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拉冷岳县华文小学统计表
MAKLUMAT SJK (C) DAERAH KUALA LANGAT
编号 校名 班级 学生人数 教职员人数 类型
NO. NAMA SEKOLAH BIL. KELAS BIL. MURID BIL. STAF & GRED
29(小学) 1023 GURU
+
1. 万津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1765 56 A
2(学前班) 536
2. 仁嘉隆国民型华文学校 48 377 85 A
3. 启化国民型华文学校 15 155 30 A
4. 直落平民国民型华文学校 14 663 32 A
5. 新邦摩立国民型华文学校 7 225 17 A
6. 丹绒士拔国民型华文学校 22 4,744 47 A
7. 中南国民型华文学校 8 18 B
285
共计 145
102
万津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CHOONG HUA
517, JALAN SULTAN ALAM SHAH, 42700 BANTING, KUALA LANGAT, SELANGOR.
Tel: 03-31872752 Fax: - 03-318727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林善夤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陈枰润先生 1936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邱明宝女士 半津贴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黄明明先生 29(小学班)+2(学前教育班)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35 1023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56
103
万津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各 机 构 领 导
陈平 先生 林善夤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邱明宝女士 黄明明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Murid-murid Tua
Ibu Bapa & Guru
历任董事长 3 1938 王公佐校长
4 1939~1940 邹挽田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5 1941~1944 罗林号校长
6 1945~1947 邹挽田校长
年份 姓名 7 1948~1950 童息游校长
8 1951~1952 邹挽田校长
1 1936~1939 朱廷相先生 9 1952~1956 池始明署理校长
2 1939~1941 童有生先生 10 1957~1965 池始明校长
3 1945~1951 朱伯荣先生 11 1966~1969 林锦锭 PJK 署理校长
4 1952~1954 黄有光先生 12 1969~1981 陈天木 AMN, PJK
5 1955~1956 朱伯荣先生 13 1982~1985 林锦锭 PJK
6 1956~1974 童中华太平局绅 14 1986~1992 郑伯祥 PJK
7 1974~1978 罗沿火 PJK 15 1992~1994 黄平文 PJK
8 1978~1981 林友国 PJK 16 1994~1996 李恒校长
9 1982~1987 颜东炳 PJK 17 1997~2005 曾锡平校长
10 1988~2000 郑金津先生 18 2005~2015 马文财校长
11 2000 迄今 19 2015~2016 甄丽玲校长
陈平 先生 20 2016-2018 蔡荣金校长
21 2018 迄今 林善夤校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李显甫校长
1 1936 池始明署理校长
2 1937
104
溯本校创立之前,万津原有两所华校:一为华侨学校,约有八年之历史;一为中山学 万
校,约有四年之历史。当地人士鉴于两校学生人数不多,分校而办,殊不经济,乃将华侨 津
学校合并于中山学校,改称“中华学校”,并于 1936 年 1 月 15 日正式开学。 中
创校初期,承蒙当地实业家池龙女士惠允免费借出万津大街校地 1 英亩半,初建教 华
室 3 间,学生有 110 余人。 国
1938 年聘王公佐为校长。1939 年,董事长由童有生先生担任,聘邹挽田为校长,学生 民
增至 170 余人,教员 8 位。 型
1941 年,聘罗林芳校长。是年 12 月 8 日,日军南侵,太平洋战事爆发,本校遂告 华
停办。 文
1945 年 8 月,日军投降,本邦光复,本校亦于 10 月 12 日复办。董事长为朱柏荣,聘邹 学
挽田为校长,学生 200 余人。 校
1948 年,聘董息游为校长,学生增至 400 余人,教职员共 12 人。1951 年,复聘邹挽田
为校长。 简
1952 年,接受新薪金制,董事长为黄有光,学生增至 500 余人。
1955 年,董事长为朱柏荣。 史
1956 年,由童中华太平局绅担任董事长,池始明出任代校长。
1957 年,池始明升任校长。
1958 年,中华学校改制为半津学校,教职员有 28 位,学生人数千人左右。本校董事
会鉴于学生逐年增加,教室不敷应用,且原址又非校产,校舍无法扩建,于是倡议另建新
校舍。董事会乃于 1958 年间,将董事部历年积存之余款,购得摩立路(现今为苏丹亚南沙
路)现有校地 6 英亩,价值 2 万令吉,蒙卖主福兴公司报效 8 千令吉。旋即组织建校委员
会,并于是年 10 月兴工建筑。
1960 年 4 月间,董事长林友国等积极推动建校工作,组织建校委员会,并于当年 10 月
兴工建筑。迨至 1961 年 7 月,价值 30 余万令吉之堂皇校舍全部落成,择于 8 月 21 日迁入上
课。同年 11 月 18 日,隆重举行开幕典礼,恭请教育部长莅临剪彩,盛况空前。
1965 年底,池始明校长荣休,1966 年林锦锭受委为代校长。直至 1969 年 4 月 1 日,聘
陈天木为校长。
1974 年 11 月 13 日,连任董事长达 19 年之童中华局绅病逝,推举罗沿火接任董事会主
席。
1978 年,罗沿火以健康理由不接受蝉联,公推林友国担任董事长。
1981 年 11 月 14 日,陈天木校长荣休。
1982 年正月,教育局委派林锦锭校长出掌本校。
1982 年 4 月 23 日,董事长由颜东炳担任,填补林友国因私务繁忙辞卸董事会之空缺。
1986 年 1 月 1 日,教育局委派郑柏祥出任校长。
1987 年 8 月 28 日,以董事长为首的筹建食堂及教室委员会成立,积极展开工作。
1987 年 12 月,董事长颜东炳不幸病逝。基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室不敷应用及食堂
情况拥挤,本校董事部于 1987 年 8 月 28 日成立学校筹建食堂及增建教室委员会,以展开筹
建工作。
1988 年 9 月 23 日,推举郑金津先生出任董事长,配合筹委会,继续积极展开筹款工
作,并完成三层楼新建筑物大计。计划中之建筑物为 3 层楼式,底楼为新食堂,第1 及
第 2 层为 8 间教室。此座新建筑楼于 1990 年 4 月 20 日落成启用。
2011 年,2 间可容纳 50 名学前班教育学生的课室建竣并启用。
为了跟上时代的需求,扩建学校的硬体设备以实行全日制教育,学校三机构于 2012 年
成立“万津中华筹建校舍委员会”,并于 2012 年 12 月 21 日通过《星洲华教义演》,筹
获 500 万令吉建校基金以建筑 1 幢 5 层楼校舍——设有 24 间教室及 1 个室内活动中心。
随后,筹委会于 2015 年 4 月 26 日,举行兴建 5 层楼新校舍动土典礼,并于 7 月进行招
标,9 月展开建校工程,估计能在 2016 年 12 月完工后,于 2017 年正月实施全日制计划。
105
此外,校方也于 2016 年 9 月完成提升行政办公室设施计划,包括校长与副校长室、教 万
师电脑室、教具室、小会议室、辅导室与宗教室。 津
2017 年 10 月,5 层楼新校舍终于竣工。因此,5 层楼新校舍于 2018 年 1 月正式启用,实 中
施 1 年级至 6 年级早上阶段上课。 华
2019 年 9 月 29 日,举行五层楼新校舍落成开幕典礼和晚宴。五层楼新校舍由施丰前先 国
生掀开序幕,多元用途礼堂并以施丰前 李幼大礼堂命名。 民
本校创办迄今,不觉已有 83 年之历史。历年来幸赖董事家教及校友会同人之群策群 型
力,衷诚合作,并获社会人士之热心爱护,鼎力支持,致使校务蒸蒸日上,堪以告慰。 华
文
学校景色 学
校
中华亭 健身器材 中华资料中心
简
史
学前教育班 电脑室 池始明校长有盖综合篮球场
教师办公室 大礼堂 池龙大礼堂
科学室 草场 食堂
106
仁嘉隆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JENJAROM
42600 JENJAROM, KUALA LANGAT, SELANGOR.
Tel: 03-31913244 Fax: - 03-319161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黄翠琴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郑联荣硕士 1951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国旺 PMC 政府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颜俊才先生 48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36 1765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85
107
仁嘉隆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各 机 构 领 导
郑联荣硕士 黄翠琴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国旺 PMC 颜俊才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1 1950~1952 蔡诗琳先生 1 1952~1954 洪西风校长
2 1953~1954 洪建民先生 吴坚基校长
3 1954~1963 林龙水先生 2 1955~1957 陈英豪校长(代)
4 1964~1966 洪建民先生 黄天星校长
5 1967~1970 陈克岩先生 3 1958 洪月娥校长(代)
6 1971 洪建民先生 4 1959至11-1977 林广廉校长(代)
7 1972~1977 洪益成先生 5 11-1977至02-1978 陈宗良校长
8 1978~1993 洪怀才先生 6 03-1978至10-1978 杨连发校长(代)
9 1994~2008 颜赞高先生 7 10-1978至06-1993 黄连杰校长
10 2009 迄今 郑联荣硕士 8 06-1993至11-1993 周进文校长
9 11-1993至08-1998 郑修得校长
10 09-1998至06-2005 蔡荣金校长
11 07-2005至03-2018 黄翠琴校长
12 03-2018至11-2019
13 12-2019 迄今
108
第一期建校史 仁
嘉
本校原名益群学校,创于 1924 年。1951 年,英政府实施移民政策,本区分布在各角落 隆
居民,全部迁移并集中在仁嘉隆新村之内。 国
第一座新校舍于 1952 年终于落成,面积 3.5 英亩。并于翌年 5 月 14 日举行隆重开幕典 民
礼。新校舍建筑费约 13 万令吉,拥有教室 16 间,教员宿舍 20 几间,由吉隆坡汪亚华建筑商 型
负责承建。 华
新校舍举行开幕时,由雪州苏丹王储亲临剪采,政府高官显要以及各族领袖云集,非 文
常热闹,新校舍正式命名为仁嘉隆华文学校。 学
1973 年,本校成立家教协会,家教协会无论在改善学校设备方面,奖励学生努力求上 校
进方面或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沟通,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校历任校长为:1. 洪西凤 、 2. 吴坚基 、 3. 陈英豪(代) 、 4. 黄天星 、 5. 洪月娥 简
(代) 、 6. 林广廉(代) 、 7. 陈宗良 、 8. 杨连发(代) 、 9. 黄连杰 、 10. 周进文 、
11. 郑修得、12. 蔡荣金、13. 黄翠琴(在任)。 史
1983 年,由于原有的食堂破旧不堪兼面积狭小,无法容纳太多学生同时购食,董事部
乃进行建新食堂一座。新食堂在 1983 年底建好。
1988 年,由于学生人数再增加,教室又再不敷应用,在董事部以及州议员黄海助的协
助下,获得教育部拨款以增建教室 4 间。新教室于 1989 年中建好,并在翌年正式使用。
1994 年 1 月 21 日,成立仁嘉隆大礼堂及 6 间教室筹建委员会。在筹建委员会主席颜赞
高董事长带动,筹建委员会的精诚团结、合作与落力筹款之下,加上热爱华教的热心人士
鼎力支持,一栋二层 6 间教室及大礼堂终于矗立在仁小。这项计划的落实,惠及莘莘学子
及仁嘉隆一带的居民。
1997 年 11 月 15 日,颜伯 夫妇大礼堂开幕典礼及联欢晚会最终顺利地进行并圆满结
束。
第二期建校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校于第七大马计划下,获得教育部拨款 8 间课室及 1 间科
学室后,便着手于 2001 年成立了第二期建委会,负责筹款及向教育部呈 7 备忘录。于 2005
年 9 月 29 日,董事长颜赞高先生建议建峻了 18 间课室后,让学校实行全日制,三大机构并
议决继续向教育部申请于第九大马计划拨款批准后兴建,并由郑修得校长、颜赞高、已故
杨云鹏、杨文丑、郑联荣硕士、拿督黄世交、李斯华及洪平进 8 人小组负责处理。
第二期新校舍动土礼于 2008 年 2 月 23 日隆重举行。
经多方热爱华教的商家与善心人士之慷慨解囊之下,仁小第二期新校舍终于如期建
竣,并于 2011 年 3 月 29 日,恭请我国前副首相兼前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联合热心捐款
人士为新行政楼主持开幕。
第三期建校史
2014 年 7 月 19 日,仁小第三期兴建综合教育大楼计划迈开了第二步伐。耗时逾两年时
间动工,第三期建校工程终于于 2016 年建竣。巍峨之综合教育大楼楼高 4 层,包括一座可
容纳 1500 人的大礼堂(颜尧舜夫妇宴会厅)、可容纳 400 人之讲堂、一间阁楼、现代化食
堂、3 所多元体育室、国际标准羽球场、器械操运动室、音乐中心、视听室、辅导室、科学
室及电梯等现代化设施终于完工,并于 2016 年 9 月 25 日举行隆重之落成开幕典礼及晚宴,
由名誉主席林志勋先生主持揭幕礼。
2017 年期间,仁小校友叶进友先生为回馈母校,赞助建设仁小综合教育大楼会议室,
并以其父母之名字 “叶亭夫妇会议室”命名。该会议室设计现代化、音响系统设备齐全,
109
可容纳 50 人进行会议。 仁
仁小三机构一路走来,对学校不余遗力地付出与奉献是有目共睹的。三机构为校投入 嘉
推动学校发展及华文教育,使仁小成为雪州其中一所无论是在硬体设备或学术表现都取得 隆
卓越表现的现代化华文学校。就是这份使人景仰的奉献精神,让仁小三机构于 2016 年获 国
得了《第29届林连玉精神奖》的殊荣。获奖理由是极致实现华校三机构的传统,团结合作 民
打造优质人文校园;促使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融,建立新村学校楷模。自 1988 年设立以 型
来,29 届共有 87 名以个人及团体或单位获奖。该奖的设立主要表扬“推动民族文化及母语 华
教育有显著贡献者”。仁小三机构全体理事多年来与教师配合无间,致力把仁小打造成一 文
间高水平校园,而荣获殊荣就是一项至高的肯定。 学
话说“战场上刀剑无眼,朝廷里风云莫测”,仁小自创校以来,一步一脚印铿锵走 校
来,坚守着不懈的办校精神;就算曾面临无数的挑战,也无论谁主王朝,都能在三机构的
齐心带领及村名的爱护之下与时并进,共同把学校愈办愈出色,校绩愈创愈渐入佳境,让
仁小高瞻远瞩的精神渊远流长。
学校景色
第一期礼堂 学生喜爱逗留的仁爱园 简
史
第二期的办公大楼 第三期综合楼的开幕盛况
有盖篮球场
110
启化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KAH WAH
KAMPUNG PULAU, TELOK BUNUT, 42700 BANTING, SELANGOR.
Tel: 03-31871024 Fax: - 03-31871024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刘月英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陈俊才 PJK 1927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篮亚金先生 半津贴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林乐喜 PJK 15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37 536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30
111
启化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陈俊才PJK 刘月英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篮亚金先生 林乐喜PJK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2 不详 李清水校长
3 不详 王金嘉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4 不详 洪清辉校长
5 不详 潘金陵校长
年份 姓名 6 不详 陈兆云校长
7 不详 李实校长
1 不详 陈传昔先生 8 不详 李文交校长
9 不详 陈蒙雄校长
2 不详 洪格先生 10 不详 郑顺然校长
11 不详 李桂新校长
3 不详 洪茂年先生 12 林雅生 PJK
13 1964 叶雅诚 PJK
4 不详 黄表先生 14 郑柏祥 PJK
15 1965~1979 涂良智 AMN
5 不详 叶小水先生 16 黄振伟校长
17 1980~1985 刘瑞平校长
6 不详 洪金拔先生 18 陈淑云校长
19 1986~1989 马文财校长
7 不详 陈利民先生 20 1989 至 31-07-1992 潘翠玲校长
21 01-08-1992 至 22-01-1997 任爱娣校长
8 1958~1959 谢庆先生 22 22-01-1997 至 03-09-1998 曾绣茱校长
23 16-09-1998 至 01-07-2005 刘雅绿校长
9 1959~1960 洪清明先生 24 16-08-2006 至 29-08-2009 林善夤校长
25 16-09-2009 至 15-12-2011 刘月英校长
10 1961 至 19-01-1978 洪天送先生 16-12-2011 至 15-11-2013
112 16-11-2013至16-11-2016
11 20-01-1978 至 27-10-2015 张明理局绅 SMS 26-12-2017 至 18-03-2018
19-03-2018 迄今
12 28-10-2015 迄今 陈俊才 PJK
历任校长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李振灿校长
1 不详
浮罗直落昆仑启化国民型华小创校于 1927 年。当时因村内孩童无接受教育之处,乃 启
筹办一所私塾,名“培育书斋”,当时有学子 12 人。1937 年,本村已故洪格、陈昔两君及 化
村内各侨贤提倡合办一所学校,故租一地皮,并发起募捐,兴建一座学校,命名“启化学 国
校”,同时向政府注册。 民
1941 年,日本南进,幸蒙洪清辉校长半耕半教,本村学子方不致失学。1945 年,本邦 型
光复,本校幸赖本村及万津坡各热心人士的赞助得以复办。1960 年,全村居民合作开辟一 华
条公路通往学校,共费款近万令吉,同时也向政府申请红土填补之。1962 年,得政府与公 文
众人士之捐献,兴建钢骨灰柱砖墙板壁之新校舍一座,计有 3 间教室、教员宿舍、厨房及厕 学
所等设备。1964 年,本校获准接受全部津贴。 校
1968 年,本校添建 4 间教室、食堂及卫生厕所之全部工程建竣。1971 年,本校再添建
教室 2 间、卫生厕所 4 间、校长室及会客室各一间。1978 年,本村年青实业家张明理局绅接 简
任董事长,他立下本校 4 大发展计划。第 1 个计划是建立启化幼儿园。此计划在筹委会理事
们的努力下,终于在 1979 年实现。从此村内稚童能接受学前启蒙教育。 史
成立校友会是第 2 个计划。1980 年此计划落实,启化校友会正式成立。第 3 个计划是扩
充校地。在三大机构同人的努力及社会各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委员会成功购得校园毗邻之
半亩地,校园因之扩大。1984 年底,本校获得教育部拨款 1 万令吉,并经各方面的努力奔走
下,1 座双层之建筑物终于建竣。楼上为图书馆,楼下则为办公室及校长室。
第 4 个计划为增建礼堂及 4 间教室的双层建筑物,1989 年 7 月中旬,以董事长张明理局
绅为首的扩建新校舍委员会成立,筹款活动积极地进行。1990 年,获得教育部拨款 5 万令
吉。1991 年,扩建新校舍工程正式动土开工。1992 年工程完竣。楼下有 4 间教室,可打通为
礼堂,建筑物旁附设有脚车棚。
1996 年,有鉴于村内屋业计划的陆续展开,启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学校三机构
决增建一座 3 层楼为 18 间教室,并衔接现有的图书馆及行政室。同年以董事长张明理局绅
为首的扩建校舍筹委会成立,筹备及筹款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此扩建工程需耗费 100 多万
令吉。
建委会购得校园毗邻之 1 英亩地,此工程于 1997 年 7 月中旬开工,预算于 1998 年 9 月完
成。孰料,1997 年我国面临经济风暴,教育部承诺之 15 万令吉拨款,只能暂得 2 万令吉,
公众人士认捐之款项也难收齐,建委会碰上经费不敷之难,工程面临停工之虑。幸得委员
会同仁抱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宗旨,想尽办法筹款。在众矢一心下,新校舍工程将如
期完工,让莘莘学子能在更完美的环境下求学。
启化学校的三机构理事一路来秉持先贤们的办校精神,为了跟上时代的需求,扩建学
校的硬体设备。新行政楼、食堂及图书馆已建好,并于 2015 年 1 月3 日迁入。新行政楼前
面及后面的停车广场,篱笆、地下沟渠、道路及美化校园的工程正积极展开。接下来是搬
迁篮球场,并再建一座有盖的新篮球场。这项规划启化学校面貌的工程,建设费约 150 万
令吉。教育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千秋伟业,先贤们高瞻远瞩,出钱出力兴办学校。为
村内孩童之教育福利着想,本校在 2017 年的 80 周年校庆新行政楼开幕同时,筹募建设基
金,以便完成以上的建设工程。
1927 SEJARAH RINGKAS SEKOLAH
1937 启化学校创办人:洪宣格先生、洪宜永先生和陈传昔先生
1964 Pengasas Sekolah : En. Ang Xuan Kek , En. Ang Yi Yong dan En.Tan Chuan Sik
1979
启化学校创立,原名“培育书斋”。
Penubuhan SJK(C) Kah Wah, Nama asal “ Pei Yu Shu Zhai”.
正式向政府申请注册,命名“启化学校”。
Memohon pendaftaran dengan nama “Sekolah Kah Wah”.
获准接收半津贴学校。
Diisytiharkan sebuah Sekolah Bantuan Model Kerajaan.
创办启化幼稚园。
Menubuhkan sebuah Tadika Kah Wah.
113
1980 成立启化学校校友会。成功购买 0.5 英亩土地,以扩充校地。 启
1984 Persatuan Bekas Murid-Murid SJK(C) Kah Wah ditubuhkan. Berjaya membeli sebidang 化
1992 tanah seluas 0.5 ekar untuk tujuan meluaskan kawasan sekolah. 国
1997 民
1999 增建两层行政楼。 型
2000 Sebuah Bangunan Pentadbir dua tingkat siap dibina. 华
2003 文
2015 扩建两层多用途礼堂及 4 间课室。 学
Bangunan dua tingkat dengan Dewan Serbeguna dan 4 bilik darjah dibina. 校
2016
购买校园毗邻 1 英亩土地,扩建一座 3 层楼新校舍(18 间课室)。 简
2016 Sebidang tanah seluas 1 ekar dibeli untuk tujuan membina sebuah bangunan 3 tingkat
2018 dengan 18 buah bilik darjah. 史
新校舍完成启用。
Bangunan Baru digunakan sepenuhnya.
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拿督莎菲依博士 DSSA, KMN, AMS, SSA 主持新校舍开幕
仪式。
Perasmian Bangunan Baru oleh YB Dato’Dr. Haji Shafie Bin Mohd Salleh.
搬迁和装修行政楼和资料中心。
Pengubahsuaian dan pemindahan Blok Pentadbir dan Pusat Sumber.
正式启用新行政楼、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及食堂。
Blok Pentadbiran, Pusat Sumber, Pejabat Guru dan Kantin mula digunakan.
新行政楼前面和后面的停车广场、道路、地下沟渠及整个校园的美化工程正式完
成。
Tempat letak kenderaan di bahagian hadapan dan belakang Blok Pentadbiran, laluan
kenderaan, terusan bawah tanah serta projek pengindahan kawasan sekolah telah
diselesaikan.
有盖篮球场工程正在兴建中。
Pembinaan gelanggang bola keranjang berteduh sedang dijalankan.
有盖篮球场正式启用。
Gelanggang bola keranjang mula digunakan.
学校景色
114
直落平民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PENG MING, TELOK PANGLIMA GARANG
42500 TELOK PANGLIMA GARANG, SELANGOR.
Tel: 03-31227154 Fax: -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伍玉群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郑尚文先生 1920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超胜先生 政府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颜金使 PJK 14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38 377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32
115
直落平民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郑尚文先生 伍玉群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超胜先生 颜金使 PJK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林相致 PJK
1 1946~1947 已故杨强先生 1 1959~1993 郑春校长
2 1947~1948 2 1993~1994 郑文芳校长
3 1948~不详 已故陈文墁先生 3 1995~1998 毕连好校长
4 不详 已故林龙水 PJK 4 1999~2000 曹宝华校长
5 1970~1980 已故陈英叻先生 5 2001~2009 甄丽玲校长
6 1980~1990 颜良鸿 PJK 6 2010~2015 蔡荣金校长
7 1990~2004 已故陈安东 PJK 7 2015~2016 张亚莲校长 AMN, PJK
8 2004~2007 已故林金发 AMN, PJK 8 2017~2018 伍玉群校长
9 2007~2008 洪国清先生 9 2018 迄今
10 2008~2009 黄金发 PJK
11 2009~2010 林生福 PJK
12 2010~2014 洪建利先生(代董事长)
13 2014~2015 已故曾国华先生
14 2015~2019 李亚文先生
15 2019 迄今 张恭成先生
郑尚文先生
116
1920 -直落坡地方热心人士郑美乾、邱勇及林虾等,创办平民学校,位于直落街场门 直
1942 牌 13 号店屋。当时的学生人数不及 30 名,聘郑美珠师掌校。 落
平
~ -校名曰平民义校。 民
1945 国
1947 由于日军南侵,本校被迫停办。 民
1948 型
平民复办于旧址。 华
1951 文
1952 由于学生人数剧增,旧校址的课室已不敷使用,当地热心华教人士积极推动建校 学
1959 计划。 校
1960
1964 -于现有地址完成建立一座拥有 8 间课室和教师办公室的新校舍,约 300 位学生 简
1972 迁入新校舍。
1980 史
-校名曰公立平民学校。
1984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直落坡居民大量迁徙,学校因而被迫关闭。
1993
本校再次复办,当时学生人数仅有 72 名。
1995
1996 -改为政府全津贴学校。
2001 -在过后的日子里,董事部积极奔波争取,并在政府的资助下,学校的各种建设
2003
迅速发展。
2008
自资增建食堂一座.
2011
政府拨款增建校长室、教职员办公室、卫生厕所、脚车棚、篮球场、儿童游戏场
2012 等。
2013 -有鉴于学校课室陈旧及不敷使用,本校三机构向教育部提呈重建校舍计划。
-虽然有关的计划被纳入第五大马计划,却因某些因素而未能实现。
-三机构发动了筹款运动,并举办筹款晚宴,成功筹募 5 万令吉,以兴建 2 间新
课室。
-在同一年里,学校获得政府拨款扩建学校食堂及改善食堂设备。
-本校获得了教育部拨款兴建 6 间课室。本校三机构也发动筹款再增建 2 间课
室。
-一座两层 8 间课室的宏伟建筑物终于耸立在平民学校的校园里。
在三机构的积极争取下,本校终于成功申请到毗邻的一块面积约 0.36 依格的土
地。这块土地已暂辟为学校停车场,以方便学生家长接送孩子。
本校终于获得了教育部批准重建 8 间课室。
拆除前座旧校舍,新校舍屹立。
家教协会资助提升副校长行政办公室。
-教育部资助设建课业辅导室及提升图书馆设施。
-平民华小学前班正式成立,共有 45 名学生,2 位老师及 1 位助教。
-本校获得教育局特别拨款,将现有的其中一间教室改建为一间设备完善的辅导
室。
获得雪州政府拨款以盖建多元用途活动空间及走廊凉棚。
-三机构与《南洋商报》于 6 月 17 日联办“直落嘉年华”,成功筹募 60 万令
吉,以完成建设精明课室、多媒体器材设施及有盖篮球场的计划。
-获得雪州政府拨款 3 万令吉,以及公益金机构拨款 5 万令吉以维修及提升 4 间
厕所和食堂设施。
-完成有盖篮球场计划及“精明化全校课室”计划。
-推介并实行青蛙虚拟学习模式(FROG VLE)。
117
2014 -于 5 月 23 日,联合 UCSI 大学在学校举办 5 和 6 年级《扬帆起航·随梦前行》 直
生活营。 落
2015 平
2016 -UCSI 大学于 9 月 8 日到校进行提升、美化及维修校园设施,并完成教育部宏 民
2019 愿壁画。 国
民
-6 年级毕业生于 10 月 10 日至 16 日完成《爱吾平民》美化校园计划——共同完 型
成 20 幅围墙壁画。 华
文
-推介微信(WeChat)“指尖上的学校”。 学
-三机构于 11 月 13 日筹办《缘聚平民·95 周年校庆》晚宴,提升学校的硬体 校
设备。
启用 LED 电子通讯板
-建校 99 周年。
-七月份,平民华小学生录制校歌 MV。
-四月份动土建新食堂。
-10 月 30 日正式启用新食堂
-以《爱我平民 99》为主题,三大机构与《南洋商报》于 11 月 16 日,联办十大
义演筹募晚宴,成功突破 350 万目标,筹获 RM 4,299,999.99,以筹建礼堂及行
政楼。
学校景色
学校礼堂 篮球场附近的小花园
壁画 喜阅坊 楼梯口
118
新邦摩立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SIMPANG MORIB
42700 BANTING, SELANGOR.
Tel: 03-31982901 Fax: 03-31982901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郑镜芬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黄思山 PJK 1969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玟福先生 政府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张庆豪先生 7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40 155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17
119
新邦摩立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黄思山PJK 郑镜芬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玟福先生 张庆豪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已故姚良水 AMN, PJK
1 1969~2010 陈讶诰 PJK 1 1969 至 20-4-1970 黄炳贤校长
2 2011~2017 黄思山 PJK
3 2018 迄今 2 1-1-1971 至 28-10-1984 已故郑顺孝校长
3 1-8-1985 至 15-9-1987 已故陈和锦校长
4 1-10-1987 至 14-6-1991 已故雷耀能校长
5 1-12-1991 至 15-11-1993 曾锡平校长
6 16-11-1993 至 20-5-1999 唐南凤校长
7 11-5-1999 至 15-8-2005 张永光校长
8 1-9-2005 至 15-12-2008 吴爱月校长
9 16-12-2008 至 30-5-2011 刘雅绿校长
10 1-8-2011 至 30-6-2012 刁爱婷校长
11 1-7-2012 至 2-2-2016 刘惜琴校长
12 1-2-2016 至 15-10-2017 戴素珍校长
13 16-10-2017 至 27-2-2019 许丽莉校长
14 28-2-2019 迄今 郑镜芬校长
120
本校前身为中群与育贤两校,分别设于吉灵珑与东加两个小镇,均以简陋亞答板墙建 新
筑为校舍,创于 1938 至 1939 年间。当时两校各有学生 20 余人,各由校长一人主持。日军南 邦
侵时,两校被迫停办。1967 年,两地热爱华教领袖又掀起建校热潮,向政府力争复办。国 摩
会议员打熹建议两校合并。当日出席者有两地领袖、本邦教育副部长丹斯里李孝友,雪州 立
华校督学李金煌、蓝碧琛、县长等。 国
民
经过讨论,终决定合办一校,更择日假东加育贤学校召开紧急会议。政府拔款购买一 型
块 3.806 英亩的土地,处于交通方便,坏境清幽的新邦摩立。当时奔波最落力者有张顺章、 华
姚良水、杨裕南、詹金顺、Raja lsmail 等人。 文
学
1968 年 2 月间,展开建校工程,政府拨款 4 万令吉以建设 3 间课室、1 间校长室、 校
1 间厕所及篱笆。
简
1968 年年尾,建校工程完成,学校以该地名,命名为“新邦摩立国民型华文小学”。
1969 年初,正式开课,有学生近百人,教师 5 人,校工 1 人。教育局委黄炳贤为署理 史
校长(代校长),姚良水为财务委员会主席。2 月下旬,教育部副部长丹斯里李孝友主持新
学校开幕。
1970 年,李氏基金拔款兴建 1 个脚车棚。
1971 年,教育局委派郑顺孝校长掌校。
1973 年 6 月 3 日,与附近一国小及印小联办亲善运动会。12 月 11 日,成立家教协会。
杨裕南先生众望所归,当选主席,秘书为徐天然老师,财政为郭子龙老师。
1975 年,学生人数日增,暂改脚车棚为教室。6 月 1 日,举行第 1 届运动会,并邀请县
长开幕。
1976 年,本地慈善家苏峇拔款为学校兴建 3 间教室及 1 间乒乓室,并报效乒乓桌 1 张。
为表扬其对学校之贡献,校方以该 3 间教室命名为“苏峇教室”。
1983 年 8 月,郑顺孝校长因事告假,教育局委任郭子龙老师为代校长。
1984 年,地方房屋部长拿督梁维泮博士拔款建 1 座建筑,作为教师办公室及图书馆。
1985 年 8 月 1 日,教育局委派陈和锦校长掌校。
1 9 8 6 年 , 招 募 赞 助 人 , 成 立 董 事 会 。 是 年 , 获 教 育 部 拨 款 5 万 零 吉 , 以 互 助 方 式
建立 4 间教室。与办公室同座的 3 间课室改为活动礼堂,并以姚良水礼堂命名。洪竞火太平
局绅报效 4 个停车位。
1987 年 9 月 16 日,陈和锦校长调升巴生港口青年学校为校长。10 月 1 日,教育局委派雷
耀能校长掌校。
1991 年 6 月 14 日,雷耀能校长荣休,教育局委任本校蔡枚娇老师暂代校长。12 月,曾
锡平校长掌校。是年,教育部批准本校开办幼儿班(学生只限 25 人),由周桂玲老师负责
教导,并请助理 1 名。
1993 年,教育部拔款兴建一座 8M X 20M 的食堂,家协补贴扩建至 8M X 30M。11 月
16日,教育局委派唐南凤校长掌校。
1995 年 6 月,家协财政陈华峰先生报效周会广场讲台。
1996 年,董家协发动增建教室,经费由家协负责。本校高美鸾老师捐献 1 间教室,计
RM15 000。校方决定以其名字为教室命名,以做纪念。此外,家协亦拨款兴建 1 间贮藏
室,1 间体育室以及 2 个泊车棚。
1998 年,学生增至 183 名,教师 13 位,幼儿园助理 1 位,校工 3 名,书记 1 名。
1999 年 5 月 10 日,唐南凤校长荣休。
2000 年 6 月,电脑班正式开课。
2001 年 7 月 27 日,财政部副部长 Y.B. 拿督沙菲伊博士主持电脑班开幕。
2002 年,本校已提升为 A 型华小,派来三位副校长。
2006 年 9 月 21 日,黑皇赞助主办“皇星耀华教义演”,筹获 RM170 885。
2008 年 11 月 20 日,周桂玲老师荣休,其夫婿叶南汶先生捐献 RM10 000 作为贫寒
子弟助学金。
121
2009 年 5 月 29 日,校工 En.Misran 荣休,报效一张乒乓桌。6 月 25 日,教育部副部长 新
拿督魏家祥博士为本校主持双层楼校舍动土礼。 邦
摩
2010 年 7 月 17 日,双层楼校舍落成,瓜冷县教育局移交锁匙于校方。11 月 12 日,迁入 立
双层楼新校舍。11 月 19 日,叶南汶先生捐献 RM5, 000 作为贫寒子弟助学金。 国
民
2011 年 3 月 8 日,郑杞迎副校长荣休,报效新校舍的白钢校名招牌。4 月,拆除旧苏峇 型
教室,改建有盖篮球场。 华
文
2013 年 11 月 13 日,有盖篮球场开幕,邀请苏裕新先生(已故苏峇先生之孙子)开幕。 学
2014 年,家协报效 2 套多媒体教学系统(精明课室)。5 月 27 日,李路金老师荣休, 校
报效 RM4 200,作为学生学业优异奖奖励金。6 月 1 日,瓜冷县发展华小工委会赠送一台投
影器及站立银幕。 简
2015 年 11 月,获雪州政府拨款RM30, 000,以进行操场填土工程、维修操场的排水沟和
人行道。12 月,张洲豪先生义务为新校舍课室外墙画上马来西亚传统节日壁画。漆料由家 史
协及董事会赞助。
2016 年,家协购买 10 套全钢食堂桌椅。1 月 29 日,苏峇先生之孙子赞助 RM15, 000 提
升篮球场费用,篮球场司令台以苏峇命名。5 月,公益金资助 3 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另一套
则由热心人士报效。全精明课室目标达致。10 月 21 日,举办教师节感恩宴,首度邀请了所
有曾经服务过的校长。12 月,提升礼堂舞台。12 月 1 日,李 匯副校长荣休,报效 2 张乒
乓桌。
2017 年 10 月,热心人士及教职员的乐捐,提升了新邦摩立华小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及设
施,为学生营造更舒适的学习及阅读环境。
2018 年 1 月 10 日,马来西亚重型机械业主公会捐献 RM26, 150 维修及提升旧厕所。
3 月 2 8 日 , 经 过 多 年 的 筹 备 , 校 友 会 正 式 成 立 , 主 席 是 张 庆 豪 先 生 , 副 主 席 为 叶 宫 兴
先 生 。 7 月 6 日 , 三 大 机 构 首 次 联 办 义 卖 会 , 筹 得 R M 1 3 , 3 7 8 , 拨 入 校 友 会 基 金 。
10 月 6 日,三大机构联办校友回校感恩宴,筹获RM20 8030作为提升校舍基金。学校篱笆已
获提升。
2019 年 3 月 22 日,举办小小企业家义卖会,筹得 RM9, 355,充作家协活动基金。
5 月 4 日 提 升 亭 子 连 锁 砖 走 道 , 衔 接 两 个 亭 子 , 让 学 生 在 休 闲 时 间 增 添 一 个 好 去
处。6 月 24 日,三机构成员及全体师生齐聚一堂拍摄各组照片。
6 月 25 日,三机构成员及全体师生录制校歌影片。
10 月 15 日,《50 周年金禧纪念校刊》,也是创刊号正式发行,筹获RM65, 600 充作家
协活动基金。10 月 19 日,三大机构联办 50 周年金禧校庆晚宴,由叶宫兴先生担任筹委会主
席,筹获 RM237 000 作为提升校舍基金。
创校功臣 建校功臣
姚良水AMN, PJK 苏 AMN, PJK
122
丹绒士拔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TANJONG SEPAT
JALAN BESAR, 42800 TANJONG SEPAT, SELANGOR.
Tel: 03-31974224 Fax: - 03-31972387
Email: [email protected] / 1govuc/bbc1041.edu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刘惜琴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蔡龙金先生 1952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进荣先生 政府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陈进荣先生 22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41 663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47
123
丹绒士拔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年 各 机 构 领 导
蔡龙金先生 刘惜琴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进荣先生 陈进荣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吴庆竹先生 谢若旺校长
1 1951~1955 张礼祥先生 1 1952~1953 钟有桥校长
2 1956~1962 林星枢先生 2 1953~1959 李培华校长
3 1963~1967 张永谨先生 3 1959~1964 叶能强校长
4 1968~1972 徐成和先生 4 1965~1971 曾家尧校长
5 1973~1975 李桂清先生 5 1972~1990 梁云添校长
6 1976~1992 林天送先生 6 1990~1994 曾锡平校长
7 1993~2013 蔡龙金先生 7 1994~1996 林来莲校长
8 2014 迄今 8 1997 叶剑云校长
9 1997~2009 陈润强校长
10 2010~2011 任爱娣校长
11 2012~2015 刘惜琴校长
12 2016 迄今
124
1948 年 本邦进入紧急状态,英政府为保存人民性命财产,乃决定移民集中适当地点, 丹
俾便防卫 。 绒
1951 年 士
丹绒士拔新村即告成立。村中元老吴庆竹先生组织创校委员会,领导各委员进 拔
1952 年 行筹创建校事宜。 国
民
1953 年 校舍建竣,共有 14 间教室、1 间办公室及临时性教员宿舍 16 间。恭请瓜拉冷 型
1958 年 岳县长莅临开幕。本校即告诞生了。教育局委派谢若旺先生为首任校长。全体 华
1959 年 教职员共 12 位,学生 300 余人。 文
学
1960 年 教职员升至 14 位,学生为 400 余人。“火炬运动”即适龄儿童登记开始,学生 校
人数超过 600 名,教职员增至 22 位,原有教室不敷应用,乃分上下午班上课。
1962 年 简
本校接受全津,学校经济有改善, 教学设备略有增添。
1964 年 史
学生人数增至 800 余人。
1965 年
校舍因年久失修,多处破烂不堪。首次获雪州政府拨款 4 千令吉,当局特派前
1971 年 雪州州务大臣亚布巴加与雪邦区国会议员李孝友先生亲交董事部,作为添置桌
1972 年 椅,修缮校舍及油漆工程之用。
1975年
1978年 学生人数骤增,急需扩建校舍。在董家教的合作下,召开赞助人大会,并成立
1983年 建校委员会。
1994年
1996年 本校成功争取到 6 万 5 千令吉的建校基金。新校舍图测获得核准,建筑费预计
1998年 9 万 450 令吉。教育部副部长李孝友先生再为本校争取政府第 2 次拨款(3 万 2
2002年 千令吉)交董事部,建校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2005年
2009年 学生人数增至 1 000 余人,男女教师 34 人。新校舍建竣,师生迁入新校舍上
2010年 课。新校舍包括 14 间教室、礼堂 1 座、脚车棚 1 座、男女厕所各 1 座和食堂
2011年 1 座。另由热心教育人士捐助添建音乐室与贮藏室各 1 间。
2016年
添建瓜拉冷岳县唯一合标准的儿童篮球场及一座工人宿舍。
2018年
2019年 教师增至 40 位, 学生为 1470 余人。
董事部财政林贵顺先生在其先父逝世时,节约捐献一座脚车棚。举行游艺晚
会。
全部教室、音乐室及图书馆都装置一把风扇。各教室装置播音系统。
成立扩建礼堂委员会,筹获义款达 20 万令吉。扩建礼堂竣工了;上层作教师
办公室,中层为舞台,底层为地下室。同时也包括了 4 个室内羽球场。
旧教舍课室不符应用。成立扩建课室委员会。
健力士英格市场有限公司,星洲日报及光明日报联合赞助,主办歌星演唱会筹
获 RM1,442,188.00 建校基金。
金融风暴及立百病毒影响,筹款运动停顿。
筹款活动重新占燃,扩建校舍工程开始启动。
一座富丽堂皇及象征丹绒士拔华小欣欣向荣的双层巍峨校舍终于建竣。
家教协会联合南洋商报主办“我来自乡村嘉年华会”,筹获活动基金为
RM109045.60。
27.06.2010 举办双层校舍开幕典礼。
26.09.2011 丹小获得公益金 100 万令吉(模拟支票)以建造新食堂。
新食堂动土礼。建造工程在 10 月动工。
另外校方与三机构也向雪州政府申请学校毗邻3块土地以作为学校用途。
毗邻3块土地成功归为学校用途。新食堂建竣。11月 中先启用 3 间课室。三机
构筹获 500 多千,建造棚架衔接新食堂与礼堂,空间可成为学生的活动中心。
新食堂与新图书馆正式启用。
125
学校景色 丹
绒
校舍 校舍 士
食堂 综合活动中心 拔
国
民
型
华
文
学
校
会议厅 公益金楼
图书馆 有盖篮球场
126
中南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TIONG NAM
SUNGAI BUAYA, 42700 BANTING, SELANGOR.
Tel: 03-31201507 Fax: 03-31201507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郑玉蓉校长 B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郑博仁先生 1931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叶贵生先生 政府资助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林汶忠先生 8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1043 225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18
127
中南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郑博仁先生 郑玉蓉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叶贵生先生 林汶忠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1 1931~1954 郑德坛先生 1 1931~1954 林施文校长
2 1955~1961 郑元锦先生 2 1955~1959 李金棋校长
3 1962~1964 李宝兴先生 3 1959~1979 陈义淦校长
4 1965~1979 刘宗兆先生 4 1980~1985 陈金涛校长
5 1980~1997 罗启庆先生 5 1986~1987 陈兆坦校长
6 1998 ~2006 陈来顺先生 6 1987~1996 黄玉云校长
7 2007 迄今 郑博仁先生 7 1997~1999 黄亚心校长
8 2000~2006 潘翠玲校长
9 2007~2010 曹翠翠校长
10 2010~2011 曾绣茱校长
11 2012~2017 伍悦华校长
12 2017 迄今 郑玉蓉校长
128
本校创办至今已 80 余载,为本村唯一华小。本校前身是南卢与道南两校,于 1931 年合 中
并。鉴于新校址位于两校之间,而两校之校名皆有一个“南”字,故新校取名为“中南华 南
小”。校舍是以亚答和木板建成,一切设备极为简陋。首任董事长为郑德坛君(已故), 国
校长为林施文君,教师 2 名,学生约 60 多名。战后复办,由本区热心人士发起建校运动, 民
筹获基金万余令吉,并征得万津实业家池龙女士慷慨捐部分地皮,新校舍逐开始兴建。 型
华
1955 年,新校舍落成,拥有 4 间教室、1 间教师办公室及 4 间教师宿舍。斯时担任董事 文
主席者为郑元锦君,礼聘李金棋君掌校。1959 年中旬,李校长另谋高就,同年陈义淦君接 学
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校内设备亦较充实。 校
1962 年度董事会改选,李宝兴君受推举任董事会主席。3 年任满后,由本区闻人刘宗兆 简
接任。嗣后,董事部鉴于教室不敷应用,逐具函向教育部申请拨款以增建 3 间教室。较后蒙
当局批准拨款 1 万 4 千令吉作为增建教室用途。全部工程于 1966 年完成,并获得当时教育 史
部副部长丹士里李孝友主持开幕仪式,仪式颇隆重。
1970 年,本校获教育部资助 2 千令吉以重建厕所。经董事部商议后,决将该笔款额移
作围建校园篱笆用途。该项建议获当局通过后,工程即刻展开,并于是年完工。1971 年,
公共工程局负责修茸与髹漆本校校舍。1974 年,本村获得电供,校舍始装置电灯与风扇。
1976 年至 1977 年间,食堂与卫生厕所先后建成启用。1980 年,为本校贡献长达 20 载的
陈义淦校长荣休,其空缺由陈金涛校长填补。1982 年,获教育部拨款 3 万 5 千令吉以增建
2 间教室。同年年底,本校长方形的布质校徽改为新设计的圆形铁质校徽。
1984 年,鉴于 3 间于 1966 年建竣之教室地面呈龟裂状态,并向一边倾斜,唯恐对莘莘
学子构成威胁,遂要求教育部拨款。嗣后获得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陈忠鸿医生亲临视
察参观,并宣布拨款 RM45 000 以重建 3 间教室。1986 年,陈金涛校长调升,教育局委派陈
兆坦校长接任。同年,铁质的校徽又改回布质的校徽,但已重新设计,且延用至今。1987
年,陈兆坦校长调升他校,黄玉云校长填补其空缺。1987 至 1990 年间,已完成的建设包括
搭建 1 座停车棚、修茸厕所和建造 1 个鱼塘。
1990 年,郑孝强先生慷慨捐 RM3 000 在校园入口处搭建 1 座凉亭,供学子在舒适的地
点等候巴士,免受日炙雨淋之苦。1994 年,获“爱心之夜”筹委会主席戴贤吉先生慷慨捐
助 RM1 5000 以增建教室 1 间,并命名为“爱心教室” 。1997 年 1 月,在本校掌校近 10
载之黄玉云校长受当局器重,调升龙溪华小掌校,其空缺由黄亚心校长递补。鉴于现有之
食堂陈旧简陋,且不符卫生标准,董事部遂于 1996 年呈函教育部,要求拨款 RM50 000 以
重建食堂。翌年,本校获得教育部副部长冯镇安博士允准拨款 RM30 000,并亲临主持移交
拨款仪式。1997 年 8 月,本校办公室助理原校擢升为书记,一圆多年来申请全职书记的夙
愿。在这之前,本校书记乃由邻近一间国小的书记兼任。1998 年年初,连任 18 年董事会主
席的罗启庆先生不幸病逝。罗先生在任期间,为学校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建树良多。他
的逝世,乃本校一大损失。嗣后,董事会推举陈来顺先生接任董事会主席。同年年杪,本
校先后获得国、州议员各赠送电脑 1 台。如此一来,本校共拥有 4 台电脑供教师使用。1998
年 6 月,本校兴建 1 间新厕所。经过多年来不断扩充与改善硬体设备后,目前拥有教室 6
间、图书馆、科艺室、音乐室、乒乓室、教具室各 1 间、篮球场与羽球场各 1 座。1999 年
6 月,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电脑的知识与应用,本校在家教协会的提议下,成立电脑班。1 年
级至 6 年级的学生在正课时上电脑课。
2000 年,黄亚心校长调升雪邦华联华小掌校,潘翠玲校长填补其空缺。2007 年,掌校
7 年的潘翠玲校长调升启化华小,其空缺由曹翠翠校长递补。同年,连任 9 年董事会主席
的陈来顺先生卸任,董事会推举郑博仁先生接任董事会主席一职。2009 年,学校一座已有
60 多年历史的单层旧校舍(包括 3 间教室及各 1 间校长室、办公室、电脑室和书记室)
由于遭白蚁严重蛀蚀,已经遭公共工程局鉴定为“危楼”,但仍被迫继续使用。所以年初
获得教育部拨款 RM150 000 进行重建。由于本校校地仅有 0.8 英亩,再没有其他空间可发
展,建委会决定将单层旧校舍改建为双层建筑物,建筑费约 RM650 000。有鉴于此,建委
会努力奔波筹集尚不敷的约 RM500 000,并在同年 11 月间正式动工。动土礼在 12 月 30 日
上午 10 时正举行。
129
2010 年 7 月,掌校仅 3 年半的曹翠翠校长提早退休当义工,献身投入为特殊儿童教育 中
服务。尔后,教育局委派曾绣茱校长填补其空缺。同年 8 月,双层新校舍建竣落成,新校舍 南
包括礼堂、校长及教师办公室、书记室、电脑室、图书馆、教室及保健室等。同年 9 月 13 国
日,新校舍开始启用,让教师及学生可以有个更舒适、更理想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民
型
2011 年,本校遵从教育局的指示,开办学前教育班,学生人数为 25 人。同年 2 月,自 华
1979 年开始,在本校执教了 32 年的英文教师——黄竑智老师荣休。2012 年 3 月,曾绣茱校 文
长调升至万津启化学校掌校;同年 3 月 1 日,其空缺由伍悦华校长递补。伍悦华校长协助董 学
事会在大众银行开户口。在董事会的协助下,学校大门口停车场的路段铺上沥青,解决泥 校
路积水及凹凸不平的问题。同年 4 月,伍校长和三机构同人讨论后,决定向雪州政府申请隔
壁空地作为中南的校地,建草场、大礼堂、教室等,并得到州务大臣、雪州行政议员欧阳 简
捍华先生,瓜拉冷岳区国会议员特别助理卢重福等各级领袖的大力支持,终于获得批准给
本校 3 英亩地作为学校用途,在 2017 年 4 月 5 日纳入雪州政府的宪报。 史
2013 年,本校获得教育部拨款 RM60 000,修建学校后面的大水沟砖墙围篱。感谢吉隆
坡福盛建筑公司在同年 12 月出钱出力,派维修人员用 2 个星期时间协助维修本校的校舍。
此外,县教育局派人前来维修 6 个旧校舍的木门和锁头以及男女学生厕所。在学术成绩方
面,本校曾于 2011、2012 及 2013 年连续 3 年荣获本县华小 UPSR 成绩之冠的佳绩。2013
年家协报效 2 间精明化教师设备,让师生有更完善的学习设备。
2014 年,校友郑孝明先生、颜金兴先生及郑亚美女士联合报效 20’X 8’的大壁画,协
助学校美化校园。壁画主题是我国各族群的文化及节庆,推动文化艺术教育,增进各族的
了解,并培养互相尊重及体谅的精神。另外,本校获得教育部拨款 RM30 000 作为修建幼儿
园后面砖墙围篱等。
2 0 1 5 年 , 董 事 会 报 效 2 间 精 明 化 教 师 设 备 。 公 益 金 报 效 3 间 精 明 化 教 师 设 备 , 共
RM50 000。
2017 年,伍悦华校长在教育界服务了 40 年,在中南服务了 5 年 4 个月,于 7 月 11 日
荣休,配合她的荣休,出版了中南 86 年来第一本特刊。
2017 年 7 月 12 日,随着伍悦华校长荣休,校长空缺由郑玉蓉校长填补。当时也获得了
雪州政府批准予董事部的 3 英亩校地。于是,三机构理事成立了礼堂建委会开始筹划筹款
建设一座综合多用途礼堂。而礼堂内含有 4 个羽球场和 1个篮球场。
2017 年 12 月 7 日,本校三机构很荣幸地获得英国特技团献议,为筹建新礼堂,并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进行义演。
2018 年 7 月 7 日,本校也举办《十大义演》。这两次活动共为这次的新礼堂筹得
RM2 626 888.88 达到了所预定的 250 万目标。本校建委会也开始积极处理图册和建设事
务。同年,董事部在校门口搭建了遮雨棚,以避免家长接送孩子时淋雨,使校园设备更加
完善。
2019 年,董事部为了提升校内学生安全,共安装了 16 台闭路电视。在这一年里,学校
也面对食堂屋顶漏水事件,在得到教育部拨款后,食堂屋顶已经换新,天花板及其他地方
也做了维修及粉刷,食堂顿时焕然一新。
学校景色
130
瓜拉雪兰莪县华文小学统计表
MAKLUMAT SJK (C) DAERAH KUALA SELANGOR
编号 校名 班级 学生人数 教职员人数 类型
NO. NAMA SEKOLAH BIL. KELAS BIL. MURID BIL. STAF & GRED
1. 益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14 353 GURU A
2. 峇眼巴西国民型华文学校 7 100 SKM B
3. 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13 312 28
4. 依约国民型华文学校 14 387 12 A
5. 巴西不南邦启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13 262 26 A
6. 列俊国民型华文学校 13 106 28 A
7. 民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7 130 29 B
8. 亚三爪哇培志国民型华文学校 6 74 28 A
9. 而榄培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6 38 16 SKM
10. 丹绒加弄国民型华文学校 14 357 13 SKM B
11. 丹绒加弄峇眼益群国民型华文学校 7 105 11 A
12. 八丁燕带育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6 147 33 B
19 A
共计 120 2,381 20
262
131
益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AIK THEE
JALAN KERAMAT TANJUNG, 45000 KUALA SELANGOR, SELANGOR.
Tel: 03-32891091 Fax: 03-32891091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江贞贞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黄和鸣先生 1925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峋东先生 政府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郑元鸿先生 14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3034 353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28
132
益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黄和鸣先生 江贞贞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峋东先生 郑元鸿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6 1936~1939 蔡普如校长
7 1939~1945 吴以湘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8 1946~1949 蔡普如校长
9 1949~1970 郑世成校长
年份 姓名 10 1970~1975 郑添寿校长
颜植受先生 11 1976~1978 李春泽校长
1 不详 杨清廉先生 12 1978~1979 李清泰校长
2 不详 郑亚金先生 13 1980~1982 涂良智校长
3 1968~1990 陈福成先生 14 1983~1986 郑春校长
4 1991~2000 黄和鸣先生 15 1987~1992 李秀珠校长
5 2001 迄今 16 1993~1995 谢詹卓校长
17 1995~1997 柯秀蓉校长
历任校长 18 1997~2003 陈添祥校长
19 2004~2005 黄素心校长
Senarai Guru Besar 20 2005~2006 杨秀枝校长
21 2006~2009 吴玉冰校长
年份 姓名 22 2009~2010 李亚礼校长
王呈若校长 23 2010~2013 陆矜伶校长
1 1926~1927 徐公权校长 24 2013~2015 李岫桔校长
2 1928~1929 郑成伦校长 25 2015~2016 陈秀霞校长
3 1929~1930 郑亦拱校长 26 2016~2019 谢美玲校长
4 1930~1933 颜文玄校长 27 2019 迄今 江贞贞校长
5 1934~1936
133
本校创办于 1925 年,初以方言教学。创办人为本埠先贤即当时永春会馆主席郑尔 益
章先生。创校之初,承蒙本境天福宫惠借场地充当临时校舍。当时只有 1 班,学生约 智
20 余人,唯一的教师兼校长是王呈诺先生。 国
民
战后,英政府光复马来亚,本邦逐渐繁荣,适龄儿童随之而增,原有校舍空间有 型
华
限,已无法容纳。逐由热心教育先贤另觅校址,力谋建校,并成立建校委员会,发起 文
学
征求募捐,以为建校基金,并蒙先贤郑美金先生慷慨贡献地一段为新校址。 校
1950 年,在诸位先贤努力奔走之下,一座拥有 6 间教室,1 间办公室及 1 座教员宿 简
舍的建筑在新址建造完成。
史
1974 年,蒙马瓜雪市区支会及热心教育前辈协助争取之下,获得政府拨地 3 依各
为新校址, 并在同年接受成为政府全津华小之一。是年并获教育部拨款供修建一座现代
式的砖瓦校舍,有教室 6 间、1 间办公室及 1 座篮球场,益智华小也从此奠下永恒之
基。
1985 年,增建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拨款兴建第 2 座双层楼校舍。新校舍计有教
室 2 间,校长室及会议室各 1 间。
1998 年,第 3 座双层楼校舍将在年杪完工,耗资 48 余万令吉。本校 3 座校舍的建
立,马华瓜雪市区支会及本埠热心教育前辈居功至伟。
2002 年,获教育部拨款兴建 1 座电脑室。
2005 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拨款兴建幼儿园。
2009 年,教育部再开 1 个幼儿班。因此益智华小一共有 2 班学前教育班。
2010 年,三机构积极筹建了一座耗资近 300 万令吉的大礼堂。此项计划获得教育
与慈善家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博士和夫人潘斯里陈开蓉老师的鼎力支持并资助 140 万
令吉,余数 160 万令吉则由本地热心人士捐献,此礼堂命名“杨清廉大礼堂”。
此外,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也协助本校成功向雪州政府申请到一片 2 依格土地
作为草场。
2014 年,本校董家教校友会一致决定为增建有盖篮球场筹募,以解决及提升原有
球场破旧的问题,并让学生们在活动时可免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之苦。
2016 年中,本校三大机构在各界善长仁翁、社会贤达,热爱华教的热心人士及全
体家长鼎力支持下终于把有盖篮球场建起来,让学生有更舒适的活动空间。放学后,
也可在有盖篮球场里等候巴士或父母到来接送。
今天益智华小的硬体设备已日臻完善。时光荏苒,瞬息数十载,瓜雪益智华小由
简陋的木板校舍,发展成巍峨现代式的砖瓦校舍,创立艰难,几经沧桑。然能发展成
为一所完善的小学更不容易。希望各界人士秉承先贤,继续努力,爱护益智华小,弘
扬中华文化。
由于多次迁址之故,早期档案已荡然无存,资料来源纯靠本埠诸位前辈就记忆所
及,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希望见谅,谨以附志。
134
学校景色 益
智
国
民
型
华
文
学
校
杨清廉大礼堂 孔子像
有盖篮球场
学校前门
135
峇眼巴西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BAGAN PASIR
JALAN BAGAN PASIR, 45500 TANJONG KARANG, SELANGOR.
Tel: 03-32695077 Fax: 03-326950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杨金凤校长 SKMB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郑友进先生 1968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郑殖强先生 政府资助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 7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3035 100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12
136
峇眼巴西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郑友进先生 杨金凤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郑殖强先生
家协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黄章温先生 苏进清校长
1 1968~1971 陈世训先生 1 1968 蔡建民校长
2 1972 黄文柏先生 2 1969 廖金兴校长
3 1973~1975 陈世训先生 3 1970 郑秀莺校长
4 1976~1986 叶添成先生 4 1971 林振盛校长
5 1987~1996 张南进先生 5 1972~1979 云昌永校长
6 1997~2013 林兴先生 6 1980 郑亚兴校长
7 2014~2017 陈详益先生 7 1981 钟学勤校长
8 2018~2019 郑友进先生 8 1982~1985 陈天详校长
9 2019 迄今 9 1986~1996 郑庭安校长
10 1997~1998 王其钊校长
11 1999~2004 邱附元校长
12 2005~2014 郑雅允校长
13 2014~2017 杨金凤校长
14 2017 迄今
137
峇眼巴西华小坐落于雪兰莪州瓜拉雪兰莪县丹绒加弄峇眼巴西渔村。早期的交 峇
通,从邻近的丹绒加弄市镇启程至本校,只能依赖水路。当时的水程约 1 小时。目前学 眼
校已有相当好的公路设备与外界连系。前往丹绒加弄市镇,只需大约 10 分钟的路程。 巴
学校附近也备有各种公共设施,如水供、电供、公共电话、卫生中心等设备。 西
国
本校兴建于 1968 年 1 月 20 日。由于地方环境的需要,以及当地居民的齐心合力, 民
加上政界显要的协助,始有这个微型小学的实现。 型
华
当地居民,遂潜伏了建校的决心,乃由当时村内黄章温 PJK 村长的领导下,联同 文
陈世训先生、林仙梓先生、黄章云先生、叶水源先生、叶添成先生、黄来成先生、陈 学
校
泗水先生等人,竭力奔波营筹。是时适逢马印对抗期间(1964 年至 1965 年),瓜雪县
长杨娜雪丽先生因公事到当地巡视,眼见群童在沙滩上四处奔跑,正意味着一切萌育 简
的开端。县长当时有所感触,乃详询村长黄章温 PJK 有关当地的实况,黄君遂乘杋告 史
以就学不便,乃邀县长之同情,即蒙邀允协助请准办学,遂落实代办理向教育部推荐
建学事宜,嗣复得当年副教育部长丹斯里李孝友先生,及丹绒加弄地方议会主席陈登
魁先生从中协助,乃获政府拨款 RM2366.80 为建校基金,又得本外坡各热心教育人士
慨捐乐助 1 万令吉,一栋包括有 2 间课室、 1 间办公室及 2 间教师宿舍的完善全津校
舍,乃告成功于 1967 年矗立在峇眼巴西河边。
翌年 1968 年 1 月 20 日,学校正式开课。当时学生只有 20 余人。鉴于学生人数
太少,雪州教育局仅派遣 1 名教员掌校管理教务及校务。当时校长为苏进清先生。至
1971 年,学校才增加至 2 名教员。
事隔多年,很不幸的,建于 1967 年的校舍,于 1973 年 10 月 5 日夜晚遭受高涨的
海水冲毁倒塌!住宅亦同样遭殃!全村居民只得先后迁入港内比邻的峇眼丹绒加弄咸
水芭地,重建家园。本校同时商借家教协会陈泗水先生、委员张南进先生、林水吉先
生、张永隆先生等之鱼寮作为暂时上课之校舍。承蒙诸先生之热心教育,其作业之鱼
寮,使莘莘学子得以安心求学。
当时,村民为重建校舍之计,遂成立建校委员会,去函雪州行政议员拿督甘玛鲁
查曼局绅代向州政府请求拨地建校,结果获得州政府批准 2 英亩余地段作为校址。之
后,又获得丹绒加弄马华支会主席陈登魁局绅从中协助,亦获得雪州行政议员拿督甘
玛鲁查曼局绅之大力帮忙,终于获得中央政府教育部拨款 5 万令吉,于 1977 年中兴建
校舍,内有 2 间课室、1 间校长室及教务室、1 间会客室及 1 间卫生厕所等设备。学校
于 1978 年 1 月 29 日蒙雪州州务大臣拿督荷玛先生亲自驾临主持开幕礼,又蒙雪州华
校蓝碧琛 PJK 亲临致词,大会主席为村长黄章温 PJK,会场嘉宾异常踊跃,为数千余
人,来自各阶层民族,仿佛是一个亲善团结大会。
本校迄今依然以新姿态矗立于峇眼丹绒加弄比邻的峇眼巴西咸水芭地上,没有跟
随峇眼巴西渔村在港外原址被海水冲毁而消逝。本校是为峇眼巴西渔村存在而存在。
不管它搬到哪里,只要有华人居住,本校将继续存在。本校不但要生存,更要谋发
展。目前本校拥有 6 间教室、1 间校长室及教师办公室、1 间资料中心、1 间储藏室及
8 间卫生厕所。校地面积则有 1.15 英亩,校地主权属雪州森林保护局管辖,为一所半津
的华文学校。
2018 年 3 月 17 日,本校董家协和在任校长成功举办 50 周年校庆千人宴,筹募建
设基金提升学校软硬体设备,造福莘莘学子。迄今,峇眼巴西华小已有 51 年历史。
今年学生人数达致 100 人,教职员则有 12 位。近年来经由学校董家协和全体教职
员的努力耕耘和通力合作下,峇眼巴西华小在政府的小学六年级检定考试全科及格率
(%MTM)表现不俗,逐年提升。除此以外,峇眼巴西华小在 2018 年和 2019 年这两
年在瓜雪县网球比赛也有杰出的表现。学校软硬体设备也不断地提升。我们期望,学
生在未来的学业成绩继续保持佳绩,在各项学术比赛中也有不俗的表现,迈向美好的
明天和未来。
138
学校景色 峇
建于 1977 年的高脚屋课室 眼
巴
西
国
民
型
华
文
学
校
简
史
139
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CHUNG WAH
JALAN SASARAN, 45800 JERAM, KUALA SELANGOR, SELANGOR.
Tel: 03-32647386 Fax: 03-32647386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罗梅芳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郭坤成 PJK 1936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潘保安先生 政府资助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陈志惠 PJK 13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3036 312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26
140
中华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郭坤成 PJK 罗梅芳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潘保安先生 陈志惠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1 年份 姓名
郑庆文先生 2 黄焕如校长
1 1936~1946 尤太和先生 3 1936~1940 林如珠校长
2 1946~1947 李添领先生 4 1946 陈修环校长
3 1948~1951 陈登魁先生 5 1947 张伟校长
4 1952~1954 李添领先生 6 1948 杨初勉校长
5 1955~1957 陈英俊先生 7 1948~1951 林诗怀校长
6 1958~1961 李添领先生 8 1952~1972 钟润光校长
7 1962~1969 郑大权先生 9 1972~1977 卢梅元校长
8 1970~1977 李添领先生 10 1977~1979 李春泽校长
9 1978~1979 陈俊延先生 11 1980~1985 郑添义校长
10 1979~1983 黄金贤先生 12 1985~1993 李昆辉校长
11 1984~1992 李清辉先生 13 1993 许总诚校长
12 1993~1997 郭坤成先生 14 1994~1996 林进光校长
13 1997 迄今 15 1997~1999 韦东校长
16 1999~2006 梁启栈校长
17 2006~2009 蔡荣金校长
18 2009~2015 郑玉宗校长
19 2015~2016 郑瑞德校长
2016~2019 罗梅芳校长
141 2019 迄今
沙沙兰中华小学由郑庆文、郑世皇、郑世平及李添领等诸贤创立于 1936 年。初期 中
因经费不足,只得暂借郑世皇先生的楼房作为校舍。当时,学生人数只有 20 多名,全 华
校老师唯黄焕如校长一人而已。董事长为郑庆文先生。 国
民
1941 年,日军南侵,马来西亚失陷,本校逐告停办。光复后,地方闻人陈秀水、 型
李添顺、朱肇溪、犹太和、吕长成与陈崇香等诸先生为复办学校,不遗余力。后社会 华
文
贤达有鉴于本地居民渐多,适龄儿童激增,原有校舍已不能容纳,于是成立了以陈秀 学
校
水先生为首的建校委员会,向政府申请校地,后蒙政府恩准,拨出旧火车站一带地段
简
作为校址。本校新校舍终在 1945 年底顺利完成,魏然屹立于旧火车站原址。翌年,董
事会成立,犹太和先生当选为董事长,吕长成先生为财政,聘林如珠校长主持校务。 史
学生人数已经增至 70 多名,由 2 位老师负责教导。1948 年至 1951 年间,李添领先生
众望所归,出任董事长。掌校者除林如珠校长外,先后尚有陈修环、张伟及杨初勉校
长。学生人数也增至 120 名,教师人数也随着增多。1952 年,林诗怀校长上任,董事
长是陈登魁先生。5 年后,学生人数增至 300 多名,教师人数共有 12 位,本校逐分上
下午班上课。这期间,出任董事长者尚有李添领先生。1958 年,陈英俊先生接任董事
长。2 年后,校舍不敷容纳之虞,董事会为未雨绸缪,决定自荐自给,扩建校舍。新校
舍图测获批准后,复蒙州政府再拨出 3 依格地,连同原有的 1 依格地一并割予本校,
作为永久的校舍。
1962 年,李添领先生第 3 度中选董事长。董事会鉴于校舍已破旧不堪,有意筹款
重建。由于经费巨大,逐向政府申请拨款。1966 年,通过本地区马华公会的协助,蒙
当时副教育部长丹斯里李孝友先生拨款 2 万 6 千令吉,作为兴建新校舍之用。1969 年
底,本校耗资 6 万令吉的新校舍终告落成。计有 8 间教室、1 间教师办公室及 1 座教师
宿舍。1970 年,新校舍正式启用之后,全校学生一律在上午班上课。新任董事长乃正
大权先生。1972 年 9 月 5 日,林诗怀校长荣休,贡献良多。林校长退休后,教育局即
调派钟润光先生执掌本校。钟校长主持校政后,苦心策划,励精图治。在董、家、教
各方衷诚合作下,校务蒸蒸日上。
1975 年,董事会再度获得政府拨款万余令吉,并在各界人士热烈支持及慷慨捐助
下,增建4 间新教室,连同原有的 8 间,共 12 间教室,一字形排列。此外,一座耗资
万令吉的新食堂,也在同年顺利完成。
1977 年 4 月,钟润光校长荣升,由卢梅元校长接任。是年,本校之建设已日臻完
善,校务也步入正轨。因此,卢校长上任以来,即着手添购教学用具,并改善有关教
学的设施。1978 年,正大权先生辞去董事长职务,由李添领 PPN 重做冯妇,暂代董事
长一职。1979 年初,董事会推举陈俊延先生出任董事长。
1980 年初,卢梅元校长荣升,由李春泽校长接任。1984 年,黄金贤先生出任董事
长。8 月间,学校篱笆全部建竣。董事会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呈函当局在篱笆外另辟通
道,成功地封闭外人沿用贯穿校园的道路,恢复校园的宁静环境。
李春泽校长在本校服务 5 年,殊多建树,迄 1985 年 4 月荣休。自李校长退休后,
校务暂有黄连杰副校长代理。同年 8 月 16 日,郑添义校长执掌本校。在其任内,本校
筹建礼堂的工作逐渐进入最后的阶段。礼堂于 1990 年开始动工,至 1992 年底完成。郑
校长于 1993 年 1 月荣休时,礼堂才开始启用。
郑校长荣休后,校务暂由陈志盛副校长代理。同年 4 月,李昆辉校长上任,誓为
本校建设礼堂不敷额进行筹款清还,并筹建资料中心及停车场等硬体设备。11 个月
后,李校长因升职而离开本校。彼在 1994 年 2 月所留下的职务,由陈志盛副校长代
理。有关空缺直到 7 月始被许忠诚校长所填补。许校长上任后,大事整顿校务,筹款
添购了多台电脑,考试出题及处理校务开始使用电脑。许校长于 1996 年 7 月辞职,投
入私人界,校务第三度由陈志盛副校长处理。李清辉 PPN 由 93 年出任董事长至 1996
年底任满后,才由现任郭坤成 PJK 接任。
142
学校特色 中
华
开办中华文化班:扯铃班、武术班、书法班、中华舞蹈班 国
民
与“傻傻然艺术坊”合作的作品,校园更有艺术活力感 型
华
文
学
校
学校范围里立体画之一,从正 这凉亭上的画是立体的,必须站在对的方向欣赏才可以看出亭上
确角度欣赏,这画顶端的横梁 的树干和亭子后两棵真树吻合,而画中的凉亭顶与后面另一座小
正吻合了露台的下横梁。 凉亭又吻合,另外亭子前后两幅画又有其可以吻合之处。
校园地标\校门前的参天老树
“We Art Together”,如果站立角度
正确,可以看得到间中的立体感。
143
依约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IJOK
SIMPANG TIGA IJOK, 45620 BESTARI JAYA, SELANGOR.
Tel: 03-32791593 Fax: 03-32791593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曾馧紟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潘志雄先生 1951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陈德来先生 政府资助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李良辉先生 14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3037 387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28
144
依约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 各 机 构 领 导
潘志雄先生 曾馧紟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陈德来先生 李良辉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历任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Senarai Guru Besar
年份 姓名 年份 姓名
洪泰山先生 颜华棋校长
1 1951 马昌先生 1 1951~1978 陈冠琼校长
2 1952~1954 黄再兴先生 2 1979 李佛添校长
3 1955 马昌先生 3 1980~1982 黄万坚校长
4 1956~1957 温夏水先生 4 1983~1985 罗锦洪校长
5 1958~1959 马昌先生 5 1986 余光华校长
6 1960~1961 林山水先生 6 1987~1992 林进光校长
7 1962~1968 陈恩先生 7 1993~1996 陈华生校长
8 1969~1973 林山水先生 8 1997~1998 游国文校长
9 1974~1976 蔡琳先生 9 1999~2007 彭丽珍校长
10 1977 郑华存先生 10 2008~2013 林善夤校长
11 1978 王三庾先生 11 2014~2016 谢妙英 PJK
12 1979~1980 黄亚礼先生 12 2016~2018 曾馧紟校长
13 1981~1990 朱珖铭先生 13 2019 迄今
14 1991~2003 刘荣财先生
15 2004 林水联先生
16 2005~2008 潘志雄先生
17 2009 迄今
145
每一所学校,从创立至发展期间,必定延续着一层比一层深的时代使命意义。作 依
约
为社会的一员,依约华文小学 60 多年来,默默耕耘,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协助社会国 国
家发展。 民
型
依约华小创办于 1951 年,它原是附近武吉巴弄崇智学校、依约 28 支工程学校及依 华
约 8 支启新学校联合组成的依约新村学校。学校创立初期,校舍简陋,学生人数 80 余 文
名。教师只有 3 名,由颜华棋校长掌校。 学
校
1953 年,校方第一次获得教育部拨款,扩建课室。但是我国独立不久,政府宣布
解除紧急法令,附近居民迁入依约新村,导致课室不足。 简
1961 年,校长颜华棋、董事长林山水、董事林都、陈山泉等,向当时瓜雪区国会 史
议员哈里阿里提呈备忘录,成功争取到 2 万令吉增建课室、办公室。
1968 年,学校获得当时马华公会总会长已故敦陈修信拨款 6 千令吉增建 2 间课
室。
1973 年,依约华小家教协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主席为温侑道。
1975 年,依约新村获得电流供应,学校也获得代议士拨款安装电流设备。
1977 年,学校董事部恭请前任副教育部长已故拿督陈声新莅临学校主持运动会开
幕礼,并提呈筹建 3 层楼新校舍。之后,学校董事部配合当地马华领袖,积极展开工
作。3 层楼新校舍于 1982 年初启用。
1978 年,前任家教协会主席黄亚礼发动村民筹款,成功建立 1 座木板教师宿舍。
同年 12 月 6 日,第 1 任校长颜华祺荣休。于欢送会上,颜校长号召成立依约华小校友
会。教务主任陈冠琼接任校长 1 年后就调升他校。
1980 年,李佛添出任第 3 任校长至 1982 年 5 月。其空缺由黄万坚校长填补。黄校
长掌校后,全力配合学校三机构,推动美化校园计划,并在 1983 年 3 月 25 日,邀请前
任副教育部长拿督陈忠鸿主持新校舍开幕礼。
1986 年,罗锦洪接任校长,继续改善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1987 年,余光华出任第 6 任校长。在学校三机构的配合下,积极展开重建教师宿
舍及图书馆资料中心计划。同时也延续黄万坚校长开始争取兴建新校舍计划的工作。
1991 年 1 月 17 日,原任副董事长朱珖铭荣任依约华小董事长重职,挑起改下依
约华小之面貌。当他走马上任,马上召集三机构全体成员,重组建委会,并表示要为
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带动改变地方上的教育风气和塑造爱心社会,同时
需要 1 座大礼堂来主办各项文娱活动、讲座会等。这一个承诺,获得学校三机构全体
成员的认同和配合,主办了一系列筹款活动,从个人认捐、报效建筑材料、庆祝教师
节暨送旧迎新千人宴、新年联欢会、南洋商报十大歌星义演,到全体建委会成员在策
略运筹得宜之下,大家都非常落力。纵使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困境,彼此不分昼
夜,誓必完成神圣的教育任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总共筹获 RM1 243 311.49。工程
在 1994 年 7 月 22 日,由瓜雪区前任国会议员,现任雪州州务大臣拿督哈芝啊布哈山
主持奠基礼后,教师宿舍、学校篱笆、1 座 100 尺 X 110 尺的多元化行政楼先后在 1995
年 6 月完成,同时在 1995 年 6 月 17 日正式启用。全部工程,包括软、硬体设备耗资
RM1 122 561.72。为了有效的协助校方管理、保持和维修礼堂,一个以董家教、校友
会、老师、村民(各 3 名代表)组成的礼堂管理小组委员会正式成立。首届主席为沈墨
善。
余校长于 1992 年 7 月 1 日荣休后,由林进光校长接任。
1997 年 1 月 16 日,陈华生出任依约华小校长。在任期间,成立学校电脑班。全校
学生在下午学习电脑,为学校迈向精明教育,跨出了第一步。同时 1 座 3 层楼的新校舍
建筑正展开。
第 9 任依约华小校长一职由学校前任教务主任(1/10/1987)游国文于 1998 年 6 月
1 日接任至 2007 年。游校长在任期间掌校,提高了学生的 UPSR 成绩,而且办了许多
大大小小的学术活动,让学生受益。2007 年,游国文调升至万挠华小上任。
2008 年,彭丽珍出任第 10 任校长。在任期间与南洋商报连办南洋商报嘉年华,筹
募学校精明课室基金。彭校长也在任期里荣幸与中国杭州刀茅巷小学(3.8.2012)缔结
为姐妹校。本校 24 节令鼓队也在彭丽珍校长的推行下于 2009 年正式成立。彭校长于
146
2013 年调升至八打灵培才二校。 依
2014 年,林善夤出任第 11 任校长。在任期间与董家教三大机构,尤其是家协主席 约
国
陈德来不余力的配合,群策群力地把有盖球场给建起来了。 民
2016 年,谢妙英 PJK 接任第 12 任校长。在谢校长的走马上任期间积极推广了许多 型
华
活动。如:在 2017 年 5 月 21 日的星洲十大义演获得了 40 万令吉,以提升有盖篮球场 文
的软体设备。2019 年里,谢校长更是身体力行地把学校舞龙队给成立了。 学
校
2019 年 1 月 25 日,由曾馧紟走马上任接任第 13 任校长至今。
历届家教协会主席名表:温侑道德、黄亚礼、马发(已故)、陈贵生、李良生、刘
荣财、洪金明、陈德来(现任)。
历届校友会主席名表:叶黎仁(已故)、李良生、陈连发、辜源财、刘世钦、韦建
北、林水联、陈迦发、林顺成、李良辉(现任)。
学校景色
简
史
147
巴西不南邦启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SJK (C) KHAI TEE
PASIR PENAMBANG, 45000 KUALA SELANGOR, SELANGOR.
Tel: 03-32891332 Fax: 03-32891332 Email: [email protected]
Guru Besar 校长 Gred Sekolah 学校类别
林薏萳校长 A
Pengerusi LPS 董事长 Tahun Pertubuhan 创办年份
郑心权先生 1919
YDP PIBG 家教协会主席 Status Sekolah 学校类型
吴秀芬女士 政府资助学校
Pengerusi PMT 校友会主席 Bilangan Kelas 班级数量
刘国豪先生 13
Kod Sekolah 学校编号 Bilangan Murid 学生人数
BBC3038 262
Sistem Sekolah 学校制度 Bilangan Staf & Guru 教职员人数
上午班 29
148
巴西不南邦启智国民型华文学校
2019 年 各 机 构 领 导
郑心权先生 林薏萳校长
董事长 校长
Pengerusi Lembaga Guru Besar
Pengurus Sekolah
吴秀芬女士 刘国豪先生
家协主席 校友会主席
Pengerusi Persatuan Pengerusi Persatuan
Ibu Bapa & Guru Murid-murid Tua
历任董事长 3 1934 邝永祥校长
Senarai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4 1935 陈松霖校长
日据时期停办
5 陈尚祯校长
邱缅经校长
年份 姓名 6 1945~1951 叶希文校长
7
1 1920~1921 郑奕显先生 8 李美德校长
2 1922 何光曼 先生 9 1952~1972 陈志鸿校长
3 1923~1941 郑奕显先生 10 1973~1983 潘崇超校长
日据时期停办 11 1983~1984 朱庚枫校长
4 1945~1963 郑世香先生 12 1984~1986 陈锐锋校长
5 1964~1967 郑义针先生
6 1968~1980 陈修港先生 13 1986~1990 陈高丽校长
7 1981~2001 刘金汤先生
8 2002~2013 骆天源先生 14 1990~1995 张喜才校长
9 2014 迄今 郑心权先生
15 1995~1997 谢詹卓校长
16 1997~2002 陈玉燕校长
17 2002~2005 陈贞材校长
18 2005~2007 吴淑明校长
历任校长 19 2007~2010 周昭融校长
Senarai Guru Besar 20 2010~2018 汤丽珠校长
21 2018 迄今 林薏萳校长
年份 姓名
郭仰鹏校长
1 1924 廖习之校长
2 1932
149
启智学校草创于 1919 年杪,林露谋、郑奕显、郑章国及郑重 4 位发起人,于《新国 巴
民日报》刊登创办通告,共筹获万余令吉,借港口庵堂后亚答屋为临时校舍,学生约 30 余 西
人。由于大部份学生是闽南人,华语尚未普及,初始数年以闽南语授课。迄至 1923 年学 不
生人数增至 60 余名,不但教室不能容纳,环境条件亦不适合,致引起当地热心家黄茂松、 南
黃茂对贤昆仲注意,决心倾产而出(唯一的家产),捐献校地將近 2 依格(現校址),响应建 邦
校。1925 年发起建校运动,翌年 8 月 8 日,第 1 座校舍建筑完成,并将剩余捐款 1 千令吉左 启
右,购置 5 依格胶园,作为校产。 智
国
1941 年底,日军南侵,学校停办。至 1945 年 9 月初,英军光复马来亚,始勉强恢复上 民
课。由于战后人口剧增,原有校舍不敷容纳, 1948 至 1953 年间,增建临时亚答校舍和接受 型
政府新津制,建立教员宿舍1座。1954 年 10 月 10 日,召集董事、家长、及全体教职员开 华
座谈会,讨论建校事宜。1955 年初, 1 座新校舍落成,名之曰:“校友楼”作为对校友热心 文
的纪念。1959 年 4 月 11 日,董事部接受联合邦教育部“学校董事会新章程”,组成 15 名 学
新董事会。1961 年 9 月,学校接受政府津贴。1962 年元月,教职员参加“教师统一薪金制 校
UTS”。1966 年,获得副教育部长李孝友分发辅助金 2 万 2 千令吉增建教室和张学容报
效 5 千令吉,建 1 座球场,于 12 月 3 日完工。1969 年元月,新校舍投标,建造教室 6 间,大礼 简
堂 1 座、卫生厕所1间。工程完工后,正式启用新校舍。
史
1971 至 1979 年间,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78 年,获得乡村发展部部长曾永森拨款 2
千令吉修理篱笆及羽球场。国会议员拉诺那士郎拨款装设全校班級电风扇及球场灯光
及州议员赛益拨款修填全校柏油路。1979 年,承教育部拔款 1 万令吉,以重建本校办公
室。董事部议决将 1925 年建成之旧校舍,全座拆除重建。
1980 年初,重建完成,校景焕然一新。1980 年 12 月 1 日,举行 60 周年纪念千人宴,邀
请本区国会议员阿布哈山(副国防部长)主持升球礼。1985 年间,获得房屋地方部长梁维
泮拨款 1 万 8 千令吉,作为增建 4 间课室之部分费用,不敷之数约 2 万 2 千令吉,由董事部
负责拨出。1986 年,家教协会设 5 人小组处理筹款修建篮球架,年终完工。1988 年,阿布
哈山(外交部长)特别拨款 8 千令吉,作为重修篱笆基金。8 月 20 日,本校四机构联合庆祝
教师节晚宴,筹募扩建校舍基金,即席获得外坡校友大力支持,当众应允献捐扩建费之一半
(約 20 万令吉)。9 月 1 日发表扩建校舍募捐緣起,积极展开筹募基金运动。1989 年,由建
委会主办,校友会协办的盛大文娱晚会于 8 月 5 日演出,共筹获 1 万余令吉。12 月 31 日,
阿布哈山官访本校,移交 5 万令吉由教育部发出的拨款准证给校方。
1990 年 8 月 19 日,举行扩建大礼堂及教师奠基礼,由校友王力明主持开工仪式。9
月 9 日,家协和校友会联办“启智行”筹获 3 万余令吉。1991 年,旧校舍及礼堂被拆除重
建。10 月中,新建大礼堂及 20 间教室终告完工。1992 年, 1 座耗资 80 万令吉的巍峨堂皇
新校舍正式启用。
2008 年,获得狮子会捐助 1 万令吉以作为精明课室之用途。2011 年,教育部在校內兴
建了学前教育班, 4 月开始启用,并录取了 25 位学生。2012 年,获得教育部拨款 10 万令吉
以重建食堂。2013 年初, 1 座耗资 9 万 5 千令吉,设计新颖、壮观的新食堂开始启用。此
外,图书馆也扩建并修饰一番。如今,校内已拥有 1 间宽敞又舒适的图书馆供学生使用。
2012 年 10 月,校友会举办校友回校日筹募基金晚宴,在主席郑心权及筹委会主席林
连丁的带领下,成功在短时间内筹获 8 间精明课室之费用,共 15 万 4 百令吉。2013 年初,
8 间精明课室正式启用。同年 2 月,本区国会议员诺奧玛捐增了 1 间精明课室,另外 3 间
精明课室也陆续成功筹建。换言之,从 1 年级至 6 年级,共 12 间课室,都是以精明课室授
课,学生也从这新科技里获益不少。2015 年 10 月,三机构齐心协力举办“爱华教义演”,
成功筹获 60 余万令吉,增建1座有盖篮球场,惠及在籍学生和当地居民们。
2018 年 10 月 6 日,本校开设“巴西不南邦启智华小百年校庆”脸书专页,报导一系
列百年校庆活动。11月 15 日,召开三机构联席会议,成立“百年校庆工委会”。为了庆
祝“百年薪火,心系启智”百年校庆,并筹募 300 万令吉综合楼基金, 2019 年举办了一系
150
列活动,如“爱心节”晚宴、“福袋众筹”红包封义卖、新春大团拜、“启跑 100·KT 巴
Fun Run”义跑、“心系启智”嘉年华、摄影比赛、踩街、“缘系中秋”晚会及“十大 西
义演”校庆晚宴等。 不
南
2019 年初,耗资 7 万令吉的新围墙建成,以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同年 1 月 1 日,禅 邦
菩门假本校举办“爱心节”晚宴,为启智百年校庆拉开第一记响炮。创办人陈龙富于晚 启
智
宴捐献 5 万令吉,即综合楼基金 3 万令吉,教育福利基金 2 万令吉。6 月 30 日,同时举办 国
了“启跑 100·KT Fun Run”义跑、“心系启智”嘉年华及摄影展,共筹获 4 万 7 千 5 百 民
令吉。11 月 2 日,假瓜雪室内体育馆举办“十大义演”晚宴,当晚筵开 150 席,募得 64 万 型
余令吉。 华
文
迄今,启智华小已有 100 年历史,教职员 26 名及学生 262 名。近年来,经由三机构及 学
老师们的努力耕耘,整体学术及运动成绩逐年进步,软硬体设备也大大提升。启智华小正 校
积极地塑造一个具有纪律、崇高品德和充满爱心的书香校园。 史简
2019 年 11 月 2 日, 假瓜雪室内体 禅菩门假本校举办“爱心节”晚宴 史
育馆举办“十大义演”晚宴,当晚 并捐献 5 万令吉,即综合楼基金 3 万
筵开 150 席,募得 64 万余令吉。 令吉,教育福利基金 2 万令吉。
学校景色
校园大门 阅读亭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