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学习华文路上有你, 2021-08-21 13:54:11

张志和 《渔歌子》

中二古诗词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唐·张志和

词牌简介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
《渔夫》、《渔父乐》、《渔夫辞》。

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
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子”即 “曲”,《渔歌子》
即《渔歌曲》。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本名张龟龄,不仅是
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

他从小便才华过人,16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还给
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

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赐名张志
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后来因事而被贬官,他干脆辞官,隐居
在太湖一带,整日扁舟垂钓,过着悠闲
自在的渔家生活,自称“烟波钓徒”。

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
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
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

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谒(yè):拜见。 视


唐 渔 朗读诗歌
·
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张歌
志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和子
táo huā liú shuǐ ɡuì yú féi

桃花流水鳜 鱼 肥 。

qīnɡ ruò lì lǜ suō yī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

xié/xiá fēnɡ xì yǔ bù xū ɡuī

朗 斜 风细 雨 不 须归 。



朗读诗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
时期捕鱼的情景。

鲜明的山光水色:

青山白鹭,流水游鱼,斜风
细雨;安然闲适、半钓半隐
的渔翁,这是一幅典型的江
南山水画。

注 山名,在中国 白羽长腿的水鸟。
浙江省湖州市 身形优雅,喜欢独处。

西面。 象征高尚出尘的品格、

隐居者的孤标傲世。

翻译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自由地飞翔,

注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 淡水鱼,又称桂鱼。
春水盛涨的时候,俗 体绿色,有黑色斑纹,口大,
释 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鳞圆而细小,肉质鲜美。

翻译 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 江南名菜
松鼠桂鱼
水中的鳜鱼又大又肥美。

注 用细竹叶编织的宽边 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
帽子,可以遮雨,又 雨衣,披在身上用来遮风
释 称斗笠。 挡雨。

翻译 一位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
身披绿色的蓑衣,

注 微风。 回家。

细密的小雨随风斜落。

释 形容春天烟雨迷蒙的情景。

江南春色的

绝佳景致。
(润泽,舒畅

)

翻译 冒着斜风细雨在江中乐然
垂钓,久久不愿归去。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自由地飞翔,
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垂钓,乐而忘归。

诗歌赏析

《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
而是词。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
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
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
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诗歌赏析

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在春季,
地点是在西塞山前。

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
如鹭的颜色是白,桃花的颜色红。
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青和绿,
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
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歌赏析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
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
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
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
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
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诗歌赏析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
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

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
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
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艺术手法

q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
q “西塞山前”点明( 地点 )。
q “(白鹭 )”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

飞翔,衬托渔夫的( 悠闲自得 )。
q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

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

q 末两句描写渔父( 捕鱼 )的情态。

q 与富有诗情画意的( 大自然 )完全融合在一
起,令人神往。

q 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
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
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 向往 )。

总结

理解题

《渔歌子》是谁的作品?

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作品。

《渔歌子》描写什么情景?

描写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
是一幅用写的江南山水画。

理解题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什么?

l 垂钓的地方(西塞山前)。
l 季节(春季)。

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
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
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理解题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
的“白鹭”象征什么?

闲适。

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
托出渔夫的悠闲自得。

理解题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描写
了怎样的景色与生活环境?

描写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
山色,桃花盛开,江水猛涨
,这时节的鳜鱼长得正肥,
渲染了渔夫的生活环境。

理解题

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
流水鳜鱼肥”这两句,诗人
体会到什么?

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
山色,景色怡人。

理解题

末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描写了什么情态?

描写了渔夫捕鱼的情态。

渔夫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
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与富有
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
一起,令人神往。

理解题

末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斜风”
与“细雨”各指什么?

微微和风及毛毛细雨。

“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
又另含深意。通过对自然风光
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
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理解题

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
夫怎样的生活情趣?

悠闲自在。

在两岸盛开红艳的桃花,河水陡涨
,逆水而上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
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冒着斜
风细雨忙碌地捕鱼,乐得不须回家
了的愉快心情。

理解题

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这两句,诗人
体会到什么?

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
生活。

理解题

《渔歌子》前三句写景,
在什么季节?地点在哪里?

春季。

西塞山前。

理解题

这首词的前三句写景,作者在写景时十分注
重色彩的描写,他运用了什么颜色?给人怎
样的感觉?

白色的鹭、红色的桃花、青色的箬笠、绿色
的蓑衣,给人秀丽和清新的感觉。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
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
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是一
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理解题
此词在呈现鲜明的山光水色时,
如何转化视角?

先描写远的高的,再描写近的,低的。

从远望西塞山前的白鹭转化到眼前两
岸的桃花流水,江上渔舟。
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
又充满活力。
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
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理解题

词中描写白鹭自在地飞翔,
主要衬托渔夫过着怎样的
生活?

悠闲、自在的生活。

理解题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
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
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爱自由、热爱大自
然的情怀。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