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s you are searching are inside this book. To get more targeted content, please make full-text search by clicking here.
Discover the best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content resources in AnyFlip Document Base.
Search
Published by karolabo, 2016-12-02 09:13:55

Journal 2016 no co

Journal 2016 no co

A Dialogue OF 2
Lack 0
1

Lost 6

紀 JOURNAL 事

此內容為整體計劃概述,
並彙整了工作坊參與者、導演、演員與觀眾所作的分享。

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劇場演出
28.08 - 04.09 29.10 - 06.11

目錄

01 _____ 導言
04 _____ 主題說明
05 _____ 主辦單位
06 _____ 交流工作坊
08 _____ 參與者回饋分享
16 _____ 交流工作坊總結
17 _____ 劇場演出/經典文學改編
18_____ 原著小說作家/簡介
20 _____ 導演創作分享
29 _____ 演員分享
31 _____ 劇場演出總結
32 _____ 觀眾觀後感
40 _____ 後續展望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導言

【缺/失的對話:劇場新生代交流計劃】
於2015年首辦,是個為期7個星期的劇
場交流計劃,目的是為了促進中文劇場
新生代的深度交流,嘗試自發性的創造
表演訓練平台,以及向經典劇本學習。
基於以上的目的,交流計劃共分為兩個
階段。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流 【交流工作坊】為交流計劃的第一階段,於2015年首辦時成功集合來自

不同團體、戲劇教育背景的劇場新生代朋友,以集體生活的方式進行為期

工 7天,包含表演、編導創作與思維觀點的訓練與交流的【劇場新生代交流
工作坊】。

作 2016年,因某些因素(將於往下篇章詳述),工作坊轉型成了專注表演
坊 基本功訓練的【表演者交流工作坊】,並跨出中文劇場圈,成功集合了14

位來自戲劇、敲擊、舞蹈等領域的新生代表演者,秉著紮穩基本功及增進
彼此深層交流的理念,一同在Janda Baik山林中的古法田園上課與生活。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劇場演出 / 經典劇本

此計劃的第二階段 -【劇場演出】,則是由兩位發起人擔任導
演,在工作坊結束後,與新生代劇場演員進行密集的排練。
劇場新生代的生命經驗尚淺,自身的視野與格局有限,而具
深邃哲思的經典劇本正可對年輕的靈魂產生衝擊,讓劇場新
生代的創作思維和美學品味有所躍進。兩位導演及新生代演
員在其能力範圍內紮實的演繹經典劇本,並試圖透過作品與
當今時局進行對話。
交流計劃進入第二年,大體上都在延續發起的本意,也將去
年經歷的衝擊和思考進行深一層的思辨與實踐。在交流工作
坊中,我們為表演藝術在這多元紛雜的土地和現況該如何經
營和存在展開辯論;劇場演出時,我們持續實驗小劇場演出
的對話姿態。這些思考和行動經整理統合之後,會在之後的
篇章詳述。
【2016缺/失的對話】在籌備過程中,和去年同樣得到許多
的幫助,非常感謝那麽多人樂見此計劃的成形及延續,在此
我們以文字整理與大家分享交流計劃的過程與衝擊。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探索的動力 / 消失的精神

題 缺是與生命並存的根本狀態。它是維持所有產生生命跡象的原動力。生
命的精神意識的“缺”趨使其對未知的渴望與探索,超越生命,讓人不僅僅
存在,而是有所追尋地活著。

當“缺”極爲強烈時,隨之而來的很大可能是激烈的補“缺”行動。激發人類
精神面上的“缺”的便是其生存的生態環境與體制架構等等的生命狀態。在

說 不同的時代,同樣的生命體在不同層次與面向的生存狀態中,創造了迂
迴萬千的文化、思維與法則。在人類的文明史上,諸多的流派主義便是
最好的例證。表演藝術中,流派體係與創作風格也為數甚多。就其所存
在的價值而言,就是反映前人在精神上的強烈渴求,因為精神上的“缺”,
才創造出豐厚紮實的思想與作品。

明 失,在過去裡存在。歷經推敲與思辨所產生的法則與思想,常常在乏人
深究反芻的現實狀況底下,徒留虛有其表、核心精神不再,甚至被扭曲
的狀態。現今消費時代的速食生活讓人對知識的追求傾向功利化,對文
史哲的長篇論述及藝文創作的深邃繁複失去直觀和理解的耐心,以致人
類文明里沉積下來的共同精神資產逐漸流失。

對話的動機產生自雙方或多方欲相互的了解,它是雙向進行的,是不甘
單向接收的。何以用生命連接文明,追溯人在不同時空的存在狀態並以
此為鑑,去了解與質疑人的生命脈絡,從而創造更好的什麽?專以熟讀
(文明)歷史又或是唯顧當下的方式其實都無法體會生命的完整流動。
借前車之鑑以觀當今時勢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現狀裡創造出恰如其實
的對話。

缺與失的對話:“渴望的”與“失去的”的“往來”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在空的又或是缺失的思想/領域或環境裡做無限
可能的發想與嘗試。

藝術無界,非單指國土疆界,其更是在不同媒介領域或場域
中探索生活與生命的狀態。空坊試圖在不同的領域或途
徑上探索創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並鼓動創作與分享
的精神。

空坊 「空坊」以劇場創作爲主要發展方向,刺
探身處之境,醖釀出確切的藝術形式
,讓創作回到人與生活的生命本體
與組合。

吟者劇團

劇團以吟遊為行動姿態,浪走於草根民間,以飽
滿的劇場表演能量,吟述觸動人心的故事。

創作命題多緊扣人的當代生活處境,作品或取材當下議題,
或搬演經典劇本,意圖以藝術創作衝擊社會,並藉由深
入淺出的敘事策略,與觀眾生命經驗產生鏈接,進而
為之展開思辨。

劇團也意圖透過劇場獨有的美學體驗,讓
觀眾暫離千篇一律的主流審美,經歷
一段充滿詩意和想像力的美麗時光 。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2016缺/失的對話:
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發起

【缺/失的對話:劇場新生代交流工作坊】主要是要正視兩個中文
劇場窘境,接著踩出進行突破的第一步。第一個窘境是,許多有
志從事創作和表演的年輕劇場工作者,礙於微薄的收入和演出平
台的匱乏,不得不長期從事幕後工作,以獲得穩定收入支撐生活
,而荒廢了導表技藝的持續增進。第二個窘境是,中文劇場新生
代雖然彼此認識或聽聞,或曾有一同工作的經驗,但卻極少進行
深層交流,各團各行其事,因此近年來劇場的力量一直無法有效
整合起來,對社會產生更大影響力。

2015年首辦交流工作坊後,參與者皆給予正面的回應及改良的反
饋,主辦單位也認定“持續的耕耘才能積累成厚實的力量”,冀望交
流工作坊的理念可對劇場界的窘境造成積極的影響。因此,應著
上述原因,交流工作坊邁入了第二屆。

然而,因檔期問題,也因好些劇場新生代對此類型的交流工作坊
不甚感興趣,參與人數遠不如預期,若執意舉辦則無太大交流意
義。因此,主辦單位決定在保留交流精神和精進表演基本功的前
提下,跨出劇場圈,邀請表演藝術界的新生代表演者參與工作坊
,並將之更名為【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實踐

於是,為了在窘境上尋求突破點,在
汲取了去年參與者的反饋和在內部檢
討後,我們決定專注在身體與聲音的
鍛煉與開發,並以此為核心工作目標
,為【表演者交流工作坊】設定了3大
方向:
1.身聲訓練 2.思想交流 3.集體生活

工作坊中,我們為了達到深層交流目

的,因此以“交流”的形式進行“訓練”。

所以工作坊中的課程是

以“互相授課”的方式進

行。大家可以在授課環

節中,了解彼此對表演 在參與者方面,起先我們延續去年的
藝術的認知程度,從而 邀請範疇,以劇團為單位,發函邀請
回饋寶貴意見。 南中北馬的劇場新生代。不同於去年

的是,今年主辦單位要求報名者需詳

述對工作坊的看法與期待,並以此為

錄取依據。同時,本著“持續耕耘”的理念,去年的

參與者同樣被邀請並獲優先考慮錄取。

然而,如前文所述,因檔期問題等,參與人數遠不

如預期。因此,主辦單位決定跨出劇場圈,邀請表

演藝術界的新生代表演者參與工作坊。最後,【表

演者交流工作坊】參與者是14位來自南中北馬,專

長於戲劇、敲擊、舞蹈等領域的表演藝術界新生代

表演者組成,使得工作坊裡對表演基本功的思考和

訓練方式更趨多元,跨界的互相授課和課題辯論著

實刺激了各別領域的參與者,也豐富了工作坊的課

程樣貌。

參與者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授課/上課(身體與聲音訓練)

肢體與聲音是產生一切表演動作的根本,發現、調整和鍛練是表演者進入
表演創作的必要功課。在此工作坊中,我們回到表演的基礎,專注進行身
體和聲音的鍛煉與開發。

“雖說只有肢體和聲音的課程,這八天重複性的工作自己的身體,相信大家都有被 參
提升。從第一天到第八天,相信大家的感官也都一一被打開了。”- -- 陳凌嫣 與

“。。。針對這次的工作坊內容,我覺得也非常設計得當,當然各參與者自行設計 回
的課程也要多加演練才行,我想因為是普遍沒有固定團隊的表演者,其實都沒有 饋
固定的練習時間,所以有些部分都只是曾經的經驗,因為沒有自行繼續練習的關 分
係,所以也沒辦法帶給其他參與者如課程設計者參與其他工作坊由其他老師帶領 享
時的深刻。”--- - 蔡家祥

“。。。感受頗深的是在於Core的工作和探索,通過收腹而落實的一系列訓練和
動作,原來腹部也會是掌握身體上這麼重要的一環。額外一提,個人很介懷的始
終是滾地不靈活的身體,通過觀察了別人和自己執行側滾動作的方式,才發現我
的體質可能有所影響,或許和我不能攤平腳板蹲下有關,而這個弊病更讓我深刻
了解自己下盤的掌握是那麼薄弱。另外在於聲音上的發現也使我欣喜萬分,對於
聽辨和控制聲音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也是我一直想挖掘的範疇。通過授課上
的試驗以及和營員們共同發現的過程,讓我感覺像考古學家,難掩一次又一次發
現了出土文物的興奮。”--- 邱蘊能

“在工作坊中,個人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參與者們在不同的課程裡有不同的展
現,同樣的,在不同的課程裡有不同的障礙。一個人可能可以在側翻或倒立時掌
握的很好,但在核心肌群鍛煉時就顯得笨拙;可能在紮馬步時非常穩當,但一碰
到倒立就沒辦法。這讓我去思考,這些表演能力的貫通是可以怎麼去連接的呢?
會不會其實能力有在,但因為意識上轉不過來,所以在其他訓練裡顯得難易上手
?”---- 梁家恩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我在授課的這項任務中發覺我在時間管理方面有改進。我有足夠的時間去講解,發掘 參
,實驗,實踐和交流。也要感謝其他同學們給予的分享和疑問,幫助大家更了解課程 與
的方向。在上聲音課時做的沉澱和反思也不少。聽聞過的技巧不嘗試,也只不過是片 者
面之詞。經過種種的身體訓練後,聲音和心被打開了,它們變得很敏銳和敏感。這就 回
是持續專一的好處。”--- 詹莉寧 饋

“面對聲音,我有很多恐懼。這個面對著十幾年的恐懼來到這裡依舊需要去面對。在這 享
幾天的聲音訓練裡我似乎找到了某些問題根源和有技巧性地去鍛煉自己的聲音,它不
會是個做不到的東西。縱然是我最弱的拍子,在幾年的累計下來也有些許的好轉。相
信在過後的日子裡也會有鍛煉聲音的機會。” --- 何文翰

“在上了不管是學員還是主辦方用心準備的課程,不談表演,就從最基礎最根本的核心
出發,從肢體到聲音,讓我這顆海綿滿滿的吸收了很多,也從中的發現自己的身體與
聲音運用上的優與缺的部分.並且會從中加以檢討。”--- 張丹鳳

“今年的課程安排顯得更加集中,對於身體與聲音的探索與訓練更加專注且持續。這樣
的工作模式,身體雖然在本能中因過於勞動而顯些疲累,但是在能量的儲存上卻是富
足的。每個人的身體或多或少因為每天不同的外在或個人因素,會在課程或活動裡產
生不同的效果及反應。持續的工作模式到了一定的階段,在累積的同時也容易顯現自
己身體的狀況和極限,從中鍛煉有意識地了解及調整自身的身體,找到更多的可能
性。這也讓我開始在想主辦單位想要辦更長時間的工作坊,它所能激發出來的身
體潛能(或極限)會有多少?”--- 林書玉

“此次工作坊的工作方向比較專注,對身體與聲音的探索和訓練也較為全面深
入。然而也讓我在思考,瑜伽、健身、歌唱、舞蹈等等等不同類型的身聲訓練
與表演者在工作的身聲訓練的差別為何?我們在探索鍛煉的或許是相同工作的不
同層面。也或許是方法雷同而目的異同。諸多方法中,再回到表演者訓練的思維邏
輯上來看,似乎又找到某些表演者獨有的核心目標。” --- 蔡德耀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這一次的工作坊,好一部分的重複性鍛煉的活動裡,有或無目的地蘊含著修心 參
與修行,揭開的不僅僅是你所認爲的技術上的缺與失,而是個人意識上的“缺失 與
”,肉身如何在經歷痛苦與不適之際,去調整,去平衡自己的思緒,不斷地保持 者
警覺。”---- 沈穎杰 回

“讓我了解到很多動作的方法(事情)是有跡可尋的,身體無需太過用力,反而 分
是需要配合呼吸,感受身體不同的部位,用對的部位使力就能辦到了。當然持 享
續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的肢體課都在強調“核心”這個部位,這是讓
我需要持續和著重去訓練的部位。”---- 翁瑜威

“此次工作坊的課程皆讓我獲益良多,無論是工作身體還是聲音都有很大的感悟
。在身體方面,早課的時間讓我學習到有別於往的暖身/聲方式,“耗腿拉筋”非
常有助於跨部的伸展。另外,其他營員們所分享的身體訓練方式,讓經歷表演
十年的我更深刻的體會到身為表演者更應該注重身體本身的機能,從身體內部
思維開始到外部各個器官與感官都應長時間鍛煉。而各項課程都有異曲同工的
妙用,皆是通過身體與思想的相互鍛煉,來達到表演時所具備的狀態。”---- 黃
德専

“這次的工作坊我準備了關於發聲結構認識和訓練聲音共鳴的課程,站在授課者
的角度我是獲益良多的,因為從中發現了更多引導的方式及提升了理性分析及
解釋發聲結構變化過程的能力。” --- 鄭喬謙

“這一禮拜的專研讓所有對身體的認知及意識更專注及深入,會發現在三角倒立
無法意識如何控制身體核心及腰以下的工具、口腔內部肌肉獨立使用的穩定性
等,經過長時間的身體自我探索對自己發現更多甚至瞭解更多。”--- 蕭孝傑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思想交流(辯論)


為提升參與者思想交流的質量與強度,本屆工作坊採取“辯論賽”的形式來探

者 討表演藝術的相關議題。“辯論”是一種對事物的兩面反复辯證的行為,需具
備一定的邏輯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才能有深度的展開。而“辯論賽”則
用賽制來規範辯論的形式,正反雙方需具備綜合能力,並在對相關議題理解

回 充足,推敲出有利自身立場的觀點的前提下,在濃縮的時間內展開急速的思
辨。

饋 主辦單位在入營前,要求參與者提出自身想探討的表演藝術相關議題,並在
所有人的投票表決下,選出三個議題。之後,再由該出題者把“議題”編輯成

分 具辯論空間的“辯題”,並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決定每個辯題的辯論組和裁
判組。參與者在辯論當天才以抽籤的方式得知自屬正或反方,因此,在這之
前參與者都必須對相關議題進行正反的辯證。

享 本屆工作坊的三道辯題是:

1)馬來西亞表演藝術需要產業化發展?
2)藝術作品的評論應該有基準?
3)本土歷史知識是新生代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必要養分?

參與者針對辯題事先準備資料並自行思考,得知立場後再與隊友交流觀點商
討對策,並在辯論環節時即興反擊對方辯友,這樣反复辯證議題的方式,的
確比起上屆純分享討論的研討方式來得深刻,一個議題的多面性在辯論過程
中不斷顯現,也鍛煉了參與者的思辨能力。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主辦單位先讓我們去延伸和思考(經參與者投票篩選後的)三個題目,再來抽籤決

分 定正反方,心理一直會有很多的變數。當自己的立場一不穩定就會很容易動搖,然
後就會被另一方的陳述詞給帶著走了。除此之外,要在短時間內提出和整合自己觀
點,再把它陳述出來對我來說是件難上加難的事。同時,讓我體會到自己的思路和

享 思緒方面有待加強,很多時候情感中心佔了大部分而沒好好管理自己的理智中心。
”--- 陳凌嫣

“。。。而這一次的辯論也在鍛煉我們的思路,雖然我們可能不需要有那麼急速的對
辯能力,但對一件事物的主客觀看法也一定要有自己立場及闡述的能力。所以我比
較看重的是在抽籤決定正反方前,自己對辯題的看法和你的主觀感覺,然後在分組
之後如何在其他隊友的立場裡,保持或者發現其他的面向,而這其中有趣的是,我
們通常都會對我們想要相信的深信不疑,但其他的面向都還在,而我們通常漠視,
這是一個很值得去觀察及探討的一個行為。”---- 蔡家祥

“辯論終究是場口舌之戰,一些基本的辯論技巧和攻守策略還是需具備的,但並不是
每一位營員都可以短時間就能操作自如,或完全掌握辯論的進行方式,適度的練習
和適應期是需要的。畢竟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會具備高度理性思維的能力。於辯論當
天公佈組員名單,可能會讓這臨時湊合的組別更著重在討論對戰策略,時間上已不
足以允許組員之間太多的觀點分享和撞擊。畢竟是一場對戰,即使不旨在辯出輸贏
也還是需要好好地備戰。當然各種選擇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只是按辯論賽當下實行
著的限制來說,是否賽前和賽后的交流其實更接近課題研討的初衷,而賽事應作為
刺激思維探討的過程,也為釐清兩方的立場以供延伸討論?”---- 邱蘊能

“。。。尤其在辯論前後的分享裡,毅然發現從未知的知識和觀點,它們在辯論這一
形式上達致實質上的交流。” ---- 何文翰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回 “今年的課題以辯論形式進行,這樣的思想激盪也不錯。因為沒參與過辯論,一開

始確實有點不理解和接受這樣的形式,但也因為這樣的設定讓我對陌生的辯論產生
了好感,過程中的言語思維組織是真的可以被鍛煉、在緊迫的時間內必須整理出自

饋 己的思緒及站穩立場,這跟表演者的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表演者有時會陷入
情感的著重而忽略了理性分析及工作自己身體的方便,我覺得或許辯論就可以是表
演者理性的思維分析鍛煉的其中一種方法。除此之外,此課題辯論也打破了我慣性

分 單面向思考的習慣,從不同角度切入討論一個課題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鄭喬


享 “辯論這環節就好像把所學的全部搬到桌上來。情感中心與理智中心須平衡才能聆
聽,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沉澱反思和反駁,無論辯到怎樣都要清楚題目範圍,不要離
題。 ” ----詹莉寧

“由於自己是不會說話的人,所以在面對辯論這環節時,確實是我必須要努力去克
服的一大考驗。辯題要整理,思緒要整理,甚至說話也要整理。同組隊友的無私分
享,一起討論到幫忙大家一起整理的過程,讓我在其中獲益不少。”--- 張丹鳳

“課題辯論,激發思想交流及思緒撞擊,這個方式在某程度上是有達到工作目的的
。事前的準備鍛煉雙向(正反) 思考,整理資料時進行多層面的思緒整理,分組討論
讓思緒得以重組理清且深入,辯論過程激發即時性的思考及論述。。。整個過程,
集中且多層面的訓練每個個體的思維模式。但,這個思辨的過程不應該是被催促或
逼迫而產生的,思考是個體行為且需自發性行動,有了思考才能建立更多的往來的
交流。思考,是親近且了解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 林書玉

“我自己是第一次參與辯論,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到過後的挑戰意志那是一個非常
大的轉變,相信辯論這環節已經成功達到了主辦單位所預期的效果。參與者都深刻
的與自己、隊友及對方辯友做了三度的溝通,雖然並非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但辯
論的形式已讓參與者被動的去了解研究相關議題。相信下一次能夠繼續保留這個環
節,唯形式需要稍作修改以更符合工作坊與參與者的要求。” ---- 黃德專

“這過程發現自己整理課題研討的獨立立場也因為雙方各提的內容/自己原意立場
轉換開辯等激發自己的思維與他人的思維撞擊是比去年的課題研討來的精彩且獲益
良多。換個角度觀察,一個表演者在限有的時間如何表達、狀態和檢視自己的思考
及分析,對自身有很大的衝擊於這環節。 ”---- 蕭孝傑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集體生活 參

工作坊中,參與者必須被分派各種家務分工,例如膳食,清潔工作,交通安排 者
等等,一起維持工作坊的日常運作。參與者的生活方式相異,處理家務瑣事 回
的方法也不同,而這也是我們在真實生活上可以互相感受與交流的部分。 饋

“針對共同工作的空間及時間,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全心投入一件事的感覺,而 享
且在這樣一個被要求抽離城市步調的規定及在自然山林的環境中,我們更可能把
注意力給提高,更加專注在訓練的過程中,而且身旁有同伴也一定會比較來得有
力量在相互鼓勵和教導之中產生,而因為我們以來共同工作的身份來參與的,所以
也就可以更直接的針對練習的內容做深入的討論,但首先也還是要取決於我們思考的
面向及深廣度,但總體而言我是非常享受與其中的,當然也包含了做飯。 ”---- 蔡家祥

“每天的朝五晚九,原以為自己會不習慣這種與我日常顛倒的時間表,可是由於在每天都
有密集的訓練,辯題的準備與討論,食物的準備下,所以在精神上與身體上並不會感到
有任何的倦怠,而且反之的精神抖數。到後來甚至還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種元氣滿滿,
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張丹鳳

“互相指點,相互扶持的關係,在這個工作坊裡起了美好的化學作用。授課是一種分享,
學習是一種受惠;在授課時自己也得以理清,而學習時更能無限產生疑問。這樣,一點
一點地就累積成了經驗。集體生活,一起做飯,歡愉而且放鬆,是一種生活的交流和交
心。在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8天7夜,積累成的不只是自身的力量,更是那互相影響
牽引的關係。”---- 林書玉

“在生活上的作息與烹飪是工作的調劑,更是生活溫度的交流,那麽的放鬆和舒服的。”
---- 蔡德耀

“藝術源自於“生活”,簡單起、居、飲、食,讓自己在這段時光真正體驗。第二年參與,
這次的工作坊計畫更加的純粹更貼近古法田園這環境的純樸。”---- 蕭孝傑

“這幾天的集體生活讓我聯想到Grotowski的十三排坊的生活,一群對藝術充滿熱忱的人
相聚在一起,通過訓練不斷增值自己,窺看自己。這麽樣的一個鏈接在這個藝術圈子裡
成了很特別的一環,也很重要的一環。”---- 何文翰

一同烹飪、一同洗澡(不同沖涼房)、一同思辨、一同入眠,每個當下的發生都很美麗
,每個個體的互相觀察、鍛煉、思辨,對我來說,這就是表演者之間需要的交流。”----
鄭喬謙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參 參與者反思
與 “雖然這一次在工作坊裡頭真正交流對話的部分有點少,我覺得後續的交流和

維持這段關係才是更重要的。每一次活動後透過大家的分享和講解,都讓我
更深一層的了解自己。”--- 陳凌嫣


“這幾天能夠與世隔絕,專心一致持續地訓練是一件幸福的事。整個過程就有

回 如內觀一樣,靜靜地,學習毫無judgement地觀察與看待自己和身邊的人。
說真的,前幾天的腦袋裝滿著質疑。漸漸地,當情感中心與理智中心得到平
衡後,腦袋慢慢地充滿好奇。身體的感官無論在上課,授課,交流,做飯和

饋 休息時都被打開了。”--- 詹莉寧
“或許是一種習慣,習慣理清楚了才去做。當然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但很

分 多時候,我們過往的經驗/記憶/習慣會成了在學習過程的障礙。無論是身體
、聲音或是思維辯論的工作,緊張或恐懼等諸多情緒、對自己下的定論等都
會產生“想在去做前先去理清目的”的舉動。再追根究底,緊張與恐懼的情緒

享 又更多來自準備不足。越是不知所措的狀況,所需的準備不就要是越充分嗎
?而這等自律問題是為我們都必須去正視的。否則又會在似乎去面對問題的
情況下,不知覺將問題轉成對目標的“理想化”給討論掉了。學習過程中,我
們有時候需要理清的是更多是工作的方法而非目的。有了工作的經驗以後,
我們才談目標,更正方法,架起觀念。”---- 蔡德耀

“自己在表演者裡的技術與知識固然有很多的“缺與失”,但這一次發現,一個
表演者或者是一個人,如何去“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與失,而這個面對不是
一個“承認”而已,而是在面對的過程裡,試著去工作,去調整,而坦誠地去
面對這過程裡的一切感受。” ---- 沈穎杰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回 “工作坊的出現,一部分是看見馬來西亞的表演藝術生態很難讓表演者把鍛煉

日常化,另一部分是覺得新生代表演藝術工作者缺乏交流。而工作坊密集式

饋 的鍛煉、思辨和交流,只能激起小小漣漪,要改變這個生態,還需大家下山
之後,後續的自覺行動。”---- 梁家恩

分 “關於表演者,我往前踏了一步。但我仍在猶豫,仍在懷疑自己。我對於自己
是否能作為一個好的表演者充滿了疑惑。所以我來了這一次的工作坊,我來
這裡不是尋求一個答案,而是一個圓滿自己的過程。” ---- 何文翰

享 “千變萬化,不離當下一棒。很多事情看似複雜,多姿多彩,可是我們應該回

到最初,最根本地看自己。不斷地內觀自己,自我訓練。當然現實還是現實
,短短七天的工作坊之後還是要回到現實中生活,還是要離開那個地方。要
如何把訓練所得到的應用在現實的生活上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更高的智慧,
大隱隱於市。”--- - 翁瑜威

總結

對於【表演者交流工作坊】專注於表演基本功的鍛煉與探索的嘗
試,參與者均覺有所積累及突破,而跨界的訓練也讓好些參與者
獲得嶄新體驗與衝擊,並鼓勵持續這個方向的深耕。在辯論環節
中,雖有達到一定的思辨探討成果,但因部分參與者事先準備不
足,使得個體針對議題的了解程度不一,造成整體不完全在同一
個知識點上展開辯論,削弱了辯論環節的思辨深度。

總體而言,比起首屆工作坊,本屆整體的課程及交流的質感有被
提升,望參與者們回到生活日常,仍能持續工作坊追求的日常鍛
煉。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2016缺/失的對話:劇場演出 / 經典文學改編

發起

【缺/失的對話:劇場演出/經典劇作】是由新生代導演及演員以經典劇作為排練文本,共同
呈現兩部劇場作品。此計劃發起目的有二:
- 藉詮釋經典劇作,提升劇場新生代的藝術視野
- 藉跨世代流傳的經典劇作,與當代時局進行對話

實踐

演出創作著重在表導方面,故此兩位導演制定了以下的演出規則:
- 演出時長為40分鐘。
- 演員人數最多3位。
- 所有劇場的設計元素從簡。

排演

原定兩個演出團隊都進行3個星期的密集排練,並在之後的2個星期內呈現10場演出。但今
年在排練期間有演員因故入院,主辦單位做出相應調整,將演出場次刪至7場。

劇作選擇

關於經典劇作的選擇範疇,2015年我們以地域為方向,隨機地鎖定了“德國”。兩位導演在
閱讀好些德國經典劇作之後,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東德劇作家貝托爾.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的劇作,分別是《例外與常規》及《勇氣媽媽與她的孩子們》。布萊希特革命性的
劇場觀成為了演出精神導向。這個轉變讓此演出有了更明確的對話基礎,也讓演出團隊和觀
眾更集中的理解與剖析一位劇作家的核心思想。

而今年在不設定經典劇作選擇方向的前提下,兩位導演不約而同的做出文學改編的決定,選
擇以兩篇日本經典短篇小說,即是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及都筑道夫的《刻在樹上的記號
》為本,改編成劇場演出。

兩位導演試圖將小說中跨時空仍共通的人性及價值觀衝突轉化成劇場語言,並以本土及當代
語境為改編手段,冀望經典作品可更貼近本地觀眾,從而激起更為深刻的對話。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原著小說作家

芥川龍之介 (1892 - 1927),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
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多
關注社會醜惡現象,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讓讀者深深感受到其醜惡
性,因此彰顯其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竹林中》(改編為電影《羅
生門》)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經典之作。

都筑道夫 (1929 - 2003),日本近代著名推理小說家、科幻小說家、評論家。
他創作大量犯罪推理系列小說,主張“謎與推理的趣味性,比起最終揪出犯人的
招數,更加註重整個思考過程的邏輯性與合理性”。他曾發表長篇評論,對現代
推理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簡明易懂的分析,對後世諸多推理作家產生了很大影響。
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學界裡的獨特地位。

原著小說簡介

《竹林中》 《竹林中》
原著連接 創作於1921年,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此篇小說以其獨特
曹賜固譯 的敘事手法以及給人撲朔迷離的印象而著稱於世。小說所描寫的是一場發生在
竹林中的命案。一個樵夫發現了武士的屍體,強盜與武士的妻子都宣稱自己是
兇手,而武士的亡靈借女巫之口,稱自己是自殺的。樵夫、雲遊僧、捕役、武
士的岳母作為證人分別為案情提供了一些線索。整篇小說就是由他們七人說的
話所組成。

電影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其故事的主要情節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
之介的小說《竹林中》和《羅生門》「羅生門」的意義在於真相被扭曲、被模
糊,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強盜、武士、武士的妻子或樵夫,都是軟弱的人類
,只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

《刻在樹上的記號》
此作品為微型小說,作家在極短的篇幅裡描述在東京急速都市化的時代,兩個
前囚犯的悲劇遭遇。他們為爭奪埋在郊外某片梅林的樹下的巨額贓款而引發謀
殺案,卻不知梅林早在他們蹲監時被大肆開發,巨款也被發展商挖走了。

《刻在樹上的記號》
原著連接

民初思韻網譯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演出簡介 演出資訊

《 -中 》 in - 劇目 《-中》/《記號》

改編自日本作家 芥川龍之介 短篇小說《竹林中》 場次 [8:00pm] 29 & 30/OCT,

導演 蔡德耀 3 & 4 & 5/NOV
演員 蔡德耀 沈穎傑 *鄧綉金
[3:00pm] 5 & 6/NOV
这是一件关于谋杀与自杀的事件。
我们講述他的身亡經過。 地點 Now Theatre
過了的却一直还在这里。
你们對事件的說法不一。 @ Salak South
迷離和清晰的就在那里。
演出票價 RM30
*由於演員鄧綉金排練期間生病入院,
故此劇改由導演蔡德耀擔當演員一角。

觀眾人數 356人

《 記號 》 A Mark

改編自日本作家 都筑道夫 微型小說《刻在樹上的記號》

導演 梁家恩
演員 邱藴能 林思傑 葉寶君

他們一起出獄,又一起車禍入院。
再返社會,他們擺盪在歸順和逆反之間。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中》導演創作分享

改編自日本作家 芥川龍之介 短篇小說《竹林中》
導演:蔡德耀

從2015年對德國經典作品—布萊希特《例外與常規》的搬演,至今年對日本文學經典—芥川
龍之介《竹林中》的改編,這間中與經典的對話與交流有著不同的層次解剖。往年的《例外
與常規》,在創作上較為實樸,也自知不善改編,故對劇本的更動不大,比較著重在導演手
法和表演語言的創作,與當今的呼應較為隱喻。而《-中》在改編與創作的過程中,為求直接
對應當今,故在改編時對應出了許多當代的茫然與無感。創作期間種種的未知創作出了自己
預期外的劇場形式語言,對個人在導演創作的旅途中,開啟了新的篇章。

竹林中 in Malaysia

機緣巧合下,讀了這篇短篇小說,其小說架構確實令人佩服。但起初在閱讀完後對小說真正
所要表達的是讓我抓不著頭腦。這模糊感起先令我疑惑,苦惱著這經典之作,卻怎讓人不太
清晰他所要表達的含義?經網上搜索一番,才恍然其對人性的探究竟如此深刻。這個恍然是
驚悚的,錯愕自己是如何漠視了這件事存在的意義?因此,我帶著原先對小說架構的讚嘆與
其後對作品內容所引來的疑惑與驚嘆,決定把《竹林中》帶進劇場中進行探索與對話。以所
在的時空,做切身的比對,才有了竹林中in Malaysia,一個馬來西亞的“羅生門”。

探索與創造

排練初期,本是與演員鄧琇金共同在表演與手法上做不同的探索,但她在排練中期因病而無
法演出,雖然如此,前期在嘗試不同表演形式與創作手法階段時,與她和原著在對時代、人
性、文化與社會機制等等的對話卻是不斷產生的。雖在演員表演與導演創作能力上遇上不少
阻礙,卻也因此誘發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所發展出許多的表演語言與手法雖不是最終演出
的版本,但卻實為角色與故事鋪了最好的底蘊。由最先的寫實版到戲虐扮演的版本,從角色
內心發展到以宏觀角度的架構來做反諷動作,都在不斷地探索與創造更為確切的劇場語言。

-中 / in –

此劇取原小說《竹林中》的“中”,並在字前附上“-”,意將原意所指的地點性延伸泛用於時間
的進程性、地點的位置性與事件的發展性。意喻著在不同時空周而復始的事件。作品企圖在
改編故事事件上與當代社會做對比的同時,思考人性在時間軸上發生轉變的因素。最終,給
於自己的回應是:“若我們存在於誰人的目光之前,便會造就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和世界存在
的樣子。如此,長成了我們的模樣。”我們拒絕成為奴隸,卻為此付出了“成為奴隸”的代價。
在有意識的抗衡與隨波逐流之間,為了平衡產生了自以為勇敢地追求,也就在這過程中便可
看見了人性。而這自以為的勇敢以事實來大張旗鼓,然而企圖在打壓的卻是我們不敢面對的
真相與不願知道的真理。事實往往是真相的其中一個面向;而真相亦不是全面的真理。人都
很軟弱,沒有足夠的勇氣忠誠的做自己?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創作手法

此劇保留原著小說簡潔犀利,單以角色個別供白的敘述架構,其中再貫穿緊湊詼諧的迅速換裝,並將故
事更換為當代的事件與角色,以馬來西亞當代的處境重新審視人性。以戲虐與詼諧的創作手法對事件表
態,暗示觀眾在笑得出來的同時有感自嘲;笑不出來的同時激起省思。

單人劇的做法除了解決實際人事問題外,也將之作爲手法上的一種遊戲。在1人飾演10角色的轉化上所
帶來的挑戰與刺激是為表演可看性與娛樂性增色不少。娛樂性在作品上可作為一種引子。它並非目的,
而是為達致目的的一種手段/方式,其營造放鬆的觀賞態度再藉此反諷。單人劇的形式也在排練過程中
發展出其創作上的扮演寓意:表演者可變化成任何角色,而我們也都可能在生活中扮演著戲裡的角色!
任何人都有可能是任何人!

全劇以經典名曲——威廉泰爾序曲(即跑馬樂)片段音樂貫穿全劇,工作人員更是在12秒的快節奏中
,“唰”開布簾衝進衝出迅速換裝,更甚在間中將吹風筒/全身鏡等都搬上台直接梳妝。在觀眾面前放任
坦蕩的變身,為求立刻化作他人供述,這種趕場作秀的方式,企圖將戲的態度帶向猶如音樂曲風——
高雅中帶戲虐的姿態。而現場投影與麥克風則是在聽覺與視覺上營造監視的氛圍,創造若即若離的距離
。即時影像投影與當場真人表演作對比時,亦存有差異;麥克風除了帶有宣布與記錄之意也在時有時無
的處理中將之作為時空上的區隔。

故事已改編為當代馬來西亞事件,故在角色表演上,理當更之為當代語境。馬來西亞在語境上的多元也
就成了這齣似獨白戲(全劇幾乎沒有走位)最重要表現的一環。雖說所有角色都以供白形式表現,但台
詞不足以傳達故事的所有內容,而需要強調的是台詞的表演與導向性。同樣的一句台詞,依不同角色的
詮釋,其所表現的內在含義可相差甚遠。這即是台詞別於文學之處。此劇通過角色在社會的身份地位與
性格挖掘在生活中平淡無奇的 “說服形態” 。這亦是此劇在所有角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潛在表現。生活
中,我們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將所知道的事以自己的方式認知來傳達,這間中存在著強烈的主觀性,
透過用詞、語氣或外在的身體語言有意無意地扭曲了真相,卻還真切認為我們如實以述。當人們彼此的
信任距離變大時,每個思想所具有的吊詭性與潛在說服他人的行為便更為顯著。表演上,角色在社會所
處的身份地位看待事件的身心狀態就是其外在表演與創造神韻和磁場能量的動機依據。

作品以戲虐態度來看待“謀殺或自殺”案件的人性糾葛,可視為對事件的憤慨態度而產生的反諷手段。如
此期望激起人們的憤怒,對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不再照單全收。創作者無法設想觀眾在看完後事一笑置
之抑或是帶著對作品的思辨離場。我疑惑“一笑置之”,是作品表達過於溫和含蓄,還是現在的生活已將
我們馴服,對於任何不公不正,甚至荒謬至極的事都只能感嘆還是無感以對?劇場是否是需要更強烈的
手段才能激發逐漸麻木的生活意識與人性?有時候,我更困惑在演出結束以後,我們高談表演好壞,闊
論作品中心思想以後,又能否在生活中開始意識作品所傳達的訊息?創作與生活的連接是否還在?是否
我們創作的想像已無法趕上現實生活所發生的種種不可思議?我依舊困惑,卻也仍在探索,讓作品和自
己、觀眾、社會與人性不斷在這缺/失的生命裡對話。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角色

原著中,共由7個角色構成。而此次改編則共有11的角色出現。即始末出現的表演者、Aunty
、老修行僧、警察、媽媽、代供警察、Lam Kah Xing、代供經紀人、真砂、代供靈媒與靈媒
翻譯員。在改編創作時,將角色轉換成當代人物時赫然發現古代的角色無法與當代人物(職
業/身份)在社會定位價值上作出相呼應的比對。原著的人物背景處在古代的日本,其時代背
景的社會階級制度與民族文化讓人物們承擔著在身份與形像上的社會價值觀,如武士的尊嚴
與女性的貞潔等。這些角色的身份與價值觀形成了此劇各說各話來維護自我形象的重要依據
。階級制度亦對生命存在著巨大的內外在壓迫,讓他人或自身可能存有錯誤的身份認知與包
袱。回看當代,人權的爭取與開放,雖然已在不斷去除階級制度與種族歧視所帶來的錯誤認
知與壓榨,但社會中的無形身份階層卻是永遠無法消失的。更甚,當代大馬人物(尤其是身
份地位顯著的人物)在社會的地位與身份的價值操守不再令人信任與尊敬,徒留實質與物質
的表徵。

竹林中的人物轉換成當代角色時便就先回到角色存在於原著故事的存在位置,即:目擊者、
死者、受害者等身份。Aunty、老修行僧、警察與媽媽,這四個角色的存在作用,基本上依
照原著的走向,內容上旨在交待事件、時間地點和人物背景;並以第三者(Aunty)、精神
解脫(老修行僧)、維護社會次序(警察)與親人(媽媽)的角度做人物各自對事件的主觀
態度的供述。 3位當事人的主要角色,即是將武士、武士妻子與強盜對應成當代的職業軍人、
明星妻子與強姦犯。原著對其三個角色所具有的“武士尊嚴”“強盜的自我道義”與“女性貞操”無
法合理實際的對應在現代的角色上。從而發掘出的是更根本性的“男人尊嚴”與“自我形象”等大
眾目光的形象壓力。另外,原著中,3位當事人的供白是由當事人親口敘述(原著中,死者是
藉由靈媒口述其供詞,但處理上仍是依實招供,故並無引伸出鬼神媒介的虛無)。經改編後
,3位當事人並非正面給與供詞,全由他人代讀供詞,即便靈媒也是藉他人之口翻譯。此舉意
在顯現現代社會的運作機制對追求真相所產生的距離性。

始末出現的表演者;身著冠冕堂皇的衣裳,每次出場除了傳達SHOW的開始與結束的訊息外
,最重要的是那“紳士的微笑”,宛如自身是一個事不關己又或是身處其中的表演者,無論事情
發生前後,依舊一笑置之。這是創作者反諷當代人看待事件的方式與態度。

10個角色,10種邏輯,都在表演者的微笑之前與之後。宛如一切虛無。“竹林中”可放置在不
同的時空監視人性的變異。“社會定位價值”在不同的時空點上不斷地發生變化,其所反映出來
的社會面貌,必截然不同。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暗示

世界是我們接受暗示的總合_Richard Bach
劇場創造無數的暗示來重塑/回看世界。我們可以透過作品來催眠觀眾安逸於現狀;亦可鼓動他
們為自己想要的世界立身奮起。作品也可企圖讓觀眾意識到所有的暗示,讓他們覺醒得去選擇接
受或拒絕暗示的催眠,做自己的選擇。此劇試圖在一謀殺與自殺的事件中,以荒謬的社會現象,
在形式與內容中滲入自認明顯的暗示,但依成果來看卻又不知是過於溫和抑或是我們無感?

“沒有意識的時間”命案發生後以天數開始計算,從案發第2天到案發第49天,完成所有相關人物
的審供。每個人物在第幾天被招錄口供是完全沒有依據的,在執法的效率上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
。即便結局:岳母涉嫌謀殺而被拘捕的最更新報告也是在三年前,換句話說,媽媽已被拘留3年
,但仍未審判。時間是最大的武器!我們幾乎都忘了在哪一年,唯記得口號般的日子!
831,513,428,709……

“沒有交待的關鍵線索”代供警察在談及受害者前往後山的目的是表示:“這個線索警方正在調查
中,所以暫時不提供”,這個“調查中”的“中”以時間為最大的利器,讓它成爲了無可反抗的暫時/
永久性交待。其實,這個線索是在改編中還未找到所要相對應的答案。但這難題卻被現代的荒謬
性輕易地給解決了。某層度來說,這等輕易很悲哀,而這悲哀卻不斷的默默被接受。

“沒有正當程序的審問”由古至今在電視劇裡常會出現的逼供情節,它似乎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
但現實中,對於這類事件在網絡或媒體等卻屢見不鮮。排練期間,自己也曾陷入迷失。Lam
Kah Xing既然大言不慚地承認自己是行凶者,那他受警方虐供也不為過。爾後驚覺,若這動作
被理當接受,那其所引伸出的問題不計其數。如果Lam Kah Xing是真的兇手那他是否就理當被
如此對待?倘若不是呢?如何證明真相與公正為何?我們何時認可這種無形的逼虐手段?律法存
在的目的為何?審問與裁制罪人的方式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的諸多問題我們都不會回答,甚至
不曾思考。而這某曾程度上的無感,來自於自身的不切身關係所連帶的不思考狀態。

“沒有緣由的結果”或許是我們無能為力又或是事不關己才會不去在乎結果。這是人性的冷漠還是
被馴服的結果?故事的結局以岳母涉嫌謀殺而被拘捕扣留的來暫告一段落,這樣的收尾不難被創
造。對比當今時事的荒謬,給結尾開啟了無限可能的選擇。

“沒有當事人正面供詞”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對於案件訊息的得知習慣是法庭的宣判、律
師/政府發表文告、法醫的報告等等,那當事人呢?當事人無法正面回應是因為程序問題?我們
默認法律程序,默默地不再去追究為什麼會有如此的程序或律法。這種常規,保障的是大多數的
人!而這種保障是不是來自另一種無形交易?肯定的是,人們的生活都越來越需要保障。為了受
到保護,我們開始偽裝,無論是實質或精神上的。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人性的默變:人性是否也具有時代性。沒有當事人的手法是在反映當代現象。它存在著不直
接而造成猜疑的不可靠因素。但劇中又穿插了當事人當時供訴的情景,刻意削弱“更改供詞”
的可能性。如此的手法即是想展現當代社會狀況,又極力保留當事人供詞的不一性。不僅反
問:即便排除所有社會的外在因素,我們有了當事人的直接供詞,那真相呢?

作品中,以時間的流失與不合理;關鍵線索無理的不公開;Lam Kah Xing 虐供的不合法;
沒有緣由的審判等種種現象以詼諧方式暗示我們貌似全然接受這些默然存在的不正義。

劇場的迫切 - 截取2015《例外與常規》導演分享

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在回答自己劇場的存在是什麼?劇
場是一個載體。我藉由它來重新發現並咀嚼生命中所
帶來的各種狀態與現象。現在的我們不需要勞動也可
以存活在這個世界。而世界現在被我們看到的樣子就
像是柏拉圖所比喻的影子戲,我們要爬出山洞才能看
到真實。(但我已經不確定我們所處的山洞是否又是
人造的了)生命可以懵懂的過,那是一種選擇。但劇
場與創作是要讓我去刺探生命中的無感地帶,窺視人
所造就的這個世界。我認為劇場創作必須是迫切的才
能激發要讓它存在的慾望。但這股迫切似乎在目前這
環境中迅速的被現實生活與時間侵蝕。

創作與表演為的是創作的意圖。劇場演出的構想與創
造,無論是創作、表演、設計甚至是行政宣傳等都在
為那股意圖而創造,而非單純的只在做一齣戲。

戲若只是戲,那它就只是一齣戲,如此而已!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記號》導演總結

改編自日本作家 都筑道夫 微型小說《刻在樹上的記號》
導演:梁家恩

集體即興創作

《刻在樹上的記號》這部微型小說,沒有對白,人物背景也模糊,一開始就打算以“
集體即興創作”的方式,與演員腦力激盪進行改編,創造出從本土長出來的人物、場
景、情節。要在短時間內以這樣的方式形成作品,風險的高危是一開始就意識到的,
但還是決定試試。然而後來果真敗在“時間”底下。準確的來說,是利用時間的方式不
對。

在進行“集體即興創作”的當兒,主要是我設定了情境,然後演員就以人物設定開始即
興表演。然而這過程走得異常艱難和緩慢,耗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得到一點有意
思的東西,而最後迫於時間,不得不帶著歉意,以仍在發展過程中的作品面貌面對觀
眾。演出後,演員們反饋排練過程中太急於完成作品,而缺乏讓演員互相感受對手氣
息的時間。我想這段時間的缺乏,就是導致大家頻道不一,難以開展有意思的“集體
即興創作”的主因之一。

這樣的一個忽略,也曝露了我的弱項之一:缺乏引導表演者的能力。我無法細膩且精
準的指正演員的表演,也常常提出過於模糊的要求。這樣的一種能力低落,或許是源
於習慣在劇本完整的情況下排練,當作品的架構還在形成時,我無法分心去關注作品
的其他細節。這讓我體認到,我這快不起來又猶豫不決的個性,若要進行即興創作排
練,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待作品架構形成後,才能往表演裡細挑。

當然,身為主要控製作品品質的人,沒掌握好作品發展方向,過度依賴排練場的火花
來構成作品,是非常大的過失。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詮釋的態度

選材是演出作品的第一步,如核彈的下墜,往後的一切創作思緒都得以爆炸中心呈輻射狀散開
。這顆核彈,選得甚是戰兢。

幾乎翻遍了在城內和網路上可尋得的中外經典短劇(因演出以40分鐘為準),卻難以在其中聽
見“非搬演不可”的聲音。偶爾終與某個劇本在核心主題、人物或情境對上味,又礙於角色眾多
,不得不以刪減角色或一人飾多角的方式進行改編,這樣做怕是會傷了原著結構經脈,還不出
其氣質元神。況且在不長的排練期裡,要主攻的還是導演的手法與表演的技藝,我一開始就不
想對原著有太大幅度的更動。

眼見選材期限將至,我漸漸把目光移向短篇小說。在短劇的篇幅裡書寫的經典小說,我想是更
多選擇的。於是,在以演出限制與個人誌趣的前提下,《刻在樹上的記號》這日本微型小說從
某個記憶庫中隱然浮現。

吸引我的,是它的敘事方式與結局。都筑道夫在這篇小說裡,筆鋒簡潔凌厲,三兩筆就勾勒人
物的慾念與兩難。結局安排劫匪找到曾埋下巨款的梅林,但那裡已成了高級住宅,巨款不翼而
飛。他個人的意志在於大環境的周璇中慘敗,無語問蒼天。

這是我閱畢小說的第一感覺,也是在一開始排練時走的調調。一種簡潔凌厲又張力密布的戲味
。這樣的一種調調需要飽實的人物設計和不斷推向矛盾的情節,才能在沉默中產生張力。我們
嘗試以此排練了一段時日。

在排練創作過程中發現,或許是因為我們生命經驗不足,又或角色設定不夠層次,在這調調中
始終營造不出該有的人物關係裡,各懷鬼胎又劍拔弩張的氛圍。反而沉默成了拖冗,角色的厚
度撐不開張力,一部劇看下來沉悶至極。

為改變這個局面,我們找到了另一種較輕鬆調子去說這故事,即黑色幽默,去表達這兩個人物
遭遇的荒誕。這下戲活了許多,台詞也多了許多,也是演員比較可以掌握的表演方式。但這個
更動畢竟來的有點遲,一些情節的設定仍沒及時調整回來,導致整部劇裡的風格不太連貫。

但是我們對“黑色幽默”這調子的尋獲很是振奮,因為它除了是作品的敘事風格,也成了一種我
們對劇中人物遭遇的態度,以輕巧述說沉重,使觀眾可略微抽離的看待這件事。雖在後來的執
行上,達不到我們的想像,但這樣的敘事方法的尋獲,竟讓我有了再度體會布萊希特“疏離效果
”之感。用歡快的調子去訴說黑暗或沉重的遭遇,或許這樣的違和感就在營造出“疏離效果”,違
和感讓觀眾抽離,從而騰出思辨的空間?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主題表達

在原著《刻在樹上的記號》之中,僅僅是訴說東京在極速都市化的時代裡,一對前囚
犯的遭遇,輕描淡寫的勾勒出那年代的社會概況。我閱畢之後,則延伸去思考那囚犯
為何犯案?為何選擇搶劫的方式獲得財富?如果他不是出於貪,而是對銀行乃至整個
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抗呢?很多人會說有手有腳的,為什麼要偷要搶,那如果這個劫匪
也曾踏實的掙錢過呢?其實在我們這個有資本滾動的社會裡,是不是有些人的勤勞踏
實反而是在壯大一個更難生活的資本社會?

這些思考促使我要在改編過程中,用人物製造價值觀的對立,於是增加了一個人物,
即主角的女友。我想讓這女友作為一種典型汲汲營營的小市民,藉她篤信的價值觀來
與要顛覆資本社會的主角對立,從中思辨我以上思考。然而在排練過程中,主角的對
手在多番更改角色設定後,價值觀也與女友相近,結果在最後呈現中女友的出現會有
不必要之感。

在創作過程中,該怎麼把主題思想藏在人物設定、對話與情節中,自然的被觀眾看見
非常困難。尤其我們都對這主題沒太深入的體會,還停留在意識到“現代社會是有這個
矛盾”的層次上,沒看見對主題獨特的洞察與視角。

洞察,我想是目前個人需培養的能力。矛盾存在現實生活的許多細節裡,不同的價值
觀都能找到相應的象徵事物去具體化呈現,這都待我去挖掘並深刻描寫。如果我對事
物的洞察和大多數人無異,那“對話”這個行為是無法產生的。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跟“人”走

一部敘事作品裡,需要跟“人”走。“人”必須是主體,應該說“人性”應該是主體。淺顯的道理
,我常在急欲表達主題時選擇捨掉,或不經意忽略。這或許是過於想以“觀點”“價值觀”諸如
此類的理性成分來與觀眾對話,而忽略了“人性”的多義、幽微和刻畫細膩的生命經驗,是更
可能與觀眾做深層的鏈接。

這一次在《記號》的創作裡頭,我警惕自己主題要在人物的矛盾裡自然流露,必須為每個角
色建構紮實可信的背景。因此在排練前也和演員們先開聊,聊各自生命經驗,分享現實生活
中與主題相近的人物,以此為藍本創造角色。但我們的排練時間顯然不敷這樣的創作方式,
後來迫於作品完成期限將至,劇本還是選擇以主題先行,許多情感和情節的細膩度和合理性
沒有完善處理,結果在劇場上演了一部看見企圖心,但無法打動人心的創作結果。

不跟人走,果然受到了預想中的懲罰。

另一層跟人走的體會,是在自我特質與作品發展的方式上。

《記號》從創作過程到演出呈現,每一步都顯露我作為創作者的弱項。這些弱項除了成為改
進的依據,也讓我深刻體認到個人特質與作品發展的關係,從而去摸索個人工作模式和內心
語言表達方式。因此覺得,弱項並不完全都是應改進之處,比如猶豫不決,也可能是個人特
質,只是得找到適合的方式去轉化,找到適合的工作模式來契合。當然,此次演出計劃自有
一套遊戲規則,作為“挑戰者”是該在限制裡頭玩得精彩。玩得不好,一是能力不好,二就是
不適合玩。

《記號》再次狠狠敲醒我,跟“人”走的必要。而這次演出計劃的最大個人體悟,就是我需要
從個人特質出發,摸索出相應的一道作品形成之路。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中》演員分享

鄧繡金

只參與了一個星期半的排練,這也是第一次挑戰的單人劇,並嘗試以聲音和表演特質上去探
索屬於這部戲的形式架構,這也是以往的表演經驗裡面從未嘗試過發覺到自己的特質與極限
。我也對這部戲懷有期待可以發展出不一樣的表演形式。

第一個星期的探索雖然未能有效率或者發現出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成品上這是明顯可見的底
蘊,我很遺憾我未能完成這個過程。但那一個星期裡無盡各種的探索已在我的身體和記憶裡
有了對我自身的另一層面的發現,本身對於各種表演方法的技巧的不足又或是在生活上本身
對於某些情緒的解析或敏感度的不足,會造成一些表演形式無法深入貫穿的去執行。

我印象最為深刻是嘗試裸體去表達某一場戲的表態,一種不安全感和目光如何讓一個人的身
心裡被處置在一種很高度的警惕性,這警惕性裡面是充滿著預備為自己的無力感去做出反抗
的,本身是希望這個表態是可以在這部戲裡面施行的,但是本身還未能做好心理調整去做一
種可能會讓觀眾反彈或反感的效果,當中也因為這部戲有很多可以發掘的可能性,我本也希
望嘗試再找有沒有比這更好的效果,還不想讓自己的裸體那麼早被呈現給大家,哈哈哈哈

在改編的時候也發現現代人到底還沒有存在一個是為自己做人的精神價值而活著,這價值一
旦崩壞是足以讓他選擇取捨自己性命,然而卻發現似乎現代人的價值觀都是生存才是王道,
而且通常大多數人或報章都會標籤於自殺者是有精神狀況或等等去判斷自殺者的人格。可是
每個事情的發生才是事情正要發生的開始,因為大家都會悻然接受任何的結果。就好像我去
觀看演出的時候有的詭異和恐怖感覺,因為改編的台詞上,都是即性和許多地方都不加以交
代的處理帶過,但呈現在這部戲裡毫無違和感,觀眾也悻然接受。然而我覺得自己的性命有
沒有價值不是你活得多精彩就代表你的性命多有價值,而是你希望給世界留下的精神是什麼
,相對的死亡應該不會是一個害怕和恐懼的東西,這是大家都在談的死亡原本就是一個很自
然和必然發生的,為什麼它卻是恐懼的,也許是自己的無意識的活著吧。

跟德耀合作讓我有不管是對於表演或是在談改編劇本談及到的人性等等,都有深入的思考和
開始觀察,這肯定是我在表演或生活上某一部分的推動力,促使我想要繼續探索的慾望。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記號》演員分享

邱蘊能

這次是第三次與家恩合作。導演選擇了經典微型小說改編,以集體即興創
作的方式一起工作。或許是這次借文學改編再創作面對的困局,排練過程
並不太順利。在嘗試理出導演的創作方向之餘,排練前後總會有一番討論
或提問,因此從戲的創作上給予了些許建議,排練時的撞擊是建立在如此
開放的基礎上。這也是導演不斷強調在這次創作裡極重要的部分,因此在
對外交流時他堅稱這作品是屬於大家的。

當這次選擇了集體即興的方式,也意味著將冒著排練時間不足或演員默契
未建立的風險來催生這部作品。因此在即興中衍生出好幾個版本的內容就
不斷地推翻再推翻,實際來說演員也參與了劇本創作,以行動和語言來建
填滿劇本架構的縫隙。若以這種方式去找到作品的生命,更長期的集體工
作是必要的,包括對人物或事件的田野調查。然而排練開始地急促,不斷
在變動的是人物設定和劇情走向。從開始想做的語言相對偏少的靜態戲到
語言和人物觀點轟炸式的“港劇”(尤其是表演狀態上的大突變,和某些語言
選擇),也是很煎熬的過程。我們也料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不過還是
我們喜歡且覺得有趣的版本。

我感覺遺憾的是影像設計只保留了巴士站那一場。其實在演出前一個禮拜
匆匆決定要使用影像設計,然後進劇場時又花不少時間在試驗投影質感,
其他原本打算穿插在換景時的投影最後因為畫面關係決定取消掉了。這戲
應該不止這樣而已。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僅僅是一個未完善的創作。然而在
種種資源和時間限制下這也不該說成一個藉口,畢竟它已經以成品的面貌
推出。渴求的反而是能有一些機會讓它持續成長,進而為它探索更多的可
能性。

林思傑

"要做演員,就不能怠慢。"今年年頭«鄭和»重演後就停了好一段時間沒訓
練,後來接【缺/失】演出對本身來說變得吃力了。也許是被慣性的表演方
式給綁著了,要摸索另一種方式確實很不容易,就如德耀學長所說的"好的
表演沒有什麼特別方法,就是一直排練,不斷排練"。

其實這次能參與【缺/失】真的很開心,除了能跟學長姐們合作外,我又無
意間地進一步了解了我們的社會問題。我在多次的演出中已開始對時事越
來越有興趣了,尤其是在看清現實一面的時刻,這一點讓我很佩服戲劇的
魔力。阿昇,是個大考驗,不過在快走向瓶頸的時候,導演終究給了個方
向。集體創作的精華,就是在一直改變的情況下一直讓自己改變。大家一
起撞出的火花實在是很過癮,很挑戰。這次絕對是個新的經歷,更是一個
起跑點。不過整個製作下來真的發現了搞劇場的不容易,資金是藝術的殺
手。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葉寶君

在這一次的合作中,我並沒有多大的感想或收穫。也許我演出的部分不
多,所以排練時間也被安排不多。某程度上,其實還不能掌握好自己的
角色,也不能掌握好對手的角色。偶爾,還真感覺自己在劇中、在合作
中,我僅僅是個過客。反之,參與【缺/失的對話】後,這計劃的過程讓
我找到了新的原動力。一群熱血的人類朋友在慢慢的向前邁進,我怎能
就這麼冷血的原地不動呢?

演出後的交流環節,往往是讓我感到無比害怕的時刻,感覺就像赤裸裸
的在大家面前被興師問罪、被監視、被拷問。但這一次,整個過程讓我
感覺很驚喜也很舒服。這交流環節讓我發現了它存在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因為你能夠從觀眾的口中發現你的不足,發現你的優勢弱勢。演員一
旦站在舞台上,無論是在哪個角落,做著多麼細小的動作,哪怕只是站
著呼吸;觀眾都在看著、跟隨著、感受著你所給予的訊息和能量。感恩
大家的出席,感恩大家的評語。這些都是讓我想要繼續努力前進的推動
力。嗯,我想永遠都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劇場演出總結

今年的演出籌備期比去年多了四個月,工作分配上更加精細及專業,減少了一
人多職的狀況,因此在前期行政執行上是從容且維持進度的。籌備期和演出團
隊人數的增加,使得經費跟著提高,但有幸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最後演出計劃
的支出得以達致平衡。在宣傳期拉長,網絡宣傳更頻密的情況下,今年的觀眾
人數卻逆向發展,票房不如去年急促籌備宣傳的好,雖排練期時演員因故入院
而取消三場演出,然餘下場次都無法填滿座席。這弔詭的現象經團隊分析後,
估計是演出期與城內幾檔演出同步,觀眾群被瓜分;再來就可能是宣傳期過早
展開,觀眾已對此演出資訊麻木而失去期待感。然而,許多去年的觀眾仍抱著
期待來觀賞今年演出,並鼓勵此計劃的延續。相比去年對經典劇本照本搬演,
今年的文學改編顯然艱難許多。兩位導演在創作期及排練期都經歷比去年更多
的不確定感,苦於尋覓適合呈現原著小說的劇場形式,並在小說內涵與本土當
代語境之間拿捏改編的分寸。將日本文學以本土及當代語境進行劇場改編的策
略,在觀眾群中有不同的意見反饋。大多觀眾認為比起去年的照本搬演,今年
的改編方式讓他們更能產生共鳴,進而把兩部演出的主題對應在當今社會的荒
謬現狀,從而思考問題的深層原因;而部分觀眾則認為比起去年,演出的衝擊
力較為薄弱,小說在改編成劇場作品的過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勁道與韻味。總體
來說,大多觀眾均樂見此計劃的延續,期望更具新鮮感及沖擊力的新生代創作
結晶出現。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梁友瑄

用經典對抗時代的缺失-談【缺/失的對話】演出

觀 連續兩年觀賞了【缺/失的對話】劇場新生代交流計劃演出,計劃發起人是蔡德耀
和梁家恩,他們同時是兩屆演出計劃的導演。在第一屆的演出,他們搬演德國劇

眾 作家布萊希特的作品《例外與常規》、《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節選);來
到第二屆,他們改編日本文學,將短篇小說搬上舞台。

觀 再現經典是困難的,創作者若試圖原汁原味重現經典,極有可能掉入反被經典駕
馭的僵化狀態,這是觀看第一屆演出後的直接感受。當然,布萊希特的文本一點

後 也不易搬演,尤其他倡導的疏離化效果,不同世代的創作者極需一再思索其脈絡
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聯。若未經深思採用,容易導致有形無神,文本內原有的辯
證力度也將隨之減弱。

感 相較第一屆搬演經典的小心翼翼,今年的演出則多了神采與較豐富的肌理,兩位

導演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經典。他們把這兩部文學作品的時空搬到當代大馬,
試圖賦予它時代況味。

從《竹林中》到《-中》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林中》講述一日本武士被殺後,被訊問的七個人證詞
相互矛盾,在撲朔迷離的真相迷霧中,反揭露人性軟弱幽微的一面。蔡德耀版本
的《-中》是部單人劇,他自導自演,以表演者姿態登場,搭配節奏輕快的「威廉
泰爾」序曲在場上更換造型,分別演出發現屍體的安娣、路過僧人、死者岳母、
馬來警察、強暴犯、被強暴的太太、借乩童之身發言的死者靈魂等角色;其中強
暴犯以警察開辦記者會宣讀犯人證詞形式,頻密切換警察與犯人兩個人物;被強
暴的太太亦以經紀人開記者會宣讀其自白的形式交替演出。

《-中》這部單人劇讓我看見蔡德耀作為一個演員,游刃有餘切換以上所有角色的
能力,從身體能量到不同語系、表情的聲音轉換皆帶來驚喜,這是此趟觀劇的享
受之一。雖然過程中一直疑惑導演為何以戲虐的手法(如音樂調性、刻意在觀眾
前換裝、用表演者登場作為開場與結束等)來詮釋這個文本。

事後交流時,導演提及他眼中的當代大馬說謊已成常態,女性也不再如當年的日
本社會必須無所不用其極捍衛其忠貞名節;當他發現文學存在的時空與當代社
會觀念的歧義,幾經琢磨後決定用此手法再現心中的荒誕感。

然而,當在觀劇過程中不斷被這個手法強制歸零,截斷了自己拼湊不同角
色、人性幽微複雜之處的嘗試,徒留演員扮裝精彩的感受,不免在劇終
時覺得有點小可惜。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從《刻在樹上的記號》到《記號》

都筑道夫的微型小說《刻在樹上的記號》描述兩個剛出獄的犯人林田幸造和吉岡為

觀 前者所藏匿的巨款起爭執,最後林田殺死吉岡,想自己找出巨款時,才發現藏匿巨
款的森林早已被發展成住宅區。

眾 在梁家恩版本的《記號》,藏匿巨款的犯人升對資本主義社會和汲汲營營的“普通
人”滿腹鄙夷,和想說服升歸還巨款,踏實工作安穩度日的傑和升的女友儼然來自
兩個世界。導演試圖加入角色們在面對資本主義社會急速變遷的辯證,這是原來小

觀 說中沒有的肌理。
後 這些肌理雖符合當代脈絡,但時間不夠的關係,尚無法在不同角色的對話辯證中一

窺人性複雜,反倒顯得有點各說各話,削弱角色的立體性。

感 然而,導演在最後一場戲的調度著實讓人驚喜。當黑色簾幕掀開一半,我隔著落地
玻璃窗看著升面向一棟棟商業住宅的背影,才恍然發現自己不是旁觀者,而是置身
在故事時空中的一份子。這樣的調度無需任何語言,反而完整揭露人物在這個荒謬
時空下的無助感,此時真是欲辯已忘言。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有機會看見大學生的短片和劇場作品,這些在創作上的初學者
,一開始不難看出他們的養分從何而來,只能說好萊塢、日韓、中港台影視、流行
文化的影響實在太深。但一味複製他國文化產品創意,做個換湯不換藥的作品始終
不是長久之計。究竟要怎樣學生的創作有更多不同、精彩、深刻的視角?甚至在美
學形式的處理上也未必要追逐大師的影子?這是內心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在【缺/失的對話】計劃裡,這些一半來自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的畢業生,一
半來自各個背景的年輕劇場工作者好像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方式。他們體認本地藝文
環境、資源與自身力量的局限,發起計劃集結中文劇場新生代進行交流工作坊和演
出,共同切磋成長;他們也試圖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在歷久彌新的經典中打滾,不
斷與之對話;這樣的嘗試不一定每次都成功,卻相當重要。也讓我想起卡爾維諾在
《為什麼讀經典》中所提及的:“人需要透過自己和經典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甚至
是以與它對立的關係來定義自己。”

從第一屆的稚嫩到第二屆的鮮活,身為看了他們兩年舞台劇作品的觀眾,我看見他
們的成長。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憤青容易變得虛無和放棄的年代,我由衷希望他
們永遠飢渴,永遠體認到自己與環境的缺失,繼續鞭策自己,不斷演練,交出更精
彩的作品來。

取自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87642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Peggy Chai

觀 為了好友,決定下班後風塵僕僕從新山趕到吉隆坡看場演出——11月6日最終場【
2016缺/失的對話】。

眾 從FB知悉這是改編日本經典小說,但胸無點墨的我未看過原著,懶散如我甚至是
哪本大作也沒Google看看。我一無所知進入劇場,不期不待。

觀 《-中》
在黑暗中登場的是戲班班主/魔術師,反正就是個表演者。他不發一語,卻勾起一

後 抹耐人尋味的微笑。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他的肢體動作告訴我,好戲開鑼!
感 緊接著在耳熟能詳的背景音樂襯托下,黑暗中由後台工作人員巧手下換了形象(有

多少事不是在黑暗中檯面下塑造的呢?)。背景音樂乍聽突兀,但又與故事極其完
美搭配。音樂帶來一場華麗Show的氛圍,真正給我的感覺卻是戲謔玩味的。

演員換了幾個角色我沒細數,無可置疑的是演員功力之深令人佩服。不管是聲線語
調的掌控、眼神的變化、細微如坐姿手勢動作,讓角色間的轉換自然。我尤其喜歡
馬來警官的那一幕,語氣用詞,微側的坐姿,手掌在說話時輕拍或摩擦大腿,眼前
儼然就是個典型的馬來警官(好吧,我刻板印象)。若真要雞蛋裡挑骨頭,修行者
一角比較能讓我清楚區別出演員與故事人物的不融合。我想是語言的關係,要嘛是
英文不是演員的慣用語言,所以聽起來總是覺得演員透不出修行者的韻味(雖然聲
音呈現方面完全沒有可以挑剔的部分),要嘛是我個人英文不好,需要頻頻看字幕
,讓我無法專心融入其中。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Lam Kah Sing及宣讀官那幕。演員肢體表情的變化明顯表
示著角色的轉換,同個演員同個場景,兩個不會令觀眾混淆的角色。後來在與友人
談論此劇時,她提醒了我演員以聲音(有Mic與無Mic)上做出的空間時間區別。

空間及道具的運用與意義考的就不只是演員,更是導演的功力了。

先說說字幕機,一開始不只是字幕的功用,''建設中''翻譯成''In waiting......''這些
詞句翻譯透著的意思不正是與現實不謀而合,看懂的人一定能會心一笑。

再說到,每個案發第_天,各角色受審訊的場景。一把椅子、一個攝影機、一個放
映布幕,表面意義是建構一個審訊現場空間,那潛層意義呢?對我而言,不管是人
物角色或是攝影機、放映布幕,每一個都是我們。我們也有成為當事者的時候。深
陷在事件當中,我們就是坐在椅子上,嘴裡說著:''我覺得''''Saya percaya''的人
,都是以我為本的視角,說著自己的認知和觀念來說服別人;我們也會是旁觀者,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如同攝影機,在旁觀看一切,再擷取看到的一部分反映給第四、第五...者。所以我們

眾 說的看的聽的是實情的第幾層?
觀 把劇中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事件對應到我們真實世界,或許就能套進心中所想的好幾個

事件。當我們連接到此,就能明白導演真實的語言:荒謬的故事,正在我們身邊不斷
上演,你坐著的那把椅子不再只是觀眾席,你早已是真實世界的那齣戲的一份子。

後 戲班班主/表演者再次登場,他臉上的那一抹微笑,與現場用力拍掌為戲叫好的我們
,不正是對這世界最佳的諷刺?

感 《記號》

相較之下,這齣劇就沒有讓我有太多體悟。

故事脈絡走向不合邏輯:AhKeat心態180°轉變太跳Tone;角色編排的不契合與突兀
:Keat給我感覺是90年代港產電影中低下階層的市井小民、Seng哥則是民初抗戰類
電影裡憤怒又偏執的少年英雄、至於女朋友的角色在劇中顯得可有可無,三者演繹方
式並未在同一個頻率;佈景道具運用上缺少符號代表等等,恕我直言,在看戲過程中
我的確因此''出戲''好幾回。

太直白地在對話中呈現中心思想——資本主義的剝削,讓觀眾少了思考的空間。談的
即是大家顯而易見的問題,卻少了延伸擴展的方向或更深層的意義,實屬可惜。

平心而論,若導演去蕪存菁,把一些篇幅(蒙太奇部分)刪減,把粗糙部分細緻化,
這齣劇定能更精彩。畢竟,不管故事大綱或中心思想都有其吸引人之處。

整齣劇唯二令我喜愛或驚喜的就是最後一幕與背景音樂。最後一幕,布幕拉開後展現
眼前的是真實的高樓大廈,這時才真的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內心呼喊。但小
小吐槽:房屋銷售員未必需要出場,讓主角自個兒震驚與眼前景象,難以置信地靠在
牆壁時,湧現出來對現實的無力感,更能讓觀眾進入角色中,相反地,兩人在玻璃窗
後誇張的比手畫腳深怕觀眾看不懂,反倒讓人打斷兼跳脫出才湧起的感受。而我最喜
愛的就是劇中背景音樂(Money的那首)。不管是開頭或結尾的運用,音樂的節奏
及歌詞與劇的搭配恰到好處。尤其是結尾,主角靠著牆,音樂恰好進入更添餘韻。但
可惜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只出現在最後一幕。

落落長了一大串,所有的心得也只是個人淺見。能夠把經典與時事巧妙連結本不易,
感謝導演及演員群的努力,讓我不虛此行。期待你們往後的作品,【缺失】
加油!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Chee Hong Tan

劇場演出分為上下半場兩個小品,《-中》和《記號》兩個小品,劇場的規模不算大
,但是更是可以運用與觀眾近距離這樣的優勢,用簡單的道具,簡單的燈光,也是可

觀 以產生一種凝聚力。《-中》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樹林裡的命案,各種證人包括了路
過的Auntie、修行人、死者的母親/岳母、警察、嫌疑犯(通過代表律師)、死者的
女友(通過經紀人)、死者(借助乩童),七個各不相同的證述。有趣的是,上述的

眾 角色均由一人演出,分飾多角,通過身上服裝的簡單變換來變換角色,還穿插馬來語
、英語、乩童語和角色秒變的瞬間替換,每個角色拳拳到位。其中角色換場和服裝變
換也有意圖性地直接在舞台上呈現,在快節奏的12秒過場音樂以內完成,所有道具人

觀 員、化妝師、服裝師表演著地迅速了完成工作,就連將後台側幕打開的音效也巧妙地
變成了表演的一部分,整場演出的技術與演員都配合得十分契合,40分鐘,沒有冷場

後 。最終,最沒有證據指向的死者的母親/岳母莫名其妙的被判定為凶手。全劇的開頭
,身穿禮服的魔術師手指一噠,換裝和換場正式開始,結尾也在魔術師出場的身影下
燈暗。在我並未得到查證的自身理解中,整個故事彷彿暗示著一種政治現像,每個重

感 要事件總會像個鬧劇般可笑、像魔術般變來變去、在荒謬中結束,莫名其妙的岳母就
變成了替死鬼,案件就此結束。而這部劇似乎企圖引起的反思是:我們就真的讓他這
樣結束了嗎?我們真的就只是一群只是要看鬧劇的人嗎?還是我們應該發聲,來警惕
來驚動別人,阻止下一場鬧劇的發生?

《記號》講述的是資本主義對兩個角色的衝擊,一個選擇了迎合而另一個人選擇了逆
反,兩個人因為不同的事入獄、卻恰巧一起出獄、又恰巧一起撞車、又恰巧一起入院
、又恰巧一起出院的故事。故事中的升哥入獄前打搶了銀行3百萬,藏在樹林中做了
記號後被捕入獄,在診斷出有重病活不久以後,臨死前,委託傑去尋找巨款。恰巧地
,升哥病好了(哪尼?!)。這一段像是本該講述傑心裡上和價值觀複雜的變化,因為
過程中傑有想要用枕頭殺死升哥的意圖,但是卻被草草帶過了升哥就病好了,讓人看
了有點摸不著重點。又或許如果真的講述了傑心裡上的複雜變化又如何呢?這也很難
意味著是資本主義對傑產生的變化,這是任誰都有可能產生的貪念,因為那是3百萬
呀!另外,戲裡角色在故事中心思想的闡述上過於直白,且多場景皆是重複的方式講
述同樣的價值觀,用過多台詞講述而非自身經歷來講述故事也是顯得過於直白。中心
思想上,升哥打搶銀行本是一件錯事,我一直期待著他會怎麼怎麼如他所說他出院以
後會證明他這麼做是對的,結果是並沒有發生,變成觀眾可能會難以理解並認同傑的
價值觀。資本主義本是一個不易懂的概念,故事對這個大環境對升哥究竟產生多少傷
害以致他必須做出這樣的事情的敘述甚少,所以無法感同身受。技術上,換場的過程
略嫌冗長,每一個燈暗都容易讓人再冷卻。然而,最終場拉開布簾看見高樓大廈的結
尾倒是令人欣賞的一個驚喜。

總的來說,依然是場有收穫有驚喜的演出,感謝台前幕後的用心製作,期待下一次的
劇場演出!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Jason Quek

《-中》蔡德耀自導自演,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短文《竹林中》。保留了《竹林中
》以不同身份闡述某件命案,不同的'人證'不但沒令案件明朗化,反而離真相越來

觀 越遙遠,越來越荒謬。導演一人飾演九個角色,以不同的身份階級的出場次序來
製造供詞的荒唐性的層次感,雖然德耀的演技很趣味,但明顯其中幾位的角色不
管在表演或者台詞上都稍微弱了點,比如經紀人的部分。由於是單人劇,所以在

眾 變幻造型的時候必定會有工作人員上台幫演員換裝,但慶幸的是,導演沒有要我
們觀眾覺得這些就是工作人員,請靜候等待的感覺。這些幕後人員的動作快捷,
反而令演員在'變換'角色時多了形式感,而這些形式感也恰恰符合於劇本所要呈現

觀 不同階級營造的荒謬性。整體上看來德耀的作品比起去年是進步了,但這一次的
表演論精彩還談不上,說差又不至於。對我來說這些東西似曾相識,劇本對人性

後 的洞察至今回看依然適於這年代,但整體表演對我來說起不了沖擊,看不見創作
者想對觀眾對談些什麼?

感 《記號》改編自都築道夫的短文《刻在樹上的記號》,梁家恩編導。升和傑剛剛
出獄,就被車子撞到一起入院。升感覺自己即將死去,便把一筆巨款的藏匿地點
告訴傑。他托傑把錢交給妻子,并承諾只要把事情辦妥,巨款的一半歸傑。傑答
應了,并盼望著出院的那一天。日子一天天過去,升的身子漸漸痊愈,傑的輕傷
復原緩慢。傑結束治療的那一天,升竟也獲准出院 (劇情簡介摘自缺失的對話
專頁)這部劇首先演員就是一個問題了,先說女主角的存在動機根本就是很虛無
的,今天的劇本就算沒有女主角依然可以成立的。覺得導演與其把時間放在兩位
男演員在醫院的對談不如著重在女主角身上更好。男主角最後去找女主角對我來
說不像是一種牽掛之類的情緒,反而像是害怕居多。(雖然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殺
了人要去找女友)兩位男演員是劇中的最大的問題,兩位演員的樣子稚氣又年輕
竟然想扮演大哥的角色,不管在造型或者表演上都有欠說服力。而我在看這兩位
男演員表演時覺得他們其實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劇本或對白,他們的肢體動作和對
白上的反應過於呆板,每一個舉動都缺乏思考,太過於理所當然,看到的只有肢
體動作,而不是肢體語言。比如我們看tvb戲一樣,男女主角在餐廳談判失敗後的
反應肯定是—女的生氣>拍桌>拿起桌上的飲料潑男主角>然後一句罵人的對白。
這些非常理所當然的表演是非常單調無趣的,顯然演員們的演技還未成熟,但也
是導演沒導好演員。《記號》的最後一場戲是掀開窗簾後有一片落地窗,演員走
出劇場的範圍內去演戲。善用空間嗎?我反倒是覺得多餘居多。兩部劇相比,蔡
德耀在指定的空間內利用少量的實物作為道具,比如桌子,椅子和一些造型道具
就讓觀眾清楚知道這場戲的場景和目的性是什麼?至於《記號》的床,影像,兩
塊不管怎麼組裝也不像是門的鐵架,到最後的落地窗,這些反而都顯得多餘。從
道具製造的空間到影像的空間再到真實場景(窗外),看出導演試圖在有限空間
內玩出更多不同空間的可能性,野心是有,但實驗對我來說是失敗了。比如醫
院的那段戲明明就是想交代一個很簡短的信息,卻花上十多分鐘的時間在處
理,這場空間的存在目的模糊。另外用兩塊鐵架製造門和圍欄的空間設計
,如以上所說,怎麼看都不太像門,乾脆憑空製造一個門的界線更好。
劇場內的空間都還沒有好好善用就跑出劇場外,這設計是挺無言的。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兩者相比的話,《-中》不管在形式上,表演上或空間的利用都比《記號》來的
好;而《記號》最大的敗筆就是演員問題和過度貪心在玩弄空間,導致兩頭不到

觀 岸,演員沒有被指導好,這部劇又沒有形式或風格。但兩位最可惜的就是利用劇
場帶出的視野角度老生常談,在其他的中文劇場都不斷出現的觀點,也因此真的
是與觀眾'缺失的對話'了。





文 / 慧慧


兩部作品中,我較喜歡的是《-中》,很早以前就耳聞這部日本經典小說《竹林
中》及改編電影《羅生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當這樣的作品被改編並在馬來
西亞演出時,能如此的“接地氣”,更難能可貴的是導演兼演員大膽嘗試一個人演
出七個角色,每一個角色切換自如,造型、對白上都表現出不同角色的精髓,讓
人非常意外,也凸顯出導演本身的藝術素養。轉場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的“有戲”,
可見整場的安排非常的精細,不浪費任何一秒鐘。

至於《記號》當然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可惜我並不清楚原本的故事內容,無法
去比較改編和原著。在改編上,導演的確有帶出當人脫離了社會太久,對於社會
變遷的無助感及追不上時代的迷茫,但很可惜的是在節奏上的拿捏不夠精確,切
換場景有些遲緩,讓觀者的情緒多次被強行的中斷。劇中對於人性的描寫及轉折
點略顯生硬,或許因為台詞過多,表演者被削弱了肢體表演的可發展性。

我認為這場表演非常的值得,也讓我在看完表演後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像《
-中》的每一個被審問者,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並且只會提出有利於自
己的觀點;或是《記號》中,深陷於資本主義而不自知,我想這也是這兩部舞台
劇要帶給觀眾的意義吧,很開心看到馬來西亞有這麼多人為了舞台劇藝術在努力
著:)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Tan Zheng Wei

A GOOD ATTEMPT: BUT...

觀 “in-” I’ve watched Kurosawa’s Rashomon before, so the story isn’t new to me. But
I was curious when I heard that one actor would play all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it sounded interesting. To be honest, the acting was really good. How he managed

眾 to get into every character and sustain the mood of the character, especially the
police/convict part where he switched between two extreme roles to tell the story.
But, I fo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ll the characters being rather flat, which in turn

觀 affected my watching experience. There was no real highs and lows throughout
the story, especially the ending part - the second character’s style and tone, it was

後 a bit anti-climax (not in a really enjoyable/interesting way for me personally). In
short, the watching experience was rather distancing: the kind of distancing effect
that wouldn’t provoke me to think more. It felt more like just passively watching a

感 stand-up comedy and admire the actor’s great acting skill.
“A Mark” The storyline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has a big message about capitalism
in it. The nonlinear storytelling makes it interesting to follow the story. My favourite
part (and probably for many as well) was the ending scene: when the curtains
opened, it was magical. But, the acting was a little too exaggerated and unnatural.
The actors lacked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s: the main character seemed to
understand very little about capitalism when he talks about it. The dialogue could
be much more better: it’s rather spoonfeeding and talking with words and terms.
The projected image was a mess as well, it didn’t help to create the ambience at
all. And also, the mise-en-scene: the hospital ward scenes could be designed in a
better way and I personally think that, the scene under the flyover would make
great impact if the actors face towards the audience when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capitalism and society. Overall this play seemed like it’s not well prepared and
rushed, too many potentials left undiscovered. If not, it would be an
unforgettable one for sure, just like its ending scene.

In conclusion,it’s a good attempt to adapt a good story and
reinterpret it, definitely a good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the
greats. But, it’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localize them cleverly and
stylistically. I think “A Mark” sort of did it, but not “in-”. You guys
have to push more limits and to be more daring, I know you
guys can!! Although I’m a little disappointed this time, but at
least it was A GOOD ATTEMPT and definitely did not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shitty overpriced play we have nowadays. Hope
to see something from you guys in near future!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文 / Austin Ng

雖然自己並沒有在觀看演出前做任何關於著作的功課,慶幸乃然明白導演們想要
表達的主題思想。

觀 《-中》
眾 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觀看德耀的作品,這部戲和過往的風格類似,即利用片斷式

與及節奏精準的演技呈現了一場扣人心弦的故事。演出從一位魔術師利用嘲諷的
態度,荒謬的方式掀開了序幕,似乎想要暗示觀眾打開了思考模式準備好接下來

觀 撲朔迷離的故事線。個人覺得故事最大的賣點便是一人自導自演7個不同的色角。
每個角色的反差都非常大,並且角色朔造鮮明,本人還是第一次看這樣的表演,

後 只能用浮誇的字眼“神乎其技”來形容這麼精彩的表演。由於角色轉換順序經過細膩
的設計,故事的發展在每個角色的自述之後轉個大彎,也漸漸地走向荒謬之極的
地步最後,故事也在思考各個角色是非對錯的過程當中結束,意猶未盡。是一場

感 非常棒的演出,也讓我重新認識小劇場。
《記號》

整部戲用的是非常寫實的手法,導演想要探討的是我們對於資本主義的打壓無能
為力,隨波逐流者乃然在系統中苟延殘喘,而選擇逆流者則被社會淘汰。然而,
我個人並不喜歡故事想要傳達的訊息。一味的用憤世嫉俗的態度去批評現狀較難
引起個人的共鳴。個人想要看到的是更深層,更新鮮的討論。個人並沒有看過原
著,只不過整部戲下來。感覺導演想要傳達的訊息太多,導致整部戲的主題思想
不鮮明。即升哥和阿傑在醫院的時候,阿傑似乎有意要加害升哥,導演似乎想要
表達人性的扭曲與矛盾,然而這故事線輕輕的帶過,最後阿傑幫升哥頂罪,這個
轉變似乎太大。個人甚至覺得升哥與妻子的劇情可以刪掉,把中心放在阿傑與升
哥在被資本主義系統化的扭曲和矛盾。可圈的是故事的最後利用劇場的地理優勢
,在掀開天幕的那一刻帶來了大大的驚喜。

感謝主辦單位用心籌備了一場好演出,期待未來的日子能夠看到更多的突破。

2016 缺 / 失 的 對 話

後續展望

【缺/失的對話】未來展望

【缺/失的對話】意圖為劇場新生代開啟一個交流及訓練平台,而今已邁入第二
屆,並圓滿的結束。我們明白計劃的結束就是任務的開始,所有在計劃中發現的
不足,思索過的理論,參與此計劃的朋友們都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去增進和實踐
。我們希望能夠把此平台延續下去。因此,此計劃主辦單位在經檢討及討論後,
在來臨的2017年,有以下展望:

1. 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持續舉辦交流工作坊,宗旨及工作目標不變,日數及進行方式則可能有所調整。
我們考慮將工作坊與演出結合,成為排練前的表演訓練。

2. 劇場演出計劃
持續舉辦劇場演出,宗旨不變,同樣會從經典劇本/文學出發,進行搬演/改編,
或將其作為靈感來源,再進行延伸創作。希望此計劃的延續,可以深化和強化今
年的實踐基礎,讓劇場新生代在交流互動中相形得益,並持續進行表演訓練,成
為實力紮實且具探索精神的劇場工作者,逐漸地提升本地劇場的質量。

計劃人員 / 單位 / 贊助名表

主辦單位

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參與者 蔡德耀 梁家恩 沈穎傑 林書玉 邱藴能 蕭孝傑 鄭喬謙
陳凌嫣 黄德专 蔡家祥 翁瑜威 张丹凤 詹莉宁 何文翰

工作人員 江欣燕 陳燕燕

劇場演出

製作組 舞台監督 | 沈穎傑
製作人 | 林書玉 技術統籌 | 陳俊霖
票務宣傳 |鄭喬謙 字幕執行 | 吳翊綺
平面設計 | 譚玉君 後台人員 | 江欣燕
攝 影 | 陳燕燕 字幕翻譯 | 陳正葳
錄 影 | 劉可成
前台招待 | 余錦雯

排演組 《記號》
《-中》 導演 | 梁家恩
導演 | 蔡德耀 演員 | 邱藴能 林思傑 葉寶君
演員 | 蔡德耀 沈穎傑 *鄧綉金

協辦單位 贊助單位

NOW THEATRE SIN SOON LEE REALTY
CO. (M) SDN. BHD.
支持單位

Rasa Sayang Traditional
Traditional Ice Cream Ice Cream Potong

KSL PTE LTD - BAMBOOSTICK ICE CREAM (M)
RASA SAYANG SDN. BHD.
TRADITIONAL ICE CREAM

文化推手

孙春美 女士

CTS MEGA TRADING AGRICORE CS SDN. BHD. TECH - KOOL INNOGLASS SDN BHD
REFRIGERATION

SDN. BHD.

膳食贊助 印刷贊助

PURPLE CANE GTM
ENTERPRISE SDN. BHD. ART & STATIONERY

SUPPLIERS

特別鳴謝 鳴謝 王泰偉 TEAM聚 團 ANIELLE BEE
陳俊嘉 紅姐姐工作室 ESSEL YAP EN SHE
古法田園 曾宏輝 侯主席 新 潮 NEWTIDE雜 誌
巫舜隆 李成鋼 蔡慧麗 吉隆坡黃老仙師慈忠廟
ANSON CHANG 吳專選 葉偉良 AMY SIM
CHECKMATE CREATIVE 何慧婷 蕭孝傑 QUITO YANG
BESPOKED IAN CHANG 梁依琳 余秋坪 USEN LEONG
GV WATCH SDN. BHD. 李偉慶
PACKSCO INDUSTRIES SDN. BHD. 何德俊

寧化飛灰,不做浮塵!
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
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
寧為耀眼流星,迸發萬丈光芒;
不羡永恒星體,悠悠沉睡終故。
人之目的不是存在而是活著。
我不當浪費時間於延長生命,

我當使用我的時間。

—傑克.倫敦—

2016 回顧2015 回顧2015
表演者交流工作坊 劇場新生代交流工作坊 缺/失的對話
計劃回饋電子書
微型記錄片 微型記錄片


Click to View FlipBook Version