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yong_quan1020, 2021-06-22 09:21:43

四年级华文阅读比赛第31篇-40篇

31篇至40篇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传出朗朗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辛苦。”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
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时,他望着把花花的大米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
是怎么来的呢?”将妈妈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他的
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吃上
这碗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的说。“是呀,这十多道关,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
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
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
力尽、呵欠连天,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
再写吧!”“不,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一
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周恩来仔细看完
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为止。

小牛顿和“会魔术”的风车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1643 年,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小农场主家庭。小时候的牛顿学业平常,与众不同的是他
爱冷静思考,还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课余时间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小机械装置。

那时候,人们常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磨面粉。英国北部的林肯郡乡村的磨坊顶上,就有一
架这样的风车。有风的日子,风车就会“咕噜咕噜”转起来。

小牛顿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座风车磨坊。他非常喜欢那架风车,觉得只要那么一点儿
风,就能推动这么庞大的风车转动起来,还能带动大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真是太神奇了!

这一天,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回家去。人群中,一个瘦弱的孩子
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的脚步很慢。这个孩子就是 12 岁的牛顿。此刻,小牛顿正朝风车磨坊走
去。他在想:“风车是靠风来带动的,可要是没风,风车还能转动吗?”这时,他发现树上的树叶
纹丝不动,真的一丝风也没有了。小牛顿急了,脚步也不由得快了起来。

果然,小牛顿发现那架风车无精打采地立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这回,小牛顿又在想:“有什么办法能不受风的影响,让风车一直转动下去呢?”吃过晚
饭,小牛顿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造一架能一直转动的风车。从此一放学,他就飞快地跑回家去,
躲在屋里搞他的“发明”。

终于有一天,小牛顿的小风车诞生了,它不靠风也能转动!因为小牛顿在小风车上安装了
网罩圆轮,将一只老鼠关在网罩内踏动圆轮,带着小风车转动。老鼠一跑一踩,小风车就不停地
转动起来了……

小牛顿高兴地将小风车拿给磨坊主人看。

“咕噜,咕噜”,风车的转动声让人们惊讶万分。这是一架“会魔术”的风车,没有风
做动力自己就能转动!磨坊主人连连夸奖:“不错,不错,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我还要制造个大风车,让它也能带动大磨磨出面粉!”牛顿昂起头,眼睛里闪着坚定的
光芒。

长大后,牛顿就是凭着这个勤思考、爱动手的习惯,成为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
许多科学上的重要规律,其中包括对科学界影响巨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艾萨克·牛顿(1643—1727),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从小就喜
欢手工劳动,做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都十分精巧。他在 1687 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中,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
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爱迪生的故事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爱迪生断凶杀案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年轻时曾当过电工。他的朋友亨利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却不大
好使。一天晚上,亨利请爱迪生去他的实验室看看。

实验室是由一间马棚改建的,亨利一边开门,一边说:“我先进去点灯,你在这里等一
会。因为地上放满了工具,不当心就会绊倒的。”

亨利一个人走进黑洞洞的小屋里,刚要去点燃吊花板上的煤油灯时,突然一声枪响,亨
利应声倒地。爱迪生立刻冲进屋去,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亨利的妻子以及同他们住在一起的亨利的堂弟闻声跑了过来。看见离尸体四五米
处的柱子下,有支手枪落在地上,他们就去叫来警察,把爱迪生

作为杀人犯给上了手铐。

爱迪生指着小屋中央竖立的一根圆柱说:“警察先生,我没杀人。枪弹是从柱子那个方
向发射的。你瞧,柱子上面还敲了个大钩钉,还有被火药烧焦的痕迹。手枪一定是挂在那个钉子
上的。”

警察便把手枪挂在那个钩钉上,发现这支枪的枪口正好可以对着去点煤油灯的亨利的脊
背;钉在柱子正中的钉子,也正巧是在手枪的扳机前面。

“可是,是谁扣动扳机的呢?”警察疑惑地问爱迪生,“小屋里只有你一个人,总不能
说手枪是自动发射的吧!”

爱迪生把圆柱仔细地看了看,发觉离手枪仅一厘米左右的柱子上,埋着一块铁片,而且
还接上了电线,电线顺着圆柱延伸到天花板和地下,被一块薄板覆盖着,不易觉察,爱迪生叫警
察把那块铁片卸下来。

警察从工具箱里找出橇棒,向铁片走去。这时,亨利的堂弟站在柱子前阻挡道:“要是
把那块铁片拿下来,柱子会断的。”

爱迪生用身体将他撞了一下,那堂弟摔倒在地。“警察先生,他就是杀人犯!”爱迪生
说着,就用那双不自由的手,从警察那里接过撬棒,取出埋

在柱下的铁片。只见铁片上绕着线圈,线圈上的软线沿着柱子伸向顶楼和煤油灯下的地
板。“瞧,他竟想出这样的坏主意来让手枪发射。”

爱迪生告诉警察,埋在柱子下的铁片是块电磁石,线圈的架线伸向煤油灯下的地板,进
而连接藏在顶楼的蓄电池上,亨利为了点煤油灯而站在灯下

时,由于藏在地板下面的开关启动,接通了蓄电池的电流,铁片就变成了强有力的磁
石。由于磁石的作用,挂在钉子上的手枪的枪口被拉引了过来,扳动挂在前面钉子上的扳机,子

弹就从手枪中发射出来。同时,发射的反作用力使手枪脱离钉子而掉在地上。原来,亨利的堂弟
按照亨利在点燃吊在天花板上那盏油灯的时候惯常所站的位置,事先把手枪瞄准好,子弹出膛,
亨利也就被射中了。

警察弄清了是非,把亨利的堂弟带上了法庭。

小时了了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
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
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
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
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
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
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
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
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
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
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大公无私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
“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
“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
“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
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
“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
“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
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
“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
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
上说“大公无私”啦!”

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
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
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小香炉,
炉檀香烟袅袅上升。老和尚对省官说道:“这小香炉中的香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
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时代的剑南安抚巡官;第二世你是宪宗时候的西蜀书记,第
三世就是现在的省郎官。”他听了老和尚这番话,恍然有点觉悟,彷佛记忆三世所做的官,都是
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里浮沈,对人生似乎恍然彻悟。

又王中的诗句,也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的感叹语。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事业上要是没有成就的话,通常都是拿一事无成来感叹。有时年纪不大
的人,你问他事业做得怎样,他也会说“一事无成”呀!

仁爱之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摩尔根是北欧的一个小镇。这里社会和谐,民风淳朴。该镇有个惯例,每年的圣诞节,
镇里都要组织居民评选出一名学问最渊博的人,一名最勤奋工作或劳作的人,一名最富有同情心
的人,一名年纪最大又无病痛的人和一对最恩爱的夫妻。

又是一个圣诞节来临,夜晚,在举行完欢快的舞会后,大伙聚集在镇中心的草坪上,开
始评选本年度的“五星”得主。

在评出博学之星、勤劳之星、爱情之星、健康之星后,最后是评选仁爱之星。还不等有
人提出候选人,六十多岁的蛋糕店老板格里加尔就站起来,环顾四周,激动地说:“女士们、先
生们,我提议,西恩小朋友今年当选我们镇上的仁爱之星。”此言一出,众人大哗,有人瞪着迷
惑的眼睛望着他,有人摇头冷笑,有人耸了耸肩双手一摊,表示难以理解。要知道,西恩是个只
有 4 岁的小男孩呀,他懂得什么叫仁爱呢?镇长哈迪微笑着说:“格里加尔先生,提名西恩,你
不是在开玩笑吧?”“不是开玩笑,亲爱的镇长先生。”格里加尔毫不含糊地重复一遍,“我郑
重地提议西恩为仁爱之星!”哈迪诧异地问:“你提西恩的理由是什么呢?”格里加尔毫不迟
疑,动情地说:“是西恩小朋友,帮我度过了我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让我鼓起了生活的勇
气……”

格里加尔的太太是在上半年患癌症溘然长逝的,无儿无女的格里加尔顿时陷入一片悲戚
和孤独之中。那是秋风萧瑟的一天,傍晚,他端坐家中面对太太的遗像黯然神伤,情不自禁又失
声痛哭起来。这时,西恩的妈妈听见邻居屋内传来阵阵哭声,叹了口气,唤过正在自家木屋前的
花园里玩耍的儿子,吩咐一番话。西恩点点头,便好奇地奔跳着过去,见格里加尔泪流满面地在
唉声叹气,手掌中是一大把安眠药片。于是,他怯怯地靠过去,扬起稚嫩的脸,问:“爷爷,
您,您……怎么哭啦?”格里加尔猛然看见天真可爱的小西恩,孤苦伶仃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
反而哭得更厉害了。见此情景,西恩被感染了,不再问话,而是乖巧地爬到格里加尔的大腿上,
也伤心地哭泣起来……哭了一会儿,又像模像样地说:“爷爷别难过,今后您有困难,找我好
吗!”瞅着眼前这位稚气未消和自己毫无瓜葛的小孩竟陪同一起哭泣,并说出如此令人宽慰的话
来,格里加尔心中十分感动,一把抱住西恩的头,哽咽着说:“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于
是,哭声慢慢停止了。西恩也很快擦干眼泪,蹦跳下来,缠着格里加尔同他一块玩游戏。一会
儿,格里加尔心情就开朗了,终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以后,西恩只要一听见邻居格里加尔老人在哭泣,就听从妈妈的吩咐,跑过去陪他哭,
然后撒欢地缠老人一起玩耍……慢慢地,格里加尔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仍然辛勤地经营着
蛋糕店,同原先一样生活着。

格里加尔讲述完,大伙没有非议,一致赞成西恩小男孩为本年度小镇上的“仁爱之
星”。

评选结束后,哈迪不解地问西恩:“亲爱的西恩小朋友,你可是我们镇上评上五星年纪
最小的人。我弄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如此令格里加尔先生感动呢?当时,你还说了些什么还做了
些什么?”

西恩撅着小嘴回答:“没有呀!我先是坐在老人的怀里陪着他哭,然后说有困难来找
我!”

陪他哭?有困难来找我?哈迪听后哈哈大笑,激动地抱起西恩亲吻着他的小脸蛋,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同时,又似乎感悟到了什么,心中暗想:幸福当然希望有人一起分享,
人在痛苦的时候,或许也需要有人去分担哩!

十年后六月的一天,格里加尔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了。哈迪和几个人在清理遗物时,发現
了格里加尔留下的一份遗书,遗嘱里委托哈迪将他在银行的存款 600 万克朗全部馈赠给西恩,说
是西恩十年前的仁爱之举让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快快乐乐多活了十年……

当哈迪将这笔巨额的存单送交年已 14 岁的英俊小伙西恩时,想不到西恩不肯接收。面对
巨款竟然不动心,这是怎么回事?哈迪很是纳闷,问:“西恩,格里加尔的遗书写得明白无误,
他无任何亲人,他指定你为他的财产合法继承人。你为什么不收下这笔钱?”

“我,我……”西恩欲言又止,低着头,满面通红。

哈迪优雅地耸了耸肩,双手一摊,无奈地说:“既然你不肯收下,作为格里加尔的委托
人,我必须遵照遗嘱办事,只好把这笔钱交给你妈妈。”

“不!不!你不能交给我妈妈!”西恩抬起头来,急得双手乱摇。

“那……又是为什么呢?”这时,哈迪简直是如堕五里雾中。

见实在隐瞒不下去,西恩终于尴尬地说出了无颜收受格里加尔遗产的原因。

西恩的妈妈是个贪财的女人。她早就知道格里加尔经营多年蛋糕店赚了很多钱。格里加
尔太太去世后,格里加尔也年事已高。他孑然一身,无人继承遗产,这些钱会如何处理呢,她动
了心思,就想分一杯羹。在得知格里加尔丧偶后整日悲痛欲绝时,就安排活泼可爱的西恩去进行
感情“贿赂”,以赢得格里加尔的欢心,日后能得到一笔钱。像陪格里加尔老人哭,说有困难来
找我的话,都是她教西恩的。你想想,一个 4 岁的孩子哪会这么说这么做呢?西恩懂事后,从妈
妈的言语中,总算觉察了她的卑鄙目的。西恩为此感到羞耻,心中早就打定主意,他不会要格里
加尔 1 克朗钱。

哈迪听完,不由为西恩妈妈的龌龊心理感到气愤,又为西恩的高尚品质感到欣慰。怔了
半晌,哈迪眯起眼睛征询道:“既然你不愿接受格里加尔的遗产,我不勉强。作为遗产的合法继
承人,你说这笔钱该如何处理呢?”

西恩似乎深思熟虑,快人快语道:“我建议用这笔钱在镇里设立一个格里加尔仁爱基
金,用于扶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这个主意好!”哈迪拍着西恩的肩膀,赞叹道,“你真是摩尔根小镇名副其实的仁爱
之星!”

“天价”习惯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1992 年的某个周四的下午,比尔·盖茨来到纽约的一所小学,看望那里的师生,并且给
全体小学生做了一场励志报告。临走时,盖茨表示,自己会在下某个周四的下午再次来学校看望
大家,如果发现到时谁的课桌收拾地最整洁,最有条理性,谁就将会获得他免费赠送的一部个人
电脑,电脑在当时还非常昂贵和稀有,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得到。

因此当盖茨走后,每逢周四的下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课桌收拾地整整齐齐,因为
这是盖茨承诺来来访的时间,而其他时候则不愿意动手收拾。但有一个学生却觉得盖茨有可能会
在周四的上午就来,于是,每个周四的上午他就开始动手收拾课桌。

之后,他又觉得,盖茨也许会在除周四之外的其他日子里来访,于是他又决定每天都要
收拾一次课桌,可是,每次收拾后不久,桌子便又会乱了,他想,如果刚好这个时候盖茨恰巧来
了,那么自己之前付出的劳动和坚持岂不是白费了。

于是,他又决定,必须要让自己的课桌每时每刻都保持整洁,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遗憾的是,盖茨此后却一直也没能再来,其他的同学早就忘记了要继续收拾课桌,但
这个学生却因此养成了一个随时保持整洁的习惯,并且从此学会了做事一定要有条理性和坚持
性,这让他在后来的人生中受益颇丰。

多年后,他终于再次见到了盖茨,但这次见面,盖茨并不是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送
他一台电脑,而是来送给他一件更大的礼物——用 2.4 亿美元购买他公司 1.6%的股权,这还是因
为他感激当年盖茨对他的无形影响而做出的让步。

不错,他创立的公司就是 FACE BOOK(脸谱网),世界第一社交网站,而他则是马
克·扎克伯格。

习惯是一个人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
一生,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能踏上成功的列车。

麦穗和蛤蟆

来源:中国小说大全网(小说都市) 作者:佚名

一望无际的田野中,麦穗摇头说着:“不公平,太不公平!”麦地里,一只蛤蟆听见了,
好奇地问道:“高高的麦穗啊,你为什么这样伤心?”

麦穗不满地说:“我们从小到大长在这田野里,冬天,我们被冻得够呛,夏天干旱时,
我们又常常口渴得要命。”

蛤蟆眨巴眨巴眼皮,说:“难道大家不是一样的吗?”

麦穗一听,火气就来了:“你看过鲜花没有?它住在暖房里!冬天风吹不着,夏天雨淋不
到。那是多么舒服呀!”

蛤蟆说:“可是,毕竟它们是花儿啊。”

麦穗一听,更来气了:“花儿又怎么啦?花儿能当饭吃吗?每年,我们麦子都能长出大量
的粮食,主人就能换来好多钱,花儿能吗?我们哪一点比不上花儿?主人偏心眼,对花儿那样好,
人们也都赞美花儿,说它们怎么怎么美!你说我能不生气吗?”

蛤蟆听得晕头晕脑,就说:“那你们想怎么样呢?”

麦穗晃了晃身子,连声喊道:“我们要换一换!我们为主人挣了大量的钱,我们才有理由
住在暖房里!”

一阵风吹过来,远远看去,麦浪起伏得更大了。

站在田头的稻草人听见了麦穗和蛤蟆的这番对话,说道:“主人天不亮就起来,星星出
来时才回去,在地里侍候的是谁?主人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都再也挺不直了,为的是谁?还不
是你们麦穗吗!如果像你说的,把你和鲜花对调一下的话,你就再也长不出麦子来,鲜花也再也不
能盛开了,你懂吗?”

麦穗听了稻草人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

宝贝们,麦穗们只看到了自己受到的委屈,没有看到主人为照顾它们所付出的辛劳,我
们不可以像麦穗一样哦,要多感激别人为自己所做的贡献呀!

找到自己的椰子

来源:网络 作者:张军霞

他出生在贫困之家,从小内心深处就被极度的自卑笼罩着。大学毕业后,因为屡次求职
失败,他干脆宅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一次,他被好友安克拉着去参观一场“草根族”的才艺表演。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来参
加比赛的成员,年龄和职业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大胆登上舞台,尽情表演自己的特长。

一个 8 岁的小男孩,用手指顶着披萨饼面团,迅速开始转动。他时不时地将面团放在脑
袋后面,用双手互相配合着旋转,娴熟的甩饼技术,加上轻松自信的笑 容,赢得观众热烈的掌
声。一位身材矮胖的女孩,演唱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尽管她的嗓音并不优美,勇于挑
战自我的精神却感动了很多人。一位在车祸中 失去双腿的男人,现场表演飞针走钱,短短 5 分
钟,就将一块布料缝成了漂亮的裙子。原来,从绝望中走出来的他,选择了裁缝为职业……

就在他看得入迷时,似乎一无所长的安克也登上舞台,当众表演起了吹泡泡,当他一口
气吹出五十多个美丽的泡泡时,整个舞台充满了如梦如幻的气息。“现 在,该你上场了。”安克
微笑着对他说。“我不行!”他急忙摇头拒绝。安克却不依不饶:“从今天开始,把‘不行’两
个字,从你的人生字典里删除!”说着,安克使劲推了他一把,然后大声说:“热烈欢迎我们的
新朋友!”

毫无准备的他,情急之下,顺手捡起舞台边的一个椰子,将它高高放在头顶上,然后向
安克示意:“还记得小时候的游戏吗?动手吧!”安克会心一笑,找了一根木棍,对准椰子“狠
狠”砸了下去。

“呯”地一声,椰子被击碎了,他却稳稳站在原地,面不改色。观众被他的“铁头功”
震惊了,纷纷站起来鼓掌。站在舞台中央的他,被久违的鼓励包围着,热泪盈眶。

这次表演归来,他好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尝试从前不肯做的工作,送快递,卖鲜花,并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就在父母为他骄傲 时,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
之举:辞职回家,重新做宅男。只是与从前不同的是,这次,他不再沉迷于游戏,而是要实现童
年时的梦想——当一名作家。

为了实现梦想,他关掉手机,谢绝一切娱乐活动。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
部用来读书和写作。2011 年 8 月,历时一年之久,他终于完成了一部 20 万字的励志小说,书名
叫《被椰子改变的梦想》。

这部书出版不久,就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人们被他朴实而温情的文笔打动,在此后
半年的时间里,这本书一直高居畅销榜之首,并再版了三次,刮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他就是来自法国的青年作家让·诺雷,在书的序言里,他用这样一段话描述了自己的心
理历程:“那次参加才艺表演,让我忽然明白,就算一无所有,也可以凭借一只椰子赢得喝彩。
其实,人生从来没有绝境,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椰子’。”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