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古诗词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0),字摩诘,太
原祁州人,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 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与孟浩
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山水
田园派的代表人物。
•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
人称其为“诗佛”。
• 王维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
丰富,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 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等。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
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
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
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
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朗读诗歌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诗句解读 篁:竹林。 幽深的竹林。
这里指 独 坐 幽 篁 里, 嘬口发出悠
“幽篁”。 弹 琴 复 长 啸。 长清越的声
深 林 人 不 知, 音,类似于
打口哨。
明 月 来 相 照。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
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诗句大意
独坐幽篁里,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
弹琴复长啸。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
明月来相照。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品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
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
长长的啸声。
弹琴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
长啸 超凡脱俗的气质。
品诗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拟人的手法
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景物: “幽篁”“深林”“明月”
宁静闲适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
淡泊惬意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
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
心境。
主旨探究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
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
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
无人来扰。
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
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
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写作赏析 1. 以弹琴长啸反衬
月夜竹林的幽静
反衬
手法 2. 以明月的光影反衬
深林的昏暗
清幽宁静的
月夜竹林 表现了
隐居在竹林深处的人的清雅
反衬
从反面来衬托:对英雄的赞美就反衬着
对懦夫的嘲讽。
用相反的事物衬托要突出的主要事物。
例1:他的年纪小,但是气量可大呢!
突出主要事物为“他的气量”,以年纪小反衬气量大。
例2:因为感冒,身体依然感到寒冷;
因为小安,心里却奔涌着暖流。
作者运了反衬手法,为突出感受“心里奔涌着暖流”,
以相反的“身体感寒冷”作陪衬,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拓展延伸
《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
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
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中写月
夜竹林的幽静,以哪句
来反衬?
弹琴复长啸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诗人宁静、淡泊、悠然
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
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
哪些?
独坐、弹琴、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