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哲思
一、匆匆
理解与探究(p5)
1. 略
2. ‚我‛因无力挽留时光的流逝而感到紧张失落。
3. (a) 作者感叹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
(b) 作者为自己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心里有无
限的忧伤和苦闷。
4. 《匆匆》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排比 反问
在默默里算着,八 太阳他有脚啊, 洗手的时候,日子 但不能平的,为
千多个日子已经从 轻轻悄悄地挪移 从水盆里过去;吃 什么偏要白白走
我手中溜去;像针 了;我也茫茫然 饭的时候,日子从 这一遭啊?
尖上一滴水滴在大 跟着旋转。 饭碗里过去;默默
海里,我的日子滴 时,便从凝然的双
在时间的流里,没 眼前过去。
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
5. 打电动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上过去;滑手机的时候,日子从指缝中过去;写功课
时,便从笔和纸张间过去。
6. 略
1
二、丑石
理解与探究(p9)
1. 它既碍地面,又没有实用价值。
2. (a) 丑石的美并不彰显在俗用价值上,而是不怕误解、寂寞生存的内蕴之美。
(b) 它的美恰恰彰显在它的丑上,唯有深入地挖掘、了解它,方能发现它的独特
之美:它来自天上,它寂寞生存。
3.
世人 天文
学家
4. 表面‚丑‛而不为人欣赏的东西,也有存在的价值。/‚丑石‛默默忍受、坚定不
移、甘于寂寞的品质,不屈于误解和寂寞生存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人们学习。/
认识人和事物不能光看外表的‚美‛与‚丑‛,真正的美,在于内在的价值。
5. 略
2
三、落花生
理解与赏析(p12)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1.
2. (a) 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b) 朴实无华。
3. 每天默默地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例如清洁工人和建筑工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
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为大家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4. 由于小时候父亲说了有关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决心要
像花生那 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四、大师的学生
理解与赏析(p15)
1. 词语 读音 词语解释
(a) 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yǔ 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b) 驾轻就熟 jiàqīng jiùshú 比喻对所做的事很熟悉,办起来很容易。
(c) 精湛 jīng zhàn (技艺)高超;(学问)精深。
(d) 诸般 zhū bān 各种﹔各方面。
2. 失去信心 → 沮丧气馁 → 惊讶万分 → 恍然大悟
3. (a) 因为……而:先提出原因,再说明结果,起了因果关系的作用。
造句:奶奶的病情并没有因为吃了药而有所好转。
(b) 然后……接着:几个分句依次说出连续发生的事情,起了承接关系的作用。
造句:妈妈在菜园摘下成熟的豆子,然后炒一炒,接着端出来让我们品尝。
(c) 如果……就: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
造句:如果没有了氧气,生物就无法生存。
4. 文中的大师是个懂得挖掘学生潜力的老师。他让他的学生不断挣扎于更高难度技
巧的挑战,三个月之后,他的学生终于能把一份份高难度的乐谱,弹奏得十分出色,
成功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
5. 要想成长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好,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
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成就,就要敢于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3
第二单元 血浓于水
一、秋天的怀念
理解与探究(p26)
1. (a) 句中‚无常‛的意思是变化不定。
(b) 文中第一段的‚突然‛和‚猛地‛两个词都能表现出‚我‛脾气‚无常‛。
2. 因为母亲知道‚我‛难受,所以‚悄悄地躲出去‛想给‚我‛留个发泄的空间;
她也担心‚我‛发泄过了头,所以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以便随时
冲进来阻止。
3. ‚我‛的态度和心情是漫不经心、马虎应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母亲则是喜出
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4. 母亲想要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5. 因为母亲病重之余还碰上了儿子双腿瘫痪,帮助他振作却无暇管理自己的健康,
病发时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痛苦,直至去世前,还惦记着儿女,所以说母亲的生活
是‚艰难‛的。
6. 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要勇敢、坚强地活下去‛。这句话鼓励‚我‛振作起来,
积极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二、涌泉跃鲤
理解与探究(p29)
1. (a) ‚又嗜鱼脍‛中,‚又‛表示‚也‛‚还‛。
(b) ‚又不能独食‛中, ‚又‛表示‚却‛。
2. 庞氏亲自去到距离住处六七里的江边取水给婆婆喝,夫妻俩一起用鱼肉做饭给母
亲吃,又邀请邻居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进食。
3. 这个故事的情节不符合逻辑。作者借用神话来表达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显示至
诚至孝会感应天地,赞扬人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4. 略
5. 略
4
三、无边的回忆
理解与赏析(p33)
1. 因为这双鞋带给‚我‛美好的回忆,让我想起外婆的微笑和话语;它是外婆慈爱
的见证,寄托了‚我‛的感念之情。
2. 作者对外婆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外婆对作者宠溺关爱之情。
3. 作者分别用动作和语言刻画了外婆的慈祥形象:动作是‚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吧。‛;语言方面则是‚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 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4. 因为‚无边‛一方面说明了外婆对我的爱博大而无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对
外婆的深切且无限的怀念;‚回忆‛则表明外婆的关怀使‚我‛难以忘怀。
5. ‚甚至‛在文中有强调突出事例的作用,更进一层带出外婆对‚我‛的疼爱和关
怀。
6. 略
四、一个父亲的箴言
理解与赏析(p37)
1. 依父亲的经验,一个人要学会吃亏,才能赢得另一个人的信任。
2. (a) 一个懂得吃亏的人,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他会赢得许多人的友谊,结交到
真正的朋友。
(b) 友谊是呵护出来的,是用爱来维系的,不应随意破坏友谊。
(c) 只有拥有快乐的人,才会得到充实、美好的生活。
3. 运用第二人称使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并且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作者在说
明道理,进行抒情时易于交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真正的友谊要素,在于体谅别人
的小过失。
5
第三单元 人间情分
一、太阳语
理解与探究(p49)
1. (a) 金文 小篆 楷体
金文
甲骨文 小篆 繁体隶书 简体楷书
(b)
甲骨文
(c)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繁体隶书 简体楷书
小篆 楷体
(d) 小篆 楷体
甲骨文 金文 惊讶
(e)
甲骨文 金文
2. 体谅 感动 羞愧 珍视
气恼
3. 不好,因为用‚跳跃‛更生动形象,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阳光的可爱调皮,也
从侧面表现了小男孩的活泼可爱。
4. (a) 贯穿全文的词句有:‚玩太阳‛‚晒太阳‛‚照太阳‛‚太阳语‛。
(b) 作者通过这几个词语的变化和含义,抒发了‚我‛对童心童真以及善良纯朴
的赞美之情。
(c) 好,文章主要说瓦片借助太阳的光芒作为无声的语言,代替有声语言,尝试
与‚我‛对话,关怀‚我‛,因此‚太阳语‛正好与内容符合。
5. ‚阳光‛可传递关心和问候,以及作为温暖人心的无声语言。
6. 作者所说的成功的秘密来自于童心、童真、友情、沟通等,如阳光一样照亮了
‚我‛的心房,给‚我‛无限的力量向前冲刺。
6
二、别把我当陌生人
理解与探究(p53)
1. 略
2. 时间 相遇前 相处间 离别时
情感 充满猜忌 逐渐融合 心里难受
3. (a) ‚我‛与孩子相处了三天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舍得分开。
(b) ‚我‛看到提醒自己小心陌生人的短信,想起自己的家人也曾如此叮嘱自
己,但事实上陌生人并不可怕,不禁莞尔失笑。
4. 作者的用意是要呼吁人们放下厚厚的防护层,敞开胸怀与人交往,彼此信任,以
诚待人。
5. (a) 赞同,因为成人确实如粉饰、坚硬、粗糙的‚荔枝皮‛一样有自我设防、互
相缺乏信任的特点;而孩子的内心世界则像‚荔枝瓤‛一般纯洁和率真。
(b) 成人的世界如万花筒,复杂、多变、丑恶;孩子的世界如一张白纸,洁白、
纯真、美好。(供参考)
三、大荣姨
理解与赏析(p58)
1. ‚我‛三岁时,大荣姨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我‛小学二年级时,
大荣姨断然拒绝先给‚我‛编网兜,但默默地连夜给‚我‛编网兜。
情节 看见网兜 要求先编 遭到拒绝 得到网兜
2. 渴盼 别扭 悲愤 感动/珍惜
心理变化
3. 友谊是真诚、坦率的,是无条件付出的,需要的是朋友间彼此的信任;真挚的友
谊比物质更重要,更值得我们珍惜。
4. 画线短语所强调的是这种‚亲热‛和‚友好‛不是发自内心的友情,而是流于表
面的虚情假意。
5. 略
7
四、老师,我站着呢! 通过‚我‛传达给读者
理解与赏析(p61)
1.
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优点 感觉更亲切、真实、自然
第一人称叙事 例:‚我‛ 因误会 A 君
而感到不安,读者能
深切地感受到‚我‛
的愧疚。
缺点 受局限,不能超越‚我‛
耳闻目睹的范围
例:读者只能评‚我‛的
叙述了解 A 君,并揣
摩 A 君的感受。
2. (a) 由于我太矮,老师才看不见,我不会怪老师。明天,我就站在椅子上,让全
班一样整齐,老师就会看见我了。
(b) 老师必定是因为误会了我而自责,我必须消除老师心中的愧疚,劝老师不要
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3. 这句话说明理解与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就会心境坦然。/只要心境透明,天空永远
透明。/只要心情晴朗,天空永远晴朗。
4. 略
8
第四单元 快乐学习
一、读书与做人
理解与探究(p72)
1. (a) 只要拿起书本就能读书,是简单的;要读得专,从中得到知识,把读书变成
‚有用‛是复杂的。
(b) 首先,要确定‚好‛的定义。大多数人较易接受简单易读的书,如故事性或
娱乐性强的书,但这些未必是好书。要找到真正的好书,接受它,并用心阅
读,从中受益,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2. 作者先列举了中国几本著名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以及
外国小说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说明著作有助于理解人生;接
着,他提及清华大学文学教授——叶教授虽然是搞文学的,但什么书都读,甚至
研究宇宙,点明一个人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就要博览群书;然后,他也以巴金读
《忏悔录》影响他一生的事迹为例,证明好书带给我们的益处。
3. 一个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益处的人。
4. 略
二、《论(LVn)语》四则
理解与探究(p75)
1. 句子 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 (a) 表承接关系:然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表转折关系:但是
温故而知新 (c) 表承接关系:然后
默而知之 (d) 表修饰关系:地
择其善者而从之 (e) 表承接关系:然后
2. 温故未必能知新,即使温故知新也未必能为师。某些知识是固定的,再怎么温习
也不会有新体会,比如数学的加减乘除,怎么算答案都还是固定的。一个没有受过
教育的人,未必能将体会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没有一定的名分,别人也未必能接
受他的指导。比如一位技工不断温习接水管的技巧,有了新的体会,但由于身份低
微,人们宁愿相信学院里只讲理论的讲师,也不愿相信他的话。(供参考)
3. 略
4. 略
9
三、阿加西斯教授的观察课
理解与赏析(p80)
1. 略
2. 跃跃欲试:那么 厌烦:半个小时过 愉快:突然,一 痛苦:‚你观察的
去了,一个小时过 个愉快的念头从 还不够仔细。‛ 说
你打算什么时候 去了,又一个小时 我的脑中蹦了出 完,他丝毫没有理
开始学习呢?‛ 过去了,那条鱼开 来——我应该把 会我痛苦的神情,
‚现在。‛我答 始让我厌烦。 这条鱼画下来。 转身就离开了。
道。
要发疯 喜悦: 惊慌失措:‚收起 兴致勃勃:接 感恩:这是我上
了:我 我发现 鱼,回家吧。也许明 着,我们兴致勃 过的最好的课。
觉得自 教授的 天早上你会告诉我一 勃地讨论了我昨 从那以后,它一
己快要 批评没 份更好的观察报 天白天以及晚上 直影响着我的学
发疯 有错。 告。‛ 这让我有点惊 的观察所得。 习方法和态度。
了。 慌失措。
3. (a) 无论是什么领域的学习,仔细入微的‚观察‛是成功的秘诀。
(b) 我们不应该被表面的东西所蒙蔽,反而要客观地从多角度去观察探讨,以发
现真相,掌握规律。
4. 略
5. 略
四、窃读记
理解与赏析(p87)
1. 略
2. 作者‚快乐‛,因为终于可以读书;作者‚惧怕‛,因为害怕窃读像前面提及的
经历般被书店老板责骂。
3. 前呼 后应 作用
肚子饿=生理饿;
第一段:闻见炒菜的香 第十三段:当三阳春正 读书饱=心理饱。
对比作用。
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 上座,飘来一阵阵炒菜 读书可以忘记饥饿。
音;三阳春。 香
第十四段:花生米 第二十五段:忘记吃的
花生米。
10
第五单元 智读古文
一、郑人买履
理解与探究(p96)
1. 郑人买履
人物:郑国人 地点:集市,郑国
事情:上集市去买鞋
经过:在家先测量尺码把尺
码放在座位上忘了带已经拿
到鞋才想起尺码连忙回家拿
尺码回到集市已经散了
结果:没有买到鞋子
2. (a) (i) 之: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指郑人的。
(iii) 量好的尺码
(ii) 之:它,代指他想买的鞋子
(b) (i) 测量 (ii) 量好的尺码
3. (a)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结束了,于是没有买到鞋子。
(b)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 这则故事主要讽刺墨守成规者,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
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最终将一事无成。
11
二、晏子使楚(节选)
理解与探究(p99)
1.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到楚国。楚王吩咐人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2. 第一个‚使‛的意思是派遣,作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臣,作名词。
3. 晏子的巧妙应对展现了他机智善辩的才能。
4. 这则故事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人不可相貌。/ 对人贸然无
礼只能自讨没趣。
5. 晏子是成功的外交家、政治家。
6. 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
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
下出使楚国了。
7. 略
三、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理解与赏析(p101)
1. (a) 乎: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b) 矣:表示感叹。
(c) 也: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
(d) 焉:语气助词。
(e) 哉:表示反问的语气。
2. 富和尚觉得惭愧,因为他的物质条件比贫和尚好,却无法实现去南海普陀山的计
划;反观贫和尚只靠着一个瓶子和一个砵却成功完成计划。
3. (a) 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
着什么去!
(b)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4.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可以达到终点的。/天下事
没有难易之分,决心与态度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关键。
12
四、刻舟求剑
理解与赏析(p103)
1. 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
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儿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
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2. 固执又不知变通/办事刻板。
3. 略。善于思考/脑筋灵活/多变通。
第六单元 拥抱自然
一、绝句二首
理解与探究(p114)
1. 这是因为山中迷蒙的雾气会给人带来细雨湿衣似的凉意。
2. 这是因为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
3. ‚湿‛是一种触觉形容词,诗人用触觉感知视觉的翠色,形容山岚苍翠欲滴,湿
衣如雨。
4. 诗中的字词 表达效果
生 若真若幻,引人遐想,为瀑布增添了神奇色彩。
挂 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直下 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疑 表现出瀑布凌空而下,喷涌飞泻。
飞流 写出岩壁的陡峭及水流之急。
5. 该句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用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共鸣。
6. 略
7. 略
13
二、雨树
理解与探究(p118)
1. 榆树有两个名称——‚五点钟‛和雨树。下午当雨树对称的叶子合闭起来,这时
是五点的时刻,因此这种树的俗名叫 Pukul Lima(马来语),意思是‚五点钟‛。
每天清晨大约五点钟,它的叶子就打开,所以树叶一闭一开,给人报告了时间。
另外,由于下雨和夜晚紧闭着的叶子藏着雨露,白天叶子张开,便有雨落下,雨
树这名称便由此而来。
2. 雨树的可贵在于体现大自然的和谐共生。雨树的叶子一张一合之下,滋养了寄生
在其身上的各类羊齿植物、胡姬花草,致使老雨树上寄生植物种类之多,简直就是
一个空中植物园,美丽极了。普遍的草木,都以花向人炫耀,雨树却不然,它红白
相间扇形的花,都开在向上伸展的枝头上,它的花只开给小鸟和云朵看!
3. 作者借用了这句子表达了雨树和热带人都可以为了适应环境而作出改变。雨树原
本自由发展,可以长得巨大如足球场,也可以在道路两旁枝丫低垂,尽显霸气,但
为人类文明让路,只能向上伸展;热带人原本热情奔放,可以自由徜徉,但是为了
文明发展,一样适应环境,做出改变。
4. 略
三、在天晴了的时候
理解与赏析(p120)
1. (a) 押韵的字:候、走、柔、垢、头、透、游、收、候、手、皱、游。
(b) 诗人从头到尾采用相同的韵母作为押韵,一韵到底让诗歌富有强烈的节
奏感。
2. 作者在第一节所描写的‚泥路‛是温柔的,‚小草‛象征坚韧的精神,‚小白菊‛
则具有克服胆怯,勇敢面对生活的意象,‚凤蝶儿‛扇动的翅膀像智慧书页一样开
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表现诗人宁静平和的心绪。
3. 略
14
四、林中小溪(节选)
理解与赏析(p124)
1. 作者认为小溪在森林中是非常重要的,小溪是森林的心灵,读懂了小溪,也就了
解了森林。
2. 提示 相关语句
从克制到兴奋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
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都流到了一
流淌过花和影子时 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
奔流过横堵的树木之下时 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
呼呢。
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
波纹。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
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
有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还长出
了新绿,但是小溪在树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
流着,晃着颤动的水影,发出潺潺的声音。
3. 略
第七单元 情牵动植物
一、猫捕雀
理解与探究(p135)
1. (a) 枣林 (b) (母雀)的 (c) 它(猫)的
(d) 那些 (e) 麻雀
2. (a) 一天,猫藏在枣林中,突然咬死了麻雀的母亲。
(b) 过了很多天,还望着房子而呜叫。
(c) 动物和动物的相互残杀,人尚且憎恨。
3. 作者为母雀的死去感到悲伤难过。他不认同猫的所作所为,抨击它赶尽杀绝的行
为态度,并明确表达他对此行为的厌恶之情。
4. 作者借《猫捕雀》指出为了自己的利益,仗着权势欺凌弱小、残害百姓的权贵,
必定为民众所憎恶。
15
二、爱莲说
理解与探究(p139)
1. (a) 甚:很;十分。
(b) 独:只,唯独。
(c) 予:我。
(d)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际意义。
(e) 焉: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f) 者:……的人。
(g)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h) 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2. 这是因为莲花具有君子品格高尚的特征。
3. 其用意是通过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相对比,突出‚爱莲‛的
主题。
4. 描写莲花特点的句子 比喻君子品格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 指君子品格高洁,不同流合污。
中通外直;亭亭净植 指君子内心通达,为人正直。
香远益清 指君子声名远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指君子品格高尚,令人敬重,不敢轻辱。
濯清涟而不妖 指君子高雅的节操,不逢迎谄媚。
不蔓不枝 指君子不攀附勾结。
5. 略
6. 作者感慨这世间像他一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16
三、木瓜树
理解与赏析(p144)
1. 收成丰硕。
以下句子可证明我的看法:
a.‚后来木瓜越结越多,我和妹妹仰着头,数到脖子发酸,也还是数不完。‛
b.‚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将会有一时吃不完的木瓜了。‛
c.‚不论什么时候,我往屋后的菜园一望,总会看到结实累累的木瓜树。‛
d.‚几乎每顿饭后,我们都能吃到一盘盘金黄色的木瓜。‛
e.‚不管我们怎么想办法消耗,木瓜总还是那么多,仿佛永远吃不完。‛
2. 木瓜不仅有丰富的营养,饭后吃了还能帮助消化。另外,木瓜还可以治胃病,青
木瓜可以用来炖肉和烧汤。除此之外,拿木瓜送人,还可以增进感情。
3. 台风前 台风时 台风后
心理变化: 高兴、兴奋 伤心、生气 悲切、失落
4. 文中的父亲性格乐观。作者和妹妹伤心万分,担心不再有木瓜吃的时候,父亲则
肯定地说还会有的;作者和妹妹担心台风再次摧残木瓜树,而父亲认为,即便这
样,还是可以重新种植木瓜树。
5. 这个句子起着强调主题的作用,证实父亲的话是可信的:‚天灾虽然可怕,却是
短暂的。而宇宙间的生命,即使遭遇了挫折,也还会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地延续
下去。‛
6. 木瓜树的声声不息,也印证了宇宙间的生命即使遭遇挫折,也会绵绵不绝地延续
下去。
7. 略
17
四、竹石
理解与赏析(p146)
1. 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
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
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
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2. 其所要表达的哲理是根基深力量才强:竹和石形成了一个整体,没有岩石,竹不
挺拔;没有竹,山就不青。
3. 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
4. 略
18
第八单元 文化与修养
一、诗词两首
理解与探究(p157)
1. 略
2. (a) ‚香‛作动词使用,说明弥漫着香气。
(b) 词的上阕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描绘灯火辉煌、车马喧闹、歌舞腾
欢的元宵夜的热闹欢乐之景。
(c) ‚放‛字,写出了彩灯被点亮的动态。
(d) ‚玉壶‛是明月;‚光转‛指月光移转;‚鱼龙舞‛指的是舞动鱼形、
龙形的彩灯。
(e)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词人对自己
的一种写照。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无比惆怅,
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
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3. 讨论事项 宋词《青玉案·元夕》 唐诗《秋夕》
描写失意宫女孤独凄苦的生活写
中心思想 描述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 照。
秋夜华丽而悲凉的小环境
寞的女性形象。 被遗弃的孤苦宫女
写景 元夕街上热闹的大环境
写人 自己离开繁华群众的女性
4. (a) 《青玉案·元夕》用花灯、焰火、宝马雕车、凤萧、玉壶、鱼龙舞、娥
儿、雪柳、黄金缕象征繁华。
(b) 《秋夕》用银烛、画屏、轻罗小扇、天阶象征高贵。
5. 略
19
二、三年十年的重量 其一(有改动)
理解与探究(p163)
1. 段落 内容
第一至第三段 写作者在百忙之中接到穆尼老师的电话
第四至第六段 写电话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第七至第九段 写作者再度与曹齐合作绘制贺年片送给穆尼老师,及
抒发对这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的感慨。
第十段 写作者含有哲理的感悟。
2. 作者因为有名气而在岁末不得不应邀出席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他因而感到身不由
己,也表达了作者并不喜欢流于形式的‚虚礼应酬‛。
3. 作者和他的同学当年以稚拙的涂画,给了老师心理上的慰藉。
4. (a) 作者认为三十年前的中学教师很有学问,具有大学讲师的资格,却在中学
执教。
(b) 作者觉得大材小用。
5. 他们十分崇敬、敬畏老师。
6. 老师们的敬业乐业的精神让作者回想起中学的老师时,心中都充满感动。/穆尼先
生、郑逸梅先生等老师给余秋雨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他后来得以稳步地迈
向远大的文化旅程,所以作者回想起中学的老师时,心中都充满感动。
7. 略
三、只要我们有根
理解与赏析(p165)
1. (a) 凛冽(lKn liH):刺骨的寒冷。
(b) 凛然(lKn rBn):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
(c) 凛凛(lKn lKn):寒冷;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
2. 词语 根 叶子 顶天立地的树
联想:例 生命 钱财 自在生活
联想 1 文化 名利 令人敬畏
联想 2 良好品德 华丽的衣装 受人尊敬
3. 当我们遭遇挫折或处在艰难时刻,我们更加需要坚定心志,不要因恶劣的环境打
击,就做出违背良心的事。
20
四、年糕
理解与赏析(p168)
1. 祖母把愿望寄托在传统食品里,希望吃了年糕后,小孩快高长大,成人步步高升。
2. 这是因为祖母把愿望寄托在传统食品里的举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愫,代表奶奶对后
辈的爱护和期盼。
3. 加入水和椰糖 搅匀 在圆型的铁罐
把糯米磨成粉 里铺上剪成圆
形的香蕉叶
倒入拌好了的 把铁罐一只一 蒸几个小时
糯米粉 只地搁在炭炉
上面的蒸笼里
4. 祖母做事诚心专注,尽善尽美。制作年糕的过程虽繁杂,但每个步骤都显出她虔
诚的寄托。她也乐于分享心得,对来讨教年糕制作方法的人,她都倾囊相授。
5. 作者主要通过这篇文章来赞扬祖母对待食物的态度,怀念祖母,并感受到她对后
辈无私的爱。祖母‚你不诚心,便做不成它‛这两句话,也成了作者的处世哲学
之一。
21
第九单元 科学与探索
一、恐龙无所不在
理解与探究(p179)
1. 1986 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2. 课文涉及的是生物学(恐龙)和地质学(板块理论)两个领域。板块理论使大陆
漂移,导致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恐龙却遍布于世界各地。
3. 这一标题非常亮眼、新颖,可引读者追看的兴趣。本文从‚恐龙无处不有‛的这
些现象写起,由现象到本质,通俗易懂;若直接以‚大陆漂移说‛为题,则较刻
板,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4.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
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5. (a) 化石。
(b) 略
6. 略
二、尘埃
理解与探究(p183)
1. 这是因为尘埃太轻巧太飘渺太虚无了。
2. (a) 表示无例外,强调视觉要触及尘埃确实很困难。
(b) 表示终究,显示作者在追根究底后所得的结论。
(c) 表示将就,反映作者无奈的心情。
3. (a) 尘埃是时光的足迹。时光走远了,尘埃就积厚起来。
(b) 尘埃使物质变得久远,令人记起前尘影事,只有傻瓜才会把它们擦拭铮
亮。
(c) 巨大的人居然要用巨大的机器,来对付肉眼难见的尘埃,以至于末了全
无快慰。
(d) 时光在清理尘埃中过去,尘埃的厚薄算计着时光的里程。
(e) 人在清理尘埃中渐渐老去,人的至终也就是一抹尘埃。
22
三、长河落日扁
理解与赏析(p187)
1. (a) 这句话的语气有所保留;‚怕‛起关键作用。
(b) 这句话的语气是肯定的;‚是‛起关键作用。
2. 意义段 自然段 内容大意
一 1-2 引用王维的唐诗,指出落日为说明对象,以各种方法得出
‚落日是扁的‛的结论。
二 3-6 说明光的折射原理。
三 7 说明光的折射给人们带来好处。
四 8 前呼后应,说出‚司空见惯不一定符合科学‛的深刻道
理。
3. 王维诗中说 观察到旭日 书中读到‚落 亲眼见到,证
‚落日圆‛ 扁,联想落日 日扁‛ 实‚落日扁‛
也扁
4. 作者用了三种方法说明光的折射,第一种:水杯里的筷子,以实验说明水中光的
折射;第二种:光线的曲折,以科学原理说明大气层引起空气中光线的曲折;第三种:
海市蜃楼,举例说明沙漠或海面上温度变化造成的光线的曲折。
5. 略
6. 我们应善于观察生活,培养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
23
四、你一定听见
理解与赏析(p192)
1. 段落 声音 特点
第一至第三段 蒲公英梳头、八十只蚂蚁小跑步、雪花 常人的耳朵听不到
飘落
第五至第七段 风吹、动物、水声 常人的耳朵听得到
2. 略
3. 略
4. 排比修辞手法。(注:学生可以任选排比句,如:文中多个带有‚当……,
当……,当……‛的句子。)
5. (a) 你听过细雨飘落的声音吗?一个闷热的午后,一群细细的雨点,从天上轻
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正慢慢长高的幼苗上,微微地一阵
暖意,小雨滴满足而快乐地留下了……
(b) 你听过蜜蜂采蜜的声音吗?蜜蜂看见一朵又美又香的大鲜花,吸引了无
数的蝴蝶,吸引了无数的小鸟,于是它朝那朵鲜花俯冲下去,近了,近
了,它用尾巴轻轻一点,想停在上面采花蜜,‚哗——‛一声,蝴蝶走
了,小鸟离开了,蜜蜂留下采花蜜。
6. 略
24
第十单元 生命教育
一、我的五样
理解与探究(p207)
1. 文章的内容 内容大意 关键词
留
第一部分 几经挣扎才决定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
(第一至十七段) 东西 弃
第二部分 以充满痛苦的心绪叙写舍弃的过程
(第十八至第四十一段) 真爱
第三部分 理清思绪——找到生命中的真爱
(第四十二至第四十五段)
2. 作者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写作,接下来不管多么艰辛,都要奋力完成目标。
3. 成语 含义
瞠目结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思)。
苟延残喘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百无聊赖 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4. 测试过程 选取五样 写下五样 舍弃三样 余下一样 找到真爱
神态变化 静寂无声
嘻嘻笑 寂静 轻轻哭泣 安静
5. 略
6. 略
25
二、我只有八岁
理解与探究(p212)
1. 妈妈为了掩护孩子,宁可牺牲自己,以让孩子有机会逃跑。略。
2. 我觉得‚我‛并不是真的如愿。虽然‚我‛曾经希望上报,可是在这种窘迫的情
况下上报,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我‛说‚这次果真如了愿‛,是在自我嘲讽。
3. 珍惜眼前人/爱惜生命/崇尚和平/战争是可怕的/珍惜食物。
4. 略
5. 略
三、残缺者的鲜花
理解与赏析(p216)
1. (a) ‚另一种幸福‛指的是以极大的勇气战胜不幸命运的喜悦。/付出比常人
更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人间奇迹的满足。/作为‚残缺者‛,为自己能给
别人带来快乐的欣慰。
(b) 这是因为这些‚残缺者‛ 所付出的汗水比常人更多,不仅能够像常人一
样从事劳动和创造,而且技艺出众,成绩辉煌,所以他们的这种美则显
得更加瑰丽。
2. 比喻句 意思
(a) 这些残缺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 成功带来的喜悦、幸福、光荣
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b) 他们的汗水,化成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了。
3. 缺陷者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只要我们能
以超凡的毅力和斗志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努力不懈,必定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26
四、生命!生命!
理解与赏析(p219)
1. 用以揭示主题——生物都有强烈的生之欲望。
2. 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而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表‛,但它还是萌芽长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从
中悟出无论多么艰难,就算是生命短暂,只要有一线生机,也会坚持活下去。
3. 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作者用‚可以……也可
以……‛,强调的是两种人生态度,前者是负责任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任的态
度。
4. 略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