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作者为什么描写“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
详细描写“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给人以视觉
上的感受,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4.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
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
自己的余生。
文中的数字有何作用?
说明她的生存空间狭小,生活时间将很长,突出了
她一人生活在地心的悲戚孤独。
5.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 船上的中微
子通讯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完好的联系。以后
的一年中, “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 把从地核
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这句话表现了地
航员怎样的精神品质?
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工作的
探索精神。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
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
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
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
《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 不管走到天涯海 角,
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1.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 不管走到天涯
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至少传达出三层意思:
一、作者会时常挂念小姑娘,无论走到哪里,作
者的心和她的心都贴的很近;
二、作者会向小姑娘学习,投身到科学探险事业
中去,在她的人格魅力感召下,继续她所从
事的科学探索事业,或许有一天,作者真的
可以再见到她;
三、“我”会用心、用眼睛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像她一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她,替
她热爱、珍惜生活。
文章脉络
中心思想
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
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
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
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
珍惜的哲理。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请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我”和小姑娘
这两个人物形象。
“我”是一 个 性 格 豪 爽 而又缺乏
耐心,心地善良而又对生活充满抱怨的
一 个 科 学 工 作 者 的 形 象;
小姑娘:敬业精神,献身精神;乐观坚
强,努力享受美好事物;心地善良。
伏笔和照应
伏笔。指文章
或文艺作品中, 伏笔:
在前段里为后 “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段所作的提示 照应:
或暗示。它常 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
常与照应配合 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
使用,即所谓 的余生。
前有伏笔,后
有照应。 伏笔:
“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
“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
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
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拓展延伸
目前看来,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
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
痛却不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
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走进地心航行的地航
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能荣幸,成了“落
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
“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些什
么呢?
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