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姓名:刘铠昕
班级:3tk2
老师姓名:林秀丽师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
(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
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
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
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
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
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
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
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
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
新法的前奏。
题解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
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
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
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
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
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原文/注释
登飞来峰⑴
飞来峰上千寻塔⑵,闻说鸡鸣见日升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
词句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
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自缘: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
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
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
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
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
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
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
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
“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
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
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
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
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
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
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
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
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
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
“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
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
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
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
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
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
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
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
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
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
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
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
(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曾出任陕西四路宣
抚使,知邠州。守边多年,西夏称他“胸中自有数万兵”。卒谥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词存五首,风格、题材均不拘一格,如《渔家
傲·秋思》写边塞生活,苍劲明健,《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
怀旧》写离别相思,缠绵深致,均脍炙人口。有今辑本《范文正公诗
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
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题解
《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
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
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全词低回宛转,而
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
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
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
名句。
原文/注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⑶。
黯乡魂⑷,追旅思⑸,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句注释
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
“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
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
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
的情思。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
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
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
泪。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
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
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
常出现的衰飒之气。“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
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
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
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如所谓“秋水共
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与人的秋意感
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
的秋色图。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
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
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
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里的芳草,虽未必有明确的象喻意义,但这
一意象确可引发有关的联想。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
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
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
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
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
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
的笔下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
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
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
”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
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
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
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这就逗出下
句:“明月楼高休独倚。”月明中正可倚楼凝思,但独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楼,
不免愁怀更甚,不由得发出“休独”的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时间
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楼
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这样写法,不仅避免了
结构与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抒情融为一体。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
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
语生新。作者另一首《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则翻进一层,说:“愁肠已断
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写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态,不及这两句自
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的触发下发展到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
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
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
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
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
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宋·程颢《春日偶成》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嘉祐二年(1057年)
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政见
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是有
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学说,
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人所辑
《二程遗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
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
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题解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
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
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
俗。
原文/注释
云淡风轻近午天⑵,傍花随柳过前川⑶。
时人不识余心乐⑷,将谓偷闲学少年⑸。
词句注释
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译文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
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
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
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
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
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
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
‘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
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
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
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
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
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
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
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
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
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
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
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
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
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
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
“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
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
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
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
压抑和扭曲罢了。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
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
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
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
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
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
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
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
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1101)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
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
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
作。
题解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
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
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
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
心灵。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
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
情佳作。
原文/注释
红藕香残玉簟秋⑵,轻解罗裳⑶,独上兰舟⑷。云中谁寄锦书来⑸?雁字回时⑹,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⑻。此情无计可消除⑼,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词句注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阕
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调因此词而又名“玉簟
秋”。
⑵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⑶轻解:轻轻地提起。罗裳(cháng):犹罗裙。
⑷兰舟:船的美称。《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
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⑸锦书:书信的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
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窦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
共八百四十字。”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⑹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传雁
能传书。
⑺飘零:凋谢,凋零。
⑻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⑼无计:没有办法。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
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
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
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
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女子多愁善
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审美体验,又有精妙的审美传达,堪称一首工致精巧
的别情佳作。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
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
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
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
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具有多重妙处。这句中的“秋”字,是女词人情怀触发的景点,是缘景生情的契
机。
女词人把季节业经抽象化的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体特征的“红藕香残”
表达出来。因而,“秋”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了。此为妙处之一。妙处之
二是,“香”是女词人得来的嗅觉感受。她不是对节候作判断性的说明,而是独
特地用感觉器官去进行感受,从“香残”的“残”中感知到凉秋降临了。这种感
知方式与众不同,颇有特色。而女词人用她感知方式(主要是嗅觉)所感知到的
对象的属性,又起到了暗喑提示作用,暗示着“秋”的季节来临。妙处之三是,
凉秋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最容易激惹人们的愁情幽绪,这在古典诗词中例
证甚多。它说明了审美上的对象特征和心理意绪的对应同构关系。女词人并没有
让自然景象淹没主体的心理意绪,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偏向,如唐张若虚的《春
江花月夜》,而是把客体的自然物象作为引发情绪的媒介。既非意大境小,亦非
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幽的秋思的两相契合。
如果说,上阕更多地是从境中隐隐显显地透现出相思之意,那么,下阕则侧
重于直宣情愫。换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借眼前
之景来抒发,暗合流水落花的伤感和无奈,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
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
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
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其二)之恨。“相思”的全词意脉径露纸面。上阕的一切描述汇聚、绾合到这里,
为它下了注脚。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
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
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女词人和丈夫在
两处作同一的感受、感应,表明女词人和丈夫的心灵感应是同一个节拍,可见两
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
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
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其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
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
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
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
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
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
“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
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词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
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
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
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相对于范
句,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
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两句词是女词人对相思情的
独特体验和捕捉。相思之情,特别是心心相印的思念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
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以消遏,它铭心刻骨,像游丝一般地
粘附着。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消除,却又会不自禁地钻入“心头”。女
词人对这种情感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
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
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
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
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
女词人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又以独特的技巧表
达出这一情感,凝为审美的晶体,于是这首词就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唐·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
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官至考功
员外郎。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时贬钦州,赐死。诗与沈佺期齐名,
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靡。放逐途中诸诗则表现了感伤情绪。律体形式完整,
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李频,唐代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属浙江)人。少时以诗著称。大中
八年(854年)进士,调校书郎,为南陵主簿,迁武功令。后为建州(今福建建
瓯)刺史。卒于官。其诗多为五律。诗集本名《建州刺文集》,又称《梨岳
集》),《全唐诗》存其诗二卷。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
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
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
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
(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
时所作。
题解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诗。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
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
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
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
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原文/注释 词语注释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
岭外音书断⑵,经冬复历春。 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⑶。 信。
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
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
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此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
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
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
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
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
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
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
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
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
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
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
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
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
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
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
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
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
“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
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
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
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
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
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
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
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
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诗人正是这样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入类心灵
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不能辞其咎。在
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
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此诗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诗人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
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诗歌以最省
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
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
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李白于天宝元年(742
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天宝三载(744年),因被
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天宝十
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至此,
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华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
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天宝十
一载(752年)李云任监察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
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
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
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题解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
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
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
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
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虽极写烦忧苦闷,
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
歌如诉,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
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
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境界。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原文/注释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2),对此可以酣高楼(3)。
蓬莱文章建安骨(4),中间小谢又清发(5)。
俱怀逸兴壮思飞(6),欲上青天览明月(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8)。
人生在世不称意(9),明朝散发弄扁舟(10)。
词句注释
(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
在陵阳山上,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李
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饯别:以酒食送
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
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长风:远风,大风。
(3)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畅饮。高楼:指谢
朓楼。
(4)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
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
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汉末建
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
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5)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
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
诗文俊逸。
(7)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
游兴,超迈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
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
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
壮的意思。
(8)览:通“揽”,摘取。一本作“揽”。
(9)销:一本作“消”。更:一本作“复”。
(10)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1)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去冠披发,指隐居不仕。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
(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
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散发弄
扁舟:一作“举棹还沧洲”。
译文
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
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
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
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
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
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
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
的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
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
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
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
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
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
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
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
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
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
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
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
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
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
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
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
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
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
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
(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
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
李云的文章。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具有“建安风骨”
。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
,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
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
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
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
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
,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
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 一。这正
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 ,未必有所
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
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
“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
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
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
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
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
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
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
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
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
,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
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
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
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
,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
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
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
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唐·王维《山居秋暝》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
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
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
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
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
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
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开
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
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
十八年(740)后,他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即作于这
个时期。
题解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
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
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
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
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
点。
原文/注释 词句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⑵,天气晚来秋。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⑶。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归浣女⑷,莲动下渔舟。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
随意春芳歇⑸,王孙自可留⑹。 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
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
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
人。此处实亦自指。留:居。此句反用淮南
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
可久留”之意,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
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
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
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
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
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
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
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
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
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
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
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
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
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
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
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
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
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
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
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
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
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
决然归隐了。
苏轼称赞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山居秋暝》就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
首先,诗中的面有构图之美:画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隐约的山
峰,中部是苍劲的松林和林间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脚的竹林和林边的荷塘。
天上的明月照着松林、清泉和山石,清泉流下山,流进荷塘,河边洗衣归来的
女子,穿过竹林,走回山村。明月、流水和人物把三部分联成一体,诗篇对之
依次写来,从容自然,又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纵轴山水画。其二,诗中有色彩
之美,诗人善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欢用青、绿、白诸色创造恬静的意境,
给人淡雅,清新的美感。此诗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整
幅画的青绿色的基调配得十分和谐、素雅,符合诗人隐居习静的心境。另外,
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运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动既有动态,也有静景,
诗人以动写静,把整个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
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
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
耐人寻味。
元·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50),宇小山,浙江庆原路人(浙江宁波鄞县),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张可久是元曲作家中作品最多者,数量之冠,传世、保存小令作品800
余首。他的散曲集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张小山北曲联乐
府》等。
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是诗人登高游览时所作。眼见这萧瑟的秋景、南归的大雁,
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勾起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写下了这首抒发厌倦
官场、渴望归隐的情怀的曲子。此曲作于作者再任昆山幕僚时,时
为至正九年(1349)。
题解
《折桂令·九日》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此曲描写的是
作者重阳节郊游时,看着萧瑟的秋景、南归的大雁,作者深感人
生迟暮,难以再有作为;而每每回首往事,记忆深处的景象,如
同眼前的秋景一样,只有一抹斜阳和数只寒鸦点缀着苍凉的天空,
别的什么也看不到了;表达了作者暮年的愁怀。全曲情景交融,
意境幽远,为作者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原文/注释
对青山强整乌纱③。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④,金杯错落,玉手琵琶⑤。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⑥。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⑦。
词句注释
①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
②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强整乌纱:乌纱,帽子。化用孟嘉重九登高、龙山落帽的典故。
④翠袖:代指歌女。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股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
红。”
⑤玉手琵琶:指歌女弹琵琶助酒兴。
⑥“蝶愁”一句出自于苏轼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处
“蝶愁”即人愁,照应着前文的“倦客”,“黄花”即菊花,映衬着曲题。
⑦“一抹”二句:代用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一抹:一道。
译文
勉强整理乌纱帽打起精神登山。
回归的大雁横穿飞过秋季的天空,在外漂泊困顿疲倦的游子思念起了家乡。回
想那些歌女们殷勤劝酒,大家频频举起酒杯,玉手拨弄着琵琶的场景。
西风萧瑟人已逐渐衰老长出满头白发,蝴蝶愁飞明日黄花。
转过身来回看那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飞远的寒鸦。
赏析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作者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一下
自己的官帽,看着大雁回归,多年漂泊在外的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
家乡。首句中“青山”二字即指代归隐,面对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联想到
自己奔波的一生,大雁尚有归期,而自己却多年客居他乡。作者明着是写天涯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实则表达的仍是对官场的厌倦和归隐的愿望。这三句既写
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一个“横”、一个“倦”字充分地表达了萧瑟秋天诗人
的倦息之情。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作者开始转向回忆官
场的生活,曾经有美人款款招待,莺歌燕舞,宾主间频频举杯,
听着那歌女弹奏美妙的乐曲。作者用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采
用以点带面的描写手法,以小见大,看似是美好的回忆,实则
这正是作者所厌倦的官场狂欢,他对此无半点留恋之情。“人
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诗人已至暮年,白发飘飘,
恐怕也再无精力在官场中斡旋,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了。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诗人又转而描写眼前
景,他向那遥远的天际望去,只见一抹残阳西下,几只寒鸦在
空中远远地飞去。“寒鸦”曾多次出现在张可久的曲子中,用
来表达一种萧瑟、落寞的情绪,此处再次塑造这样一种情境,
更添惆怅之意,而他自己的经历正如眼前的情境一样凄惨、悲
凉。这几句中,诗人再次将自己的经历与景物融为一体。
此曲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作出这
种选择的无奈与矛盾。整首曲子语言清秀明丽,对仗工整,音
韵和谐,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如
“青山”“寒鸦”“夕阳”,实为写景,但这景中均寄托着作
者的惆怅之情。
元·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代戏剧家。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代,大都人(今
河北安国)。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居首。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任太医院尹。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
汉卿编有杂剧60多种,现存18种。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
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
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所作散曲今存套曲10多
套、小令50多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
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
创作背景
《四块玉·别情》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这首小令描
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
之情。 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题解
《四块玉·别情》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这首小令描
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
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
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
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
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
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原文/注释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⑵?
凭阑袖拂杨花雪⑶。
溪又斜⑷,山又遮,人去也!
词句注释
⑴南吕:宫调名。四块玉:曲牌名。
⑵绝:断。
⑶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
妨碍视线。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
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如雪花般飞舞的
杨花。
⑷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译文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一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记
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
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
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
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
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
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
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
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调别情沉重
的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断丝连。“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
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
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
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离
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干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
人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
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免由
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人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种是作逆挽看,
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
几道《鹧鸪天》)的写法。两种解读都可以,就造就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启发性,
体现了作品之妙。
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
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
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
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
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
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
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
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
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
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
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
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
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题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是绍熙三
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
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
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
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原文/注释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⑴,我与狸奴不出门⑵。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⑶,尚思为国戍轮台⑷。
夜阑卧听风吹雨⑸,铁马冰河入梦来⑹。
词句注释
⑴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蛮毡:中国西南
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
番,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
一番。”
⑵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⑶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汝南先贤传》: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
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
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⑷思:想着,想到。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
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有轮台县,大历十年置。”曹唐诗:“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
里赴轮台。”
⑸夜阑(lán):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
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⑹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宋书》:“铁马二千,风驱电击。”冰河:冰封的河
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
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
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
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
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
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
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
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
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
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
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
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
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
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
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
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
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
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况
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
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
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
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
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
、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
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
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
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
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
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
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
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
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
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
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
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
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
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