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Sin Yee Ang, 2023-06-15 02:46:39

《中文人》总第21期《溯梦》

《中文人》总第21期《溯梦》

45 文学一隅:小说       仅站在铁门外,一阵动物气味便扑鼻而来。我还没看见 它漆黑的身影,它的味道倒先同我打招呼了。外婆家里养 了只狗,叫“小熊”,毛发全黑,身材肥胖。每当我问起品种 时,长辈们就说是菜狗。不过我确实知道它挺“菜”的,它常 常都躺住不动,且行动起来明显不够敏捷。这倒不是因为小 熊的四肢有什么毛病,单纯是体型问题。所幸吠声洪亮,吓 唬陌生人还是有效。   听母亲说,在她仍是小孩的时候,外婆家这里所养的动 物更多。鸡、猪、鹅、鸭、猫、天竺鼠等都养过,俨然就是 动物园。母亲曾赶过鸭子,甚至被鸡给啄伤。我倒是好奇, 那么多的动物,这件屋子岂不是完全被动物的气味所笼罩, 没有一丝新鲜空气?   外婆家的屋身建在较低的地带,每次从铁门进来后都需 要走小段下坡路。屋子四周都有绿色植物,有的是盆中花 草,有的是扎根地面的小树,造就出被绿色笼罩的结果,犹 如童话故事中位于翠绿森林的神奇小屋。于是这小段崎岖不 平的路,也富有童话气息了起来。踏过这路数百次,从未如 今天这样关注它。我想,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见到它的留恋吧。   母亲进入屋子,留下姐姐和我两人在屋子前院。姐姐用 手机的照相功能记录着眼前种种,家门前的神桌、立于绿叶 间的佛龛和独占院子一角落的拿督公屋,这些富有神明气息 的物件之姿一一被封印在现代的电子产品中。   阴暗佛龛里放置了个杯子,里面装盛灯油,油灯芯依旧 被点亮,似乎从来没见它熄灭,丁点烛光随着灯芯在油面上 流动而摇曳。早几年前,仍是傻乎乎的小孩,连烛火也能当 成玩伴,对着它一顿吹气。见烛火剧烈摆动,还以为是烛火 同我的互动,全然不顾它熄灭的可能。几年后的如今,再不 敢招惹它,同时不希望它真有熄灭的那天。   身后传来鞋子摩擦地面的声响,回头只见四肢瘦削,却 顶着肚腩的老人,他戴着金丝边眼镜,镜面后的眼睛无神且 疲惫。   “外公。”我和姐姐同时说道,但他没有回话。不知他是 年老耳背,还是故意不回应,我们相视不语,只是默默为老 人家让路。他手持几支香,迈着缓慢的脚步走向佛龛。上香 后,继续缓慢走向拿督公屋。   沉默的外公所散发的沉重感制造出一片可怕的抑郁真 空,让人窒息。别无选择之下,只得先进入屋子里,其他的 待会儿再拍摄。反正今日整天会留在此处,多的是时间。   外婆家属单层屋,水泥墙只有三尺高,剩余六尺都是木 制,其中又只有外墙如此,屋子里的内墙则一律都是木制, 并无水泥堆砌。外墙的水泥部分上了白漆,木制部分上了绿 漆。内墙则无上漆,仅是贴上米白色的墙纸。   长年累月的阳光照射之下,墙纸似是被煎透的薄饼,原 本的米白转化为棕褐,甚至有煎焦的迹象,正渐渐转化为深 棕褐色。而墙纸上仍是米白的正方块部分,是它曾经被相框 守护,免遭太阳毒手的证明。   表弟与表妹因学校有周末活动而返校,舅舅已出门找朋


46     文学一隅:小说     友,所以屋子里本就较为安静。在舅母出外接表弟表妹回家 后,屋子里更显得格外空荡。   我走到书房前,忽然停下脚步。不知怎的,我想好好看 看这里。   霎时间,时空像是开始倒流,回到记忆中的那个晴天。 当时阳光明媚,我正依偎窗旁,正午时分阳光倾泻而下,经 过窗帘之间的缝隙,在木桌子上画出一道黄色的光纹。剩余 的,都被窗帘挡下。光纹还会浮上舅舅的金手表,照得手表 熠熠生辉。那个画面,摄我心魄,深深着迷,直到表弟呼 唤,我才从光纹的诱惑中脱身。 表弟将一片叶子递来,他手中也拿着一片。之后,他把 架子上的大塑料盒拿下来,打算喂食盒子里的乌龟。乌龟战 战兢兢伸出头,咬了口叶子,儿时的我们大感兴奋和惊奇, 仅仅是乌龟用餐就足以让两个人类雀跃,这是孩儿的无知幼 稚,还是孩儿的快乐太简单?   听见两个奇怪人类的笑声,乌龟受惊,缩起头,纹丝不 动。表弟顿觉不耐烦,索性拿起乌龟,边摇晃边催促乌龟快出 来,结果越是摇晃,乌龟越是不出来。我倒是不敢触碰乌龟,不 是怕被咬,只是它的皮肤滑溜溜,摸起来总有种恶心的感觉。  那乌龟是一只倒霉的乌龟,它没来得及长大,就被不知 从何而来的老鼠吃掉。据说它被发现时,只剩躯壳,大部分 软组织已经掏空,盒子里的水染成血红。我尝试想象老鼠残 忍啃食乌龟的模样,双手捧着硬壳,嘴巴使劲从细小的空洞 撕扯他者之肉。尔后发现,老鼠的那副模样与人类吃田螺时 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时间分不清老鼠及人类的分别。   说起老鼠,其实我未曾真正见过,只听过它们的声音, 而且也是在这间书房里。   每年新年时期,舅母会回趟娘家,舅舅及表弟表妹伴 随,一去就是三四天。这段时间里,母亲便会带我们兄弟姐 妹到外婆家呆上几天,陪陪两位老人家。某次夜晚,我们 兄弟姐妹三人挤在电脑前玩“哆啦A梦大富翁”。五颜六色的 电动特效是绑架犯,拐带我们的精神,直至深夜时分也不自 知。即使后来知道, 也不愿乖乖睡觉。   深夜时分,四处寂静,几声高昂的吱吱声非常引人注 目。换作是白天,没人会理会这几下微不足道的叫声,可夜 晚会替它们附上渗人的效果,可怖的感觉倍增,勾起内心深 处对未知不明的恐惧。哪怕知道不过是老鼠的叫声,但“看不 见”本身就是一种无尽的可怕。   “想象力”能将目所不及的事物自行填补,而心中对未知 产生害怕时,大脑就会将未知塑造成我们所害怕的那般模 样,成功让我们更加害怕起来。未曾想人类的想象力竟成恐 惧的帮凶。   老鼠发出叫声后,我们三个才发现自己原来都是怕老鼠 的哆啦A梦。匆匆保存并退出游戏,再关闭电脑,上床睡觉。   回过神来,今日阳光并不明媚,金手表已不翼而飞,架 子上空空如也,那个晴天和那个夜晚早已经过去。生命之 中,似有一只无形的老鼠,鬼鬼祟祟地啃食时间与我们。   书房的窗外出现模糊的身影,虽百叶玻璃窗呈闭合状 态,可立马就猜想到窗外的人是外公。我上前打开百叶窗,


47 文学一隅:小说     窥探外边,外公正好背对我。年老而驼背的他静静地站在那 儿。循着外公的视线而去,尽头处是屋子周边种植的花草树木。   外公朝小树伸出手,像是期待它能够有所回应。微微颤 抖的手,轻轻地抚摸小树的叶子。叶子在被触碰时,轻轻摇 晃。刹那间,我竟然感觉那阵叶子的晃动是小树的挥手道 别。外公的手仍是不间断地抚摸它们,摸了这个,又摸那 个,举手投足非常地轻柔。  我静悄悄推动把手,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务求不打扰 他与它们的独处时间,让百叶窗闭合,然后离开书房。   来到厨房处,母亲正和在甩动铁锅的阿惠阿姨聊天。通 过厨房的窗户,隐约可见外婆在后院淘洗青菜的身影,她似 乎不怎么喜欢水龙头与洗碗盆,每每清洗青菜和淘米都在后院。   站在厨房往左侧望去,是分别独立成两个空间的厕所及 浴室。厨房右侧则有扇小门,可通往后院,白天时不上锁不 关门,后来担心小熊会从这扇小门偷偷溜进屋子,便在门口 的底部钉上块木板以作阻隔。时至今日还是不明白,为何不 把门关上就好?   门外的边上有一洗脸台,若要刷牙,只可在这里。换言 之,起床以后,需要从房间走到厨房,再通过厨房小门来到 屋子外边才可刷牙。不过这还不是最让我厌烦的。   洗脸台之下,放了个白色的塑料桶。它有两个用途,一 是用作盛洗脸台下老旧水管所漏出的水,二是用以存放厨 余。可想而知,桶子里装满厨余与水的混合物,所幸不常有 令人作呕的异味,但在视觉上造成的不适无可避免。从前懵 懂的我曾仔细端详里面的模样,结果那个画面烙印在脑海 里,无法根除。菜汁与菜肴的各色调味料混合,生成猩红色 的汁液,占据桶里的大部分容量。如海洋与陆地的比例般, 骨头与碎肉碎菜漂浮于液面,还可见那被猩红染色的糊烂米 饭。对了,黝黑的苍蝇自然不会缺席这场美食盛宴,都在一 旁打转,有的甚至自行开餐,大快朵颐,后产下白色密集的 卵,孵化出细小的蛆,于浑浊的汁液中蠕动,恶心至极。 所以我很讨厌在外婆家刷牙,每次都像是在进行艰巨的 战斗,控制住自己的眼神,不再往洗脸台下的桶看去。可是 今日,发现桶上已放了盖子,我暗自松口气,为不必再与桶 子劳心费神博弈感到欣慰。 累积厨余的习惯,其实是外公外婆从前养猪时遗留下来 的,以人类吃剩的剩菜作为猪饲料,省工又节俭,待一头头 猪养肥以后,便可卖钱。后来外婆家不再养猪,厨余便成了 小熊的伙食,用外婆的话来说,小熊吃什么都觉得是美食, 毕竟不是人类。 可想而知,当她看见现在的人为小狗小猫精心打扮,让 小狗小猫吃着昂贵的粮食,甚至让它们和人同桌进食时,她 总会说:“畜牲就该有畜牲的样子”, 这是她的原话。 先前曾说屋子的水泥墙只有三尺高,其余都是木板,但 厨房与厕所、浴室的情况不太一样,此处的墙壁都是水泥制 成。显然这三个部分是后来建的,与屋子其他部分并非同时 出现,其中地位最为显赫的是厕所,因为它才是后来翻新工 作进行的主因。 外婆家从前的厕所属于茅厕,忙于维持生计的外公外 婆无暇顾及厕所是否美观或方便,仅用以小解大解,解决便


48     文学一隅:小说     完了。后来子女渐长,无需他们独自应付家中生计,这才有 了改善生活的打算,他们便盘算将厕所弄得现代些,于是进 行翻新,重建成坐式马桶,浴室和厨房的建设倒只是顺便。 “阿惠阿姨。”我上前说道,并靠拢到母亲身边。“哎, 小天,一段时间不见,你好像又长高了啊?” “这个年纪的孩子长得就是快,衣服鞋子一下子就不合 穿,我看再过两年就会高过我了。”母亲的手在自己的头边 横向移动,并在我头上飘过,仿佛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横线 般,于空间中留下一个刻印。假以时日,我的头顶将触碰, 甚至超越那个刻印。 母亲和阿姨聊天,几乎都没有什么插嘴的机会,一是无 法加入,也不可能加入。其次是我本就内向少话,要我同别 人展开交谈无疑是为难我,所幸母亲从不强迫我说话,更不 会让我在长辈面前来个才艺表演。 阿惠阿姨是母亲的妹妹,两人相差不过3岁,她身形浑 圆,留了头齐肩短发。她在“吃”的方面倒是挺有研究,但在 “煮”的方面却是差强人意,所以她几乎不动手煮饭,午餐晚 餐都是丈夫为她从外头买来,嘴刁的她总是责备他丈夫买难 吃的回家。 记得曾经同母亲陪她吃午餐,吃的是鸡饭。她点的是鸡 腿饭,我和母亲则点鸡胸饭,她说:“没有骨头的肉吃起来 没那么好吃”。母亲听后,便说她是属狗的,所以喜欢啃骨 头,把食物都“啃”好吃了。 “没想到大姐这么大手笔,拿了两百千出来重建房子。” “不是二十千吗?”母亲惊讶地说。 “才不是,是两百千,二十千太少啦。” “哇,那她还真 的是大手笔,好舍得。” “哎呀,两百千对我们很多,但对她来说只是掉点钱而 已啦,她那么有钱。” “不过她肯为老妈拿钱出来,也是一份孝心。” “她那么有钱,不是她拿还是谁拿,我们两个拿吗?” “话是这么说,但她有钱是她的事,钱终究是她自己 的,不可以把这两百千当成理所当然。” “妳哥哥都快把她当成再生父母了,拼命拍马屁,妳都 没看见他那张嘴脸,整只哈巴狗。上次大姐来老妈家这里的 时候刚好烫了头发,哇,妳哥哥把人家的头发赞得天上有 地下无,一直在说‘好看好看’,我都不知道他原来这么会说 话。这也难怪,有人出钱替自己翻新屋子,还不赶紧讨她欢 心。” “当时大姐什么反应?” “说妳哥哥夸张,但她心里肯定开心得不得了。” “那她也不是笨蛋,妳哥哥哪句话真哪句话假,她还是 分得清的。” “哎,总之看到妳哥哥那个死样就满肚子火。” “他本来就是这样嘛,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何必这么 劳气。” “就是看不惯他那张嘴脸,每次都不给好脸色我们看, 看到大姐来就立刻笑脸迎接。”


49 文学一隅:小说     “他现在有做工吗?” “妳看他那个鬼样会做工吗?每个月跟老妈拿钱拿得多 开心。” “都已经半年没做工了……老妈的钱是大姐给她的生活 费,不是让他好吃懒做用的。” “老妈甘愿给啊,她甘愿养儿子啊,我们能说什么?” “老爸没说什么吗?” “他自己都要等别人养,能说什么?而且老爸每天在房 里喝得烂醉妳也不是不知道。” “他今天倒是没有喝酒啊。” “听老妈说,他最近白天都没怎么喝,还会到屋子旁边 走走。” “我刚才看到外公了。”我说道,“但是外公看起来不 太开心。” “大概……是舍不得这屋子吧。”母亲抬头看看天花板, 又垂下头看看厨房的各个角落。深深地吸气,重重地叹息。 “我想也是,他一直都不赞同重建屋子这件事,但妳哥 哥根本不管他说什么。哼,亏老爸以前还对他那么好,宠着 这唯一一个儿子,结果老了以后在儿子面前一点发言权都没 有。养儿防老,呸!” “妳又要说鸡腿的事情了吗?” “鸡腿?”我懵懂地问。 阿惠阿姨望向窗外,见外婆正在淘洗白米,然后她回过 头来,小声回答我的提问:“以前小时候啊,只有大时大节 才能吃上整只鸡,但是鸡腿每次都会被你外公外婆用筷子夹 到你舅舅碗里,我和你妈妈还有大姨就吃鸡胸、鸡爪、鸡屁 股什么的,好吃的都被你舅舅这个男生独享,你看你们男生 多好命。” “你看你阿惠阿姨多小气。” “老爸老妈就是偏心,好东西都要留给儿子。” “做父母的,偏爱自己的某个孩子很正常,最重要的是 老爸老妈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 “妳还真想得开。” “大姨来了。”姐姐边说边走进厨房。 “有钱人来了,等着看哈巴狗吧。”阿惠阿姨对母亲说 道,语带戏谑。 大姨走进屋子里时,手拎数个塑料袋,母亲 大步向前,连忙接过。相比起母亲和阿惠阿姨,大姨的装扮 可谓是截然不同。明显到美容院打理过的头发,手腕悬吊精 致的手提包,身上戴着价格不菲的项链与戒指,旁人一眼就 能看出她相当富裕。 “阿莲。”母亲与兄弟姐妹之间,都不以敬语称呼兄长或 姐姐,而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诶,阿美,老妈呢?” “在后面洗米洗菜,准备晚上的要煮的东西。”“阿生 呢?” “出去找朋友喝茶了。”


50     文学一隅:小说     “哎,又拿老妈的钱花在朋友身上。” “他好像到现在都没有工作,妳要不要讲讲他,他最听 妳的话。” “老妈都说不动他,我能说动?” “妳是他的‘米饭班主’,他会听的。” “以后再说吧。对了,我从‘荣记’买了一只烧鸡,一只烧 鸭,半斤烧肉,半斤叉烧。老字号,老爸老妈一定喜欢,总 共两百一十块,老板已经算便宜了。反正是大家一起吃的, 妳和阿惠要不要……” “好,我们也出一份钱吧,那阿生呢?”“他能过好自己 日子就偷笑了。” “好吧,我等一下把钱交给妳。”“好好好,那我先去找 老妈。” 大姨从厨房侧门出去,正好看见走来的外公,她开口叫 他,但他没有答话,甚至没有正眼看女儿。见自讨没趣,大 姨转身朝外婆走去。外公依旧是缓缓地前行,与我们擦肩而 过,而我们也没有打扰他。 “老顽童”是母亲对外公的形容词。母亲说,如果我们到 外公的房间里翻找,定能找到一个蓝色的电子钢琴,左上角 还有只蓝色的可爱独角兽。那本应是小孩的玩具,可外公却 买来自己玩耍。天气好时,他会坐在客厅的懒人椅上,按下 电子琴的琴键,释放音符。即便那些音符并不优雅,听起来 粗糙,可外公仍会乐在其中,乐得像个小孩。 只是这个小孩有酗酒的坏习惯,自打年轻起便如此。他 是家中独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沉沦在长辈们不分青红皂 白的溺爱里头,从来都是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想做什么就 做什么。所幸他并未作奸犯科,伤天害理,只是造成他的目 中无人和好吃懒做。可想而知,家中维持生计的重担便落在 外婆身上,无论是工作挣钱或是家中杂务,都是外婆一人包 办,外公没有半点贡献。 年老以后,两人经常为生活中的琐碎事斗嘴吵架,不过 往往都是外婆占上风。外公常年酗酒,伤了身体,自然没多 少魄力和中气。相反,外婆自年轻时就干过不少苦活,锻炼 得身强体壮,即使老了依旧中气十足。 曾经问过外婆,既然外公如此糟糕,他们为何会结婚, 外婆只回答:“忘记了”三个字,不知她是否真的已经遗忘。 无论当年如何,我想现在的他们之间确实没剩下多少感 情,毕竟连最简单的同床共枕也做不到。外公在与外婆的斗 嘴中落入下风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狗急会跳墙,尤其是神志 不清的疯狗,正如酒醉的外公。他喝醉的那次,动手打了外 婆。虽然没有对外婆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可足够打碎两人 之间仅剩的丁点情分。从此,仅有夫妻之名。 当然,离婚这个想法,外婆未曾打消,可上一代人终究 顾及旁人眼光,介意旁人非议。外婆私下对母亲说过,旁人 不止一次以“离婚很难看”为由劝诫她忍受外公的恶劣脾性。 她的心里固然是百般不甘,却敌不过对几个孩子的担心,不 放心孩子都落在外公这样的人身边长大,于是咬紧牙关留 下。直至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以后,又觉得人生已经过半,不


51 文学一隅:小说     想再多做挣扎和反抗,那份抗争的想法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天意弄人,舅舅竟在漫长的岁月中,长成与外公几乎相 同的模样和品性。外婆深感痛心,同时意识到从前教育方法 的错误之处,后悔愧疚,却再无法回头重来。前半辈子忍受 外公,后半辈子忍受舅舅,她也是个可怜人。 我自个儿溜达到后院,这里有口我魂牵梦萦的井。井口 有大片金属板作盖子,母亲和外婆也不让我挪动它,所以我 从未真正看过它之下,井里的模样。想当然,井里要么都是 水,要么空空如也,可我依然想亲眼见见满是水或是一片荒 芜的井。于我而言,两者都值得惊奇。 按理来说,这口井早该消失,可当初挖掘时费了不少 功夫,外婆便选择留下作为留恋和追忆旧时日子的媒介。另 一方面,要将这个口井填掉大概也是大工程,没必要自讨苦 吃。如今,大姨动用“钞能力”重建房子,这口井想必不可能 继续留下。曾无聊地幻想,两百千兑换成钞票,应该足够将 这个井填满? 想到再没办法见到井中的世界,好奇心和惋惜感源源 不断自心里洋溢而出,大胆地问道外婆:“我可以看看井里 吗?” 外婆和旁边的大姨呆呆盯着我,使我一度怀疑自己是 否说得太小声,可外婆正在思考的眼神随即打消这份自我怀 疑。若是往常,外婆绝对会不假思索,一口回绝这个请求。 但今天的外婆,似乎有不一样的想法。 “可以啊,不过你要小心。” 获得许可后,我便动手挪开井口的金属板,过程中不免 发出金属的碰撞声,而井正好位于厨房的窗前,母亲闻声看 向窗外时,正好发现我像只老鼠般搬动金属板。 “喂,小天!”母亲边匆忙冲出,边喝止住我,“我之前 不是讲过了吗, 不可以随便打开这个!” “小天刚才问过我了,是我给的。反正……小天以后也 看不到了,就给他看看吧。” “你为什么就是想看这个井?” “因为我没看过井。” “故事书里有很多啊。” “但我想看真正的井。” “哎……”母亲延续我刚才的动作,将金属板挪开,“你 可要注意一点, 小心别掉进去。” 抱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我朝井口靠前,心心念念的井 中世界终于展现在我眼前。 井里的水丝毫没有干涸的迹象,仍是相当充沛,井口 距离水面大概只有二十厘米左右,换言之,伸手就能触碰那 平静的水面,但母亲阻止我这个举动,她仿佛很厌恶井里的 水。同时,母亲牢牢拽住我双臂,越是靠近井口,她的手拽 得越是用力,甚至造成我肌肉上的疼痛。 井水并不清澈,轻微浑浊,故看不清井里的黑暗,反倒 是污秽的灰与青苔般的绿色很是显眼,水中一定充斥许多杂 质,还致使井里散发着一股苦涩且腥臭的气味。


52     文学一隅:小说     注视井水时,心中竟滋生出莫名的情绪,若要以文字形 容,大约是“着迷”及“恐惧”。那不清不明的水流和不得而知 的井下世界,好似是液化的死神, 能够轻易收割落水的可怜 虫,叫人忍不住害怕且敬畏它,却同时促使我展开想象,在 脑海中构建出水下无光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连光都无法 到达的水下深处,到底是一幅如何的景象? 姐姐凑上前,举起手机,正要拍下这口井的照片,被母 亲阻止。“为什么不能拍?” “小孩子别问这么多,好了,你也看够了,走走走。”母 亲将我和姐姐赶入厨房里,回头再把金属块重新放置到井口上。 “为什么不能拍?” 姐姐耸耸肩,表示不知。 “是迷信啦。”阿惠阿姨搭话道。“你外婆以前讲过,拍 照这玩意,很容易拍到不干净的东西。” “不干净的东西是什么?” “那些老朋友。” “老朋友?” “就是‘鬼’。”姐姐在我耳边小声说。“所以井那里有 鬼?” “这世界到处都有鬼啦。” “你姐姐说的没错,那井边有鬼的可能性很大哦。” “为 什么?” “因为我们有个弟弟就是在那口井里淹死的。” “妈妈原 来还有个弟弟,他怎么掉进去的?” “是他自己不小心掉进去的,以前那井口上没有铁片, 直接露天,井边又时常有积水,我们猜是他踩到水,滑倒掉 进去的。那时候的井水也不像现在的这么满,小孩掉进去后 是没办法自己出来的。” “没人发现他掉下去吗?” “我们发现了,但当时也都是孩子,没能力救他。你外 婆在外工作,而你外公虽然在家,但是喝了酒,在房里睡 觉,没人能叫醒他。结果……我们看着自己的弟弟沉入井 底,等他再次浮起时,已经没了气。” “外公外婆一定很伤心。” “当然伤心,是一个儿子啊。不过你舅舅应该很开心, 因为没人会和他抢鸡腿吃,可以一个人吃两只。” 屋外传来的开门声打断我们的对话,是舅母和表弟表妹 回来。随后,姐姐和我又在屋子四处走走拍拍,直到晚餐时间。 外婆在厨房里将大姨买来的烧鸡烧鸭斩成小块,阿惠阿 姨则在一旁替热汤调味,而大姨和母亲在外摆放碗碟、筷子 及汤匙。 母亲向大姨递出手,掌中似乎握住什么。待大姨接过 时,才发现那是钞票。“我和阿惠的份。”


53 文学一隅:小说     “好好好。” “妈,妳有跟阿惠阿姨拿钱吗?”母亲转身要入厨房时, 我上前悄悄问。“嘘!”她示意我住嘴,我当然识趣。母亲从 来都是个烂好人。 用晚餐时,舅舅将烤鸡和烤鸭的两只腿分别夹给表弟表 妹,旁若无人,全然不顾在座的其他人。同桌的我们面面相 觑,也没多说什么,唯阿惠阿姨明显一脸不屑。 “阿美,老爸呢?” “叫了他,但他没有回应。” “我再去叫叫他吧。” “别理他,他肚子饿了会自己出来,我们吃饭吧。”语 毕,外婆动起筷子夹菜,身为后辈的我们只得乖乖吃饭。 晚餐以后,当所有人都忙着收拾桌子洗刷碗碟时,外婆 回到房里,找出一串钥匙,然后走到外公房门前,将本上锁 的门打开,进去后又将门锁上。我见状,赶紧溜到隔壁的空 房,整个人贴在墙壁,聚精会神,仔细听着房里的一切动静。 “你发什么神经?” “妳出去……” “晚餐都不吃,就在这里喝酒,喝死你啊。”“死就死 啊。” “你要死就死远一点,不要在我屋子里死。” “这屋子我也有份的!”外公突然提高音量,撕心裂肺地 大喊。 聊天声、碗碟的碰撞声和椅子搬动声全都戛然而止,屋 子里没有半点声响。“你们决定重建的时候有问过我吗!你 们不就当我死了吗!” 房间里沉默了好一阵子,后来划破沉寂的,是外公断断 续续的哽咽声。“我在这里长大,在这里过了一生……一辈 子……现在说要拆掉重建…… 我都这么老了……让我死在这里不可以吗?死在一个 我认得的地方不可以吗?” “后院的那口井,阿辉淹死的那个 井,之后应该也是会填掉。说实话,我也不舍得那口井,但 是我们没办法。” “什么叫没办法……妳反对的话,他们敢不听吗?” “哎,你也会说,你都这么老,我也都这么老。哎,我 们都已经老了,半只脚都踩进棺材里,还求什么,还要什 么?我每天早上睁开眼时还没死,就已经非常满足。我赞成 屋子重建,不是为了我们两个老不死,是为了阿生和他的孩 子。如果他们以后能住在好一点的屋子,对他们是件好事。 你啊,要多为他们想想。我们的日子所剩无几,他们的日子 还很漫长。” 房里再无人说话的声音。唯一剩下的,是一个老人家不 甘的哭泣声。 晚上十点,我们正在回家的路途。 夜幕垂帘,天空乌漆墨黑,连颗星星都没有。寻常的万


54     文学一隅:小说     家灯火,是属于人类的星辰大海。夜晚的空气更为凉快, 却不如清晨的清爽。 早晨总是精神爽朗的,而夜晚总是五味杂陈的。 屋子施工期间,外婆外公与舅舅他们在外租屋。待屋 子完工,才搬回原本的住处。 然而,外公没有等到那天的到来,永远地安眠于睡梦 之中。我想,他是郁郁而终的。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毕业生 ■ 读中文系 / 吕鸣仁 ■ 中文·伴我成长的一股风 / 李伟详 ■ 求索问道之愚见 / 黄良康 ■ 中文成长故事,自身与中文的渊源 / 周长键 ■ 人性哲思,古今亦然 / 余焯颖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在籍生 ■ 在中文系的感悟 / 谢癸铨 ■ 有文字的地方就有中文人 / 苏晓萱 ■ 文字既冷也热 / 李承澳 ■ 最美好的起步 / 黄智辉 ■ 我为何对中文爱得深沉? / 杨惠絜 中文人成长手札


56     中文人成长手札     读中文系/吕鸣仁 读中文系,其实是选择了一种差异,是一场自我发现的过程。 中文系最贴近语言文字了,它让我在构筑与留住回忆时得益,拥有更柔软与准确的字 辞,供我差遣与时间抗衡。文辞的运用,借古鉴今,得以纵横臆想,审视行为与思考。它使 我的言行字面化,凭借文辞打磨哲思,适度地遮蔽与敞开那些复杂的人世。那些得以释出的 观点、情绪,叙说世界的末梢与旷野,小至童年、爱情与生活、大至政治、伦理和宇宙。 我于喧嚣、怨怼及不安时,懂得运转文辞,修饰对错;让我光明正大地走入情感,生 应生之气,悲应悲之哀,让我凝视与沉默,让我有机会坠落,也有机会爬升。 也许,我是谁,我的落魄、欣喜和命运,皆修辞所构建,我这一个纷飞的语言之肉身。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毕业生 中文·伴我成长的一股风 /李伟详 中文在我生命中就像一股风,有时盼着它何时归来,将那讨人厌的烈焰带走;有时希 望它带着我那自家花儿的种子,到大地去生根发芽;有时希望它赶紧随着冬天离去,还我一 个温柔的夏天;当然我说的冬天可能在心中。它与风一样,无处不在也没有一个家,我常觉 得中文在我的世界已经随风离去,但它真的与风一样,走了;却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 我喜欢电影,也喜欢向大海启航;我喜欢文化,也喜欢在热气球上眺望世界。这些的 一切都是因为风的缘故,没有风我就无法迎风启航,但没有风我也依然喜欢。因为喜欢的缘 故,望初风不曾离去。再一次起风吧。


57 中文人成长手札     求索问道之愚见/黄良康 在完成了大马教育文凭之后,我报读了柔州南方大学学院的中文专业文凭,尔后一度 北上银州金宝的拉曼大学修习中文,最后落脚雪州加影的新纪元大学学院,毕业于斯。 于我而言,过去这几年研习中文的岁月改变我于内在,而非外铄。相较于外界普遍认 为“实用性较强”的理工商科,文科在当代的应用价值并不如前述的学科更高,尤其是中文 科。然而,在研习中文的过程里,文史哲赋予我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养分。简而言之,中文系 传授的是“心灵内在超越”之技法。 浸淫中文系日久,逐渐发觉学习的真谛实不在书中,更多的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这也是中文系独有的学问之道。 中文成长故事,自身与中文的渊源/ 周长键 不懂是否天生黄皮肤就对中华文化有一种根性情怀,让我对华文存有独特的喜好,喜 欢它的美与深。记得初中时期,有幸遇到周锦聪老师,是他启发我创作,在他的教导下于文 学路上取得了许多佳绩,说他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也不为过。 毕业后到新纪元进修,虽然内容有别于我的想象,但广阔的学习范围让我修读更多历 史、哲学和文学,打下了更高维度的思维基础。大学毕业后,我就从商于教育行业,融合古 人的智慧和所修炼的知识,开拓了今天的规模,并创立自己的教育品牌。借此希望能继续利 用所学,取诸社会,也回馈社会。


58     中文人成长手札     人性哲思,古今亦然/余焯颖 你知道你的思想和哪一个古人接近、雷同甚至相同吗? 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中,你总会在各家思想当中发现与你相契合的思潮。了解各 家思想,再把他套用在生活当中,你就会发现许多人性其实早已被古人的智慧看透。其中当 然不能不提从以前到现在都属于主流的儒家,至于为什么他是主流之一(我个人比较喜欢道 家的无为而治),请听廖文辉博士怎么说。 “你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读儒家思想,都会有不同的体悟。至于他为什么被大多数人接受 进而成为主流,那是因为他最符合人性。”——廖文辉博士 你可以不相信我,不相信廖文辉博士,但请你务必亲身体验这累计了上千年的文化。 在了解透彻后,你也可以反驳所有人(或部分人),自成一家。这,就是人文学科、中文系 有趣的地方。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在籍生 在中文系的感悟/谢癸铨 临近毕业,踏入中文系已经四年了,如果要说在中文系的路上获得了什么,那应该就 是检索能力吧。 在中文系的课程中,老师引入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对某些课程感到特别有兴趣,就 应该及早制定阅读计划,除了汲取知识,也为了培养阅读检索的能力。天道酬勤已经是老生 常谈了,在中文系尤其如此。 我们固然鼓励挑战权威,但读书更是基本功,对任何课题发表议论前,都应该先阅 读。这个习惯带到生活当中,对任何事物发表议论前,都应该做基本的调查。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中文系给学生最务实的训练,于我而言也是最大的收获。


59 中文人成长手札     有文字的地方就有中文人/苏晓萱 高中毕业后有些许迷茫,偶然发现新纪元中文系,便秉着一股冲动下定决心就读。 虽然外人常常听闻我就读中文系后,首个反应即是询问我是否要成为一名教师,但于我而 言,教育界不是中文人唯一的出路。我始终坚信,有文字的地方,就有中文人。 这三年以来,我在中文路上不急不躁,缓缓前行,终于即将迎来毕业的曙光。中文系 不仅流于创意写作,它更是历史、文学、哲学的交融。在这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严谨的 论文格式,也晓得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捍卫母语教育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个使命,由我们来延续吧! 文字既冷也热/李承澳 中学时,共同坐在课室里的有九人。大学时,只剩我一人,仍旧冥顽不灵。中文系, 说穿了就是文字世界。人间俗世不断沸腾,文字世界却是冰冷,所以容许人们坠入其中,寻 得属于自己的荫凉之处。 文字是一根根树枝,文学是一片片树海,经常是刺骨地冻。在那里,可以躲避光天化 日,窥探没了温度的过去曾经,正视伤痕累累的精神,抚慰破碎的灵魂。后来,学会摘下树 枝,钻木取火,在孤独时自我温暖,逐渐从猿猴进化成人类。 在茫茫树海里游荡四年,不知不觉间来到出口,正要回到滚烫的红尘。所幸,文字既 冷也热。任凭世态炎凉,文字也能冷却躁动,温暖绝望。


60     中文人成长手札     最美好的起步/黄智辉 我实在好奇,“中文系”于大家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打从我第一次来到中文 系的课室外时,我便得知,那道从门缝间拼命溢出的光芒,正是我追求梦想的希望。 转眼间已是大三生的我,凭着初心不断学习,数年前所立下的志愿,依然矗立在心 间,毫不动摇。我想,中文系所供给的养分,都在无形中拉近我们与憧憬的距离。兴许若干 年后,将有著名教授、作家、总裁等立足于世界,而中文系正是他们最美好的起步。 中文人们,成功的关键不仅是博览群书,更要坚守信念,勇敢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为何对中文爱得深沉? / 杨惠絜 我在确认“自己热爱中文”这一点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我们从婴儿时期便和华文 相处,早就对华文这一语言知根知底。这就像你对于家中的摆设足够熟悉一样,自然也不会 再生出探索或研究的心思。 然而,你会在某一天某一刻在家中的某个角落发现突如其来的小惊喜,比如阳台盆栽 中突然多出的小生命;杂物间里一坛被遗忘在时光沙漏中的葡萄酒。华文也同样如此,它的 小惊喜就沉淀在某个文字或词汇之间,当它成段成句的出现时,它所携带的意义就更多了。 你喜欢诗,你可以写天上的云、山里的雨、海里的鲸;你喜欢散文,你可以写生活的 独特,内心的感知;你喜欢小说,你便可以写他人的青春,人生的悲欢。所以你说,我如何 不对中文爱得深沉。选择中文系,便是选择与中文对话,去聆听字里行间的只字片语,去打 捞江河中的月亮,去追逐那阵抓不到的风。


■ 文学的诗之“思”/ 吕鸣仁 学术漫谈


62     学术漫谈     一、“思”之释义 对我而言,文学是一种圆满的思念。 根据《说文解字》对“思”的本义为“思”篆文为 ,由 (囟,脑)和 (心)所构成。许慎于《说文解字》 曰:“思,容也。从心囟声。凡恖之属皆从恖。” 1他解释 道:“头会脑盖也。象形。”2因此“囟”表示人脑,心则是内 心。徐灏《说文解字笺正》言:“人之精髓在脑,脑主记 识,故思从囟,兼用为声。囟、思一声之转也。”3从以上 分析得知,古人造“思”字时,已意识到“思”是内心与头脑相 互的共在运作。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曰:“容者,言无不 容。”4 刘宝楠《论语正义》亦曰:“《说文》:“恖,容也。” 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5简而言之,人之“思”广大无边、 没有界限,足以容纳世间万物。 按段玉裁所注《说文解字》曰:“思,䜭也。䜭也各本 作容也……䜭者,深通川也。引䜭畎浍歫川。引申之,凡深 通皆曰䜭。思与䜭双声。此亦门扪也、户护也、发拔也之 例。谓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凡思之属皆从思。” 6 他认 为许慎“思,容也”应当训为“䜭”,而“容”乃是“䜭”字之误。 小篆“䜭”,古文作“濬”,即“深通川也”。原因是“人之思如䜭 川,然思与䜭双声,故以䜭训思。此如发,拔也;尾,微 也;门,闻也;户,护也,皆以同音为训。”7郑玄也注曰: “通也。”郑玄更把《尚书》中“思曰容”注为“思曰睿”了8 。因 此“䜭”即是深挖河川,使河流通畅,而“思”意味着“深通”之 意,进而引申至情意深通于心的思念或思虑。 通过对“思”一字本义的训诂,“思”实指一种无所不包、 尽可能以深刻且真挚的抒情,容纳和挽留那些即将消逝的人 事物,使它们腐朽云散后,仍能以一种动容的形式存在着。 它与现在受西方语义的逻辑思辨之“思”大相径庭。 二、文学之“思” 这一种“思”与文学之“诗”是一脉相承的,而“诗言志”9 则 属中国文学的重要纲领之一,是一种情感的印记,《毛诗 序》说得更详尽一些: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0 文学的诗之“思” 吕鸣仁


63 学术漫谈     诗是一种把情志糅合在外物上,以文辞甚至手脚并用 的姿态表达对人事物的尊重与情谊。一言以蔽之即对事物上 “心”,如《说文》云:“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11 这些情感无论是社会情感抑或私人情感,皆以其心之属性, 反映对外物的不舍与触动。正如《礼记·乐记》云:“人心之 动,物使之然也。”12情志必须依附于事物,以诗之“思”抒发 对万物的呼唤。 因此,章太炎在其《文学总略》才会开章名义言: 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 之文学。凡文理、文字、文辞皆言文;言其采色发扬, 谓之彣。以作乐有阕,施之笔札,谓之章。13 他认为但凡在竹帛或纸张上所写的全都属“文学”,包括 纹理、文字和言辞皆是“文”。“文”一开始并不是单独指涉有 其独立性质的文学领域,《说文》卷九上解之:“错画也, 象交文”14,其本义是线条交错而成的基本纹样。因此,“文” 最初指的是一种落实在事物表面的花纹或纹路,是人类对世 界最初的一种记录。而“学”则是字的连缀,即文字的组织、 法则。章氏进而区分“文章”与“彣彰”的差异,以训诂“文”之 根源: 夫命其形质曰文,状其华美曰彣,指其起止曰章,道其 素绚曰彰,凡彣者必皆成文;凡成文者不皆彣,是故榷 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15 此处所指的“彣彰”与今日文学上所指的美文含义相近, 但“彣彰”并不等同于“文章”。章氏上溯本源,判定“彣彰”是 由“文章”所引出,“文章”注重内容与结构,而“彣彰”则讲究 辞藻。因此“文章”并不是指那些具备文辞雕琢的“彣彰”,而 对于那些倾向以审美角度来界定文学范畴的,在章氏看来它 并不是古代“文章”所着重的涵义。相较之下,“彣彰”更适合 用来定义文学,因它特指那些富于文采、文饰、形式和情韵 的部分,但由于古无“彣彰”二字便以“文章”假借,造成后人 对“文”观念的混淆。 章氏进一步把“文学”区分为“成句读文”与“不成句读文” 两大类16,有意把非“纯文学”性质的文章也放入其文学殿堂 中,消除文学之间的隔阂,他言之: 诸不成句读者,表谱之体,旁行邪上,条件相分。会计 则有簿录,算术则有演草,地图则有名字,不足以启人 思,亦又无以增感,此不得言文辞,非不得言文也。17 章氏将“有句读”与“无句读”之文皆纳入“文学”中,“成句 读文”包含“有韵之文”与“无韵之文”;“无句读文”则涵盖了表 谱、簿录、算草、地图等,这些对于初民生活与传统文化来 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因无句读,就否定其“书契记事”的 传递功能。因此,他认为“无句读文”也是文学的一部分,甚 至是“文”最初的形态与根源。章氏由此拓展了文学的版图, 将所有运用文字书写的内容诸如文章、学术、历史、科学、 地理、文献、公牍、学说、典章等都纳入其中。 当回溯文字还未出现之际的原始人类,是以其口语、 手势、动作、和各种面部表情进行沟通,尔后随其活动范围 扩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变得频密,仅凭简易的口语、手脚 与表情无法有效传递与保留信息。当原始部落里的信息愈积 累愈纷杂,包括其历史事件、战争事迹、部落文化、咒语和 祝词等,欲传承后世。因此,人类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记事方 式,欲以保留种种的部落的文化与印记。 原始人类采取了三种方式即:实物记事、符号记事与 图画记事18。这三种方式是文字的雏形,为了更有效地传递 与挽留那些有关世界的珍贵记忆。正如傅修延所言:“为了 突破时空的限制古人尝试过用击鼓、燃烟、举火或实物传递 等方式,将表示某一事件的信号传于异地;发明过结绳、掘 穴、编贝、契刻和图画等手段,将含事的信息‘留于异时’。”19 从原始人类的初衷来看,文字的记录是以“思”之质为基 础,正如章氏之“文学”般,展开对世界宽容的海纳、记载与 留念,进而涵盖更多的文类,欲以表达对世界的深情念想。


64     学术漫谈     因而,“思”之深情以“文”之各类形式,企图留住对文化及历 史的惦记,实践其薪火相传的使命。这是一种动之以情的举 止,皆因不舍,而汲汲营营地把一切值得珍惜的记下存留, 为后世开拓一条思念之路径,其终极意义是为了抵抗生命的 消逝,以最真挚之心构建文明的历史与记忆。 三、思之虔诚与铭记 “一切诗歌皆源出于思念之虔诚。” 20——海德格尔 倘若以西方角度观之,一般刻板印象以为“思”(think) 即逻辑思考,与理性、客观、判断等概念紧密相联,并以此 为基础而演绎出许多知识学科,例如科学、物理学、自然科 学、社会学等。这一种理性之“思”是人类在辨认世界时,普 遍采取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有效方式,是人类欲以概念划分, 进而把世界范畴化的策略。久而久之,人类创造了愈来愈多 的文字与外在事物相匹配,每一文字背后都分别代表了世间 万物的各含义。后来,更逐渐以千万种概念建构了更多的知 识系统,以“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 内部联系的思维形式”21把握了整个世界,从一个混沌无序的 环境里脱颖而出,赋予与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惊天地,泣鬼 神”的人文世界,重新辨明和重构自身与外在的关系。 人类逐渐遗忘“思”的使命,以为“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 本形式之一。概念反映了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 属性)。”22因此,人类乐此不疲地仰赖语言文字筑起的范 畴,认识与统御世界。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批判了这种 以范畴之“思”去规定和主宰世界的行径,这其实是人类 遗忘了存在,无法真正理解事物本身。他以词源学考据 的途径,回溯了两个德文单词——“danken(thank)”与 “denken(think)”,进而发现二者的词源相同且意义相 近,即立足于思之虔诚,后来才逐渐分化了。德语“思” (think)之本义是感谢,即怀着感激之心铭记存在。 海德格尔解释其生存之思(Denken):“这种思想并不 提供出观念和概念,而是作为与存在之关联的转变来经验 和检验自身。” 23他甚至断定“怀念”(Andenken)则是人最 初的思(Denken)24,这意味着在德语中“思”(Denken) 一字本是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与当下西语中所强调的理性 之“思”相悖离,它本是一种对存在怀着深情的回忆与铭记。 正如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所言:“人类思想中对存在 的所有思考是由存在本身引发的。思想只是对存在的一种默 认,一种温和的放任,它追忆存在并对其致以谢意。”25然 而,在海德格尔的“诗”之“思”中,事物的消逝借以文字的怀 念而得得以保存,是出自初民对世界感性的意识与想象。 此外,海德格尔在赏析荷尔德林《摩涅莫绪涅》一诗时 所给予的启示26也表明了记忆的本义并不只是一种表象的能 力而是“回忆,即被聚集起来的对有待思想的东西的思念, 乃是诗的源泉。因此,诗的本质就居于思想中。”27 四、思念在心田 中文字之“思”,恰如海德格尔所言是一种对万事万物深 情的铭记,显然与现在所谓的概念性思考相距甚远。然而, 有趣的是拆开“思”一字,亦可发现它是由“田”与“心”所组成 的,即“思念在心田”,为消逝的事物构筑一个思念的存在场 域。在这场域里,人们以一种坦诚的、赤子之心的态度相互 尊重倾心,而不是以概念逻辑、理性冰冷的、有距离的方式 怀念彼此。


65 学术漫谈     显然,古人对“思”/Danken的指涉,皆不太重视理性思 维,而是情感的延宕,是一种“思念在心田”的深通之情。 当生命弥留之际,对方即将烟消云散,哪该如何记得他/她 呢?是以捉住那命名之概念,抑或记得他的文字符号?又该 如何拒绝遗忘呢?我想,我们应以思之虔诚,怀着感激之 情,以最真挚的诗意之“文”,留住这一种共同存在的思念场 域,这方是“思”的终极意涵。这些诗意试图让消逝之物,犹 如还在,继而生生不息,温暖人心。中国大量的古籍文献 里,皆充斥着这种深情,万事万物必须要以情相待,而不是 变成一组冷冰冰的符号指涉万物。古人在“文”中皆一致地诠 释了“思”的涵义: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8 聚会则共相悦爱,别离则忧思感伤,言其相思之极也。29 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30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31 然而,真正的文学之“思”,是以思之虔诚抗衡消逝, 以“修辞立其诚”32的谦卑整理和纪念万物,是为了把它们挽 留在这一个共同的思念、文明的存在场域里。倘若人类不断 遗忘存在,这就失去了一个文化最重要的根基,变成一个冷 酷无情的理性世界。 五、结论 文学之“思”,正吻合了训诂之“思”的含义即——“容与 䜭。”我们应以更广泛、包容、平等的态度去审视文学自 身;应以思念之虔诚面对文字与物的关系,那是古人命名的 初衷。章太炎与海德格尔不谋而合地拓展了文学的疆域,也 为文学在广大世界中寻觅栖居之地——一个安身立命之“家”, 即对存在的铭记与感激。 正因如此,人才是一位谦卑的思考者或诗人,与万物和 谐共在,诗意的栖居,以最本真的情感与文字回到万物的怀 抱,以文字修辞留住最初最美好的感动,借之缅怀一切消逝 之万物,因为“是诗性使人得以仰望天界。同时也正是诗性 把人引向大地,携入其栖居。”33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诗(思)意地栖居于世,让彼此的 眼睛都满怀思念。


66     学术漫谈     1(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6页。 2(汉)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01页。 3(清)徐灏:《续修四库全书·说文解字笺正》(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52页。 4(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87页。 5(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0页。 6(汉)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01页。 7(清)段玉裁:《续修四库全书·古文尚书撰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73页。 8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56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香港: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香港:中华书局,1980年,第269-270页。 1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下》,平津馆丛书本 ,第361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香港: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13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1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下》,平津馆丛书本 ,第310页。 15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16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凡云文者,包络一切著于竹帛者而为言。故有成句读文,有不成句读文,兼此二 事,通谓之文。局就有句读者,谓之文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7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8 人类幼年时代就出现三类记事方法——物件记事、符号记事与图画记事,都是帮助记忆、表达思想和交流意见的。物件记 事是“以实物来记录数字,或表达意见与感情”;符号记事是“以物件为标志或在物件上做出一些符号,来表达思想和记 录事情,包括标记、结绳、木刻三种”;图画记事是以“描绘事物的形象来记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思和愿望。”——引自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41页。 19 傳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20 [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44页。 21 朱志凯:《简明逻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1页。 22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第107页。 23 [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33页。 24 [德]海德格:《“怀念”与“记忆女神”》(“An-denken”und“Mnemosyne”1939年),摘自《论荷尔德林——希腊之 行》,《海德格尔全集》第75卷,Curd Ochwadt 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25 [英]特里·伊格尔顿,王杰等译:《审美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2页。 26“摩涅莫绪涅”(Mnemosyne)是希腊的记忆女神,传授人类记忆的方法,给万物命名。她创建了戏与舞、歌与诗。海德格 尔继而解释这位神话女生而言:“‘记忆’这个词语的意思不同于那种单纯在心理学上可确定的能力,亦即把过去掌握在 表象中的能力。记忆思念被思想者。作为缪斯之母的名字,‘记忆’(Gedächtnis)并不意味着一种对无论哪个可思之物 的任意思想。记忆乃是思想之聚集,这种思想聚集于那种无论在哪里都要求预先已经得到思考的东西上。”——引自海德 格尔著,孙周兴编译:《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要出版社,第144页。 27 [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144页。 28 张国军,王红岩主编:《国学经典·诗词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29 蒋鹏翔主编:《阮刻毛诗注疏卷七之一》,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第1003页。 30(三国魏)嵇康撰:嵆中散集·附录,七十二家集本,第256页。 31(梁)萧统辑(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一》,清嘉庆重刻本,第1199页。 32(汉)郑玄注(元)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周易鄭注·卷九文言》湖海楼丛书本,第160页。 33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90页。


■ 新纪元大学学院明日之星培养企划案2.0   第一届青年创作营——共赏文学之雅趣 文化品牌


68     文化品牌     新纪元大学学院明日之星培养企划案2.0 第一届青年创作营 共赏文学之雅趣 庄恂、彭安琪 资料提供:丘凯文


69 文化品牌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崛起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活 方式,在生活日趋智能、电子化的时代,提笔忘字的现象似 乎已越发普遍,文字也渐渐失去其细细品味的艺术价值,而 变成纯粹传递讯息的工具。文字有着永垂不朽的魅力,汉字 更是承载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儒雅,是诗意与浪漫的内核。 享受着网络时代的我们,更应将文字的诗意融入生活,放 缓生活的步调,细细品味文字的美好。故此,新纪元大学学 院中文系于2022年9月3日至9月4日举办第一届青年创作营 《当我们同处未来》,期望我们立足于未来,却未曾忘却文 学的美好。 为了推动本地文学的发展,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和 本校市场与行销部的《明日之星》培养企划案携手举办此次 营会,以中学生为营会对象,旨在发掘文学新秀,并推广阅 读风气。中文系主任黄薇诗博士表示,其实尚有许多中学生 对文学创作有着浓烈的兴趣,只是苦无门径,不知要如何增 进自己的创作能力。因此,此次营会也邀请各文类的名家给 予指导,分享创作经验,让营员们得以掌握更多写作上的窍 门,获得创作方面的启迪。 重返实体营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两年多的疫情后,线上营会似 乎已成为新常态,但此次的青年创作营却选择重归线下模 式,举办久违的实体营会。虽然疫情尚未消弭,但主办单位 已做足防疫措施,努力将染疫的风险降至最低,让营员们在安 全舒适的环境下相互交流、创作,度过一段美好的文学时光。 由于近几年的疫情肆虐,实体活动逐渐被线上活动所 取代,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法沉浸式体验参与活动 的乐趣。因此,主办单位在营会中设置展览,亦设有许多体 验装置与游戏,希望能给予营员们久违的活动经验。通过实 体的展览与装置,营员对创作产生了更深刻的感悟,体会到 文学的魅力之余,也能给予营员更有趣的游戏体验与互动。 此次创作营通过讲座、竞赛与展览等形式,让营员们得以在 欢声笑语中,重新反思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亦为他们的文学 创作之路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文学与生活的相辅相成 或许对一些人而言,文字就只是文字,尚未领略文学 之于生活,究竟有什么功能。然而若无文学,生活将失去诗 意,变得无趣;精神世界始终一片贫瘠,失去思想的源泉。 青年创作者丘凯文认为,中学生的生活总是被繁重的课业所 束缚,而文字可以成为他们抒发情感意志的一种出口,让他 们得以暂时从课业中解放出来,投入文学温暖的怀抱。 此次的营会主题为“当我们同处未来”,将活动的时空设 定在未来世界。丘凯文谈及主题的设定时表示,架空并非仅 为趣味性,而是试图为当下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答案,将 缺乏人文关怀、文学价值没落等问题投射到未来时空进行反 思。通过文学作品的展览与导师的引导,让营员们得以更深 一步思考:文学与艺术,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时代,究竟 还有什么作用? 随着时代更迭,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比起阅 读冗长的文章,时下的年轻人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更愿意 以碎片化的方式去了解最新资讯,近年来“懒人包”的盛行便 可见一斑。然而,以碎片化的形式去了解资讯,容易令人 陷入理解上的误区,造成思维模式的僵化,无法判断是非黑 白。然而黄薇诗主任也说,文学是自由且多元的,它可以容 纳更多声音,呈现许多令人需要加以思辨的灰色地带。在如 今的快节奏时代,我们更应放缓生活的脚步,藉由文学发掘 生活上的美好,看待人事物也会更具同理心。 即席创作·名师点评 第一届青年创作营,邀来国内外名师相聚于此,带领 营员们进入文学的殿堂。丘凯文介绍道:“此次讲座将有三 种文类,即散文、小说与新诗的专题讲座,散文导师为台湾 作家杨隶亚,小说与新诗导师则分别由本地作家梁靖芬及吕 育陶担任。”除了文类讲座,丘凯文在营中也与另一位优秀 青年创作者梁馨元进行精彩的对谈环节,与营员们分享他们 创作上的心路历程与写作经验,为中学生的创作之路提供方 向与启迪。


70     文化品牌     ■ 2022年第一届青年创作营开幕大合照。 与其他文学营不同,此次的青年创作营注重活动的趣 味性与体验感,三场讲座皆设有竞赛,让营员们得以即席创 作、各抒己见,优胜者将获丰厚奖励,使营员们在精彩的活 动中感受写作的乐趣,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此次营会也为导 师与营员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导师在现场对营员的作品 给予讲评与建议,大家深入交流与探讨创作,形成良好的学 习氛围。青年创作营,无疑是中学生步入文学殿堂的阶梯, 除了增进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以文会友,结交热爱文学 的同好。“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的青 年,更应以文字诉说心中所想,共赏文学之雅趣。 营会当天:近百名中学生来到新纪元 2022年9月3日,本校在校内正式举办第一届青年创作 营,迎来近百名中学生的到来。开幕时,莫顺宗校长表示, 马来西亚华文的传承有赖于祖辈的努力,因为有祖辈坚持与 维护,后人才能享有华文教育,并培养能够流利使用华文 交流及学习的莘莘学子。他说,“当我们同处未来”这一主题 中的“未来”,所指的就是“当下”。他强调,未来就从现在开 始,期待大家用文字为自己创造出一片天地。同时,他也希 望所有营员能在创作营中学有所获。 中文系主任黄薇诗博士也在开幕致辞中回溯“明日之星” 企划的缘起时说,该企划源于新纪元大学学院市场与行销部 总监郑诗傧博士的发想,意在发掘在各领域具有潜能的中学 生。计青年创作营在内,此企划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场活动, 另两场分别是教育系主办的“绘本玩中学”一日营以及媒体研 究系主办的“媒玩媒了之青春·未命名数码媒体生活营”,该 企划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发掘在教育、媒体以及文学领域的 “明日之星”。开幕仪式上,莫顺宗校长亦颁发驻校作家委任 书给台湾著名作家杨隶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长期以来 ■ 莫顺宗校长颁发驻校作家委任书予台湾著名作家杨隶亚。


71 文化品牌     积极推广文学创作,实行“驻校作家”计划,不定期邀请作家 与文人驻校,旨在打造一个富有艺术与人文氛围的校园。 活动多元化:让学生体验有趣的线下营会 营会二日设有讲座、跑站游戏、创作成果展等多元活 动。现场的营员表示,非常喜欢主办方在讲座间隙设立的团 康和破冰环节,因为可以透过充满趣味的活动增加活力,使 他更有精神聆听下一场讲座。而实地探险则以文字剧情游戏 为形式,营员需到指定站点扫描二维码,然后开启各个章 节,在游戏中,营员将面临抉择,而每项抉择或将引领营员 走向不同的结局。他们也需要到不同的地点搜寻线索,以此 获得有关下一章节的提示。成功通过所有章节的营员将可以 领取礼品。 ■营会特设破冰环节,让营员互相了解。 ■营员正欣赏即席创作竞赛的入选作品。 ■营会特设留言墙,让营员留下他们想说的话。 此外,为激励营员踊跃创作,营会也设有即席创作竞 赛环节,正、副奖得主都可获100令吉现金奖励,其中正奖 得主亦获1000令吉的新纪元大学学院入学优惠券。除了文类 讲座,营会也邀来了优秀的青年创作者梁馨元与丘凯文进行 对谈。他们皆是新纪元大学学院的毕业生,对谈上他们与营 员们分享创作上的心路历程与写作经验,为中学生的创作之 路提供方向与启迪,丘凯文也不忘鼓励营员们在中学求学过 程中勇敢去创作,不要害怕失败。在活动的最后,营会播放 了吉祥物小Q的闭幕影片,为营会落下完美的句点。最后, 也祝愿大家皆能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72     文化品牌     ■ 即席创作竞赛全体得奖者与导师合影,后排左起:黄智辉、杨隶亚、吕育陶、梁靖芬、丘凯文、梁馨元。  前排左起:陈弘毅、许意心、林芷妤、黄庆柔。 ■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毕业生梁馨元与丘凯文在营会中进行对谈,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 “第一届青年创作营:当我们同处未来”即席创作竞赛得奖名单 小说组 正奖:林芷妤(柔佛居銮中华中学) 副奖:黄庆柔(吉隆坡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 散文组 正奖:陈弘毅(吉隆坡坤成中学) 副奖:林芷妤(柔佛居銮中华中学) 新诗组 正奖:陈弘毅(吉隆坡坤成中学) 副奖:许意心(雪兰莪巴生中华独立中学) 第一届青年创作营 回顾影片二维码


2021年 ■ 2021年9月份新生线上开课礼 ■ 第七届新曦中文学坛 ■ 郑良树书库开幕仪式暨郑良树逝世五周年纪念 ■ 第三届天行健中文大奖颁奖典礼 2022年 ■ 2022年5月份学期中文系开课礼 ■ 中文大讲堂:大马遍地美食系列 ■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第16届文学周——《朔·烁》 ■ 2022年第八届新曦中文学坛 ■ 2022年9月份中文系开课礼 中文系活动消息


74     中文系活动消息     由于疫情关系,本学期的新生开课礼以线上的方式进 行,流程囊括主任致辞、授课团队介绍、常年活动介绍、叮 咛一笺、直属学长制度与大合照环节。 2021年9月份新生线上开课礼|2021.10.02 ■ 2021年9月份学期线上开课典礼 ■ 2021年9月份学期线上开课礼大合照 第七届新曦中文学坛由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 系系会主办,系办主催。新曦学坛于2021年11月6日、7日 (星期六、日),上午9时至下午1时以及上午9时至下午2时 举办。本届新曦学坛因疫情关系持续采用ZOOM线上平台举 办。关于活动事前筹备,主办单位在5月27日正式公布新曦 中文学坛的征文通告,同时附上相关详情让发表者了解活动 进程。发表者须依据主办单位所提出的日期更新进度,以确 保活动顺利进行,并于11月6、7日的“第七届新曦中文学坛” 上发表论文。 第七届新曦学坛有幸邀请到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 学、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南方大学 学院,包括本校共六所本地院校,共12位发表者贡献鸿文, 并持续采用线上模式作为发表平台,共同商讨学术大业。此 届新曦学坛分为四个场次,即古典文学专题、马华文学专 题、汉学研究专题以及本土华人研究专题。 第七届新曦中文学坛|2021.11.06-2021.11.07 ■ 第七届新曦中文学坛活动合影 2021年


75 中文系活动消息     郑良树书库开幕仪式暨郑良树逝世五周年纪念|2021.11.19 “大马汉学泰斗”郑良树教授为汉学、本地研究与文学艺 术奉献一生,虽与世长辞但精神永存。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 系主办“郑良树书库”开幕仪式暨郑良树逝世五周年纪念,邀 马大中文系客座教授丹斯里陈广才为开幕嘉宾,新纪元中文 ■ 嘉宾丹斯里陈广才与莫顺宗教授为郑良树书库进行开幕仪式 ■ 郑良树书库开幕仪式大合照 ■ 莫顺宗校长致开幕辞 ■ 新纪元中文系教授安焕然博士主讲《一代学人郑良树》 ■ 林连玉基金会副主席姚丽芳女士主讲《郑良树与教总及林连玉的关系》 系教授安焕然博士、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女士以及马来 西亚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先生为主讲嘉宾,分享郑良树教授 的学术贡献。


76     中文系活动消息     第三届天行健中文大奖颁奖典礼|2021.12.18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于12月18日主办第三届“天行健 中文大奖”线上颁奖典礼,以表扬各源流学校师生及学社对 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贡献与精神。本届所颁发的奖项包括 年度最佳华文学社大奖、年度杰出青年华文教师大奖、年度 学生最佳华文表现奖以及年度大专中文系生杰出表现奖,分 别由12名师生与单位获得此殊荣。 2022年5月份学期中文系开课礼|2022.05.10 暌违两年,2022年5月10日,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 为新生举办实体开课礼。其宗旨在于欢迎新同学的加入,迎 接新学期的到来,以便让同学们对中文系有更多的了解及认 识。同时,借此机会鼓励所有同学在求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当天,师生、同学间再次相聚,让本来冷清的礼堂充满了欢 声笑语。莫顺宗校长在开课典礼上表示,不管是刚入学的新 生还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姐,再次回归校园,对大家而言都 是新生!同时也祝同学们学无止境,奋进不息。 ■ 2022年5月份学期中文系开课礼大合照 2022年 ■ 第三届天行健中文大奖颁奖典礼大合照


77 中文系活动消息     中文大讲堂:大马遍地美食系列|2022.05.26-2022.08.18 食,人之大欲也;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继上一次“大 马满天神佛”线上系列讲座获得热烈的回响,新纪元大学学 院中文系再一次举办中文大讲堂,并以“大马遍地美食”为 题,这亦是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于2022年5月份学期中文 大讲堂这门课的课堂活动。本次活动以马来西亚人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美食以及食材为主题,同时邀请马、港、台、陆的 饮食文化研究者来分享美食的研究以及讲述大马美食的故 事,让参与者能够深度感受在地的饮食文化魅力。 本系列讲座共有13个主题,包含燕窝、海南菜、擂 茶、福建面、咖啡、捞鱼生、粿条仔、广府菜、中国菜等 等。同时也从全球,以及马来西亚区域,甚至从海外回看本 土的各种视角,来纵观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深层意义。讲座 也开放给有兴趣的社会大众参与。 ■ 大马遍地美食系列讲座海报


78     中文系活动消息     第1场:5月26日《口水的商机:马来西亚华人燕窝生产》 第2场:6月2日《跨文化的再创造:海南料理在南洋》 第3场:6月9日《台湾的星马餐厅与马来西亚人的离散》 第4场:6月16日《河婆下南洋:马来西亚擂茶的奇妙之旅》 第5场:6月23日《马来西亚华人饮食志》 第6场:6月30日《从福建面看移民籍贯认同》 第7场:7月7日《五百年来的异域邂逅:咖啡的全球史》 第8场:7月14日《异域的变奏:鱼生作为一种文化思考》 第9场:7月21日《新山粿条仔知食巡礼》 第10场:7月28日《马来西亚消失中的广府菜》 第11场:8月4日《辣或是不辣?谈雪隆地区的中国菜系》 第12场:8月11日《文学研究中的饮食史》 第13场:8月18日《饭桌与书台之间:全球史书写中的食物史》


79 中文系活动消息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第16届文学周——《朔·烁》|2022.06.20-2022.06.25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人们便会看不见月 光。这一天,我们称之为朔。朔,寓意着我们人生中黑暗的 时刻,而伴随黑暗而来的痛苦与艰难,难免会使我们迷失方 向。然而,在浩瀚宇宙中,再渺小的星星,都会尽情闪烁; 再渺小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失去了月光的照拂, 《易·立——易经主题讲座》 本届文学周邀东玄坊文化中心创办人李丰成先生及林秀莲女士介绍《易经》,探 讨如何将《易经》中的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何不自己成为那一束光?愿微光成束,点亮文学原野, 筑起你我独有的星空。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举办第16届文 学周《朔·烁》,为期五天,并安排一系列精彩讲座并以双 模式来进行。 《锦瑟年华——青少年作家座谈会》 本届文学周特邀青年作家陈家旸与丘凯文,由他们二人分享在创作过程中的趣味 点滴与困难瓶颈。 《士人·文化·审美:青楼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讲座》 “青楼”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为许多文人学士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青楼文化”与文学的结合,堪称“俗”与“雅”的结 合。本次的讲座,邀请到了潘筱蒨老师讲解古代青楼历史的嬗变,探讨青楼对古 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一窥风尘女子的生活状态。 《扬帆起航——漫画文化分享会》 成长的道路,漫画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配合本届文学周,邀请了刘育龙老 师,主讲漫画文化。就让你我重拾年少的乐趣,谱写童年的回忆。


80     中文系活动消息     《欢乐(yuè)人间——音乐创作分享会》 总有一首歌就莫名占据了整个青春,有人说音乐是治愈心情的灵丹妙药,是蒸发 眼泪的最佳途径,是快乐心情的放大镜。音乐创作者Anna庄启馨分享了一首歌从 无到有,过程究竟需要耗费多少时间进行创作,为对音乐创作充满兴趣却不知从 何入手的同学解答疑惑。 《蜕变未完成——失落〈蝴蝶〉的〈童女之舞〉to be continue》 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再创作的空间,电影则依 循原著的精彩而走红,二者相辅相成,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佳作。由林素卉 老师为我们解说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走进作者的绘本世界——绘本赏析》 为让喜欢绘本的同学有机会认识绘本,本届文学周特邀媒体研究系广播组校 友——武维来一场绘本赏析导读会。 《不单是你想象的样子——不丹之旅》 本届文学周邀请作家曾素音与同学们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透过旅人的视角发 掘不丹的风土民情与当地文化,并将这些阅历与趣事,集结成一张张照片,积累 成一行行文字,定格每个精彩瞬间。 《万劫归来:我们与战争的距离》——现当代文学讲座 如果我们暂时无法阻止战争,那就写作吧,文字记忆是不过期的。处在太平盛 世,我们总是觉得战争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在全球化时代,真的有人能够置身事 外吗?主讲人刘倩妏将透过解读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基斯(Agnes Keith)的文学作 品带出战争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并以此展现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无法切割 的关联性。


81 中文系活动消息     《易·卷——书换书活动》 这是一场“书换书”活动,注重在知识的分享,参与者带来一本书即带走一本书。 《立德正己,礼乐相和——汉弓射礼体验坊》 本届文学周特邀东玄坊文化中心前来为汉弓射礼体验坊坐镇。当天体验坊现场的 每名学员将获得一张弓、六支羽箭与其对应的箭靶射击位。 《今古鱼樵话里,江山水墨图中——水墨画工作坊》 轻沾水墨一笔,晕染江山万里……水墨画不只是我们所见的山水花鸟,更是中华 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同时,它其实也是生活的体现。何时该着墨,何时该留 白?像极了生活中取舍的艺术。因此。本届文学周特邀余斯福老师来教导和带领 学员们体验水墨画道具的效果与特性,并让学员们动手实践一些入门技巧,如调 色、调墨等,以及进行水墨画的实际绘画。 ■《朔·烁》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大合照


82     中文系活动消息     2022年第八届新曦中文学坛|2022.07.23 为了加强学术研究风气,促进良好的治学态度,培养 新一代学人,并为相关领域的青年学子搭建一个交流学术、 沟通思想、砥砺共进的对话平台,本系于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在ZOOM平台举办线上马来西亚青年学者论 坛——第八届新曦中文学坛。为鼓励本地青年学者在疫情时 期砥砺前行,本届论坛邀请了马来西亚六所大专院校,十五 位发表者贡献鸿文。本次论坛有汉学研究专题、古典文学专 题以及两场现当代文学专题,征得稿件共计十四篇。 ■ 第八届新曦中文学坛海报 2022年9月份中文系开课礼|2022.09.30 本届开课礼,莫顺宗校长与黄薇诗系主任带着暖心的嘱咐与祝福,祝愿大家在求学路上,充实及锻炼自己的内心,纵使 磕磕绊绊,亦要砥砺奋进。 ■ 2022年9月份学期中文系开课礼大合照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官网 或搜索“www.newera.edu.my>中国语言文学系”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面子书专页 或搜索“新纪元中国语言文学系”


你说 要走到沙漠 找一点绿色的光源 我看 黄色风沙里寂寞 的人 还有些悲伤 他们的梦想还在游荡 跟风的脚印流浪 在夜深裸露 等待着天亮 天一亮 梦就醒 幸福模样还清晰 风远去 还带走我的行李 光着身赤脚前进 天暗去 湿了泥 梦想埋进了土里 灌溉雨 盛开成乐园地 摘下一朵自由 飞行 如果 季节的散落 不曾在乐园边经过 太多 将错就错的懒庸 结出青春的泡沫 还有 太多的话都没说 美丽时光被挥霍 记忆衰弱我漂流在慢火 潮不退 群山巍 世界三千非绝对 人改变 一颗石头的頺 连线编织玫瑰的愿 握静电 看穿雷 走在路上肩并肩 掀起帘 看见日出的天 飘起一朵梦想的甜 我们的乐园 自己筑建 乐 作词:梁馨元 园 作曲:梁馨元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