靠祖荫虚度一生的人。
• 《憩园》里的杨梦痴及姚国栋都是靠祖荫满足个人欲望,追求物质享受,不事生产、一事无成

的人。

• 姚国栋是留洋大学毕业生,做过三年教授两年官后就不做,买下憩园,靠父亲留下的丰厚田
产过安闲日子。

• 他是典型的二世祖,终日打牌看戏,悠闲度日,却又无事忙。
• 这样的生活使他迷信金钱的力量。他认为有钱就不怕小虎爱玩不读书,放纵小虎玩乐,导致

悲剧发生。他也因为对财雄势大的赵家惟命是从,使妻子陷入痛苦境地。
• 二世祖的他对人间悲苦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也完全不了解妻子的心理需求。
• 养尊处优使他安于现状,无所追求。他最大的悲哀是只能无所事事地活着,既没有理想,也没

有信仰,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他爱发高论,说些无关痛痒的牢骚,批评别人,宽待自己,却不曾认真做过一件对别人对社会

有益的事。
• 他虽然读过大学,做过教授,但不曾认真钻研过学问。他常说要写惊天动地的巨著,也想翻

译法国文学作品,却不曾付出努力,最后就放弃了。

• 杨梦痴年轻时风流自赏,读了一些古书,却靠父荫过其二世祖生活,虚度人生。
• 他不事生产,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吃喝嫖赌),在外面养姨太太;他不但没有尽过为人夫人

父的责任,还花光了父亲留给他的家产和太太的私房钱,使家人经济陷入困境,妻子和大儿
子对他怨恨极深。
• 分家之后,他虽说要隐姓埋名,忍受苦难以赎罪,却吃不了苦,反而因为偷窃被下到牢狱。最
后在牢狱内挨毒打而死。

3. 举例说明《憩园》通过赵老太太和姚小虎的象形,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批评哪一类人?
• 《憩园》通过赵老太太和姚小虎的象形,批评凭恃财富作威作福的人。
• 赵老太太是有名的大财主,而赵家比姚家更有钱,所以姚国栋对自己岳母的话唯命是从,就算

他知道小虎到赵家尽是赌钱、看戏、摆阔,但是因为赵老太太宠溺小虎,加上他本身也放纵
小虎,才会造成后来的悲剧。

• 赵老太太恃财作威作福的行为影响了小虎,养成他“二世祖”的性格,只会赌钱、看戏、逃学、
摆阔。他非常势利,轻视地位比他卑贱的人,待下人粗鄙无礼;因为赵家不喜欢万昭华,他也
就看不起她。

4. 试分析《憩园》一剧怎样谴责旧社会中“长宜子孙”的观念。
• 《憩园》一剧以“憩园”象征祖荫,通过“憩园”继承者作为二世祖而虚度光阴的悲剧人生,抨击了

旧社会“长宜子孙”的错误观念。

• 剧中的杨老太爷,盖起“憩园”留给子孙,还在遗嘱中注明不准出售“憩园”,可是他去世后没儿
年,“憩园”就卖给了姚家,而杨家的子孙四散分离,再也不见当年豪门的气派。

• 杨梦痴在醒悟后回忆父亲的话:不留德行,单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正是对“长宜子孙”
观念的驳斥。世上没有永保不坠的财产,就算留给子孙千万的家产,若子孙没有德行,不好好
做人,并善用祖上积产,最后也会像杨梦痴那样,落得家破人亡。

• 《憩园》也通过黎先生劝戒姚国栋的话谴责了旧社会“长宜子孙”的错误观念。姚国栋因为自己
有钱,认为小虎不读书也无所谓,养成他挥霍、骄纵的恶习;黎先生痛斥他不要以为今日有钱
的人将永远有钱,而且钱不是一个人生命的所有意义。黎先生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旧社会
中的富贵之家,往往以为财富能够保住一切,所以留给子孙大量财富,却没有教给子孙生活的
技能和正确的处世态度。大量的财富导致子孙挥霍无度、坐吃山空,家庭也随之分崩离析,而
没有生产能力的“二世祖”们,往往就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悲剧人物。

主要剧情
1. 第一幕至第四幕的内容梗概(课本页132-133)

2. 说明杨家各人对卖憩园一事的意见。(SPM 2013)
• 杨老二和杨老四极力主张卖憩园,好拿分到的钱来做生意。
• 杨鸿基也赞成卖房子,要用分到的钱出国留学。
• 杨清儿和杨三太太因杨老三的荒唐无能而生活陷入困境,也赞成卖房子,好分点钱接济生活。

• 杨梦痴坚持不卖憩园,因为老太爷在遗嘱上写明不能卖掉憩园,将来要改为杨家的祠堂。此外
,他对憩园也充满留恋,因为它是老太爷一手修建的,园里有他和父亲一起种的树。再说,他
对自己过去的不肖行为有了悔意,他已经花光父亲留给他的家产,不忍心再卖掉憩园了。

3. 卖憩园的经过。(课本页133-134)

4. 杨梦痴的生活(课本页143-144)

5. 试简述杨梦痴离开憩园后的生活遭遇。
• 杨梦痴离开憩园后,各处流浪。
• 他身无所长,没有谋生的能力,连下江的姨太太也抛弃他,最后被迫住到一所破旧的“大仙祠”

中,靠乞食及偷窃为生,李老汉和他的小儿子寒儿也常接济他。
• 后来他因为偷了面包铺的面包,被殴打,幸亏黎先生救了他。

• 他执意要“吃自己种的苦果”,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为了不拖累他的小儿子,他悄悄离开了大
仙祠,改名孟迟,在省城中流浪。

• 但他好逸恶劳的性格并没有因为生活潦倒而改变,他离开大仙祠后,又涉盗窃罪行,被捕入牢
囚了一个多月。

• 牢狱的折磨让体弱多病的他更瘦、更脏、更憔悴。(剃光了头,双眼深陷,两颊凹进,脸色灰白
,埋头驼背,衣服破烂不堪,脚下连草鞋也没有)

• 有一天,他和监狱的囚犯一起服劳役,从城外抬石头回来,在路上被黎先生碰见了。
• 他落魄潦倒的面貌被看到了,感到非常羞愧,之后他就装病不肯再去抬石头。心狠手辣的狱

卒们于是轮流打他。他就这样被打死了。

6. 试描述杨寒儿到姚家偷采花的经历。

7. 姚国栋对教育小虎的看法(课本页147-149)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1. 杨梦痴的形象
• “憩园”旧主人杨老太爷的第三个儿子,又称“杨老三”。他四十岁左右,年轻时可能相当潇洒英

俊。

• 他年轻时风流自赏,读了一些古书,靠父荫做其二世祖。
• 他不事生产,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吃喝嫖赌),在外面养姨太太;他不但没有尽过为人夫人

父的责任,还花光了父亲留给他的家产和太太的私房钱,使家人经济陷入困境;妻子和大儿子
对他怨恨极深,其他兄弟也看不起他。
• 杨梦痴的私生活虽然腐烂不堪,但他的性情却很有骨气。他花光家产后,对自己过往的行为后
悔醒悟,坚持不卖憩园;分家之后,他不拿卖憩园的一分钱,又因为大儿子对他的仇恨太深,便
离开家。

• 他要隐姓埋名,忍受一切苦难以求赎罪,可是他一无所长,无法自食其力,又吃不了苦,只好
靠偷窃乞食为生。后来因为偷窃被下到牢狱。在牢狱内出外做苦工,又被黎先生看到了,十分
羞愧,便装病不去做工,结果遭狱卒毒打而死在牢狱内。

2. 杨梦痴(课本页124-125)

3. 介绍杨寒儿的形象,并举例说明他对父亲的感情。
• 杨梦痴的次子,13岁的初中学生,长得眉清目秀。
• 他很聪明,读书成绩优良。
• 他生长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所以早熟、懂事。

• 他深爱父亲,宽待父亲,孝顺父亲。
• 他无条件的原谅杨老三的过错。
• 杨老三离家后,他四处找他;在大仙祠找到父亲后,他经常接济、探望他,很想接他回家。
• 知道父亲喜欢憩园的茶花,他冒着被打得风险,常常偷溜进去折花送给父亲。
• 当杨梦痴被打伤后,他设法要送父亲进医院治疗。
• 杨老三失踪后,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时刻盼望着父亲的归来。

4. 分析万昭华的形象。
• 她是姚国栋的第二任太太,小虎的后母。
• 她23、4岁。瓜子脸,薄唇挺鼻,身材苗条,常脸带笑意,亲切漂亮。她的衣着大方清雅,主要

是旗袍披肩。

• 她出身富贵之家,读过几年洋书,喜欢文学,尤其是新派小说及翻译小说。
• 她出身像是新派的女性,行为却表现出中国旧时代妇女的美德。她对待丈夫温柔、体贴,爱小

虎如自己亲生儿。
• 她的性情柔顺,举止温柔大方、亲切,说话斯文;待人处事殷勤真挚,对下人特别宽厚。

• 她的心地纯洁,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间的不幸充满同情与怜悯。
• 她理想的生活是接近广大的人间,接触真正的人心,认识人间的不幸与痛苦,而且人心互相了

解,体现出同情、爱、互助。
• 因此她的志愿是做一个护士,帮助不幸的人。

• 表面上看来她的生活很幸福:丈夫爱她,生活优渥、安逸。事实上,她的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
,贫乏、枯燥。

• 她无法独自去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她也无法追求所谓理想的生活。
• 她的丈夫不了解她的内心生活,无法照顾到她的内心需求;小虎轻蔑她,赵家仇视她。
• 她想帮助寒儿和杨老三,却只能通过丈夫的协助和力量,有限地付出。
• 因此她的日子是没有未来的“等待”、是“空虚”的。

5. 万昭华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
• 万昭华心目中理想中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是接近广大的人间,接触真正的人心,认识人间

的不幸与痛苦。
• 她认为,在生活中,人和人的心挨在一起,有同情、有爱,也有互助,虽然人世间有痛苦与不幸

,但却有更多的爱与笑声。
• 万昭华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必须有理想,以及为人群牺牲的精神。帮助人,把自己的东西拿给

别人,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那便是牺牲的酬劳了。
• 万昭华认为,出去当一名护士也比呆在姚家好。她认为当护士“可以帮助那些不幸的病人,搀

这个一把,给那个拿点东西,拿药来减轻第三个人的痛苦,用安慰的话驱散第四个人的寂寞”。
• 她认为,这一切非但不是为别人而忘了自己,反而是在扩大自己。她这样做,能使她在别人的

笑里、哭里看见她自己;旁人的幸福里有她,旁人的日常生活里有她,旁人的思想里、记忆里也
有她。

6. 万昭华(课本页122-123;139-140;144-145)

7. 介绍姚国栋的形象。
• 姚国栋三十六七岁,体格高大,浓眉宽额鹰鼻,外型与豪放爽直的性情十分相配。
• 他是大学文科毕业生,留洋回国后,做过三年教授两年官,后来买下憩园,靠他父亲留下的近

千亩田地过安闲日子。
• 他和亡妻生下一个儿子小虎,和现任太太万昭华一起生活。
• 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所以为人大方,也还算宽厚、豁达,甚至有点圆通,在社会上的人缘

不算坏。
• 他是典型的二世祖,终日打牌看戏,悠闲度日,却又无事忙。
• 他对人间悲苦无动于衷,虽然偶然也会帮朋友,或起同情心,那也只是无聊生活中的插曲,并

非发自内心。
• 他自命不凡,自负且固执。

• 他虽然读过大学,做过教授,但没什么学问。他常说要写惊天动地的巨著,却两年了也没写
成。后来想翻译法国作品,只译了两章就认清自己的无能。

• 他爱发高论,说些无关痛痒的牢骚,批评别人,宽待自己,却不曾认真做过一件对别人对社会
有益的事。

• 他最大的悲哀是只能无所事事地活着,既没有理想,也没有信仰,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他虽然说自己不在意金钱,用钱也很大方,其实他十分迷信金钱的力量。他认为有钱就不怕小

虎爱玩不读书,放纵小虎玩乐,导致悲剧发生,令他后悔自责。他也因为对财雄势大的赵家惟
命是从,使妻子陷入痛苦境地。
• 虽然他自觉比别人幸福,然而他对小虎失于管教,导致悲剧发生,后悔自责;他爱护太太,但完
全不了解她的心理需求。

8. 何以见得姚国栋是个虚度人生的二世祖?(updated)
• 他是留洋的大学文科毕业生,做过三年教授两年官,靠他父亲留下的近千亩田地过安闲日子。
• 他为人大方,还算宽厚、豁达,甚至有点圆通,在社会上的人缘不算坏。
• 像他这样的背景和资质的人,原本应该能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对社会有所贡献,可是他却只

能虚度人生!
• 他是典型的二世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终日打牌看戏,悠闲度日,却又无事忙。
• 他对人间悲苦无动于衷,虽然偶然也会帮朋友,或起同情心,那也只是无聊生活中的插曲,并

非发自内心。
• 他虽然读过大学,做过教授,常说要写惊天动地的巨著,却两年了也没写成。后来想翻译法国

作品,只译了两章就认清自己的无能。
• 他爱发高论,说些无关痛痒的牢骚,批评别人,宽待自己,却不曾认真做过一件对别人对社会

有益的事。
• 他最大的悲哀是只能无所事事地活着,既没有理想,也没有信仰,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他的二世祖经历也使他十分迷信金钱的力量。他认为有钱就不怕小虎爱玩不读书,放纵小虎

玩乐,导致悲剧发生,令他后悔自责。他也因为对财雄势大的赵家惟命是从,使妻子陷入痛苦
境地。
• 虽然他自觉比别人幸福,然而他却没有正确地履行身为知识分子、父亲、丈夫的责任,只能虚
度人生。

9. 姚国栋(课本页122)

10. 举例说明姚小虎是一个典型的“二世祖”。
• 姚小虎是姚国栋的独子。由于有一个比他父亲更加有钱有势的外婆为他撑腰,所以连他的父

亲姚国栋也不敢管教他。于是,他成了姚家的小老虎、小皇帝。
• 他对读书这回事漠不关心,经常留班,十四岁了,还在念小学四年级。他经常住在外婆家,在

那儿赌博、看戏、闹事,养成了种种恶习,更因为姚国栋的错误管教,他花钱如流水。
• 他生活在金钱至上的家庭,受到赵家仗财作威作福的态度的影响,所以对人势利,不屑与穷人

结交,对长辈态度傲慢,对后母万昭华也没有一点儿敬意,只有在要钱的时候才会对她显稍微
热情。
• 他在外婆家里得到的都是人们的奉承,所以,回到家里对下人的态度非常跋扈,动辄发脾气,
骂人也满口粗话,而且欺善怕恶。
• 以上种种习气说明了他是一个典型的二世祖。

次要人物
1. 李老汉和杨家有何关系?举例说明他对杨家的感情。
• 李老汉是杨家的老仆人,在杨家工作几十年了,亲眼看着“憩园”的修建。
• 他先是当大班抬轿子,后来腿坏了,就当看门人。
• 当杨家把“憩园”和公馆卖给了姚家,杨老二把他推荐到姚家继续看门。

• 他一直在杨家生活,对杨家/憩园有着浓厚的感情,虽然身为姚家仆人,可是仍然牵挂着杨老
三一家人,他内心深处对杨家始终忠心不二。

• 李老汉看到杨家子孙变卖家产,四分五裂,甚至杨家三老爷流落街头,沦为乞丐,他为此感到
伤心痛苦。

• 尽管所有人都看不起杨老三,身为一个下人,他的能力有限,但他还是尽力帮助寒儿照顾和救
济杨老三。

• “憩园”卖给姚家后,他三番四次偷偷放杨寒儿进入“憩园”折茶花。
• 他对杨梦痴有深厚的感情,十分了解他、忠于他。当黎先生向他打听杨梦痴的下落时,他因为

要坚守承诺为杨梦痴保密,坚持不透露。但是他又关心杨梦痴,希望黎先生和万昭华能够对杨
伸出援手。当他在矛盾挣扎下透露了杨梦痴的消息后,马上就后悔了,因为他知道杨梦痴执意
要自我惩罚,不会接受任何人的帮助。

2. 分析杨梦痴的妻儿对他的感情。
• 杨梦痴的发妻对杨梦痴并不是没有夫妻情分,只是杨梦痴太不争气,令她十分伤心。杨老三没

有尽过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花光了父亲的遗产和太太的私房钱,还养姨太太。她为了以后的
生活,竭力劝说杨老三同意卖掉憩园。
• 杨梦痴的长子——清儿,自小目睹父亲的荒唐行径及母亲的痛苦,导致他非常痛恨他的父亲,
经常对他表示叛逆。长大后,她对父亲的态度更加恶劣,对他怀有报复的心理。
• 他视父亲已死,认为他不配代表一家之主。他的父亲在卖屋时不肯签字,也是他出头签字卖
屋。杨梦痴离家出走,他全然不问其死活,也不许家人提起他。他的心肠真够狠够硬,全没有
半点父子情分。
• 杨梦痴的次子——寒儿,深爱他的父亲,孝顺父亲。杨梦痴流浪在外,也只有杨寒儿关心他,
多处打听、找寻他的父亲。找到了就经常接济、探望他的父亲,很想把父亲接回家中。
• 他不怕被驱赶责骂,屡次偷跑到憩园去折取茶花,就为了送给父亲,让他开心。
• 不管是父亲离开大仙祠后或是他随哥哥离开故乡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打听其下落的努力,
他还带着重见父亲的期待。

3. 李老汉(课本页127-128)

4. 黎先生(课本页121)
5. 试举例分析黎先生的为人。

6. 杨清儿(课本页126-127)

7. 李文(课本页128)

8. 赵老太太(课本页132)

思考与评价

1. 杨梦痴坚持不卖憩园,你怎么评价他的这种做法?

2. 杨梦痴是有骨气的人吗?说明你的看法。

3. 杨梦痴到了穷途末路才幡然悔悟。你怎么看他的悔悟的行为?

4. 针对杨梦痴赎罪的方式,写出你的评论。

5. 杨梦痴为了赎罪而离开家人,最后死在监狱里。针对他的下场,你有什么看法?

6. 杨寒儿虽然孝顺,杨梦痴却不愿见他。你赞同杨梦痴的做法吗?

7. 如果你是杨清儿,你会和杨梦痴决裂吗?说明你的理由。

8. 万昭华空有理想却不能实践,她是个可怜的女人吗?说明你的看法。

9. 如果你是万昭华,你会怎样做以实现理想?

10. 你认为姚国栋是“长宜子孙”观念的受害者还是受惠者?说明你的理由。

11. 你赞成姚国栋是个有福气的人吗?说明你的理由。

12. 姚小虎的悲剧下场,谁应该负最大的责任?

2. “姚小虎的死,姚国栋应该负起最大的责任。”
你赞成上面的说法吗?写出你的看法。

赞成
姚身为父亲应尽的责任:给孩子教育、安全的保障。可是姚没有尽责。
举例说明姚的过失——放纵。从三点说明——错误的观念;不敢违抗赵家;不支持妻子。

● 错误的观念造成放纵的教养:姚国栋认为让小虎多玩乐没错,那叫自由教育,自由发展。他认
为小虎和表兄弟赌钱只是玩玩,没染上恶习。再说赌钱的输赢不多,自己给得起就行。他认
为赵家外老太太很爱小虎,不会害了他(自己不必担心小虎会学坏)。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他完
全不教养小虎,宠坏了他。小虎不但染上各种恶习,而且缺乏教养,脾气大,势利眼,欺善怕
恶。

● 不敢违抗有钱的赵家:姚国栋碍于赵家的财势不敢管教小虎,让他到赵家和表兄弟们一起染
上恶习:赌钱,看戏,摆阔,逃学,导致小虎变坏。

● 不支持妻子的教养努力:万昭华为了管教小虎而费尽心思,小虎不长进,只会放纵玩乐,仗着
赵外太太和父亲的宠爱而不听万昭华管教,反而故意为难她、欺负她。至于姚国栋也不能帮
忙,让她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了信心。加速小虎的堕落。

不赞成
赵家才应负最大责任。
● 姚是真心疼爱孩子,而且遵循一套自由的教育观点来教养孩子,他把自认最好的东西给了孩

子。
● 他信任赵家,他认为赵家外老太太很爱小虎,不会害了他,所以才不担心小虎会学坏。
● 他认为小虎和表兄弟赌钱只是玩玩,没染上恶习。再说赌钱的输赢不多,自己给得起就行。

这应该也是当初他父亲给他的教育,而他没有因此“变坏”,所以他认为小虎也不会。

● 我认为赵家才应负最大责任,因为他们是存心让小虎变坏的人。他们为了让小虎反抗万昭华
的教育,除了教唆小虎为难万昭华,还千方百计地把小虎从姚家带走,让他终日与表兄弟们

混在一起,终于变坏,最后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小虎也因为和表兄弟们游泳而遇难了。

不赞成
长宜子孙的古老的教育观念才是祸首(姚也是受害者)。

13. 你认为黎先生是个有理想的人吗?说明你的理由。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