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khonglf1998, 2022-07-26 10:25:10

【一版】(1-3月)testing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1.1.2022-31.3.2022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2022年第一季度活动报告

1ST QUARTER ACTIVITIES REPORT OF 2022

VP1(个马1马99uI学L来60I大r)53ei系亚和年年m总和之大b成的吉校1a一9立马学隆h位2。的大9是坡P于年a爱中马市n成马德文t来中a立i来华系西)心的,七隶西亚。莱另世属亚历马佛有王于史首大士分学马最下都学校院大悠设院吉位(文久多(于K隆学o的所K吉暨坡loe大学兰社lj西eK学院j会丹南iRn,,科州ag的f其而学的fEl班前成学deNswi台院身立)laa1r于是谷。md2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63, Department of Chinese
自典究(学创以一术)助系水以友保平来存族,、,了贡传马解献中授大社华及中会发文文。系扬化中秉;(持华着三文化)三提项;创升(二马办来原)西则翻及亚译中宗汉学国旨研经: Studies has nurtured more than 3,600 undergraduates
经讲研花座开究文、教花,短落每界期年几都课有都十程会中载,邀,文并请马系根国大杰据内出中性的外文质系校学开友培者放。养、予马了各大许大界众多人中或文人才师到才系生马,重。如大视今给学政术予 who enrolled in major or minor programmes, 150 master’s
students and more than 30 PhD students. The department
emphasizes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shes two
academic journal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Various
activities were organized such as orientation week,
Chinese Literature Fortnight, academic seminars, and
extramural course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https://www.facebook.com/umchinesestudies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laya 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
50603 Kuala Lumpur
Malaysia (+603) 7967 5650 / 5651
(+6011) 3789 4733
[email protected]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01 现任教职员 Academic Staff of Department




系列课程 Course Series
02 蓝月亮少儿写作班第三期
04 蓝月亮少儿写作班: 童诗赏析、教学与创作课程
08 《红楼梦》研究专题



专题讲座 Forums
10 未来企业环境中的隐性知识管理
10 笔记软件OneNote攻略
11 大马电台的挑战



特别活动 Events
12 专题阅读——读阅乐 · 众阅乐:阅读分享活动
13 马大中文系典藏计划


14 研究生活动 Postgraduate Events


15 系闻动态 Updates

i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现任教职员

ACADEMIC STAFF OF DEPARTMENT

院长 |(前排中)拿督黄子坚教授 Dean of Faculty | Profesor Datuk Dr. Danny
系主任 |(前排左二)潘碧华副教授 Wong Tze Ken
忠客席教授 | 丹斯里陈广才、拿督斯里何国
(孙高(级彦前后莊讲排排博师左左士起起| ))郑杨迎庭楹河博博士士、、郭张紫惠薇思博博士士、、 Head of Department | Associate Professor Dr.
王蔡秀晓娟玲博博士士、、吴严益家婷建博博士士、何启才博士、 Fan Pik Wah
博士后 |(后排右二)谢依伦博士
副研究员 | 李健友博士 Adjunct Professor | Tan Sri Chan Kong Choy,
研志勇究助理 | 陈淑玲、陈依欣、魏明宽、李 Dato' Seri Hou Kok Chung

Senior Lecturers |
Dr. Ching Thing Ho, Dr. Teoh Hooi See, Dr. Seng
Yan Chuan, Dr. Yeoh Yin Yin, Dr. Florence Kuek
Chee Wee, Dr. Chai Siaw Ling, Dr. Yam Kah Kean,
Dr. Ho Kee Chye, Dr. Ong Siew Kian, Dr. Ngu Ik
Tie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 Dr. Chia Jee Luen

Associate Researcher | Dr. Lee Kean Yew

Research Assistant | Tan Su Ling, Sarah Tan Ee
Shin, Gooi Ming Kuan, Lee Chee Yong

| 01

蓝月亮少儿写作班第三期系
列 Blue Moon Youth Creative Writing Course (Phase 3)
课 06.11.2021 - 22.01.2022 (SAT) | 10am-12pm | Zoom


:C o - O r g a n i s e r s

为培养学生的创意和逻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
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华语词汇运用和华文书写能力、提升老师
与父母的写作指导能力,马大中文系联合其他单位于2021年起
主办了一共三期的“蓝月亮少儿写作班”。报名学员涵盖中小学
生、家长及在职老师。课程内容包括:少儿小说导读班、说明文
班、儿童故事欣赏班、写故事班、童诗导读班、童诗创作班、学
习捕捉灵感班、生活小品写作班等。课程内容丰富多变,适合所
有新旧学员。最终完成课程的学员还能获得由马大中文系发出的
参与证书。开课至今累计发出的证书达400多份。

林健文老师、第王21振-2平2堂老课师

115.01.2022 (SAT)

这个星期,上半场是林健文老师的“学习捕捉诗
意班”。这一堂课以哈利波特电影音乐作开场,
带出林老师今天的主题——《魔法诗》。林老师
也在开始讲课前,先播放哈利波特的电影预告,
引起学员们对魔法师/魔法诗兴致,以此展开相应
的讨论与分析。
下半场则是王振平老师的童诗赏创作班。王老师
延续上一堂课的主题——《从学员创作看创作手
法》,继续与大家分享与赏析更多的学员作品。
这一堂课,除了朱年花的作品《向日葵请客》,
王老师也分享了许绚柔的《懂事的小考拉》和许
铭宏的《小蝌蚪学妈妈》。

02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伊藤悠老师、第赖23宇-2欣4堂老课师

222.01.2022 (SAT)

这个星期是第三期蓝月亮最后一次课程。第23堂
课有伊藤悠老师的“学习捕捉灵感班”。伊藤悠
老师和大家介绍了《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作家歌
德。之后,老师也以《忘人之国》为例,和学员
们分享为她提供素材的人物原型。最后,老师也
点评了陈灵莉的作业——《一封收不到的信》。
最后一堂课是赖宇欣老师的写故事班,最后一堂
课的主题为“故事里的环境设计”。赖老师也强
调观察力对作者来说很重要,因为生活中处处都
能是创作素材。

3 额外篇之新春联欢会29.01.2022 (SAT) | 10am-12pm | Zoom

农历新年前一周,我们特别主办了第一场蓝月亮
新春联欢会。联欢会在一连串的新年歌中拉开序
幕。马大中文系系主任潘碧华老师为学员科普了
一些农历新年的习俗。接着,王振平老师也首度
公开他为蓝月亮所制作的主题曲,并分享主题曲
背后的故事。
之后还有四位蓝月亮学员为我们表演才艺,分别
有刘倩菡表演诗歌朗诵《时间雕刻刀》、黄雯芳
为大家讲故事《喜鹊与狐狸》、张垣熙为大家朗
诵诗歌《桃花庵歌》以及谢彰轩身穿汉服为大家
朗诵古诗《乡村四月》。其中,蓝月亮导师团也
赞助了26封红包,让所有参与者进行线上红包大
轮盘,给大家发送福气,祝愿大家虎年行大运,
幸福安康!

| 03

系蓝月亮少儿写作班: 童诗赏析、教学与创作课程列



Blue Moon Cre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hild's Poem
04.03.2022 - 08.04.2022 (FRI) | 10am-12pm | Zoom

:C o - O r g a n i s e r s

自3月4日起,马大中文系联合星洲日报文教组、一品爱书空间、
嘉阳阅读天地及一阳育智教室倾力打造的童诗赏析、教学与创作
课程正式上线。新一年,何不尝试给忙碌的自己捎来个安静时
光,沉浸在充满创意、好玩的童诗世界里,让美好、可爱、有趣
填满一整年的生活。课程特别适合喜欢童诗教学及创作的老师、
学生和公众,让童诗带领我们天马行空,发挥无限想象。疫情未
见消散,各种制约与不安,庆幸还能在童诗世界里无拘无束。此
外,配合童诗赏析、教学与创作课程,马大中文系在三月间也准
备了开课前的暖身活动——童诗创作比赛。此比赛开放给学员参
加,导师们在课程中点评了得奖作品,获得导师推荐的作品也将
被收录在林健文老师主编的《马华童诗选集》中。

04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林健文老师、方路老师、潘碧第华1堂老课师

104.03.2022 (FRI)

在开课日,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老师为课程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与开场,欢
迎学员们的到来。林健文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花踪文学奖,接着详细地赏析
了王振平的《风姐姐要梳头》以及收录在二年级教科书上林焕彰的《彩虹》。
林老师也告诉了学员童诗的必备条件,简单、直接、真实是童诗的特点。如从
未创作的学员,不用急着写诗,而是先试试模仿,这样可以学习那首诗的形
式,久而久之也就理解该如何写出一首原创的童诗。
接着,方路老师则从介绍童诗的定义、范畴、对象开始。从儿童创作的童诗,
到成人为儿童写的童诗,以及成人为成人写的童诗。在方路老师的讲解中,我
们也一起欣赏了王振平的《给爸爸的信》及《到公公的菜园去》。在方路老师
的时段中,王振平老师也现身给学员们分享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最后,潘碧
华老师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古诗分享课,赏析李峤的《风》。

2 第方肯2堂老课师、潘碧华老师、刘育龙老师
11.03.2022 (FRI)

3月11日的这一次课程,方肯老师作为首发导师,简
单介绍了诗人杨世康,接着也朗诵并赏析了《风中
的歌》。接着,林健文老师也特别上线,和学员们
分享课程开始之前所举办的热身活动——童诗创作比
赛中入围的其中三首诗作,分别是何启智的《种籽
得果》、徐抒敏的《“近似值”爸爸》及张茡睛的
《钓鱼》。
间中,林健文老师和潘碧华老师也公布了课程中第
二场童诗创作比赛正式开始征稿。潘老师鼓励学员
们在聆听老师们在各堂课中的指导后,再开始创
作,那么或许会有更多灵感,写出的诗歌意境与表
达用词也会更佳。
刘育龙老师当天的分享主题,为迎向风浪的勇者之
歌——赏析梁志庆的童诗 《我们的红树林》 和崔增
录的 《红树林之歌》。在讲解童诗创作和赏析的五
个要素时,也以谢增英的《蘑菇》、黄丽丽《带很
多行李去海边》、林健文的《壁虎》、刘老师本人
的《风铃》作为例子加以讲解。最后,我们以潘碧
华老师分享的古诗——李白《古朗月行》作为本堂课
的结尾。

| 05

刘育龙老师、黄丽丽老师、潘碧第华3堂老课师

318.03.2022 (FRI)

在这堂课中,由黄丽丽老师掀开序幕,为大家讲解导读,主题为《赏析陈韦䞐〈流泪的树〉——兼谈童诗的
题目、取材与联想》。黄老师在课堂中也和学员们分享了关于联想创作的方法。
刘育龙老师今天的分享主题,为《童年的两个身影——赏析郑秋萍的〈搬家〉和米尔恩的〈坐椅子〉》。刘
老师在课堂中也分享了诗歌中的主题及所使用的修辞法。赏析完毕后,刘老师也公布并点评另外三首童诗
创作比赛的入围作品,分别为汤舒卉的《如果可以》、陈信伊的《作画》及颜丽娟的《外婆说》 。最后,
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古诗赏析,这一次分享的是郑燮(郑板桥)《竹石》。潘老师也进而分享了郑板桥作
为有名的书画家,传播率很高的一副书法——“难得糊涂”,和大家分享了这个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

06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李第鈜4堂沫课老师、谢增英老师、潘碧华老师

4 25.03.2022 (FRI)

在今天的课堂中,李鈜沬老师的分享主题为——“穿越童年,寻找童心——赏析郑秋萍的《回乡下》与刘育龙
的《小叮当的百宝袋》”。李老师特别用心地让两位学生录制了诗歌朗诵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此外,刘育
龙老师也现身和学员们分享其创作故事。
接着,谢增英老师分享的主题为——“战争是死神最后的藏身之所——谈星期天的早上”。这本诗歌绘本由诗
人何塞 · 雷迪亚所著,绘本则是他的儿子安德烈 · 雷迪亚所绘。周锦聪老师也现身分享《星期天的早上》对
战争的感慨、和平的渴望,以及创作的小技巧。
最后由潘老师给大家带来古诗赏析分享。这一次,潘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孟浩然的《春晓》,主题为“春眠
不觉晓——舒心的过活”。解读唐诗宋词,要把眼界放宽,从中国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出发,才会更容易理解
唐诗宋词等古典作品。

| 07

《红楼梦》研究专题系
列 Studies on Hong Lou Meng
课 25.03.2022 - 17.06.2022 (FRI) | 6pm-8pm | Zoom


:C o - O r g a n i s e r s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吸引无数读者。马来
西亚也有众多红迷,去年的“中国古代小说”课程中的红
楼梦专题大受欢迎。今年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中国北京语
言大学、马大《红楼梦》研究中心、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
会再次携手合作,联办“《红楼梦》研究专题”网络课。
此课程主要是根据马来西亚古典文学爱好者的需求所制
定。围绕《红楼梦》的成书、作者、版本、主题、人物、
叙事艺术、续书等话题,作出比较深入的专题讲解。希望
学员能从中感受到红学的魅力,了解《红楼梦》丰富的思
想意蕴与艺术特色,进而认识到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张云研究员 | 第一至三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审。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
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楼梦》及中国古代小说与
戏曲。
除了每年走进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进行《红楼梦》讲座及网络慕课外,还为
北京恭王府、正定荣国府、无锡冯其庸学术馆等文化单位策划了多种系列的
《红楼梦》主题讲座。主要著作有《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
究》《也读红楼》《梦绕大观园——曹雪芹与<红楼梦>》。

段江丽教授 | 第四至十二节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
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曹学会副会长,《曹雪芹研究》轮值主编。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
说、小说理论、性别文化、日本汉学等。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
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7部,主持校级、省部级及国家课题
多项。

08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3月25日 第一节 关于《红楼梦》的文本特征
第二节 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课 4月1日


(一、宝黛钗)
第三节 关于《红楼梦》的续书
程 4月8日 第四节 “红学”简史
4月15日 第五节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第六节 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
内 4月22日 第七节 关于《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4月29日

容 5月13日
5月20日 第八节 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二、贾府的老少爷们 - 贾政、贾珍、贾琏比较)
5月27日 第九节 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三、贾府的女主人们 -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比较)
6月3日 第十节 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四、贾府的女儿们 - 迎春、探春、惜春比较)
6月10日 第十一节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6月17日 第十二节 文学史视域下的《红楼梦》

18/ 3 首四节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

刊》编审暨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张云老师负责。第一
节课张云老师细致讲解了《红楼梦》的成书过程,让学
员们对各个版本有基本的认识, 包括抄本、刻本、评
点本等。老师也讲述了《红楼梦》边写边改边传抄的独
特过程,探讨‘一稿多改’与‘二书合成’的可能性,
从脂评系统及程高系统看文本的复合性。老师也梳理
了“《红楼梦》全书究竟有多少回” 的看法,以及针
对佚稿的“真故事”给予全面客观的概括。

25/ 3 第二节课张云老师讲述《红楼梦》的文

本特征,比如人物众多、线索交错、细节丰富及主题多
元。在此之前,老师先以神瑛侍者、贾宝玉与通灵宝玉
的关系作为题解,重点讲述甲戌本第一回独有的429
字。《红楼梦》的内容复杂,老师逐一分析其文本特征
并举例说明,加深学员们对文本的理解。在解读本书的
主旨时,张云老师总结出了曹雪芹的六个写作目的,即
述祖德、明盛衰、传闺阁、叹宿命和言不朽,以及相应
的六则写作策略。

| 09

专题讲座
FORUMS

未来企业环境中的隐性知识管理

Advancing Tacit Knowledge in the Future Business Environment
22.01.2022 (Sat) | 3pm-5pm | Zoom

主讲人:李健友博士
Dr. Lee Kean Yew

李健友博士,毕业于多媒体大学电脑管理
学士、马来亚大学商管系硕士,及马来亚
大学经济管理博士。研究领域为家族企
业、创新管理、华人研究与民族学。

笔记软件OneNote攻略

How To Take Notes With Microsoft OneNote?
28.01.2022 (Fri) | 8.00pm-9.30pm | Zoom

主讲人:廖朝骥博士
Dr. Joe Liaw Siau Chi

廖朝骥博士,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
文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及中
国厦门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领域
为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包括左翼)、伊斯
兰激进化现象与区域安全、冷战与马来西
亚。

10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大马电台的挑战

The Challenges of Radios Stations in Malaysia
17.03.2022 (Thurs) | 8pm-9.30pm | Zoom

主讲人:蓝志锋
Lum Chih Feng

拥有16年印刷媒体经验(《南洋商报》和
《东方日报》),曾任专题作者、记者、
高级记者到副新闻编辑,主要负责官方和
时政新闻。尔后转战报章的电子新闻和社
交媒体事务,担任电子新闻主编,关注网
络发展。他是国内中文电视与电台的评论
嘉宾常客,专栏作者,贴近大马时政发展
走势,不时受邀分享时事观点。目前是
CITYPlus FM的内容经理。

| 11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专题阅读——读阅乐 · 众阅乐:阅读分享活动
BOOKS SHARING SESSION
15.01.2022 (SAT) / 19.01.2022 (WED) / 29.01.2022 (SAT)
8pm-10pm | Zoom

马大中文系的硕士课程中,有一门课是“专题阅读”。学生们会依据本身所兴趣的议题与相关老师讨论,确
认阅读范围和特定主题后进行阅读。这门课提倡学生自主阅读,除了加强学生理解、分析、思考与反思等能
力外,也可以在学生群体中形塑一个“学习共同体”,不啻为一桩美好的事。

12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联络方式: 特

1)电邮:[email protected]
2)脸书:www.facebook.com/umchinesestudies 动
3)系办电话:011-37894733(李同学)
*办公时间:星期一至五 9am-5pm

捐赠地址: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laya
50603 Kuala Lumpur, Malaysia

马大中文系典藏计划——邀你联系彼此记忆,画成一个圆
UM Chinese Studies Digital Collection Project

22.02.2022 - 31.08.2022 进行中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自创系以来,迈入一甲子。配合 此项计划由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PEJATI)资
60周年系庆,马大马华文学研究中心将推动“马大 助。
中文系典藏计划”,旨在汇整系内师生学术著作、 计划名称:马大中文系典藏计划
文学作品、与系相关的文史资料,并与数位科技结 主办单位:马大中文系马华文学研究中心、马大中
合为线上展示,让学界及公众可以浏览和使用。 文系毕业生协会
时光流转,你曾是浩瀚长河的一叶小舟,母系是这 收集时间:2022年2月28日—2022年8月31日
条溪水的向导。它承载年少青春的喧嚣和探索学识 收集类型:
的热忱,引领你航向汪洋大海。我们希望可以将那 1)中文系师生出版品及印刷物(可盖章或签名,
些年的珍贵记忆,通过文字、图像、影片,将它们 也请附上送书日期,以便于记录核对)
逐一整理、收藏、展示,一同建构中文系的岁月风 2)与中文系相关的文物、照片、影音记录等等
景。 若您有意捐赠,请填写以下表格:
此计划需要系友们共同的力量,携手完成:若您有 https://forms.gle/gvgCEU5NXeRmEyv88
相关出版品或文物,恳请不吝惠赠。所有捐赠者将 我們会尽快与您联系。
获得一张捐赠证书,以表谢意。无论身在何方,我
们的心都离母系不远,母系也期待与你我的重逢, | 13
让漂泊的思念可以停靠,让散落的记忆归返原点。
让我们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拼凑出属于我们——
马大中文系的辉煌岁月。

研究生活动

POSTGRADUATE EVENTS

28.01.2022 (FRI) | 9am-4.30pm | Zoom 24.03.2022 (THUR) | 2pm-5.30pm | Zoom
25.03.2022 (FRI) | 9am-5.30pm | Zoom

马大中文系迎来了 2022 年第一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线 马大中文系在 2022 年 3 月 24 日(四)和 25 日
上开题报告及预答辩。共有 7 位博士生和 4 位硕士生 (五)为修读中文研究硕士课程(Master of Chinese
参加此次汇报。 Studies Coursework)的研究生举行了毕业论文线上
本系有幸邀请了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 开题报告。
长伍燕翎副教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陈爱梅副教 本次开题报告分为两个场次,一为文学/哲学,另一为
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方美富助理教授、新纪元大 非文学。参与此次开题报告的共有 34 位硕士生,马大
学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王修捷博士、天津理工大学语 研究生学会主席熊豪汉、秘书田健诚和副财政纪士欣
言文化学院付善明博士、博特拉大学中文语言系秦美 分别担任开题主持人。
珊博士、华研学术董事李健友博士、马来亚大学历史 此外,文学/哲学场次的潘碧华副教授、张惠思博士、
系高级讲师陈妙恩博士、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 严家建博士、王秀娟博士、蔡晓玲博士、郭紫薇博士
讲师林德顺博士和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潘 和谢依伦博士,以及非文学场次的吴益婷博士、何启
碧丝博士担任此次开题报告及预答辩的外审老师。 才博士、潘碧丝博士、杨迎楹博士、严家建博士、郑
马大中文系博士后谢依伦担任主持人,马大中文系高 庭河博士、陈妙恩博士和林德顺博士也都对硕士生们
级讲师郑庭河博士、何启才博士、张惠思博士、蔡晓 的开题报告进行了指导和评论。
玲博士和吴益婷博士担任内审老师。 有关以上课程制硕士研究生报告论文题目,请查阅:
有关以上研究生报告论文题目,请查阅: www.umchinesestudies.org.my/2022年课程制硕
www.umchinesestudies.org.my/开题和预答辩 士毕业论文线上开题报告/
2022-1-28/

14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系闻动态
UPDATES

新任教职员

Introduction of New Academic Staff in March 2022

高级讲师 | 郭紫薇博士 副研究员 | 李健友博士

Dr. Florence Kuek Chee Wee Dr. Lee Kean Yew

国际文学伦理学 (IAELC) 协会会员、国际华语语 马大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来西亚华
系协会 (SSS) 会员、马来西亚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 人研究中心学术董事、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等。研
协会 (APROCEI)副秘书长、马来西亚应用语言学 究领域包括家族企业、创新管理、企业精神、华人
协会 (MAAL)会员、国内外学报评审、马来西亚华 研究、民族学和经济发展。常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
文作家协会(大马作协)理事等。 发表论文,多篇论文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

| 15

节日海报

Festival's Poster

01.01.2022 18.01.2022 31.01.2022

元旦 大宝森节 除夕

01.02.2022 15.02.2022 08.03.2022

农历新年 元宵节 妇女节

16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
,PERSATUAN SISWAZAH JABATAN PENGAJIAN CINA,
UNIVERSITI MALAYA, MALAYSIA (PEJATI)

成立起源 INTRODUCTION

马与集、来母师亚系生大所作学推品中广集文的、系各毕毕项业业活刊生动等协,书会并籍(给的中予出协经版)济,于上以1的9及9资0协年助助正。母式这系成举些立办年。活来本动,着。中反协哺曾母先系后及资回助馈马社大会中的文宗系旨学,术积论极文参

1汉209学9133研年年讨再, 中会次协”联联、合合“母母认系系识主主办马办了大了马中一大文系中系列文全的系国活五巡动十回以周讲庆年座祝纪”马念以大系及中列“文庆三系典十成。周立年三纪十念周晚年宴纪”念等。。这时些间活飞动逝包,括中“协国际于

奖文馆以中示、及协系鼓贷其也全励和他赞国。助助文巡学汉教回金学团讲等研体座等究主、。及办马自各资大1类助中9型国9文4际的年系文著以五名学来十汉讲,周座学中年会家协纪与到特念我推为晚国动母宴进各系。行种毕中文短业协期化的也研活同为动究学家或,提境讲例供贫学如金穷。国牌而际中奖品汉协和学学也书兼研经券优常讨奖的给会联母优、合系秀我认学的国识生同华马提学文大供,报中

Alumni Associ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Malaya (PEJATI) was
established in 1990. It has sponsored th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books as well as collection of papers
by lecturers and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PEJATI has also sponsored and promoted activities held by the department, such as “International
Sinology Conference” and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Besides, PEJATI
also provides scholarship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students who perform well academically.

宗旨 AIM

1. 促进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友谊、团结与合作

To enhance friendship,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graduates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2. 加强马大毕业生与母系的联系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raduates and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3. 协助推广与提升我国中文研究与中华文化研究的工作

To promote Chinese Studies and Chinese cultural research in Malaysia.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email protected] http://pejati.org.my/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laya
50603 Kuala Lumpur
Malaysia

编印 :马大中文系 主编 何启才、杨迎楹

Published by : Chief Editor Dr. Ho Kee Chye, Dr. Yeoh Yin Y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执Ma行na编g辑ing Editor 孔Kh令on妃g、Li张ng凯F惠ei, Bonnie Chong Kai Hui
Malaya, 50603 Kuala Lumpur, Malaysia. T排y版pesetting N黄g玉Y琴u Qin

赞助 :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

Sponsored by :PEJATI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